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桿)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水泥桿)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水泥桿)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水泥桿)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水泥桿)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陽朔縣2011年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電桿招投標技術規(guī)范書桂林豐源電力勘察設計有限公司陽朔分公司2011年5月目錄1 1、總則2 2、引用標準3 3、使用條件4 4、技術要求5 5、試驗方法6 6、檢驗規(guī)則7 7、標志與出廠證明&保管及運輸9 9、供貨范圍附錄A A附錄B B1總則1.1本規(guī)范書僅提出材料的功能設計、結構、性能、安裝和試驗等方面的技術 要求。1.2需方在本規(guī)范書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術要求,并未規(guī)定所有的技術要求和適用的標準,供方應提供一套滿足本規(guī)范書和所列標準要求的高質量產 品及其相應服務。1.3供方須執(zhí)行現(xiàn)行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有矛盾時,按要求較高的標準執(zhí)行。2

2、應遵循的主要現(xiàn)行標準2.1GB /T4623-2006 環(huán)型混凝土電桿2.2SD 149 85環(huán)型預應力混凝土電桿制造工藝規(guī)程(離心成型)2.3混凝土電桿的制造技術:2.3.1混凝土電桿應根據現(xiàn)行標準,按施工圖進行制造。2.3.2制造混凝土電桿所用的鋼材,水泥及混凝土骨土料,添加劑等均應符合設 計要求及現(xiàn)行標準,并附有質量保證書及合格的復驗資料。2.3.3預埋鋼管及腳釘螺母,泄水孔應符合設計要求,位置及方向應符合圖紙的 要求。其外露金屬部分應有明顯標記,并清理干凈。2.3.4外表面應光潔平直無麻面和露筋現(xiàn)象。合逢處不漏槳(漏漿大于 30cm為 不合格)。2.4試驗2.4.1離心混凝土強度采用與

3、產品同質,同配合比,同成型工藝、同養(yǎng)護條件的 離心環(huán)形試件按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2.4.2采用簡支試驗方法進行力學性能試驗,試驗方法按有關標準進行。2.4.3加工中采用的各類鋼材均應有常規(guī)物理,化學試驗的證明報告。2.5標志與出廠證明書2.5.1在混凝土電桿表面應有廠名或商標,制造年份與型號的永久標志。2.5.2出廠證明書應有下列內容:a 證明書編號;b相應標準的編號;c制造廠廠標及制造年、月;d產品規(guī)格及數(shù)量;e離心混凝土強度檢驗結果;f力學性能檢驗結果;g外觀尺寸檢驗結果;h制造廠技術檢查部門簽章。2.6.3出廠前的保管應按規(guī)定的堆放標準堆放。2.6.4產品運輸時裝卸起吊應輕放,嚴禁拋擲,

4、碰撞。3使用條件各單位訂貨時應參照下列條文結合工程實際提出使用條件,并符合相關的國家規(guī)定。3.2環(huán)境條件室外架空線路,環(huán)境溫度;3.3使用導線鋁絞線及鋼芯鋁絞線.4 技術要求廠商提供導線結構尺寸、特性參數(shù)等技術資料和電桿構造各部分的原材料及其來源、性能指標等,并在供貨合同中明確。4.1品種和規(guī)格4.1.1環(huán)形鋼筋混凝土電桿為錐形桿(錐度為1 : 75).4.1.2錐形桿有整根桿和組裝桿兩種。長度在12米及以下電桿全部為整根桿,大于 12米高度的為組裝桿。組裝桿由桿段連接成整根桿。4.2產品外形尺寸應符合GB396-4標準的要求,主要指標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4.3原材料應符合附錄A(補充件)的

