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機場標志與標志物_第1頁
民航機場標志與標志物_第2頁
民航機場標志與標志物_第3頁
民航機場標志與標志物_第4頁
民航機場標志與標志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志與標志物1.跑道號碼和滑行道代號跑道號碼和滑行道代號 1.1 跑道號碼跑道號碼 :應由兩位數字組成,平行跑道的由2數字加1字母組成。在有1-3條跑道時,兩位數應是從進近方向看最接近于跑道磁方位角度數的十分之一的整數。磁方位角:從磁北方向順時針方向計算,與向該跑道端進近方向的夾角。一位數字時,則在它前面加一個零。在4條或更多的平行跑道上,一組相鄰跑道應按最接近于磁方位角度數的十分之一編號,而另一組相鄰跑道則按次一個最接近的磁方位角度數的十分之一編號。 1.1 跑道號碼跑道號碼 :(2)在有平行跑道的情況下,跑道號碼中的字母排列宜采用下列順序(從進近方向看去從左至右):兩條平行跑道:“L”、“

2、R”;三條平行跑道:“L”、“C”、“R”;四條平行跑道:“L”、“R”、“L”、“R”;五條平行跑道:“L”、“C”、“R”、“L”、“R”或“L”、 “R”、“L”、“C”、“R”;六條平行跑道:“L”、“C”、“R”、“L”、“C”、“R”。(3)在指定跑道號碼時,應統(tǒng)籌考慮機場總體規(guī)劃跑道構型、跑道使用模式及運行指揮規(guī)則等方面的要求。多平行跑道命名L R L C R L R L R L C R L R L R C L R L C R L C R1.2 滑行道代號(1)滑行道代號的設置應簡單明了,合乎邏輯。(2)滑行道代號的設置應結合機場遠期總體規(guī)劃統(tǒng)一考慮,預留相應的滑行道代號,盡可能

3、減少因機場擴建造成滑行道代號的調整?;械来栆税从⑽淖帜疙樞蜻x用字母,宜從機場的一端開始連續(xù)命名代號到另一端。(3)每條滑行道應有唯一代號,且避免與跑道號碼混淆(如其中一條跑道編號為04L22R,滑行道編號則避免使用L4、R22)。(4)滑行道代號應由一個英文字母或一個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的組合構成,但不應使用“I”、“O”、“X”三個字母作為滑行道代號。當上述代號全部使用完后,可使用雙字母。平行滑行道宜由單字母作為代號。(5)被一條跑道相交分成兩部分的滑行道,位于跑道兩 側的滑行道宜被視為兩條不同的滑行道并分別指定代號。此類滑行道的代號宜由其所對應的平行滑行道代號加阿拉伯數字組成。(6)當

4、滑行道改變方向但沒有與其他滑行道相交、或與其他滑行道相交但方向改變不超過45時,不應改變其代號。但若系統(tǒng)總體設計需要改變時,可在交叉后改變。(7)大型繁忙機場滑行道系統(tǒng)復雜時,宜將相對固定使用的滑行路線以滑行道編組形式表示并編號,編號應以英文“ROUTE”加阿拉伯數字構成,由管制單位會同機場管理機構和航空公司研究確定并在航行資料匯編中公布。2 標志標志2.1 基本要求(1)在兩條跑道相交處,應顯示較重要的那條跑道的標志,另一跑道的所有標志應中斷。跑道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順序為:精密進近跑道,非精密進近(2)在跑道與滑行道相交處,應顯示跑道的各種標志(跑道邊線除外),而滑行道的各種標志應中斷。(3)

5、跑道標志應為白色。跑道標志可用無空隙的整塊組成,也可由能夠提供等量效果的一系列縱向線條組成。跑道標志宜采用適當品種的油漆,以盡可能減少標志引起的不均勻摩擦特性的危險。2 標志標志 (4)滑行道標志、跑道掉頭坪標志和飛機機位標志應為黃色。 (5)機坪安全線的顏色應鮮明,并與飛機機位標志的顏色反差良好。 (6)在夜間運行的機場內,可用反光材料涂刷鋪筑面標志,以增強其可見性。 (7)需要增強對比度時,宜增加黑邊。 (8)標志系統(tǒng)設置的恰當性應以是否為航空器駕駛員和(或)車輛駕駛員提供準確清晰的引導為判定準則,其中采用飛機真實環(huán)境實驗或實驗室模擬是最有效的判定手段。2.2 跑道號碼標志(1)跑道應設置

