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基礎知識整理(一)實詞部分必修一1、學不可以已 :停止 2、木直中繩 :合于3、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廣博的學習, 參:檢驗。?。悍词。〔?。 4、而絕江河:橫渡5、君子生非異也,“性”:天賦,資質(zhì)。 6、風雨興焉:從這里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豈,難道8、是故無貴無賤 無論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賓前10、愛其子 自己 11士大夫之族 類12、君子不齒 不屑一提 13、郯子之徒 這些人14、作師說以貽之。贈送15、縱一葦之所如 任憑 ,往 1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憑” 憑空 17、渺渺兮于懷(句式)主謂倒置 18、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使動19、正襟危坐 端正 20、而今安在哉(句式) 賓前21、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一眨眼22、則施施而行 緩慢行走 23、到則披草而坐 撥開24、夢亦同趣 “趨” ,往,赴25、緣染溪, 沿著 26、游于是乎始 從此 27、外與天際 交會 28、故為之文以志 記必修二1、非兵不利 兵: 兵器2、子孫視之不甚惜 視:對待 3、較秦之所得其實百倍 其實:它實際上4、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完: 保全5、思厥先祖父 厥:其 祖父:祖輩父輩6、暴秦之欲無厭 厭: 滿足7、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 判:分清8、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與:親附 親近 9、可謂智力孤危 智力: 智謀 力量10、此言得之 得: 適宜得當11、暴霜露,斬荊棘 暴: 暴露 “冒著”12、洎牧以讒誅 洎:等到 13、始速禍焉 始:才 速:招致14、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再: 兩次 卻,使退卻。15、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天數(shù) 命運 16、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跟隨 舊事 舊例17、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殆:將要18、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終,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堅持到底。19、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禮,名詞活用作動詞,禮遇,以禮相待。20、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向:先前 使:假使21、率賂秦耶 率: 全都22、誠不得已 誠: 確實 實在23、舉以予人 舉:全部24、固不在戰(zhàn)矣 固:本來25、各抱地勢 抱:適合,隨著。 26、 輦來于秦 輦:名詞作狀語,坐著輦車。 27、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動詞,往,到。 28、鼎鐺玉石 (把鼎當做;把玉當做) 金塊珠礫 塊、礫:名詞作動詞,當土塊、當石 29、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紛:多,繁華。 念:顧念。30、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奪取) 奈何:怎么,為什么。 31、 戍卒叫,函谷舉 舉:被攻占。 3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詞作動詞,族滅。 33、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使:如果。愛:愛護。其:代詞,自己的,作定語。34、 誰得而族滅也 得:能夠。 35、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必修三1、予不得愛身 吝惜2、抗辭慷慨 意氣昂揚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估計 4、予自度不得脫 揣度、估量5、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 列舉罪狀6、得間奔真州 機會7、中興機會,庶幾在此 差不多8、詭蹤跡 隱蔽 9、窮餓無聊 沒有依靠10、追購又急 重金收買11、夜趨高郵 奔赴、奔向、趕往12、如高沙 到,往13、道海安 取道14、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后世的人 思念,同情15、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丟棄,拋棄16、臣死有余僇 同戮,罪17、然微以自文于君親 無,沒有 文飾18、間以詩記所遭 間或,有時19、予更欲一覘北 窺視20、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治,整理21、以旌其所為 表揚22、去今之墓而葬焉 距離23、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榜樣,表率24、則噪而相逐 他25、按誅五人 追究,查辦26、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用木匣子裝27、視五人之死 比較28、安能屈豪杰之流 這類人2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空30、恐年歲之不吾與 賓前 不等待我31、日月忽其不淹兮 停留32、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尚且33、是寡人之過也 這 過錯 注意判斷句的翻譯34、越國以鄙遠 意動,把當作邊邑35、焉用亡鄭以陪鄰 增加36、行李之往來 外交使節(jié)37、朝濟而夕設版焉 渡過38、又欲肆其西封 擴展 疆界39、因人之力而敝之 依靠 損害40、失其所與 結交,親附41、以亂易整 代替42、吾其還也 還是43、闋秦以利晉 侵損44、人君當神器之重 主持45、能克終者蓋寡 能夠 大概46、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路人47、雖董之以嚴刑 狀后 督責48、簡能而任之 選拔49、眾聞則非之 指責50、攘人犬豕雞豚者 偷盜51、其不仁茲甚,罪益厚 同滋,更加 更加 重52、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 卻 不 稱贊53、秋水時至 名詞作狀語 按季節(jié)54、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賓前 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呀!55、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小看 學識 輕視56、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要不是就 危險57、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58、 饗土卒 (饗;犒勞)59、無所取 (所取:所字結構,掠奪的東西)60、亡去不義 (亡:逃跑;義:符合道義) 61、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料:估量:當:抵擋)62、與臣游 (游:交往)63、籍吏民 (籍:登記)64、殺人如不能舉 (舉;盡)65、孰與君少長 (孰與:與相比,哪一個更)66、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人)67、 素善留侯張良。 