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能力專題4.3群落的結構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頁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能力專題4.3群落的結構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頁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能力專題4.3群落的結構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頁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能力專題4.3群落的結構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頁
2019高中生物第4章種群和群落能力專題4.3群落的結構導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節(jié) 群落的結構課前導讀 學習準備 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種組成 1概念:同一 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 的集合。2物種組成:群落 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豐富度:群落中 樹木的多少。 特點:不同群落 不同。二、群落的種間關系及結構1種間關系 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 ,如下圖 (填序號)。 競爭: 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 和 等,如下圖 。 結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優(yōu)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 。 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 ,攝取 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如下圖 。 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如下圖 。 2群落的結構 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shù)群落具有明顯的 現(xiàn)象。 水平結構: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同地段分布著 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 ,常呈 分布。破疑解難一、種群和群落的比較種群和群落都強調一定自然區(qū)域中的生物成分。1種群專指這個區(qū)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之和,而群落則泛指生活在此區(qū)域內的所有動物、植物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該區(qū)域的所有種群。2種群內的不同個體通過種內關系組成一個有機整體,群落的研究范圍則是種間關系。3種群具有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齡組成、性別比例等特征;群力是生物種群組合成的更高層次的群體,具有物種多樣性、種間關系、優(yōu)勢種、群落結構等基本特征。二、群落結構的分析1群落結構是指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jù)不同的空間,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2群落的垂直結構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植物的分層分布與光照強度、溫度有關。森林群落中的光照強度總是隨著高度的下降we逐漸減弱。喬木層接受全光照灌木層接受全光照的10草本層僅利用15%的光照3群落的水平結構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強度、地形、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分步著不同的生物種群,有鑲嵌分布的現(xiàn)象。4由“1”和“2”對群落垂直結構及水平結構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生物的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都與環(huán)境中光照強度、溫度等因素有關,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的具體表現(xiàn)都是長期自然選擇基礎上形成的對環(huán)境的適應。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關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體對自然資源的充分理由。5生物群落的其他特點 生物群落具有物種的多樣性; 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物種; 群落內不同種群之間具有典型的食物關系。三、種間關系1 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物,如下圖。如羊和狼;狼與兔;青蛙與昆蟲等。 競爭: 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如下圖。如牛玉羊;農作物和雜草;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等。 結果:相互抑制或一方占優(yōu)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滅亡。 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如下圖。如蛔蟲與人;菟絲子與大豆;噬菌體與被侵染的細菌等。 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下圖。如地衣;大豆于根瘤菌等。 四、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1通過本探究活動,能夠從種群的組成上描述群落的惡結構特征。2注意事項 從不同營養(yǎng)環(huán)境中采集土壤樣本要分別統(tǒng)計。 盡可能多的收集小動物。 同樣營養(yǎng)土壤多組同學進行統(tǒng)計比較。 識別命名要準確。3得出結論:組成不同群落的優(yōu)勢種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種豐富度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環(huán)境條件越優(yōu)越,群落發(fā)育的時間越長,物種越多,群落結構越復雜。經(jīng)典例題例1下面的實例中,能構成群落的是A亞馬遜河谷的熱帶雨林B大興安嶺的紅松林C無菌培養(yǎng)基污染后長出的共生菌D無菌培養(yǎng)基上接種后長出的大腸桿菌菌落分析:群落是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群落是生物種群的集合體,強調異種生物相互之間有規(guī)律的聯(lián)系,屬于種間關系,范疇要比種群大。熱帶雨林和紅松林包括多種生物,同時又無機自然環(huán)境,超出了生物群落的范疇。而無菌培養(yǎng)基上接種后長出的大腸桿菌菌落,由于物種單一,則只能稱為種群。污染后的共生菌落是由不同種的細菌構成的,可視為一個小的群落。劃定群落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劃定地域范圍,可大可小;(2)本區(qū)域內的全部生物。