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句法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1/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1.gif)
![第四章:句法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1/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2.gif)
![第四章:句法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1/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3.gif)
![第四章:句法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1/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4.gif)
![第四章:句法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31/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9cac30b8-e25a-4a57-9884-c990d40ff12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語語法學 第四章第四章 句法句法 第一節(jié):復句 v主要內(nèi)容: v一、單句與復句的區(qū)別 v二、復句分類的原則 v三、復句的類型 v三、多層復句 一、 單句和復句比較 (一)含義 1.單句是由短語或單個的詞構(gòu)成的句子,獨立的 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語氣語調(diào)。 1)主謂句: 由主謂短語帶上一定的語氣語調(diào)構(gòu)成的句子。 同學們已經(jīng)回到學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謂句: 由主謂短語以外的其他短語或單個詞的構(gòu)成。 飛機! 站??! 有人敲門。 好極了! 2.復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緊密聯(lián)系,結(jié)構(gòu)相互獨立的 單句即分句組成的句子。組成復句的分句可以是主 謂句,也可以是非主謂句。 白云朵朵,
2、陽光燦爛。 藍天,遠樹,金黃色的麥浪。 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同。 (二)特點: 1.從構(gòu)成成分上看,復句的直接構(gòu)成成分 是分句,單句的直接構(gòu)成成分是句子成分。 陳琳晉級,父母高興。 陳琳晉級,已成事實。 我不同意,陳琳晉級。 2. 從構(gòu)成成分之間的聯(lián)系看,復句中各分句之間都 存在一定的關系:或是因果關系,或是并列關系, 或是轉(zhuǎn)折關系,等等。 單句中各成分之間也有關系:語法上看:它們或是 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或是修飾限制與被修飾限 制的關系;或是補充說明與被補充說明的關系, 等等;語義上看:它們或是施事與動作的關系,或 是受事與動作的關系,或是工具與動作的關系, 等等。 山川明
3、麗,景色迷人。 山川景色,明麗迷人。 3.從語氣上看,構(gòu)成復句的各個分句可以使用相 同的語氣,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語氣。也就是說, 一個復句不一定只有一種語氣,它可以前分句 為甲語氣,后分句為乙語氣,前后分句的語氣 不一致。 她喜歡音樂,也喜歡美術。 去照顧你媽吧,她身邊不能離開人。 太好了,我請你喝飲料。 單句一般只能有一種語氣:或是陳述 語氣,或是疑問語氣,或是祈使語氣,或 是感嘆語氣。 (三)單復句的根本區(qū)別 不能片面看字數(shù)多少,句子中間有無停頓,關鍵要 看句子包含了幾套句子結(jié)構(gòu):只有一套的是單句; 有兩套或者兩套以上的是復句。 我相信,你卻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兩套句子結(jié)構(gòu))
4、 我相信,你一定會學好的。 (后邊作前邊的賓語,一套句子結(jié)構(gòu))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單復句區(qū)別中的誤區(qū) 1認為長句就是復句,短句就是單句 這對于一班見異思遷的人,對于一班鄙薄技術工作 以為不足道、以為無出路的人,也是一個極好的教 訓。 我曾經(jīng)說過,即使我不參加,大家也會參加。 藍天,白云,金黃色的麥浪。 2.認為有關聯(lián)詞的句子是復句,沒有的是單句 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堅持到底。 金山拿了筆記本,走了。 3.認為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的是復句,殘缺的是單句 由于深,所以湖水并不渾濁。 一邊走,方亮的心里仍在不停地
5、翻騰。 她想笑,但是笑不出。 二、復句的分類 (一)原則 從關系出發(fā),用標志控制 邏輯語義關系是隱含的,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靈 活性或者不確定性。而關系詞語的標志,是一種客 觀的形式,不會因人而異,可以作為一種客觀的評 判標準。 因為他努力學習,所以能夠?qū)W會許多新的知識。 如果他努力學習,就能夠?qū)W會許多新的知識。 只有他努力學習,才能夠?qū)W會許多新的知識。 因為路不好走,所以今天不能趕到。 如果路不好走,今天就不能趕到。 只有路不好走,今天才不能趕到。 (二)復句關聯(lián)詞作用 1.標明: 兩個小句之間原本存在某種關系,用關系詞語來銜 接、標示這種特定的語義關系。 他三下兩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
6、星地走出院 子。 既有人接站,也有人安排住宿。 2.顯示: 各小句之間本來隱含某種或幾種關系,用特定的關系 詞語使特定的語義關系得到明顯的標示。 隔了幾道墻,聲音聽不清楚。 因為隔了幾道墻,所以聲音聽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幾道墻,聲音就聽不清楚。 (假設) 小王的話影響了你,影響了我 小王的話既影響了你,也影響了我 (并列) 小王的話不但影響了你,而且影響了我 (遞進) 四、復句的語義關系類型 (一)二分法 1.聯(lián)合復句:各分句間意義上平等,沒有主次之分。 1)并列: A.平列 既又、一方面另一面又 又、一會兒一會兒 B.對舉 不是而是、 是不是 并非而是 2)承接: 前后分句按時間、空
