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 鐵鈦礦普查報告(地質普查地質詳查地質勘查礦產勘查).doc_第1頁
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 鐵鈦礦普查報告(地質普查地質詳查地質勘查礦產勘查).doc_第2頁
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 鐵鈦礦普查報告(地質普查地質詳查地質勘查礦產勘查).doc_第3頁
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 鐵鈦礦普查報告(地質普查地質詳查地質勘查礦產勘查).doc_第4頁
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 鐵鈦礦普查報告(地質普查地質詳查地質勘查礦產勘查).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普查報告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二六年六月65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普查報告(2006年3月6月)編寫單位:山東省第八地質礦產勘查院編 寫 人: 黃從運 魏本翠 胡丁芳 孫繼南 劉世君 趙萬祥 陳健 滕文章審 查 人: 宋余禮 秦丕元項目負責:黃從運總工程師:李振函院 長:李新勇 提交單位: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提交時間:二六年六月正 文 目 錄第1章 緒言11.1目的任務11.2普查區(qū)位置、交通11.3礦權設置21.4自然地理與經濟概況41.5以往地質工作概述41.6本次工作情況5第2章 區(qū)域地質82.1地層82.2構造122.3巖漿巖152.4礦產17第3章 礦區(qū)地質183.1地層183.2構造193.3巖漿巖203.4蝕變及礦化23第4章 礦體地質254.1礦體特征254.2礦石質量264.3礦石的類型294.4礦體圍巖30第5章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325.1選礦種類及方法325.2選礦結果365.3礦石工業(yè)利用性能評價37第6章 礦床開采技術條件386.1水文地質386.2工程地質426.3環(huán)境地質43第7章 普查工作及質量評述447.1 勘查類型的確定447.2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447.3 探礦工程及質量評述447.4測量工作及質量評述457.5地質填圖工作及質量評述467.6綜合圖件的編制方法及質量評述477.7采樣、化驗測試工作及質量評述48第8章 資源量估算508.1 資源量估算工業(yè)指標的確定508.2資源量估算方法的選擇及依據508.3資源量估算主要參數的確定518.4礦體圈定原則538.5資源量塊段和類別的劃分548.6資源量估算結果548.7剝離量及剝采比55第9章 礦床開發(fā)經濟意義概略研究569.1礦床開發(fā)利用前景569.2礦山效益分析56第10章 結論5810.1礦床的控制和研究程度5810.2取得主要地質成果5810.3存在問題5810.4今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59附 圖 目 錄順序號圖號圖 名比例尺101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地區(qū)區(qū)域地質圖1:50000202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地形地質圖1:10000303-1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號礦體地形地質草圖(附工程分布)1:2000403-2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號礦體地形地質草圖(附工程分布)1:2000504-1秦家莊礦區(qū)鐵、鈦號礦體資源量平面分布圖1:2000604-2秦家莊礦區(qū)鐵、鈦號礦體資源量平面分布圖1:2000705-1秦家莊鐵、鈦礦區(qū)0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805-2秦家莊鐵、鈦礦區(qū)1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905-3秦家莊鐵、鈦礦區(qū)4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1005-4秦家莊鐵、鈦礦區(qū)8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 1105-5秦家莊鐵、鈦礦區(qū)9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1205-6秦家莊鐵、鈦礦區(qū)10線資源量估算剖面圖1:10001306-1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0探槽素描圖1:2001406-2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1探槽素描圖1:2001506-3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4探槽素描圖1:2001606-4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8探槽素描圖1:2001706-5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9探槽素描圖1:2001806-6秦家莊鐵、鈦礦區(qū)TC10探槽素描圖1:2001907-1秦家莊鐵、鈦礦區(qū)ZK0鉆孔柱狀圖1:2002007-2秦家莊鐵、鈦礦區(qū)ZK1鉆孔柱狀圖1:200附表目錄 (合訂一冊)序號 附表名稱 頁號1 探礦工程登記表12 鉆探工程質量一覽表33 探礦工程基本分析樣品結果登記表44 組合樣品分析結果登記表385 內檢樣品分析結果誤差計算表396 外檢樣品分析結果誤差計算表417 礦石體密度計算表428 礦體平均真厚度計算表449 單工程礦體平均品位計算表4510 剖面礦體平均品位計算表7511 塊段礦體平均品位計算表7612 礦體平均品位計算表7813 剖面礦體面積計算表7914 塊段體積及資源量估算表8015 資源量估算總表8216 剝采比計算表83附件目錄(附報告后)1、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2、地質勘查資質證書3、委托書4、承諾書5、工業(yè)指標論證意見6、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普查報告承諾書第1章 緒言1.1目的任務鐵鈦礦的主要有用組分為鐵和鈦,其中鐵是鋼鐵工業(yè)的主要原料;鈦是煉制鈦合金的重要原料,它具有熔點高,比重小,強度大,耐高溫,抗腐蝕等優(yōu)良性能,是航空、航天工業(yè)不可缺少的材料。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和航空、航天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鐵、鈦礦資源的需求量大增。為盡快查明沂水縣秦家莊地區(qū)的鐵、鈦礦資源,變資源優(yōu)勢為經濟優(yōu)勢,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受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對沂水縣秦家莊地區(qū)的鐵、鈦礦資源進行地質普查工作。任務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質填圖、槽探、鉆探、采樣、化驗測試等手段,對普查區(qū)內的鐵、鈦礦體進行圈定。大致查明鐵、鈦礦體的數量、分布范圍、規(guī)模、形態(tài)、產狀;礦石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礦石類型、有用組分的含量及其變化,探求(332)+(333)資源量;同時開展礦區(qū)的水、工環(huán)地質調查工作,并對礦石的可選性能和礦床的開采技術條件及經濟技術條件做出綜合性評價。工作結束后,提交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普查報告及相應的附圖、附表、附件,同時提交鐵、鈦礦(332)+(333)資源量。1.2普查區(qū)位置、交通普查區(qū)位于沂水縣北部,楊莊鎮(zhèn)西偏北秦家莊一帶,東距楊莊鎮(zhèn)約4.7,北西距馬站鎮(zhèn)約4,南偏西距沂水縣城約40公里,屬沂水縣楊莊鎮(zhèn)所轄。地理坐標:東經11846301184900;北緯360030360300,面積約11.632。區(qū)內交通條件較好。普查區(qū)以西4有羊臨公路(S227省道)通過,相距約4,向北可達膠濟鐵路青州站,向南經沂水縣城可到兗石鐵路臨沂站和隴海鐵路新沂站;普查區(qū)以北由泰薛公路(S329省道)穿越,礦區(qū)至泰薛公路約1,向東可達膠新鐵路諸城站,向西可至京滬鐵路泰安站。區(qū)內鄉(xiāng)村間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見圖1)。1.3礦權設置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1月18日取得了普查區(qū)的探 礦權,勘查許可證編號為3700000410009,圖幅號為J50E024020,勘查登記面積約11.632。有效期限為2004年1月18日至2005年1月17日。2005年1月18日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該地區(qū)進行了續(xù)登,并取得了對該地區(qū)的探礦權,勘查許可證編號為370000043189,圖幅號為J50E024020,勘查登記面積為11.632,有效期為2005年1月18日至2006年1月17日。2006年1月18日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再次對該地區(qū)進行續(xù)登,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取得了探礦權,勘查許可證編號為3700000521390,圖幅號為J50E024020,勘查登記面積為11.632,有效期為2006年1月18日至2007年1月17日。2007年1月18日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又對該地區(qū)進行了續(xù)登,辦理了相關手續(xù),取得了探礦權??辈樵S可證號為3700000630915,圖幅號為J50E024020。勘查登記面積為11.632有效期為2007年1月18日至2008年1月17日。發(fā)證機關為山東省國土資源廳。