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的受力分析、載荷計算、失效和計算準則.doc_第1頁
滾動軸承的受力分析、載荷計算、失效和計算準則.doc_第2頁
滾動軸承的受力分析、載荷計算、失效和計算準則.doc_第3頁
滾動軸承的受力分析、載荷計算、失效和計算準則.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滾動軸承的受力分析滾動軸承在工作中,在通過軸心線的軸向載荷(中心軸向載荷)Fa作用下,可認為各滾動體平均分擔載荷,即各滾動體受力相等。當軸承在純徑向載荷Fr作用下(圖6),內(nèi)圈沿Fr方向移動一距離0,上半圈滾動體不承載,下半圈各滾動體由于個接觸點上的彈性變形量不同承受不同的載荷,處于Fr作用線最下位置的滾動體承載最大,其值近似為5Fr/Z(點接觸軸承)或4.6Fr/Z(線接觸軸承),Z為軸承滾動體總數(shù),遠離作用線的各滾動體承載逐漸減小。對于內(nèi)外圈相對轉(zhuǎn)動的滾動軸承,滾動體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因此,每個滾動體所受的徑向載荷是變載荷。圖6滾動軸承徑向載荷的分析圖7角接觸軸承的載荷作用中心2.滾動軸承的載荷計算(1)滾動軸承的徑向載荷計算一般軸承徑向載荷Fr作用中心O的位置為軸承寬度中點。角接觸軸承徑向載荷作用中心O的位置應為各滾動體的載荷矢量與軸中心線的交點,如圖7所示。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載荷中心與軸承外側(cè)端面的距離a可由直接從手冊查得。接觸角及直徑D,越大,載荷作用中心距軸承寬度中點越遠。為了簡化計算,常假設載荷中心就在軸承寬度中點,但這對于跨距較小的軸,誤差較大,不宜隨便簡化。圖8角接觸軸承受徑向載荷產(chǎn)生附加軸向力1)滾動軸承的軸向載荷計算當作用于軸系上的軸向工作合力為FA,則軸系中受FA作用的軸承的軸向載荷Fa=FA,不受FA作用的軸承的軸向載荷Fa=0。但角接觸軸承的軸向載荷不能這樣計算。角接觸軸承受徑向載荷Fr時,會產(chǎn)生附加軸向力FS。圖8所示軸承下半圈第i個球受徑向力Fri。由于軸承外圈接觸點法線與軸承中心平面有接觸角 ,通過接觸點法線對軸承內(nèi)圈和軸的法向反力Fi將產(chǎn)生徑向分力Fri;和軸向分力FSi。各球的軸向分力之和即為軸承的附加軸向力FS。按一半滾動體受力進行分析,有FS 1.25 Frtan (1)計算各種角接觸軸承附加軸向力的公式可查表5。表中Fr為軸承的徑向載荷;e為判斷系數(shù),查表6;Y為圓錐滾子軸承的軸向動載荷系數(shù),查表7。表-5 角接觸軸承附加軸向力公式軸承類型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70000C(=15)70000AC(=25)70000B(=40)30000FSeFr0.68Fr1.14FrFr /(2Y)角接觸軸承附加軸向力的方向是由軸承外圈的寬邊指向窄邊,通過內(nèi)圈作用于軸上。角接觸軸承一般應成對使用。圖9 角接觸軸承所受的軸向載荷計算角接觸軸承所受的軸向載荷Fa1 、Fa2時,要同時考慮附加軸向力FSl、FS2和作用于軸上的其他工作軸向力FA。如圖9,若FSl FA FS2,由于軸承的右端已固定,軸不能向右移動,根據(jù)軸系軸向力的平衡關系,則Fa2= FSl FA;同理,若FS2 FSl FA,則Fa2 = FS2。因此,軸承所受的軸向力必然是下列兩值中較大者Fa2 = FS2(2)Fa2= FSl FA(-3)用同樣方法分析,可得軸承所受的軸向力是下列兩值中較大者Fa1= FSl(4)Fa1 = FS2FA(5)當軸上軸向力FA與圖示方向相反時,F(xiàn)A應取負值。3.滾動軸承的失效和計算準則滾動軸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有:(1)滾道和滾動體表的疲勞點蝕滾動軸承工作時內(nèi)、外套圈間有相對運動,滾動體既自轉(zhuǎn)又圍繞軸承中心公轉(zhuǎn),滾動體和套圈分別受到不同的脈動接觸應力。工作若干時間后,各元件接觸表面上都可能發(fā)生接觸疲勞點蝕。點蝕會使軸承工作時振動、噪聲和發(fā)熱急劇增大。(2)軸承的塑性變形過大的靜載荷或沖擊,會使?jié)L動體或套圖滾道上將出現(xiàn)不均勻的塑性變形。這時,軸承的摩擦力矩、振動、噪聲都將增加,運轉(zhuǎn)精度也降低。(3)軸承磨粒磨損在多塵和滾道內(nèi)有污垢的條件下工作,可造成滾動體與套圈產(chǎn)生磨粒磨損。從而使運轉(zhuǎn)精度也降低,產(chǎn)生振動和噪聲。決定軸承尺寸時,要針對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