6、跑道號碼標志。(2)跑道號碼標志應如圖10 所示設置在跑道入口處。若預計將建設平行跑道,宜在建設第一條跑道時按圖10b)設置跑道號碼標志(L 不畫)。當跑道入口內移時,可設標明跑道號碼的標記牌供飛機起飛使用。(3)跑道號碼標志的數字和字母的形狀與比例如圖11所示,其高度應不小于9 m,宜為18 m。2.3 跑道中線標志(1)跑道應設置跑道中線標志。(2)跑道中線標志應設置在跑道兩端的跑道號碼標志之間的跑道中線上,由均勻隔開的線段和間隙組成。每一線段加一個間隙的長度應不小于50 m,也不應大于75 m。每一線段的長度應至少等于間隙的長度或30 m(取較大值),如圖10所示。類或類精密進近跑道的中

7、線標志寬度應不小于0.9 m;類精密進近跑道及非精密進近跑道的中線標志寬度應不小于0.45 m,其他跑道應不小于0.3 m。2.4 跑道入口標志(1) 跑道入口處應設置跑道入口標志。(2 )跑道入口標志應由一組尺寸相同、位置對稱于跑道中線的縱向線段組成。入口標志的線段應從距跑道入口6 m處開始,線段的總數應按跑道寬度確定,見表22。(3) 當一條跑道道面寬度不在表22規(guī)定的范圍內時,應以批準的飛行區(qū)指標所對應的跑道寬度確定跑道入口標志線段總數。(4 )入口標志的線段應橫向布置至距跑道邊不大于3 m處,或跑道中線兩側各27 m處,以得出較小的橫向寬度為準。線段長度應至少30 m,宜為45 m,寬

8、約1.8 m,線段間距約1.8 m,且最靠近跑道中線的兩條線段之間應用雙倍的間距隔開。(5 )跑道入口若需暫時內移或永久內移,則跑道入口標志應增加一條橫向線段,其寬度應不小于1.8 m。(6 )當跑道入口永久內移時,應按圖12b)所示在內移跑道入口以前的那部分跑道上設箭頭;當跑道入口是從正常位置臨時內移時,應按圖12所示加以標志,將內移跑道入口以前除跑道中線標志和跑道邊線標志以外的所有標志遮掩,并將跑道中線標志改為箭頭。 (7 )當內移跑道入口以前的跑道已不適于飛機的地面活動時,此區(qū)域應設置入口前標志,同時對該部分道面所有原跑道標志進行遮掩或清除。 注:在跑道入口僅在短時間內臨時內移的情況下,

9、經驗表明,不在跑道上油漆內移跑道入口標志而用與其形式和顏色相同的標志物來代替也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8) 箭頭設置應對稱于中線排列,如圖12a)所示。(8) 其數量應按跑道的寬度確定,見表23。2.5 瞄準點標志(1) 有鋪筑面的跑道的每一個進近端應設瞄準點標志,如圖13 所示。(2)開始端至跑道入口的距離見表24,但在跑道裝有目視進近坡度指示系統(tǒng)時,標志的開始端應與目視進近坡度的起點重合。(3)標志線段長度、寬度、橫向間距可在表24 所列范圍內選定,以盡量減小輪胎橡膠淤積對標志的污染。(4)標志線段但應與接地帶標志的橫向間距相等。(5) 瞄準點標志應由兩條明顯的條塊組成,對稱地設在跑道中線的

10、兩側,線段的尺寸和瞄準點標志內邊的橫向間距應符合表24 的規(guī)定,但在跑道設有接地帶標志時則應與接地帶標志相同。2.6 接地帶標志(1) 有鋪筑面的儀表跑道和飛行區(qū)指標為3或4的有鋪筑面的非儀表跑道應設接地帶標志。(2) 接地帶標志應由若干對對稱地設置在跑道中線兩側的長方形標志塊組成,其對數與可用著陸距離有關,當一條跑道兩端的進近方向均需設置該標志時,則與跑道兩端入口之間的距離有關。具體規(guī)定見表25。(3) 接地帶標志應符合圖13所示兩種形式之一。在圖13a每條線的長度和寬度不小于22.5 m和3 m。在圖13b每條線的長度和寬度不小于22.5 m和1.8 m,鄰線間距1.5 m。長方形內邊的橫

