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目 錄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2商場市場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5賓館飯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8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11醫(yī)院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13養(yǎng)老院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16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18易燃易爆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21體育場館會堂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23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26高層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29糧食儲存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32“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35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所在建筑應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營業(yè)前必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檢查合格。2、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3、應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4、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營業(yè)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兩小時一次,營業(yè)結束時應當進行檢查,消除遺留火種;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5、內部裝修應當符合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和有關建筑內部裝飾裝修防火管理的規(guī)定。6、加強電氣防火安全管理,不得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嚴禁在營業(yè)期間進行設備檢修、電氣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維修作業(yè)。7、嚴禁帶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煙、明火照明和燃放煙花爆竹。8、營業(yè)期間不得超過額定人數(shù),并確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無阻,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阻塞。9、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公共娛樂場所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10、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11、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應當接受專門的消防業(yè)務培訓,并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新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消防安全培訓。12、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3、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應設置在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建筑物內。2、不得設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館、圖書館建筑內,不得毗連重要倉庫或者危險物品倉庫。3、不應布置在地下二層及二層以下,當布置在地下一層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廳、室的疏散門應設置乙級防火門;當布置在袋形走道的兩側或盡端時,最遠房間的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9m。4、與其它建筑相毗連或者附設在其他建筑物內時,應當按照獨立的防火分區(qū)設置;商住樓內的公共娛樂場所與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疏散樓梯應當分開設置。5、安全出口數(shù)量、疏散寬度和距離應當符合規(guī)范要求,安全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臺階,疏散門應向外開啟,不得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簾、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6、觀眾廳、舞廳的安全疏散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且每個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應超過250人。7、卡拉OK廳及其包房內應當設置聲音或者視像警報。8、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或設置在建筑的首層、二層和三層且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的公共娛樂場所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9、設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建筑的地上四層及四層以上公共娛樂場所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10、公共娛樂場所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樓梯間等處應按要求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且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商場市場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落實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本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負責人。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落實每天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完善消防安全檔案。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消防設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有效。4、不應擅自改變防火分區(qū);建筑內部裝修不得改變疏散門的開啟方向,減少疏散出口、安全出口數(shù)量及凈寬度。5、嚴禁亂拉亂接電線、擅自使用電氣設備和大功率電器;嚴禁在商場、市場內部設置員工集體宿舍。6、建筑四周不得違章搭建建筑,不得占用防火間距、消防通道、舉高消防車作業(yè)場地。7、建筑外窗不得設置影響人員疏散、滅火救援的廣告牌、電子屏等障礙物。