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xué)10第十章脂類化學(xué)與代謝zjg.ppt_第1頁
生物化學(xué)10第十章脂類化學(xué)與代謝zjg.ppt_第2頁
生物化學(xué)10第十章脂類化學(xué)與代謝zjg.ppt_第3頁
生物化學(xué)10第十章脂類化學(xué)與代謝zjg.ppt_第4頁
生物化學(xué)10第十章脂類化學(xué)與代謝zjg.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和代謝,張 金 國,歡迎大家學(xué)習(xí)第十章,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第十章 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和代謝(4學(xué)時),第一節(jié) 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與生理功能 第二節(jié) 脂類的消化吸收和轉(zhuǎn)運 第三節(jié) 脂肪的分解代謝 第四節(jié) 脂肪的合成代謝 第五節(jié) 磷脂的代謝 第六節(jié) 膽固醇的代謝 重點掌握: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脂肪動員、脂酸的-氧化過程;熟悉脂類的消化吸收,酮體的生成和利用。,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第一節(jié) 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與生理功能,脂類的概念 脂質(zhì)(lipid)又稱脂類, 特征:不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非極性有機溶劑的化合物。 一般由醇和脂肪酸組成;也有不含脂肪酸的,如萜類、固醇類極其衍生物。 醇:甘油、鞘胺醇、高級醇、固醇 脂肪是儲存能量的重要形式,氧化1g脂肪釋放的能量是1g糖原的2倍多(1g脂肪氧化 37 kJ; 1g糖或蛋白質(zhì)17 kJ)。,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1、單純脂:脂肪酸與醇類形成的酯。 脂肪、油、蠟 2、復(fù)合脂:磷脂:甘油磷脂、鞘磷脂 糖脂:甘油糖脂、鞘糖脂 脂蛋白、脂多糖 3、衍生脂: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甘油、鞘氨醇、高級醇等, 固醇類 萜類 脂溶性維生素 真脂(脂肪)、類脂(磷脂、糖脂、固醇),一、脂類的分類,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一)脂肪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 脂肪,也稱真脂、中性脂,三脂酰甘油(acylglycerol,甘油三脂)為1分子甘油與1-3分子脂肪酸結(jié)合所成。,二、 脂類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油脂的結(jié)構(gòu),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根據(jù)國際理論與應(yīng)用化學(xué)聯(lián)合會及生物化學(xué)聯(lián)合會(IUPAC-IUB)的生物化學(xué)命名委員會的建議,甘油命名原則。 立體專一編號,用符號sn表示,并將其寫在化合物名稱的前面。,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1、脂肪酸的命名 (1)俗名: 月桂酸(十二碳酸) lauric acid 、 硬脂酸(十八碳酸) stearic acid (2)系統(tǒng)命名 編碼: 編碼體系 、希臘字母編號,(二)脂肪酸(長鏈烴基+羧基),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脂肪酸常用的簡寫法 用阿拉伯?dāng)?shù)字寫出脂肪酸碳原子的總數(shù),然后在冒號后寫出雙鍵的數(shù)目,雙鍵位置用右上角數(shù)字表示。 如18:19是指一個在C(9)與C(10)之間含有一個雙鍵的18碳不飽和脂肪酸。 其中,碳原子的編號是從羧基端開始的,羧基端被指定為C(1),其余的碳依次編號。 在號碼后面用c(順式),t(反式)標(biāo)明雙鍵幾何構(gòu)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0,例如:不飽和脂肪酸:1-6個雙鍵 1、油酸:順-十八碳-9-稀酸,18:19c, 2、亞油酸(-6): 順,順-十八碳-9,12-二稀酸,18:29c,12c 3、-亞麻酸(-3) : 全順-十八碳-9,12,15-三稀酸,18:39c,12c,15c 4、花生四稀酸(-6) : 全順-二十碳-5,8,11,14四稀酸, 20:4 5c,8c,11c,14c 5、二十二碳六稀酸(DHA) (-3) : 全順-二十二碳-4-7-10-13-16-19六稀酸 , 22:6 4c,7c,10c, 13c,16c,19c,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1,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 把維持哺乳動物正常生長所必需的,而體內(nèi)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 主要是:亞油酸和-亞麻酸 亞油酸:降低血液膽固醇,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 亞麻酸:具有延緩衰老、改善記憶、改善睡眠、提高智力、提高免疫力、調(diào)節(jié)血脂、血壓、血糖、保護(hù)視力、通便、保肝等保健功效。 