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1頁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2頁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3頁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4頁
走近桐梓悠悠古夜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走 近 桐 梓 悠 悠 古 夜 郎黃光榮近來在桐梓境內到處傳唱由縣委書記羅其方作詞,著名軍旅作曲家杜興成作曲,著名民歌風格演唱家祖海演唱:“婁山關下我家鄉(xiāng)”歌曲。歌曲開頭是:“巍巍的大婁山哎! 悠悠的古夜郞!”伴著歌聲,讓我們走 近 桐 梓 悠悠古夜郎。一、解讀夜郎古國特征夜郎國是2200多年前貴州高原上一個昌盛繁榮的少數民族王國,然而在公元前25年,它仿佛在一夜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有關夜郎的文字記載和考古發(fā)現數量非常少,不重復的文字加起來只有近千字,描述了不很清楚的夜郎輪廊。有關夜郎的文字記載主要包括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后漢書、晉常璩華陽國志等史書之中。記載了夜郎:有盤發(fā)髻

2、,畬山為田,“干欄式”建筑, 邑聚,兵力強大,綬了王印, “圖騰為竹”等特點。解讀:朱俊明在夜郎史稿中解讀“夜郎”二字是以農業(yè)為業(yè)的種田人。中央民族學院民語系李錦芳、阿炳合作的“夜郎”語源語義考中認為“夜”是夜郎主體民族的自稱,而“夜郎”是以竹為圖騰“夜人”?!坝斜P發(fā)髻”,頭發(fā)用繩子或者布條于頭頂束之。目的是方便勞動生產?!爱屔綖樘铮疤锒嘣谏狡律?;“干欄式”建筑,依山而筑,樓上住人,樓下養(yǎng)畜;“邑聚”,有村落和集市場所;“兵力強大”,十萬精兵;“綬了王印”, 漢王朝的基層政權的印鑒;“圖騰為竹”, 馬克思說“圖騰一詞表示民族的標志和符號”。竹是傳承他們的精神觀念和文明的載體及信仰。由此可知,

3、夜郎古國是少數民族農耕社會,農業(yè)經濟發(fā)達,有了一定的政治生活場所且有軍事實力。史學家朱俊明在夜郎史稿是這樣解讀秦、漢時期的夜郎:“夜郎”二字其意是種田人。它們結成的社會是耕作駱田(不懂中耕除草的田)為主的農業(yè)社會。他們生存的地區(qū)是野獸出沒的林莽荒野,簡陋的生產工具,只能共同勞動,共同生活,依靠集體力量與大自然進行有效的斗爭,財產公有制,有人口聚居的村落和城鎮(zhèn)雛形,故史記里稱“邑聚而居,能耕田”。按他們顯露“風俗”“五常之性”“民族成分”,在這地區(qū)秦設黔中郡,漢改為牂柯郡?!盃櫩隆倍纸庾x是男性生殖器形狀的音讀。牂柯象征祖先牡器加以崇拜的圖騰,反映了他們是父權奴隸制大家族社會,是封建領主制形成基

4、礎的。到元明清演變?yōu)榇笮⊥了?,畫地為牢,自雄一隅,互不相屬的若干封建壁壘,割據分離局面使社會經濟長期停滯,發(fā)展緩慢。夜郎在兩周時代產生若干小國并在相互間形成初步聯(lián)盟后,到西漢中期達到興盛階段,這群體方國發(fā)展到個,漢王朝因其內部存在的聯(lián)盟關系,將他們所在區(qū)域設牂柯郡,這區(qū)域是烏江以北地區(qū)。唐蒙上書漢武帝稱:“竊聞夜郎精兵可得十余萬”。說明夜郎國具有相當雄厚的軍事實力而成為盟主。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一句是:“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笔酚?、漢書中還記載,漢王朝詔封為王國者為夜郎,句町;確認且蘭,漏臥,同并為候國。這三王,三候封號存在時間較長,有的竟延續(xù)了四個世紀。世居貴州的個少數民族群體雖“俗無文

