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_第1頁
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_第2頁
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_第3頁
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_第4頁
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提高雛雞成活率 肉雞從出殼到2周齡、蛋雞從出殼到6周齡稱為育雛期。雛雞死亡率偏高,是讓好多養(yǎng)雞戶頭疼的大問題。死一只雛雞,意味著損失了幾只雞的養(yǎng)殖利潤;如果死亡現(xiàn)象比較嚴重的話,就會給養(yǎng)雞場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進行科學育雛,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對于養(yǎng)雞效益的提高意義重大。那么,影響雛雞成活率的因素都有哪些?又該采取什么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雛雞的成活率呢?呵呵,有一首歌曲叫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提高雛雞成活率也有八項注意,我們一條一條說給您聽。第一條,科學引雛很關鍵,精挑細選擦亮眼。雞苗質(zhì)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雛雞的成活率。因此,養(yǎng)雞戶朋友們在購買雞苗時,首先,要選擇信譽度高,防疫嚴格,并且沒

2、有疫病情況發(fā)生的種苗廠,從而確保種源可靠、雞種純正;其次,挑選健雛也很重要體質(zhì)虛弱的雛雞不容易成活,大部分都會在育雛過程中死亡,這就需要養(yǎng)雞戶朋友們擦亮雙眼,精挑細選。想要挑到體格結(jié)實、個頭均勻、精神飽滿的高質(zhì)量雞苗,這里面的學問也不少呢。采訪怎樣鑒別雛雞的健康優(yōu)劣第二條,初飲開食有講究,處理得當無隱憂。科學地促使雛雞初飲和開食,對于提高雛雞的成活率也十分重要。雛雞第一次飲水叫做初飲,初飲一般越早越好,因為雛雞出殼后體內(nèi)水份大量消耗,如果雛雞“初飲”時間推遲太久;飲水不及時,一方面會引起雛雞脫水,導致體重減輕、腳爪干癟、抽搐、視力下降,癱瘓甚至衰竭死亡,另一方面,處于干渴狀態(tài)的雛雞一旦見到水后

3、,很容易出現(xiàn)狂飲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腹瀉死亡。所以呀,引進雛雞后,要促使雛雞在出殼24小時以內(nèi),并不感覺口渴的時候開始飲水,從而滿足雛雞正常的新陳代謝。給雛雞供應的飲用水要清潔,溫度與室溫要接近,為了給雛雞供應足夠的營養(yǎng),可以在雛雞飲用水加入適量5%的葡萄糖溶液。在雛雞飲水3小時后,就要促使開食了;所謂開食,指的是雛雞第一次吃食。雛雞開食過早,會損傷雛雞的消化道,對雛雞以后的生長發(fā)育不利;開食過晚,會消耗雛雞的體力,使雛雞體質(zhì)虛弱,從而增加雛雞的死亡率。給雛雞開食所用的飼料一定要新鮮,飼料顆粒大小要適中,利于雛雞啄食和消化。開食第一天可以用細碎的玉米顆粒、小米等,飼喂2到3次。從第二天開始,直接給

4、雛雞添加專用的雛雞配方飼料就可以了。添加飼料時要按照少量勤添的原則,每隔2小時喂1次。每次添加的飼料量不要過大,掌握在20到30分鐘內(nèi)被雛雞吃完就可以了,以免由于雛雞貪吃,引起消化不良,導致死亡。從4日齡開始,在整個育雛期內(nèi),每天喂4到6次,喂料時間要固定,不要隨意改變次數(shù)和時間。第三條,溫度適齡來調(diào)劑,雛雞成活更容易??刂坪秒u舍內(nèi)的溫度,是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溫度過高,會影響雛雞的體熱和水分的散失,造成雛雞食欲減退,毛焦,生長發(fā)育停滯,甚至會導致雛雞脫水死亡;溫度過低,一方面會導致雛雞易患感冒、沙門氏菌病、腹水癥等疾病而死亡,另一方面會引起雛雞相互擠堆取暖,如果扎堆時間過長,會造成大批雛雞

5、由于擠壓或呼吸困難而死亡。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溫度才是最有利于雛雞生長發(fā)育的溫度呢? 對于養(yǎng)殖蛋雞的養(yǎng)殖戶來說,剛引進雛雞時,應使雞舍內(nèi)溫度保持在35到33攝氏度左右;當雛雞長到1周齡時,雞舍內(nèi)溫度控制在32到30攝氏度;2周齡時溫度控制在30到28,3周齡時28到25攝氏度,4周齡時25到22攝氏度,5周齡時23到20攝氏度,6周齡時21到18攝氏度。對于肉雞來說,剛引進雛雞時,雞舍內(nèi)溫度要保持在36到34攝氏度左右;當雛雞長到1周齡時,雞舍內(nèi)溫度控制在33到31攝氏度;2周齡時溫度控制在31到29攝氏度就可以了。溫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了參看室內(nèi)溫度計外,還要觀察雛雞的行為,注意雛雞的叫聲。溫度