腦黃金,二十二碳六烯酸,學(xué)名DHA,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視網(wǎng)膜的重要構(gòu)成成分,在人體大腦皮層中含量高達(dá)20%,在眼睛視網(wǎng)膜中約占50%,對胎嬰兒智力和視力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2,2、脂肪酸的結(jié)構(gòu)特點,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3,(1)天然脂肪酸幾乎都是偶數(shù)碳,多數(shù)在1224碳,最常見的是16C和18C (2)雙鍵數(shù)目一般為14個,一烯酸的雙鍵位置一般在910之間,幾乎都具有相同的幾何構(gòu)型,而且都屬于順式。 順式雙鍵在烴鏈中產(chǎn)生30剛性彎曲。 反式脂肪酸:為增加貨架期和產(chǎn)品穩(wěn)定性而添加氫化油的產(chǎn)品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反式脂肪酸。包括薄脆餅干、焙烤食品、谷類食品、面包、快餐如炸薯條、炸魚、洋蔥圈、人造黃油。導(dǎo)致心臟病和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4,(三)類脂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1、磷脂 甘油磷脂: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如膽堿、乙醇胺、絲氨酸或肌醇)組成。 鞘氨醇磷脂:以鞘氨醇代替了甘油。,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5,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6,2、糖脂:,單半乳糖基二酰甘油,也稱糖苷脂,分子中含有糖、脂肪酸和神經(jīng)鞘氨醇 甘油糖脂、鞘糖脂。,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7,3、固醇類,固醇也稱甾類,是含有環(huán)戊烷多氫菲母核的一類醇、酸及其衍生物。 包括:固醇、固醇衍生物,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8,膽固醇 (二氫膽固醇、7脫氫膽酸、膽固醇酯) (1)結(jié)構(gòu) (2)性質(zhì) 白色、斜方晶體。 a. 醇基可與脂酸成酯(棕櫚酸、硬脂酸、油酸)b. 雙鍵可加氫,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19,三、脂類的生物學(xué)功能,(一)脂類存在形式 1、固定脂 固定脂存在于細(xì)胞膜和細(xì)胞器中,主要成分為磷脂、鞘磷脂及膽固醇等等,它們在各器官和組織中的含量比較穩(wěn)定,即使長期饑餓也不會被動用。 2、儲存脂 儲存脂主要成分是脂肪,多分布于腹腔、皮下。因受營養(yǎng)狀況和機體影響而增減,也稱可變脂。 1g脂肪氧化釋能37.6 kJ,比等量的糖或蛋白質(zhì)高出2倍以上。,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0,(二)脂類的生物學(xué)功能 貯能供能:動物、油料種子的甘油三酯 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組分: 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膽固醇,糖脂 極性頭部:磷酸基、醇基、含氮堿 疏水尾部:烴鏈 良好的有機溶劑:脂溶性維生素、 化學(xué)信號:類固醇激素、甲狀腺素、前列腺素 保護(hù)功能:動物的脂肪組織,植物的蠟質(zhì) 潤滑劑和防寒劑,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1,一、 脂類的消化 小腸上段是主要的消化場所,脂類(TG 、PL 、Ch等),微團,膽汁酸鹽乳化,胰脂肪酶、輔脂酶等水解,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長鏈脂肪酸、膽固醇等,混合微團,乳化,第二節(jié) 脂類的消化吸收和轉(zhuǎn)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2,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3,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4,二、 吸收 在十二指腸下段及空腸上段吸收,混合 微團,擴散,小腸粘膜 細(xì)胞內(nèi),重新酯化,載脂蛋白結(jié)合,乳糜微粒,門靜脈,肝臟,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5,三、血脂油脂的轉(zhuǎn)運 (1)血脂:血漿中所含脂類的總稱。 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膽固醇酯及游離脂肪酸等。 血脂與血漿中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形成水溶性復(fù)合物血漿脂蛋白形式存在和運輸。,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6,(2)血漿脂蛋白的分類 按密度不同分為:,密 度,顆 粒,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7,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8,低密度脂蛋白(LDL) 的功能是轉(zhuǎn)運內(nèi)源性膽固醇,是將脂類由肝臟向外周轉(zhuǎn)運,如果LDL增高的話,會引起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形成高脂血癥。 