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docx_第1頁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docx_第2頁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docx_第3頁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docx_第4頁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he jiang Con struc tion, Vo l. 27 , No. 11 , Nov. 2010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Prelim inary Study on V isua l Effect Eva lua tion of the Landscape a tHan shan Tem ple D istr ict w ith a V iew Po in t of Urban Image袁樂 1 ,盛林輝 2YUAN L e, S H EN G L in2hu i( 1. 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 常州 213016; 2. 蘇州科技學院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專業(yè) ,江蘇 蘇州 215011 )摘 要 :綜合運用詳細描述 、公眾偏好等方法對蘇州寒山寺地區(qū)進行環(huán)境景觀視覺評價研究 。針對新建的大鐘苑 ,運用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 ,對調查結果進行研究 ,結果認為 : 寒山寺整個地區(qū)缺乏統(tǒng)一的保護規(guī)劃 ,大鐘苑的開發(fā)建設對原先的環(huán)境造成 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大鐘樓和天下第一大詩碑的建成使得該景區(qū)的標志物認知出現混淆 ; “姑蘇城外 、楓橋夜泊 ”的意象主題已 不存在 ; 對景觀節(jié)點的打造缺乏深入研究 。同時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 :城市意象 ;寒山寺 ;環(huán)境景觀 ;視覺評價中圖分類號 : TU986. 4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 1008 - 3707 ( 2010 ) 11 - 0005 - 051 研究背景和目的蘇州寒山寺及周邊地區(qū)位于蘇州城西 3. 5 km處的 大運河畔 ,包括寒山寺 、楓橋古鎮(zhèn)等 ,占地約 10 hm2 。范 圍東至西環(huán)路 ,南至金門路 ,西至京杭大運河 ,北至上 塘河 ,是蘇州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 ( 2007 - 2020) 中確定 的歷史保護片區(qū)之一 ,也是以寒山古寺 、江楓古橋 、鐵 鈴古關 、楓橋古鎮(zhèn)和古運河“五古 ”為主要內容的省級 風景名勝區(qū) ,見圖 1?!霸侣錇跆渌獫M天 ,江楓漁火對愁 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 使得寒山寺變得家喻戶曉 ,并成為蘇州的 重要標志和歷史保護片區(qū)之一 。詩中描寫的“月落烏 啼 、江楓漁火 、姑蘇城外 、夜半鐘聲 ”也成為人們對寒山 寺地區(qū)的集體記憶和共同想象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寒山寺周邊已經成為 城市的一部分 ,寒山寺及楓橋景區(qū)本身也在不斷進 行開發(fā) ,特別是 2008年 12月 31日建成開光的大鐘 苑 (包括大鐘樓和天下第一大詩碑 ) ,使得原有的寒 山寺地區(qū)的環(huán)境意象 (包括天際線 、標志物 、總體意象等 )正在發(fā)生改變 , 這種改變是否符合歷史文化圖 1 寒山寺地區(qū)區(qū)域位置街區(qū)保護的原則 , 是否與原有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 是否符合當地居民和游客的需要 , 這些成為我們關心的問題 ,也是開展此次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 研究方法與步驟在廣泛閱讀和學習景觀視覺評價相關理論和案 1 - 7 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詳細描述法 (亦稱專家學派 ) 、公眾偏好法 (亦稱心理學派 、認知學派 )和綜合 法 (亦稱心理物理學派 )的方法開展研究 ,具體的研收稿日期 : 2010 - 06 - 21作者簡介 :袁 樂 ( 1979 ) ,男 ,江蘇江都人 ,講師 ,從事城市規(guī)劃設計專業(yè)的教學工作 。