5、字,刻木為契”缺乏文獻述說源遠流長歷史,但世代口碑、傳說、風俗,反映了與個方國繁衍發(fā)展有內在聯(lián)系。在在祖國的大西南,世界上神秘的北緯30緯度帶的南側四川盆地與廣西丘陵地帶之間,以橫亙的苗嶺山脈為分水嶺,北有烏江流域流入長江,南有南、北生盤江流域流向珠江,江河溝壑縱橫密布,群峰連綿不斷的高原山地。它低緯度、高海拔,近江、近海、近邊(離中央太遠),是大西南的咽喉地帶。這里氣候和土壤多樣,雨水豐沛、物產豐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這里就是今日貴州的主體區(qū)域,世居著個少數民族的特殊群體;這里也是古貴州的主體。史記、漢書中稱的“南夷”,其中的夜郎很久以來就一直是古貴州的代名詞?!耙估勺源蟆边@家喻

6、戶曉的成語把貴州與夜郎緊密連在一起,至今依然流傳全國。這一典故雖然講秦漢時夜郎人被大山封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不知外部世界有多大,但它從另一側面說明夜郎創(chuàng)造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它的影響經滄桑而長存!二、夜郎浮出世面貴州不少地方特別是遵義各地流傳著:“蠻王仡佬,開荒辟草”,的民謠,它提示我們,開發(fā)遵義的民族淵源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古遵義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純系一片荒無人跡的不毛之地,恰恰相反,它處在世界上神秘的北緯30緯度帶的南側,是喜馬拉雅山隆起后受惠最佳地帶,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自古有人煙,人類活動頻繁,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以勤勞、勇敢、智慧的雙手同大自然和諧相處,創(chuàng)造文明,創(chuàng)造了古文化

7、、竹文化。遵義是我國古人類和古文化遺址、遺存建國后發(fā)現較多的地方。1972年在桐梓縣九壩巖灰洞發(fā)現距今21萬年以上直立人“桐梓人”化石和大熊貓劍齒象哺乳動物群化石25種,以及燒骨和刮削器為主的打制石器12件;1996年9月又在桐梓城南馬鞍山發(fā)掘而距今16萬年的文化遺存兩處,有火塘火坑,近2000件石器,敲骨吸髓后遺存的上萬件動物化石,以及用于捕獵用的骨族,用于祭事的刻紋骨棒,骨針、骨制飾品近百件;縣城的馬鞍山北洞文化遺址上部層位年代屬晚更新世后期,距今約.至.萬年;下部層位則距今萬年以上,與貴州黔西觀音洞及鄰近四川、云南、湖北房縣等地同時代遺址亦有相似標本。1986年首次系統(tǒng)發(fā)掘的萬余件化石中

8、,找到大熊貓、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華南晚更新世動物群的代表性動物齒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頜骨并附著前臼齒和臼齒;人類用火遺跡有灰坑、灰燼、燒骨等。所獲骨器制作除打擊技術外,有骨錐、骨鏟、骨叉、耳陲、胸陲、還有骨鑷和刻紋的骨棒,都是舊石器時代罕見的文化遺物。遺址中存在兩個文化類型:出自層位上部的層器物,以小型工具為主,頻似四川富林文化,更遠可追溯至我國北方的小石器文化傳統(tǒng),它代表一種交流文化。出自層位下部層的文化遺物,與黔西觀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個區(qū)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統(tǒng)發(fā)掘,獲萬件碎骨片,400多枚動物齒化石,石制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專項研究中分析指出,這些碎骨的產生主要是遺址的占

9、有者馬鞍山人的生活活動:敲骨吸髓和制作骨制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質與1986年發(fā)掘物相同。馬鞍山南洞1990年發(fā)掘,出土化石萬余件;動物齒化石300多件,經初步整理鑒定為15種屬;石制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件、它暗示遺址所在區(qū)域內在較長時間存在古人類活動;還獲人牙化石枚,分別為40歲左右,2526歲,歲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質與北洞相同。總之從時間和文化內涵兩方面考慮,以及出土文化遺物的豐富,它對研究文化圈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發(fā)掘物,給我們描繪了馬鞍山晚期智人以狩獵為主的生活圖景。在馬鞍山巖溶山間盆地周圍、溫暖多雨的氣候,山峰坡腳雨水沖刷下堆積肥沃的土壤,洪水期蟠龍洞伏流泄水不