11、向間距在設有瞄準點的場合,應與該瞄準點的橫向間距相等。在不設有瞄準點的場合,長方形內邊之間的橫向間距應與表24中對瞄準點標志規(guī)定的橫向間距相符。成對標志線條的縱向間距應為150 m,自距離跑道入口150 m處開始。與瞄準點標志相重合或位于其50 m范圍內的各對接地帶標志應省略。(4) 在飛行區(qū)指標為2的非精密進近跑道上,應在瞄準點標志起端之后的150 m處增設一對接地帶標志。2.7 跑道邊線標志(1 )有鋪筑面的跑道應在跑道兩側設跑道邊線標志。(2 )跑道邊線標志應設在跑道兩端入口之間的范圍內,但與其他跑道或滑行道交叉處應予以中斷。在跑道入口內移時,跑道邊線標志保持不變。(3 )跑道邊線標志應

12、由一對設置于跑道兩側邊緣的線條組成,每條線條的外邊大致在跑道的邊緣上。當跑道寬度大于60 m時,標志外邊緣應設在距跑道中線30 m處。(4 )如設有跑道掉頭坪,在跑道與跑道掉頭坪之間的跑道邊線標志不應中斷。(5 )跑道寬度大于或等于30 m時,跑道邊線標志的線條寬度應至少為0.9 m;跑道寬度小于30 m時,跑道邊線標志的線條寬度應至少為0.45 m。2.8 滑行道中線標志(1) 滑行道、飛機機位滑行通道以及除冰防冰設施應設滑行道中線標志,并能提供從跑道中線到各機位之間的連續(xù)引導。(2) 滑行道中線標志應為不小于0.15 m 寬的連續(xù)黃色實線,淺色道面(如水泥混凝土道面)上的滑行道中線標志兩側

13、宜設置不小于0.05 m 寬的黑邊,如圖14 所示。(3) 滑行道中線標志在與跑道等待位置標志、中間等待位置標志及各類跑道標志相交處應中斷,中斷的滑行道中線標志與上述標志的凈距為0.9 m(不含黑框)(如圖21所示)。如0.9 m 間距無法實現時,也可采用0.3 m 間距(如圖15 所示)。(4) 在滑行道直線段,滑行道中線標志應沿滑行道中線設置;在滑行道彎道部分(飛機機位滑行通道除外),滑行道中線標志應使當飛機的駕駛艙保持在滑行道中線標志上時,飛機的外側主輪與滑行道邊緣之間的凈距不小于表10 的規(guī)定。(5) 作為跑道出口的滑行道(含快速出口滑行道和垂直滑行道),該滑行道中線標志應以曲線形式轉

14、向跑道中線標志,并平行(相距0.9 m)于跑道中線延伸至超過切點一定距離,此距離在飛行區(qū)指標為3 或4 時應不小于60 m,飛行區(qū)指標為1 或2 時應不小于30 m(如圖15 和圖16 所示)。(6)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符合下列要求:a) 當機場交通密度為中或高時,在與跑道直接相連的滑行道 (單向運行的滑行道除外)上的A型跑道等待位置處,應設置 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該標志的作用是為飛機駕駛員提供額外的確認A 型跑道等待位置的目視參考,并構成跑道侵入防范措施的一部分;b) 如果設置,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設在除了單向運行的快速出口滑行道以外的每條滑行道與跑道的交接處;c) 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

15、志應從A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沿駛離跑道方向延伸47 m 的距離。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如圖17a)所示,滑行道中線兩側的邊線標志寬度0.15 m,淺色道面上的標志應設黑色背景,黑色背景的外邊寬不小于0.05 m;d) 當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與位于與之相距47 m 以內的另一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如類或類精密進近跑道的等待位置標志交叉時,應在與此類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交叉點前后各0.9 m處中斷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在超過與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交叉點后繼續(xù)向前延伸至少3 個虛線段,或者從起點至終點至少達到47 m,兩者取較大值。如圖17b)所示;e) 當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穿過位

