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機房建設指導意見要點_第1頁
IDC機房建設指導意見要點_第2頁
IDC機房建設指導意見要點_第3頁
IDC機房建設指導意見要點_第4頁
IDC機房建設指導意見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地市級 IDC機房配套建設指導意見隨著全業(yè)務競爭的全面展開和互聯(lián)網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2009年我省將完成全省12個地市級IDC機房的配套建設,為規(guī)范各地市 IDC機房的配套建設,有效支撐IDC業(yè)務發(fā)展,特制定本指導意見。 今后將根據(jù)IDC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對此指導意見做適當修改。一、網絡配套建設內容:1、在前期各地市級IDC機房改造(包括機房電源、接地、空 調、主橋架、架空地板、風管等)完成的基礎上,完成網絡集裝架、 列橋架、交流列頭柜、綜合配線架、綜合布線等工程。2、完成各地市級IDC機房網絡環(huán)境的搭建,包括網絡、安全等設備的布署。二、IDC機房網絡配套要求:(一)網絡分層結構1

2、、Internet 核心層:做為各地市IDC業(yè)務的去往CMNET網絡的出口,提供IDC業(yè) 務接入Internet的能力。此層原則上由各地市城域網中兩臺城域網核 心路由器構成。2、IDC機房核心層:各地市IDC業(yè)務的核心層由兩臺高端三層交換機及網絡安全設備組成,高端三層交換機做為基礎業(yè)務接入區(qū)中各服務器的網關設 備,防火墻做為安全增值業(yè)務接入區(qū)中各服務器的網關設備。3、IDC機房匯聚接入層:匯聚接入層做為純二層網絡,按功能可分為基礎業(yè)務接入區(qū)和 增值業(yè)務接入區(qū),基礎業(yè)務接入區(qū)提供各類基礎業(yè)務接入網絡的能 力,增值業(yè)務接入區(qū)在提供基礎業(yè)務的同時還可提供設備的網絡安全 防護能力?;A業(yè)務接入區(qū)與增值

3、業(yè)務接入區(qū)原則上按物理區(qū)域區(qū) 分,各區(qū)域的大小由各地市根據(jù)業(yè)務需求確定。(二)網絡設備配置地市級IDC機房標準網絡配置:一對高端三層交換機,一對高 端防火墻、一臺入侵檢測設備,二層接入交換機若干(根據(jù)機房網絡 機架數(shù)測算)。此配置將根據(jù)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對安全增值設備(安 全掃描、SSL VPN網關等)做適當增加。IDC機房網絡設備配套配置設備名稱備注高端三層交換機建議采用集采典型配置1的設備高端防火墻建議采用集采典型配置3的設備千兆兩端口入侵檢測設備(IDS)省公司統(tǒng)一選型后下發(fā)二層交換機建議采用集采典型配置2的設備1、高端三層交換機:高端三層交換機要在集團公司三層交換機集采產品范圍內選 擇。

4、同時應具備以下功能:局域網標準1) IEEE 802.3 :以太網標準(包括 802.3ab/802.3u/802.3z 等)2) IEEE 802.1d :介質存取控制橋標準3) IEEE 802.1q :虛擬網標準4) IEEE 802.1p :優(yōu)先級5)組播協(xié)議支持及流量優(yōu)化功能6)其它標準硬件結構1)硬、軟件采用模塊化、無阻塞交換結構;2)背板帶寬:大于等于640Gbps;3)吞吐量:大于等于 400Mpps4)設備梢位數(shù):大于等于7個性能指標1)足夠數(shù)量的交換機的端口容量,至少支持兩個 GE光口,24 個 10/100M FE 電口。2)支持同時配置4K個VLAN。3)每端口支持10

5、24個MAC地址,整機支持128K個MAC地 址數(shù)4)支持全雙工、半雙工能力6)交換機的傳輸時延w 1ms7)交換機具有路由能力,并支持 RIP、OSPF、IS-IS等主流路 由協(xié)議8)支持VRRP、策略路由、三層、二層 ACL等功能。9) VRRP可支持同時配置組數(shù)A 256組。物理接口1)接口速率:1000Mbps, 100 Mbps, 155M, 622M , 2.5G , 10G2)介質類型:單/多模光纖,非屏蔽雙絞線3)接口類型:雙絞線 RJ45,光纖ST或SC、LC型等 系統(tǒng)可靠性1)不中斷通信情況下,可在線進行電路板的熱插拔操作;2)主要部件應采用主/備用工作方式,或采用N+1冗