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是逆向轉(zhuǎn)運膽固醇,是將脂類由外周轉(zhuǎn)運至肝臟分解代謝。 換種說法,就是LDL增高不利于脂類代謝;而HDL增高則利于脂類分解代謝,對人體有好處,對心腦血管起到保護(hù)作用。 LDL的參考值是2.07-3.12mmol/L,LDL的升高與冠心病發(fā)病呈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HDL的參考值是0.94-2.0mmol/L,降低見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肝臟損害、腎病綜合癥等。,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29,我們每天攝入的脂肪,除供給身體的代謝、生長發(fā)育、生活勞動的需要,多余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nèi)貯存起來,貯存脂肪的場所被稱為脂庫。 人體第一大脂庫是皮下組織,第二脂庫在內(nèi)臟周圍,第三脂庫在肚子里的大網(wǎng)膜上,所以人體肥胖到一定程度后,變得大腹便便。 人體脂庫的貯藏量是沒有限度的,不管有多少脂肪,脂庫都可以裝得,這就是胖人可以無止境地發(fā)胖的原因。 儲存脂肪從脂庫中釋放出來,被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過程稱為脂肪動員。,第三節(jié) 脂肪的分解代謝,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0,關(guān)鍵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HSL) 脂解激素 能促進(jìn)脂肪動員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去甲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等。 對抗脂解激素因子 抑制脂肪動員,如胰島素、前列腺素E2、煙酸等。 節(jié)約基因,一、脂肪的分解,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1,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2,脂肪的分解代謝總圖,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3,甘油二酯,磷脂,CO2+H2O,二、甘油的氧化分解,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4,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氧化部位: 原核生物在細(xì)胞液、真核生物在線粒體 位于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線粒體外膜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與CoA-SH生成活化的脂酰CoA,三、脂肪酸的氧化,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5,2Pi,反應(yīng)不可逆!,(一)脂肪酸活化 位于內(nèi)質(zhì)網(wǎng)和線粒體外膜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與CoA-SH生成活化的脂酰CoA。,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6,(二)脂酰CoA進(jìn)入線粒體,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7,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8,此過程為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驟,CAT-是限速酶,丙二酸單酰CoA 是強烈有競爭性抑制劑。,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39,(三) 脂酰CoA的-氧化過程 脂酰CoA進(jìn)入線粒體基質(zhì)后, 經(jīng)脂肪酸-氧化酶系的催化作用,在脂酰基,-碳原子上依次進(jìn)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4步連續(xù)反應(yīng),使脂酰基在與-碳原子間斷裂,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少2個碳原子的脂酰CoA 。 具體步驟如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0,脂酰CoA的-氧化過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1,(2) 加水,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2,-氧化(2),(3) 再脫氫,(4) 硫解,(1)(2)(3)(4),CoA-SH,-酮脂酰 CoA硫解酶,3ATP,呼吸鏈,重復(fù)反應(yīng),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3,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4,(五)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人體內(nèi)約有1/2以上的脂肪酸是不飽和脂肪酸,食物中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都是順式的,它們活化后進(jìn)入-氧化時,生成3-順烯脂酰CoA,而“烯脂酰CoA水合酶只能催化反式”。 