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靜安區(qū)2020學年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高三語文試卷 一、積累應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其為人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2)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官盛則近諛。(唐韓愈 )(3)紅樓夢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主持人向與會的老中青嘉賓表示歡迎,引用了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名句。這句名句應該是:“ , ?!?.按要求選擇。(5分)(1)撰寫演講稿引用詩文名句可以增加表現力。下面引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以英雄為榜樣,逐夢前行”的演講稿引用孟浩然詩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B.“學習拓荒牛精神,刻苦學習”的演講稿引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2、”。C.魏老師講古典詩詞新見迭出,他在介紹經驗的演講稿中說自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D.王勉同學在介紹江南故鄉(xiāng)美景的演講詞中引用“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2)下面是顧隨先生的講課稿,后經其學生葉嘉瑩整理成書。整理過程中不小心將橫線上的文字順序弄亂了,編輯提出了幾種不同的銜接方式,你認為正確的一項是( )。(3分)英雄是可以有的。一個民族,不能無領袖,猶之人之不能無腦子,故無論是民主或獨裁,都須有領袖。 最好的英雄是犧牲自己,為民族、國家、大眾。英雄不過是一個領袖罷了,做領袖的人不應老表現自己。秦始皇吞并六國,不可一世之雄,后來壞在求長生及希為子孫永久之業(yè),故秦二世而亡。如果如此,則
3、恐怕將眾叛親離且其手下必定是奴才而無人才。但英雄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為大眾出力,此始是真英雄。A. B. C. D.二、閱讀7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6分)“無用的”知識 羅素在開始謀生之前,人們沒有時間什么都去學習,無疑“有用的”知識是最有用的。它建立了當代世界。沒有它,我們就沒有機器、鐵路、飛機?,F代知識已帶來人們普遍健康狀況的大大改善,與此同時也發(fā)現了如何使用毒氣去毀滅大城市的方法。同以往比起來,我們今日世界最明顯的特點在于“有用的”知識。同樣必須承認許多傳統(tǒng)文化教育是愚蠢的。兒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法,而終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讀希臘文或拉丁
4、文著作。從各方面考察,現代語言比拉丁文和希臘文更可取。它們不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時間內給予更多的文化知識。文明的進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識在解釋當今問題上,比起現代國家和關于這些國家的最近歷史的知識更少得到運用。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實用目的外,還應有其他目的?,F代城市居民的娛樂方式愈來愈趨向于被動,趨于懶散地觀看他人的技藝和表演。這些人的娛樂方式雖然無可厚非,但總比不上那些受過教育而且具有與工作無關的廣泛的智力興趣的人。由于技術進步,機器代替了人類勞動,人們的閑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動和興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樂中。所以,普通人必須去接受提高自己心靈涵養(yǎng)的,當然也包括實用技術知
