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8次課.ppt_第1頁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8次課.ppt_第2頁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8次課.ppt_第3頁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8次課.ppt_第4頁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第8次課.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次課任務,一.理解為什么要學習“公差原則”。 二.掌握“公差原則”相關術語及其含義。 三.掌握“獨立原則”及其應用。 四.掌握四個“相關要求”及其應用。,任務一 :公差原則,尺寸公差,幾何公差,(a),(b),(c),(d),任務一 :公差原則,1.定義:通常把確定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之間關系的原則,稱為公差原則。,獨立原則:圖樣上給定的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相互獨立無關。 相關要求 (有關),公差原則,包容要求 最大實體要求 最小實體要求 可逆要求,2.分類(根據(jù)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有無關系,關系如何?),一個原則,四個要求,任務一 :公差原則,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1.局部實際尺寸(da、Da) 2.體外作用尺寸(dfe、Dfe) 3.體內作用尺寸(dfi、Dfi) 4.最大實體狀態(tài)和最大實體尺寸(MMC dM、MMS DM) 5.最小實體狀態(tài)和最小實體尺寸( LMC dL、LMS DL) 6.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和最大實體實效尺寸(MMVC dMV 、MMVS DMV) 7.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和最小實體實效尺寸(LMVC dLV 、LMVS DLV) 8.邊界和邊界尺寸,1.局部實際尺寸(da、Da):是指在實際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兩對應點之間測得的距離。,(a) (b),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dfe daf形位 Dfe Daf形位,2.體外作用尺寸(dfe、Dfe):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與實際內表面(孔)體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稱作用尺寸。,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3.體內作用尺寸(dfi、Dfi) :是在被測要素的給定長度上,與實際外表面(軸)體內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與實際內表面(孔)體內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徑或寬度,稱為體內作用尺寸。,dfi daf形位 Dfi Daf形位,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4.最大實體狀態(tài)和最大實體尺寸( dM、DM): 最大實體狀態(tài)(MMC) 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于極限尺寸之內,并具有材料量最多時的狀態(tài),稱為最大實體狀態(tài)。 最大實體尺寸(MMS) 實際要素在最大實體狀態(tài)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尺寸。,dM = dmax DM=Dmin,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5.最小實體狀態(tài)和最小實體尺寸( dL、DL): 最小實體狀態(tài)(LMC) 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處位于極限尺寸之內,并具有材料量最少時的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狀態(tài)。 最小實體尺寸(LMS) 實際要素在最小實體狀態(tài)下的極限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尺寸。,dL= dmin DL=Dmax,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6.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和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V 、DMV):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MMVC) 在給定長度上,實際要素處于最大實體狀態(tài),且其導出要素的幾何誤差等于給出幾何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tài),稱為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 最大實體實效尺寸(MMVS) 最大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的體外作用尺寸,稱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V= dM t形位 DMV=DMt形位,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7.