20182019學年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2)第七單元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課后練習_第1頁
20182019學年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2)第七單元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課后練習_第2頁
20182019學年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2)第七單元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課后練習_第3頁
20182019學年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2)第七單元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課后練習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二戰(zhàn)后蘇聯的經濟改革11962年,有蘇聯經濟學專家建議:把國家和企業(yè)之間的關系建立在利潤分配的基礎上,挖掘企業(yè)生產潛力,其核心思想是利潤刺激。赫魯曉夫改革措施中符合這一建議的是()A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B鼓勵大規(guī)模墾荒種玉米C擴大地方和企業(yè)自主權D批判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答案C21964年10月,赫魯曉夫辭職下臺后曾自豪地說:“也許我做過的最重要的事情是這一件那就是,他們只需要投票就能讓我下臺,而斯大林則會把他們全部抓起來。”但輿論卻認為其在位期間并未真正解決包括經濟領域在內的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這實際上反映了赫魯曉夫改革()A并未沖破原有模式 B無從改善政治環(huán)境C疏于解除思想禁錮 D鮮有觸及經濟領域答案A31971年,蘇聯政府在關于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說:“商品貨幣關系在我國具有新的、社會主義的內容。當然,我們要批駁主張用市場調節(jié)作用取代國家集中計劃的主導作用的各種錯誤觀點?!边@表明蘇聯政府試圖()A鼓勵私營企業(yè)發(fā)展 B減少對企業(yè)的行政干預C由市場決定產品價格 D廢除對企業(yè)的指令性計劃答案B4戈爾巴喬夫在其著作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中說:“赫魯曉夫留下的主要東西就是使斯大林主義失掉了聲譽這是改革得以開始的前提和條件之一。因此,我承認,改革是同赫魯曉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聯系的?!边@說明()A二者的改革意圖有相似之處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蘇聯的關鍵問題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D后者對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模仿答案A5為維持蘇聯超級大國地位,戈爾巴喬夫制定了發(fā)展蘇聯社會經濟的“加速發(fā)展戰(zhàn)略”,重視科技進步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試圖采取新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預經濟的做法。這種新的方式的實質在于強化()A計劃經濟 B宏觀管理C市場經濟 D自主管理答案C6蘇聯某領導人在他任期內,將85%以上的工業(yè)投資用于發(fā)展重工業(yè)和軍事工業(yè),并強調發(fā)展戰(zhàn)略核武器和遠洋海軍是蘇聯軍事工業(yè)發(fā)展的重點。蘇聯由此取得了對美國的戰(zhàn)略均勢地位,逐步改變了美蘇軍事力量的對比。該蘇聯領導人是()A列寧 B斯大林C赫魯曉夫 D勃列日涅夫答案D7某書在評價一位蘇聯領導人時提到“在他的統(tǒng)治時期卻算是整個蘇聯70多年歷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時光:沒有大規(guī)模的屠殺和清洗,國民的生活顯著提高,國力強盛堪與美國相提并論,太空競賽令社會主義揚眉吐氣”。材料中的“他”是指()A列寧 B斯大林C赫魯曉夫 D勃列日涅夫答案D8有人評述說:“赫魯曉夫把蘇聯改亂了,勃列日涅夫把蘇聯改死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戈爾巴喬夫把蘇聯改垮了”指的是()A大規(guī)模的墾荒嚴重破壞自然環(huán)境B激烈的軍備競賽加劇了經濟負擔C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導致國民經濟失調D推行政治多元化導致國家解體答案D9自1956年蘇聯進入改革時代后,改革的過程進中有退,反復無常,最后改革變成了改向,導致了蘇聯瓦解。就本質而言,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相同原因是()A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B重點放在農業(yè)上C關注工業(yè)體制的改革D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答案D10為了解決“斯大林模式”給蘇聯經濟造成的困難,從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都進行了經濟改革,他們改革的共同點是()A優(yōu)先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的問題B發(fā)展重工業(yè)以進行軍備競賽C調整所有制結構發(fā)展個體經濟D力圖緩解計劃經濟造成的弊端答案D11下圖為蘇聯農業(yè)生產方面的統(tǒng)計數據示意圖。該示意圖反映出()A新經濟政策促進了經濟發(fā)展B農業(yè)總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C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得到緩解D赫魯曉夫改革推動農業(yè)發(fā)展答案D12赫魯曉夫在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主要有:承包到隊的綜合機械化生產隊;承包到組的機械化小組;承包到家的農機手家庭承包。這一措施A改變了原有經濟結構B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C廢除了“斯大林模式”D為中國的農村改革提供模式答案B13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脫鞋敲桌子被罰而成為笑談,他魯莽的經濟舉措是()A恢復工業(yè)部門管理體制B創(chuàng)辦與國外合資的企業(yè)和家庭農場C20世紀50年代蘇聯推廣玉米種植D擴大了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答案C141958年,蘇共中央通過決議要求對拖拉機站進行改組,把其擁有的農業(yè)機械轉賣給集體農莊。至1959年底,在蘇聯全國原有的近8 000個拖拉機站中只剩下了34個,同時,從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體農莊的農產品義務交售制,代之以統(tǒng)一采購的辦法。這一措施()A徹底擺脫了斯大林體制的束縛B實現了農業(yè)集體化改革目標C反映出赫魯曉夫改革的盲目性D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yè)發(fā)展答案D15一些史學家認為:“以一半是失敗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這種較長遠的政治眼光看來,諸如赫魯曉夫這樣偉大的革新者們,只有在當他們的經歷成為歷史以后,才能得到我們充分的理解和尊敬?!鄙鲜鲇^點表明赫魯曉夫的改革()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貫的改革思路B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原有觀念的束縛C拋棄了以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蘇聯的軍事力量答案B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蘇聯有許多學者以從列寧晚期著作中描繪出來的輪廓,把列寧的社會主義模式的主要特征歸納為以下幾點:在國家計劃范圍內,為了勞動者的利益利用價值規(guī)律和商品貨幣關系;根據勞動的質和量付給報酬的原則;允許多元化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存在蘇聯1989年有關社會主義的現代概念專題討論會紀要材料二關于經濟改革,戈爾巴喬夫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經濟壟斷”,只有實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場經濟”,才能“恢復社會公正”。1987年通過的、次年生效的國營企業(yè)(聯合公司)法是改革時期主要的經濟法。國營企業(yè)法的目的,就是使蘇聯企業(yè)成為自治的、民主的和財政上獨立的生產者。摘編自肖明戈爾巴喬夫改革及其本質(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列寧的社會主義模式的特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進行評價。(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列寧、戈爾巴喬夫改革一成一敗的原因。答案(1)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復國家資本主義,實行“按勞分配”和自由貿易政策;建立起多種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貨幣關系,恢復和發(fā)展經濟。(2)評價:打破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壟斷”,發(fā)展多種形式的所有制;通過立法的形式,使國營企業(yè)成為獨立的生產者,把企業(yè)推向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