8、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商場、市場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9、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10、應當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11、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2、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安全出口應分散設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的安全出口數(shù)量不得少于2個;安全出口的數(shù)量、寬度及走道的寬度應計算確定,且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2、主要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3米,其它疏散走道凈寬度不應小于2米(查查出處)。3、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4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m 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4、設置在多層建筑、裙房以及建筑高度不超過32米的二類高層建筑內的商場,應設置封閉樓梯間;設置在一類高層以及超過32米的二類高層建筑內的商場應設置防煙樓梯間。5、商場、市場內的餐飲場所、食品加工攤點等動用明火場所,必須設置在獨立的防火分區(qū)內,靠外墻設置,與其它經營部分實行有效分開。6、附設在商場內的公共娛樂場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其它場所或部位隔開。7、設置在高層建筑的商場、單層面積大于1500平方米或總面積大于3000平方米的商場及建筑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地下商店,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其工作壓力不低于0.05MPa,其他防火分區(qū)、樓層均應設置試水閥,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便于操作,且應有足夠排水能力的排水設施。8、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3000平方米或總建筑面積大于6000平方米的商場、市場以及建筑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商場、市場,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9、設置的托兒所、幼兒園、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不應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樓層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且應按規(guī)定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10、應按規(guī)定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11、內部裝修應嚴格執(zhí)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guī)范和建筑內部裝修施工驗收規(guī)范,嚴格限制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賓館飯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所在建筑應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在投入使用、營業(yè)前必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檢查合格。2、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兩個以上產權單位管理或兩個以上經營者的,應當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tǒng)一管理。3、確定本單位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并認真填寫巡查檢查記錄,完善消防安全檔案資料。4、營業(yè)期間時刻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在疏散樓梯間堆放雜物,嚴禁在疏散通道、樓梯和安全出口、門窗等處設置影響疏散逃生的障礙物。5、保證消防設施、器材及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有效。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6、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7、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常識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8、在場所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9、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賓館、飯店內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應設置在首層或二、三層;宜靠外墻設置,不應布置在袋型走道的兩側和盡端,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板和1.00h的樓板與其它場所隔開,當墻上必須開門時應設置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2、安全出口的數(shù)量、疏散寬度和距離應符合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疏散門不應采用側拉門、轉門、吊門和卷簾門,不應設置影響疏散的門檻、門簾,緊靠門口1.4m內不應設置踏步;安全出口頂部、疏散通道等部位應設置疏散指示標志。3、封閉樓梯、防煙樓梯及其前室的防火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具有自閉功能,并處于常閉狀態(tài);常開式防火門能夠遠程控制關閉并反饋信號;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門應從內部開啟,并有明顯標識和使用提示。4、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賓館飯店應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報警閥組件必須完整,聯(lián)動正常,報警閥前后的閥門、通向延時器的閥門始終處于開啟狀態(tài);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其工作壓力不低于0.05MPa,其他防火分區(qū)、樓層均應設置試水閥,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便于操作,且應有足夠排水能力的排水設施;消火栓泵、噴淋泵應完好有效。6、客房內感煙探測器、灑水噴頭、防毒面具和強光手電等消防器材應配置齊全;房間內需設置疏散指示圖;自動報警設施能夠實現(xiàn)聯(lián)動。7、廚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隔墻、乙級防火門進行分隔;油煙道應定期清理;燃油燃氣管道應經常檢查和保養(yǎng);按要求設置自動滅火裝置,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自動切斷裝置;按照要求設置感溫探測器和灑水噴頭。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建立健全消防檔案。2、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加強夜間防火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3、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4、學生宿舍應指定專人管理,規(guī)范用火、用電行為,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5、教學樓、宿舍、食堂、圖書館、室內體育場等場所門窗不應設置金屬柵欄和防盜網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6、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培訓內容,每半年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消防宣傳教育活動。7、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全體師生參加的演練。