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1頁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2頁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3頁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4頁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斷句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斷。文言文中,在少數(shù)地方也用到了“是”來表示判斷,如:“不知木蘭是女郎?!薄皢柦袷呛问?。”但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主要特點是不用判斷詞,其常見的句式有:1在主語后加“者”表停頓,在謂語后加“也”表判斷,基本形式有:A者,B也。這是文言文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陳涉者,陽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判斷句。)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的緣故,是因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A者,B。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2、。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A,B。(無標(biāo)志,直接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劉備,天下梟雄。/秦,虎狼之國。2用“乃” “則”“即”“因”“皆”“悉”“”必(副詞)/“是”“此”(代詞) /“為”/“非” (表否定判斷)等詞語表判斷。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環(huán)滁/皆山也。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將項燕。此亡秦之續(xù)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此后典籍皆為版本。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諸葛亮出師表)此

3、天子氣也。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二、被動句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主動句:施動者+動詞謂語+受動者(一般主動句)施動者+(把+受動者)+動詞謂語(“把”字句) 被動句:受動句+(被+施動者)+動詞謂語(“被”字句)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biāo)志詞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沒有標(biāo)志詞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一)1用“為”/“為所”或“為(之)所”表被動。不者,若屬皆且為(劉邦)所虜。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動。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見”或“

4、見于”表被動。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見+動)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沒有標(biāo)志詞的被動句。這種被動句中沒有出現(xiàn)任何被動詞,一般要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進(jìn)行判斷。(意念被動句)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帝感其誠。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三、賓語前置句在古代漢語里,賓語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一般都是在動詞(或介詞)的后面,但為了強(qiáng)調(diào)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把它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賓語前置

5、大致有三種情況:1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否定詞+代詞+動詞)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古之人不余欺也。例中的代詞“己”是謂語“知”的賓語,置于謂語前;例中“余”是第一人稱代詞“我”,是謂語“欺”的賓語。吾見過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譯文】我看見經(jīng)過我這里的人多著呢,(可是)沒有誰哀憐我。2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作動詞的賓語、作介詞的賓語),賓語前置。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安、何、誰等)作賓語,一般提前到動詞(或介詞)前。如:微斯人也,吾誰與歸? 介詞的賓語“誰與”前置代詞+介詞+動詞/介詞的賓語豫州今欲何/至? (動詞的賓語)項王曰:“沛公安在?” (動詞的

6、賓語)例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何以知之? 介詞的賓語“何以”前置3通過“之(是)”提賓。(“之”“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孤臣唯命是聽。例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簡陋)的意思;例中的“唯命是聽”即“唯聽命”,“是”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句式中的“唯”可譯為“只”或“只是”等。成語中“惟利是圖”“惟才是舉”“惟你是問”也屬于這種格式。4介詞“以”的賓語前置。()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dāng)十。例“是以”是“以是”的倒裝;例“一以當(dāng)十”是“以一當(dāng)十”的倒裝。這種提賓不需要其他條件,

7、只是一種強(qiáng)調(diào)的表示。成語“一以貫之”“夜以繼日”也是這種用法。四、定語后置句在現(xiàn)代漢語里,定語常放在中心詞(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面,起修飾限定作用;而古代漢語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詞后,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定語后置。定語后置一般有標(biāo)志性的詞語,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特點把它歸結(jié)為四種常見的形式:1(名詞)中心詞之后置定語(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2(名詞)中心詞之(而)后置定語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群臣/(之)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有時“之(而)”省略)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率領(lǐng)謝莊精通武藝善于格斗的少年。)馬之千里者(能

8、日行千里的馬)3、“中心語+定語+者”的形式;求人/可使報秦者。(求可使報秦之人)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賓客)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燒溺死之人馬)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4中心詞數(shù)量詞嘗貽余核舟一。/為人五,為窗八。鑄以為金人十二。(用它鑄成了十二個金人。)五、狀語后置句(狀+動、形+補)/“以”、“于(乎)”+名詞或代詞介詞結(jié)構(gòu)“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謂語動詞后作補語,這類補語按現(xiàn)代漢語習(xí)慣是放在謂語動詞前面作狀語,所以翻譯的時候就把它當(dāng)作了狀語因此有人稱它“狀語后置”或“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如介賓短語/于+賓

9、“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古人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介賓短語/以+賓“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保◤埡鈧鳎┝⒅髦^倒裝句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qiáng)調(diào)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七、成分省略句1省略主語。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qū)υ捴幸渤3J÷?。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草木)盡死。

10、2省略謂語。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文言文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走)五十步笑(走)百步3省略賓語。尉劍挺,廣起,奪(劍)而殺尉。(動詞賓語省略)豎子不足與(之)謀。(介詞賓語省略)以相如功大,拜(相如 )為上卿4省略介詞。文言文中介詞“于”也常常省略。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動+處所、地點)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兄為里長,里多逃亡,輸納無所出。每歲終,官府催科,搒掠無完膚。自新/輒/詣縣/自代(),而匿其兄()他所??h吏怪其意氣。()方授杖,()輒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長,實書生也。”()試之()文,()立就,()慰而