善,形容詞作動詞,友善、交好。68、 項伯殺人,臣活之。 活,使動用法,使活命。69、吾得兄事之。 兄,名詞作狀語,像兄長一樣。70、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從,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71、范增數(shù)目項王。 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72、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73、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間,動詞作狀語,從小路。74、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非常 : 意外的變故。75、而聽細說。 細說: 小人的讒言。76、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故舊、交情:77、何辭為? 為:句末語氣詞。必修四1、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列:位,職務2、 且爾言過矣 過:錯3、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相:攙扶盲人走路的人4、 既來之,則安之 來:使來 安:使安5、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相:輔佐6、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兇:收成不好,荒年7、 鄰國之民不加少 加:更8、 填然鼓之 鼓:擊鼓9、 棄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 走:逃跑10、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過11、谷不可勝食也 勝:盡12、斧斤以時入山林 斤:斧子1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檢:同“斂”,收斂,積蓄1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發(fā):打開倉庫賑濟15、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則,那么16、滿清末造 末造:一個朝代的末期、末世,有衰亂的意思17、與民賊相搏,躓踣者屢 躓踣:跌倒18、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 直:簡直 驚:使驚 泣:使泣19、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顧:但是 肇造:始建 乘:追逐,這里指一個接一個的出現(xiàn)20、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 傳:為作傳 滋:更加21、鄒君海濱以所輯黃花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丐:索求22、賊氛方熾,杌隉之象,視清季有加 視:與相比 加:厲害23、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 主唱:倡導。唱,同“倡”24、并因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 勖:勉勵25、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霧:像霧一樣 星:像星星一樣26、賓主盡東南之美 美:才俊27、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28、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躬:親自 勝:美好的29、時維九月,序?qū)偃?維:在 屬:是30、披繡闥 披:開31、舸艦迷津 迷:滿 津:渡口32、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數(shù):運數(shù)33、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悲:同情34、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屈:使屈 竄:使竄35、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賒:遠36、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趨:小步快走 叨:謙辭,表示受之有愧37、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但:只是38、其氣栗冽,砭人肌骨 砭:刺39、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 所以:用來的 余烈:余威40、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勞:使勞累必修5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早; 閔,通“憫”2、慈父見背 我3、猶蒙矜育 憐惜 愿陛下矜愍愚誠 憐憫 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顧惜4、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福分;兒子 日薄西山 靠近5、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安慰6、而劉夙嬰疾病 遭受9、逮奉圣朝 等到10、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授予官職 11、過蒙拔擢 承受 提拔 12、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沒有用來15、庶劉僥幸,卒保余年 希望16、迨諸父異爨 等到17、其制稍異于前 格局18、大母過余曰 拜訪 日過午已昏 超過 人往,從軒前過 經(jīng)過19、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像20、比去,以手闔門 等到21、吾妻來歸 女子出嫁22、吾妻歸寧 回娘家 23、曩者辱賜書 先前24、若望仆不相師 抱怨 你25、而用流俗人之言 采用 用之所趨異也 