因此需要一個異構(gòu)酶,即順3反2異構(gòu)酶催化使其生成2-反烯脂酰CoA以便進(jìn)一步反應(yīng)。 2反烯脂酰CoA加水后生成-羥脂酰CoA,再進(jìn)行脫氧反應(yīng)。 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還需要一種還原酶。,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5,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6,(六)奇數(shù)脂肪酸的氧化 -氧化后最終生成丙酰 CoA 丙酰 CoA經(jīng)幾步反應(yīng)到琥珀酰 CoA(下圖) 琥珀酰 CoA進(jìn)入TCA循環(huán)被氧化,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7,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8,(七)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此外,脂肪酸的氧化尚有: -氧化,-氧化 1. 脂肪酸的-氧化,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49,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0,2. 脂肪酸的-氧化,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1,四、 酮體的形成與利用 酮體 (ketone body ) 饑餓或糖尿病時肝中脂肪酸大量氧化而產(chǎn)生乙酰輔酶A后縮合生成的產(chǎn)物。包括: 乙酰乙酸、羥丁酸及丙酮。 1、酮體的生成 脂肪酸在線粒體中經(jīng)-氧化生成大量的乙酰輔酶A,乙酰輔酶A縮合生成酮體。,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2,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3,2、酮體的利用 (1) 羥丁酸可由羥丁酸脫氫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線粒體中被3-酮脂酰輔酶A轉(zhuǎn)移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輔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輔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廣泛,起主要作用。乙酰乙酰輔酶A可加入-氧化。 (2) 丙酮代謝較復(fù)雜,先被單加氧酶催化羥化,然后可生成丙酮酸或乳酸、甲酸、乙酸等。大部分丙酮異生成糖,是脂肪酸轉(zhuǎn)化為糖的一個可能途徑。,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4,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5,3、酮體生成的生理意義 (1)在饑餓期間酮體是包括腦在內(nèi)的許多組織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 (2)酮體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體外的物質(zhì)無法進(jìn)入腦為腦組織提供能量。饑餓時酮體可占腦能量來源的25%-75%。 (3)酮體過多會導(dǎo)致中毒。避免酮體過多產(chǎn)生,就必須充分保證糖供給。,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6,第四節(jié) 脂肪的合成代謝,在肝、腎、腦、肺、乳腺及脂肪等多種組織的胞漿中均含有脂肪酸合成酶系,肝臟是人體合成脂肪酸的主要部位,其合成能力最強,約比脂肪組織大89倍。 碳骨架主要來自EMP途徑產(chǎn)生的乙酰CoA。 脂肪酸氧化分解在線粒體中進(jìn)行, 而脂肪酸的合成是在胞液中進(jìn)行。,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7,3-磷酸甘油主要來自糖代謝。下頁圖,肝、腎等組織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離甘油。,一、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8,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59,(一)飽和脂肪酸的合成 十六碳飽和脂肪酸(軟脂酸)的合成,原料是乙酰CoA、丙二酸單酰COA 1、胞質(zhì)合成途徑(從頭合成,在胞漿中) (1)乙酰CoA從線粒體內(nèi)轉(zhuǎn)運至胞液: 三種轉(zhuǎn)運系統(tǒng)。三羧酸轉(zhuǎn)運系統(tǒng)、-酮戊二酸轉(zhuǎn)運系統(tǒng)、肉堿轉(zhuǎn)運系統(tǒng)。 “三羧酸轉(zhuǎn)運系統(tǒng)”也稱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為主。