6、余配置3)整機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 *00,000小時4)雙主控及電源等關鍵部件冗余配置管理規(guī)程1) RFC 1157: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V2)2) RFC 1213 : SNMP MIBII2、高端防火墻:防火墻要在集團公司防火墻集采產品范圍內選擇。同時應具備 以下功能:性能吞吐M ( bps)*GRAM容量*GFlash容量*6M最大支持連接數(shù)皮50k每秒新建連接數(shù)身k最大策略數(shù)量濟0kVPN連接數(shù)冷k3DES/AES VPN 吞N00Mpps虛擬防火墻數(shù)或5梢位設備梢位數(shù)/個支持的接口和模塊10GE不作要求千兆多模光口或10/100/1000自適應電口10/100自適

7、應電口不作要求3、二層交換機:高端三層交換機要在集團公司三層交換機集采產品范圍內選擇。同時應具備以下功能:局域網標準1) IEEE 802.3 :以太網標準(包括 802.3ab/802.3u/802.3z 等)2) IEEE 802.1d :介質存取控制橋標準3) IEEE 802.1q :虛擬網標準4) IEEE 802.1p :優(yōu)先級5)支持STP協(xié)議6)其它標準性能指標1)足夠數(shù)量的交換機的端口容量3)支持全雙工、半雙工能力4)交換機的傳輸時延w 1ms5)支持子VLAN以及不同端口同屬一個子 VLAN等功能。物理接口1)接口速率:1000Mbps , 100 Mbps ,2)介質類型

8、:單/多模光纖,非屏蔽雙絞線3)接口類型:雙絞線 RJ45,光纖ST或SC、LC型等管理規(guī)程1) RFC 1157: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V2)2) RFC 1213 : SNMP MIBII4、入侵檢測設備(IDS):千兆入侵檢測系統(tǒng)的性能應該滿足以下要求:監(jiān)控速率:2Gbps (雙向)可監(jiān)控最大TCP連接數(shù):不低于150萬端口數(shù):至少2個千兆監(jiān)控端口(光口),1個管理端口5、標準網絡集裝架尺寸(寬*深*高):600*1000*2200mm ,各地市可根據(jù)托管設 備的具體尺寸要求,可做寬、深方向的適當調整,如選擇 600*1200*2200mm 的網絡集裝架。機柜布置原則上采用“面對面

9、、背 對背”的排列方式。網絡集裝架內的電源模塊需滿足12臺服務器的雙路交流供電需求。網絡集裝架的機柜門要求具備上鎖功能,并且每一機柜的鑰匙應為互不相同的。6、維護終端:各IDC機房需配置3 4臺維護終端及推車,包括鼠標、鍵盤、 顯示器以便用戶和維護工程師對設備進行現(xiàn)場維護。(三)電源設備配置1、設備用電量和類型:根據(jù)設備用電不同分別估算所需的交、直流用電量,其中 IDC 機房內除了傳輸?shù)壬倭吭O備外,其它設備均使用交流電,因此IDC機房交直流容量配比一般取 9: 1。機房配套設備估算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一面積估算法和機架估 算法(1)面積估算法(根據(jù)機房面積測算用電量,其中機房面積包 括主設備、空

10、調、主走道、列走道等面積)主設備按照1KW/itf計算傳輸設備按照300W/m2計算,適當考慮扣除 ddf、odf等設 備面積。實際設備裝機率按照0.850.9考慮??照{用電量估算法:機房主設備用電量*0.7(2)機架估算法主設備按照34KW/機架計算傳輸設備按照0.51KW/機架計算,適當考慮扣除DDF、ODF等設備數(shù)量。實際設備單機架裝機率按照 0.850.9考慮。空調用電量估算法:機房主設備用電量*0.72、開關電源設備配置蓄電池后備時間按照2個小時標準配置;小容量系統(tǒng)配置2組1000AH電池時其容量不宜超過450A/54V;大容量系統(tǒng)配置4組1000AH電池時其容量不宜超過900A/5