16、于與之相距47 m 以內的滑行道與滑行道交叉處時,應在交叉的滑行道中線穿越增強型滑行道中線的這一點的前后各1.5 m 處中斷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在超過滑行道與滑行道交叉處后繼續(xù)向前延伸至少3 個虛線段,或者從起點至終點至少達到47 m,兩者取較大值。見圖17c);f) 當存在兩個相對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且其間距小于94 m,則增強型滑行道中線標志應貫穿這一整個距離,并且不應延伸至任一跑道等待位置標志以外。見圖17d);g) 如果兩條滑行道中線在跑道等待位置標志處或在此之前匯聚,則內側虛線的長度應不短于3 m。該虛線的開始和結束點與外側虛線的連線垂直于滑行道中線。見圖17e

17、)。2.9 跑道掉頭坪標志(1) 在設有跑道掉頭坪之處,應設置跑道掉頭坪標志,用以連續(xù)地引導飛機完成180轉彎并對準跑道中線。(2) 跑道掉頭坪標志應從跑道中線彎出進入掉頭坪。其轉彎半徑應與預計使用該跑道掉頭坪的飛機的操縱特性和正常滑行速度相適應。跑道掉頭坪標志與跑道中線標志的交接角應不大于30。(3) 跑道掉頭坪標志應從跑道中線標志的切點開始平行于跑道中線標志延伸一段距離,此距離在飛行區(qū)指標為3 或4 時應至少為60 m(如圖19 所示),在飛行區(qū)指標為1 或2 時應至少為30 m。(4) 跑道掉頭坪標志引導飛機滑行的方式應允許飛機在開始180轉彎以前有一段直線滑行。跑道掉頭坪標志的直線部分

18、應平行于跑道掉頭坪的外邊緣。(5) 跑道掉頭坪標志中擬供飛機跟隨進行180轉彎的曲線部分的設計宜能保證前輪轉向角不超過45。(6) 跑道掉頭坪標志的設計應使當最大型飛機的駕駛艙保持在跑道掉頭坪標志的上方時,飛機起落架的任何機輪至跑道掉頭坪邊緣的凈距不小于表6 的規(guī)定。(7) 跑道掉頭坪標志應為不小于0.15 m 寬的連續(xù)黃色實線,其設置方法與滑行道中線標志的設置方法相同;應沿掉頭坪邊緣設置掉頭坪邊線標志,掉頭坪邊線標志的設置方法與滑行邊線標志的設置方法相同。如圖19 所示。(8) 與跑道標志相交處的跑道掉頭坪標志應中斷。2.10 跑道等待位置標志(1) 在跑道等待位置處應設置跑道等待位置標志。

19、(2) 跑道等待位置與跑道中線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表17 的規(guī)定。(3) 在滑行道與非儀表跑道、非精密進近跑道或起飛跑道相交處,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為如圖20 所示的A 型。(4) 在滑行道與、或類精密進近跑道相交處,如僅設有一個跑道等待位置,則該處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為圖20 所示的A 型。在上述相交處如設有多個跑道等待位置,則最靠近跑道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采用圖20 所示的A 型,而其余離跑道較遠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采用圖21 所示的B 型。B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位置由跑道所服務的最大機型以及ILS/MLS 的臨界/敏感區(qū)決定,并且僅當ILS運行時,B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才發(fā)揮作用。(5 )A

20、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如圖20 所示。(6) 如B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所處地區(qū)的寬度大于60 m,應將“CAT”或“CAT ”字樣標志在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兩端以及最大相距45 m 的各點的(中間)地面上。字母高度應不小于1.8 m,并應位于跑道等待位置標志以外不超過0.9 m 處。當B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與A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相距小于15 m 時,在原來B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處僅設A 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即可。(7) 在跑道與跑道交叉處設置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垂直于作為標準滑行路線的一部分的跑道的中線。在標準滑行路線不與跑道中線重合的情況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垂直于滑行道中線標志。標志應為圖2

21、0 所示的A 型。(8) 淺色道面上的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設置黑色背景,黑色背景的外邊寬為0.1 m,如圖20、圖21 所示。2.11 中間等待位置標志(1 )在中間等待位置和比鄰滑行道的遠距除冰防冰設施出口邊界上應設置中間等待位置標志。(2) 在兩條有鋪筑面的滑行道相交處設置的中間等待位置標志應橫跨滑行道,并與相交滑行道的近邊有足夠的距離,以保證滑行中的飛機之間有足夠的凈距,凈距應滿足表12 的要求。(3) 中間等待位置標志應采用如圖22 所示的單條斷續(xù)線(虛線)。(4) 位于淺色道面上的中間等待位置標志周圍宜設置如圖22 所示黑色背景。(5 )當兩個相鄰的中間等待位置標志距離小于60 m 時