5、識的教育。狹隘的功利主義教育忽視了人的理想訓練與技術訓練具有同等的必要性。未經訓練的人性中存在許多野蠻因素,它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或輕或重地表現出來。如一些人背后說長道短,令人厭煩。當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時也是殘忍野蠻的,但他們比起那些心靈未經開化的人,較少如此,行兇斗毆的人在學校學習很少能達到中等水準。這些人除了虐待他人沒有其他快樂。最為人們普遍向往的兩件事是權力和頌揚。一般來說,無知的人只能訴諸粗野的方式來獲得這兩者,包括體力上的征服。文化教養(yǎng)提供給人的是很少有害的權力形式和較多使自己受到稱贊的有價值的方式。也許“無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優(yōu)點是能促進心靈沉思的習慣。現在世界上有許多人遇事過分輕
6、率,不僅行動之前沒有經過周密考慮,而且對有的行動從智謀上加以考慮也難以進行。在這個問題上,人們以各種奇異方式表現出他們的偏見。心靈的沉思習慣具有遍及從最淺薄到最高深之處的優(yōu)點。例如從被跳蚤咬、火車誤點或與同行爭吵等這些小苦惱開始。這樣的煩事似乎很不值得做出英雄主義行為的反應,或者像對待人類暫時救治不了的病害一樣無可奈何,然而它們對人的影響卻破壞了許多人的善良習性和生活樂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從一些奇特的知識中找到不少安慰,這類知識與這種現時的苦惱有著確實或空想的關系;即使沒有這種安慰,也能從人們的思想中當下消除這種苦惱。當我們受到氣得臉色發(fā)白的人攻擊時,想想笛卡爾論情感中題為“為何那些氣得臉
7、發(fā)白的人比那些臉發(fā)紅的人更為可怕”的一章,就會感到欣慰。雖然文化上粗淺的快樂足以解除實際生活中的一般苦惱,而沉思更為重要的功用則關乎生命的災難、死亡、 痛苦、殘忍以及國家民族陷入不必要的悲慘狀況。獨斷的宗教已不能再帶來慰藉,為了使生活不趨于黑暗、枯燥, 不致充滿膚淺的自我肯定,必須尋求某種可以代替的東西,現今世界充斥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憤怒群體,其中沒有一個能具備全人類的整體眼光,每個群體都寧可文明毀滅,與不愿作絲毫的讓步、對于這種偏狹,任何專門教育都不能提供解救的辦法。因為它屬于個人心理上的問題,解毒良方應求之于歷史學、天文學以及一切無礙自尊心,相反能讓個人以合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些學科,需要的
8、不是這樣或那樣的特殊的片段知識,而是足以激發(fā)整體人生目的概念之知識:藝術與歷史,對英雄人物生活之了解,以及對人類在宇宙中極其偶然而短暫的地位的了解所有這些都同人類特有的自傲心情相聯系。從廣闊的認知能力和無私的感情結合中最易產生出智慧來。在所有時代,人生充滿著苦痛,在我們今天較前兩個世紀人生苦痛更甚,個人與公眾的不幸只能靠意志與智力的交互作用來控制:在意志方面是拒絕回避不幸,在智力方面是認識它,如果能補救則尋求補教的辦法;如果不能補救則根據對它的關系的看法,將它視為不可避免的而接受它,并且記住那些存在于它之外的其他地區(qū)、其他時代和星空的深遠之處,使得它變得可以忍受。(選自作者寫于1930 年的幸
9、福之路,有刪節(jié))3.第段中“有用的知識”指 (2分)4.下列有關“無用的知識”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無用的知識”重視理想訓練,以此盡量消除人的野蠻本性。B.“無用的知識”更能促進人的心靈沉思,促進人的完善發(fā)展。C.“無用的知識”能消除人類現時的苦惱,讓人得到一些安慰。D.“無用的知識”不是專業(yè)教育能提供的,而出自心理的覺悟。5.與原文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3分)A.高尚的快樂,主要建立在與工作無關的智力與個人興趣上。B.未受教育的人的快樂常通過體力上的征服等粗野方式實現。C.藝術、歷史學科能矯正人類的自傲,較其他學科更具智慧。D.人生的苦痛,只能靠意志與智力的交互作用