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和最小實體實效尺寸(dLV 、DLV): 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LMVC) 在給定長度上,實際要素處于最小實體狀態(tài),且其導出要素的幾何誤差等于給出的幾何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tài),稱為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 最小實體實效尺寸(LMVS) 最小實體實效狀態(tài)下的體內作用尺寸,稱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dLV= dL t形位 DLV=DLt形位,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小討論:實效尺寸與作用尺寸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區(qū)別: 實效尺寸是實體尺寸和幾何公差的綜合尺寸。對一批零件而言是定值。 作用尺寸是實際尺寸和幾何誤差的綜合尺寸,對一批零件而言是變化值。 聯(lián)系: 實效尺寸是作用尺寸的極限值。,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8.邊界和邊界尺寸 邊界:由設計給定的具有理想形狀的極限包容面。 邊界尺寸:指極限包容面的直徑或距離。 最大實體邊界(MMB) 具有理想形狀且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尺寸的包容面。 最小實體邊界(LMB) 具有理想形狀且邊界尺寸為最小實體尺寸的包容面。,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最大實體實效邊界(MMVB) 具有理想形狀且邊界尺寸為最大實體實效尺寸的包容面。 最小實體實效邊界(LMVB) 具有理想形狀且邊界尺寸為最小實體實效尺寸的包容面。,任務二 :相關術語及其含義,最大實體實效邊界,最大實體邊界,圖示軸實際加工出來后測得其直徑尺寸為16,直線度誤差為0.02。求其最大實體尺寸、最小實體尺寸、體外作用尺寸、體內作用尺寸、最大實體實效尺寸和最小實體實效尺寸。,即學即用:,解:根據(jù)有關公式可計算出: dM = dmax= 16 dL= dmin=16(0.07)15.93 dfe daf形位=160.0216.02 dfi daf形位=160.0215.98 dMV= dM t形位 =160.0416.04 dLV= dL t形位 =15.930.0415.89,即學即用:,任務三 :獨立原則,1.定義:是指圖樣上對某要素注出的或未注的尺寸公差與幾何公差各自獨立,彼此無關,分別滿足各自要求的公差原則。,標注:不需加注任何符號。,2.零件的合格條件: 根據(jù)獨立原則的含義,得出的零件合格條件為: dmindadmax 或 DminDaDmax f形位t形位,任務三 :獨立原則,3、獨立原則的應用: 獨立原則可用于各種輪廓要素和中心要素,以滿足功能要求。 一般用于非配合件,或對形位公差要求嚴格,而尺寸公差要求較低的場合。,任務三 :獨立原則,任務四 :相關要求,1.包容要求:用于保證配合性質不變 2.最大實體要求:用于保證自由裝配 3.可逆最大實體要求:用于保證自由裝配 4.最小實體要求:用于保證最小壁厚 5.可逆最小實體要求:用于保證最小壁厚,1.包容要求 含義:實際要素應遵守最大實體邊界,其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最小實體尺寸。 理想邊界:最大實體邊界。 標注方法:當采用包容要求時,應在被測要素的尺寸極限偏差或公差帶代號后加注 符號。,E,任務四 :相關要求, 包容要求的公差職能:圖樣上被測要素只標出尺寸公差,標注的尺寸公差不僅控制尺寸誤差,同時控制該要素的幾何誤差,且被測要素的幾何公差值取決于實際尺寸的大小 。,任務四 :相關要求,該軸采用包容要求,應同時滿足兩項要求: 軸的實際輪廓不得超出其最大實體邊界即20mm. 軸的實際尺寸必須在之間19.987mm - 20mm。,舉例:,舉例:,即學即用:,分組完成下述問題,并匯報講解: 上述例題中若將軸改為孔,其他要求不變,請分析并畫出其直線度誤差的動態(tài)變化范圍并解釋。, 零件的合格條件: 體外作用尺寸不得超過最大實體尺寸,局部實際尺寸不得超過最小實體尺寸。, 根據(jù)含義判斷: 軸: dfedM=dmax dadLdmin 孔:DfeDMDmin DaDL=Dmax 根據(jù)偏離最大實體狀態(tài)判斷: dmindadmax 或 DminDaDmax f形位t形位 補償值,任務四 :相關要求, 包容要求的應用: 包容要求常用于保證孔、軸的配合性質,特別是配合公差較小的精密配合要求,用最大實體邊界保證所需要的最小間隙或最大過盈。 小討論: 20H7 與 20h6 的間隙配合中所需最小間隙為0的間隙配合性質是如何保證的。,E,E,任務四 :相關要求,按尺寸500-0.05 加工一個軸,圖樣上該尺寸按包容要求加工,加工后測得該軸的實際尺寸da49.97mm,其軸線直線度誤差f0.02mm,判斷該零件是否合格。,E,解:從含義上判斷。依題意可得: dmax50mm dmin49.95mm dfadaf49.970.0249.99mmdL=dmin=49.95mm 滿足包容要求零件合格的條件,故零件合格。 請用第2種方法進行判斷!,即學即用:,任務四 :相關要求,2.最大實體要求 含義:是控制被測要素的實際輪廓處于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內,當其局部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將偏離值補償給幾何誤差的一種公差原則。 標注方法:圖樣上同時標注尺寸公差和幾何公差,當應用于被測要素或基準時,應在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幾何公差值或基準后面加注 符號。,M,任務四 :相關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 被測要素處于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內,即被測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不超過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圖樣上給出的幾何公差是在最大實體狀態(tài)下給出的。