5、要求。4.4離心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當電桿壁厚為3035mm寸,離心混凝土的設計強度不得低于 400kgf/cm2 ;當電 桿壁厚大于36mm寸,不得低于300kgf/cm2。脫模強度應不低于設計強度的 50%4.5構造要求:4.5.1保護層厚度:主筋直徑為6mm或小于6mm寸,不得小于12mrp主筋直徑 在6mm以上時,不得小于 15mm4.5.2主筋直徑應不大于壁厚的2/5。如主筋采用低碳冷撥鋼絲,其直徑應不大 于壁厚的 1/5 。主筋沿電桿環(huán)向均勻配置。整根錐形桿主筋不得少于6根,等徑桿不得少于8根,或按設計圖紙配置。4.5.3主筋接頭須采用對焊連接。其對焊接頭在間距為500mm并不得小于

6、30d(d 為主筋直徑)的兩個斷面間接頭面積不得大于主筋總截面積的25%其接頭技術性能應符合GBJ 10-65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修訂本)的規(guī)定。當主筋采用冷拉強化時,其性能應符合GBJ 10-65的規(guī)定。4.5.4螺旋筋直徑宜采用26mm其間距不得大于150mm當手工纏繞時螺旋筋 應用鐵絲與主筋綁牢或用接觸焊固定, 當用機械纏繞時,兩端必須掛牢,且兩端 均密纏35圈。4.5.5電桿接頭、預埋件及預留孔應符合下列要求: 4.5.5.1當電桿分段制造時,接頭可采用鋼板圈、法蘭盤或其他接頭形式。鋼板 圈或法蘭盤用電弧焊與主筋焊接。4.5.5.2預埋件、預留孔及泄水孔按設計圖紙設置。4.5

7、.5.3接地螺母、腳釘母、接線盒等的外露金屬部分應有明顯標記,并清理干凈。4.6外觀及尺寸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4.6.1外表面應光潔平直,但在每米長度內局部麻面和粘皮面積不大于同長度總 面積的5%寸,允許修補。4.6.2合縫處不應漏漿。但當漏漿深度不大于主筋保護層厚度、每處漏漿的長度 不大于300mm且累計長度不大于桿長的10%或對稱漏漿的搭接長度不大于 100mn時,允許修補。4.6.3梢端及根端不應磋傷或漏漿。但當環(huán)向碰傷或漏漿長度不大于周長的 1/4、且縱向長度不大于50mm寸,允許修補。4.6.4鋼板圈或法蘭盤與桿身結合而不應漏漿。但當漏漿深度不大于主筋保護 層、環(huán)向漏漿長度不大于周長

8、的1/4、縱向漏漿長度不大于50mm又非對稱漏漿 時,允許修補。4.6.5預留孔周圍的混凝土不應損傷。但在損傷深度不大于10mm寸,允許修補。4.6.6外表面的環(huán)向裂縫寬度不得超過 0.05mm4.6.7不得有縱向裂縫。但龜裂、水紋等不在此限。4.6.8內、外表面均不得露筋。內表面混凝土不應有坍落。4.6.9鋼板圈焊口處內壁的混凝土端面與焊口處距離不得小于10mm4.6.10電桿各部尺寸允許誤差應符合表 3規(guī)定。表3外觀尺寸允許誤差mm名稱萇-整根桿 J0桿睡桿桿段1Ss+ 10 -t外*4 *3梢徑CML /aa柏徑或直徑430LJim桿底鋼扳圈3當蘭盤對桿中心垂直度誤差1理齊瑋)瞭 /1Q

9、014固運式2埋管式3鋼板圈內 徑1001 Z1 3內徑外徑12螺孔中社距0高度鑄造*13 L 0+3預埋件法蘭盤厚 產焊接|.t鋼板霰法蘭盤迪寫桿帥曉的溟差2注:當用一根鋼段同時生產兩根桿段時,其長度負誤差允許加大一倍。Dr系埋管處電桿直徑。4.7力學性能檢驗包括強度、撓度與抗裂性檢驗,如表1、表2和表3預列標準檢驗彎矩作為檢依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4.7.1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100%寸,裂縫寬度不得超過0.2mm不同桿長的錐 形桿桿頂撓度應符合表4的要求。12(Zj +Hi + trws 為at4.7.2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100%卸荷后,殘余裂縫寬度不得超過 0.05mm4.7.3加荷