6浙 江建 筑2010年 第 27卷究步驟如下 :( 1 )運用心理物理學派的方法 , 請人畫心智地 圖 ,了解人們心目中的寒山寺的圖像 。( 2 )運用專家學派的方法 , 請沒有來過寒山寺 的朋友 、同學作為專家 ,對大鐘樓和大詩碑建設前后 的兩組寒山寺照片進行選擇和評價 。( 3 )運用公眾偏好法 , 設計調查問卷對游客和 居民進行現場調查和訪談 ,了解他們的意愿和感受 。( 4 )運用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 , 對以上三方面 的調查結果進行總結 、分析 、研究 ,得出初步結論 ,提 出改善措施和建議 。這一點也可以從對景區(qū)總體意象的調查統(tǒng)計分析中得到證明 ,如圖 5所示 ,無論是來過還是沒來過 寒山寺的受訪者都把寒山鐘聲 、江楓漁火 、叢林古剎作為寒山寺地區(qū)最主要的環(huán)境意象 。3 基于城市意象視角的研究分析3. 1 受訪人群分析我們于 2010年 3 月 30 日至 31 日開展了問卷 調查工作 ,發(fā)放并收回有效問卷共 84 份 ,其中現場 調查訪談 36份 ,網上調查 48 份 。 84 份問卷中來過 寒山寺的 51 人 , 未來過的 33 人 ; 年齡主 要 集中 于19 40 歲 之 間 , 有 73 人 ; 學 歷 以 本 科 居 多 , 有 45 人 ;地區(qū)分布包括蘇州本地 、江蘇省內 、大陸其它地 區(qū)和港澳臺地區(qū) ,見圖 2。圖 2 受訪人員構成分析3. 2 總體意象分析如圖 3所示 ,我們請了幾位未來過寒山寺的初二 學生根據楓橋夜泊 畫了幾幅畫 ,經過分析可以看 到 ,河 、船 、塔 、橋是他們對這個地區(qū)擁有的共同圖像 。而通過對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 ,受訪人中最早關于寒 山寺 的 認 識 有 95 %都 是 來 自楓 橋 夜 泊 這首詩 ,見圖 4 ,可以說這首詩中的描寫代表了千百年來人們對寒山寺的共同意象 。3. 3 區(qū)域和節(jié)點意象分析區(qū)域是能夠想象進入的相對大一些的范圍 ,決 定區(qū)域的物質特 征 是其 主題 的 連續(xù) 性 。如 圖 6 所 示 ,整個寒山寺地區(qū)由楓橋景區(qū)和以寒舍 、智園兩個 以低層住宅為主的建設控制和環(huán)境協(xié)調區(qū)構成了一個區(qū)域整體 ,具有相對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意象 。第 11期7袁 樂等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關于節(jié) 點 的 分 析 我 們 可 以 從 調 查 問 卷 的 統(tǒng) 計中得到 映 證 。寒 山 寺 景 區(qū) 留 給 游 客 印 象 最 深 刻 的地方 , 也 就 是 重 要 景 觀 節(jié) 點 依 次 是 楓 橋 夜 泊處 、寒山寺正門口 、驚虹 渡 口 與 運 河 及 大 鐘 苑 , 見 圖 9。圖 6 寒山寺地區(qū)總體區(qū)域分析而寒山寺景 區(qū) 原 本 只 有“江 楓 漁 火 ”和“寒 山寺 ”兩個區(qū)域 ,但在實際的旅游開發(fā)過程中 ,由于開 發(fā)主體的不同 ,在各類邊界要素的分隔下 ,楓橋景區(qū)被割裂成寒山寺 、大鐘苑 、江楓洲 、大鐘苑西側綠地(此處雖然是江楓洲景區(qū)的一部分 ,但由于其與江楓 洲由楓江分隔 ,且今后不知是否劃歸大鐘苑 ,在本研 究中暫且將它作為一個獨立區(qū)域 )和北部小商品街五個區(qū)域 ,區(qū)域之間缺乏聯系和主題呼應 (見圖 7) 。 節(jié)點是能夠進入的具有重大意義的點 ,在城市旅游景區(qū)中往往是主要景點集中處或是景區(qū)出入口等 人流匯集處 ,形式可能是大廣場 ,也有可能是線狀 。楓橋景區(qū)目前最能夠稱之為節(jié)點的只有楓橋一處 ,見圖 8。包括了鐵嶺古關 、古詩石碑 、夜泊處 、楓 橋 、聽鐘橋等景點 ,且有大小兩片廣場 ,游客停留較 多 。江村橋可為次要節(jié)點 ,兩側有寒山寺山門 、和合 井 、吳門古韻戲臺 、漕運展示館等景點 。但此處由于 寒山寺和江楓洲分設售票口 ,大大減弱了兩者之間的聯系 ,同時由于楓江開發(fā)不夠 ,成為分隔兩邊的邊界 而非聯系的路徑 ,使得此處節(jié)點的凝聚力比較薄弱 。 