普查區(qū)范圍有12個拐點坐標組成,其坐標值如下:點號 X坐標 Y坐標(1) 3991856 40389615(2) 3991809 40393370(3) 3989960 40393347(4) 3989964 40392972(5) 3989502 40392966(6) 3989525 40391088(7) 3987213 40391059(8) 3987232 40389557 (9) 3990469 40389597(10) 3990464 40389973(11) 3991389 40389984(12) 3991393 403896031.4自然地理與經濟概況區(qū)內地形起伏較大,為丘陵地貌,地勢東西高,中間為河谷地帶,海拔最高點為413.0m、,最低點為繡針河河床,海拔200m,相對高差為213.0m,侵蝕基準面海拔高度為205m左右。繡針河位于普查區(qū)中部由北向南流經,河面寬闊,河床成蛇曲狀,沿河流的走向有多處攔河壩,水量受季節(jié)性影響較大,夏秋河水流量較大,攜帶能力強。以側蝕為主;冬春河水流量小,局部有斷流現象。本區(qū)氣候為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冬季低溫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氣溫13.4,降水天數為85.9天,年降雨量880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無霜期長,光照充足。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西北風,自然條件較好,適于農作物生長,主要種植小麥、玉m、花生,另有少量的林果、黃煙、蔬菜、藥材等。工副業(yè)主要有開采鐵礦、黃砂、修配、運輸等。采礦業(yè)的發(fā)展,成為當地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區(qū)內電網屬華北電網,高低壓線路成網配套,電力供應充足,通訊設施齊全,為工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1.5以往地質工作概述本區(qū)地質工作以區(qū)域地質調查為主,礦產普查工作較少。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北京地質學院山東區(qū)測一大隊填制了包括本區(qū)在內的1/20萬區(qū)域地質圖。六十年代初地礦部航磁大隊進行了包括本區(qū)在內的1/20萬航空磁測。1980年山東省地質局物探隊進行了該區(qū)1:20萬航空磁測T剖面圖,對區(qū)內的斷裂構造提供了較翔實的物探資料。1992年山東省地礦局地質八隊對北躲莊鐵礦進行地質普查時,對本區(qū)進行過礦點調查。19931996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測制了包括本區(qū)在內的1/5萬高橋、馬站、圈里幅地質圖,將區(qū)內的基礎地質工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2005年1月10月,山東省第八地質礦產勘查院對楊莊鐵礦及其外圍進行地質普查時,對本區(qū)東部作過地質填圖和礦產調查工作。1.6本次工作情況本次沂水縣秦家莊鐵鈦礦普查工作,是受山東興盛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于2006年3月進駐普查區(qū),開展各項地質工作。先后進行了 1/萬、1/2千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對區(qū)內的礦化體進行圈定,垂直礦體的走向布置探槽,了解鐵、鈦礦體的分布位置及地質特征。在礦體產出位置布置鉆孔,進行礦體的中、淺部揭露,同時進行探礦工程編錄、刻槽及劈心采樣、化驗等項工作。于2006年5月結束野外工作,轉入室內資料整理與研究、編寫地質普查報告。于2006年6月提交普查報告送審稿。完成實物工作量見表11。通過本次地質普查工作,大致查明了區(qū)內鐵、鈦礦體的分布、數量、規(guī)模、形態(tài)、產狀;礦石的類型、物質成分、結構構造、質量變化等;對礦區(qū)的水、工、環(huán)地質及礦石的可選性做了粗略的工作。編寫提交了山東省沂水縣秦家莊礦區(qū)鐵、鈦礦普查報告及相應的附圖、附表、附件,同時提交鐵、鈦礦(332+333)資源量2033.6萬t,其中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76.8萬t,控制加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856.8萬t。本次估算的資源量范圍均在勘查登記范圍之內(見圖2) 完成實物工作量一覽表 表11序號工 作 項 目單位工作量備注11:5萬區(qū)域地質修測km217421:1萬地形地質測量km211.6331:2千地形地質草測km21.874槽探m3 2326.006條5鉆探m 200.242個鉆孔6化學樣件5087巖礦樣(光薄片)件68小體重樣件309組合樣件810內檢樣件3011外檢樣件15本次重點工作區(qū)范圍: 號重點工作區(qū)范圍有4個拐點坐標組成,其坐標值如下: 東經 北緯1、1184645 350229 2、1184733 350229 3、1184734 3601504、1184646 360150 面積:1.442。號重點工作區(qū)范圍有4個拐點坐標組成,其坐標值如下: 東經 北緯1、1184818 360204 2、1184846 360204 3、1184846 3601454、1184818 360145面積:0.432。第2章 區(qū)域地質普查區(qū)位于沂沭斷裂帶內汞丹山凸起之上,區(qū)域地層分布較齊全,構造復雜,古元古代巖漿巖發(fā)育。2.1地層區(qū)域地層出露較齊全,自下而上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2.1.1晚太古代泰山巖群該巖群只出露柳杭組,以包體形式賦存于元古代侵入體中,呈大小不等的透鏡體或長條狀,其中以北躲莊汞丹山秦家莊峨山口一帶規(guī)模最大,總面積約62,其巖性為黑云斜長變粒巖夾斜長角閃巖、黑云片巖、黑云角閃變粒巖,頂部為磁鐵角閃石英巖、磁鐵石英角閃巖。