11、4V ;原則上不建議每套電源配置4組以上的1000AH蓄電池。(1)蓄電池容量計算:八 KIT Q =1 (t - 25K安全系數(shù):取1.25;I:負荷電流;T:放電小時數(shù)2小時;t:環(huán)境溫度25 C;聯(lián)放電容量系數(shù),取0.61 ;% :電池溫度系數(shù),取0.008;(2)開關電源模塊數(shù)模塊數(shù)=N+1=(負載電流+蓄電池容量/10) /模塊額定電流+1備用模塊按照所需模塊/10后取整配備。即:NW10,按照N+1配置模塊,當N10,按照N+2配置模塊,以此類推3、UPS設備配置單臺UPS機架后備電池不宜超過4組,單臺滿容量后備時間 建議4560分鐘之間;原則上單套UPS容量不宜超過400KVA以

12、上;UPS建議采用冗余并機系統(tǒng)以提高系統(tǒng)安全性;UPS系統(tǒng)負載率W70% ;建立UPS雙母線架構,雙母線UPS宜選配同等容量同等輸出 同等架構的系統(tǒng)。UPS電池容量配置需要關聯(lián)廠家恒功率放電功率來計算。UPS系統(tǒng)需考慮配置諧波控制裝置。 對于200kVA及以上的 UPS設備,宜采用高效、12脈沖UPS主機。4、機房空調配置(1)空調土建要求留足夠的空調室外機安裝平臺,平臺具有良好的散熱環(huán)境,不 宜設置在西側。室外機平臺應靠近室內機安裝位置,做到兩者間距離 最小化。機房層高應滿足工藝設備的凈高要求,層高分配見下表:層高分配核心機房工藝凈高3200 3300mm氣體滅火管網高度200mm風管或架空

13、地板凈局局度風帽上送風上送風下送風300 500mm350 550mm結構梁及面層高度約為700mm機房層高4500mm4500 4800mm4500 4800mm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風方式的機房,如果同時設置回風管,則層高應進一步提高。架空地板下部應采用阻燃保溫材料(不低于B1級)進行隔熱處理,以防止下層頂部結露。當架空地板凈空高度n 350mm時,地板下宜布置氣體滅火噴頭。 機房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按照一個防護分區(qū)考慮氣體滅火系統(tǒng)。(2)空調送風方式當空調送風距離超過15m時,可考慮在機房兩側設置空調機組 安裝區(qū)域,或通過提高空調風機風壓以及增加回風管道、誘導風機等 輔助手段來滿足設備散熱需求

14、;核心機房的送風方式應通過對機房平均裝機率、機架平均功耗、 維護方便程度、初期成本等幾方面的比較后選擇合適的送風方式:1)風帽上送風方式對機房層高的要求不高,送風距離不超過10米。風帽上送風方式的冷熱通道不封閉,氣流組織不合理,不建議選用。2)精確風管上送風方式適用于機房裝機功耗不變的機房或者是對現(xiàn)有上送風機房的改造3)地板下送風方式適宜用于新建機房。4)對于機架裝機功率大的高密度機房,在采用下送風方式外, 還可采用冷通道封閉、架空地板加地板送風單元、在機房上部設置回 風管道或者采用冷凍水模式的空調系統(tǒng)等輔助措施解決機架高發(fā)熱 量的問題。(3)空調總冷負荷測算機房空調的總顯冷量不得小于機房設備

15、的散熱量,并同時考慮 機房維護結構及照明人員的散熱量,總冷負荷應包括圍護結構負荷、 維持房間正壓的新風負荷、照明負荷及工藝設備負荷。工藝設備負荷 按照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計算,電力設備按照效率損失轉化為熱能計 算,測算公司如下:1)蘇北地區(qū)機房空調冷量需求=設備功耗+機房面積*90W電力室空調冷量需求=開關電源終局負荷*0.1+UPS終局負荷 *0.2+電力室面積*90W2)蘇南地區(qū)機房空調冷量需求=設備功耗+機房面積*120W電力室空調冷量需求=開關電源終局負荷*0.1+UPS終局負荷 *0.2+電力室面積*120W(4)空調配置要求機房空調在預測制冷量的基礎上增加 20%的備份制冷量;機房空

16、調要求采用主機N+1冗余模式進行配置,在室內和室外安裝空間允許的前提下,建議 N=5 ;在室內和室外安裝空間允許,總制冷量不變的情況下,首選“單臺容量較小,空調數(shù)量較多”的模式;機房空調的送風量宜滿足機房換氣次數(shù) 30次/h。5、機房照明IDC機房照明需采用 架間照明,平均照度按300500lx取值;工作區(qū)內一般照明的均勻度(最低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區(qū)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區(qū)平均照度的 1/5;機房內應設置備用照明,其照度宜為一般照明的1/10。備用照明宜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6、機房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 四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若防雷