7、間或邏輯事理上的順序說出 連續(xù)的動作或相關的情況,分句間有先后相承的 關系。 先再、 一就、 剛就、 便、就、于是、然后、接著、跟著、繼而、 3)解說: 分句間有解釋和總分兩種關系。 一般不用關聯(lián)詞,少數(shù)后一分句用“即、就是說” 等關聯(lián)詞。 4)選擇: A.未定選擇 任選: 或者或者 限選: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B.已定選擇 先舍后取:與其不如 先取后舍 寧可也不 5)遞進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進一層,一 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 反之亦可。 A.一般遞進 不但而且、甚至、更何況 B.反推遞進 不但不反而 C.襯托遞進 尚且何況 2.偏正復句:分句間有主從之分,正
8、句是主句,偏 句是從句。 1)條件 A.有條件 只要就 只有才 B.無條件 無論都 C.倚變關系 越越 2)假設 A.一致關系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萬一),就 (那么、便、則) B.相背關系 即使(哪怕、就算、縱使)也 3)因果 A.說明因果 因為所以、 之所以是因為 B.推論因果 既然那么、 4)目的 A.求得 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讓、為的是 B.求免 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5)轉(zhuǎn)折 A.重轉(zhuǎn) 雖然(盡管、固然、雖說),但是(可是、 然而、但) B.輕轉(zhuǎn) 雖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卻 C.弱轉(zhuǎn) 只是、不過、倒 (二)三分法 1.因果類復句因果順承 甲乙兩事之間只要存在因
9、與果互相順承的關系,都 屬于因果關系:事實的因果、假設的因果;說明的 因果、推論的因果;已然的因果、期盼的因果都是 因果關系 1)因果句說明性因果句 說明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因為所以、 之所以是因為 由于因而 以致 這是最典型、最嚴格的因果關系 2)推斷句據(jù)實性因果推斷句 以事實為根據(jù)推斷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既然就、 可見 這種因果關系更重視理據(jù)性 3)目的句目的性因果隱含句 述說目的和行為,隱含行為目的之間的因果關系 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讓、為的是 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4)假設句假設性因果推斷句 以假設為根據(jù)推斷某種結(jié)果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萬一),就(那么、 便、則)
10、 即使(哪怕、就算、縱使)也 5)條件句條件性因果推斷句 以條件為根據(jù)推斷某種結(jié)果 只有,才 只要就 特殊條件句倚變句(倚變性條件因果推斷句) 越越 6)擇優(yōu)句擇優(yōu)性推斷句 存在從否定到肯定的推斷關系 與其不如 選言推理:甲或乙,甲不好,所以乙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抗。 推理過程: 或者坐以待斃,或者奮起反抗;坐以待斃不好(與其 表否定),所以奮起反抗(不如表肯定)。 與其:在比較兩件事的利害得失而決定取舍時,表示 放棄或不贊成的一面。 1.因為面臨困境,所以另找出路。(因果句) 2.既然面臨困境,那就另找出路。(推斷句) 3.只要面臨困境,就會另找出路。(條件句) 只有面臨困境,才會另找
11、出路。(條件句) 越面臨困境,越要另找出路。 (倚變句) 4.如果面臨困境,那么另找出路。(假設句) 5.另找出路,以免面臨困境。(目的句) 6.與其面臨困境,不如另找出路。(擇優(yōu)句) 2.轉(zhuǎn)折類復句反向逆轉(zhuǎn) 甲乙兩事之間只要存反向逆轉(zhuǎn)都屬于轉(zhuǎn)這類復句: 1)轉(zhuǎn)折句:突轉(zhuǎn)或直轉(zhuǎn) 但是 不過 2)讓步句:先讓步,后轉(zhuǎn)折 A實讓 雖然但是 盡管但是 B虛讓 即使也 C總讓 無論都 D忍讓 寧可也不 3)假轉(zhuǎn)句:假言否定性轉(zhuǎn)折 否則 不然 要不然 1.他們天天鍛煉,但(可是)身體還是不好。(直轉(zhuǎn)) 2.雖然他們天天鍛煉,但身體還是不好。(實讓) 即使他們天天鍛煉,身體還是不好。(虛讓) 無論他們鍛煉
12、與否,身體都不好。(總讓) 他們寧可天天鍛煉,也不愿意身體不好。(忍讓) 3他們天天鍛煉,否則身體不會這么好。(假轉(zhuǎn)) 3.并列類復句并舉羅列 并列關系:既有人找他,又有人找我。 (橫列性) 連貫關系:先有人找他,接著有人找我。 (縱列性) 遞進關系:不僅有人找他,而且有人找我 (合取性) 選擇關系:或者有人找他,或者有人找我。(析取性) 1.既有人找我,也有人找他。(并列句) 2.先有人找我,接著有人找他。(承接) 3.不僅有人找我,而且有人找他。(遞進) 4.或者有人找我,或者有人找他。(選擇) 要么人找我,要么有人找他。(選擇) (三)值得注意的幾種關系 1.寧可也不 讓步轉(zhuǎn)折忍讓(轉(zhuǎn)折
13、) 已定選先取后舍(并列) 2.與其不如 擇優(yōu)性推斷句(因果) 已定選先舍后?。ú⒘校?3.即使也 讓步轉(zhuǎn)折虛讓 假設相背關系 4.無論都 讓步轉(zhuǎn)折總讓 條件無條件 (三)二分法和三分法比較 1.三分法以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為標準分為三大類:因 果強調(diào)分句間語義上的因果順承,轉(zhuǎn)折強調(diào)分句間 語義上的轉(zhuǎn)向逆反,并列強調(diào)分句間語義上的并舉 羅列,但又注意通過語言上的差異抓住關系的主要 方面,更容易解釋事實。 如果那么 即使也 二分法:都是假設 三分法:假設(因果)、虛讓(轉(zhuǎn)折) 2.二分法以分句間語義關系的主從為標準分為兩大類: 并列類復句強調(diào)分句間沒有主從關系,偏正類復句 強調(diào)分句間有主從關系,對分
14、句間具體的語義關系 分析不夠透徹,不容易解釋事實,有時甚至沖突。 不僅而且 不僅不反而 3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并列類復句含義不同:三分法:并 列強調(diào)分句間語義上的并舉羅列,二分法并列類復 句強調(diào)分句間沒有主從關系。 五、單重復句和多重復句 如果你不出面干預,或者廠長仍然態(tài)度曖昧,他即 使把設備賣了,把廠房賣了,弄得大家日子不好過, 也沒人阻止得了。 有些人雖然沒有戴帽子,但是批評斗爭過他們,傷 了感情;有的地區(qū)雖然沒有清查過,但是也干了一 些類似的事情。 如果做出了抉擇,卻由于種種原因達不到你的目的, 從而使你的抉擇半途而廢,甚至于讓別人利用了你 的抉擇,以致失敗,那你的抉擇不僅會害了你自己, 也