6、高,雛雞會出現(xiàn)伸翅、張嘴,呼吸頻率增快,食欲減少,飲欲增加等癥狀;溫度低,雛雞聚集一堆,并發(fā)出嘰嘰的叫聲。溫度正常時,雛雞活潑好動,吃食飲水都正常,在育雛室內(nèi)分布均勻,晚上會安靜地休息。 冬季寒冷,氣溫偏低,要采用煤爐、保溫炕、保溫箱、煙道等方法,及時對雞舍進行供暖;夏季炎熱,可以用排風機,水簾等設施,及時給雞舍進行降溫;給雛雞提供一個適宜,并且相對穩(wěn)定的溫度環(huán)境,雛雞就會健康生長。第四條,濕度控制要合理,干濕適宜死亡低。濕度也是影響雛雞成活率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10日齡以內(nèi)的雛雞,影響尤為明顯。如果濕度過低,則雛雞體內(nèi)水分消耗過大,體內(nèi)剩余蛋黃吸收不良,腳趾干癟,食欲不振,飲水頻繁,消化不良

7、,體質(zhì)瘦弱。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又帶走部分熱量,不利于雛雞恢復正常體溫,從而增加雛雞死亡率。而如果濕度過高,雞舍潮濕,有害氣體增加,也會影響雛雞的成活率。蛋用雛雞需要的適宜濕度,在1周齡時應控制在70%到68%,2周齡時控制在68%到65%,3周齡時為65%到63%,4周齡時為63%到60%,5周齡時為60%到58%,6周齡時為58%到55%。;肉用雛雞需要的適宜濕度,在0到10日齡應控制在80%左右,10日齡以后控制在70%到65%就可以了濕度偏低時,可以在室內(nèi)掛濕簾,或在火爐上放水壺產(chǎn)生水汽,也可以直接在地面上灑水;濕度過高時,則要加強通風,排出潮氣,飲水器要放置牢固,防止歪倒第五條,飼養(yǎng)密度別

8、太大,分群轉(zhuǎn)群有規(guī)劃飼養(yǎng)密度對雛雞生長發(fā)育及成活率的高低影響極大,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是保證雞群健康的重要條件。育雛密度過大,會導致雞舍內(nèi)空氣污濁,氨氣的氣味大,濕度高,衛(wèi)生環(huán)境差,雛雞吃食擁擠,搶水搶料,饑飽不均,生長發(fā)育參差不齊,殘次雛雞增多,惡癖嚴重,疾病盛行,從而造成雛雞死亡率升高。那么,什么樣的飼養(yǎng)密度才算是科學合理呢?一般情況下,對于肉用雛雞來說,每平方米面積飼養(yǎng)30只左右就可以了;對于蛋用雛雞來說,3周齡以前的雛雞,每平方米面積飼養(yǎng)20只左右;等雛雞長到3到4周齡時,每平方米面積飼養(yǎng)14只左右;在雛雞5到6周齡時,每平方米面積飼養(yǎng)10只左右。所以呀,隨著雛雞的生長,要及時進行分群、轉(zhuǎn)

9、群。對于雞群中比較弱小的雛雞,要從群中挑選出來,單獨進行飼養(yǎng)。第六條,光照制度定仔細,長短強弱有依據(jù)。不合理的光照制度,也是降低雛雞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剛剛引進的雛雞,大多數(shù)都處于三日齡以內(nèi),這個時期的雛雞視力比較弱,如果光照時間不夠,光照強度不足的話,就會影響雛雞的初飲和開食,從而造成雛雞死亡。反過來說,如果雞舍內(nèi)補充人工光照的時數(shù)過長、強度過大的話,雞會容易驚群,并會出現(xiàn)啄羽、啄趾、啄肛等惡癖,從而導致雞死亡率增加。所以呀,從引進雛雞時,就要執(zhí)行一套科學合理的光照制度。肉用雛雞光照制度肉用雛雞每天的光照時數(shù)要達到24小時,這就需要進行人工補光。人工補光大多采用燈泡進行補光,強度要達到20

10、勒克斯左右,也就是每15平方米雞舍用一盞30瓦的白熾燈泡就可以了。蛋用雛雞光照制度蛋雞的飼養(yǎng)分密閉式雞舍、半開放式雞舍和開放式雞舍,育雛期的光照制度也因雞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重點字幕:密閉式雞舍光照制度密閉式雞舍完全采用人工光照,1日齡到3日齡的雛雞,要24小時開燈,從4日齡開始,每天的光照時長保持在12小時就可以了。在光照強度方面,對于1日齡到7日齡的雛雞,要達到30勒克斯左右,每15平方米雞舍用一盞45瓦的白熾燈泡;7日齡以后,光照強度要達到20勒克斯左右,每15平方米雞舍用一盞30瓦的白熾燈泡就可以了。重點字幕:開放式雞舍和半開放式雞舍光照制度開放式雞舍和半開放式雞舍,采用的是自然光照與