22、,可僅保留一個中間等待位置標志,并設置于兩個相鄰的中間等待位置標志的中間處,如圖23 所示。2.12 強制性指令標志(1) 在無法按照要求安裝指令標記牌處,應在鋪筑面上設置強制性指令標志。(2) 運行需要時,例如在寬度超過60 m 的滑行道上,或為協助防止跑道侵入,應設置強制性指令標志作為強制性指令標記牌的補充。(3 )飛行區(qū)指標為A、B、C 和D 的滑行道上的強制性指令標志如圖24a)所示,按距滑行道中線兩側距離相等橫設在滑行道上和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停機等待一側;飛行區(qū)指標為E 或F 的滑行道上的強制性指令標志如圖24b)所示,設在滑行道中線標志的兩側、跑道等待位置標志的停機等待一側。標志的

23、邊界距離滑行道中線標志和跑道等待位置標志應不小于1 m。(4) 除非運行需要,強制性指令標志不應設在跑道上。(5) 強制性指令標志應為紅底白字。除禁止進入標志外,白色字符應提供與相關的標記牌相同的信息。(6) 僅用作跑道出口的滑行道處可設立“禁止進入”標志,該標志應為白色的“NO ENTRY”字樣,設在紅色的背景上,如圖25 所示。(7 )在標志與鋪筑面的顏色反差不明顯之處,應在強制性指令標志的周邊加上適當的邊框,邊框宜為白色或黑色。(8 )飛行區(qū)指標為C、D、E 和F 時,字符高度應為4 m;飛行區(qū)指標為A 和B 時,字符高度應為2 m。字符的形狀和比例見圖26。(9 )標志的底色應為長方形

24、,并應在橫向和垂直方向從字符的最突出部分向外擴展至少0.5 m。(10) 當兩條滑行道交叉于一條跑道的一端時,強制性指令標志可僅僅顯示這一側的跑道號碼,如圖27 所示。(11) 當三條滑行道交叉時,強制性指令標志的設置如圖28 所示。(12) 彎曲型跑道等待位置標志以及強制性指令標志的設置如圖29 所示。(13) 近距跑道的強制性指令標志的設置如圖30 所示。2.13 信息標志(1) 在下列地點應設信息標志: 通常要求設置信息標記牌而實際上無法安裝之處; 在復雜的滑行道相交處的前面和后面(表明方向和位置),如 圖31 所示; 在運行經驗表明增設一個滑行道位置標志可能有助于駕駛員的地面滑行之處;

25、 在很長的滑行道全長按一定間距劃分的各點,宜相距300 m500 m,如圖32 所示。因受凈距要求、地形限制或其他原因導致標記牌只能設置在滑行道右側時,宜在地面設置信息標志作為標記牌的補充。(2) 信息標志應在需要之處橫過滑行道或機坪道面設置,其位置應使在趨近的飛機駕駛艙內的駕駛員能看清楚。(3) 一個信息標志應包括:一片黑色背景上的黃色字符,當其替代或補充位置標記牌時;一片黃色背景上的黑色字符,當其替代或補充方向標記牌或目的地標記牌時。(4) 在標志的背景顏色與鋪筑面道面顏色反差不足之處,應增加一個顏色與字符相同的邊框,即字符為黑色時設置一個黑色的邊框,字符為黃色時設置一個黃色的邊框。(5)

26、 標志的尺寸應符合圖31、圖33 的要求。字符高度為4m,字符的比例和樣式應符合圖26 的要求。確因條件限制,可縮短尺寸,但不應小于標準尺寸的一半。箭頭應設置在字符右側,按需要以45設置或平行設置,長度宜為2 m?;械乐芯€兩側宜最多設置兩套地面標志,以不超出道面寬度為準;如需要設置更多,可將指明去往近處的標志設置在飛機行進方向的下方,遠處的則設置在飛機行進的前方。最靠近滑行道中線的字符距離該滑行道中線應為1 m,并且該字符與左、下邊框(未設邊框的,為底色邊緣)和箭頭尾部的距離均應為0.5 m。(6) 當在滑行道或機位滑行通道上設置“MAX SPAN”(最大翼展)標志有助于防止飛機誤滑時,應將