2.1.2新元古界土門群土門群自下而上出露佟家莊組、浮來山組、石旺莊組,主要分布于張家小峪楊莊張家黃崖頭薛家莊以東,總體呈長條狀展布,出露面積約7Km2。呈角度不整合覆蓋于晚太古代變質巖之上,與上覆古生界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觸。a、佟家莊組:該組底部為石英質礫巖、含礫長石石英砂巖,下部黃綠色頁巖、鈣質頁巖與薄層狀含泥質灰?guī)r和鈣質粉砂巖互層。上部雜色粉砂質頁巖夾粉砂巖和泥質灰?guī)r。b、浮來山組:該組以黃褐色、黃灰色、灰褐色薄層至中厚層粉砂巖、頁巖為主,夾薄至中厚層細砂巖。c、石旺莊組:巖性下部以黃褐色、灰黃色薄至中厚層砂質灰?guī)r、鈣質砂巖為主,夾少量白云質灰?guī)r和頁巖,局部見海綠石。上部為淺灰色至黃灰色厚層塊狀含泥質粉晶白云巖和白云質灰?guī)r。局部見疊層石灰?guī)r。與上覆寒武系李官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2.1.3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地層本區(qū)早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地層包括寒武系長清群、九龍群和奧陶系馬家溝組,主要出露在五山張家黃崖頭以東,出露面積約7.52。2.1.3.1長清群長清群包括李官組、朱砂洞組、饅頭組。a、李官組:巖性為灰色至灰綠色薄層中厚層含海綠石細粒長石石英砂巖。底部可見含礫砂巖及侵蝕構造。與下伏土門群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朱砂洞組呈整合接觸。b、朱砂洞組:根據巖性組合特征將該組劃分為三個段,下灰?guī)r段、余糧村頁巖段和上灰?guī)r段。測區(qū)內主要出露下灰?guī)r段和上灰?guī)r段,余糧村頁巖段僅在局部地段出露。下灰?guī)r段:以灰色灰褐色砂屑灰?guī)r、生物碎屑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為主,少量藻凝塊灰?guī)r及藻礁灰?guī)r。余糧村頁巖段:僅在五山北坡五山村西局部出露,巖性為紫灰色至黃綠色泥質頁巖夾薄層泥質灰?guī)r,厚幾m。上灰?guī)r段:以灰白色薄至中厚層砂屑灰?guī)r,粉屑灰?guī)r,粉晶泥晶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為主,夾少量泥質粉砂質灰?guī)r及燧石條帶灰?guī)r。c、饅頭組:根據巖性組合特征將該組劃分為三個段:石店段、下頁巖段、洪河段。石店段:以灰黃色、灰褐色薄層狀至中厚層條帶狀含泥質泥晶灰?guī)r、粉屑灰?guī)r為主,少量頁巖和核形石灰?guī)r。下頁巖段:以紫紅色粉砂質及鈣質頁巖為主,夾含泥質條帶灰?guī)r及鮞?;?guī)r。洪河段:以灰綠色中厚層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巖為主,少量碎屑灰?guī)r。鮞?;?guī)r。含海綠石。2.1.3.2九龍群九龍群包括張夏組、崮山組、炒m店組、三山子組。a、 張夏組:根據巖性組合特征將該組劃分為三個段:下灰?guī)r段盤車溝頁巖段和上灰?guī)r段。下灰?guī)r段:以鮞?;?guī)r為主,少量生物碎屑灰?guī)r、藻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常見海綠石。盤車溝頁巖段:以灰綠色、黃綠色頁巖為主,夾少量薄層灰泥巖和生物碎屑灰?guī)r。頁理發(fā)育。上灰?guī)r段:以灰白色中厚層狀藻礁灰?guī)r和鮞?;?guī)r為主,夾少量鈣質泥巖、藻凝塊灰?guī)r、砂屑灰?guī)r。b 、崮山組:該組以瘤狀、薄層狀泥晶灰?guī)r為主,夾少量頁巖。含較豐富的三葉蟲化石。c、炒m店組:該組下部以灰白色、灰褐色薄層狀泥晶灰?guī)r和礫屑灰?guī)r為主,上部以灰色中厚層泥晶灰?guī)r、藻灰?guī)r、鮞?;?guī)r為主。d、三山子組:據巖性組合特征和沉積標志,將三山子組自下而上分為三個段:中厚層白云巖段、薄層白云巖段、含燧石結核白云巖段。各段之間均為整合接觸。中厚層白云巖段:以灰褐色中厚層白云巖、礫屑白云巖為主,夾少量薄層白云巖。薄層白云巖段:灰色灰紫色薄層狀礫屑細晶白云巖與細晶白云巖互層,頂部為膏溶角礫狀白云巖。2.1.3.3奧陶系馬家溝組據巖性組合特征和沉積標志,將馬家溝組自下而上分為東黃山白云巖段、北庵莊灰?guī)r段、土峪白云巖段、五陽山灰?guī)r段。東黃山白云巖段:灰色薄中厚層泥質粉屑灰?guī)r、膏溶角礫狀白云質粉屑灰?guī)r為特征,底部為硅化角礫巖。北庵莊灰?guī)r段:下部為含生物碎屑細粒砂屑灰?guī)r,中上部為褐灰色淺黃色中厚層細晶白云巖和含硅質膏溶角礫狀白云巖,頂部為淺黃色含礫屑粉屑灰?guī)r。土峪白云巖段;為深灰色薄層中厚層粉屑白云質灰?guī)r和白云巖。五陽山灰?guī)r段:以灰色中厚層微晶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為主,少量白云巖和藻席灰?guī)r。白云質含量向上增高,下部常含燧石結核(條帶)。2.1.4中生代地層中生界地層僅發(fā)育白堊系下統(tǒng)青山群地層,系一套火山碎屑巖陸相碎屑巖建造。測區(qū)內青山群地層出露八畝地組和方格莊組。八畝地組呈狹長的條帶以斷塊形態(tài)展布于沂水湯頭斷裂帶內,東部也偶有出露。巖性下部為紫紅色安山質角礫巖、集塊角礫巖與角礫熔巖交互出現,上部為紫紅、灰綠色粗安質角礫凝灰?guī)r、火山角礫巖、角礫集塊巖夾粗安巖。方格莊組:分布于沂水湯頭斷裂以西,位于1/5萬圖的北部邊緣,平面形態(tài)呈島弧狀,巖性為紫紅色砂礫巖,含礫砂巖,與上覆玄武巖呈角度不整合接觸。2.1.5新生代地層測區(qū)新生代地層由新近系地層和第四紀地層組成,第三紀地層分布于正地形之高處,第四紀地層則分布于溝谷、平緩丘地等負地形處。