15、同樣會害了別人。 六、有間復句和緊縮復句 (一)緊縮復句 1.無標緊縮 人在陣地在。 人逢喜事精神爽。 2.有標緊縮 他再笨也比你強 。 書再貴也買。 不給錢也干。 話不說不明。 這東西一碰就碎。 他一畢業(yè)就當了記者。 他肯出面就好辦。 無私才能無畏 第二節(jié):層次分析法 v主要內(nèi)容: v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v二、句法構(gòu)造的層次性 v三、關于層次分析法 v四、運用層次分析法注意的問題 v五、層次分析法的作用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成分分析法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廣泛使用的一種分析句 子結(jié)構(gòu)的方法。由于最早是從句子分析出主 語、謂語等句子成分而得名,又叫句子成分 分析法。 早期代表是李
16、錦熙新著國語文法,認為 一個句子成分由一個實詞充當,短語不可以 整體充當句子成分,要分成若干成分。 中期代表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主 張遇到有中心的短語,要分解出中心詞和 非中心詞把中心詞定為基本成分(主語、 謂語),非中心詞分為附加成分(定語、 狀語)和連帶成分(賓語、補語),又叫 中心詞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中心詞分析法、句子成分分 析法)要點: 1.分析的對象是單句。 2.認為一個句子有六大句子成分主語、 謂語、定語、狀語、賓語、補語,分為三 個級別:主要成分、附加成分、連帶成分。 3.做句子成分的原則上只能是詞。 4.分析時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詞做主語和謂語, 其他成分分別依附于它們。 5
17、.分析過程是: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語 和謂語;再看謂語是哪一種動詞,決定它 后面有無連帶成分賓語和補語;最后指出 句中的所有附加成分定語和狀語。 成分分析法優(yōu)點: 可以讓人一下子把握住一個句子的脈絡, 用它分析一個長單句,更能顯示這方面的 優(yōu)越性。 我國首次升空的“神州-3號”模擬載人 飛船經(jīng)過264個小時在太空運行之后按照原 先預定的時間安全、準確地返回原先計算 好的我國西北某地區(qū)的地面。 成分分析法局限性: 離了枝葉主干往往不成立,或不是原來的意思。 他貪圖他貪圖安逸。 我們便宜我們便宜他了 他死了爺爺。 這些舉措方便了群眾。 v二、句法構(gòu)造的層次性 從表面上看,句子或句法結(jié)構(gòu)是詞的線性
18、 排列,其實句子或句法結(jié)構(gòu)里詞與詞之間的 松緊程度是不一樣的,詞與詞的組合有層次。 層次分析法 在分析句子或句法結(jié)構(gòu)時,將句法構(gòu)造的層 次性考慮進來,并按其構(gòu)造層次逐層分析,在分 析時指出每一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這種分析方 法叫層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朱德熙先生認為不能簡單地把 它看成一種分析方法,而應該開看成一種原則。 方法可用可不用,原則必須遵守。 包括:切分和定性 切分的原則 1.意義原則 A.切分出來的兩個直接成分都有意義; B.要符合客觀現(xiàn)實; C. .切分出來的兩個直接成分搭配起來表示的意義 等于整個組合的意義。 2.結(jié)構(gòu)原則 每次切分后的成分必須能夠單說,都
19、是一 個語法單位(詞、短語及其省略式) 3.功能原則 每次切分后的成分必須能夠組合,切分 不能違反句法規(guī)則 一個甜面包 正確:一個/甜面包 錯誤:一個甜/面包 一片大好形勢 正確:一片/大好形勢 錯誤:一片大好/形勢 一棵楊樹上 正確:一棵楊樹/上 錯誤:一棵/楊樹上 在桂芬回家之前 正確:在/桂芬回家之前 錯誤:在桂芬回家/之前 像小鳥飛似的 正確:像小鳥飛/似的 錯誤:像/小鳥飛似的 我最好的朋友 正確:我/最好的朋友 錯誤:我最好/的朋友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是: 1.承認句法構(gòu)造的層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中嚴格按照 其內(nèi)部構(gòu)造層次進行層層分析。 2.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確說出每一個構(gòu)造層面的直
20、接組 成成分。 3.分析中只考慮直接構(gòu)成成分之間的語法關系,不管 間接成分之間的語法結(jié)構(gòu)關系,也不管句法結(jié)構(gòu)中 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 v四、層次分析法注意的問題 1.切分不能憑語感 張教授寫的一篇文章 A.張教授+寫的一篇文章 B.張教授寫的+一篇文章 C.張教授寫的一篇+文章 2.也不能根據(jù)語音停頓 跑到河邊。 臨走的時候。 v五、層次分析法的作用 (一)層次分析法對句法分析,乃至整個語言 結(jié)構(gòu)的分析,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適用范 圍關。語音、語匯、語法都可以用。 vzhuang55 zhuang+55 音段成分+超音段成分 zh+uang 聲母+韻母 u+ang 韻頭+韻身 a+n
21、g 韻腹+韻尾 v無后坐力炮 無后坐力+炮 偏正 無+后坐力 動賓 后+坐力 偏正 武花臉 武+花臉 偏正 花+臉 偏正 盡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 唯物主義者, 但是他們既然是現(xiàn)實 主義者, 他們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 唯物主義的成分, 因而他們能夠從藝 術描寫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觀真理。 轉(zhuǎn)折轉(zhuǎn)折 因因 果果 因因 果果 (二)單就句法來說,層次分析法的作用主要 有: 1.能更好地分化歧義句式。 咬死了農(nóng)民的狗 咬死了農(nóng)民的+狗(偏正) 咬死了+農(nóng)民的狗(動賓) 2.有助于發(fā)現(xiàn)新的語法現(xiàn)象,揭示新的語法規(guī)律 現(xiàn)象一:一般認為動詞都能作謂語。 層次分析法發(fā)現(xiàn),動詞單獨作謂語有很大 限制,大約50