10、來認識和接納。6.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4分)7.羅素在本文強調了“無用的”知識對人類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下列文字中丁元竹則認為,真正的學術必須是有用的知識。結合本文和下面的文字,從寫作意圖的角度評析二人的觀點。(4分)科技部和教育部聯合發(fā)文破除論文至上的文件,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這個話題的熱議。中央黨校丁元竹教授在2020年初撰文指出,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界定學術的目標和治學目的。文章以費孝通為例,說在中國學術史上,費孝通研究的問題緊緊貼近中國發(fā)展現實。20世紀40年代以后,他開始以流暢的文筆使學術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20 世紀70年代后期,他繼續(xù)用雅俗共賞的文筆展示一些重大命題,努力把自己的研
11、究成果轉化為決策成果,推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據此,丁元竹認為:真正的學術必須是有用的知識。(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5分)文本一在牛津 耿傳明牛津大學創(chuàng)辦于1167 年,牛津城的建成當然還要更早。徜徉于遍布中世紀風格古建筑的牛津街頭,我有種感受:在牛津亡故七八百年的鬼魂照樣可以毫不困難地找到回家的路,因為有千年歷史的小教堂仍在原地未動,牛津城的地標古塔依然矗立,幾百年前的墓地依然完好無損,占據著牛津城的市中心商業(yè)黃金地帶。相對于其他后進現代化國家,我覺得英國是比較成功地減弱了現代化所帶來的巨大顛簸、震蕩的國家,也就是說英國在其現代化的進程中仍舊保持了其歷史文化的連續(xù)性,也就是英國之
12、為英國的國家特性,這是非常難得的。而對于古今之變淡然處之,不走極端正是英國文化的一大長處,它的創(chuàng)新不以踢開傳統(tǒng)開路,它的保守不以壓制創(chuàng)新為能,因此它可從傳統(tǒng)和現代中都能得到有意的滋養(yǎng)。我在牛津的時候有一次受邀參加牛津大學一個很古老、著名的學院莫頓學院的晚餐會,這樣的晚餐會在牛津大學是一種非常隆重的場合。菜肴并不豐盛,就是土豆、奶酪、魚排之類,主要的在于精神會餐,也就是坐下來之后的老師學生開始邊吃邊聊,探討彼此感興趣的問題,這樣的探討、爭論直到夜闌才會結束。這種晚餐會實則是牛津人的第二課堂,它重視的是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疑問、沒有個人見解,你根本就無法參與討論,所以他們最常用的一句話
13、是“你的觀點是什么”,這與我所自小經歷的填鴨式的灌輸的確迥然異趣。我所在的研究所的老師也來自于專業(yè)相關的各個學院,我的導師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教授,曾帶我去他們學院參觀。她所在的學院建于17 世紀初期,大致與莎士比亞同時期,四百多年校史,在牛津還不算太老。該校是當時的一對貴族夫婦捐建的,丈夫去世后,由其遺孀接力建成。學院對師生可謂體貼入微,建校之初就建了一個供教授們專用的小花園,沿用至今,門鎖還是中世紀樣式的老鎖,導師開了半天,才把它打開。小花園里花團錦簇,綠草如菌,幽靜、典雅,平常也很少有人光顧。學院還有免費的午餐和晚餐,教授可以帶自己的學生和朋友去吃飯,順便討論問題。關于這個學院,還流傳有這