10、及,盆地底部河流兩岸沉積了肥沃土壤;在這些肥沃的沖積土和第四紀以來發(fā)育堆積的黃壤土上,箐密林深,牧草旺長,鳥語花香,歲月的流逝,自生自滅自長,自我發(fā)展、自我適應,自我協(xié)調,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和氣候環(huán)境,松、杉、柏、桃、李、杏、竹、柳、楊等競相生長,鮮花野草鋪滿了馬鞍山周圍盆地,山谷、山泉涓涓細流,泉水汩汩,湖水碧藍,成群、喜溫食草動物野鹿、水鹿、水牛、犀牛、劍齒象、熊貓、巨貘在牧草叢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追逐。一群馬鞍山人的男女老幼手持自制的狩獵工具,如弓箭、木棒在圍捕食草動物;一群在河邊或湖邊用魚叉叉魚。在馬鞍山巖廈東方避風處他們用石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剝離獸皮、割肉、然后用木棒或竹子挑著在火

11、坑上烤熟,等待家人日落滿載而歸,圍著火坑,迎著魁巖上升月亮灑下的銀光,哼著愉快的小調,盡情歡樂地飲用。雖四周不時傳來虎嘯、狼嚎、熊啼,由于巖廈在懸?guī)r絕壁下,一面臨天門河,便于觀察和防御,年老者守夜,其他男女老少皆香甜睡去。白天閑時,他們將獸骨敲骨吸髓后,選用好的骨片加工出骨稚、骨棒、耳墜、胸牌、雞心式的胸墜來裝飾打扮自己,縫制獸皮穿在身上。那些碎骨隨意拋在西邊斜坡上。馬鞍山人后裔在何處,蹤跡何處尋,還有許多謎團待人們去尋找、去探索、去尋根究底。光緒年間桐梓趙彝憑編著的桐梓縣志雜論記載,縣城附近的“龍會場”、“白家坡”、“婁里”和“溱里”等地挖出銅盆、銅洗、銅壘等一批漢代青銅器,其中白家坡挖出的

12、兩個銅洗內篆陽文“富貴昌宜候王”大字?!案毁F昌宜候王”是漢武帝時的軍功封爵名稱,屬于二十等級軍功中的最后一級。當時規(guī)定第八級以下的侯爵可以買賣。結合婁里出土的銅盆內“半兩,五株萬余枚”,這個“富貴昌宜候王”明顯是用錢買來的;1985年5月在遵義城面馬家灣糧站地下三米深處出土一座用木炭防潮的西漢土坑墓。用木炭防潮是西漢初期王、侯墓葬的一個特點,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就是用木炭防潮的;1994年4月,在仁懷縣城東門的云仙洞發(fā)掘出夜郎先民使用的石器、陶器數十件,還有草籽等洞穴遺物,確認在商周時代當時的土著民族在這里生存繁衍。以丹砂、雌黃為媒,夜郎先民在殷商時期就與中原文化進行了交流。尚書禹貢中謂梁州在

13、秦嶺以南,秦時屬巴郡。秦嶺南北的交流源遠流長,無疑對大婁山脈主峰地區(qū)主山脊兩側的土著農耕民族帶來了中原地區(qū)即秦嶺以北的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尤其是先進的鑄銅冶煉技術,促進這里發(fā)展。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對丹砂的垂青,使開發(fā)夜郎提上重要日程,派常頗開辟“五尺道”促進物資交流。為戍守和開發(fā),曾多次遣發(fā)內地人口到夜郎居住,遣內地成年女子前去婚配戍丁,也有多數戍丁與當地土著民族女子成婚,這種民族的融合促進了當地土著民族的發(fā)展與進步。經過兩周時期近千年的本地繁衍,戰(zhàn)國,秦漢時期異族人的不斷遷入,秦漢時期的不斷開發(fā),到西漢中葉,這里出現了平壩河谷,山坡已辟為田,種植谷物,興建集鎮(zhèn)和村落,呈現“耕田,有邑聚”的