8、加強教職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9、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應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10、廚房的排煙罩應當每天擦拭一次,每月清洗一次,排煙管道應由專業(yè)公司每季度清洗一次。11、在建筑內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2、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師生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宜設置在獨立建筑內,且不應超過3層;當設置在其它建筑內時,不應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樓層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且應按規(guī)定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2、建筑內部裝修不應遮擋消防設施、疏散指示標志及安全出口,不應妨礙消防設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3、建筑疏散樓梯間在各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4、建筑疏散門的寬度不應小于1.4m,緊靠門口1.4m內不應設置踏步。5、建筑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樓梯口等處應按要求設置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且連續(xù)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6、廚房使用燃氣灶具應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宜設自動滅火裝置,且應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裝置。7、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的門上應設置“禁止鎖閉”的標志。室內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處應設置“禁止阻塞”的標志。醫(yī)院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筑應當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2、應當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完善消防安全檔案資料。3、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加強對病房樓、手術部、氧氣儲罐(氧氣瓶庫)、變配電間、藥庫等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4、保證醫(yī)院區(qū)域內消防車通道暢通,不得占用、堵塞。5、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不得鎖閉、堵塞和堆放雜物,不得在走道上加設病床,樓梯間的防火門必須保持常閉狀態(tài)。6、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嚴禁擅自使用電爐、電水壺等大功率電器,病房樓內禁止使用明火和吸煙;在病房區(qū)以外的專門場所設置加熱食品的爐灶應當明確專人管理。7、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8、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9、加強對患者和陪護人員的針對性消防宣傳教育;加強對醫(yī)護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10、在場所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1、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病房樓與易燃易爆危險品生產、儲存、使用場所的防火間距應當符合規(guī)范要求;建筑四周應設環(huán)形消防車道或沿建筑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通道,消防車通道與建筑物之間不應有妨礙消防登高車作業(yè)的架空電力線、管廊等。2、病房樓內嚴禁違規(guī)設置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儲藏間。3、高層病房樓疏散樓梯應在首層設置直通室外的出口;多層病房樓樓梯間首層應設直接對外的出口,當層數(shù)不超過4層時,可將對外出口設置在離樓梯間不超過15米處。4、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應在首層與地下或半地下層的入口處,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隔開,并設置明顯標志。5、建筑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不應采用側拉門、吊門、卷簾門和轉門,疏散走道、樓梯間不應設置金屬柵欄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6、任一樓層建筑面積大于1500或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的病房樓、門診樓、手術部應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報警閥組件應當完整好用;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其工作壓力不低于0.05MPa,其他防火分區(qū)、樓層均應設置試水閥,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便于操作,且應有足夠排水能力的排水設施。7、大于等于200張床位的醫(y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手術部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8、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處應按要求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安全出口、疏散樓梯、疏散走道、消防車通道等處應設置“禁止鎖閉”、“禁止堵塞”等警示類標識。養(yǎng)老院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所在建筑應當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驗收、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2、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3、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加強夜間巡查,建立防火巡查、檢查檔案。4、保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在樓梯間、疏散走道堆放雜物。5、嚴格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配備消防設施和器材。6、制定用火、用電、用油管理規(guī)定,不得采用明火取暖、超負荷用電、拉接臨時電線、使用非醫(yī)療電熱器具。7、嚴禁違規(guī)存儲、使用易燃易爆品;對設有高壓氧氣房、醫(yī)用氣體護理房的,應當明確專人負責管理。8、加強對老年人的針對性消防宣傳教育;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9、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0、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從業(yè)人員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養(yǎng)老院建筑耐火等級不宜低于二級。2、養(yǎng)老院宜設置在獨立的建筑內;當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墻和不低于1.00h的樓板與其他場所或部位隔開,當墻上必須開門時應設置乙級防火門。3、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樓梯口應當設置符合標準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標志應當設置在門的頂部、疏散通道和轉角處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墻面。