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治療痛經概述 摘要:痛經為婦科診療的重要疾病之一,年輕女性發(fā)病率可達到50%以上,是臨床常見病與多發(fā)病。中醫(yī)治療該類疾病歷史悠久,積累了大量經驗,其多反映于方劑的配伍中。本文從痛經的發(fā)病機理、中醫(yī)辨證方法以及方劑配伍3個方面入手,對中醫(yī)的痛經治療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中醫(yī)治療痛經概述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29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5-0324-02 痛經是指女性經期前后,周期性出現的小腹疼痛,嚴重者會導致劇痛或暈厥。該病是婦科臨床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病情易反復,治療過程較為復雜。多年來中醫(yī)針對該疾病的病理與診療方面不斷研究與討論,并于臨床治療中得到實踐,現將痛經的發(fā)病機理與治療方法論述如下,旨在為臨床治療與研發(fā)新藥提供參考。 1痛經的發(fā)病機理 痛經一詞的記載最早始于東漢,張機金匱要略中提出,“帶下,經水不利,少服滿痛”1。于此之前,中醫(yī)多認為痛經是由風寒導致,素問舉痛論中有“寒氣入境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順,故卒然而”的說法,認為風寒外感是痛經的主要病因,采取溫理祛寒藥物是中醫(yī)治療痛經的主要手段。唐榮川于血證論卷中提到,“若無淤血,則經自流通,安然無恙”,認為淤血是造成經期疾病的根源,清除淤血,可達到消除病根的目的;女科經綸提出“血乃氣之配。其升降寒熱虛實,一從呼氣”,至此,行氣不同亦為痛經發(fā)病機理之一1。綜上所述,中醫(yī)學對于痛經病因機理的認識在不斷認識、發(fā)展,由宋代前的風寒因素至淤血、肝郁、行氣等逐步深入,對痛經發(fā)病機理形成了大致上的統(tǒng)一認識。 現代醫(yī)學對痛經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尚未有明確判定,有專家指出,該病與心理、精神密切相關,如焦慮、恐懼、敏感等不良情緒致使患者易病發(fā),另外子宮內膜脫落、子宮頸狹窄等癥狀也多被認為是痛經的主要發(fā)病因素,經血流通不暢或子宮內異常收縮均為造成痛經的發(fā)病機理2。因此,研究于經期時痛經周期性發(fā)作,痛經根源為行經不暢,“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病因多由寒、熱、濕、郁、肝胃不足所致,對痛經現象的研究應從月經與疼痛兩種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即認識痛經發(fā)病機理的關鍵所在。 2痛經的中醫(yī)辯證 2.1辯證虛實。結合女性患者經期前后各項情況判斷癥狀虛實,于經期前疼痛多為虛,經期后疼痛多為實;疼痛前痛多為虛,反之則為實,結合虛實辯證診斷,可以有效針對虛證、實證行針對性治療3。 2.2辯證輕重。女性于經期內痛經癥狀較為普遍且較難衡量疼痛程度,臨床多采用衡量疼痛的伴隨癥狀,如手足、面部等體征審證患者病情輕重程度,如手足發(fā)冷,面白唇青等均為重癥,昏厥更甚。 2.3辯證病因。臨床多采用辯病位方式辯證病因,若疼痛部位在腹部一側或雙側,病因多為氣滯;若疼痛部位分布于小腹、臍下多為血瘀引起;若小腹虛痛多有肝腎不足。 2.4辯證性質。辯證疼痛性質于臨床診療有一定指導作用,如隱痛、墜痛、按者多為虛證,絞痛、灼痛、刺痛等且不喜按、揉者多為實證3。此外,脹痛多為行氣不通,持續(xù)疼痛多為血瘀或濕熱。 3痛經的方劑配伍方法 痛經的中醫(yī)診療可分為氣滯血瘀、濕熱下注、氣血虧損、肝腎虧虛、寒凝胞中五種范疇,于該病臨床治療中應通過對患者臨床辯證診斷,對癥下藥并辯證加減。此外,應了解服藥時間、用量、療程與療效之間的密切關系。痛經患者應于經期疼痛前服藥且療程3月,以增加與鞏固治療效果。 四物湯是中醫(yī)治療痛經的常見方劑,為補血調血的良方。痛經多有行經不暢,痛則不通所致疼痛,四物湯通過補血調血的手段,虛則進補,實則可調,對痛經實虛之證均有良好效果,該方劑具有抗貧血、影響機體免疫、興奮子宮、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且其中含有的鐵、銅、鋅、鎳元素,對加快體內血液系統(tǒng)代謝有重要意義4。 