14、繁榮景象,“架木為閣,聯(lián)竹為壁,捕魚打獵,畬山耕田種植”的農忙耕種,農閑練兵的生活情景。年復一年穩(wěn)定的農耕文明發(fā)展,建起了少數民族王國夜郎國。漢武帝拜唐蒙為郎中將出使夜郎,聞說夜郎擁有精兵十萬,轉奏朝庭而天下才知有夜郎,從此夜郎浮出世面,世人知曉,流傳至今。 三、夜郎農耕民族 獨特崇拜竹子司馬遷在其史記西南夷列傳說夜郎與滇“皆推髻,耕田有邑聚”,僅極簡略地概述其生產、生活之特征:有村落和城鎮(zhèn)的農耕民族。晉常璩為蜀人,后在漢政權任散騎常待,司掌著作,得以接觸大量有關西南地區(qū)的檔案資料及方便調查,且多有見聞。古書尚書禹貢謂梁州在秦嶺以南。辭海釋為轄境為今四川青川、江油、遂寧、壁山、綦江和貴州正安、

15、道真、桐梓、務川、遵義等縣,秦時屬巴郡。他對蜀、巴及西南的歷史掌故頗為熟悉。所著華陽國志頗受唐代史家劉知幾稱贊。劉在史通雜述中曾如是評價:“郡書者,矜其鄉(xiāng)賢,美其邦族,施于本國,頗得流行。置于他方,罕聞愛異?!背h呈状螌σ估傻淖鍖僮鞒隽司唧w記載,說浣于水濱從浮竹中得出的男兒“長養(yǎng)有才武,遂雄夷濮”,竹王被官府斬殺后,“夷濮阻城,咸怨訴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后嗣”。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載:“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水。有三節(jié)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yǎng)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平南夷為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王印綬?!眱蓵d為同一傳說

16、,然異同有差。合而觀之,部落首領是竹王,傳承到西漢為夜郎侯。竹王與夜郎侯是一脈相承。糧食作物是農耕民族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質條件。農作物的豐歉關系到一個全家老幼生活的飽與饑。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畬山為田顯然以旱地農作為主的。農耕夜郎族在農業(yè)生產和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竹制品:挑背運農作物有竹蘿筐,竹背篼,竹簍;晾曬糧食有竹席、竹簸箕;儲存糧食有竹圍席、竹筐;生活中,聯(lián)竹成壁、竹梯、竹樓板,用竹筷、竹筷筒、竹碗、竹桶、竹甑、竹凳、竹杖、竹笠,夜間趕山路用干竹桿或竹蔑條扎成火把來照明;竹油簍、竹麻草鞋、筍殼納鞋底等數不勝數。幾乎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它,其社會生活和民族群體生存環(huán)境都與竹結下了不解之緣,是崇

17、拜自然之物的基礎。目前,世界已有記載的竹類80屬1000多種,中國有40屬400多種。云貴高原是竹的起源中心,世界首例竹化石于2003年在云南龍陵縣被發(fā)現。處在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帶的東北西南向華夏構造的大婁山脈崇山峻嶺,地勢起伏垂直差異大,日照少,濕度大,有100多種竹類生長繁衍,遍布高山深谷。特別是在高寒山區(qū)常闊葉林中成片的方竹、刺竹、水竹、班竹、遲竹林,能很好發(fā)揮水土保持作用,是條條涓涓細流的發(fā)源地,為農耕民族群體生存繁衍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可靠保證。生活中又處處離不開它,竹桿可制成兵器、弓箭,就地取材;捆竹成舟,渡江渡水十分方便。竹子在世居民族生活中扮演不可缺的重要角色,積淀了大量的人文信息

18、,形成鮮明的歷史文化。這對于交通閉塞的農耕民族對它的崇拜是區(qū)別其他少數民族的獨特之處。由此可見,竹圖騰是夜郎民族文化的核心,并逐漸伴隨夜郎國的誕生而上升為統(tǒng)治階段的政治象征;竹王就是夜郎人心中的根,生命的源,生活的力,竹子承載他們精神觀念。而隨夜郎國的消失而成為物化紀念物,被他的民族遺民永遠懷念。竹的新陳代謝為民間傳承奠定了物質基礎。夜郎文化的永久流傳是歷史、自然、文化積淀的必然結果。四、歷史懸案夜郎之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派唐蒙出使夜郎,與夜郎王多同達成協(xié)議“約為置史,使其子為令”,隨之夜郎旁小邑紛紛內附,并成立犍為郡治理。成帝河平年間(公元25年),夜郎王興,句町王禹,漏臥侯俞