另外一處有可能形成節(jié)點的地方是在寒山寺的南偏 門與大鐘苑的正門聯結處 ,目前尚在建設之中 。圖 9 寒山寺地區(qū)重要節(jié)點認知分析3. 4 標志物意象分析標志物是一個城市地區(qū)或旅游景區(qū)的控制性要 素 ,應該在很遠處許多地點都可以看到 。經過調查 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 ,寒山寺地區(qū)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 景點主要有楓橋 、寺內老鐘樓 、京杭大運河 、普明寶塔等 ,見圖 10。而對于標志物的認知主要集中在普 明寶塔和楓橋 ,但隨著大鐘苑的建成 ,大鐘樓和天下 第一大詩碑也開始進入標志物的行列 (見圖 11 和 圖 12 ) 。8浙江建筑2010年第 27卷原先普明寶塔無疑是寒山寺景區(qū)乃至這一 城市地區(qū)的最主要標志物 。但現在大鐘苑的開 發(fā) ,大 鐘 樓 和“天 下 第 一大詩碑 ”的建 成給 這 個地區(qū)標志物的判斷帶 來了困 惑 , 也給 其 環(huán) 境意 象 的 構 建 帶 來 了 混 亂 , 標 志物 太多 等 于 沒 有標志物 。如圖 13 所示 ,我們 把天下第一大詩碑作為A、大鐘樓作 為 B、普 明 寶塔作 為 C、三 個 整 體圖 12 寒山寺地區(qū)標志物分析作為 D ,請沒有來過寒山寺的朋友對標志物進行選擇 ,可以看到受訪者選擇非常分散 ,并且更為讓人擔 憂的是有 37 %的受訪者把位于中間 、體量最大的新建的大鐘樓看成了標志物 。真不知這是否是大鐘苑 建設者的初衷 ?圖 13 寒山寺地區(qū)標志物意象偏好調查分析3. 5 公眾偏好分析大鐘樓和大詩碑的建設給寒山寺景區(qū)的視覺標 志帶來了混亂 ,也給人們對寒山寺的認知帶來了混 亂 ,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 ,人們對寒山寺的視覺總體意象出現了對立 ,如圖 14 ,選 A 和選 B 的幾乎相等 ; 圖 15更是顯示有近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大詩碑更符合心中 的想象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有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寺內老鐘樓更符合他們對鐘樓的想像 (見 圖 16 ) ,同時更是有 85 %的游客表示更愿意在寺內的老鐘樓撞鐘祈福 (見圖 17 ) ,可以說老鐘樓乃至其 發(fā)出的深遠的鐘聲已經是寒山寺地區(qū)一個難以替代 的無形的“標志物 ”。而對于寒山寺地區(qū)整體環(huán)境意象的營造及大鐘苑修建是 否 與 周 邊 環(huán) 境 融 合 的 調 查 結 果 見 圖 18。 統(tǒng)計顯示有 40 %的受訪者認為寒山寺的景區(qū)現狀與自己想像基本符合 ,有 30 %的受訪者表示相差太 遠 ,還有 28 %的表示說不清楚 。對于大鐘苑有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基本符合 ,另有一半認為造成破壞或 說不清楚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是調查中年齡和學歷相對較高的人群對大鐘苑的不 認可 度 程度 相對 較 高 ,包括從臺灣來的一位游客更是強烈地向調查人 員表達了他的失望之情 。甚至有受訪者在調查問卷中寫道“天下第一大有錢就可以建 , 而寒山寺千年的歷史文化是金錢買不來的 ”。第 11期9袁 樂等 :城市意象視角下蘇州寒山寺地區(qū)景觀視覺評價初探低于預期 。( 2 )整個景區(qū)劃分過細 ,收門票的地方太多 ,嚴 重影響了游客對寒山寺地區(qū)的整體了解 。邊界是線性要素 ,是連續(xù)過程中的線形中斷 。寒山寺景區(qū)的 邊界主要有運河及楓江岸線 、寒山寺及大鐘苑的圍 墻 、內部部分道路等構成 (見圖 21 ) ??梢钥闯?,過 多的邊界致使整個景區(qū)破碎化 ,環(huán)境意象不連續(xù) ,邊 界成為隔離的屏障 。圖 18 寒山寺地區(qū)和大鐘苑環(huán)境滿意度及融合度調查分析與此相對應的是 ,有超過 50 %的受訪者表示不會購票游覽 大鐘 苑 (見 圖 19 ) , 前面 也提 到 有超 過85 %的人還是愿意在寺內老鐘樓撞鐘祈福 ,這些公 眾偏好需要引起我們的深思 。