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頸脈通】 葛根 25 克,當歸 15 克,川芎 30 克,黃芪 35 克,蜈蚣 3 條,天麻 9 克,地龍 15 克,白芍 15 克,鉤藤 20 克,五靈脂 15 克,澤蘭 15 克,丹參 20 克。功能 補氣養(yǎng)血, 袪風散寒,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止痛。加減 :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 10 克,地龍 12 克, 雞血藤 20 克,首烏藤 20 克;兼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 9 克,竹茹 15 克,天南星 6 克,炒 白術 15 克,生姜 6 克;痛甚者重用葛根 35 克,秦艽 15 克;肝腎虧損者加續(xù)斷 15 克,炒 杜仲 15 克;風寒痹阻型重用防風 15 克,獨活 15 克,荊芥 15 克,
2、羌活 15 克;血瘀重者加 水蛭 3 克。臨床運用 該方臨床可配合頸椎牽引、 理療、針灸及中藥離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老中醫(yī)趙淑炳驗方】威靈仙 15 克,羌活 15 克,當歸 15 克,白芍 20 克,熟地 15 克,川 芎 15 克,葛根 15 克,伸筋草 20 克,黃芪 30 克,姜黃 15 克,乳香 10 克,沒藥 10 克,黨 參 10 克,甘草 6 克。每日 1 劑,水煎分 3 次服,連服 10 劑為 1 療程。煎取第 3 次藥汁, 用紗布或毛巾浸泡后熱敷頸部, 每天 23 次。筆者屢用效果明顯, 一般服藥 1 療程后癥狀明 顯減輕。這個我吃過有緩解但容易復發(fā)【頸眼綜合征 31 例】
3、均有視覺障礙或閃光暗點 ,視野缺損 ,甚至幻視 ,伴頭痛、頭暈 ,頸部酸困 僵硬或肢體麻木 ,汗出等頸椎病表現(xiàn)。眼部檢查排除眼睛的原發(fā)性病變 ,X 光檢查頸椎有病理 性改變。(治療方法)全部病例均給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同時服中藥頸椎方):太子參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 10g、決明子10g、補骨脂10g、懷牛膝20g、當歸20g、川芎20g、生龍牡各30g、靈仙15 20g、白芥子10g、膽南星10g、桑枝30g、澤瀉20g、連翹15g,每日1劑水煎服,7天為1個 療程,一般治療 2個療程。痊愈 19例,有效
4、 9例,無效 3例,總有效率 90.3%。有效 9例中 6例 于短期內(nèi)復發(fā) ,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 (典型病例)芮某 ,男,46 歲,視力障礙伴兩眼發(fā)作性灼 熱,眼瞼垂墜半年余 ,曾多方治療無效 ,近期出現(xiàn)發(fā)作性眩暈頭痛。診見頸椎生理彎曲消失 ,頸 45后緣骨質(zhì)增生,眼底檢查和顱腦 CT掃描無異常改變,診為頸眼綜合征。予上法治療,1周后癥狀消失 ,2 周后臨床獲愈。囑其注意頸部鍛煉 ,勿長久低頭伏案工作 ,睡眠時保持枕頭松軟 低位。隨訪 1 年未復發(fā)?!炯顾栊皖i椎病案】主訴:雙手麻木、握力弱,雙下肢乏力 3 個月。加重 1 周。 3 個月前出 現(xiàn)雙手麻木、握力弱。一周前,上述癥狀加重,雙手笨
5、拙,持筷系扣不能,雙下肢乏力,易 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頸椎后伸明顯受限,雙前臂尺側,左手4、 5指、中指尺側,右手尺側 1 個半手指感覺減弱,胸 6、 7 節(jié)段感覺減弱,雙手握力減弱,雙下肢 肌張力明顯增高, 四肢肌腱反射亢進, 雙側 Hoffmanns 征、 雙 Babinskis 陽性。 肌電圖報告: 雙手內(nèi)在肌 (尺神經(jīng)支配) 和右尺側腕伸肌失神經(jīng)改變。96年10月10日頸椎 MRI(GE,1.5T)報告:C5、6椎間盤突出明顯,壓迫脊髓。苔薄,脈沉細辨證:早期痙證,晚期痿證(脊髓型頸椎?。?治則:早期益氣化瘀利水, 晚期益腎溫經(jīng)通絡: 黃芪 30g 川芎 9g 白芍
6、9g 白 術9g漢防己9g米仁30g制半夏9g生甘草5g。(14劑) 二周后,雙下肢肌張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腎溫經(jīng)通絡,處方如下:黃芪 30g 赤芍、白芍(各) 9g 川桂枝 9g 射干 9g 生地熟地各 18g 熟附片 9g 補骨脂 30g 巴戟天30g漢防己9g生甘草5g。用七周后,除Hoffmans征陽性,雙下肢乏力外,余皆 正常。肌電圖檢查示:右手內(nèi)在肌少量失神經(jīng)改變。續(xù)按上法治療3 個月,癥狀、體征全部消失。97年6月10日在同樣條件下做頸椎MRI檢查示:C5 6突出椎間盤明顯變小,受壓脊髓較治療前變寬?!久挛?-疏頸活絡湯】疏通經(jīng)脈,散寒活絡。葛根 30 克,川羌
7、活 10 克,桂枝 10克,細 辛 6 克,赤芍 30 克,雞血藤 15 克,木瓜 30 克,桑枝 15 克,薏苡仁 15 克,生甘草 10 克。 頭暈加蔓荊子、 懷菊花;肩周痛加秦艽、 威靈仙; 上肢抬舉困難加伸筋草; 惡寒甚加炮附子、 炮干姜。每日 1 劑,水煎 2 次,分 23次服用?!疽溴\ -鎮(zhèn)痛飲】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制乳香10 克,制沒藥 10 克,地鱉蟲 10 克,血竭 3 克,細辛 3 克,三七 3 克,甘松 10 克,降香 10 克,生姜 10 克。水煎服。本方藥味濃 烈,煎藥時注意通風;煎藥時反復緩慢攪動,以防止粘鍋,飯后1 小時服藥, 2 次 / 日。主治:用于各種風濕