,二、脂肪酸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0,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1,-酮戊二酸轉(zhuǎn)運系統(tǒng),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2,肉堿轉(zhuǎn)運系統(tǒng),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3,(2)丙二酸單酰CoA的形成,一分子乙酰CoA是合成脂肪酸的引物,生物素是乙酰CoA羧化的輔基。 其它乙酰CoA均以丙二酸單酰CoA的形式參與合成,(3)脂?;d體蛋白(ACP),脂肪酸合成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以共價鍵與載體蛋白結(jié)合,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4,丙二酸單酰-S-CoA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5,?;脫Q反應(yīng),乙酰CoA + ACP-SH,ACP-酰基轉(zhuǎn)移酶,乙酰-S-ACP + CoA-SH,-酮脂酰-ACP合成酶,ACP-SH + 乙酰-S-合成酶,丙二酸單酰-S-CoA + ACP-SH,丙二酸單酰-S- ACP + CoA -SH,丙二酸單酰-S-COA轉(zhuǎn)酰酶,(4)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過程 十六碳飽和脂肪酸(軟脂酸)的合成:5步反應(yīng),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6,縮合反應(yīng)(縮合),乙酰-S-合成酶 + 丙二酸單酰-S- ACP,-酮脂酰ACP合成酶,乙酰乙酰-S- ACP + 合成酶-SH + CO2,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7,第一次還原反應(yīng)(還原),乙酰乙酰-S- ACP + NADPH + H+,-酮脂酰ACP還原酶,D-羥丁酰-S- ACP + NADP+, 脫水反應(yīng)(脫水),D-羥丁酰-S- ACP,脫水酶,巴豆酰-S- ACP + H2O,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8,第二次還原反應(yīng)(還原),巴豆酰-S- ACP + NADPH + H+,還原酶,丁酰-S- ACP + NADP+,釋放: 每完成一次循環(huán),脂肪酸延伸兩個碳原子,動物細(xì)胞中延伸的程序在到達(dá)16個碳原子時即行停止,即最終產(chǎn)物形成軟脂酰-ACP,硫酯酶開始作用,軟脂酸釋放出來。,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69,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反應(yīng)歷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0,總反應(yīng)式,8CH3-CSCoA,=,O,+7ATP+14NADPH+14H +,CH3 ( CH2)14COOH,+14NADP+ +8CoASH + 7ADP +7Pi+6H2O,反應(yīng)中所需的NADPH+H+約有40%來自戊糖磷酸途徑途徑,其余的60%可由EMP中生成的NADH+H+間接轉(zhuǎn)化提供(檸檬酸穿梭),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1,2、線粒體和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脂肪酸碳鏈的延長,(1)線粒體脂肪酸延長酶系: 延長短鏈脂肪酸,其過程是-氧化逆過程。 (2)內(nèi)質(zhì)網(wǎng)脂肪酸延長酶系:延長飽和或不飽和長鏈脂肪酸,其中間過程與脂肪酸合成酶體系相似。,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2,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3,內(nèi)質(zhì)網(wǎng)中脂肪酸碳鏈的延長總反應(yīng)式:,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4,脂肪酸的合成途徑與脂肪酸的降解途徑的區(qū)別,(1)發(fā)生部位不同: 細(xì)胞液 線粒體 (2)酰基載體不同: ACP 輔酶A (3)二碳單位的加入和 減去的方式不同; 丙二酸單酰-S-CoA 乙酰輔酶A (4)電子供體和受體不同:NADPH FAD NAD+ (5) -羥?;虚g物的立體構(gòu)型不同:D-型 L-型 (6)運載系統(tǒng)不同: 三羧酸轉(zhuǎn)運系統(tǒng) 肉堿載體系統(tǒng) (7)酶體系不同; 單一多肽鏈上 不清楚 (8)能量需求不同 耗能 釋能,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5,(二)不飽和脂肪酸的合成 碳鏈的去飽和: 單烯脂酸的合成:一般先合成飽和的軟脂酸和硬脂酸,然后在特定部位“去飽和”,生成棕櫚油酸和油酸。在脂肪酰CoA去飽和酶催化下形成, 多烯脂酸的合成:以軟脂酸為底物,通過延長和“去飽和”作用形成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因哺乳動物缺乏在C-9位上引進(jìn)雙鍵的酶,因此,亞油酸和亞麻酸是必需脂肪酸。此外,花生四烯酸也是一種重要的多烯脂肪酸。,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6,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7,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8,(三)脂肪酸代謝的調(diào)節(jié),1、膳食的調(diào)節(jié) 在高脂膳食后,或因饑餓導(dǎo)致脂肪動員加強時,細(xì)胞內(nèi)軟脂酰CoA增多,可反饋抑制乙酰CoA羧化酶,從而抑制體內(nèi)脂肪酸合成。 