當歸味甘且潤,辛香行血,兩味藥相結合通過活血行血能夠有效調經止痛,佐以白芍滋陰養(yǎng)血,且可以有效調節(jié)辛香氣味,亦可止痛;延胡索性溫,為調節(jié)血氣之用,對止痛有良效;丹皮性涼,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促使氣血流暢,對于淤血阻滯有良好效果。于痛經治療中,多用當歸、辛香、丹皮以活血化瘀,佐以白芍、延胡索理氣止痛,促使行經流暢、標本兼治4。 淤血是引發(fā)痛經主要因素之一,寒、濕、熱、郁均可造成淤血,痛經患者中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存在,因此與治療痛經方劑基本組成應以活血化瘀類藥物為主,對此類藥物應以具有活血于止痛雙效藥物為主,如川穹、延胡索、丹參、紅花等,應用此類藥物既可消除病因,又可提前預防5。行氣、溫理、補血、補氣是中醫(yī)治療痛經的重要輔佐藥物,行氣類藥物的選用,多以兼活血之效為佳,如川穹、延胡索等藥材,除活血效用外,兼具行氣之功。其次,應多用行氣疏肝類藥物,如香附、烏藥、柴胡等均具有理氣、行氣、疏肝之效。對于寒邪入體之證,應佐以溫理驅寒藥物,消除病因以治本,溫通血脈以治標,標本兼治具有良效。此外,清熱、補血類藥物也應適當配伍,如黃岑、丹皮等具有理氣清肝之效,當歸、白芍等補血類藥材對氣血不足引起的痛經有良效,通過氣血雙補、辯證加減的方式治療痛經,可以達到補氣生血,消除瘀滯,行經順暢的功效5。 4小結 中醫(yī)治療結合獨有的望、聞、問、切診療手段,于痛經的臨床治療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其治療方式多樣、療效較好且安全性高,通過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溫通血脈、清熱補血等手段,達到內病外治、標本兼治的目的,值得后人深入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賈波,區(qū)佩衡,沈濤.中醫(yī)治療痛經病的證治規(guī)律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12(8):108-111 2劉弘,經燕,辛茜庭.中醫(yī)治療痛經指南指標德爾菲法調查分析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1(5):58-61 3丁原全,馬乾章.中醫(yī)治療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心泵維護管理》課件
- 大班繪畫活動:虎年大吉
- 高中語文教師外出學習心得體會模版
- 微笑文案與情緒管理
- 新產品發(fā)布會發(fā)言稿模版
-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總結模版
- 《高空作業(yè)安全規(guī)程》課件
- 危重新生兒救治練習試題及答案(一)
- 司機練習試題及答案
- 《防錯管理》課件
- 2024年安徽省《輔警招聘考試必刷500題》考試題庫及完整答案(必背)
-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完全版
- 生物分離工程??荚囶}含參考答案
- 香梨果實硬度與果實成熟度之間的關系探討
- 2025年部編版新教材語文一年級下冊期末測試題及答案(一)
- 《認知重構》課件
- 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技術作業(yè)指導書
-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 作業(yè)設計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復習七八年級4冊知識點提綱
- 四川綿陽經開區(qū)司法所招考聘用司法行政輔助人員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基于專創(chuàng)融合模式下“老年護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