8、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 頸椎病等屬于風寒濕瘀阻滯經(jīng)脈所致疼痛, 各種腫瘤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氣血不足, 痰濕停滯所致 疼痛。 加減:因寒凝經(jīng)脈導致四肢關節(jié)疼痛為主者,加用通脈四逆湯; 頸椎病及強直性脊柱 炎所致陽虛風濕阻絡出現(xiàn)頸項、后背疼痛為主者,加用葛根、鹿角霜、牛膝、地龍、全蝎、 蜈蚣、僵蠶;各種腫瘤術后痰濕阻絡出現(xiàn)疼痛,加用浙貝母、玄參、龜板、鱉甲、生牡蠣; 腫瘤后期,患者氣血虧虛,經(jīng)脈失榮,疼痛綿綿不絕,加用黃芪、當歸、阿膠、鹿角膠、龜 板膠。對于疼痛劇烈者,血竭用量可加至 10 克。腎氣虧虛所致腰痛加杜仲、續(xù)斷、骨碎補、 木蝴蝶。脾胃虛弱,服藥后出現(xiàn)
9、惡心嘔吐者,去甘松、降香,加用生山楂、砂仁、雞內(nèi)金。 【益氣聰明湯】 東垣試效方 黃芪 20 克 人參 9 克 炙甘草 5 克 升麻 6 克 葛根 9 克 蔓 荊子 9 克 白芍 9 克 黃柏 9 克 水煎服。益氣升清,聰耳明目。主治中氣不足,清陽不升, 風熱上擾,頭痛目眩,或耳鳴耳聾,或目生障翳,視物不清,苔薄質(zhì)淡,脈濡細。 現(xiàn)代臨 床 常用以治療腦動脈硬化癥,頸椎病,高血壓病,低血壓病,鏈霉素副反應,中耳炎引起 的眩暈、耳鳴,病毒性角膜炎等,又有用以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色盲,視神經(jīng)萎縮,中心 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wǎng)膜炎等病癥?!镜攸S飲子化裁】頸椎骨質(zhì)增生 =紫貝齒 30 克(先煎) 磁石 30
10、克(先煎) 粉葛根 15 克炒白芍 15 克絲瓜絡 15 克炙甘草 9 克 功效 緩急舒筋, 平肝通絡。 主治 頸椎病脊髓型, 臨床表 現(xiàn)為四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活動牽強、 兩側錐體束征為主。 用法 日一劑,先將紫貝齒、 磁石煮半小時,再納入諸藥共煎。日服二次。【高血壓頸椎病 -郭士魁】清肝湯 -平肝為主,兼有補腎 = 葛根 12 克 鉤藤 12 克 白薇 12 克 黃芩 12 克 茺蔚子 12 克 白蒺藜 12 克 桑寄生 12 克 磁石 30 克 牛膝 12 克 澤瀉 12 克 川芎12克野菊花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3次服。加減陽亢明顯加生龍骨15 20 克:失眠加合歡皮 15 克
11、,柏子仁 1 0克;腎陰虛明顯加女貞子 12 克、川斷 12 克;腹脹 納差、肝胃不和加陳皮 10克,木香 lo 克。葛根能舒筋解??;鉤藤、白蒺藜能平肝祛風;白 薇、黃芩、茺蔚子、野菊花清肝抑陽;桑寄生、牛膝平肝兼能補腎;磁石重鎮(zhèn)潛陽,澤瀉利 水消眩,川芎活血祛風。全方合用旨在清肝平陽。 21 例,大多數(shù)患者主訴眩暈好轉或消失, 頭脹,頭痛等癥也相應得到好轉?!纠现嗅t(yī)羅銓治驗】王某,男, 65 歲。患者雙手麻木半年,伴頭昏乏力,頸椎不舒,腰酸 耳鳴,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頸椎系列片提示:頸椎病,辨證為陰虛血瘀,給予養(yǎng)血通 絡。處方為:生白芍、木瓜、威靈仙、當歸、肉。蓯蓉、熟地、雞血藤、鹿含草
12、、菟絲子、 丹參各 15 克,葛根 30 克,甘草 10 克,連服 5 劑后手麻消失?!净钛固郏业囊惶柮胤健?此方得于一臺灣好友之手,本是專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后來我 用于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跌打扭傷,骨質(zhì) 增生等頸肩腰腿疼疾病效果甚佳,此方中雖 然都是基本藥,且很多成品藥中都含有次些藥,但效果皆不如 此藥.此藥每副1 8元左右,一副既有效果,且副作用小,臨床中配合別的治療方法靈活利用,常常起到摧波助瀾之功效。現(xiàn)把此方貢獻出來,大家一起學習: 組成及用法:乳香 沒藥 骨碎補 血竭 自然 銅 半夏 當歸 硼砂 各五克共研細末,把藥用自封口 袋裝好,用時取約二十分之一, 用黃酒沖服,早晚兩次服用
13、,一副藥用十天女子月經(jīng)期慎用去掉硼砂,改為炮山甲,加制馬錢子 3 克,大蜈蚣 30 條,更好還可以加土元 ,地龍等 .比用半夏 當歸效果更 好 . 我 以前用的除了加土元,地龍炮山甲、蜈蚣,還加了麻黃、附子、鹿角粉、蝎子等?!局赜冒总仆庥弥委燁i椎病 200例】蔓荊子60g,川芎60g,乳香、沒藥各90g,紅花90g,丹參 90g,防風6g,皂角刺60g,伸筋草90g,透骨草60g,白芷100g,加大青鹽90g,將上藥打碎,分成2 袋,用布口袋裝好封口 ,用蒸鍋蒸熱,在蒸熱的同時,灑30g陳醋,熱敷頸部,反復交替使用。治愈 95 例,顯效 58例,好轉 33例,無效 14例?!局嗅t(yī)頸椎病藥方】
14、-1.頸椎病-溫陽益氣,舒筋通絡 =川芎 1 5克,黃芪 30克,桂枝 10克, 羌活 1 5克,當歸 20 克,白芍 1 5克,姜黃 15克,桑枝 10克,丹參 1 5克,細辛 5克,雞 血藤 15 克,紅花 15 克,茯苓 15 克,甘草 10 克。水煎服。 1 日 2 次【頸病消暈飲】 -和血活血,潛陽鎮(zhèn)逆 =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頭昏,目眩=天麻 1 2克,鉤藤1 2克后下,蔓荊子 12克,當歸 9克,川芎 9克,生白芍 1 2克,首烏 12克,丹參 12克, 白菊花 12克,青箱子 12克,生龍骨 1 2克(先煎),生牡蠣 1 5克(先煎),石決明 20克(先 煎),玄胡 12 克,姜
15、黃 12 克,杜仲 15 克,桑寄生 12 克。水煎服,頭煎先將生龍骨,生牡 蠣,石決明先煎煮沸 15 分鐘后,再入天麻,蔓荊子,川芎,當歸,生白芍,首烏,丹參, 青箱子,玄明,姜黃,杜仲,桑寄生煮沸 10 分鐘后再加入鉤藤,白菊花繼續(xù)煮沸 35 分鐘, 即可取其湯服用。 二煎,三煎將上藥煮沸 1015分鐘即可。 每日 3次。 嘔吐加用竹茹 12克, 法半夏 1 2克;煩躁不安加用琥珀 1.5克,研末沖服;小便黃赤加車前子 1 2克,茯苓 12克?!局晤i椎病的最特效方】 (主治)各型頸椎病 ,補氣養(yǎng)血,袪風散寒, 溫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 止痛。,葛根 25 克,當歸 15 克,川芎 30 克,黃