22、%的動詞不能單獨作謂語,“企 圖”“責怪”“逗”等,像“看”“吃”等雖 然你可以單獨作謂語,受語用限制,如“看” 只用在祈使句、答語、對比等句子里 你看! 你看不看?我看。 他看,我不看。 現(xiàn)象二: 父親的父親的父親 父親的父親的+父親 父親的+父親的父親 大哥的岳母的兒子 老師的孩子的同事 團長的妻子的哥哥 我們的排長的媳婦 大哥的岳母的+兒子 老師的孩子的+同事 團長的妻子的+哥哥 我們的排長的+媳婦 兩種切分意義等值,但第一種切分是合適的。 后一種不符合這類結(jié)構(gòu)的內(nèi)部組合規(guī)則的。 v六、層次切分法的局限性 1.只能揭示句法結(jié)構(gòu)的構(gòu)造層次和直接組成成 分之間顯性語法結(jié)構(gòu)關系,不能揭示句法結(jié)
23、 構(gòu)內(nèi)部隱含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 咬死了農(nóng)民的狗。 咬死了農(nóng)民的雞。 2.層次分析法是一種靜態(tài)的分析方法,有些現(xiàn) 象解釋不了。 木頭桌子質(zhì)量 羊皮領子大衣 北大數(shù)學教師 土壤鉀鹽含量 木頭桌子+質(zhì)量 桌子質(zhì)量 羊皮領子+大衣 *領子大衣 北大+數(shù)學教師 北大教師 土壤+鉀鹽含量 *土壤含量 為什么? 桌子質(zhì)量 木頭桌子替換桌子(更迭性擴展) 北大教師 數(shù)學教師替換教師(更迭性擴展) 羊皮領子大衣 “羊皮領子”與“大衣”組合 (組合性擴展) 土壤鉀鹽含量 “鉀鹽含量”與“土壤”組合 (組合性擴展)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變換分析法變換分析法 v主要內(nèi)容: v一、層次分析法的局限和變換分析的產(chǎn)生 v二、關于“
24、變換”這個概念 v三、變換分的客觀依據(jù) v四、變換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則 v五、變換分析的作用 v六、變換分析的局限 一、層次分析法的局限和變換分析的產(chǎn)生 層次分析法很有用,但不能揭示句法結(jié) 構(gòu)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語言 中有大量的與此相關的現(xiàn)象,如歧義現(xiàn)象。 要揭示句法結(jié)構(gòu)中實詞與實詞之間的隱含的 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需要新的分析手段。變換分 析正是適應這種研究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 我 在 屋頂 上 發(fā)現(xiàn) 了 他 主 語 謂 語 第一層:主謂 狀 語 中心語第二層:狀中 第三層:動賓動 賓 v我在屋頂上發(fā)現(xiàn)了他 名詞施事+在+名詞處所+發(fā)現(xiàn)+名詞受事 A.我在飛機上發(fā)現(xiàn)了敵人的坦克。
25、我在屋頂上發(fā)現(xiàn)了藏在草叢里的小偷。 B. 他在馬桶里發(fā)現(xiàn)了小張的鑰匙 他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發(fā)現(xiàn)了那張紀念郵 票 A.我在飛機上發(fā)現(xiàn)了敵人的坦克。 我在屋頂上發(fā)現(xiàn)了藏在草叢里的小偷。 C. 名詞施事+發(fā)現(xiàn)+名詞受事+時,名詞施事+是+ 在+名詞處所 我發(fā)現(xiàn)了敵人的坦克時我是在飛機上。 我發(fā)現(xiàn)了藏在草叢里的小偷時我是在屋頂上。 A式可以變換為C式 B. 他在馬桶里發(fā)現(xiàn)了小張的鑰匙 他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發(fā)現(xiàn)了那張紀念郵票 D.名詞施事+發(fā)現(xiàn)+的+名詞受事+是+在+名詞處所 他發(fā)現(xiàn)的小張的鑰匙是在馬桶里 他發(fā)現(xiàn)的那張紀念郵票是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 里 B式可以變換為D式 vA我送一件衣服給他 B我偷一件衣服給她
26、 C我做一件衣服給他 名詞施事+動詞+名詞受事+給+名詞與事 層次分析法一樣 我+ 送一件衣服給他 (主謂) 送一件衣服+給他 (連謂) vA.我送一件衣服給他 “送”“給”兩個行為動作一個過程,可以變換為D式 D.名詞施事+動詞+給+名詞與事+名詞受事 A式 D式 我送了一件毛衣給他 我送給他一件毛衣 我交了篇論文給陳老 我交給陳老一篇論文 我賣了間房子給老李 我賣給老李一間房子 我遞了張名片給曹總 我遞給曹總一張名片 我寫了封信給劉校長 我寫給劉校長一封信 vB.我偷一件衣服給他 “偷”“給”兩個行為動作兩個過程,不能變換為D式 B式 D式 我買了一件毛衣給他 *我買給他一件毛衣 我偷了個
27、梨子給小胖 *我偷給小胖一個梨 我搶了張入場券給我 *他搶給我一張入場券 我要了點餐巾紙給他 *我要給他一點餐巾紙 我取了些錢給張大爺 *我取給張大爺一些錢 vC.我做一件衣服給他 “做”“給”兩個行為動作兩個過程不能變換為D式 C式 D式 我織了一件毛衣給他 *我織給他一件毛衣 我沖了杯咖啡給客人 *我沖給客人一杯咖啡 我做了只風箏給弟弟 *他做給弟弟一只風箏 我刻了個圖章給老王 *我刻給老王一個圖章 我剪了些剪紙給媽媽 *我剪給媽媽一些剪紙 vB.我偷一件衣服給他 “偷”“給”兩個行為動作兩個過程,可以變換為 E.名詞施事+從+動詞+名詞受事+給+名詞與事 B式 E式 我買了一件毛衣給他
28、我從上海買了件毛衣給他 我偷了個梨子給小胖 我從鐵蛋那偷了個梨給小胖 我搶了張入場券給我 他從小張手里搶了張入場券給我 我要了點餐巾紙給他 我從服務員那要了點餐巾紙給 我取了些錢給張大爺 我從銀行取了些錢給張大爺 vC.我做一件衣服給他 “做”“給”兩個行為動作兩個過程不能變換為E式 C式 E式 我織了一件毛衣給他 *我從上??椓思陆o他 我沖了杯咖啡給客人 *我從廚房沖了杯咖啡給客人 我做了只風箏給弟弟 *他從學校做了只風箏給弟弟 我刻了個圖章給老王 *我從家里刻了個圖章給老王 我剪了些剪紙給媽媽 *我從學校剪了些剪紙給媽媽 v二、關于“變換”這個概念 “變換”一詞是英文transform
29、ation的譯名。在中國 大陸一提起transformation,人們往往把它跟喬姆斯 基的轉(zhuǎn)換生成語法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英文 transformation不同時期有不同含義。 語法研究中,最早使用transformation這一術語的是1896年出 版的英國語法學家納斯菲爾德的English Grammar Series.解 放前翻譯出版為納氏英文文法。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 據(jù)黎先生自己說以納氏英文文法為藍本。該書第四冊有一 編叫The Transformation and Synthesis of Sentence(句子的 改換和綜合)專講“句子的改換”。納斯菲爾將 transformatio