因為26、特以為智窮罪極 只是27、不為自免,卒就死耳 面臨 草創(chuàng)未就 完成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靠近,受 亦頗識去就之分矣 生死28、審矣,何足怪乎 明白29、恨私心有所不盡 遺憾30、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考察31、通古今之變 精通 通其狂惑 抒發(fā)32、顏色憔悴 臉色33、形容枯槁 面容34、齊諧者,志怪者也 記錄35、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返回 吃飽的樣子 36、眾人匹之 與、相比37、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全 都 38、信可樂也 實在39、感慨系之矣 寄托40、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同 取 史記選讀重點實詞1、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后,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繼承 掌管 主管2、蒯聵玄孫昂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 巡行,攻占3、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 巡行,巡視 回復4、禮經(jīng)紀人倫 綱常法度,這里用作動詞“規(guī)范”5、改正朔 歷法 改正朔和易服色都是重新接受天命的象征6、輔拂 同“弼”,輔佐7、攝行天子之政 代理8、皋陶 注音(yo)9、帝舜薦禹為嗣 繼承10、不豫 安適,快樂 不豫指天子有病11、踐阼: 廟堂的東臺階 指登上帝位12、饗國 同“享”,擁有13、歲數(shù)不登 豐收14、僭端 超越本分 跡象,苗頭15、諸侯晏然 安然、平靜16、隆準而龍顏 鼻子 額頭17、酒讎數(shù)倍 售出,賣出18、(劉邦)乃紿為謁 欺騙,假裝19、酒闌 將盡,將終20、斬以徇 示眾21、啖以利 利誘22、定約束 規(guī)約,規(guī)章制度23、因以文諭項羽 文理,道理 明告24、自矜功伐 夸耀 功勞 功績25、有功者害之 嫉恨26、無賴 依恃27、比沛 和一樣28、格猛獸 斗、打擊29、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突然30、數(shù)奇: 運氣不好31、其李將軍之謂也 大概說的就是吧!32、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安定 困厄 就 肆意妄為33、蓋少貶焉 h通“盍”何不 減少、降低34、高山仰止,景行hng行止35、嘗與鮑叔賈 經(jīng)商,做買賣36、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扶持 順從 糾正 制止37、屬草稿未定 寫作38、平伐其功 自夸、炫耀39、疾王聽之不聰也 恨、痛心 明40、靡不畢見 無 同“現(xiàn)”41、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同“旨”旨趣42、舉類邇而見義遠 事物 近43、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潔凈 同“涅”染黑 污濁44、三致志焉 表達45、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連接,跟著46、上官大夫短屈原 詆毀,說壞話47、同生死,輕去就 被貶歸野 在朝為官48、吊屈原賦 憑吊,紀念49、部勒賓客及子弟 部署 約束50、騎能屬者百余人也 跟隨51、愿為諸君快戰(zhàn) 痛快52、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 回頭53、吾聞漢購吾頭千金 懸賞54、趙不許,曲在趙 理虧55、王必無人,臣愿奉璧往使 如果 恭敬地捧著56、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 表達 敬意57、舍相如廣成傳 安置 驛館58、度道里會遇之禮畢 估計 路程59、引車避匿 退,調(diào)轉(zhuǎn)車頭60、滑g稽:能言善辯,言辭流利61、好為淫樂 過分62、赍百金 攜帶63、若親有嚴客 尊敬的64、寡人之過一至此乎 乃,竟然65、王乃使以馬屬太官 交付66、民眾而士厲 振奮67、禍必不振 救,挽救68、治行待發(fā) 整理,準備69、群臣皆愕,盡失其度 常態(tài)70、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 清楚明白 違背71、百姓當家則力農(nóng)工 努力,致力于72、拊手而歌 拍73、趙氏孤兒良已死 的確,確實74、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 仿效75、仁而下士 居于之下76、枉車騎過之 委屈 拜訪,探望77、遍贊賓客 告(介紹引薦)78、約車騎百余乘 湊集,備辦79、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竟然80、五霸之伐 功業(yè)81、公子親數(shù)存之 問候8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時機83、趙王德公子之存趙 感激84、天下已集,乃謀畔逆 安定和睦 卻(二)虛詞部分勸學文言虛詞 1 而 連詞,表修飾。 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跂而望矣 連詞,表轉(zhuǎn)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連詞,表并列。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蟹六跪而二螯 連訶,表承接。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連詞,表遞進。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2 于 (1) 介詞,從。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 介詞,比。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3) 介詞,表對象,可以不譯。善假于物也3之代詞。 青,取之于藍(代靛青)/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代冰)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助詞,的。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詞間,無實義。不如須臾之所學4焉 兼詞,于之,從這里。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句末語氣助詞,了。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師 說文言虛詞1而 (1) 連詞,表并列。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小學而大遺 (2) 連詞,表轉(zhuǎn)折。 惑而不從師 (3) 連詞,表承接。 吾從而師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擇師而教之 (4) 連詞,表修飾。 