16、芪 35 克,蜈蚣 3 條,天麻 9 克,地龍 15 克,白芍 15 克,鉤藤 20 克,五靈脂 15 克,澤蘭 15 克,丹參 20 克。 每日 1 劑,水煎分 23次口服, 7天為 1 個療程。一般服用 56個療程。 (加減) 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 10克, 地龍 12 克,雞血藤 20 克,首烏藤 20 克;兼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 9 克,竹茹 15 克,天 南星 6 克,炒白術 1 5克,生姜 6 克;痛甚者重用葛根 35 克,秦艽 1 5克;肝腎虧損者加續(xù) 斷 1 5克,炒杜仲 15 克;風寒痹阻型重用防風 1 5克,獨活 15克,荊芥 15 克,羌活 15克; 血瘀重者加水蛭 3 克
17、?!狙灉委燁i椎病眩暈】生黃芪50g,川芎20g,赤芍24g,郁金24g,姜黃12g,葛根30g,蜈蚣4條,防風12g,羌活15g,威靈仙15g,白芥子10g,制川烏12g,制草烏12g, 甘草 10g。 水煎 2次混勻,分 2次早晚溫服。每日 1 劑。 68例,均以眩暈為主癥就診,經(jīng) X線攝片或CT檢查,診斷為頸椎病,部分病例伴有椎間隙相對狹窄。經(jīng) 療頸眩暈湯”治療,63例臨床治愈(眩暈消失)。其中服藥7 10劑治愈者28例,11 15劑治愈者3 5例?!绢i椎病頭暈秘方】 生龍牡各 30 克,珍珠母 30 克,郁金 3 克,赤芍藥 30 克,白芍藥 15 克,生甘草 10克,葛根 30克,
18、旋復花 3克。每天一劑,少量頻服,其效果在一二劑以內(nèi)即 有效果 凡頸椎病,頭暈者眾。有秘方,用數(shù)千例病人,療效非常好。此方家傳,凡頸椎病頭暈皆可以用之?!绢i椎病秘方】生龍牡 30 克,珍珠母 30 克,郁金 3 克,赤芍 30 克, 白芍藥 15 克,生甘 草10克,葛根 30克, 旋復花 3克。每天一劑,水煎服, 1一2劑即有效果,一般 5劑可 愈【自擬益氣補腎通絡止痛方】由黃芪、黨參、甘草、葛根、升麻、蔓荊子、川芎、白芍、熟 地、杜仲、骨碎補、羌活、防風、伸筋草、細辛、地鱉蟲、烏梢蛇、露蜂房。使氣血流通, 營衛(wèi)復常,則頸椎病自可逐漸向愈?!炯游陡鸶鶞?:王樂善 -葛根 20 克,桂枝、白
19、芍、大棗、當歸、川芎、申姜、狗脊、杜仲、 牛膝、鹿角膠 (搗碎烊化沖服 )各 15 克,麻黃、生姜、甘草各 5克。每日 1 劑,水煎服,日 服 2 次(早、晚各服 1 次)。同時使用 “露明頸通顆粒 ”阻斷頸椎退變,露明頸通顆粒使用方法 是:每次20g (兩小袋)放于溫開水中化開直接飲用,每天三次。兩者配合連用90天以上。作用: 阻斷頸椎退變過程,軟化頸椎骨刺骨質(zhì)增生,改善頸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脊髓恢復正常 生理功能。 治療范圍: 脊髓型頸椎病初期和中期未見癱瘓者; 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和椎動脈型頸 椎病【喬蔚然治頸椎病、肩凝癥方】 :黃芪 10 克,黨參 10 克,秦艽 10 克,獨活 10 克,威靈
20、仙 10 克,桂枝 6 克,升麻 3 克,桑枝 30 克,伸筋草 15 克,防己 15 克,雞血藤 30 克,萆薢 20 克。水煎服,日 1 劑?!局形麽t(yī)結合療法治療本癥 106例】:羌活10g、獨活10g、威靈仙10g、當歸10g、白芍10g、 赤芍10g、川芎10g、沒藥10g、骨碎補10g、杜仲10g,每日1劑水煎服。西藥:常規(guī)采用維 生素B1、維生素E、活性鈣,其中頸型及神經(jīng)根型加扶他林 ,椎動脈型加川芎嗪口服?!净钛i散治療頸椎病 60 例】 :烏梢蛇、白花蛇、地鱉蟲、全蝎、蜈蚣、天龍、炮山甲、乳香、沒藥、紅花、甘草、血竭各 5g。共為細末,分20包,每次1包,白開水沖服,1日2次
21、, 連服 10天為一療程。 愈35例( 58. 3% ) ,好轉18例(3010% ) ,有效 6例(1010% ) ,無效1 例(117% ) , 總有效率 9813%。【二蛇透骨散】 -祛風除濕,搜風通絡,散瘀逐寒 =烏梢蛇 10克,白花蛇 1 條,細辛 10 克, 皂刺 15 克,豨薟草 15 克,透骨草 15 克,穿山甲 15 克,乳香 15 克,沒藥 15 克,淫羊藿 15 克,五靈脂 20克,川烏 10克,草烏 10 克。外用。上藥共研細末,每取本散適量,用陳 醋適量調(diào)和成膏狀,貼敷頸項部(患部) ,外用紗布、塑料紙蓋好,膠布粘嚴固定。隔日換 藥 1 次,10次 1 療程?!绢i舒湯
22、】 頸椎病(脊髓型除外) -補氣血益肝腎、 祛風寒化痰濕、 活瘀血通經(jīng)絡 = 葛根 15g, 當歸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術12g,白芍15g,黃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 (裝 膠囊,用藥汁分三次吞服) 。上藥水煎三次,將三次藥汁混合,分三次溫服,日一劑。七劑 為一個療程,療程間隔二天。神經(jīng)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風10g,細辛3g;椎動脈型加丹參15g,川芎10g;交感神經(jīng)型加枸杞 15g,仙靈脾10g,山藥20g。?【頸椎病辨證論治】 1、外傷型:行氣活血,舒筋止痛:姜黃 10 克,甘草 10 克,羌活 15 克, 海桐皮 12 克,當歸 15克,赤芍 12 克
