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中考歷史試卷A卷_第1頁
2019屆中考歷史試卷A卷_第2頁
2019屆中考歷史試卷A卷_第3頁
2019屆中考歷史試卷A卷_第4頁
2019屆中考歷史試卷A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1 頁 共 9 頁 20192019 屆中考歷史試卷屆中考歷史試卷 A A 卷卷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1212 題 共題 共 2424 分分 1 2 分 由中國文化中心 德國文化中心聯(lián)合主辦的 2017 歡度春節(jié) 精彩江蘇 德國 非遺展于當?shù)貢r 間 1 月 12 日晚 8 時在德國柏林波茨坦廣場購物中心舉行 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豐瓷刻 的亮相 博得現(xiàn)場觀 眾贊不絕口 回顧歷史 下列掌握了象牙雕刻技術的是 A 元謀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2 2 分 下列圖示反映了中國古代王朝行政機構設置的主要情況 按其設置的時間先后排序 正確的是 A 圖 1 圖 2 圖 3 B 圖 2 圖 3 圖 1 C 圖 3 圖 2 圖 1 D 圖 2 圖 1 圖 3 第 2 頁 共 9 頁 3 2 分 北京是我們的首都 它曾多次被定為都城 下列政權曾經在此建都的有 隋朝 明朝 北宋 元朝 清朝 A B C D 4 2 分 宋朝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 北宋興起的 后來發(fā)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 蘇州 B 湖州 C 廣州 D 景德鎮(zhèn) 5 2 分 學會運用原因和結果對歷史事實進行理解和判斷是初中歷史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 下表中因果關 系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因果 A 玄奘口述 弟子記錄成書 大唐西域記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 B 宋朝時出現(xiàn)了 蘇湖熟 天下足 諺語小麥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 C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發(fā)展生產農業(yè)經濟迅速超越中原地區(qū) D 1206 年鐵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tǒng)一元朝正式建立 定都大都 A A B B C C D D 6 2 分 下列事件 按照時間的順序正確排列的是 創(chuàng)立安慶軍械所 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 設立京師同文館 第 3 頁 共 9 頁 開始籌劃海防 A B C D 7 2 分 據(jù)史料記載 甲午海戰(zhàn)時北洋水師在艦船噸位 艦隊建制 艦炮活力等方面與日本海軍相比 或 是相差無幾 或是互有優(yōu)劣 但北洋水師遭到慘敗 直至全軍覆沒 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 A 北洋水師官兵作戰(zhàn)不力 B 北洋水師將領指揮不利 C 李鴻章實行投降政策 D 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后 8 2 分 清末狀元張謇認為 救國為目前之急 譬如樹然 教育猶花 海陸軍猶果也 而其根本則在 實業(yè) 他認為解決 目前之急 的關鍵是 A 興辦實業(yè) B 創(chuàng)辦學堂 C 籌劃海防 D 編練新軍 9 2 分 如表匯總了我國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 70 周年發(fā)行的紀念郵票 該組郵票意在強調 紀念周年枚數(shù)內容 7013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東北烈士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 上海淞滬抗戰(zhàn)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臺兒莊大戰(zhàn) 延安革命 八路軍總部舊址 百團大戰(zhàn)等紀念館 A 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B 曲折前進 民族復興 C 國家統(tǒng)一 民族獨立 第 4 頁 共 9 頁 D 百年屈辱 民族抗爭 10 2 分 以眼還眼 以牙還牙 出自下圖石柱 這樽石柱刻寫著哪一法律 A 漢謨拉比法典 B 權利法案 C 獨立宣言 D 民法典 11 2 分 1932 年 12 月 24 日 特格韋爾在日記中記 這個冬天 在紐約生活和工作的人沒有不感到不 安的 我的確認為 在現(xiàn)代 從來還沒有過這樣普遍的失業(yè)現(xiàn)象和令人傷感的真正饑寒交迫的苦難 這段日記反 映的是 A 蘇聯(lián)工業(yè)化建設的背景 B 羅斯福新政的背景 C 法西斯統(tǒng)治下的狀況 D 二戰(zhàn)后美國的狀況 12 2 分 從 18 世紀 60 年代開始 人類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對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確的是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 蒸汽時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了 電氣時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類帶入了 信息時代 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現(xiàn)了大量的科學成果 推動了知識變?yōu)槲镔|財富的進程 A B 第 5 頁 共 9 頁 C D 二 二 綜合題綜合題 共共 3 3 題 共題 共 7070 分分 13 15 分 閱讀下列材料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我國建交的國家 