則群聚而笑之 (5) 表陳述語氣。 如是而已 2之 (1) 助詞,的。 古之學者必有師/彼童子之師 (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4) 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5)代詞,他。 作師說以貽之(6)代詞,這,這一類。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郯子之徒/3 其 (1) 代詞,那些。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2 代詞,他。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3) 代詞,他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5) 副詞,表反問語氣。 其可怪也歟 4于 (1) 介詞,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 介詞,向。 而恥學于師 (3) 介詞,對于。 于其身也 (4) 介詞,從。 皆出于此乎 (5) 介詞,被。 不拘于時5乎 (1) 介詞,相當于“于”,譯為“在”。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2) 介詞,相當于“于”,表比較,譯為“比”。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3) 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4) 語氣助詞,表感嘆,譯為“唉”、“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也(1) 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 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3) 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其可怪也歟赤 壁 賦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表轉(zhuǎn)折。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2) 連詞,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3) 連詞,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問客(4) 連詞,表并列。 侶魚蝦而友麋鹿2之 (1) 助詞,的。 月出于東山之上/哀吾生之須臾 (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凌萬頃之茫然 (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茍非吾之所有/吾與子之所共適 (4) 代詞,它、它們。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耳得之而為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3 于 (1) 介詞,在。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間/漁樵于江渚之上/托遺響于悲風/于是飲酒樂甚 (2) 介詞,從。 月出于東山之上 (3) 介詞,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1) 語氣詞,表示疑問。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羨乎 (2) 介詞,在。 相與枕藉乎舟中 (3) 形容詞詞尾。 郁乎蒼蒼/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始得西山宴游記文言虛詞1而 (1) 連詞,表修飾。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 連詞,表承接。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臥而夢/覺而起,起而歸/自遠而至 (3) 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窮/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4) 連詞,表條件。 窮山之高而止2之 (1) 助詞,的。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 代詞,它。 始指異之(指西山)/ 故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這件事) (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為 (1) 介詞,為了。 故為之文以志 (2) 動詞,成為。 自余為僇人/不與培螻為類六國論文言虛詞1而(1) 連詞,表因果。 賂秦而力虧/戰(zhàn)敗而亡(2) 連詞,表修飾。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 (3) 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燕雖小國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4) 連詞,表并列。 二敗而三勝 (5) 連詞,表承接。 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2之 (1) 助詞,的。 破滅之道也/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2)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較秦之所得/諸侯之所亡/秦國之所大欲 (3) 定語后置的標志。 茍以天下之大 (4) 代詞。 子孫視之不甚惜(指土地)/奉之彌繁,侵之愈急(代詞,前一個代“秦”,后一個代“賄賂”)/ 此言得之(指上文說的道理)/ 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前一個代指“秦”;后一個助詞,的)3以 (1) 介詞,因為。 不賂者以賂者喪/洎牧以讒誅 (2) 介詞,憑借。 秦以攻取之外/茍以天下之大 (3) 連詞,相當于“而”。 以有尺寸之地 (4) 介詞,把。 舉以予人 (5) 介詞,用。 以地事秦/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4為(1) 動詞。 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成為)/ 為國者(治理) (2) 表被動。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其 (1) 代詞,它。 其實亦百倍(指獲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指趙國)/ 其勢弱于秦(指六國) (2) 代詞,他們的。 能守其土(指燕、趙二國)6則(1) 連詞,就。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2) 連詞,那么。 則秦國之所大欲 7與(1) 動詞。