23、,白術 12 克,伸筋草 15 克,川芎 12 克,桂枝 10克。水煎服。 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藥, 久病體虛者加首烏、 枸杞子等。 如傷后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 麻桂溫經(jīng)湯:赤芍 12 克,麻黃 10 克,桂枝 12 克,紅花 6 克,白芷 15 克,細辛 3 克,桃仁 12 克,甘 草 10克。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jīng)絡受阻型:祛風除濕 ,溫經(jīng)活絡:羌活 10 克,獨活 15克, 蒿本 10克,防風 15 克,甘草 10克,川芎 12 克,蔓荊子 10克。水煎服。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 氣虛, 可用人參益氣湯: 黃芪 20 克,炙甘草 10克,升麻 10 克,五味子 15克,柴胡 12 克
24、,生甘草 10 克,人參 5 克,白芍 12 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獨 活 15克,桑寄生 15 克,秦艽 10克,防風 15 克,細辛 3 克,當歸 15克,白芍 12 克,川芎 15克,地黃15 克,杜仲 12 克,牛膝 15克,黨參 20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 10克,桂枝 15克。 水煎服。 如四肢 痿軟癥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當歸 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麥冬12g, 黨參20g,黃柏10g,黃連1 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蒼術12g,黃芪20g。水煎服。4、痰 濕凝阻、經(jīng)絡瘀滯型:理氣化痰
25、,通經(jīng)活絡:姜半夏6 克,陳皮 10 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 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氣虛 ,加黨參、 白芍、 黃芪;肢體麻重 ,加防風、 荊芥、 天麻、 秦艽等 ; 如 病人手足麻木伴兩目羞明、忌目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蔓荊子10克,陳皮10 克,人參 5 克,炙甘草 10克,白芍 15 克,黃芪 20克。水煎服。 5、外用熏洗藥: :獨活、 秦艽、 防風、艾葉、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甲珠、靈仙、烏梅、木瓜,各9 克。水煎趁熱熏洗患處?!疽婺I蠲痹丸 (朱良春)】 組成 熟地黃 120 克 當歸 120 克 仙靈脾 120 克 鹿銜草 120 克 炙全蝎 25 克
26、 炙蜈蚣 25 克 炙烏梢蛇 (蘄蛇效更好,但價格較昂 ) 炙蜂房 90 克 炙地鱉蟲 90 克 炙僵蠶 90 克 炙蜣螂蟲 90 克 甘草 30 克 生地黃 120 克 雞血藤 120 克 老鸛草120克 尋骨風 120克 虎杖 120克 功效 益腎壯督, 蠲痹通絡。 主治 風濕性、類風濕 性關節(jié)炎,證屬陽虛寒痹者。用法 將生地、雞血藤、老鸛草、尋骨風、虎杖煎取濃汁;其全藥共研極細末;同混合,作丸如綠豆大,每服 6 克,每日 2 次,食后服,婦女經(jīng)期或妊 娠忌服。 按語 頑固性痹證以寒痹陽虛者多見,故本方有普遍的適應性。但如陰虛者,宜 另用生地 10 克、麥冬 10 克、川石斛 10 克,每
27、日泡茶飲服,以養(yǎng)陰生津,而免臼干咽燥之 弊。陽虛甚者,可兼服陽和湯加制川草烏;血壓偏高者、可用廣地龍 10克、龍膽草 5 克煎 湯送丸;服藥后有膚癢現(xiàn)象者, 可取徐長卿12克、地膚子12克煎服,約34日既可解除。 【臭梧桐根治頸椎病獲奇效】 臭梧桐根 60 克,水煎取汁。 每天服用 2 次, 5 天為一個療 程。 一般一個療程即可治愈?!狙蝾^骨泡酒、 頸椎病擺手!】羊的頭骨洗凈、 焙干后打碎放在 60 度的白酒內(nèi)封閉浸泡三天 后,直接涂抹在患處,每天次數(shù)不限,我是中度頸椎痛,堅持20 多天就好了,每天涂抹時要是加上按摩幾分鐘效果會更好,希望跟我一樣的病人早日康復。這方子是朋友告訴我的, 有 5
28、-6 人驗證過, 當時用的時候效果不是像吃藥那么明顯, 但是用過之后到現(xiàn)在有兩三年沒 有犯過?!驹斫谴膛菥?、頸椎病逃走! 】皂角刺二斤,高度酒 10 斤,泡 30 天后就可以喝了,這是老 輩傳下來的,我媽喝好了,有三年沒痛。(臨床病例)男, 32 歲,會計,頸項僵痛一年余,加重 1 月,患者一年來頸項僵痛,頭暈, 伏案工作時間稍長即感疼痛加重,每日工作時,得用左手拍打方舒,伴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頸部CT結果,頸椎3-5椎間盤輕度膨出。1月前因感冒后加重,頸部肌肉僵硬,疼痛, 貼膏藥無效。 2008 年 2 月前來就診,就診時身體消瘦,精神尚可,面色恍白,自述頸強, 疼痛, 活動時關節(jié)有聲,
29、腰膝酸軟, 雙下肢乏力, 舌質(zhì)淡, 舌尖見瘀點, 苔白滑, 左寸細軟, 左關郁澀,左尺沉細,右寸浮緊,右尺沉細。診斷:頸強痛(肝腎虧虛,風寒外束)治法: 急則治其標(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緩則治其本(培補肝腎、調(diào)養(yǎng)氣血、強筋健骨)首先 采用姜油刮痧,疏通頸后部及背部膀胱經(jīng), 10 分鐘后,皮膚出現(xiàn)大片紫暗瘀點,患者自感 周身輕松,可以活動頸部。處方:葛根 30 炙麻黃 10 黃芪 30 防風 20 姜黃 15 小伸筋 草 30 歸尾 15 丹參 15 乳香 15 沒藥 15 羌活 10 延胡索 20 威靈仙 20 甘草 10 兩 劑 復診:頸部活動自余,已不疼痛,但活動時仍有骨摩擦音,腰膝酸
