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風起源.doc_第1頁
薩克斯風起源.doc_第2頁
薩克斯風起源.doc_第3頁
薩克斯風起源.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薩克斯風起源探索薩克斯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由誕生于比利時Dinant的 Adolphe Sax (全名Antoine-Joseph Sax, 1814-1894) 發(fā)明的,從其姓氏就知道薩克斯風這樂器是出自他的神來之筆。Adolphe的父親Charles Joseph 是一位著名的樂器師傅,從小就跟隨著父親制造、維修木管樂器,讓他對木管樂器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在1834年的時候,那時的 Adolphe其實比較熱愛且專精于外型類似薩克斯風的低音豎笛。由于低音豎笛的管身較一般豎笛長而粗,音孔也較大,像薩克斯風用鍵柱傳動方式控制高低音,而非如一般豎笛直接以手指按音孔;然而其彎曲的吹口管及喇叭管,卻成為日后引發(fā)Adolphe發(fā)明薩克斯風的靈感來源。 當時的巴黎到處風行著古典音樂與歌劇,由于薩克斯風的共鳴效果極佳,其音域可以蓋過中、小提琴合起來的效果,加上獨奏性的表現(xiàn)強,不適于加入古典的室內(nèi)樂或交響樂之中。因此除了古典音樂家白遼士和華格納 (Wagner) 曾經(jīng)把薩克斯風編制在大型的管弦樂團外,就只有軍樂隊中少量被使用。 直到1885年由美國人Gus Buescber取得生產(chǎn)薩克斯風的專利后,薩克斯風才得以在美洲由非裔美人 - 黑人民族發(fā)揚光大,徹底在爵士音樂的領(lǐng)域里盡情發(fā)揮。1910年至1920年代間,薩克斯風廣泛應用在爵士樂界,并成為爵士樂演奏的指定樂器之一。大樂隊的作曲家Glenn Miller與Benny Goodman,以及Duke Ellington的作品中必定包含薩克斯風的部份。 相較于其他樂器,薩克斯風雖只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卻影響美國爵士樂的發(fā)展至鉅,不但格調(diào)明確,音色既大且亮,非常具有獨挑大梁的明星樂器特質(zhì)。比利時人一直以此為自豪,還將薩克斯風的圖案印在鈔票上,以示對Adolphe先生的崇敬與懷念。 Antoine-Joseph Sax, (18141894) 薩克斯是比利時的管樂制造者, 家族中最知名者應為查爾斯約瑟夫薩克( Charles-Joseph Sax) 和他的兩個兒子: 阿道夫安東尼約瑟夫(Aldophe Antoine-Joseph) 及阿道夫安東尼( Aldophe Antoine?) . 發(fā)明薩克斯風的, 就是查爾斯約瑟夫的長子阿道夫安東尼約瑟夫.阿道夫安東尼約瑟夫薩克斯于西元1814年11月 6日出生于狄恩安特(Dinant ). 他在父親的工坊習得出色的樂器制作技巧, 由于身為布魯塞爾音樂學校的學生( 主修長笛及豎笛) , 他將演奏者與工匠的經(jīng)驗融合, 可能是他往后成就的來源之一.他最早期制造的樂器( 有記載者) , 是1830年的長笛及象牙制豎笛, 1834年的豎笛-有超過24個鍵, 1838年的低音豎笛-不僅是豎笛的延伸而已. 在1841年薩克斯為了擴展視野, 決定搬到巴黎.在巴黎薩克斯開始了往后一連串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 1845年發(fā)明薩氏號家族, 1846年發(fā)明薩克斯風家族, 1849年某種中世紀小號( Clarion ) 的可調(diào)整式旋轉(zhuǎn)活塞, 1952年改良長號, 并發(fā)展了用于銅管的一套活塞系統(tǒng). 這套系統(tǒng)至少被另兩家制造商盜用. 在所有薩克斯的發(fā)明中, 今日只剩下薩氏號和薩克斯風仍被使用. 薩氏號是銅管樂器中不可或缺的, 所謂的薩氏號( Saxhorn ) 是指小高音號( Saxhorn Soprano ) , 高音號(SaxhornContralto ) , 中音號(Saxhorn Alto) ,上低音號( Saxhorn Baryton ; Baritone ), 小低音號( Saxhorn Basse), 中低音號及大低音號(Saxhorn Contrebasse ; Basso Grave & Bombardon ) 等七種樂器的共稱. 我們可以說: 今日的管樂是有了薩氏號之后才出現(xiàn)的, 雖然之前已有管樂的合奏. 薩克斯風一出現(xiàn)就受到矚目, 但薩克斯想必沒想到自己發(fā)明的樂器會在二十世紀成為爵士樂的重要樂器.在1845年薩克斯向國防部長魯米尼公爵( Count Rumigny ) 推薦自己制造的樂器, 為了比較傳統(tǒng)樂器和他自己的樂器, 在 4月22日舉辦一場比賽. 薩克斯指揮38人的新樂團, 和一個大得多的傳統(tǒng)軍樂團相較, 結(jié)果薩克斯的樂器成了法國軍樂團的標準樂器.身為一個外國人, 薩克斯受到許 多法國樂器制造者的排擠. 他最好的助手被高薪挖角, 工廠部份毀于神秘火災, 甚至本人還曾遭受攻擊. 終其一生他不停受到對其專利的訴訟, 至死仍有許 多未解決. 由于訴訟纏身, 薩克斯于1856年及1873年兩度宣告破產(chǎn).薩克斯死于1894年 2月 4日, 巴黎. 死后其子繼承其業(yè).源起, W& L9 i( x; 1 I! 8 ?