4、疏散樓梯間應采用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5、養(yǎng)老院等老年人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6、養(yǎng)老院的廚房使用燃氣灶具應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廚房的排煙罩應每天擦拭,每月清洗,排煙管道應由專業(yè)公司每季度清洗。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筑應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2、明確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完善消防工作檔案。3、每天組織對重點部位進行防火巡查,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消防安全檢查;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4、按照有關規(guī)定建立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隊員應當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和滅火的基本技能,定期開展消防技能訓練。5、加強火源管理,建立用火、動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用火、動火管理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以及審批范圍、程序、要求等內容。6、生產加工作業(yè)中使用電熨斗等電加熱器具時,應當固定使用地點,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生產加工車間、員工集體宿舍不應擅自拉接電氣線路、設置爐灶。7、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建筑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8、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應當接受專門的消防業(yè)務培訓,并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常識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9、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保證消防水源充足,按照規(guī)范要求配置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小于4.0米,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無妨礙消防車作業(yè)的障礙物。2、建筑四周不得搭建違章建筑,不得占用防火間距、消防通道、舉高消防車作業(yè)場地。3、建筑各功能分區(qū)間的防火防煙分區(qū)應當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廠房內設置的辦公室、休息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廠房隔開;廠房、倉庫內嚴禁設置員工集體宿舍。4、生產車間及宿舍等區(qū)域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應當保持暢通,嚴禁上鎖;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每個樓層的安全出口數(shù)量不得少于2個。5、廠房內的疏散樓梯、走道、門的各自總凈寬度應根據(jù)疏散人數(shù)確定,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1.4m,門的最小凈寬度不宜小于0.9m 。6、生產加工車間、宿舍外墻門窗嚴禁設置金屬柵欄和防盜網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7、需要經常保持開啟狀態(tài)的防火門,應當保證其火災時能自動關閉;平時需要控制人員出入或設有門禁系統(tǒng)的疏散門,應有保證火災時人員疏散暢通的可靠措施。8、車間內中間倉庫的儲量不應超過一晝夜的使用量;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應集中擺放,機電設備、消防設施周圍0.5m的范圍內不得堆放可燃物。9、配電線路應按照規(guī)范敷設,采取穿金屬管、采用封閉式金屬線槽或難燃材料的塑料管等防火保護措施,宜設置漏電火災報警裝置。10、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時,應當根據(jù)需要限量使用,存儲量不應超過當天的使用量;有爆炸危險的設備應避開廠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構件布置;建筑內可能散發(fā)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場所應當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燃氣或燃油管道上應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裝置。易燃易爆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設工程應當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驗收。2、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確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職責,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檔案。3、嚴格落實每日防火巡查、每月消防安全檢查制度,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4、禁止攜帶打火機、火柴等火種進入易燃易爆生產、儲存區(qū)域,禁止在火災爆炸、危險區(qū)域內動用明火;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明火作業(yè)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落實現(xiàn)場監(jiān)護措施。5、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自動消防設施正常運行。6、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對每名員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新上崗和轉崗的員工應當接受崗前消防安全培訓。7、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大型企業(yè)應當按照要求建立專職消防隊;不需要建立企業(yè)專職消防隊的單位,應當建立義務消防隊,配備必要的器材和裝備。(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與周圍居住區(qū)、工礦企業(yè)、交通線路等保持安全距離;儲存區(qū)、生產區(qū)、辦公區(qū)、生活區(qū)之間的安全距離應當符合要求。2、應當在生產區(qū)、儲罐區(qū)、裝卸區(qū)等重點區(qū)域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通道,并滿足消防車輛通行的需要。3、按要求配備消防設施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儲罐區(qū)、生產裝置區(qū)應當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滅火、冷卻裝置,儲備足夠的消防用水、干粉、泡沫液等滅火藥劑。4、易燃易爆場所的電氣線路敷設和電氣設備安裝,應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和安全技術規(guī)定,其設備必須設置避雷、防靜電裝置,防雷、防靜電設施的自檢自測應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緊急事故處理設施應當保持完好有效,工藝裝置和管道的色標和安全警示標志應當完好、醒目。5、易燃易爆場所的消防水泵房應當與其他部位做防火分隔,設置甲級防火門、應急照明燈;消防給水系統(tǒng)管道閥門應當保持開啟,主備泵應當能自動切換。體育場館會堂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所在建筑應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投入使用前必須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檢查合格。