30、軟。處方:菟絲子 30 故子 20 枸杞子 30 北五味子 10 黃 芪 30 當歸 15 葛根 30 骨碎補 30 狗脊 15 懷牛膝 20 小伸筋草 20 炙甘草 10 郁金 20 制首烏 30 黑豆 20 五劑 復診:五劑 服完后, 腰腿有力, 頸部已舒, 患者要求繼續(xù)鞏固, 原方五劑, 加鹿角膠 120 克, 共成細粉, 水泛為丸,每次 9克每日三次,連續(xù)服用 2月。 3月后電話隨訪, 已康復,自覺良好。 【按】: 1、頸椎病脈象:左寸細弱伴左尺沉細(準確率90%以上) .(頸項強痛醫(yī)案 1) 女性, 53歲, 2006 年 8 月就診。患者頸項堅硬,肩背痛苦悲傷,右上肢麻痹約半年擺布
31、。就診時查 抄病人頸椎 57節(jié)壓痛顯然、右霍夫曼征 (+)。發(fā)射拍片:頸椎溝狀突增生,頸椎57 椎間隙變窄。擬以葛根芍甘木瓜湯加減:葛根3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8g,骨碎補15g,元胡18g,全蝎10g,威靈仙24g(醋炒)、羌活15g,姜黃10g,桑枝30g。五劑水煎服, 服過五劑之后自發(fā)頸項堅硬顯然緩解, 右上肢麻痹也有所減少。 效不更方, 再投用五劑之后 余癥根本清除。將該方參加慘白術15g,砂仁6g穩(wěn)固月余,隨訪半年未見復發(fā)。(眩暈卒倒醫(yī)案 2) 女, 48歲, 2006 年 12月就診。患頸椎病多年,經(jīng)采取多種療法見效甚微?;?者在就診之前因回頭時忽然自發(fā)天旋地轉, 暈
32、仆于地, 并將前額及鼻梁骨摔傷。 就診時患者 仍覺頸項堅硬發(fā)緊, 肩酸背痛, 頭暈眼花, 面色萎黃, 神疲倦力, 舌質(zhì)淡、 苔薄白, 脈細弱。 發(fā)射線拍片:頸椎心理弧度變直,頸椎 57 間隙變窄。遂投以葛根芍甘木瓜湯加減:葛根 5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5g,骨碎補15g,元胡15g,全蝎6g,威靈仙(醋炒)24g, 炙黃芪30g,當歸10g,升麻6g。服用五劑之后頸項堅硬顯然緩解,肩臂痛苦悲傷減少,頭眩癥狀清除。 (頸椎病 3 醫(yī)案)女, 53 歲, 1982 年 10月 5 日診。平素膝理不固,兩年前患 頸部疼痛,經(jīng)推拿則緩解,常感 遇陰雨寒涼癥加重,漸至頸項強硬,轉動不靈。經(jīng)
33、用多種 中藥癥時輕時重。 頸椎片示骨質(zhì)疏松, 生理曲度 強直,頸 5 、6 、7 椎后緣骨質(zhì)增生明顯。 診時自覺頸部有掌心大小一片發(fā)涼麻木;感覺喪失,轉動有響 聲,頭后仰則右胸、肩臂到 手指沉困麻木,舌淡、苔白潤,脈沉緩。此乃脾腎陽虛,寒阻經(jīng)絡。處方:粉葛根 25 克, 山茱萸 20克,白芍 12 克,桂枝、獨活、天麻各 10 克,炙甘草、附子、羌活、川芎、川牛 膝各 9 克,生姜 6 克,大棗 6 枚。連服 5 劑,每劑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頸部輕松,局部 發(fā)涼好轉,以其體虛,上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靈脾。服藥 1 個療程,頸項轉動靈 活,體質(zhì)有所好轉。再用上方加減調(diào)治 60 余劑,諸癥
34、若失而愈。頸椎 X 線片示生理曲度、 骨質(zhì)增生均好轉,隨訪至今未復發(fā)。 (頸椎病肩臂痛黃煌醫(yī)案)女 ,56 歲 ,教師。 2001 年 9 月 13 日診?;颊哂壹绫尺B及上臂疼痛 2 年余。曾在某院以頸椎病治療 ,經(jīng)針灸、推拿治療 2 個 月余而效果不明顯 ,慕名來黃教授處尋求診治。檢查:體質(zhì)較壯實 ,呈痛苦面容 ,右肩背部疼痛 ,頸項及上肢活動受限 ,右上腹、右季肋部按之拘急疼痛。夜間疼痛較甚而睡眠不安。頭痛、 頭暈,食欲不佳 ,餐后常有噯氣、上腹部脹滿 ,食后胃脘部滿悶不適。舌質(zhì)淡紅 ,苔薄黃 ,脈沉實。 有膽囊炎病史1年。予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處方:柴胡10 g,生大黃8g ,黃
35、苓10g ,制半夏10 g,枳實10 g,白芍15 g住姜3 片,紅棗10粒。藥進7劑,自覺右肩背疼痛大減, 其它頭暈、 頭痛等癥狀也明顯改善 ,大便 2 日 1 行。繼以原方 ,生大黃加至 10g ,再服 1 周。 復 診時患者神清氣爽,各項癥狀已不明顯,大便日行23次(朱良春醫(yī)案) “陽和湯加減合益腎蠲痹丸 ”肝腎不足、風寒痹阻,舌暗苔自膩,脈沉弱。益 腎壯督,蠲痹通絡:葛根、鹿角霜,熟地,當歸、生黃芪、威靈仙各30g,麻黃、桂枝、補骨脂、木瓜各12g,甘草6g。日1齊水煎服,另處益腎蠲痹丸 (市售)8g裝30包每服8g, 每日 3 次飯后服。服藥 1O 劑,諸癥明顯減輕,繼服 30 劑,
36、諸癥基本消失,頸項活動自如, 囑守服益腎蠲痹丸 36個月。配合每日服鹿角膠 10g,追訪3年無復發(fā)。 稀薟芍草湯”: 稀薟草、赤白芍、制首烏、葛根、牛蒡子、鉤藤、刺蒺藜各15g,僵蠶、甘草、蟬衣各 6g。加味導痰湯”頑痰水飲深伏:生半夏、穿山龍各 60g,生制南星各15g,炒枳實18g,茯苓 20g,風化硝(入煎)8g,陳皮、生姜、甘草各 6g,威靈仙、肉蓯蓉、當歸、鹿角霜各30g。水煎服,日1齊嘰另處 益腎蠲痹丸”市售)8g裝60包,每服1包,日3次,飯后服,服藥 5 劑,諸癥大減。續(xù)服 15 劑,諸癥全除,囑以益腎蠲痹丸善后鞏固,追訪 2 年無復發(fā)。 “加 減六味湯”肝腎陰虛,氣血不榮,補
37、虛逐痹,:生、熟地黃各15g,山茱萸、懷山藥、雞血藤 各20g,茯苓、丹皮、澤瀉、黨參、木瓜、生白芍、川石斛各15g,日1劑,水煎服,另處 益 腎蠲痹丸”每次8g, 日 2次,飯后服,筆者仿朱師之法用上方治療頸椎病審屬肝腎陰虛型近 20 例均收著效。【石仰山頸椎病加減方】 -補腎強脊,通利祛邪 -頸項強直,頭頸肩臂疼痛,上肢麻木 =牛蒡 9 克 僵蠶 9 克葛根 12克 天麻 9克 桂枝 9克 芍藥 9克 甘草 3克 山甲片 9克 當歸 9克黃 芪 12 克 南星 6 克 防風 9克 全蝎 6 克 草烏 6克 磁石 30 克 狗脊 30 克 羌活 9 克 獨活 9 克 潼蒺藜 9 克 白蒺藜