11、免之。自新視豪勢眇然不為意。吳中子弟多輕儇,()相聚集,()以褻語戲笑,自新一切不省,()與之語,()不答。議論古今,意氣慷慨。酒酣,大聲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視,氣勃勃若怒,群兒至欲毆之。/補學(xué)官弟子員,學(xué)官索贄zh贄zh古代初次拜見尊長時所送的禮物金甚急,自新實無所出,數(shù)召笞辱,意忽忽不樂,欲棄去,俄得疾卒?!咀g文】他的兄長是里長,鄉(xiāng)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稅沒地方來。每到年終,官府催交租稅,把他的兄長拷打得體無完膚。自新就前往縣衙代替哥哥(受責(zé)罰),而把他哥哥藏在別的地方??h吏為其意氣而感到奇怪。剛要施與杖刑,他就阻止了,問:“你是什么人?”自新說:“我是里長,本是一名書生。”縣吏讓他試

12、寫一篇文章,他馬上就寫成了,縣吏安慰他,并免去了對他的刑罰。自新對那些權(quán)豪勢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吳中子弟大多輕薄浮滑,(常)聚集到一處,用猥褻的語言相互取笑,自新一切都不理會,人們和他談話,他也不回答。而談?wù)摴沤裰聲r,他則意氣慷慨。酒喝到酣暢時,他大聲說:“主宰天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他眼睛直直地往上看,神氣勃勃仿佛發(fā)怒一樣,那些年輕人看到了就想毆打他。(后來)他被補授為縣學(xué)的生員,學(xué)官向他索要禮金很是急迫。自新確實拿不出禮金,屢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樂,想棄學(xué)而去,不久得病而死。八、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

13、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dá)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 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1、表示疑問1/(1)何以?(根據(jù)什么?憑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以何”)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論語) 2/(2)何所?(所的是什么?)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 (所思/所憶的是什么?)賣炭得錢何所營?(賣炭翁) 3/(3)奈何?(怎么辦?/為什么?)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4/(4)如何?奈何?(拿怎么樣呢?)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虞兮虞兮奈若何?(垓

14、下歌) 5/(5)孰與?(與相比,哪個?)吾/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6/(6)何為?(為什么?)君何為生我家?7/(7)安乎?(怎么呢?) 然劉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zhàn))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爾安敢輕吾射!2、表示反問8/(1)何哉(也)?(怎么能呢?)/何哉?(為什么呢?)若為傭耕,何富貴也?何可勝道也哉?(兼有感嘆)(游褒禪山記) 9/(2)如之何?(怎么能呢?) 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10/(3)何為?(為什么呢?/干什么呢?)/奚為?奚以九萬里而南為?奚為:為,wi,語氣詞,表示

15、反詰或感嘆。奚以:為什么。何辭為?(鴻門宴)11/(4)何之有?(有什么呢?)宋何罪之有?()夫晉何厭之有?(左傳僖公三十年)12/(5)安哉(乎)?(哪里/怎么呢?)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13/(6)不亦乎?(不也是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察今)14/(7)非歟?(不是嗎?)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列傳)15/(8)顧哉?(難道嗎?)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xué))16/(9)獨哉(耶)?(難道嗎?)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頗藺相如列傳)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竊符救趙)17/(10)豈(其)哉(乎,耶)( 哪里呢?)豈

16、若我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嘆)(捕蛇者說) 沛公不先入關(guān),公豈敢入乎?(鴻門宴)未報秦施而伐秦師,其為死君乎?(殽之戰(zhàn))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18/(11)寧耶?(哪里/怎么呢?) 寧知此為歸骨所耶?(兼有感嘆)(祭妹文)19/(12)寧乎?(難道/怎么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老當(dāng)益壯,寧(寧,豈,難道,哪)移白首之心?(滕王閣序) 3表示感嘆 20/(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21/(2)直耳!(只不過罷了!)王曰:“不可,直不過百步耳!” (孟子梁惠王上)22/(3)惟耳!(只罷了!) 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耳!

17、 (譚嗣同)23/(4)一何(多么啊!)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24/(5)亦哉!(也真是啊!)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記) 25/(6)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后序) 4表揣度 26/(1)無乃乎(歟) (恐怕吧?/)(兼表反問)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27/(2)得無(微)乎?(該不是/沒有吧?/能夠有所不嗎?)(兼表反問)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日飲食得無衰乎?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能夠有所不嗎? )28/(3)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其可怪也歟?(師說)29/(4)庶幾歟?(或許吧?) 吾王/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