27、其設置在進入該滑行道或機位滑行通道起始處,如圖33 所示(瀝青道面可不設黑色底色)。2.14 滑行邊線標志(1) 凡不易與承重道面區(qū)別開來的滑行道、跑道掉頭坪、等待坪和停機坪的道肩以及其他非承重道面,若飛機使用這些道面會引起飛機損害的,應在非承重表面與承重表面的交界處設置滑行邊線標志。(2 )滑行邊線標志應沿承重道面的邊緣設置,使標志的外緣大致在承重道面的邊緣上。(3 )滑行邊線標志應由一對實線組成,每一線條寬0.15 m,間距0.15 m,顏色為黃色,如圖34所示。2.15 滑行道道肩標志(1)在滑行道轉彎處,或其他承重道面與非承重道面需要明確區(qū)分處,應在非承重道面上設置滑行道道肩標志。(2

28、)滑行道道肩標志由垂直于滑行邊線或滑行邊線的切線的線條組成。在彎道上,在每一個切點處和沿彎道的各個中間點上應各設一條線條,線條之間的間距應不超過15 m。線條應寬0.9 m,并應延伸至距離經過穩(wěn)定處理的鋪筑面的外邊緣1.5 m處,或長7.5 m,取其使標志長度較短者。線條的顏色應為黃色,如圖34所示。2.16 飛機機位標志(1) 在有鋪筑面的機坪和規(guī)定的除冰防冰設施停放位置上應設飛機機位標志。按照飛機停放位置的不同,飛機機位標志分為飛機直置式和飛機斜置式機位標志(飛機斜置式機位標志如圖35 所示)。(2) 有鋪筑面的機坪和除冰防冰設施上設置的飛機機位標志的定位應保證當飛機以前輪沿該標(3) 應

29、根據機位構形和輔助其他停機設施的需要設置機位識別標志(字母和(或)數字)、引入線、轉彎開始線、轉彎線、對準線、停止線和引出線等機位標志,如圖35 所示。(4) 機位識別標志(字母和(或)數字)應設在引入線起端后一小段距離處,如圖36 所示。標志的高度應足以從使用該機位的飛機駕駛艙內看清楚。淺色道面上的識別標志應設黑色邊框。(5) 引入線、轉彎線和引出線應為連續(xù)實線,線條寬度不小于0.15 m,淺色道面上的標志宜設不小于0.05 m 的黑邊。引入線、轉彎線和引出線的轉彎半徑應適用于擬使用這些標志的要求最嚴格的飛機。引入線可分為下列四種構型,機場管理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引入線(飛機單向運行

30、的僅畫設相應的引入線): A型引入線,如圖37所示; B型引入線,如圖38所示; C型引入線,如圖39所示; D型引入線,如圖40所示。開始轉彎線應設在對正即將開始轉彎的飛機左座駕駛員位置,與引入線成直角,長度應不小于6 m,寬度應不小于0.15 m,并包括一個指明轉彎方向的箭頭。如果需要一條以上的開始轉彎線時,則應對它們分別編碼??紤]到駕駛員的視野,開始轉彎線與引入線之間應保持的距離可能因飛機型號而異。(6) 對準線應與停放在規(guī)定位置的飛機中線延長線相重合,并使其能被正在停機操作最后階段中的駕駛員看見。其寬度應不小于0.15 m。(7 )停止線應設在對正位于擬定的停止點上的左座駕駛員座席位置

31、并與對準線成直角。其長度應不小于2 m,寬度應不小于0.15 m。如果需要一條以上的開始轉彎線和(或)停止線,應對它們分別編碼。機位停止線旁應標注停放機型的編碼,機型編碼的文字方向宜與飛機停放方向相反,文字采用黃色,字高宜為0.2 m 0.3 m,字符寬度按信息標志的比例縮小,如圖41 所示。如果飛機自滑進出且沒有引導員引導的機位停止線,停止線標志應按圖42所示進行劃設。如果不同機型有不同的停止線,則應在相應的停止線處標注適用飛機編碼,如“B737”;如果空間受限,宜利用字母或數字標示,代表對應的機型。淺色道面上的飛機編碼字符宜設置黑色邊框。(8) 為了能更加靈活地使用機坪,同一機位上允許重疊