38、9 克 等。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二次,二次分服。 加減 項背 強者多用牛蒡子、葛根、僵蠶、防風;耳鳴、耳聾者多加磁石、五味子;視物不清者多投枸 杞、菊花;頭痛者,前額部用川芎,枕部授羌活,巔頂部添藁本;肢麻者多給桂枝、南星、 威靈仙、蜈蚣,等等。氣不足者,補以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等;血不足者養(yǎng)以當歸、生 地、芍藥、雞血藤等;傷陰者,滋以麥冬、石斛、巴戟肉、鹿角霜、肉蓯蓉、菟絲子等;肝 腎虧虛者,健以杜仲、狗脊、川斷、 熟地、山藥等;夾食者,用建曲、雞內(nèi)金、山楂、保 和丸消之;腑閉者投以川軍、厚樸、桃仁、枳殼、潤腸丸等導之;肝陽上亢者,并珍珠母、 煅龍牡、菊花等;血虛神擾者,加以淮小麥、五味
39、子、酸棗仁、夜交藤等;氣滯者,添以柴 胡、香附、延胡索等;血瘀者,配以全蝎、丹參、紅花等;伴痰濕者,化以白芥子、桃仁、蒼術、山甲片、澤漆、薏米仁等;兼風寒者,用麻黃、桂枝、防風等祛之;有惡心者,用半 夏、竹茹、左金丸等止之 (1) 喜用牛蒡 +僵蠶針對痰濕致病之因,運用牛蒡配僵蠶可以通行 經(jīng)脈,開破痰結,導其結滯,宣達氣血,滑利椎脈。(2)草烏+磁石藥對解除疼痛之患。二藥配伍應用可通利血脈, 消腫息痛,并且磁石之咸涼可制約草烏之峻烈, 草烏之辛烈又可起啟 磁石之陰寒,兩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3)南星+防風取玉真散之意,可祛風解痙,南星即可行血祛滯,又能化痰消積,防風導氣行血,暢通經(jīng)脈,兩藥相
40、合,行無形之氣,化有形之 郁,使痰瘀化散,氣血流通,從而病癥得解。如能善用三種藥對,臨證可起提綱挈領的作用。典型病例女,42歲。1994年5月30日初診。 患者于1986年起頸項酸痛不舒,X線攝片 示:C5。6椎間隙狹窄,診斷為頸椎病。經(jīng)治略見好轉,但每遇勞累、氣候變化、姿態(tài)不正 而經(jīng)常發(fā)作,且逐漸出現(xiàn)上肢麻木、頸項強直等癥狀。今晨患者突然頸部板滯、強直,轉側 俯仰受限,疼痛劇烈,引及左臂,手指麻木,頸57及兩頸肌痛(+)。頸椎關節(jié)氣血失和,寒濕之邪乘隙而入,脈細濡不暢,邪留督脈關節(jié),涉及膀胱經(jīng)脈之氣。治擬溫經(jīng)通絡,兼顧腎本。處方:制革烏 6 克、川草烏 6 克、細辛 3 克、川桂枝 9 克、
41、杭白芍 9 克、磁石 (先 入)30 克、牛蒡子 9、克、僵蠶 9克、葛根 12 克、潼蒺藜 9克、白蒺藜 9克、羌活 9克、獨 活 9 克、狗脊 30 克、當歸 9 克。上藥加減共服 20 余劑,項背強直、手指麻木、劇烈疼痛等 癥均消失而痊愈。經(jīng)每年隨訪一次,未見復發(fā)。?【綜合療法治療頸椎病 96 例】自擬頸椎病方 : 生黃芪 30g, 黨參 30g, 葛根 30g, 白芍 30g, 羌 活10g,細辛3g,白芷10g,川芎10g,甘草10g,丹參30g,蜈蚣2條,烏梢蛇30g。并隨癥加 減。頸椎壓痛點部位給予水針刀術治療。水針刀術所用藥物為維生素B12、曲安奈德、川芎嗪、2% 利多卡因等。
42、一般給予 1 2 次水針刀術治療 , 兩次水針刀術治療時間間隔至少為 5 天。頸椎牽引每日 2 次, 每次 10m in, 牽引重量為 5 10kg, 牽引后以圍領固定頸部。 70 例臨床治愈 , 癥狀完全消失 ; 25例好轉 , 癥狀減輕 ; 1 例無效。對患者隨訪 6 12 個月, 無 1 例復發(fā)?!局形麽t(yī)結合治療頸椎病 106例】羌活10g、獨活10g、威靈仙10g、當歸10g、白芍10g、 赤芍10g、川芎10g、沒藥10g、骨碎補10g、杜仲10g,每日1劑水煎服。西藥:常規(guī)采用維 生素B1、維生素E、活性鈣,其中頸型及神經(jīng)根型加扶他林 ,椎動脈型加川芎嗪口服。 手法按 摩,醫(yī)療體育
43、療法:頸部屈伸運動; 頸部左右側屈運動; 頸部轉搖運動,順、逆時針 各2030圈; 頸部拔伸運動。上述運動每日早晚各 1次,每次1015次。 中西醫(yī)結合 治療 20天為 1 個療程 ,3個月及 6 個月各隨訪觀察 1 次?【甲角藤湯治頸椎病 126 例無一不效】頸椎?。ū憩F(xiàn)為眩暈,頸項活動不利,肩、臂、上肢 麻木疼痛) 山甲珠、鹿角膠(烊化)、牛膝、川芎、炙白芍各 12 克,忍冬藤 30克,桂枝 9 克,甘草 6 克。上藥先用水浸泡 30 分鐘,然后再放火上煎 30 分鐘,每劑煎 2 次。將 2 次煎 好的藥液混合,日服 3次,氣血不足者加黃芪 30 克,當歸 12 克;腰酸腿軟者加杜仲 15
44、 克, 寄生 30 克。 126 例,(年齡 4070 歲),治愈(臨床癥狀消失) 100 例,好轉(臨床癥狀改 善)26 例,其中伴有冠心病者 12例,類風濕者 8例,腦血栓者 4例,有外傷史者 2例。【驗 證】張云啟, 2 年前自感活動不利,到昆明中醫(yī)院治療,吃了不少中藥不見效。西藥、針劑 也用了不少,醫(yī)治半年多沒效果?;ǖ羲庂M 1000 多元。后又到呈貢縣人民醫(yī)院檢查,確診 為 3,4,5椎增生。回到家后用本方治療, 3劑見效, 8劑根治,所用藥費不足 70 元?!距嚂x豐教授診治頸椎病經(jīng)驗介紹】“ 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不松則痛、不順則痛、不動則痛” 211 風寒濕阻 -散寒除濕,溫經(jīng)通
45、絡 -擬烏頭湯加減。:制川烏 (先煎)、制草烏 (先煎)、 茯苓、蒼術、白芥子、羌活各10g,甘草、麻黃、桂枝各 6g,威靈仙、五加皮各 15g,細辛3g。臨證須分寒濕主次,辨證用藥。適當外用頸項部理傷手法,疏筋通絡,并以丁桂散蠟療溫筋通絡。2. 1. 2風濕熱=清熱解肌,通絡止痛=柴葛解肌湯加減。:葛根20g,黃苓、白芷、羌活、秦艽、防風各IOg,白芍15g,桔梗、柴胡、甘草各 6g。臨證應分濕熱主次,辨證用藥。適當外用頸項理傷手法,疏筋通絡,外用四黃膏貼敷化瘀通絡。2. 1 . 3 氣滯血瘀=活血行氣,通絡止痛=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當歸、川I芎各6g,紅花、赤芍、熟地黃、 茯苓各10g,