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親交好附)(2) 介詞,跟,同,表比較的對象。 與戰(zhàn)勝而得者(3) 連詞,和,同,表并列。 六國與秦皆諸侯阿房宮賦文言虛詞1焉 (1) 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盤盤焉,囷囷焉 (2) 句末語氣詞。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2而(1) 連詞,表承接。 驪山北構而西折/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2) 連詞,表轉(zhuǎn)折。 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鑒之3其 (1) 代詞。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宮車)/ 幾世幾年,摞掠其人,倚疊如山(代六國)/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代秦國) (2) 代詞,自己的,作定語。 使六國各愛其人4于 (1) 介詞,到。 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2) 介詞,表比較。 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5之 (1) 動詞,往,去。 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詞,的。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3) 代詞。 奈何取之盡錙銖(代財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指 南 錄 后 序文言虛詞1而 (1)連詞,表承接。 歸而求國之策/死而死矣 (2)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不在使者之目/而幸生也何所為 2以 (1)連詞,表承接,相當于“當”。 然而隱忍以行 (2)連詞,表目的,來。 挾匕首以備不測 (3)連詞,因為。 幾以捕系死(4)介詞,用。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 (5)介詞,憑。 以資政殿學士行 (6)介詞,憑借。 將以有為也 3則 (1)連詞,表承接,就。 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2)連詞,表轉(zhuǎn)折,卻。 夜則以兵圍所寓舍五人墓碑記文言虛詞1而 (1) 連詞,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沒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買五人之頭而函之(2) 連詞,表修飾。 其疾病而死/則噪而相逐 2以(1) 連詞,表目的。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2)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3) 連詞,表修飾。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4) 介詞,表憑借。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5) 介詞,用。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6) 介詞,因為。 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3焉 (1) 兼詞。 激于義而死焉(于之,在這件事上) (2) 代詞。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義士) (3) 語氣詞。 吳之民方痛心焉(無實義) 4之 (1) 助詞,的。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2)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3)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鉤黨之捕遍于天下 (4) 動詞,去,往。 佯狂不知所之者(5) 代詞。 人皆得以隸使之(指代他們)/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指代石碑) 5其 (1) 代詞,作定語成分。 以旌其所為(指代五義士)/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自己) (2) 代詞,作主語成分。 斂貲財以送其行(代周順昌) (3) 指示代詞,那。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介詞,表被動。 激于義而死焉/不能容于遠近(2) 介詞,向。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3) 介詞,在。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7為 (1) 動詞。 以旌其所為(做)/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作為)(2) 判斷動詞,是。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3) 介詞,替,給。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8當(1) 介詞,在時候。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當刑也(2) 動詞。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掌管,主持)燭之武退秦師文言虛詞 1以(1) 介詞,把。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2) 介詞,拿,用。 敢以煩執(zhí)事(3) 連詞,因為。 以其無禮于晉(4)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越國以鄙遠(5) 連詞,表目的。 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2而(1) 連詞,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鄭而有利于君(2) 連詞,表修飾。 夜,縋而出(3) 連詞,表轉(zhuǎn)折。 朝濟而夕設版焉3之(1)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夫晉,何厭之有(3) 助詞,的。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4) 代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4焉(1) 語氣助詞,表陳述。 子亦有不利焉(2) 疑問代詞。 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哪里)(3) 兼詞,于之。 朝濟而夕設版焉(在那里)5其(1) 代詞。 