32、有為不同機型服務的兩套或三套飛機機位標志,包括一條主線和幾條輔線。主線應為對機位要求最嚴格的飛機使用,且應為連續(xù)線,輔線應為斷續(xù)線。同時應在每一輔線上的機位識別號碼標志的后面分別增加一個識別字母L 和R,分別表示位于主線的左側和右側。每個線段長2 m,間隔2 m,如圖43 所示。(9) 如果運行需要,在需嚴格限制飛機推出路線和等待滑行位置的區(qū)域,可設置飛機推出線和推出等待點。推出等待點應為飛機前輪的停止點。飛機推出線是供地面勤務人員使用的地面標志,為0.15 m 寬的白色虛線,推出等待點設置在靠近滑行道的飛機推出線端點,等待點垂直于推出線方向,線長1 m,間隔1 m,如圖44 所示。2.17

33、機坪安全線(1) 在有鋪筑面的機坪上應根據飛機停放的布局和地面設施和(或)車輛的需要設置機坪安全線,包括機位安全線、翼尖凈距線、廊橋活動區(qū)標志線、服務車道邊界線、行人步道線、設備和車輛停放區(qū)邊界線以及各類栓井標志等。機位安全線、廊橋活動區(qū)標志線和各類栓井標志應為紅色,(2) 機坪安全線的位置應能保證飛機在進出機位過程中對停放的地面設施、車輛和行人有符合6.9.5規(guī)定的安全凈距。(3) 各種機坪安全線的設置要求詳見8.2.188.2.23。2.18 機位安全線(1) 在有鋪筑面的機坪上應根據飛機停放布局和地面設施的需要設置機位安全線。(2) 機位安全線應根據在此機位停放的最大飛機機型畫設,其尺寸

34、應考慮噴氣發(fā)動機附近構成的安全區(qū)域因素(螺旋槳飛機也有類似的安全區(qū)域)。(3) 機位安全線的設置應符合表18中規(guī)定的停放的飛機與相鄰機位的飛機以及物體之間的凈距要求。(4) 機位安全線是設置在飛機的機頭、機身以及機翼兩側的多段、非閉合直線(如圖45圖48所示)。(5) 機位安全線應為紅色,線寬至少為0.1 m。(6) 機位安全線的線型為實線或虛線。相鄰飛機的機位安全線存在交叉時,交叉部分的機位安全線應為虛線(如圖45圖48所示),虛線內部由45傾斜的等距平行紅色直線段填充,線段寬0.1m,紅線間凈距2m。自滑進、頂推出的機位安全線除上述交叉部位為虛線外,其余均為實線(如圖45、圖46所示)。(

35、7) 自滑進出的機位安全線由實線和虛線組成(如圖47、圖48所示)。自滑進出的機位安全線與翼尖凈距線或服務車道邊線所勾勒的封閉區(qū)域,僅供保障該機位飛機的服務車輛及設備的臨時停放使用,保障工作完成以后應盡快清空以保證飛機安全滑出。2.19 翼尖凈距線(1) 為減少服務車輛、保障設備以及作業(yè)人員等對滑行飛機的干擾,保證機坪滑行道上飛機的運行安全,應設置翼尖凈距線。(2 )翼尖凈距線的設置應符合表12中規(guī)定的滑行道中線或機位滑行通道中線與物體的凈距要求。(3 )翼尖凈距線應為白色雙實線,其線寬為0.15 m,間距為0.1 m。2.20 機坪設備區(qū)停放標志(1) 基本要求設備區(qū)內標注的文字符號應采用白

36、色黑體字體。(2) 輪擋放置區(qū)標志機坪上應劃設輪擋放置區(qū),并將該區(qū)域明確標注出來。輪擋放置區(qū)標志文字方向應與飛機停放方向反向。輪擋放置區(qū)為邊長1 m的正方形,邊框為0.15 m寬的實線,方框內標注“輪擋”字符,字高0.4 m,如圖49所示。(3) 作業(yè)等待區(qū)標志(4)廊橋活動區(qū)標志(5)設備擺放區(qū)標志(6)特種車輛停車位標志(7)集裝箱、托盤擺放區(qū)標志集裝箱、托盤擺放區(qū)標志用于標注供托盤及集裝箱長期停放的區(qū)域。該區(qū)域標志為矩形,內部有平行于一對邊的等距線段。集裝箱、托盤擺放區(qū)標志的位置、形狀及尺寸應以施劃的圖紙為準,如圖54所示。(8)車輛中轉區(qū)2.21 行人步道線標志行人步道線標志的設置位置