2.1.5.1新近系臨朐群測區(qū)出露晚新近紀臨朐群牛山組和堯山組,分布于簸箕山一帶,面積約12。a、牛山組:呈殘留頂蓋出露于山頂之上,不整合于大盛群地層之上,其底部為厚薄不一膠結差的長石石英砂巖或砂礫巖,向上為氣孔杏仁狀與塊狀堿性橄欖玄武巖,二者交互出現。b、堯山組:呈微角度或平行不整合蓋于牛山組玄武巖之上,巖性為一套伊丁石化堿性橄欖玄武巖。2.1.5.2第四紀地層測區(qū)第四紀遍及各大水系兩側、山前低洼處及沖積平原地段,多為現代松散堆積,面積約4Km2。巖性為含礫亞砂土、粘土質粉砂、粉砂粘土、含礫混礫砂、砂礫、礫石等。2.2構造普查區(qū)位于沂沭斷裂帶內汞丹山凸起之上,區(qū)域構造發(fā)育。在基底中發(fā)育有韌性剪切帶。沂水湯頭斷裂的長期活動,地質構造比較復雜。2.2.1韌性剪切帶區(qū)域內韌性剪切帶主要為峨山口韌性剪切帶,是區(qū)內最大的一條韌性剪切帶,南起北躲莊,經汞丹山、峨山、峨山口到張家黃崖頭南,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全長10,在秦家莊東側,被秦家莊下楊林斷裂錯斷右行平移700m。該剪切帶構造巖的原巖為早元古代傲徠山超單元松山單元中細粒二長花崗巖,其圍巖片麻理近韌性剪切帶處和構造片理基本一致,遠離時則有較大偏轉,剪切帶中間最寬處約1,向北變窄,在鶯山西側約500m。構造片理產狀主要為110 60左右,具左行近水平剪切運動特征。2.2.2脆性斷裂構造區(qū)域脆性斷裂構造相當復雜,著名的沂水湯頭斷裂就從測區(qū)西部通過,另外還發(fā)育一系列具一定規(guī)模的斷裂。按斷裂構造的走向可劃分為北北東向、北東向、北東東向斷裂。現簡述如下:2.2.2.1沂水湯頭斷裂(F1)沂水湯頭斷裂是馬站凹陷和汞丹山凸起的分界斷裂,該斷裂北自哨虎峪進入測區(qū),向南經天橋官莊到杏山店南延至勘查區(qū)外,區(qū)內全長約13,總體延伸方向25,局部呈波狀彎曲,主要由兩條主干斷裂組成,二者相距200400m。斷層傾向北西,傾角6085不等,一般在80左右。斷裂帶中地層比較復雜,在斷裂帶西緣,多處出露了寒武系地層斷片,斷片大小不一,最大的長2500m,寬200m,最小的長十多m,寬僅12m,總體呈長透鏡狀產出。斷片兩側和其他地層均為斷層接觸。斷裂帶中充填了大量的構造巖,包括構造角礫巖、構造透鏡體、斷層泥、頁理化帶、碎裂巖等,該斷裂帶經過了多期構造活動,總體為左行壓扭特征。2.2.2.2郭家峪雞叫山薛家莊斷裂(F2)該斷裂南自郭家峪西南,向北東經雞叫山到薛家莊,走向5560,傾向南東,傾角5075,出露長度約12,南西端延伸到沂水湯頭斷裂上,被沂水湯頭斷裂截斷。破碎帶寬525m,有兩期構造巖,早期的構造巖已固結,磨圓度較好,并且已構成構造透鏡體,構造透鏡體呈右行尖滅側現,反映了早期以扭為主右行壓扭性質。晚期的構造巖由早期構造巖破碎而成,有部分構造巖還未固結,構造透鏡體呈右行尖滅側現,總體反映了右行壓扭性特征。2.2.2.3雞叫山張家黃崖頭斷裂(F3)該斷裂由雞叫山經張家黃崖頭到西石壁口,總體走向80左右,傾向170,傾角75。在雞叫山東側與F2斷裂交匯,出露長度約7,破碎帶寬260m,發(fā)育有固化和未固化兩期構造巖,切斷了元古代及古生代地層,角礫磨圓較好,呈碎粉巖、碎裂巖及角礫巖分帶展布,并伴生構造透鏡體,反映右行壓扭性特征。2.2.2.4秦家莊下楊林斷裂(F4)該斷裂西起秦家莊南,東至下楊林村東,全長約5,總體走向75,向南傾斜,傾角5057,斷層切割了上太古界泰山巖群柳航組、早元古代二長花崗巖、早元古代角閃輝長巖、以及峨山口韌性剪切帶,并使這些地質體右行平移,最大水平視斷距約1。斷層有510m寬的破碎帶,破碎帶中有碎裂巖和碎粉巖,并伴有構造透鏡體,在破碎帶中充填有燕山晚期的霏細斑巖脈,且霏細斑巖脈也有破碎,從總體特征來看,該斷裂有兩期活動,都為右行壓扭性。2.2.2.5吳家樓子下蔡家溝斷裂(F5)該斷裂北東自下蔡家溝起,向南西經張家石嶺、商家莊,到吳家樓子南西出圖,全長約11,總體走向4050,主要向南東傾斜,傾角6085,僅北段在下蔡家溝向北西傾斜,傾角80。破碎帶寬520m,其中有碎裂巖、碎粉巖,在主斷面附近有構造透鏡體呈尖滅側現分布,根據地層錯動方向、構造透鏡體排列方式及擦痕等判定斷裂性質為左行壓扭性。2.2.2.6張家小嶺高家石嶺斷裂(F6)該斷裂北東自高家石嶺,向南西到張家小嶺南出圖,全長約5km,總體走向4050,傾向北西,傾角7085,破碎帶寬12m,其中有碎裂巖、碎粉巖,地層右行錯動500m以上,為右行壓扭性斷層。2.3巖漿巖區(qū)域巖漿巖發(fā)育,主要有新太古代晚期嶧山超單元的水牛單元、彩山單元、寧子洞單元,古元古代早期傲徠山超單元的杜家岔河單元、條花峪單元、虎山單元、松山單元,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及中生代銅石超單元陰陽寨單元。現分述如下:2.3.1嶧山超單元a、水牛單元條帶狀細粒英云閃長巖(ySo13):該單元主要分布在水牛以北,呈近南北向展布,巖性為條帶狀英云閃長巖,巖石深灰色,花崗變晶結構,條帶狀構造或片麻狀構造。大部分巖石由黑白相間條帶構成,條帶寬25厘m不等。巖石主要由黑云母、角閃石、斜長石和石英組成。b、彩山單元中細粒奧長花崗巖(yCo13):該單元出露于太古石北,呈近南北向長條狀巖株產出,巖性為奧長花崗巖,淺灰白色,中粒花崗變晶結構,弱片麻狀塊狀構造,主要由斜長石、石英、微斜長石、黑云母等組成。c、寧子洞單元花崗閃長巖(yN13):該單元零星出露于水牛水庫北、天橋官莊南等地,呈小巖株狀,巖性為花崗閃長巖,呈灰灰白色,中粗?;◢徸兙ЫY構,片麻狀或弱片麻狀構造。主要由斜長石、鉀長石、角閃石、黑云母、石英等組成。2.3.2傲徠山超單元a、杜家岔河單元中粒角閃二長花崗巖(aD21):該單元出露于區(qū)域最北部,分布面積約152,巖性為中粒角閃二長花崗巖,巖石呈灰灰白色,中粒花崗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巖石主要由角閃石、黑云母、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組成。