14、么一個故事:四百多年前學校初建時,禮堂用的梁柱等全取材于數百年才能長成的厚重、堅硬、光潔的橡木,非常氣派。過了三百多年,這些橡木梁柱已經老朽,需要更換了,但要修舊如舊,到哪里去找這些百年才能成材的橡木?即使找到了也負擔不起那么高昂的價格啊。正在校方一籌莫展時,負責校史檔案的職員提供了一個線索。當年的學校捐助者給后人留下了一封信,其中提到了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捐助者當年已在自己的莊園種下了幾十棵橡樹苗,現在三百年已經過去,正好成材,可滿足需要。學校將信將疑,派人到貴族當年的莊園查問,果然發(fā)現了那座樹木已經成材的三百多年的橡樹園,于是,看似無法解決的難題迎刃而解。辦一所大學不但需要恒產,更需要有恒
15、心,需要種超出一時一地,乃至超出自己這一代人需要的長遠眼光、超越情懷。辦大學實質上也是在傳承、守護文明,而對文明的守護與發(fā)展才是人類的根本利益所在,相比之下,任何時代的需求比起這種永恒的需要都要遜色得多,因為它所營造、守護的是人類永久性的精神家因。正如陶淵明的詩:“種桑長江邊,三年望當采。枝條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氯~自摧折,根株浮滄海。春蠶既無食,寒衣欲誰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復何悔?!逼渲邪@的不只是一時一地的悲劇,更是對文明成毀、存亡的憂思。注耿傳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南開大學教授。文本二學者散文主要有三個基本條件:一是學者角色,即他必須是某一領域學有所成的專家學者;二是文本的學者立場,有
16、的學者的讀書札記,不涉及文化使命和人文關懷,也不能算學者散文;三是文學性,能以文學美感打動讀者。學者散文更關注文化和人類命運,他們思考的對象往往是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理想、精神氣質、審美情趣、生活方式等,是健康的發(fā)展,還是異化的衰落?他們思考最多的也是生命、人性、欲望、意義和幸福等核心詞。從思維方式來說,學者的最大特長之一就是他的理性自覺。作家散文往往重視形象、感覺和意象,在他們的筆下往往流溢著形狀、聲音、色彩、感悟、象征和通感,學者散文則重視的是邏輯的力量,即注重推理、運演、證明、議論、剖析等方法。這樣,學者散文的嚴整性、理論色彩、思想性和氣勢就能夠凸顯出來。如陳平原多用考證法來顯示自己散文
17、的邏輯性,他往往旁征博引,從歷史的線索里尋找頭緒,與他探索的現在精神旨向接軌。作家散文里,作者往往靠敘述、描寫和抒情含蓄地表達自己的主張。學者散文作者常常自己站出來議論,以強化自己的觀點。當然,議論不能是毫無節(jié)制的,而應該是點石成金之筆。8.文本一第段“幽靜、典雅”中的頓號是去掉好還是保留好?請簡析。(3分)9.分析文本一第段故事的作用。(4分)10.文本一末尾引用陶淵明詩句是否妥帖?請評析。(4分)11.請以文本二提出的學者散文的概念及特點,對文本一進行評價。(4分)(三)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題。(8分)踏莎行初春(清)徐燦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
18、飛上櫻桃樹。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云猶舊河山,月痕休到深深處。注春魂:春日情懷。本詞作于明亡入清時。金衣:指黃鶯。月痕:月影,月光。12.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起句點明時令尚在早春時節(jié),梨花還沒有開放,百草剛剛發(fā)芽。B.“晶簾”句寫水晶簾寂然空垂,無人掀動,觸發(fā)詞人愁思渺渺。C.“金衣”句明寫鶯聲悅耳,暗寫詞人渴望掙脫牢籠、奔向自由。D.全詞借景生情,含蓄地抒發(fā)了興亡之感,帶有濃厚的民族意識。13.填入下闋“碧云猶舊河山”方框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A.疊 B.隱 C.畫 D.藏14.前人評價此詞“于念舊傷離之中,寄滄桑之嘆”,請據此賞析下闋情