答案:C例2自然界中,生物種內及種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A鴿群較大時被蒼鷹捕食的概率降低B鱸魚有時捕食鱸魚的幼魚,這有利于鱸魚種的維持C自然界中的猴群經(jīng)過斗爭建立了優(yōu)劣等級制度,并依次占據(jù)資源,這對種的保持時有利的D自然界的物種間捕食對一個物種有利,但會使另一個物種消失分析:鴿群較大時,由于種內互助,被蒼鷹捕食率會降低。當鱸魚出生率高時,鱸魚會捕食鱸魚的幼魚,從而使鱸魚的種群密度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鱸魚種的維持。猴群通過種內斗爭建立了等級制度,獲勝的能擁有充足的資源,從而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物種間的捕食對捕食者有利,但對被捕食者來說也是有利的,因為被吃掉的往往是一些弱病群體,從而使生存者能夠獲得更隊的生活資源。答案:D實踐探究一、選擇題1下列生物之間競爭最激烈的是A.蛙與昆蟲 B.狼與兔 C.獅子與斑馬 D.野兔與鼠2右圖表示鷂鷹攻擊不同鴿群時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能表示鴿群防御能力的大) 單獨的鴿子比在鴿群中的鴿子被鷂鷹抓住的頻率更小 鷂鷹攻擊較大的鴿群時,不太容易成功 鷂鷹只攻擊單獨的鴿子 攻擊成功的幾率與鴿群的數(shù)量成反比 以上說法正確的是A B C D3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xiàn)象,對此現(xiàn)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A分層現(xiàn)象是植物群落與環(huán)境條件相互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B決定這種現(xiàn)象的環(huán)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 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xiàn)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農業(yè)生產上,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xiàn)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 4下列生物群體屬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個池塘中各種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種雜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蟲等動物以及各種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種植物、動物、菌類等全部生物5在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三類綠色植物在空間位置配備上形成了有序的組合,從而使它們能A有效地避免競爭 B合理地充分利用環(huán)境資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作用產量 D以上選項都正確二、簡答題下圖表示從南極(90oS)經(jīng)過赤道(0o)到北極(90oN),緯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種多樣性的變化趨向。試分析說明: 從極地向熱帶推移,群落中物種變化是_。這表明某個地區(qū)群落中物種的多少主要取決于_。 試推斷隨著海拔高度增加,群落中物種數(shù)量會_。達標測評一、選擇題1生物群落的結構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B有的有分層現(xiàn)象,有的沒有分層現(xiàn)象C森林中有分層現(xiàn)象,草原上沒有分層現(xiàn)象D植物有分層現(xiàn)象,動物沒有分層現(xiàn)象2在一個池塘中,各種生物的總和叫做 ;其中的全部鯽魚叫做A生態(tài)系統(tǒng) B種群 C種群密度 D群落 3在一個發(fā)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種類也有所區(qū)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物種組成和數(shù)量比例C對群落產生重大影響的優(yōu)勢種D彼此間有直接或間接的營養(yǎng)關系4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層現(xiàn)象B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賴于植物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種類分布也有差異D在生物群落中沒有水平結構5下面實例中屬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跳蛹和蝗蟲 B一棵枯樹和其上的苔蘚、真菌、昆蟲、蝸牛等C一個湖里的全部魚 D一個池塘里的藻類、魚類、細菌、蚌、水生昆蟲等6下面關于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B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種類分布也有差異C動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賴于植物D在動物群落中沒有水平結構二、簡答題在我國珠穆朗瑪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種雀鳥總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層活動,吃高大喬木的種子,煤山雀、黃腰柳鶯和橙紅鶴等鳥類總是在森林中層營巢、血雉和棕尾雉則是典型的森林底棲鳥類吃地面的苔蘚和昆蟲。(1)上述森林中的各種生物都有密切關系,如血雉和昆蟲之間的關系是_ , 煤山雀和橙紅鶴的生活環(huán)境相同是_關系。(2)在這個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種動物和植物外,還生活著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生活在_里。(3)下列哪項是一個種群 A. 森林中的所有昆蟲 B. 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C. 森林中的所有苔蘚 D. 森林中的所有樹木 (4)上述森林中的各種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xiàn)象,稱為 A. 群落的垂直結構 B. 種群的垂直結構C. 群落的海拔結構 D. 種群的海拔結構拓展延伸提出問題 土壤中動物類群的調查探究過程 1.器材用具:不同地點、不同深度采取的土壤若干份、標本固定液、標本收集瓶、鑷子、標簽、細孔尼龍紗、培養(yǎng)皿、雙筒解剖鏡等。2.活動過程:(1)土壤中少大型的動物用 捉出,微小動物用 篩出,裝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貼上標簽。(2)將固定后的標本倒入培養(yǎng)皿中。(3)在雙筒解剖鏡下觀察,進行分類,將數(shù)據(jù)和種類記錄在表中。3.土壤中的生物是否能全部找出來?為什么?輕松閱讀種群“爆炸”威力無窮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具有很大的生殖潛力,如果這種升值潛力不受食物、空間、天敵和氣候條件等的限制而任其發(fā)展的話,生物種群會在短期內達到驚人的數(shù)量。據(jù)記載,在1936年的一次蝗蟲大發(fā)生中,天空出現(xiàn)過一個寬5km的蝗蟲群,這個蝗蟲群以15km/h的飛行速度,整整飛了3d才飛過一個觀測點?;认x群所到之處遮天蔽日,天昏地暗。當落到森林中的時候,樹枝因受到蝗蟲群的重壓而發(fā)出斷裂聲。類似事件雖然不經(jīng)常發(fā)生,但也絕非罕見。北極旅鼠每34年就要大發(fā)生一次,那時它們會把所有可吃的植物吃光,然后數(shù)以百萬計的旅鼠開始成群結隊地外遷。它們鋪天蓋地而行,前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