b、條花峪單元中粒含黑云二長花崗巖(aT21):該單元是本區(qū)出露最多的侵入巖,主要分布于杏山店天橋官莊黃泥泉一線以東到北跺莊秦家莊姚峪子一線之間,總面積約352,巖性為中粒含黑云二長花崗巖,巖石呈淺灰色,中?;◢徸兙ЫY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由黑云母、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組成。c、虎山單元中粗粒斑狀二長花崗巖(aH21):該單元主要分布在楊莊一帶,中間被第四系覆蓋,出露面積約62,巖性為中粗粒似斑狀二長花崗巖,巖石呈淺肉紅色,中粗粒變余似斑狀結構,片麻狀構造。巖石由斑晶和基質兩部分組成,斑晶以鉀長石為主,斜長石少量,基質由鉀長石、斜長石、石英及黑云母組成。d、松山單元中細粒二長花崗巖(aS21):該單元分布于張家樓子汞丹山東下楊林峨山口東鶯山東側,呈NNE東向展布,出露面積約202,巖性為細粒二長花崗巖,巖石呈灰紅灰白色,中細粒花崗變晶結構,弱片麻狀構造。主要由黑云母、白云母、斜長石、微斜長石、石英組成。2.3.3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中粗粒角閃輝長巖(hS21)分布在汞丹山村北側至秦家莊一帶,呈小巖株狀產出,巖性為角閃輝長巖,巖石呈暗綠色、黑綠色,風化后呈褐紅色,中粒等粒變晶結構,弱片麻狀構造或塊狀構造。主要由角閃石、斜長石、輝石、鐵鈦礦、磁鐵礦等組成。2.3.4銅石陰陽寨單元輝石閃長玢巖(tY52)該單元僅在下牛山鶯山西坡出露,呈巖席狀順層侵入于晚元古界震旦系土門群地層中,巖性為輝石閃長玢巖,巖石呈灰綠色,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主要為斜長石,亦有少量角閃石、輝石,基質為斜長石、角閃石。2.4礦產區(qū)域礦產較豐富,主要有:楊莊鐵礦、北躲莊鐵礦、天寶鐵鈦礦、馬站鐵礦、高橋鐵礦、官莊膨潤土礦以及大量的建筑石材、河砂等。第3章 礦區(qū)地質3.1地層區(qū)內地層簡單,僅分布太古界泰山巖群柳杭組地層和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3.1.1太古界泰山巖群柳杭組(Artl)該組地層主要分布于汞丹山以西秦家莊汞丹山村一帶,分布面積近2Km2,其次呈包狀體分布于傲徠山超單元條花峪單元二長花崗巖體中及構造白云石英巖片巖內。巖層變質變形強烈。片麻狀構造發(fā)育,片麻理走向呈北東南西向,傾向南東,傾角70左右。地層內有早元古代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角閃輝長巖體侵入,與地層呈明顯的侵入接觸關系。另有少量的偉晶巖脈,基本沿片麻理的走向侵入于地層內。對地層起較大的破壞作用。巖性組合為黑云斜長變粒巖、黑云角閃變粒巖、斜長角閃巖、磁鐵石英巖、磁鐵石英角閃巖。巖石呈灰黑色、灰綠色、深綠灰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柱粒狀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局部為條帶狀、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由斜長石、角閃石、黑云母、石英組成,其次有少量的磁鐵礦、鈦磁鐵礦、綠簾石、透輝石、榍石等。巖石地表風化呈灰黑色砂土狀,外觀上與其它巖石容易區(qū)別。在較新鮮的巖石風化裂隙面上普遍發(fā)育鐵質薄膜。3.1.2第四系主要分布于繡針河及兩岸地帶,另在山溝、山澗內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由坡積物和沖積物組成,可分為山前組、臨沂組。a、山前組(Q):分布于繡針河東岸秦家莊汞丹山一線,呈北北東向帶狀展布,寬度由北向南逐漸變寬,厚度由東向西逐漸增厚,一般在0.51.5m。巖性為灰黃色含礫亞砂土、粘土質粉砂土、含砂礫石層。b、臨沂組(QL):分布于繡針河及兩岸階地上,平面形態(tài)呈蛇曲狀,厚度變化較大,總體呈北窄南寬的趨勢,遇東西向沖溝寬度增大。巖性為細砂、粉砂粘土、砂礫石等。3.2構造區(qū)內構造較發(fā)育,主要分布韌性剪切帶和脆性斷裂構造,現分述如下:3.2.1韌性剪切帶:分布于汞丹山一帶,呈北東南西向展布,傾向南東,傾角4571。區(qū)內長度約2500m,寬度300m900m,由南向北寬度逐漸增大,北端被秦家莊斷裂所截,沿韌性剪切帶的走向有較多的斜長角閃巖和黑云變粒巖的包體。該韌性剪切帶構造變形強烈,形成一系列的構造巖,主要巖性為白云石英片巖,鉻云石英片巖、變形的斜長角閃巖和黑云變粒巖包體,以白云石英片巖為主。構造巖內豐富的sc面理,特別是c面理十分發(fā)育,傾向110125,傾角4571。另有各種對稱的褶皺,密集的拉伸線理。帶內面理最為發(fā)育,貫穿性良好,且延伸較遠,常常發(fā)展呈具平直界面的中厚中薄層狀滑劈理帶,形成類似沉積巖的“層狀”外貌。3.2.2脆性斷裂構造:區(qū)內脆性斷裂構造主要發(fā)育秦家莊斷裂,分布于秦家莊以東地區(qū),走向近于東西向,傾向南,傾角5365。區(qū)內出露長度約2000m,破碎帶寬度510m。斷裂面呈舒緩波狀、沿走向錯斷了泰山巖群柳杭組地層,Km2早元古代二長花崗巖、角閃輝長巖及磁鐵礦體和鐵鈦礦體,使這些地 質體發(fā)生了右行平移,最大平移距離達700余m。破碎帶內碎裂巖發(fā)育,其原巖為變粒巖、斜長角閃巖、二長花崗巖、角閃輝長巖、霏細斑巖。改斷裂對號鐵、鈦礦體起控制作用,礦體的南界即為斷裂的通過位置。從斷裂的各種特征分析,該斷裂力學性質為右行壓扭性斷裂,以平移為主,其活動時間為早白堊世末??刂浦鴧^(qū)內的磁鐵礦體和鐵鈦礦體的空間分布,對礦體起破壞作用。