19、景相融之妙。(4分)(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20分)何景明傳何景明,字仲默,信陽人。八歲能詩古文,弘治十一年,舉于鄉(xiāng),年方十五,宗藩貴人爭遣人負視,所至聚觀若堵。十五年,第進士,授中書舍人。與李夢陽輩倡詩古文,夢陽最雄駿,景明稍后出,相與頡頏。正德改元,劉瑾竊柄。上書吏部尚書許進勸其秉政毋撓,語極激烈。已,遂謝病歸。逾年,瑾盡免諸在告者官,景明坐罷。瑾誅,用李東陽薦,起故秩,直內閣制敕房。李夢陽下獄,眾莫敢為直,景明上書吏部尚書楊一清救之。九年,乾清宮災,疏言義子不當畜,邊軍不當留,番僧不當寵,宦官不當任。留中。久之,進吏部員外郎,直制敕如故。錢寧欲交歡,以古畫索題。景明曰:“此
20、名筆,毋污人手?!绷艚浤辏K擲還之。尋擢陜西提學副使。廖鵬弟太監(jiān)鑾鎮(zhèn)關中,橫甚,諸參隨遇三司不下馬,景明執(zhí)撻之。其教諸生,專以經術世務。遴秀者于正學書院親為說經不用諸家訓詁士始知有經學。嘉靖初,引疾歸,未幾卒,年三十有九。景明志操耿介,尚節(jié)義,鄙榮利,與夢陽并有國士風。兩人為詩文,初相得甚歡,名成之后,互相詆諆,夢陽主摹仿,景明則主創(chuàng)造,各樹堅壘不相下,兩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說者謂景明之才本遜夢陽,而其詩秀逸穩(wěn)稱,視夢陽反為過之。然天下語詩文必并稱何、李,又與邊貢、徐禎卿并稱四杰。(選自明史卷二八六)注頡頏:xi hng,原指鳥上下飛,后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秩:官吏的官階、品級。內閣制敕房:
21、官署名。掌管詔書、題奏等機要文書。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所至聚觀若堵( ) (2)眾莫敢為直(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1)錢寧欲交歡( )A.一齊歡樂 B.把酒言歡 C.相交而得其歡心,結好 D.結為兒女親家(2)互相詆諆( )A.夸贊 B.詆毀 C.傷害 D.吉祥17.把第段畫浪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已,遂謝病歸。逾年,瑾盡免諸在告者官,景明坐罷。18.對第段畫橫線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記出來。(3分)遴 秀 者 于 正 學 書 院 親 為 說 經 不 用 諸 家 訓 詁 士 始 知 有 經 學19.傳記以
22、典型事例表現了何景明的性格和才能特征。請根據原文內容填寫下表。(4分)事件特點十五歲中舉,四年后又考中進士,授官中書舍人。才華出眾,少年得志劉瑾竊權,何景明上書許進,勸諫語氣激烈。李夢陽下獄,何景明上書禮部尚書救之。乾清宮災,上疏直言皇帝為政之失。(請?zhí)顚憙蓚€四字句)(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請請概述事件。)交友慎重,自知之明任陜西提學副使期間,懲治廖鑾隨從人員。(請?zhí)顚憙蓚€四字句)(直接摘抄原文不得分,請請概述事件。)教授諸生,經世致用20.何景明與李夢陽都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請根據本文,概括兩人的文學風格及交往過程,并簡評之。(4分)(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4題。(11分)炙背軒記 (明)
23、貝瓊隴右邾君仲義,主華亭之邵氏義塾,題所居之南榮曰“炙背軒”,以書抵瓊曰:“襲狐貉者不知有炙背之快,有炙背之快者不知狐貉之至美。當窮陰苦寒,吾身猶蛇之糾而不得伸也,吾口猶蟬之喑而不得鳴也。海日自東方出,乃席而坐其隅,光氣所及,倏焉外融而內暢,不啻醪之沃,火之鑠,溫風之噓,耳聰目明,百體潛蘇,欣然高歌,作金石聲,莫知其所以然者,則天下有快于此?然大明無私,吾惡得而私哉!天下固同此快也。彼襲狐貉者,惴惴不敢出闈闥,假之醪而飲焉,假之火而附焉,曰是美至足矣,又惡知炙背之為快。由是宋人欲獻至尊而希其賞,嵇康乃云: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疏矣!迨未之知也。惟先生記之,以成吾懶?!庇嗄藶橹畤@曰:“溺于物者,有無