30、n定義為:把一個語法形式改換為另一個語法形 式而意義不變。他所說的語法形式指句子格式,他說的意思不 變是基本意思不變。黎錦熙先生新著國語文法所謂變式句, 就是納斯菲爾德的transformation of sentence 而我們把美國描寫語言學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所使用 的transformation翻譯成“變換”。海里斯最早是在話語 分析(1952)一文中使用transformation,他把“變換” 定義為:結(jié)構(gòu)不同而等價的序列之間的替換。如: N1+V+N2跟N2+be+V-ed+by+N1等價,彼此存在可替換性。 在后來的語言結(jié)構(gòu)中同現(xiàn)和變換的分析方法(1957) 一文中,又將“變換”
31、定義為:兩個有著相同的個別同現(xiàn) 集合的形類相同的不同結(jié)構(gòu)之間的形式聯(lián)系。顯然看重 “同現(xiàn)”,并將此作為變換的條件。后來在變換理論 (1965)又將“可接受性”作為變換的條件。 總之,英語語法著作中的transformation有三種含義: 在傳統(tǒng)語法中,指句子的改換;在美國描寫語言學中,指 不同句式的變換;在喬姆斯基的轉(zhuǎn)換生成語法中,指由底 層結(jié)構(gòu)到表層結(jié)構(gòu)的轉(zhuǎn)換。我們所講的變換,是海里斯所 用的transformation的含義。 v三、變換分析的客觀依據(jù) 層次分析法的客觀依據(jù)是句法構(gòu)造的層次性。變換分 析的依據(jù)是句法格式的相關性。 v a.張三送給李四那個照相機 b.張三送了那個照相機給李
32、四 c.張三把那個照相機送給了李四 d.那個照相機被張三送給了李四 e.那個照相機張三送給了李四 上面各句無論詞類序列、內(nèi)部層次、句法結(jié)構(gòu)關 系以及語法意義各不相同,代表不同的句法格式。 單句中包含的各個實詞之間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是相 同的。它們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存 在結(jié)構(gòu)的相關性。句法格式的相關性的前提是句 中所包含各個實詞之間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一致。 v造成這種相關性的原因: 1.語言表達要求細致。同一個意義可以用不同的句 法格式表達,造成語言中存在大量的同義句式。 a.我丟了兩把辦公室的鑰匙。 b.我把辦公室的兩把鑰匙丟了。 我把辦公室的兩把鑰匙給丟了。 c.辦公室的兩把鑰匙被我丟了。
33、 辦公室的鑰匙被我給丟了兩把。 d.辦公室的兩把鑰匙我丟了。 辦公室的鑰匙我給丟了兩把。 2.語言表達要求盡可能經(jīng)濟。這常常在上下文中省略 一些詞語,這就是原本屬于不同句式、內(nèi)部語義關 系也不相同的兩個句子在表達上成了形式相同的歧 義句了。 a.老虎把雞吃了 b.白菜被雞吃了 由于省略變成了表面相同而實質(zhì)不同的“雞吃了” a.雞是吃的受事 老虎把雞吃了回答“老虎把什么吃了” 雞被老虎吃了回答“什么被老虎吃了” 老虎吃了回答“雞呢” 雞吃了回答“雞呢” b.雞是吃的施事 白菜被雞吃了回答“什么被雞吃了” 雞把白菜吃了回答“雞把什么吃了” 白菜吃了回答“白菜呢” 雞吃了回答“白菜呢” v四、變換分
34、析的基本精神和遵守的原則 變換分析著眼點不在分析句法結(jié)構(gòu)內(nèi)部,而在句法格 式外部。變換分析是通過考察所分析的有歧義的句 法格式跟與之在結(jié)構(gòu)上有相關性的另外的句法格式 之間的不同聯(lián)系來達到分化歧義句法格式的目的的 一種分析手段 變換是句式的變換,不是兩個具體句子之間的變換 v變換分析遵守的原則: 1.作為一個合格的變換,一定的形成一個變換矩陣, 這個變換矩陣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我們所研究分析 的句法格式(原句式)及其一個個具體事例,置于 變換矩陣左邊。二是與原句式在結(jié)構(gòu)上有相關性的 另外的句法格式(變換式)及其一個個具體事例, 置于變換矩陣右邊。三是表示原句式與變換式之間 變換關系的箭頭,置于原句
35、式與變換式之間。 A. 戲臺上擺著鮮花 B. 戲臺上演著京戲 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 層次分析法兩者相同: 語法意義不同:A表存在,靜態(tài),著相當于有 B表活動,動態(tài),表正在進行 A式 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 C式 名詞語+動詞+在+名詞處所 戲臺上擺著鮮花 鮮花擺在戲臺上 門上貼著對聯(lián) 對聯(lián)貼在門上 黑板上寫著字 字寫在黑板上 墻上掛著畫 畫掛在墻上 臺上坐著主席團 主席團坐在臺上 門口站著人 人站在門口 前排坐著來賓 來賓坐在前排 床上躺著病人 病人躺在床上 B式 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 D式 名詞處所 +正在+動詞+名詞語 臺上演著京戲 臺上正在演著京戲 門外敲著鑼鼓 門外正在
36、敲著鑼鼓 外面下著大雨 外面正在下著大雨 大廳里跳著舞 大廳里正在跳著舞 教室里上著課 教室里正在上著課 操場上放映著電影 操場上正在放映著電影 爐子上熬著粥 爐子上正在熬著粥 v2、在變換矩陣中,矩陣左邊作為原句式的 一個個 實例,形式(詞類序列)必須相同,語法意義(也 稱高層次語義關系)也必須一致。A式詞類序列都 是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 ,構(gòu)造層次、語法關系也 相同;原句式的各個實例語法意義即高層次語義關 系也相同,都是把處所作為話題成分,表存在,靜 態(tài)。B式詞類序列都是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構(gòu)造 層次、語法關系也相同;原句式的各個實例語法意 義即高層次語義關系也相同,都是把處
37、所作為話題 成分,表活動,動態(tài)。 v3、在變換矩陣中,矩陣右邊作為原句式的 一個個 實例,形式(詞類序列)必須相同,語法意義(也 稱高層次語義關系)也必須一致。C式詞類序列都 是名詞語+動詞+在+名詞處所 ,構(gòu)造層次、語法關系也 相同;變換式的各個實例語法意義即高層次語義關 系也相同,雖然也都表存在,靜態(tài),但都以存在的 事物為話題。D式詞類序列都是名詞處所 +正在+動詞+ 名詞語構(gòu)造層次、語法關系也相同;變換式的各個 實例語法意義即高層次語義關系也相同,都是把處 所作為話題成分,表活動,動態(tài),但通過時間副詞 表現(xiàn)出來。 v4、在變換矩陣中,每一行左右兩側(cè)的句子,即每 一行作為原句式的 實例和變
