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6戊戌變法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1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6戊戌變法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2頁
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6戊戌變法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資料參考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6戊戌變法試題新人教版- 1 -知識點一康有為與公車上書1.導學號84164040使康有為等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警醒并要求變法的直接原因是(B)A.洋務運動的失敗B.馬關(guān)條約的簽訂C.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D.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2.下列事件中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是(A)A.公車上書B.組織強學會C.創(chuàng)辦時務報D.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3.梁啟超在哪一份報刊上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變亦變,不變亦變”等進步觀點(C)A.知新報B.湘學報C.時務報D.國聞報4.戊戌變法時期,北方最有影響的報紙是(C)知識點二百日維新5.導學號8416404118951898年,康有為多次上書光緒帝,主張(A)A.救亡圖存,變法自強B.嚴禁鴉片,振奮士氣C.自強求富,實業(yè)救國D.有田同耕,有飯同食6.某班學生編導一場歷史劇涉及以下素材.主題:維新變法;地點:北京;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光緒皇帝;文件:明定國是.請判斷,此劇中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C)A.1894年(農(nóng)歷甲午年)B.1901年(農(nóng)歷辛丑年)C.1898年(農(nóng)歷戊戌年)D.1911年(農(nóng)歷辛亥年)7.導學號84164042某校八年級要排演一場戊戌變法的歷史劇,某同學飾演變法時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應最贊同下列哪項法令(C)A.裁撤冗官冗員B.開辦新式學堂C.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D.訓練新式軍隊8.改革勢必觸動部分人的利益,難免遭遇阻力,困難重重.戊戌變法中有一項改革措施涉及“數(shù)百翰林、數(shù)千進士、數(shù)萬舉人、數(shù)十萬秀才和數(shù)百萬童生”的榮譽和晉升之道.該措施是(B)A.獎勵發(fā)明B.廢除八股C.精減機構(gòu)D.裁汰冗員9.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顆彗星.面對沉重的民族災難,他發(fā)出了“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倉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感慨;變法失敗后,他甘為變法流血犧牲.他是(C)10.導學號84164043“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民間疾苦,悉達天聽.”這段話描述的是戊戌變法時哪項變法法令的實施情況(A)A.允許官民上書言事B.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C.保護農(nóng)工商業(yè)的發(fā)展D.開辦新式學堂11.導學號841640441895年的公車上書中,康有為痛陳馬關(guān)條約的危害,強烈主張“拒和、遷都、變法”,最終得以實踐的只有(C)A.拒和B.遷都C.變法D.革命12.導學號8416404519世紀末,戊戌維新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變法圖強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對“思想啟蒙”理解正確的是(D)A.使人們開始了解西方生活習俗B.使人們知道社會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們認識到要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D.使人們開始追求政治制度變革13.(20_山東青島)下圖是青島的著名景點之一康有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號,許多人仰康有為之名前來參觀.下列運動與康有為有關(guān)的是(B)A.地主階級洋務運動B.資產(chǎn)階級維新運動C.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D.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14.導學號84164047(20_重慶)近代中國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變舊法,遂為六大國割地廢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島夷耳,能變舊法,乃能滅我琉球,侵我大國.前車之轍,可以為鑒.”“伏惟皇上破除舊習,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張(B)A.學習西方,發(fā)展科技B.變法維新,救亡圖存C.解放思想,宣揚民主D.發(fā)動民眾,進行革命1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第一幕戊戌變法材料一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以及康有為屢次上書的警示下,1898年6月,清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這一年是農(nóng)歷戊戌年,又稱“戊戌變法”.(1)材料一中的“清帝”指的是誰?根據(jù)材料一,分析他支持戊戌變法的原因.參考答案光緒帝.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康有為屢次上書的警示.第二幕戊戌政變材料二1898年9月,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把光緒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臺,并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戊戌變法失敗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談談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第三幕慷慨就義材料三在被捕前,有人曾勸譚嗣同逃走,但他堅決不走,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最后,譚嗣同被清政府的劊子手殺害了.(3)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譚嗣同的什么精神?參考答案甘愿為變法流血犧牲的獻身精神和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4)有的人認為譚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有的人認為他死得其所,可以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