3.3巖漿巖區(qū)內巖漿巖十分發(fā)育,主要分布中太古代嶧山超單元水牛單元、寧子洞單元,古元古代傲徠山超單元條花峪單元、松山單元及中元古代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另有少量的偉晶巖脈、石英脈。分述如下:3.3.1 中太古代嶧山超單元a、水牛單元(ySO13):分布于普查區(qū)北部的水牛和西南角的常家莊以西地區(qū),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狀,區(qū)域上巖體內有較多的泰山巖群的巖石包體,二者呈突變接觸關系。巖體本身變形較強烈,弱片麻狀構造和條帶狀構造發(fā)育,其圍巖為條花峪單元黑云二長花崗巖,接觸關系清楚。巖性為條帶狀英云閃長巖。巖石深灰色,花崗變晶結構,條帶狀或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由斜長石、黑云母、角閃石、石英組成,另有少量的磷灰石、黃鐵礦、磁鐵礦、方鉛礦、榍石、褐鐵礦、鋯石等。巖石風化較強,地表呈砂土狀,局部有偉晶巖脈侵入。b、寧子洞單元(yNO13):分布于普查區(qū)西北部邊緣,形態(tài)呈透鏡狀或不規(guī)則狀。巖體變形較強,局部片麻狀構造發(fā)育。圍巖為條花峪單元黑云二長花崗巖,二者接觸界線清楚。巖性為中粗粒黑云花崗閃長巖,巖石呈灰灰白色,中粗粒花崗變晶結構,片麻狀或弱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斜長石、鉀長石、角閃石、黑云母,另有少量的磁鐵礦、磷灰石、榍石、褐簾石、鋯石、黃鐵礦、赤鐵礦、褐鐵礦等。巖體地表風化較強。多呈砂土狀,局部呈球形風化。3.3.2古元古代傲徠山超單元a、條花峪單元(aT12):主要分布于普查區(qū)西部常家莊、呂家旺、水牛以西地區(qū),另在普查區(qū)東部秦家莊以北和水牛以東地區(qū)也有分布,分布面積約5Km2。區(qū)域上巖體呈北北東向巖基或巖株狀產出,亦有呈巖枝、巖脈產出者。巖體內有較多的泰山巖群地層殘留體及中太古代侵入巖包體,另有后期侵入的偉晶巖脈和石英巖脈。區(qū)內的鐵鈦礦體(三官寨單元角閃輝長巖)即產于該巖體內,二者接觸界線清楚。巖性為中粗粒黑云二長花崗巖,呈淺灰色,中粗?;◢徸兙ЫY構,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由斜長石、鉀長石、石英、黑云母組成,另有少量的磷灰石、鋯石、榍石、磁鐵礦等。巖體地表風化較強,呈砂土狀,局部有偉晶巖化現象。b、松山單元(aS12)主要分布于普查區(qū)東部的小秦家莊一帶另在汞丹山以東地區(qū)也有大量的分布,分布面積約3Km2,呈北北東向巖基狀產出。巖體內有較多的泰山巖群地層殘留體,及三官寨單元角閃輝長巖侵入體。巖體內巖石變形較強烈,片麻狀構造發(fā)育,有大量的后期侵入的不同方向的偉晶巖脈。巖性為弱片麻狀中細粒二長花崗巖。巖石灰紅灰白色,中細?;◢弾r變晶結構,弱片麻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由斜長石、鉀長石、石英、黑云母組成,另有少量的副礦物鋯石、磷灰石、金紅石等。3.3.3中元古代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hS21):主要分布于普查區(qū)區(qū)中東部的汞丹山村以北和秦家莊以東地區(qū),另在普查區(qū)西南部的呂家旺以北地區(qū)也有分布,呈北北東或北西向巖株狀產出,長度一般在800m左右,寬度變化較大,多在100400m之間,一般是中間寬向兩端逐漸變窄,傾向北東北北東,傾角6085,圍巖為古元古代的二長花崗巖或泰山巖群的黑云變粒巖。區(qū)內的鐵鈦礦體就產于該巖體內。巖性為角閃輝長巖,顏色呈暗綠色,風化后褐紅色,中粒等粒變晶結構,弱片麻狀構造或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為單斜輝石、角閃石、斜長石、鐵鈦礦、磁鐵礦等,另有少量的黑云母、磷灰石、榍石等。在巖體的邊部和中心部位,礦物含量略有差異,中心部位斜長石含量增高,角閃石含量相對較低;邊部角閃石較干凈,應為后期角閃巖相退化變質的產物。鐵鈦礦含量大于磁鐵礦,約10%左右,是鐵鈦礦體的主要有用礦物。3.3.4 中元古代牛嵐單元輝綠巖(N22)僅在普查區(qū)北西部秦家莊北側見到,呈脈狀,走向北西南東向,出露長度約200m左右,寬度變化較大,中間最大寬度約為20m,向兩端逐漸變窄至尖滅。圍巖為古元古代條花峪單元二長花崗巖,二者接觸界線清楚,界面產狀近于直立,一般在8090之間。巖性為輝綠巖,顏色為黑綠色,輝長、輝綠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主要為斜長石、輝石、角閃石、磁鐵礦等,其中斜長石呈自形半自形長板狀晶體,局部具環(huán)帶構造。輝石呈豆粒狀粒狀,與它形角閃石、磁鐵礦一起充填于斜長石格架中,構成輝綠結構,偶見石英或磷灰石。巖石新鮮,硬度較大,局部節(jié)理發(fā)育,在節(jié)理面上普遍有鐵質薄膜。3.3.5脈巖:主要分布于條花峪單元和松山單元二長花崗巖體內。其展布方向主要為北東和北西向,規(guī)模一般不大,延伸百m至數百m,與圍巖界線清楚,呈明顯的侵入接觸關系,接觸處基本無蝕變礦化現象。巖性主要為花崗偉晶巖和石英脈。3.4蝕變及礦化3.4.1 蝕變區(qū)內的蝕變不甚發(fā)育,主要分布于鐵鈦礦體內及二長花崗巖體中,其蝕變類型有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硅化、偉晶巖化。其中綠泥石化多在鉆孔的礦心中見到,越靠近鉆孔的較深部位綠泥石化越強。綠泥石呈集合體形式出現,顏色墨綠色,主要為角閃石和輝石蝕變而成;碳酸鹽化分布于鐵鈦礦體的中淺部位,發(fā)育在鉆孔礦心的裂隙內,大多數沿裂隙填充,顏色為白色,局部方解石有結晶現象;硅化:主要分布于鐵鈦礦體與二長花山崗巖體的接觸帶上,形成硅化鐵鈦礦或硅化二長花崗巖,硅化程度越高者其巖、礦石越致密;偉晶巖化:主要分布于條花峪單元二長花崗巖體內,比較普遍,地表隨處可以見到,具偉晶巖化的巖石長石和石英礦物有次生加大的現象。