38、換式的實例,其共現(xiàn)詞 之間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也稱低層次的語義關系)必須 一致。原句式“戲臺上擺著鮮花”和變換式“鮮花 擺在戲臺上”中,“鮮花”和“擺”都是受事和動 作關系,“戲臺上”表示“鮮花”的處所。 v5、在變換矩陣中,每一行左右兩側(cè)的句子,即每 一行作為原句式的 實例和變換式的實例,兩者在語 法意義(也稱高層次的語義關系)上的差別必須一 致。原句式“戲臺上擺著鮮花”和變換式“鮮花擺 在戲臺上”都表靜態(tài)、存在,差別是一個以處所為 話題,一個以事物為話題;“門上貼和對聯(lián)”和 “對聯(lián)貼在門上”中,都表靜態(tài)、存在,差別也是 一個以處所為話題,一個以事物為話題; v以上原則,朱德熙稱為變換分析的平行性
39、原 則,確保變換的合格性,防止魚目混珠現(xiàn)象。 A式 名詞語處所+在+名詞語處所 +動詞+著 B式 名詞語處所+動詞 +在+名詞處所 a.病人在床上躺著 病人躺在床上 b.孩子們在門口坐著 孩子們坐在門口 c.對聯(lián)在門上貼著 對聯(lián)在貼門上 d.書在地上堆著 書堆在地上 e.他在馬背上跳著 他跳在馬背上 f.他在地上畫著 他畫在地上 g.水在河里流著 水流在河里 A式 有+名詞+動詞 B式 有+動詞 +的+名詞 a.有能力完成 有完成的能力 b.有辦法解決 有解決的辦法 c.有錢買房子 有買房子的錢 d.有時間研究 有研究的時間 e.有人陪她 有陪她的人 f.有時侯玩 有玩的時侯 g.有人罵過他
40、有罵過他的人 v五、變換分析的作用 (一)可以有效地分化歧義句式。 分化歧義句式上,層次分析法強于成分分析法,變 換分析法分化歧義句式的能力更強。層次分析法能 分化的歧義句式變換分析能分化,層次分析法不能 分化的歧義句式變換分析也能分化。 咬死了 獵人的狗 動 語 賓 語 狀 語 ) 中心語 咬死了獵人的 狗 定 語 ) 中心語 動 賓 A式 動詞+補語(了)+名詞1+的+名詞2 C式 把+名詞1+的+名詞2+動詞+補語(了) 咬死了獵人的狗 把獵人的狗咬死了 打破了張三的杯子 把張三的杯子打破了 砸壞了她家的窗戶 把她家的窗戶啊咋壞了 踢斷了桌子的腿 把桌子的腿踢斷了 撕破了詞典的封面 把詞
41、典的封面撕破了 B式 名詞1+送+名詞2 D式 名詞1+送+到+名詞2 這張桌子搬臥室 這張桌子搬到臥室 這壇酒提地下室 這壇酒提到地下室 那樹苗扛后花園 那樹苗扛到后花園 這盆花拿屋里 這盆花拿到屋里 這幾捆書送北京大學圖書館 名詞1+送+名詞2 A式 名詞1+送+名詞2 C式 名詞1+送+給+名詞2 這幾捆書送北京大學圖書館 這幾捆書送給北京大學圖書館 這幾本書還王老師 這幾本書還給王老師 這批磚賣民本小學 這批磚賣給民本小學 這件衣服送李奶奶 這件衣服送給李奶奶 這筆款交萬校長 這筆款交給萬校長 B式 動詞+補語(了)+名詞1+的+名詞2 D式 是+指量名詞2+動詞+補語(了)+名詞 咬
42、死了獵人的狗 是那條狗咬死了獵人 做錯了習題的同學 是那些同學做錯了習題 打傷了鴿子的人 是那個人打傷了鴿子 拆掉了圍墻的學校 是那個學校拆掉了圍墻 撕破了練習本的孩子 是那個孩子撕破了練本 反對的是他 動詞+的+是+名詞 A式 動詞+的+是+名詞 C式 動詞+名詞 反對的是他 反對他 吃的是饅頭 吃饅頭 看的是電影 看電影 學的是英語 學英語 懲罰的是他 懲罰他 B式 動詞+的+是+的+名詞 D式 動詞+實詞語+的+是+名詞 反對的是他 發(fā)對搬遷方案的是他 苦練的是他 苦練基本功的是他 違反的是他 違法紀律的是他 出席的是馮平 出席開幕式的是馮平 (一)變換分析法注重句法結(jié)構(gòu)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
43、于 把語法研究引向深入,揭更多的語法規(guī)律。 實例一:雙賓結(jié)構(gòu)的遠賓語不能由表示占有領 屬關系的偏正結(jié)構(gòu)充任。 凡“把”的賓語為表示占有領屬的偏正結(jié)構(gòu), 都不能變換為雙賓結(jié)構(gòu) 把我弟弟的箱子給你 *給你我弟弟的箱子 把爸爸的電腦送給張老師了 *送給張老師爸爸的電腦 把我的書給他 *給他我的書 把媽媽的手表送張阿姨 *送張阿姨媽媽的手表 把你的帽子賣給我 *賣給我你的帽子 實例二:現(xiàn)代漢語不用“被”“給”一類的受事主語 句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受事主語不能是人稱代詞 無標受事主語句特點: 1.主語是有定的 2.謂語是復雜形式 3.主語不能是人稱代詞 把這個字擦了 這個字擦了 把舊報紙賣了 舊報紙賣了
44、把那啤酒喝了 啤酒喝了 把雞窩拆了 雞窩拆了 把他撤了 *他撤了 把它扔了 *它扔了 實例三:使用程度副詞“還”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 較外,還能表示比擬,這是使用程度副詞“更”的 比字句所不具備的。 一般認為“還”相當于“更”: 他比我還高 一般認為能用“還”的都能用“更”替換 他的胳膊比火柴棍兒還細 *他的胳膊比火柴棍兒更細 那蛇比碗口還粗 *那蛇比碗口更粗 那孩子比書柜還高 *那孩子比書柜更高 哈爾濱比這里還冷 哈爾濱比這里更冷 我哥哥比我還有勁兒 我哥哥比我更有勁兒 小張跑得比王平還快 小張跑得比王平更快 那孔比針眼還小 *那孔比針眼更小 他比狐貍還狡猾 *他比狐貍更狡猾 他們跑得比兔子
45、還快 *他們跑得比兔子更快 實例四:表總括的程度副詞“都”的語法意義 “都”確切的語法意義:“都”后面所說的性 狀、情況適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一集體的每一 個體無一例外地獨自進行了后面所談到 的動作,無一例外地具有后面所談到的性狀。 佐佐木、岡本倆*都是同鄉(xiāng),都出生在鹿兒 島。 *佐佐木是同鄉(xiāng),岡本是同鄉(xiāng)。 佐佐木出生在鹿兒島,岡本出生在鹿兒島。 v五、變換分析的局限性 可以有效地分化歧義句式,但不能解釋造成歧義句 式的原因。 “戲臺上擺著鮮花”“戲臺上演著京戲” “鮮花擺在戲臺上”“戲臺上正在演著京戲” 詞類序列相同、層次構(gòu)造相同、結(jié)構(gòu)關系相同為什 么會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 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語義特
46、征分析法語義特征分析法 v變換分析的局限與語義特征分析的產(chǎn)生 v關于語義特征 v關于名詞主語+動詞+名詞1+給+名詞2 v關于動詞+了+時量+了 v關于V有 v關于形容詞+(一)點兒! v關于名詞語+了 v關于語義特征分析 v一、變換分析的局限與語義特征分析的產(chǎn)生 A式 名詞處所+動詞+著+名詞語 C式 名詞語+動詞+在+名詞處所 (表存在,表靜態(tài)) 臺上坐著主席團 主席團坐在臺上 門上貼著對聯(lián) 對聯(lián)貼在門上 黑板上寫著字 字寫在黑板上 墻上掛著畫 畫掛在墻上 門口站著人 人站在門口 領子上繡著一朵花 一朵花繡在領子上 床上躺著病人 病人躺在床上 床前跪著一個人 一個人跪在床前 頭上戴著禮帽