2、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消防安全組織,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檔案。3、嚴格落實防火巡查檢查制度,每日開展防火巡查,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4、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前,承辦人應當依法向公安機關申請安全許可,并嚴格落實有關消防安全要求。5、按標準配置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好有效.6、使用期間,應當確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嚴禁將安全出口上鎖、阻塞。7、加強電氣防火安全管理,不得超負荷用電,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8、嚴禁帶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吸煙、明火照明和燃放煙花爆竹。9、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體育場館、會館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10、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11、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12、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承諾書。13、大排查大整治活動期間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生命通道體驗活動”。(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超過3000個座位的體育場館、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和占地面積大于3000的展覽館等公共建筑,宜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2、體育場館、會堂建筑疏散樓梯出入口嚴禁用防火卷簾封閉,合用前室不得采用防火卷簾封閉;設置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簾應在卷簾的兩側設置啟閉裝置,并應具有自動、手動和機械控制功能。3、體育場館、會堂建筑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宜按不同方向設置,當受條件限制需要同方向設置時,兩個出口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5米。4、觀眾廳內疏散走道的凈寬度應按每100人不小于0.6m計算,且不應小于1.0m;邊走道的凈寬度不宜小于0.8m。5、體育館的觀眾廳,其疏散門的數(shù)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每個疏散門的平均疏散人數(shù)不宜超過400700人。6、體育場館、會堂建筑內的公共場所、觀眾廳的疏散門不應設置門檻,其凈寬度不應小于1.4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m 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7、高層體育場館、超過3000個座位的多層體育場館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建筑面積大于3000且無法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體育場館觀眾廳,宜設置固定消防炮等滅火系統(tǒng)。8、一類高層體育場館應按一級負荷要求供電,二類高層體育場館和座位數(shù)超過3000個的多層體育場館應按二級負荷要求供電。9、按二級負荷供電的體育場館、會堂建筑和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體育場館、會堂建筑及建筑內火災危險性大、人員密集的場所應設置漏電火災報警系統(tǒng)。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及義務消防組織,確定消防安全負責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員。 2、制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現(xiàn)場防火安全管理檔案,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3、施工現(xiàn)場、工棚、辦公區(qū)域應當制定嚴格的用火、用電、用氣管理制度,動火作業(yè)應當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操作人員應當具有相應資格,作業(yè)現(xiàn)場應當嚴格落實防火監(jiān)護措施。4、臨時消防車道、臨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應保持暢通,不得遮擋、挪動疏散指示標識,不得挪用消防設施。5、禁止使用絕緣老化或失去絕緣性能的電氣線路;電氣設備與可燃、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物品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6、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應當保證臨時消防供水。7、嚴禁在在建工程內設置人員住宿場所。9、施工人員進場前,施工現(xiàn)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易燃易爆危險品庫房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m,可燃材料堆場及其加工場、固定動火作業(yè)場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其他臨時用房、臨時設施與在建工程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6m,廚房操作間、鍋爐房與辦公用房、宿舍之間的間距不應小于5m。2、臨時消防車道宜為環(huán)形,如設置環(huán)形車道確有困難,應在施工現(xiàn)場設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車場。3、按要求設置滅火器、臨時消防給水系統(tǒng)和臨時消防應急照明等臨時消防設施;臨時消防設施的設置應與在建工程的施工保持同步。 4、建筑高度大于24m或體積超過30000立方米(單體)的在建工程,應設置臨時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臨時用房建筑面積之和大于1000平方米或在建工程單體體積大于10000立方米時,應設置臨時室外消防給水系統(tǒng)。5、設置臨時室內消防給水系統(tǒng)的在建工程,各結構層均應設置室內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軟管接口,室內消防豎管的設置位置應當便于消防人員操作,數(shù)量不應少于2根,當結構封頂時,應當將消防豎管設置成環(huán)狀,且管徑不應小于100mm。6、當外部消防水源不能滿足臨時消防用水量要求時,應在施工現(xiàn)場設置臨時貯水池。臨時貯水池宜設置在便于消防車取水的部位,其有效容積不應小于一次滅火的全部消防用水量。7、施工現(xiàn)場的消火栓泵應當采用專用消防配電線路,專用配電線路應當自施工現(xiàn)場總配電箱的總斷路器上端接入,并保持連續(xù)不間斷供電。8、在建工程的外保溫、外墻裝飾及防腐等材料的防火設計、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9、臨時用房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當采用金屬夾芯板材時,其芯材的燃燒性能等級應為A級。10、高層建筑外腳手架、既有建筑外墻改造工程外腳手架、臨時疏散通道的安全防護網應采用阻燃型安全防護網。高層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高層、地下建筑及其內部場所應當依法經消防行政許可,不得擅自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及用途。