46、葛根20g,天花粉15g,三七末(沖服)3g。臨證當辨損傷輕重緩急,若重急者, 宜以 CT、 MRI 檢查明確診斷,選擇治療方案;若緩輕者,當辨氣滯、瘀血偏重,酌加行氣、 活血、 祛瘀藥。 適當外用頸項部理傷手法疏筋通絡,丁桂散蠟療溫筋通絡,四黃膏貼敷化瘀通絡。 2. 1 氣虛血弱,經(jīng)絡阻滯型 =益氣養(yǎng)血,活絡通痹 =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黨參、茯苓、 白術、熟地黃各log,遠志、當歸、陳皮、甘草、桂枝各6g,黃芪20g,白芍、五味子、大棗各15g。臨證當辨氣虛、血虛或氣血兩虛,處方用藥略有側重。適當外用頸項部理傷手法 疏筋通絡,丁桂散蠟療溫筋通絡,四黃膏貼敷化瘀通絡。2. 2. 2 肝腎不足型 =
47、滋肝補腎,益髓壯骨=自擬養(yǎng)腎方加減:熟地黃、金櫻子、丹參、覆盆子、鎖陽各10g,烏藥、天麻各6g,益智仁、鉤藤、決明子、白芷各15g。臨證當辨腎陰、腎陽、肝血虛或肝腎兩虛,選藥略有側重。適當外用頸項部理傷手法疏筋通絡,丁桂散蠟療溫筋通絡。(不松則痛)治宜緩解痙攣,疏筋通絡,以頸部理傷手法、蠟療和膏藥外用為主,中藥內(nèi)服為輔。手法治療時 患者坐位或臥位,局部先用揉法、攘法、提法、拿法、點法放松肩背部;再于緊張肌肉的兩 端指壓點按, 同時讓患者配合作相反方向對抗運動。 手法治療后于局部阿是穴及周圍予丁桂 散蠟療溫筋通絡、四黃膏貼敷化瘀通絡。 中藥內(nèi)服則根據(jù)辨證用藥,酌選補氣行氣、活血補 血、疏筋解痙
48、之品,如黃芪、枳殼、木香、砂仁、桃仁、紅花、赤芍、當歸、白芍、雞血藤、 益母草、血竭、僵蠶、附子等。 (不順則痛)治宜正骨手法為主,同時配合蠟療、膏藥、中 藥。手法治療時患者坐位或臥位,先于局部用揉法、掖法、提法、拿法、點法放松肩背部; 再于阿是穴附近定點,調(diào)整頸項屈伸角度,予以定點斜扳,復位不追求“彈響聲 ”,斜扳角度到位即可, 避免反復扳動。手法后局部以丁桂散蠟療溫筋通絡、四黃膏貼敷化瘀通絡。同時選用柴葛解肌湯、人參養(yǎng)榮湯、桃紅四物湯等加減內(nèi)服。 (不動則痛)治療以指導頸項運動 為主, 配合頸椎病醫(yī)學常識普及、日常生活工作習慣調(diào)整,適當中藥調(diào)理。可辨證選用四物湯、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羌活
49、勝濕湯、柴葛解肌湯、身痛逐瘀湯等,酌加利濕、疏筋、 通絡、活血之品。【療頸眩暈湯】:生黃芪5 0克,川芎2 0克,赤芍2 0克,姜黃10克,葛根3 0克,防風10克,羌活15克,蜈蚣2條,威靈仙15克,白芥子10克,川烏6克,甘草10克。 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齊購6 3例臨床治愈(眩暈消失)。其中服藥7 10劑治愈者2 8例,1115劑治愈者3 5例。?【半夏白術天麻葛根湯】劉德玉 -燥濕化痰,平肝息風 -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表現(xiàn)為眩暈, 惡心,嘔吐,呃逆,耳鳴,頭重等,舌淡苔厚膩,脈弦數(shù)或弦滑。半夏12克,天麻 12克,白術 12克,葛根 12克,鉤藤 12克(另包,后下)
50、,茯苓 12克,當歸 12克,川芎 12克, 陳皮 15克,生甘草 12克。水煎服。頭暈、目干加菊花、蒲公英各 15克;瘀血重者加丹參 15克;呃逆重者加旋覆花 10克;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合歡花各 15克?!就`蓯蓉湯(丸】 -頸椎,腰椎骨質(zhì)增生 =威靈仙 15克,肉蓯蓉 15 克,熟地 15克,青風 藤 15克,丹參 15克。煎服?;蜓心捗蹫橥?,每粒 10克,每服 1 粒,日 2次?!景咨帜竟蠝?-頸椎痛-舒筋活血,滋陰止痛。白芍30 克,木瓜 13 克,雞血藤 15克,葛根 10克,甘草 10克。【眩暈?!?-頸椎骨質(zhì)增生性眩暈 -滋水涵木,平肝潛陽,佐以熄風:熟地 15克,山茱萸
51、30 克,山藥 30克,茯神 30克,丹參 30克,五味子 12克,白術 30克,天麻 12 克,鉤藤 30 克,菊花 30克,防風 15克,玉竹 30克,生龍骨 15克,生牡蠣 30克,蚤休 10克。煎服。【除痹逐淤湯】頸椎病 -活血化淤,行氣通絡,除濕滌痰:當歸15 克,川芎 12 克,紅花 9克,劉寄奴 15 克,姜黃 12 克,路路通 30 克,羌活 9 克,白芷 12 克,威靈仙 12 克,桑枝 30 克,膽星 9克,白芥子 9克。煎服。服 6劑停一天, 12 天為一個療程。【加味葛根湯】 =祛風散寒,養(yǎng)血和血,補肝益腎,強筋壯骨,蠲痹止痛。:葛根 20 克,桂枝 15 克,酒芍 1
52、5 克,麻黃 5 克,甘草 15 克,生姜 5 克,大棗 15 克,當歸 15 克,川芎 15 克,申姜 15 克,狗脊 15 克,杜仲 15 克,牛膝 15 克,鹿角膠 15 克(搗碎沖服) 。水煎服, 每日 1 劑頸椎病 1 號方: 氣滯血瘀型 -理氣活血祛瘀通絡: 歸尾 8川芎 8赤芍10丹參 15乳沒 6 土鱉 4 葛根 20 姜黃 10 甘草 3頸椎病 2 號方: 痰濕阻絡型 -健脾祛濕化痰通絡: 陳皮 10半夏 8茯苓12蒼術 10甘草 3 僵蠶 8 白附子 6 白芷 6 葛根 20 澤瀉 15 丹參 15頸椎病 3 號方:氣血虧虛型: 益氣養(yǎng)血舒經(jīng)通絡:黃芪 18黨參 10白術1
53、0當歸 6川芎 6 甘草 5 白芍 15 丹參 15 雞血藤 15 升柴各 5 葛根 20頸椎病 4 號方:肝腎不足型:滋補肝腎 強筋壯骨:熟地 10 棗肉 (山萸肉也叫棗皮 )10 女 貞 10 枸杞 10 仙靈脾 10 丹皮 10 白芍 15 旱蓮草 10 葛根 20 甘草 5頸椎病 5 號方:風寒濕型:祛風散寒 除濕止痛: 制川烏 8 制草烏 8 羌活 10 桂枝 6 細 辛 3 威 靈仙 10 防風 10 葛根 20 甘草 3【方劑 1】 全蝎 9 克,蜈蚣 2 條,鹿含草 30克,烏蛇、當歸、川芎、自然銅各 15 克。 若 上肢麻木疼痛較重者,加桑枝;若頸部強直疼痛重者,加葛根;若眩