47、禮帽戴在頭上 桌上放著幾本書 幾本書放在桌上 坐:把臀部放在放在椅子上、凳子上或其他物體上物體上,支持身體重量 帖:把薄片狀的東西粘在粘在另一個東西上 寫:用筆在紙上或其他東西上做字 掛:借助于繩子、鉤子、釘子等使物體附著于某處的一點或幾點。 站:直著身體,兩腳著地或踏在物體上 繡:用彩色絲、絨、棉線在綢、布等上面做成花紋、圖像或文字。 跪:兩膝彎曲,使一個或兩個膝蓋著地 戴:把東西放在頭、面、胸、臂等處。 放:使處于一定的位置。 動詞a:+使附著 動詞b:-使附著 A式 名詞處所+動詞a+著+名詞語 B式 名詞處所+動詞b+著+名詞語 通過分析句法格式中處于關鍵位置的動詞在 該句法格式內(nèi)所呈
48、現(xiàn)的互有差異的小類的詞的不 同語義特征,來達到說明造成該同形、歧義句法 格式的原因,這是語義特征分析法的精神所在。 v二、關于語義特征 語義特征(semantic feature)原是語義 學中的概念,指的是某歌詞在意義上所具有 的特點。 語義學分析描寫詞的語義特征有三個目的: 1.從某個特定角度對某一個語義類再進行細分 比如:在有生命事物中,人類是一個語義類, 為了說明同一家族中不同人的不同輩分和相 互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某些語義特征對家 庭中不同稱謂的人細分 母親+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父親+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哥哥+直系,
49、+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姐姐+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弟弟+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舅媽-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舅父-直系,+男性,-女性,+長輩,-晚輩,+年長,-年幼 2.凸顯同屬一個語義類的不同詞語之間的差異 比如:“火”和“光”同屬一個語義類可見自 然現(xiàn)象,但語義上有區(qū)別,為了凸顯其相互之間的 差異,可以通過描寫語義特征 火+現(xiàn)象,+亮度,+溫度,-速度,+形體, 光+現(xiàn)象,+亮度,+溫度,+速度,-形體, 光的
50、速度 *火的速度 大火小火 *大光小光 喝+動作,+對象為液體,-對象為固體,+用容器, +使事物消失, 吃+動作,-對象為液體,+對象為固體,-+用容器, +使事物消失, 喝水、喝湯、喝啤酒 *喝梨、*喝面包、*喝飯 吃飯、吃面包、吃梨 *吃水、*吃湯、*吃啤酒 3.語義學使用語義特征這個概念,可以用來區(qū)別看似 同義實際并不同義的詞。 比如:“看”和“看見”好像意義差不多,實際上 除了都是憑借眼睛這一點外,沒有別的相同之處。 看 +憑借眼睛,-被動感知,+自主,+可控, 看見+憑借眼睛,+被動感知,-自主,-可控, 語法學借用“語義特征”這個概念,有兩個 目的: 1.用以解釋造成同形多義句法
51、格式的原因 2.用以說明在某個句法格式中,為什么同是 動詞或同是形容詞或同是名詞,為什么有 的能進入,有的不能進入。 語法學和語義學的“語義特征”概念不完全一樣: 語法學中所講的某一小類實詞的語義特征是 指該小類實詞所特有的、對它所在的句法格式去 制約作用的、并足以區(qū)別于其他小類實詞的語義 內(nèi)涵或語義要素。 語法學中所講詞的語義特征都是結(jié)合具體的 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離開具體的句法格 式單純從詞義的角度來分析、概括得到的: 一是如果離開具體句式單純從詞匯角度概括一些 詞的語義特征,不一定有句法上的價值。 例如:從詞匯角度可以將黑板、粉筆、板擦歸為 一類,標以“教具”語義特征。這有語匯學價
52、值, 句法學里不一定有價值。 二是某些實詞是否具有某種語義特征,只有在具 體的句式中才能分析、概括得到 例如:動詞“寫”一般不會認為具有“給予”語 義特征”。朱德熙在考察“名詞主語+動詞+給+ 名詞1+名詞2” 這一句式后發(fā)現(xiàn)凡是能進入這一 句法格式的動詞,都具有“給予”語義特征。 “張三寫給李四一封信” 語法學使用“語義特征”這一概念著眼 于分析、概括同一句法格式的各個實例中同 一關鍵位置上的實詞所共有的語義特征。 語義特征的表示方法:在所說明的詞語 之后加一個方括號,在括號里使用“+”“-” 和扼要的詞語來表示所描寫的詞語具有的語 義特征。 v三、關于名詞主語+動詞+名詞1+給+名詞2 朱
53、德熙(1979)研究成果 a.他送了一個手機給小王 b.他煮了一點百合湯給王大媽 c.他偷了一份情報給希爾公司 d.他刻了一個圖章給老王 e.他賣了一輛自行車給小麗 f.他取了一些錢給王大爺 g.他付了一萬元定金給王老板 h.他要了一些白藥給小王 i.他畫了一幅山水畫給孫教授 j.他交了五千元錢給稅務局 k.他買了一輛自行車給小孫子 l.他做了一只風箏給弟弟 m.他討了一些紀念郵票給小馬 v這些句子詞類序列相同,層次分析法構(gòu)造、結(jié)構(gòu)關 系都相同,但語法意義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A)包括:a、e、g、j (B)包括:c、f、h、k、m (C)包括:b、d、i、l (A)a.他送了一個手機給小王
54、e.他賣了一輛自行車給小麗 g.他付了一萬元定金給王老板 j.他交了五千元錢給稅務局 兩個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是一個過程。 (A)a.他送了一個手機給小王 e.他賣了一輛自行車給小麗 g.他付了一萬元定金給王老板 j.他交了五千元錢給稅務局 兩個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是一個過程。 (B)c.他偷了一份情報給希爾公司 f.他取了一些錢給王大爺 h.他要了一些白藥給小王 k.他買了一輛自行車給小孫子 m.他討了一些紀念郵票給小馬 兩個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是兩個過程。,并且 兩個過程都是轉(zhuǎn)移過程。 (C)b.他煮了一點百合湯給王大媽 d.他刻了一個圖章給老王 i.他畫了一幅山水畫給孫教授 l.他做了一只風箏
55、給弟弟 兩個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是兩個過程。兩個過 程,一個是制作過程,一個是轉(zhuǎn)移過程。 T1:名詞主語+動詞+名詞1+給+名詞2 名詞主語+動詞+給+名詞2+名詞1 (A)a.他送了一個手機給小王他送給小王一個手機 e.他賣了一輛自行車給小麗他賣給小麗一輛自行車 g.他付了一萬元定金給王老板他付給王老板一萬元定金 j.他交了五千元錢給稅務局他交給稅務局五千元錢 (B)c.他偷了一份情報給希爾公司 *他偷給希爾公司一份情報 f.他取了一些錢給王大爺 *他取給王大爺一些錢 h.他要了一些白藥給小王 *他要給小王一些白藥 k.他買了一輛自行車給小孫子 *他買給小孫子一輛自行車 m.他討了一些紀念郵票