19、舉兵相攻擊,夜郎王興持強跋扈,不聽漢使調解,并“刻木象漢吏,立道旁射之”為太守陳立誅殺。興岳父翁指又擁興子邪務“挾旁二十二邑反”,并“據險為壘,與王朝撫衡”,不久被鎮(zhèn)壓,夜郎遂亡,不載入史冊。這是史書上記載夜郎興、亡相隔110年的兩次重大歷史事件。夜郎解體,時過境遷,政區(qū)更改,山河易名,民族流陡,時代久遠,夜郎之謎作為歷史懸案,已有二千多年了!中國歷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國,樓蘭古國消失在沙漠,大理古國成為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夜郎古國在人們印象中深刻留下“夜郎自大”這句成語。貴州的眾多的少數民族群體一旦納入中央王朝的統(tǒng)治管理,統(tǒng)治者采用的民族政策,雖各個時代盡管有差異,但都離不開派流官來管理,或者利

20、用當地土官來管理。中央王權如政權更迭不休,或鞏固困難,無力顧及,則土官會發(fā)展坐大,長期割據,影響中央王朝統(tǒng)一,必定對流官造成巨大威脅,爭斗不可避免。中央王朝戰(zhàn)略眼光一旦看到這里重要政治和軍事戰(zhàn)略價值,必定對這地區(qū)加強開發(fā),派軍隊鎮(zhèn)壓土官,加強流官管理,獲取戰(zhàn)略物資需求,或者借道去征服邊遠少數民族割據,自雄稱霸一方封建領主。從有文字記載2560年貴州史中,我們領略了這個爭斗焦點,也演繹了一部血與人的歷史。在西漢版圖中,中央王朝四周有四夷(夷是當時對少數民族的稱呼):匈奴、西羌、百濮、西南夷。百濮(東南沿海少數民族)是移徒的半農半牧經濟,匈奴、西羌是“隨畜遷徒”的半農半牧經濟,南夷定居農耕經濟穩(wěn)定

21、,也帶來人口穩(wěn)定發(fā)展,是“四夷”中人口最多的,因而在政治上是顯赫的群體,在中央王朝眼光中是有地位的。秦統(tǒng)一六國后,曾經把眼光略微看到古夜郎,這便是派常修五尺道。五尺道從今川南宜賓,入滇東北進黔西北,過赫章、威寧,復云南曲靖,支線由漢陽縣通縣到遵義貴陽一線,即今合江縣、赤水、習水到桐梓去遵義貴陽。秦統(tǒng)一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古貴州設為黔中郡。以掌兵權的“尉”為一郡的最高長官,設郡監(jiān)耒“察事”,皆有縣令。黔中郡各縣受制于握有重兵的最高長官。這是“流官”管理,為戎守和開發(fā)南夷,曾多次遣發(fā)中原人士和成年女子前去婚配,日久他們都融進當地少數民族群體中。漢王朝建立到漢武帝的年間是修養(yǎng)生息換耒國力富強時期,

22、南夷各地均處于自葆狀態(tài)。漢武帝時期,北方匈奴威脅排除,為結束南越的割據,實現統(tǒng)一,開發(fā)和管理南夷提到議事日程,制定了“和平內屬”“以其故俗治”政策,即不強迫當地少數民族改變世代相襲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意識信仰,不按內地制度強行改變世社會形態(tài),土流并治。史記西南夷傳、華陽國志南中志提到的吳霸、陳立、萬年、周欽、謝暹等,便是漢中央委任的“流官”,而對于夜郎各部的“君長”“邑君”等大、小首領,漢中央仍加以承認,任隨他們按原有習慣掌握本部事務,保持他們獨立經濟和社會地位。而不服“流官”管理,或者少數首領以武力破壞統(tǒng)一,制造騷亂,則用重兵鎮(zhèn)壓或者誅殺其君長、首領。如治南夷時用兵鎮(zhèn)壓了夜郎中一些頑固勢力