圖 19 購票游覽大鐘苑意愿調查分析4 研究初步結論通過以上的 調 查和 分析 (見 圖 20 ) , 經 研 究 討 論 ,關于蘇州寒山寺及周邊地區(qū)環(huán)境景觀視覺評價 得出以下幾點初步結論 :圖 21 寒山寺地區(qū)邊界分析( 3 )“姑蘇城外 、楓橋夜泊 ”的意象主題已經不存 ,未能將景區(qū)開發(fā)與大運河有效聯系 ,需要重新研 究 ,開發(fā)新的項目 。( 4 )對于景觀節(jié)點的打造缺乏深入研究 , 未能 對楓江進行有效的開發(fā) 。( 5 )現行景區(qū)運行過程中商業(yè)化氛圍太濃 ,且存在經營不規(guī)范 、欺客等現象 ,需要加強管理和協(xié)調 。5 改進的措施和建議我們認為寒山寺地區(qū)的開發(fā)和建設可以借鑒常 州市紅梅公園天寧寺景區(qū)及東坡公園景區(qū)的開發(fā)開 放的經驗 ,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進 :( 1 )寒山寺是 蘇 州 城 寶 貴 的 文 化 遺 產 和 旅 游 景點 ,它的開發(fā)建設 不 能 是 單 純 的 開 發(fā) 和 對 自 然 環(huán) 境 的 利 用 , 而 應 該 統(tǒng) 籌 規(guī) 劃 , 把 寒 山 寺 景 區(qū) 放 到蘇州古城的文化 遺 產 保 護 的 大 體 系 之 中 , 不 僅 要 做 到 別 具 江 南 特 色 與 周 邊 環(huán) 境 融 合 的 游 人 集聚 點 , 更 要 從 長 遠 利 益 出 發(fā) , 做 到 生 態(tài) 環(huán) 境 保 護(下 轉 第 1 5 頁 )圖 20 寒山寺地區(qū)環(huán)境景觀存在問題調查分析( 1 )整個地區(qū)缺乏統(tǒng)一的保護規(guī)劃 , 將使城市的歷史文化傳承功能讓位于眼前的經濟利益 。大鐘 苑的開發(fā)建設對原先的環(huán)境造 成了 一定 程 度的 破 壞 。大鐘樓和天下第一大詩碑的建成使得寒山寺地區(qū)的標志物認知出現混淆 ,同時過于龐大的體量以 及所謂的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與人們心目中的寒山 寺的寒山鐘聲 、江楓 漁 火 、叢 林 古剎 的認 知 很不 一 致 。愿意購票游覽及到新大鐘樓撞鐘的比例也明顯第 11期15李 暉 :高層住宅中小戶型的設計與思考( 3 )近年來 ,挑高兩層陽臺 、入戶花園 、飄窗等設計手法非常流行 ,由于挑高兩層陽臺可以不計面積 ,入戶 花園算一半面積 ,往往作為市場賣點被大量應用 ,但筆者認為在中小戶型設計中應用要相對慎重些 。 由于中小戶型受面積空間制約 ,各戶之間須并排緊連 ,挑高陽臺等手法勢必會引起上下層之間 、平 層相鄰戶型之間對視 、視線交叉干擾等問題 ,加之自 身固有的空間較局促 ,居住的私密性大大降低 。同時挑高陽臺由于層高過高 ,風雨天雨水容易進戶 ,影 響曬衣等生活實用功能 ,這類情況在已建成的大戶 型住宅中已經有所顯露 。因此在中小戶型設計中 , 應從戶型標準層平面的整體入手 ,做好戶型各功能 要素的組合和加法 ,而不應簡單的以挑高露臺等手法作為戶型設計 、面積增加取舍的主要手段 。( 4 )重視內天井的自然通風與采光 。由于多戶型并排布置 ,中間套戶型的北向房間大都采用內挖 天井的做法 ,來爭取采光和通風 。內天井的設置采用半開敞空間 ,一要注意平面大小合理 ,有比較順暢 的空氣流通和自然采光 ,二要注意各戶之間的視線 干擾 、防火距離和隔音要求 。3 結語綜上所述 ,中小戶型的設計是一個精細慎密 ,不 斷推敲完善的過程 ,是針對不同的戶型要求 ,設計從 中摸索規(guī)律并加以實踐的過程 。隨著設計實踐的不 斷豐富和成熟 ,住宅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 ,同時節(jié)能環(huán)保 設計理念的深入推廣 ,相信中小戶型住宅設計會與 時俱進 ,不斷推陳出新 。(上接第 9頁 )與古城開 發(fā) 齊 頭 并 進 , 形 成 運 河 、鐘 樓 、古 城 相 得 益彰 的 江 南 特 色 景 區(qū) (本 段 全 文 摘 自 一 受 訪 者 建議 ) 。( 2 ) 加 強 寒 山 寺 景 區(qū) 與 大 運 河 的 聯 系 , 打 造 “古運河畔 、寒山古寺 、和合鐘聲 ”的主題意象 。抓 住大運河 申 遺 的 契 機 , 加 強 相 關 旅 游 產 品 如 蘇 州 運河博物 館 等 的 開 發(fā) , 將 其 打 造 成 運 河 沿 線 的 重 要一站 。( 3 )加強整體開發(fā) , 將寒山寺景區(qū)開發(fā)成開放 性城市公園 ,取消圍墻 ,將道路 、水岸等設計成凝聚 的縫合線 ,通過吸引人流 ,發(fā)展服務業(yè)來保證景區(qū)運 營 ,形成良性循環(huán) 。( 4 )加強對楓江及水上游憩資源的開發(fā) , 將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