當被測要素的局部實際尺寸處處均為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幾何誤差為圖樣上給定的幾何公差值;,任務四 :相關要求,當被測要素的實際尺寸偏離最大實體尺寸后,其偏離量可補償給幾何公差,允許的幾何誤差為圖樣上給定的幾何公差值與偏離量之和; 實際尺寸必須在最大實體尺寸和最小實體尺寸之間變化。,任務四 :相關要求,最大實體實效邊界dMV,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 dmax +t f dMV da 可有條件的補償,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單一要素)時的涵義,任務四 :相關要求,最大實體實效邊界DMV,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Dmin t 可有條件的補償,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單一要素)時的涵義,任務四 :相關要求,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dmax + t f dmax da + t 可有條件的補償 理想邊界與基準A垂直,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關聯(lián)要素)時的標注及合格條件,任務四 :相關要求,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 Dmin t f Da Dmin + t 可有條件的補償 理想邊界與基準A垂直,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關聯(lián)要素)時的標注及合格條件,任務四 :相關要求,如圖所示,該軸應滿足下列要求: 實際尺寸在19.7mm20mm之內; 實際輪廓不超出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即其體外作用尺寸不大于最大實體實效尺寸dMMVS=dMMS+t=20+0.1=20.1mm 當該軸處于最小實體狀態(tài)時,其軸線直線度誤差允許達到最大值,即等于圖樣給出的直線度公差值(0.1mm)與軸的尺寸公差( 0.3mm )之和 0.4mm。,直線度/mm,Da/mm,19.7, 20(dMMS), 20.1(dMMVS),0.1,0.4,-0.3,-0.2,0.3,動態(tài)公差圖,舉例:,即學即用:,若上題中的標注是孔而不是軸,請分析該標注的含義并畫出直線度的動態(tài)公差帶圖。,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基準要素: 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基準要素時,基準要素應遵守相應的邊界。若基準要素的實際輪廓偏離其相應的邊界,即體外作用尺寸偏離其相應的邊界尺寸,則允許基準要素在一定范圍內浮動,其浮動范圍等于基準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與其相應的邊界尺寸之差;,任務四 :相關要求, 基準要素本身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則其相應的邊界為最大實體實效邊界。此時,基準代號應直接標注在形成最大實體實效邊界的幾何公差框格下面。 基準要素本身不采用最大實體要求時,其相應的邊界為最大實體邊界。,任務四 :相關要求,最大實體要求用于基準要素時的涵義,基準要素合格條件: dmaxda dmin (30 0.013) dfe = da +f dMV(30+0.005) f dMV da = dmax da +t 基準要素自身可以補償,被測要素合格條件: dmax da dmin (50 0.025) f 0.01 獨立原則不能補償,任務四 :相關要求,最大實體要求應用于被測要素并考慮基準與被測要素相關時的涵義(基準要素可對被測要素有條件的補償),基準要素合格條件: dmaxdadmin (300.013) dfe = da +f dmax (30 ),被測要素合格條件: dmax da dmin dfe = da +f dMV(50+0.01) f dmaxda +t +(基準) (基準) = dmax dfe,任務四 :相關要求,動態(tài)公差圖,如圖所示,被測軸應滿足下列要求: 實際尺寸在11.95mm12mm之內; 實際輪廓不得超出關聯(lián)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即關聯(lián)體外作用尺寸 不大于關聯(lián)最大實體實效尺寸 dMMVS=dMMS+t=12+0.04=12.04mm 當被測軸處在最小實體狀態(tài)時,其軸線對A基準軸線的同軸度誤 差允許達到最大值,即等于圖樣給出的同軸度公差( 0.04 )與軸 的尺寸公差(0.05)之和( 0.09 )。,舉例:,應用:自由裝配,標 注,邊 界,30IT6=0.013mm 50IT7=0.025mm,任務四 :相關要求,兩者均處于最大實體狀態(tài),自由裝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任務四 :相關要求,被測要素偏離最大實體狀態(tài)時可加大被測要素幾何公差,自由裝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任務四 :相關要求,基準要素偏離最大實體邊界時可加大被測要素幾何公差,自由裝配,30IT6=0.013mm 50IT7=0.025mm,任務四 :相關要求,f .01,f 0.035,f 0.048, 經濟性比較,任務四 :相關要求,任務四 :相關要求,3可逆最大實體要求 可逆要求在不影響零件功能的前提下應用。對某要素按可逆最大實體要求時,需要在該要素幾何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面標注雙重符號 M R 。,任務四 :相關要求,dmax (50) + (t - f) da dmin (49.975) dfe = da +f dMV(50+0.01) f dMV(50+0.01) da 可有條件的相互補償,可逆最大實體要求的合格條件:,任務四 :相關要求,Dmax (50.025) Da Dmin (50) - (t - f) Dfe = Da f DMV(50 0.01) f F(Da) 可有條件的相互補償,可逆最大實體要求的合格條件:,任務四 :相關要求,任務四 :相關要求拓展學習,4最小實體要求 最小實體要求適用于導出要素,是指設計時應用最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