54、暈、昏仆者,加地龍、 鉤藤、澤瀉;若氣候劇變時癥狀加重者,加漢防己,秦艽。 平均 36 劑。?【方劑 2】 全當歸、三七、紅花各等量。 研為極細末,過 120 目篩后,裝瓶備用。用時, 每次服 3 克,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本 方也可作成膠囊吞服,每粒重 0.5 克,每服 4-5 粒。 每日 3 次。 10 天為 1 個療程。 95 例,治愈者 86 例;顯效者 5 例;無效者 4 例。治愈的 86 例中, 1 個療程治愈者 32 例, 2個療程治愈者 44例,3 個療程治愈者 10例。?【方劑 3】 葛根、丹參、白芍、威靈仙、防風各 50 克,川芎、乳香、沒藥、川椒、五加皮、 桂枝、桑枝、荊芥
55、、生甘草各 2O 克,細辛 3 克,全蝎、蜈蚣各 10 克。研為極細末,裝人 瓶內(nèi)備用,每次服 3 克,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每日 3 次。72 例愈者 6 例;顯效者 4例;有 效者 3 例?!痉絼?4】葛根、白芍、當歸各 30 克,丹參、木瓜、生地、全蝎、川芎、桂枝、酸棗仁、 乳香、沒藥各 10 克,細辛 3克,生甘草 12 克。113 例治愈者 102 例,顯效者 6例,無效者 5 例。治愈的 102 例中, 5-10 劑治愈者 42 例, 11-15 劑治愈者 22 例?!痉絼?5】 烏梢蛇、甘草各 15 克,蜈蚣 2 條,穿山甲 12 克,全蝎 8 克,川芎、自然銅、 木瓜各10克,細辛
56、3克,葛根40克,白芍50克。5劑為I個療程,直至痊愈。25例,經(jīng) 用藥 2 -4 個療程后,治愈者 23 例,顯效者 2 例。【方擠 5】葛根 30克,川芎 15克,紫丹參 30克,三棱 10克,莪術 10克,白芍 15克,白 術 12 克,枸杞子 15 克,骨碎補 15 克,補骨脂 15 克,川木瓜 15 克,桂枝 10 克,珍珠母 30 克,生龍骨 15 克,生牡蠣 15 克。 *氣虛,加黨參 15 克,黃芪 30 克,山藥 30 克。 * 血虛,去三棱、莪術,加當歸或雞血藤 30 克,何首烏或熟地 30 克。 * 陰虛,去桂枝、骨碎 補、補骨脂,加沙參或玉竹 15 克,桑寄生 15 克
57、,或旱蓮草 15 克。 * 寒邪留滯,加炙川烏 6 克,炙草烏 6克,北細辛 3克,或肉桂 9克,干姜 6克。 *疼痛劇烈,加白芷 15克,威靈仙 15克,元胡 1 5克,三七(研末沖服) 3克。 *上肢麻木,加全蝎 15克,蜈蚣 3條,烏蛇 15 克。 *心悸胸悶,加瓜蔞 15克,薤白 15克,陳皮 12克,青皮 12克,木香 15克。 *失眠多 夢,加柏子仁 15 克,酸棗仁 15克,夜交藤 15 克,合歡皮 15克。 上藥加水煎煮 2次,將 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 2 次服用,每日 1 劑。【頸椎病基本方】 :這是我在抄方時老師告訴的 (基本是被我 “纏”出來的, 呵呵)葛根 3050 郁
58、金 1015 姜黃 15 川芎 1015 當歸 15 熟地 30 補骨脂 1530 菟絲子 15 桑枝 1530 桃仁 1015 紅花 610 隨證加減使用,屢試不爽 【全部治愈】頸椎?。嬷窝翟錾L濕性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 :黃芪、骨碎補各 20, 杜仲、烏藥、續(xù)斷、雞血藤、威靈仙各15,獨活、牛膝、當歸、防風、乳香、沒藥各10 ,細辛 5,桑枝 3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二次,輕者 10 天、重者 15 天治愈,治好幾百例。 【頸椎綜合癥】通絡化瘀,調(diào)補氣血 =丹參、葛根各 18 克,桂枝 6 克,赤芍、當歸、羌活各 12 克,黃芪、大棗各 18 克,白芷、地龍各 9 克,炙甘草 6 克。水煎服 【特效祖?zhèn)髅胤健奎S芪 15 克 黃柏 6 克 白芍 6 克 蔓荊子 9 克 黨參 16 克 葛根 9 克 升 麻 4.5 克 炙甘草 3 克 (一劑的量)上方應該連服五劑 , 每天一劑 , 會有特效。將來如果又發(fā) 作了可以再服五劑,一般病人五劑就基本痊愈了!五劑連十元都不到,很便宜的。 【頸椎病頭暈及手麻】 :黃芪、赤芍、葛根各 30,牡蠣、龍骨、珍珠母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屋面防水勞務分包合同
- 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發(fā)展項目投資合同書
- 運輸承包合同書
- 吸糞車租賃合同
- 買賣中介居間合同
- 民宿預訂合同
- 鉆機承包合同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運動康復治療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JavaWeb框架應用開發(fā)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永州師范高等??茖W?!毒植拷馄蕦W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歷史】唐朝建立與“貞觀之治”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幼兒園繪本故事:《昆蟲運動會》 課件
- 數(shù)學與生活小報
- 挖掘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的思政元素-以空間解析幾何為例
- 青島版五四制四年級上冊課件- 運用加法運算律簡便計算
- 兒科學教學課件腎病綜合征
- 2023高中物理步步高大一輪 第四章 專題強化七 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
- delta-臺達dvp eh系列plc使用說明書ehs
- Q∕GDW 12152-2021 輸變電工程建設施工安全風險管理規(guī)程
- 云南省地質(zhì)災害群測群防手冊
- 集團權屬公司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