3.4.2 礦化區(qū)內礦化以鐵礦化為主,其礦化類型為磁鐵礦化、鐵鈦礦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其中磁鐵礦化主要分布于太古界泰山巖群柳杭組地層中,礦化巖石為磁鐵石英巖、磁鐵角閃巖、磁鐵石英角閃巖,礦化程度越高,磁鐵礦含量越高,反之,則越低;鐵鈦礦化;主要分布于鐵鈦礦體內,其次分布于角閃輝長巖體中,深部比地表鐵鈦礦化要強,由地表至地下鐵鈦礦化逐漸增強的趨勢,鐵鈦礦化越強的巖石,其鈦、鐵的含量越高。黃鐵礦化:主要分布于鐵鈦礦體較深部位,礦化可分為兩期,一期黃鐵礦主要充填于巖石的微裂隙中,呈細脈狀或網脈狀,另一期黃鐵礦在巖石中呈浸染狀分布,局部呈團狀集合體產出,硅化較強的巖石黃鐵礦化相對較強,二者呈正相關關系;褐鐵礦化:主要分布于不同地質體地表的風化裂隙中,裂隙越發(fā)育,褐鐵礦化越強。隨著巖體向深部裂隙的不斷減少,褐鐵礦化亦逐漸減弱,礦化呈褐黃色,多在裂隙面上形成鐵質薄膜。第4章 礦體地質4.1礦體特征通過本次地質普查工作,共圈定2個鐵、鈦礦體,產于紅門超單元三官寨單元角閃輝長巖體內,受巖體的嚴格控制,由西向東礦體編號為、號,其礦體特征分述如下:號礦體:位于普查區(qū)西部,秦家莊西嶺地段。礦體裸露地表,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體,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傾向北東,傾角6063,沿走向和傾向均較穩(wěn)定,地表有4條探槽控制,地下有2個鉆孔控制。礦體長約900m,寬80160m,寬度有較大的變化。0線和1線附近寬約140m,4線附近寬約160m,8線附近寬約80m,總體趨勢為中間寬,向兩端逐漸變窄。最大控制垂直深度100.16m左右,向深部仍有較大的延伸。礦體真厚度67.8998.63m,各勘探線有一定差異,其中0線為98.63m,1線為75.28m,4線為88.95m,8線為67.39m,平均真厚度82.56m,厚度變化系數為16.87 %,屬厚度變化小的礦體。礦體露頭標高為240250m,控制垂直最大深度100.16m,賦存標高+250+150m。礦體品位較穩(wěn)定,沿走向和傾向均變化不大,TFe最大品位17.27最低品位13.04%,平均品位15.01% ,品位變化系數2.76%,該組分在礦體中分布均勻。TiO2最高品位6.80%,最低品位5.05%,平均品位為5.87%,品位變化系數8.60%,該組分在礦體中分布均勻。屬品位變化穩(wěn)定礦體。號礦體:位于普查區(qū)東部,秦家莊東嶺地段。礦體裸露地表,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的厚板狀體,平面形態(tài)呈渾圓狀,呈南北向展布,傾向東,傾角8185,沿走向和傾向均較穩(wěn)定,南端被近東西向壓扭性斷裂錯斷,地表有2條探槽控制。礦體南北長約400m,東西寬約200m左右,9線以南寬度大致相等,9線以北逐漸變小。礦體真厚度9線為177.78m,10線為199.24m,厚度變化系數為8.04%,屬厚度變化系數較穩(wěn)定的礦體。礦體底界到地表垂直距離約46.5m。賦存標高+241.5+195m。礦體品位較穩(wěn)定,沿走向和傾向均變化很小,最大品位17.28最低品位15.43%,平均品位15.84% ,品位變化系數7.32%,該組分在礦體中分布均勻。TiO2最高品位6.85%,最低品位5.28%,平均品位為5.72%,品位變化系數6.80%,該組分在礦體中分布均勻。TFe +TiO2含量最高為24.13%,最低含量19.75%,平均含量21.69%,品位變化系數為3.26 %,屬品位變化穩(wěn)定型礦體。礦體內無間斷,無夾石,無斷裂構造破壞。礦體頂底板為二長花山崗巖、無破碎、完整性好,屬地質構造簡單的礦體。4.2礦石質量4.2.1礦石的礦物成分a、金屬礦物礦石中的礦物成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礦石礦物:磁鐵礦、鈦鐵礦;另一類為非金屬礦物:角閃石、斜長石、輝石、榍石、磷灰石、碳酸鹽礦物。分述如下:磁鐵礦:顏色呈灰色深灰色,半自形晶粒狀,顆粒邊緣呈不規(guī)則狀,粒徑大小在0.150.22mm之間。該礦物集中分布于角閃石集合體周圍。在稍大的磁鐵礦顆粒內有時包有角閃石和斜長石顆粒。多呈交代殘余結構。其來源主要為暗紅色礦物經變質熱液作用,析離出的鐵質物。含量一般在510%。鈦鐵礦:顏色呈淺灰色,略帶棕色,半自形他形粒狀,反射光下微帶棕色,部分顆粒偶見雙晶,有時獨立出現,有時被磁鐵礦包裹,有時則沿磁鐵礦的晶面呈片狀產出,偶見被磁鐵交代現象,粒徑大小在0.50.13mm之間,其含量510%。b、非金屬礦物角閃石:顏色為綠色深綠色,不規(guī)則柱粒狀,粒徑大小在2.00.35mm之間。礦物蝕變較強,主要為綠泥石化、陽起石化。由于蝕變作用的影響,礦物顆粒輪廓不清,個別蝕變稍差的顆粒,沿其解理縫常有不規(guī)則斜長石、石英細小顆粒充填。該礦物主要為原巖中的輝石受深層次的變質作用而形成,含量3540%。斜長石:淺灰色,不規(guī)則粒狀集合體,絕大多數礦物無明顯的界線,很難見到聚片雙晶,僅在個別礦物顆粒中見到發(fā)育不完善的雙晶紋,粒徑大小為0.352.12mm,土化現象明顯,對角閃石有明顯的交代現象,含量40%。輝石:由于巖石變質作用強烈,原有的輝石幾乎全部變?yōu)榻情W石,僅在個別角閃石顆粒中隱約見到殘留的輝石顆粒的橫斷面,嵌布于角閃石的集合體中。榍石:黃色或淺褐色,不規(guī)則粒狀,其賦存形式與粒度的大小有明顯的關系,粗粒的一般賦存于角閃石或角閃石和斜長石的間隙中,細粒的則被角閃石或斜長石包裹,其數量前者多于后者,含量約3%。磷灰石:灰白色、黃褐色,半自形他形粒狀,不均勻分布于角閃石、斜長石中,顆粒大小在0.10.4mm之間,含量2%左右。碳酸鹽礦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