24、窮之欲;得于己者,有無窮之樂。方海內兵爭,智勇之士各欲自炫,以徼取一時之貴富,朝暮奔走于形勢之途,觸風埃,覆冰雪,而未暇炙背如田夫野老者也。仲義獨超然高蹈,雖王公子尊,不能屈而致之,且與田夫野老以炙背自適,則其不溺于物而有得于己,可知矣。昔杜少陵在夔州西閣曝日,見之于詩者,可謂極其形容矣。今仲義之居,亦少陵之西閣,則炙背之快,無適而不在焉,余亦將從之相與坐談茲軒之下,而與天地間萬物同被愛日之光,豈非幸歟?”是為記。仲義通經術,善持論,有司嘗薦之春官。賦詩清麗有法,世多傳誦云。至正二十有四年,歲在甲辰,春二月既望,檇奔貝瓊記。注貝瓊(13141378),元明之際詩人,浙江崇德(今桐鄉(xiāng))人。本文寫
25、于元末動亂之季。南榮:房子南樓。炙背:太陽曬背部。襲:穿。惡:何,怎么?!八稳恕闭Z出列子楊朱,宋國農夫獻負暄(曬太陽)之樂與君,以期厚賞。嵇康句語出與山巨源絕交書,意思是“雖有赤誠之意,但未免不切合實際”。徼:謀求。春官:指禮部。21.可填入第段方框內的虛詞是( )。(1分)A.乎 B.哉 C.也 D.焉22.對本文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松江是朱元璋對手張士誠故地,邾仲義作為元末遺民流寓華亭,歷盡滄桑。B.邾仲義處亂世而能獨善其身,淡泊名利,高蹈遺世,超然豁達,博學多智。C.邾仲義致信貝瓊,奪耀太陽曬背能“百體潛蘇”,暗含對新朝政治的期許。D.貝瓊稱邾仲義“通經術,善持論”“
26、賦詩清麗”,說明貝了解其性情才藝。23.賞析第段邾仲義來信中有關“炙背之快”的描寫。(4分)24.本文前兩段都在說“炙背之快”,第段在第段的基礎上推進了一層,請加以分析。(4分)三、寫作70分2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甲:你這是偏見。乙:你說我是偏見是基于你的立場對我進行判斷;我認為你對我的評判,也是出自偏見。甲:你不相信科學嗎?你剛才的話違背了科學常識,就不要跟我饒舌了。乙:科學是你家的寵物嗎?我沒有覺得我前面表述的觀點違背了科學常識。以上的爭吵很難有結論,對于思想交流意義不大。如何讓兩個意見不一致的人盡量接近,得出雙方能接受的觀點?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要求:
27、(1) 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2021年靜安二模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5分)(1)發(fā)憤忘食 (2)位卑則足羞 師說 (3)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2.(5分)(1)D(2分) (2)B(3分) 3.(2分)直接改變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知識 4.(3分)D 5.(3分)C 6.(4分)作者首先承認“有用的知識”對當代世界的重要作用,進而從教育角度提出教育除了教給人們有用知識達成實用目的之外,還要重視無用的知識這個論題;(1分)接著分析無用的知識更能訓練人的理想,改變人的殘忍野蠻,更重要的是促進心靈沉思,減少偏見,讓人具有全人類的整體眼光;(2分)最后得出面對當今個人與社會的不幸唯有
28、心靈沉思的智慧能幫助人們認識、直面和忍耐不幸這一結論。(1分) 7.(4分)羅素肯定有用的知識建立了當代世界,但無用的知識更能促進人的沉思,對拯救人類災難與國家不幸有更深遠的意義。(1分)推測其意圖是針對當時技術進步并未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災難的有感而發(fā)。(1分)丁元竹認為真正的學術必須是有用的知識,是強調學術研究對國家現實決策的作用,(1分)推測其意圖是針對當下某些學術研究與現實的脫離,因此倡導學術的現實意義。二者針對的社會現象不相同,觀點并不矛盾。(1分) 8.(3分)答案示例保留為好。從音節(jié)上看,前面兩個四字詞語連貫圓轉,隨后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能形成頓挫感。從內容上看,前兩個詞語描寫花草,第