& % e. R/ Y x3 , o# z& X9 N+ 薩克斯風(Saxophone)只有150多年歷史,它是1840年比利時人Adolphe Sax所提出的構(gòu)想,薩克斯風的發(fā)明,可能是Sax在店里無聊時把低音豎笛(bass clarinet)的吹嘴裝到ophicleide(一種用按鍵的銅管)上所發(fā)現(xiàn)的。1842年,他造了一把C調(diào)的bass saxophone,它得到法國作曲家Hector Berlioz的贊賞。白遼士(Hector Berlioz)是當時歐州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他在各種媒體上說Adolphe Sax發(fā)明的這種樂器最具有人性的特點,并且把自己的曲子改為用它來演奏。1845年Adolphe Sax得到法國軍隊的合約,薩克斯風就大量被使用在軍樂隊中。M0 & $ X$ y& 2 j( w+ V W, y5 A# p* A+ s/ _在管樂器中,薩克斯風算是易學的。它兼具有木管簧片與銅管延伸出來的開孔共振管身的特性,所以容易吹奏,也容易調(diào)整偏音值和變化音色,更能夠發(fā)展出介于木管與銅管之間的特殊演奏技術(shù)。. G6 B4 o( Y( ?, N6 g* n5 h( W7 S G% |第一位出名的薩克斯風手是法國人Edouard Lefebre (1834-1911),1873到1892年間在Patrick Gilmore的樂團中演奏。隨著薩克斯風的流行,使用的人也越來越多。在1910年左右,許多歌舞團為了戲劇性的效果,他們引進了薩克斯風的獨奏或重奏。薩克斯風家族的組合很適合做重奏,更重要的是薩克斯風容易學,所以很快就傳開了。2 N2 - Y5 x3 |% p! F4 H# b* $ U) p- |爵士樂開始的時候并沒有使用薩克斯風。第一個想到用薩克斯風做即興演奏的是Sidney Bechet,他是紐澳良的豎笛手,后來則成為爵士史上偉大的soprano sax演奏家。他的影響雖然不及Coleman Hawkins的tenor sax,但是他是第一個證明薩克斯風可以用在爵士樂的人。爵士樂追求新奇多變,又要有甜美的聲音,而薩克斯風剛好都具備了。1 b W Md0 D C. F- d0 / i0 HX9 v. p除了Gershwin(蓋西文)的管弦樂作品以及Maurice Ravel(拉威爾)1928年的Bolero(波麗露)之外,薩克斯風在1920年代的室內(nèi)樂及交響曲作品中也開始展露頭角,例如Bela Bartok(巴爾托克)的The Wooden Prince,Aaron Copland(柯普蘭)的鋼琴協(xié)奏曲與第一號交響曲,Darius Milhaud(米堯),Percy Grainger, Paul Hindemith (亨德密特)等。到了1930年代初期,薩克斯風在音樂廳中的表現(xiàn)進步最為顯著,三位古典的大師-德國的Siguard Rascher、法國的Marcel Mule、以及美國的Cecil Leeson,從一片空白開始建立起古典薩克斯風的典范,確立了今天薩克斯風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 r$ ?2 w9 : Z B3 o1 F) C8 j9 l8 / s. o- t: 0 b薩克斯風家族 c1 f& L! O) R. s7 U% y$ _. l* p. b所有薩克斯風都可作獨立演奏。完整的薩克斯風家族是有8種不同型號,最常見的有4種,分別是Bb高音管,Eb中音管,Bb次中音管及Eb低音管。知名的演奏家Kenny G 手中為直型的高音薩克斯風;前美國總統(tǒng)柯林頓則是次中音薩克斯風的業(yè)余愛好者;至于爵士樂手掛在身上,喇叭口垂在膝蓋旁的,則是性感的低音薩克斯風。1 B; x. e, v! a- I5 t, n7 M% G0 優(yōu)質(zhì)薩克斯風的基本要件:) Y* : P5 W6 a8 y2 ) K9 1 s3 n: ea+ F一、組裝扎實、結(jié)構(gòu)精密、底座堅固、手感順暢這些都是機械性方面的基本要求。* c) W; 5 t8 l. F! h4 l9 j7 G2 T- d% J二、吹奏輕松、音色亮麗、共鳴穩(wěn)定、音質(zhì)厚實,這些都是吹奏方面的基本要求。) . 4 D6 ep7 N+ , n0 k- M8 m2 H5 h, X; a臺灣薩克斯風的原鄉(xiāng)-后里6 ( L- g- v+ J! a- n) u6 S9 o7 Y% 3 |* q, E j4 T) l% R很多人以為薩克斯風是外國人使用的樂器,應該也是外國制造,卻不知這項樂器最大的生產(chǎn)地,竟是在一個向以馬場聞名的臺灣小鎮(zhèn)-后里。( ?6 F1 N4 V& + K* 2 w. ?% ) ! p9 y民國三十六年,連昌樂器社創(chuàng)辦人張連昌、留日醫(yī)師張騰輝及地方仕紳張基盤等一群愛好音樂的后里年輕人,組成一個輕音樂團到處演奏,不料有次張基盤家中發(fā)生大火,團內(nèi)僅有的一把薩克斯風被燒毀,張連昌本身是畫家,專精工筆,便運用他在工筆畫上的功力,把被解體的薩克斯風三百多個零件,一一繪圖注明,再用三年半的時間一一復制,終于全臺首支自制的薩克斯風誕生了。4 R$ k; N; e% ?4 J3 d3 LG& T$ 0 F H8 G* D0 _當這把全臺第一支的金屬管樂器,被一位菲律賓華僑高價買走后,張連昌才知道作樂器也是可賣錢的,于是便開始了與薩克斯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