以其無利于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2) 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吾其還也6且(1) 連詞,表并列,又。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 連詞,表遞進,況且。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諫太宗十思疏文言虛詞 1以 (1) 連詞,相當于“而”,表轉(zhuǎn)折。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 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 必竭誠以待下 (3) 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 戒奢以儉/縱情以傲物(4)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5) 連詞,表目的,相當于“用來”。 則思知足以自戒/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6) 介詞,把。 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7) 介詞,用。 雖董之以嚴刑2而 (1) 連詞,表轉(zhuǎn)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不言而化 (2) 連詞,表因果。 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3) 連詞,表承接。 擇善而從之 (4) 連詞,表并列。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5) 連詞,表目的。 則思謙沖而自牧 3為 (1) 動詞,作為。 虧無為之大道哉/則思三驅(qū)以為度(2) 動詞,成為。 則吳越為一體 (3) 介詞,表被動。 為天下笑 4之 (1) 代詞。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指代“天下”) (2)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臣聞求木之長者(3)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人君當神器之重/將崇極天之峻 5其(1) 代詞,作定語成分。 必固其根本(它的) /則智者盡其謀(他們的) (2) 指示代詞。 知其不可(這些)/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那)(3) 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 其可忽乎廉頗藺相如列傳文言虛詞1而 (1)連詞,表并列。 夫趙強而燕弱 (2)連詞,表修飾。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 (3)連詞,表承接。 畢禮而歸之 (4)連詞,表轉(zhuǎn)折。 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2之 (1)代詞。 我見相如,必辱之(指代“相如”)/均之二策(這)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即患秦兵之來 (3)結構助詞,的。 為刎頸之交3于 (1)介詞,在。 以勇氣聞于諸侯 (2)介詞,給。 歸璧于趙 (3)介詞,與。 故燕王欲結于君 (4)介詞,對。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5)介詞,表被動。 而君幸于趙王4以 (1)連詞,因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2)連詞,來。 寧許以負秦曲 (3)介詞,把。 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4)介詞,用,拿。 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5)介詞,憑借。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5其 (1)代詞,作定語。 乃使其從者衣褐(他的)/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他們的)/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藺相如的) (2)代詞,那。 其勢不俱生6為 (1)動詞。 拜為上卿(做,當)/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成為)/而藺相如如徒以口舌為勞(立下) (2)動詞,是,表判斷。 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3)介詞,替,給。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7乃 (1)副詞,竟。 今君乃亡趙走燕 (2)副詞,就。 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 (3)副詞,才。 臣乃敢上璧8因 (1)介詞,通過、經(jīng)由。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2)副詞,就,于是。 相如因持璧卻立 (3)副詞,由此,趁機。 不如因而厚遇之9與 (1)動詞,與比。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2)介詞,跟,同。 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 (3)連詞,和。 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10且 (1)連詞,即使,表假設。 且庸人尚羞之 (2)連詞,表并列。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 (3)副詞,況且。 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歡,不可鴻門宴文言虛詞 1以(1) 介詞,把。 具告以事(2) 介詞,用。 請以劍舞(3) 介詞,憑。 不然,籍何以至此(4) 連詞,來。 項王未有以應(5)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樊噲側其盾以撞2為(1) 動詞。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成)/ 軍中無以為樂(作為)/ 使子嬰為相(做)/ 竊為大王不取也(認為)(2) 動詞,表判斷,相當于“是”。 我為魚肉(3) 介詞,被。 吾屬今為之虜矣(4) 介詞,替、給。 君為我呼入(5) 介詞,對,對于。 為之奈何(6) 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末。 何辭為3因(1) 動詞,趁機。 不如因善遇之(2) 副詞,于是,就。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4且(1) 副詞,將。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且為之奈何(2) 連詞,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5之(1) 代詞。 