2、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制定并落實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按要求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制定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3、同一高層、地下建筑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者使用的,應當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并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統(tǒng)一管理;住宅區(qū)的物業(yè)服務單位應對管理區(qū)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煙分區(qū)、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技術標準。5、室內外裝修裝飾材料、外墻保溫材料及廣告牌設置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不得影響建筑防火防煙性能和滅火救援行動。6、建筑內不應設置有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7、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高層、地下建筑管理單位應當與具有資質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企業(yè)簽訂維護保養(yǎng)合同,每半月對自動消防設施至少模擬啟動一次,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全面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整好用。8、消防控制室應當懸掛各類規(guī)章制度和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流程圖,實行24小時雙人值班制度,值班操作人員必須經消防職業(yè)技能鑒定合格并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應急程序和操作消防控制設備。(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消防控制室宜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應采用耐火等級不低于2.0h的隔墻和1.5h的樓板與其它部位隔開,且設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2、高層建筑的周圍應設環(huán)行消防車道;當設置環(huán)行消防車道有困難時,可沿高層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3、高層建筑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兩個。4、一類公共建筑、塔式建筑、高度超過32層的其它二類公共建筑、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應設消防電梯。5、高層建筑消防水池、高位水箱的儲水量應符合要求,屋頂檢查用消火栓壓力顯示正常,室內外消火栓設置符合要求,水泵接合器設置位置應便于消防車使用并有明顯標識。6、高層、地下建筑設置的自動滅火系統(tǒng)應當保障工作壓力正常;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末端試水裝置,其工作壓力不低于0.05MPa,其他防火分區(qū)、樓層均應設置試水閥,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便于操作,且應有足夠排水能力的排水設施。7、高層、地下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應工作正常,應急廣播或聲光報警的播放或警報聲壓級符合要求,系統(tǒng)控制主機控制程序及聯(lián)動方式設置符合要求。8、高層、地下建筑內機械防排煙系統(tǒng)排煙閥、送風閥或自然排煙口嚴禁遮擋,防排煙風機、排煙閥、送風閥應能遠程控制啟動,手動操作排煙閥、送風閥能夠連鎖啟動相應風機,風速、風壓符合要求。9、高層、地下建筑消防用電應符合相應負荷級別要求,疏散指示標識、應急照明燈的設置數(shù)量、位置及照度應符合要求。10、高層、地下建筑防火門、防火卷簾工作正常,常閉式防火門應保持關閉,常開式防火門能夠遠程控制關閉并反饋信號,防火卷簾能夠遠程聯(lián)動控制,設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簾應具有自動、手動和機械控制功能。糧食儲存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標準 (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1、建設工程應依法通過消防設計審核、驗收或備案抽查。2、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明確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及安全操作規(guī)程,完善消防檔案。3、將糧食儲存區(qū)、物資倉庫、藥劑儲存區(qū)、水泵房、消防控制室等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明顯的防火和禁煙標志。4、落實每日防火巡查和每月防火檢查制度,對所發(fā)現(xiàn)的火災隱患,應當逐項登記并及時整改。5、定期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保養(yǎng),確保完好有效。6、加強用電管理,嚴禁在架空線路下堆放糧垛、作業(yè)機械及配電箱周圍堆放可燃物,嚴禁違規(guī)使用除照明以外的電器和私拉亂扯電氣線路。7、加強火源管理,人員進庫前應當收繳火柴、火機及香煙等,機動車輛進入庫區(qū)應安裝防火罩,施工作業(yè)應當采取有效的防火隔離和滅火措施。8、按照熏蒸作業(yè)單及糧食儲藏技術規(guī)范作業(yè),嚴格落實防止藥劑自燃的措施。9、按照有關規(guī)定建立專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10、加強對從業(yè)人員的消防安全常識培訓,定期組織開展滅火應急疏散演練,保證所有人員達到“懂基本消防常識、懂消防設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會查改火災隱患、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人員疏散”的要求。 (二)消防安全技術標準1、糧庫與周圍建筑之間及糧庫內各茓囤之間的防火分區(qū)、防火間距應當符合消防技術標準,嚴禁違規(guī)占用、改變。嚴禁設置臨時堆垛超量存儲。2、庫區(qū)圍墻與庫區(qū)內建筑之間的間距不宜小于5m,且圍墻兩側的建筑之間應當滿足相應的防火間距要求。3、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并保持暢通,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分別不小于4.0米,消防車道與建筑之間無妨礙消防車作業(yè)的障礙物。4、按照規(guī)范要求配置滅火器材、火災報警和避雷設施。5、保證消防水源充足,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應按建筑體積最大的一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具批發(fā)商的供應鏈優(yōu)化案例分析與應用考核試卷
- 產品投資合同范本
- 代管理服務合同范例
- 五華區(qū)防火設施合同范本
- 共同投資門店合同范本
- 買房合資合同范本
- 代理美容院合同范本
- 電子商務平臺的電子信息技術支撐體系研究
- 醫(yī)院一期勞動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微波牙科正畸加速器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TCI 331-2024 工業(yè)污染源產排污核算系數(shù)制定通則
- 浙江省(面試)公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
- 設備拆裝施工方案
- 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科目知識要點
-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知識競賽試題庫55題(含答案)
- 小學百科知識競賽題庫2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JJ∕G(交通) 201-2024公路橋梁支座壓剪試驗機
-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2附解析
- 電話接聽技巧與服務質量提升方案三篇
- 德國職業(yè)學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 HG+20231-2014化學工業(yè)建設項目試車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