10、至標準檢驗彎矩的200%寸(即破壞彎矩),不得出現(xiàn)下列任一種情況:a.受拉區(qū)裂縫寬度達到1.5mm或受拉鋼筋被拉斷。b.受壓區(qū)混凝土破壞。c.撓度:按懸臂式試驗時,撓度大于L1+L3/10;簡支式試驗時,撓度大于L0/50。4.7.4產品出廠前,頂端應用混凝土封實。如有特殊要求,另行處理。5試驗方法5.1離心混凝土強度采用與產品混凝土同材料、同配合比、同成型工藝、同養(yǎng)護條件的離心環(huán)形試件測定。試驗方法見附錄B(補充件)。5.2力學性能試驗:5.2.1錐形桿采用懸臂式試驗方法。*梢徑為310mm以上、長度在8m以下的組裝錐形桿桿段不做撓度試驗。5.2.2不同桿形的加荷順序第一步:由零按標準檢驗彎

11、矩 20%勺級差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40%每次靜停 時間不少于3min,然后按標準檢驗彎矩10%勺級差繼續(xù)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 50%每次靜停時間不少于5min。觀察是否有裂縫并測定其裂縫寬度及撓度值。第二步:由標準檢驗彎矩的50臨卩荷至零。卸荷后的靜停時間不少于 5mi n。第三步:由零按標準檢驗彎矩20%勺級差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100%每次靜停 時間不少于5min,測定其裂縫寬度及撓度值。第四步:由標準檢驗彎矩的100%卸荷至零,卸荷后靜停時間不少于 5mi n。測定 其殘余裂縫寬度。第五步:由零按標準檢驗彎矩20%的級差加荷至標準檢驗彎矩的100%寸,測其裂 縫寬度及撓度值。遞增至標準

12、檢驗彎矩的160%后,按標準檢驗變矩10%勺級差繼 續(xù)加荷,遞增至標準檢驗彎矩的200%寸,測定其裂縫寬度及撓度值,并檢查是 否達到破壞狀態(tài)。如未達到破壞時,繼續(xù)加荷到破壞為止。每次靜停時間不少于 5mi n。5.3電桿撓度計算公式* U型墊板放置位置:A支點位于墊板中心線上,到電桿根端面的距離等于150mm B支點右端而起到電桿根端面的距離等于L2。按簡支式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時,任一級荷載下的跨中實際撓度fn按式(1)計算:式中:P0-在儀表為零讀數(shù)時,已作用于電桿上的荷載,如電桿自重與彎矩試驗 的設備重量,kgf ;P1-按標準荷載的第一級荷載(不包括P0),kgf ;fA-由百分表測得支點

13、A任一級荷載的撓度,mmfB-由百分表測得支點B任一級荷載的撓度,mm;fc-由百分表測得中點任一級荷載的撓度,mm;f1-在第一級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值按式(2)計算:式中:fA1-由百分表測得支點A第一級荷載的撓度,mm;fB1-由百分表測得支點B第一級荷載的撓度,mm;fC1-由百分表測得支點C第一級荷載的撓度,mm按懸臂式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時,任一級荷載下,梢端撓度f按式(3)計算:7_叫屮豐幾 .3?式中:fA-由百分表測得支點A的變形值,mmfB-由百分表測得支點B的變形值,mmfC-由撓度測定架測得支點C的變形值,mm6檢驗規(guī)則6.1制造廠技術檢查部門應對產品的材料性能、 產品外觀質量

14、、尺寸偏差和力學 性能進行檢驗。凡符合本標準技術要求者為合格品。 產品出廠時的混凝土強度應 不低于設計強度的80%6.2材料性能檢驗:6.2.1鋼筋力學性能檢驗應按GBJ10-65進行。6.2.2混凝土強度檢驗:當混凝土配合比及其所用材料變更時,或每生產電桿 300根及連續(xù)生產3天,應取三級試件進行強度檢驗。一組檢驗脫模強度,一組 檢驗設計強度,另一組可作備用或檢驗出廠強度。6.3全部產品均應進行外觀及尺寸檢查, 不符合本標準3.5任一項規(guī)定者,不得 進行驗收。6.4外觀及尺寸的檢查工具應符合下列要求:6.4.1長度、外徑及兩端壁厚,用精度為 1mm勺鋼尺測量。6.4.2彎曲度用拉線或直尺測量