29、三個形容整個花園給人的感受,用頓號斷開,能提醒讀者感受園中鮮花盛開生機勃勃但又靜謐、安寧的獨特滋味。(答對一點得2分) 9.(4分)這個故事說的是大學辦學的資助者除了捐助現成的橡木做梁柱,還同時種下像樹苗做幾百年后替換的考慮;(2分)從一個側面表明辦大學要有恒產的支持,資助者在辦學的物資上計之深遠,提供“恒產”,暗示大學主事者更要有“恒心”,才能保證大學對人類文明的守護和傳承。(2分) 10.(4分)答案示例1妥帖。陶詩以種桑為喻,桑樹本當種在穩(wěn)固的高原,現在卻栽在多風浪的江邊,所以難逃被摧毀的厄運;(2分)作者取其“欲成大事當計之深遠”之意,(1分)有力地佐證了辦大學需要一種超出一時一地的長
30、遠眼光和超越情懷這一主題。(1分) 答案示例2不妥。陶詩以種桑為喻,寫桑枝條茂密時,忽遇山河更改,意在表達對晉亡的哀悼之情;(2分)辦一所好大學要的是超越時代的眼光與情懷,(1分)與本詩對一時一地悲劇的感嘆不甚貼合。(1分) 11.(4分)答案示例2文章對牛津大學歷史和辦學經驗進行了理性思考,即辦大學既要有恒產更要有恒心,(1分)表明了大學應傳承、守護文明的觀點,凸顯了作者的人文情懷;(1分)文章敘述掌故、描摹場景具有一定的文學色彩,(1分)在思考大學的辦學使命時,文章通過強有力的議論,體現了理性力量。(1分)(評分說明:學者身份、主題涉及人文關懷、既有文學性又強調理性思維;據此評議本文即可)
31、 12.(2分)C(暗寫無人賞識其歌喉的寂寞) 13.(2分)A 14.(4分)下闋首先以景物點明春愁原因:不見故國,沒有歸舟,唯見落日、江流不盡;“夕陽”“江水”暗示前 朝沒落,“扁舟何許”暗含詞人精神無著落之痛,(2分)尾句詞人祈求月亮不要將“舊河山”照亮,免得觸動內 心痛楚,這個典型的景物最為深切委婉,寫盡易代之悲。(2分) 15.(2分)(1)(名詞)墻壁 (2)沒有誰 16.(2 分)(1)C (2)B 17.(5分)不久,他稱病告假歸家。過了一年,劉瑾將所有告假的官員盡行免職,何景明也因此被罷官。 18.(3分)遴秀者于正學書院/親為說經/不用諸家訓詁/士始知有經學 19.(4分)崇尚道義,勇敢擔當 拒絕為錢寧送來的古畫題詞。執(zhí)法嚴格,不畏權貴選拔優(yōu)秀生員,親自為他們講授經學。 20.(4分)都提倡古文,李夢陽風格雄駿,何景明秀逸,不相上下;(1分)都具國士風度,何曾為李下獄仗義申訴,后因李主張摹仿古文,何主張個體創(chuàng)新,遂分道揚鑣。(1分)個人風格不同,但文學主張一致,本可攜手推進明代散文復興,卻因個人恩怨而交惡,各自形成派別,互相詆毀,令人遺憾。(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ifi覆蓋工程合同范本
- 充電樁充電合同范本
- 化肥 購銷合同范本
- 公司增資合同范例
- 勞動薪酬合同范本
- 出售新地磅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簡短合同范本
- 公司代理財務記賬合同范本
- 生活用水水箱清洗施工方案
- 農村礦山出租合同范本
- 上海市發(fā)展改革研究院工作人員招考聘用12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CRM系統(tǒng)應用培訓
- 《招標投標法》考試題庫200題(含答案)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0226)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社會服務機構》課件
- 2025年研究生考試考研法律碩士專業(yè)基礎(法學397)試題及解答參考
- 《消費者行為分析》全套課件
- 中建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方案
- 復變函數論 鐘玉泉 第四版 課后習題答案詳解解析
- 焊接與熱切割作業(yè)實操培訓
- 《學習地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