23、,誅且蘭國君,陳立太守誅夜郎國君王興。不料,興妻父翁指與興子邪務除余兵,迫脅旁二十二邑反。由于叛亂規(guī)模較大,陳立奏請招募當地少數民族人民與都尉萬年等分頭攻擊叛亂者,“蠻夷共斬翁指,持首出降”。夜郎王國此后不復見于記載,其政權在此時絕滅。夜郎王國的滅亡導致了夜聯(lián)盟因失去中心而瓦解,此后原聯(lián)盟成員多散而不聚。陳立太守誅殺夜郎王興及斬翁指的消息傳開,句町王禹,漏臥候愈震恐,“入栗千斛,牛羊勞吏士”,他們惶恐不安地表示繼續(xù)臣服于漢王朝。句町王國未能取代夜郎王國而成為新聯(lián)盟盟主。但它國的勢力向牂柯、益州、郁林三郡交接地帶擴展,成為“三邊蠻夷”的核心。新莽時期王莽改變漢制,施行錯誤民族政策,王莽令五威將軍

24、王奇等人,帶著符命,印綬給“四夷”更名,“皆受新室印綬,因收故漢印綬”?!拔逋洺觯木漕疄楹颉币甬敃r句町王邯怨恨,王莽乃命牂柯大尹周欽詐殺邯。邯弟承為兄報仇又攻殺周欽,王莽令所有州郡出兵攻擊句町未能奏效。在王莽歧視和掠奪少數民族政策施行下,三邊蠻夷愁怨盡反,復殺益州大尹程隆。王莽遣寧始將軍廉丹與庸部牧史熊發(fā)天水,隴西騎士及廣漢、巴、蜀、犍為諸郡吏民兵者萬人,萬人運送輜重,前去征討,后更換廉丹,遣派復位大司馬郭興,庸部牧李曄、周師和仲曹助部興出擊町。這樣,在整個新莽時期的十幾年中,句町及其影響下的“三邊蠻夷”一直被大規(guī)模征討,但他們沒被鎮(zhèn)壓下去。五、秦、漢時夜郎并不大夜郎名稱出現在漢初史跡

25、中。從歷史延續(xù)性看,夜郎之名必然與秦建置郡有關,與開發(fā)西、南夷有關。史記西南夷列傳中“秦滅諸侯,惟楚苗裔尚有滇王”“秦時常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按此論述,秦統(tǒng)一全國時,只有滇尚在控制版圖之外,秦為開發(fā)西南夷開鑿五尺道,并置吏管理西南夷。漢王朝建立到漢武帝的年間,是修養(yǎng)生息換來國力富強時期,西南夷各郡縣均處于自葆狀態(tài)。漢武帝時期,北方匈奴威脅排除,為結束南越割據,實現統(tǒng)一,開發(fā)西南夷提到議事日程,制定了奉行和平內屬政策。召豫章郡番陽縣令唐蒙,拜為郎中將。出使西南夷。唐蒙入夜郎,對夜郎及其它地區(qū)的首領們勸說歸附。“將千人”“食重萬余人”押運送物資,對其首領“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

26、子為令?!奔匆源罅课镔Y饋贈,陳述利害關系,通過協(xié)商談判達成協(xié)議將其地置為漢縣。夜郎首領“多同”歸服,封為“夜郎侯,其子為縣令?!薄耙估珊睢倍嗤笆骋匾估蓢?。夜郎“旁小邑”的邑君們受其影響,均歸服。班固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論述:“列侯所食縣,曰國。”故史記中稱“多同所食為夜郎國”,即是夜郎縣。漢代封爵為王、侯兩級。王比侯大,侯又分“縣侯”,“鄉(xiāng)侯”“亭侯”三種?!耙估珊睢碑攲佟翱h侯”一級最大封爵。其封地是很小的。華陽國志記載:“夜郎郡,夜郎國也,屬縣二戶千?!保ㄈA陽國志卷四,頁)即每縣只有五千人。漢王朝自唐蒙進入夜郎國后,也一直把其地置為夜郎縣。東漢應劭明確地說,此縣為“故夜郎侯邑”,其范圍只能置一縣。這些情況說明今貴州及其周邊當年均屬夜郎國一國轄地為不確切。在這片地區(qū)中好些處留有“夜郎”名稱,則因此一大范圍內曾包括夜郎王國在內的夜郎聯(lián)盟群體及其他分散的夜郎人群生息之所,史上并無跨州連郡或相當于今貴州全省轄境的單一“大夜郎國”疆域。漢王朝對夜郎國統(tǒng)率的地區(qū)的開發(fā),主要有筑路,設置郵亭傳舍和徒內地人口來墾殖。鑒于夜郎國統(tǒng)率的地區(qū)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