37、和寬度宜根據行人橫穿道路的實際需要確定。視距受限制的路段及急彎陡坡等危險路段和車行道寬度漸變路段,不應設置行人步道線標志。行人步道線標志為白色平行粗實線(斑馬線),是表示準許行人橫穿車行道的標線。如圖56所示。2.22機坪上栓井標志機坪上的各類栓井應予以標示。 消防栓井標志采用正方形標示,邊長為消防栓井直徑加0.4 m,正方形內除井蓋外均涂成紅色,如圖57所示。栓井標志外0.2 m的范圍內應涂設栓井編號,編號可視情況自行確定。 其他栓井標志采用紅色圓圈標示,圓圈外徑為栓井直徑加0.4 m,圓圈寬應為0.2 m,如圖58 所示。栓井標志外0.2 m 的范圍內應涂設栓井編號,編號可視情況自行確定。

38、2.23 道路標志(1) 基本要求 本標準中未明確的其他各類道路標志線和標記牌參照國家道路交通規(guī)則的規(guī)定執(zhí)行。機坪上的服務車道標志應為白色。(2 )道路等待位置標志 所有道路在進入跑道處、所有行車道與滑行道交叉處應橫跨道路設置道路等待位置標志。 道路等待位置標志包括停止線及“?!蔽淖郑指?.5 m,寬1 m。為突出顯示該位置,文字可設紅色背景,如圖59所示。 進入跑道的道路等待位置標志應設置在跑道導航設施敏感區(qū)以外。與滑行道相交的道路,其道路等待位置標志距滑行道中線距離應滿足表27的規(guī)定。(3)穿越滑行道的服務車道邊線標志 穿越滑行道的服務車道邊線采用交錯布置的白色標志線,白色標志線長0.5

39、 m1.0 m,寬0.15 m,交錯布置,如圖60所示。停車線處宜設置地面反光設施。(4)限速標志 在進入機坪服務車道入口20 m內宜設置地面限速標志,以后限速標志每間隔300 m500 m設置。限速標志應為圓形,直徑不小于1.5 m,白底黑字,字符高度為1 m,外邊為寬0.15 m的紅色圓圈,如圖61所示。2.24 關閉標志(1) 永久或臨時關閉的跑道和滑行道或其一部分,至少應在其兩端設關閉標志。如果關閉的跑道或平行滑行道長度超過300 m,還應在中間增設關閉標志,使關閉標志的間距不大于300 m。只有當關閉時間短暫且已由空中交通服務部門發(fā)出充分的警告時才可免設關閉標志。如僅為暫時關閉,可用

40、易折的路障或使用油漆以外的材料來涂刷或其他合適的方法來明示該關閉地區(qū)。(2) 關閉標志的最小尺寸如圖62 所示,最大尺寸時寬度與關閉的跑道或滑行道等寬,長度按比例放大。跑道上的標志應為白色,劃設在水泥混凝土(3) 當跑道和滑行道或其一部分為永久關閉時,應涂抹掉所有正常使用的跑道和滑行道標志。(4) 除因維護目的所需外,已關閉的跑道和滑行道或其部分上的燈光不得再開啟運行。(5) 當關閉的跑道和滑行道或其一部分與可供夜間使用的跑道或滑行道相交時,除關閉標志外,在橫貫被關閉地區(qū)的進口處應設置間距不超過3 m 的不適用地區(qū)燈光(見9.6.1)加以標志。2.25跑道入口前標志 當跑道入口前設有長度不小于60 m的鋪筑面,且不適于飛機的正常使用時,應在跑道入口前的全長用“”形符號予以標志?!啊毙畏枒赶蚺艿婪较?,如圖63所示?!啊毙畏栴伾珣獮辄S色。線條寬度應至少0.9 m。 跑道入口前的鋪筑面不適于設置跑道入口前標志時,其表面顏色宜與跑道表面的顏色有顯著區(qū)別。2.26VOR 機場校準點標志 當設有VOR機場校準點時應設置VOR機場校準點標志。VOR機場校準點標志應為一個直徑6 m的圓,圓周線條寬0.15 m。若要求飛機對準某一特定方向進行校準,還應通過圓心增加一條指向該方向的直徑,并伸出圓周6 m以一個箭頭終結,如圖64所示。標志的位置應以飛機停穩(wěn)后能接收正確的VOR信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