而進(jìn)食糖類,糖代謝加強時,由糖氧化及磷酸戊糖循環(huán)提供的乙酰CoA及NADPH增多,這些合成脂肪酸的原料的增多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 此外,糖氧化加強的結(jié)果,使細(xì)胞內(nèi)ATP增多,進(jìn)而抑制異檸檬酸脫氫酶,造成異檸檬酸及檸檬酸堆積,在線粒體內(nèi)膜的相應(yīng)載體協(xié)助下,由線粒體轉(zhuǎn)入胞液,可以別構(gòu)激活乙酰CoA羧化酶。同時本身也可裂解釋放乙酰CoA,增加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使脂肪酸合成增加。,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79,2、激素的調(diào)節(jié) 胰島素能誘導(dǎo)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及檸檬酸裂解酶的合成,從而促進(jìn)脂肪酸的合成。此外,還可通過促進(jìn)乙酰CoA羧化酶的去磷酸化而使酶活性增強,也使脂肪酸合成加速。 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生長素等可通過增加cAMP,致使乙酰CoA羧化酶磷酸化而降低活性,因此抑制脂肪酸的合成。此外,胰高血糖素也抑制甘油三酯合成,從而增加長鏈脂酰CoA對乙酰CoA羧化酶的反饋抑制,亦使脂肪酸合成被抑制。,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0,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1,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2,脂肪組織、肝和肝外組織間脂類運行的主要途徑和代謝途徑,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3,1. 甘油一酯途徑(小腸粘膜細(xì)胞),2. 甘油二酯途徑(肝、脂肪細(xì)胞),合成基本過程,三、脂肪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4,磷脂酸的生成,(一)三酰甘油合成過程,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5,二酰甘油的生成,磷脂酸,磷酸酶,二酰甘油,三酰甘油的生成,二酰甘油,=,O,三酰甘油,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6,一、磷脂的分解代謝,第五節(jié) 磷脂的代謝,在生物體內(nèi)存在一些可以水解甘油磷脂的磷脂酶類,其中主要的有磷脂酶A1、A2、C和D,它們特異地作用于磷脂分子內(nèi)部的各個酯鍵,形成不同的產(chǎn)物。 如磷脂酶A1 ,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存在于細(xì)胞的溶酶體內(nèi),此外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中亦有,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鍵斷裂,產(chǎn)物為脂肪酸和溶血磷脂2。,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7,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8,二、 磷脂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89,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0,第六節(jié) 膽固醇的代謝,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1,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2,2、 膽固醇的合成,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3,膽固醇的合成 關(guān)鍵酶是羥甲基戊二酰CoA還原酶 (1)合成部位 全身各組織(特別是肝)的胞液及內(nèi)質(zhì)網(wǎng)。 (2)合成原料 乙酰CoA(來自檸檬酸-丙酮酸循環(huán))、NADPH+H+、ATP (3)合成的基本過程包括近30步反應(yīng),分3個主要階段。,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4,2019/7/9,ZhangJG-Biochemistry,95,3、 膽固醇合成的調(diào)節(jié) 膽固醇合成的過程中HMGCoA(3-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 )還原酶為限速酶,因此各種因素通過對該酶的影響可以達(dá)到調(diào)節(jié)膽固醇合成的作用。 洛伐他汀(Lovastatin) 其他名稱:明維欣、洛特、欣露、艾樂汀、洛伐他汀膠囊、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顆粒、雪慶、洛伐他汀分散片、蘇欣、海立片、都樂、脈溫寧、美維諾林、美降之、樂瓦停、洛凡司丁、羅伐他丁、洛伐他丁、樂福欣、羅華寧、海立、海立之、洛之達(dá)、蘇爾清、俊寧、樂活 本品在體內(nèi)競爭性地抑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