1949 年 10 個 1950 年 9 個 1951 年 1 個 1952 年 0 個 1953 年 0 個 1954 年 1 個 1955 年 3 個 1956 年 3 個 蘇聯(lián)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鮮 波蘭 蒙古國 民主德國 阿爾巴尼亞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亞 瑞典 丹麥 緬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蘭 巴基斯坦挪威 南斯拉夫 阿富汗 尼泊爾 敘利亞 也門 埃及 1 依據(jù)材料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第一個建交高峰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 這一時期與新中國建交的主要是哪一 類型的國家 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 2 新中國首先是針對哪一個國家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為什么是在 1953 年底提出了這一原則 3 舉出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重要國際會議上付諸實踐 發(fā)揚光大的兩例史實 并說 出該原則對中美關系發(fā)生重大轉折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14 35 分 閱讀下列材料 唐朝時期 書生張三出生在人杰地靈的 A 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三次乘龍舟來這里游玩 最后在這里被殺 張 第 6 頁 共 9 頁 三苦讀寒窗十載 一日他從家鄉(xiāng)出發(fā) 經運河到京城應試 在離船登岸之地 B 隋朝第二代皇帝曾在這里大興土木 修建了豪華的宮殿 遇雨 全身棉布新衣濕透 避進一老翁家 老翁沏茶熱情款待 為張三烘干衣服 還為他做 了一頓香噴噴的占城米飯 張三又經長途跋涉 終于來到京城 C 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齊 樹木成行 身著各式服裝 的邊疆各族和各國僑民 云集到這里 往來的商旅熙熙攘攘 張三憑一手漂亮的 顏體 楷書和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 及第 考中 為答謝老翁 他送老翁越窯青瓷茶具一套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一個 還帶老翁的兒子到城 C 的 瓦 子 中玩 在這里張三朗讀了唐詩 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 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 實 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根據(jù)材料回答 1 張三出生在何地 隋朝第二代皇帝是誰 2 張三離船登岸之地 B 是哪一個城市 京城 C 地是哪一個城市 3 張三漂亮的 顏體 楷書是模仿唐朝大書法家誰的書法 4 張三此行目的是參加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正式形式是在什么時期 5 張三所朗讀的 憶昔 的作者是誰 他被尊稱為什么 6 憶昔 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繁榮景象 7 上述材料中至少有三處與唐朝歷史不符的知識性錯誤 請你找出來并說明原因 至少找出兩處錯誤并 說明原因 15 20 分 大國的興衰消長 始終是世界舞臺上最受人矚目的焦點 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各具特色的發(fā)展道 路 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經驗教訓 啟迪著今天 也影響著未來 閱讀材料 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導致英國迅速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便是在 1688 年 宮廷政變之后 英國迅速建立起了一個適合 國情和生產力發(fā)展的政治體制 這個體制保證了英國社會有一個相對寬松與和平的環(huán)境 從而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 造了有利條件 強國之鑒 材料二 1869 年 日本 第一次使用電報連通了橫濱和東京 1872 年 連接這兩座城市的第一條鐵路竣工 1870 年 這個國家有了第一臺紡紗機 摘自岳麓版初中歷史教學參考書 第 7 頁 共 9 頁 材料三 在領土擴張過程中 美國北方資本主義工業(yè)迅速發(fā)展 成為全國重要工業(yè)的集中地 1860 年 美國 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四位 而南方盛行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 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在全國的發(fā)展 摘自川教版 世界歷史 九年級上冊 1 材料一中 英國建立了怎樣的政治體制 這一體制的建立與 1689 年英國頒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獻密切相 關 2 材料二所述史實與日本歷史上哪一次改革有關 這次改革后 日本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3 根據(jù)材料三 概括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 結合所學知識 指出解決南北矛盾焦點問題的法律文 件 4 綜合三國崛起的經驗 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第 8 頁 共 9 頁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一 一 選擇題選擇題 共共 1212 題 共題 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