17、接地單獨設置接地裝置時, 其 余三種接地宜共用一組接地裝置,并采取防止反擊措施。接地應采取單點接地并宜采取等電位措施。機房共用一組接地裝置時,宜將各系統(tǒng)分別采用接地線與接地 體連接。7、動環(huán)監(jiān)控機房動力設備及環(huán)境集中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包括:開關電源、UPS、蓄電池、空調、機房溫濕度、煙感、水浸、圖像以及紅外燈控等,其 中開關電源、UPS、空調等設備應通過智能采集方式,蓄電池應實現(xiàn) 整組、單體電壓的全電量采集。動環(huán)監(jiān)控應與機房改造同步實施,并與 IDC機房同步啟用。8、機房配電線架(1)樓層配電、電力電纜樓層使用容量應小于才為!總配電容量的 70%樓層總配電具有雙電源自動切換功能。對于超過630A的樓層

18、配電建議采用2套樓層配電系統(tǒng)或采用 母排連接方式。對于樓層配電總進線電纜載流量要考慮到電纜線徑、敷設方式、路由長度、散熱條件等所有降容系數(shù)。(2)走線架主要考慮交流、直流及主走線架,以及列向的強弱電走線架。 強電和弱電、交直流走線架不得混用,并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設置安全隔離 距離。9、配電系統(tǒng)估算IDC機房設備用電及空調用電終局總量,結合IDC機房所 在大樓變壓器及油機的峰值負荷,評估大樓高低壓配電系統(tǒng)是否能夠 支撐IDC機房供電需求;變壓器負載率W 65%油機負載率W 70%(四)綜合布線要求1、IDC機房內網絡設備與服務器設備之間的連接必須通過網絡 配線架跳線實現(xiàn)。2、每列應設置一網絡機架作為本

19、列的綜合配線架, 用于安裝本列的網絡交換機及網絡配線單元,綜合配線架內的網絡配線單元數(shù)量 應與本列網絡集裝架數(shù)量相同,且與各架內的網絡配線單元一一對 應。3、每個網絡機架內安裝一個24 口網絡配線架,用于連接各服 務器設備。4、根據(jù)機房供電和機架散熱要求,一般每機架的服務器數(shù)不應 超過12臺,服務器與服務器之間空隙不小于1U。按每服務器設備兩 條網線的要求完成雙絞線的布放。注:實際應用時可能每服務器只通過一條網線連接二層交換機, 多余網線和網絡配線架端口預留。(五)設備數(shù)量測算1、機房機架數(shù):(1)分項占地面積測算法機房機架數(shù)=(機房總面積-電力室面積-傳輸設備面積-空 調面積-主走道-列走道

20、-電纜井道)/每機架投影占地面積;其中:電力室區(qū)域面積應占機房總面積的30%以上傳輸區(qū)域面積應占機房總面積的1015%主走道寬度:18002000mm ;列間距寬度:1、采用上送風方式,最小間距不小于1000mm ; 2、采用下送風方式,最小間距不小于 1000mm ;按照工藝單機架平均發(fā)熱量計算,2kW3kW時,間距1000 1200mm; 3kW 5kW 時,間距 1200 1500mm;5kW以上時,間距為15001800mm。3、具體列間距寬度 必須結合機架尺寸考慮;空調維修區(qū)域寬度:根據(jù)具體的空調型號和廠家的技術 要求確定,當空調送風距離超過 15m時,可考慮設置兩側 空調區(qū)域;根據(jù)上述尺寸,結合擬定IDC機房現(xiàn)場情況,估算可安 裝的標準機架數(shù)量(2)機架綜合占地面積測算法機房機架數(shù)=機房可裝機面積/每機架綜合占地面積機房可裝機面積:機房內除電源間外的面積。每機架綜合占地面積:2.54平米(一般按3.5測算)2、二層交換機數(shù):根據(jù)機房供電和機架散熱要求,一般每機架的服務器數(shù)不應超 過12臺。二層交換機數(shù)=機架數(shù) X 12/24注:按24電口二層交換機測算(六)IDC出口鏈路的配置IDC機房的兩臺核心出口交換各通過 1條GE鏈路上行到城域 網中的核心路由器。按IDC機房內每服務器的平均流量為1Mbps測 算。IDC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