15、。6.4.3裂縫寬度用不小于20倍的讀數(shù)放大鏡測量。6.4.4合縫漏漿深度用專用工具測量。6.4.5端部傾斜用特制角尺測量。6.5產品力學性能檢驗包括破壞彎矩和標準檢驗彎矩兩項:6.5.1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均需進行破壞彎矩檢驗。6.5.1.1當產品首次投入生產或原材料加工藝與配筋有變更時,應檢驗 3根。6.5.1.2 當不同梢徑或直徑的產品各連續(xù)生產 3000根或在4個月內生產總數(shù)不 足3000根時,應按不同梢徑或直徑抽取1根*進行破壞彎矩試驗。*如果用戶需要增加電桿力學性能抽樣檢驗數(shù)量時,可由供需雙方協(xié)商解決。6.5.2當不同桃徑或直徑的產品各連續(xù)生產 1000根或當在兩個月內生產總數(shù)不 足

16、1000根時,應按不同梢徑或直徑抽取 1根*進行標準檢驗彎矩試驗。6.6在進行破壞彎矩試驗時,按下列位置測量保護層厚度:6.6.1錐形桿測量三點:第一點在 B支點處;第二點在距梢端0.6m處;第三點 在前面二點中間的任一處。6.7破壞彎矩或標準檢驗彎矩按本標準規(guī)定的加荷順序進行試驗。其中如有1根不符合本標準3.6規(guī)定時,應從同期產品中抽取加倍數(shù)量進行復試。復試后如仍有1根不合格時,則認為該批產品不合格。7標志與出廠證明書7.1標志7.1.1永久標志(制造廠廠名或商標、整根錐形桿標準荷載代號及制造年分)標記 在電桿表面上。其位置以標志橫線為準,梢徑或直徑大于190mm勺距根端以上3.5mm處;梢

17、徑小于190mnt勺距根端3.0m處。7.1.2臨時標志包括電桿類型、直徑(或梢徑)、桿長標準荷載(或標準檢驗彎矩) 和制造年月,用油漆寫在電桿表面上,其位置略低于永久標志。表示方法如下:ae c克精徑2工桿廉賢標庭檢驗悔扭(或折準簡莪分圾代號)x婁龜 刪選時閭(甲月)例t蓉樓軒整扳維形桿皿爲*注心注:錐形桿的強度用標準荷載表示: 等徑桿用標準檢驗彎矩表示;錐形桿梢徑 或等徑桿直徑用“ mrh表示;桿長用“ m”表示;標準檢驗變矩用“ T - m表示; 標準荷載用代號表示。類型用“ G”表示。支點標志按7.1.2圖5規(guī)定的位置,標明在電桿表面上,表示符號為7.2出廠證明書出廠證明書包括下列內容

18、:a.證明書編號;b.本標準編號;c.制造廠廠標及制造年、月;d.產品規(guī)格及數(shù)量;e.離心混凝土強度檢驗結果;f.力學性能檢驗結果;g.外觀尺寸檢查結果;h. *制造廠技術檢查部門簽章。8保管及運輸8.1保管8.1.1產品堆放場地應平整。8.1.2產品應根據桿長不同,分別采用兩支點或三支點堆放。桿長小于12n,采用兩支點;桿長大于12m必須采用三支點支承。電桿支點位置如圖5。圖58.1.3產品應按規(guī)格型號分別堆放。錐形桿梢徑大于270mmfn;錐形桿梢徑小于270mnft等徑桿直徑小于400mm寸,堆放層數(shù)不宜超過 6層。8.1.4產品堆垛應放在支墊物上,層與層之間用支墊物隔開。每層支承點在同