起,立而飲之(指代“酒”)(2) 動詞,到。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3) 助詞,的。 今日之事何如(4)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6于(1) 介詞,對。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2) 介詞,對于。 貪于財貨(3) 介詞,比。 長于臣(4) 介詞,在。 得復見將軍于此 7與(1) 介詞,同。 未得與項羽相見/欲呼張良與俱去(2) 連詞,和。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3) 動詞,送與。 則與斗卮酒/欲與亞父8而(1) 連詞,表并列。 勞苦而功高如此(2) 連詞,表修飾。 項王按劍而跽(3) 連詞,表承接。 拔劍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9然(1) 助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的樣子”。 沛公默然(2) 代詞,這樣。 不然,籍何以至此(3) 連詞,然而。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秋水虛詞1而 (1)連詞,表并列。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2)連詞,表修飾。 東面而視2以 (1)動詞,認為。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3之 (1)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涇流之大4于 (1)介詞,表被動。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5 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句中語氣助詞)季氏將伐顓臾1而(1) 連詞,表轉(zhuǎn)折。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2) 連詞,表并列。 固而近于費/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2之 (1) 助詞,的。 是社稷之臣也/是誰之過與/吾恐季孫之憂/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2) 代詞。 夫子欲之(它)/ 既來之,則安之(代遠人)3且 (1) 連詞,而且,并且。 且在邦域之中矣(2) 連詞,況且。 且爾言過矣4為(1) 動詞,成為。 后世必為子孫憂(2) 語氣詞,表反問。 何以伐為5也(1) 語氣詞,表判斷。 是社稷之臣也(2) 句中語氣詞。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3) 句末語氣詞。 今由與求也6以(1) 介詞,用。 何以伐為(2) 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以便”。 則修文德以來之7于(1) 介詞,對。 季氏將有事于顓臾(2) 介詞,從。 虎兕出于押(3) 介詞,在。 龜玉毀于櫝中寡人之于國也文言虛詞1而 (1) 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 棄甲曳兵而走 (2) 連詞,表承接。 或百步而后止 (3) 連詞,表轉(zhuǎn)折。 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4) 連詞,表并列。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2其 (1) 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里”。 則移其民于河東 (2) 代詞,作定語成分 移其粟于河內(nèi)(代河東的)/ 無失其時(它們的)3之 (1)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 結構助詞,的。 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 (3)襯音助詞,無義。 填然鼓之/樹之以桑 代詞,作賓語成分 申之以孝悌之義(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4焉 (1) 句末語氣助詞。 盡心焉耳矣 (2) 代詞 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5然(1) 指示代詞,這樣。 河東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 填然鼓之6于 (1) 介詞,對于。 寡人之于國也 (2) 介詞,表比較,比。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 介詞,在。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序文言虛詞1之(1) 結構助詞,的。 以堅毅不撓之精神/全國久蟄之人心(2) 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并以為國人之讀茲編者勖(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4) 代詞。 吾黨菁華付之一炬(代“吾黨菁華”) 2以(1) 介詞,憑借。 以堅毅不撓之精神/雖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自行車和滑板車租賃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火鍋料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 2025-2030新生兒護理產(chǎn)品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水利工程施工質(zhì)量控制范文
- 職場英語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 2025年項目預算控制與優(yōu)化計劃
- Salusin-α上調(diào)AdipoR2激活PPARα-ApoA5-SREBP-1c通路抑制HepG2細胞脂質(zhì)合成
- 水稻RIL群體抗稻瘟病基因分析與抗性鑒定
-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月考試題英語
- 藝術人類學視域下黑龍江流域三皮文化的設計轉(zhuǎn)譯研究
- 工作室股東合同協(xié)議
- 關于市中小學“校園餐”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情況的報告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一模政治試卷(含答案)
- 可燃氣體報警系統(tǒng)安裝記錄
- 伸臂式焊接變位機設計總體設計和旋轉(zhuǎn)減速器設計畢業(yè)設計
- 血細胞儀白細胞五分類法原理和散點圖特征
- 形式發(fā)票格式2 INVOICE
- 外墻保溫方案(熱固性改性聚苯板)
- 電子匯劃業(yè)務收費憑證
- (完整版)mmse量表
- CDR-臨床癡呆評定量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