56、給小馬 *他討給小馬一些紀念郵票 (C)b.他煮了一點百合湯給王大媽 *他煮給王大媽一點百合湯 d.他刻了一個圖章給老王 *他刻給老王一個圖章 i.他畫了一幅山水畫給孫教授 *他畫給孫教授一幅山水畫 l.他做了一只風箏給弟弟 *他做給弟弟一只風箏 T2:名詞主語+動詞+名詞1+給+名詞2 名詞主語+從+動詞+名詞1+給+名詞2 (B)c.他偷了一份情報給希爾公司 他從我們公司偷了一份情報給希爾公司 f.他取了一些錢給王大爺 他從銀行取了一些錢給王大爺 h.他要了一些白藥給小王 他從大夫那要了一些白藥給小王 k.他買了一輛自行車給小孫子他從商店買了一輛自行車給小孫子 m.他討了一些紀念郵票給小馬
57、 他從我這里討了一些紀念郵票給小馬 (C)b.他煮了一點百合湯給王大媽 * d.他刻了一個圖章給老王 * i.他畫了一幅山水畫給孫教授 * l.他做了一只風箏給弟弟 * 各組語法意義的差別由句中動詞決定,動詞不 同由其語義特征決定 A組各句動詞“送、賣、還、交”,都含有“給 予”語義特征,可以描寫為: (a)存在著給予者和接受者雙方 (b)存在著從給予者向接受者轉(zhuǎn)移的事物 (c)給予者能動地將所轉(zhuǎn)移的事物從自己一方 轉(zhuǎn)移到接受者一方。 B組各句動詞“偷、要、取、買”,都含有 “取得”語義特征,可以描寫為: (a)存在著得者和失者雙方 (b)存在著從失者一方向得者一方轉(zhuǎn)移的事物 (c)得者能動地
58、從失者一方獲取那被轉(zhuǎn)移的事 物。 C組各句動詞“刻、畫、煮、做”,都含有 “制作”語義特征,可以描寫為: (a)動作者能動地進行某種動作 (b)在動作進行、完成之后產(chǎn)生某種產(chǎn)品 動詞a:+給予,-取得,-制作 動詞b:-給予,+取得,-制作 動詞c:-給予,-取得,+制作 A.名詞主語+動詞a+名詞1+給+名詞2 B.名詞主語+動詞b+名詞1+給+名詞2 C.名詞主語+動詞c+名詞1+給+名詞2 v四、關于動詞+了+時量+了 馬慶株(1981)研究成果 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 D.掛了三天了 上面各例詞類序列相同“動詞+了+時量+了”, 內(nèi)部層次構(gòu)造、結(jié)構(gòu)關系相同。 v
59、語法意義不盡相同,代表了四種情況: A句“死了三天了”,其中時量成分“三天”只指 “死”這一行為動作完成、實現(xiàn)后所經(jīng)歷的時間 傷了三天了、熄了三天了 出現(xiàn)了三天了、到任了三天了 娶了三天了、提拔了三天了 塌了三天了、斷了三天了 出嫁了三天了、枯死了三天了 B句“等了三天了”,其中時量成分“三天”只指 “等”這一行為動作持續(xù)的時間 盼了三天了、哭了三天了 追了三天了、養(yǎng)了三天了 玩兒了三天了、忍了三天了 病了三天了、想了三天了 考慮了三天了、琢磨了三天了 C句“看了三天了”,其中時量成分“三天”既可以 指“看”這一行為動作完成、實現(xiàn)后所經(jīng)歷的時間 如“那小說我早看完了,看了三天了”;也可以指 “
60、看”這一行為動作持續(xù)的時間,如“那小說我都 看了三天了,還沒看完” 聽了三天了、講了三天了 學了三天了、教了三天了 擦了三天了、澆了三天了 剪了三天了、廣播了三天了 研究了三天了、商量了三天了 D句“掛了三天了”,其中時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掛” 這一行為動作完成、實現(xiàn)后所經(jīng)歷的時間,如“燈籠早掛上 了,都掛了三天了”;也可以指“掛”這一行為動作持續(xù)的 時間,如“燈籠太多,我們掛了三天了還沒掛完”;還可以 指行為動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狀態(tài)”所持續(xù)的時間,如“燈 一直在大門上掛著,都三天了” 插了三天了、帖了三天了 穿了三天了、系了三天了 擺了三天了、戴了三天了 吊了三天了、釘了三天了 動作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衡陽2025年湖南衡陽市中心醫(yī)院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yè)技術人才引進6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教育局所屬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深圳2025年廣東深圳博物館勞務派遣工作人員招聘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湘豫名校聯(lián)考高三上學期一輪復習質(zhì)量檢測物理試卷
- 2025年中國制證系統(tǒng)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高速曬圖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花色電腦威爾頓羊毛地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紙制包裝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石墨-鐵基粉末冶金制品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煙堿原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酒店長包房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2 找春天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2025年江蘇護理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南京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道法】開學第一課 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課件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2第1課時Startup
- 人教版(2024)英語七年級上冊單詞表
- 2024年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真題】2023年常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解析)
- 超星爾雅學習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蘭州大學版)》章節(jié)測試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