11、人工補光相結(jié)合的方法。1日齡到3日齡的雛雞,每天的光照總時長要達到23個小時。4日齡到7日齡的雛雞,每天的光照總時長要達到20個小時。7日齡以后,每天的光照總時長要達到10到12個小時。養(yǎng)殖戶朋友可以視實際的自然光照時數(shù),決定是否需要人工補光。補光所需的光照強度,可以參照密閉式雞舍進行控制。第七條,定時通風和換氣,空氣清新更有益。科學地對雞舍進行通風,對于雛雞成活率的提高也非常有益。雛雞生長發(fā)育迅速,代謝旺盛,育雛室內(nèi)雞群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還有雛雞排出的糞便,經(jīng)微生物分解,產(chǎn)生的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都會導致雞舍內(nèi)空氣質(zhì)量的下降。如果這些氣體不及時排出,濃度過大,就會使雛雞食欲慢慢減退、生

12、長緩慢、體質(zhì)變?nèi)?,同時還會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嚴重影響雛雞的健康,降低育雛成活率。因此,雞舍內(nèi)應通過開窗、安裝排風扇等措施加強通風換氣,及時補充新鮮空氣。在這里,提醒一下廣大養(yǎng)殖戶,在冬季通風時,為防止通風后雞舍內(nèi)溫度降低,通風前應將雞舍內(nèi)溫度升高12攝氏度;并盡量選擇在中午前后進行通風。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一定要避免賊風和穿堂風的冷風直接吹到雛雞身上,防止雛雞感冒或發(fā)生應激反應,造成雛雞擠壓死亡。第八條,衛(wèi)生免疫要做好,雛雞健康疾病少。雞舍衛(wèi)生及雛雞免疫工作的優(yōu)劣,是影響雛雞成活率的十分重要的因素。雞舍衛(wèi)生差,育雛的料槽、飲水器、保溫設備等日常用具不注意消毒,雛雞的免疫工作不到

13、位,最終會導致雞病盛行,雛雞死亡率大大增加。所以做好衛(wèi)生免疫工作是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重中之重。首先,在引進雛雞前,要對雞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保障雛雞進來之后,能夠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中生活。給雞舍消毒時,可以按照從上到下,從前到后的次序進行,對雞舍的屋頂、墻壁、地面沖洗干凈后用1%到2%的燒堿溶液噴灑消毒,對于籠具、料槽,飲水器等,清洗干凈后可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洗凈。雞舍消毒后,要用甲醛和高錳酸鉀進行密閉熏蒸,24小時后打開門窗和排風扇排出甲醛的氣味,將雞舍空置2周后,再讓雛雞進入。其次,要嚴格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免疫。大群飼養(yǎng)的雛雞,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馬立克氏病

14、、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這些疾病一旦傳染開來,就很難控制,將會導致整個雞群乃至雞場的毀滅性損失。所以呀,廣大養(yǎng)殖戶在雛雞飼養(yǎng)過程中,要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意識,制定嚴格、科學的免疫程序,是確保雛雞健康生長的重要技術手段。在制定免疫程序時,廣大養(yǎng)殖戶要結(jié)合當?shù)氐囊卟×餍星闆r,遇到拿不準的,不要盲目制定,要及時咨詢專業(yè)技術人員,從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下面,我們以河北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給蛋用雛雞和肉用雛雞免疫的方法。對于蛋用雛雞,在1日齡時,要注射馬立克式病疫苗。注射時,可以采用肌肉或頸部皮下注射的方法。在3日齡時,要使用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lián)苗,用點眼的方法給雛

15、雞進行免疫。在10日齡時,要用點眼的方法,給雛雞進行傳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在18日齡的時候,要用點眼的方法,用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lián)苗進行第四次免疫;同時還要用皮下注射的方法,給雛雞注射新城疫禽流感油苗;當雛雞長到25日齡時,要用點眼的方法,給雛雞進行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用皮下注射的方法,給雛雞注射h5油苗。對于肉用雛雞,在3日齡時,要使用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lián)苗,用點眼的方法給雛雞進行免疫。在7到10日齡的時候,要用注射的方法,用新城疫禽流感二聯(lián)苗進行免疫;在12到14日齡時,要用點眼的方法,給雛雞進行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二聯(lián)苗免疫。在這里提醒一下廣大養(yǎng)殖戶,給雛雞進行點眼或注射免疫時,要讓操作熟練的工人進行免疫接種,一方面確保免疫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減少雞群的應激反應。給雛雞進行免疫接種的時間,可選在晚上或傍晚光線較暗的時候進行。免疫前后,要在雛雞的飲水中添加一些多維葡萄糖或電解液,用來緩解應激反應。此外,雞白痢和球蟲病也是造成雛雞死亡的重要原因,這兩種病主要是通過藥物進行預防。在雛雞的飲水中可以添加抗菌藥物,例如恩諾沙星,以預防白痢病的發(fā)生。在雛雞的飼料中可以添加氯苯胍等藥物,預防球蟲病。特別是在飼養(yǎng)密度大、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更要及時進行球蟲病的預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