19、一 平面上。各層支墊物位置在同一垂直線上。8.2運輸 8.2.1產品起吊與運輸時,不分電桿長短均須采用兩支點法。 裝卸、起吊應輕起 輕放,嚴禁拋擲、碰撞。8.2.2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支承要求應按照相關標準中有關規(guī)定。8.2.3產品裝卸過程中,每次吊運數(shù)量:梢徑大于170mm的不宜超過3根;梢徑 小于170mm勺不宜超過5根;如采取有效措施,每次吊運數(shù)是可適當增加。8.2.4產品由高處滾向低處,必須采取牽制措施,不得自由滾落。8.2.5產品支點處套上一草圈,或用草繩等物捆扎,以防碰傷。9、供貨范圍9.1供貨范圍序號材料名稱規(guī)格及型號單位數(shù)量備注9.2供貨設計聯(lián)系人:交貨時間:年 月曰附錄A電桿原

20、材料要求(補充件)A.1水泥*應采用不低于325號的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亦可采用不低 于325號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或快硬硅酸鹽水泥。其性能分別符合GB175-77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99-79快硬硅酸鹽水泥及 GB1344-77礦 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與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的規(guī)定。A.2集料除應符合JGJ 52-79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試驗方法、JGJ53-79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試驗方法和GBJ10-65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修訂本)規(guī)定外,且石子中軟弱顆粒含量不應大于 3%針 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10%砂子宜采用中粗砂。A.3摻用外加劑

21、的混凝土,其性能應通過檢驗并須符合使用要求。嚴禁摻入氯鹽A.4鋼材:A.4.1主筋應用I級、U級、川級鋼筋,或冷撥低碳鋼絲。其性能應分別符合GB 700-79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GB1499-79熱軋鋼筋和 GB 343-64一般用途低碳鋼絲的規(guī)定。A.4.2螺旋筋和架立圈應采用冷撥低碳鋼絲或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其性能應分別符合GB 343-64和GB 701-65普通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的規(guī)定。*經試驗合格,可采用早強水泥。根據使用需要,亦可抗硫酸鹽水泥或其他特種 水泥。附錄B電桿離心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補充件)B.1適用范圍本試驗方法用于測定電桿離心混凝土強度,以檢驗電桿離心混凝土強度是

22、否達到設計強度*。B.2試件制備B.2.1試件尺寸及形狀尺寸:書300mrK 85mm 70.7mm外徑X寬度X厚度)。形狀:環(huán)形,如圖B1。圖B1離心混凝土環(huán)形試件示意圖B.2.2試件數(shù)量每套試模一次可制作相同規(guī)格的環(huán)形試件三環(huán), 將每環(huán)劈裂分割成三塊,共九塊 組成三組環(huán)形試塊。B.2.3試模成型試件用的試模采用定點廠制作的離心混凝土環(huán)形試模。試模主要由模具本體 和連接附件兩部分組成,模具安裝在電桿鋼模的根端。試模與鋼模的同軸度允許 偏差為2mmB.2.4試件制作的質量要求B.2.4.1試件所用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離心工藝制度、養(yǎng)護方法和制度應 與電桿生產實際情況相符合。B.2.4.2試件制作:在快速離心前,必須投料完畢B.2.4.3試件要求平整光潔,棱角整齊,厚度均勻,無明顯露砂、石等現(xiàn)象。B.2.4.4 試件尺寸的允許偏差: A 1mm B 5mm如圖B1)。B.3試驗設備和儀器B.3.1離心環(huán)形試模如圖B2。*離心混凝土設計強度系指電桿結構設計所要求的強度。圖B2圖B3B.3.2離心環(huán)形試塊專用壓具如圖 B3。離心環(huán)形試塊專用壓具的上、下壓板尺寸為70.7 x 70.7mm2承壓面積為500mm2B.3.3 60t以上壓力試驗機B.4試驗步驟B.4.1試驗裝備工作B.4.1.1按規(guī)定齡期將養(yǎng)護好的離心環(huán)形試件進行編號(浸水保養(yǎng)的離心試件,必須提前取出晾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