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期末復習題_第1頁
儀器分析期末復習題_第2頁
儀器分析期末復習題_第3頁
儀器分析期末復習題_第4頁
儀器分析期末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填空題1. 化學分析是以物質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儀器分析是以物質的物理性質和物理化學性質為基礎的分析方法。2. 分析方法的主要評價指標是精密度、準確度和檢出限。3. 分子內部運動可分為電子運動、原子振動和分子轉動三種形式。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分子的每一種運動形式都有一定的能級而且是量子化的。所以分子具有電子能級、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4. 紫外吸收光譜譜圖又稱紫外吸收曲線,是以波長為橫坐標;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5. 紫外-可見光區(qū)分為如下三個區(qū)域:(a)遠紫外光區(qū)波長范圍10-200nm ; (b)近紫外光區(qū)波長范圍200-400nm ; (c)可見光區(qū)波長范圍400-780nm ;6.

2、 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電子躍遷發(fā)生在原子的成鍵軌道或非鍵軌道和反鍵分子軌道之間。7. 有機化合物中的由n*躍遷和*躍遷產生的吸收帶最有用,它們產生的吸收峰大多落在近紫外光區(qū)和可見光區(qū)。8. 分子共軛體系越長,*躍遷的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間的能量差越小,躍遷時需要的能量越小,吸收峰將出現(xiàn)在更長的波長處。9. 苯有三個吸收帶,它們都是由*躍遷引起的。在180nm(max=60000L mol-1cm-1)處的吸收帶稱為E1;在204nm(max=8000L mol-1cm-1)處的吸收帶稱為E2;在255nm(max=200L mol-1cm-1)處的吸收帶稱為B帶;10. 吸光度用符號 A表示,透光率用

3、符號T表示,吸光度與透光率的數(shù)學關系式是A = - lgT。11. 34摩爾吸收系數(shù)的物理意義是吸光物質在1.0 mol/L濃度及1.0 cm厚度時的吸光度。在給定條件下單色波長、溶劑、溫度等,摩爾吸收系數(shù)是物質的特性常數(shù)。12. 按照比爾定律,濃度C和吸光度A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條通過原點的直線,實際上容易發(fā)生線性偏離,導致偏離的原因有物理和化學兩大因素。13. 分光光度法種類很多,但分光光度計都是由下列主要部件組成的:光源單色器 吸收池檢測器信號顯示系統(tǒng) 14. 紅外光區(qū)位于可見光區(qū)和微波光區(qū)之間,習慣上又可將其細分為近紅外 , 中紅外, 遠紅外15. 一般多原子分子的振動類型分為伸縮振動和

4、彎曲振動。16. 在分子振動過程中,化學鍵或基團的偶極矩不發(fā)生變化,就不吸收紅外光。17. 紅外光譜的強度與偶極矩變化的大小成正比。18. 比較C=C和C=O鍵的伸縮振動,譜帶強度更大的是C=O.19. 共軛效應使C=O伸縮振動頻率向低波數(shù)位移;誘導效應使其向高波數(shù)位移。20. 氫鍵效應使OH伸縮振動譜帶向低波數(shù)方向移動21. 紅外光譜儀可分為色散型和傅里葉變換型兩種類型。22. 激發(fā)態(tài)分子回到基態(tài)或者高級激發(fā)態(tài)到達低級激發(fā)態(tài),但不發(fā)射光子的過程稱為無輻射躍遷。這個過程包括內轉化,振動馳豫和體系間竄越。23. 內轉化是相同多重態(tài)的能態(tài)之間的一種無輻射躍遷,且在躍遷過程中電子的自旋不發(fā)生改變。2

5、4. 體系間竄越是不同多重態(tài)的能態(tài)之間的一種無輻射躍遷,躍遷過程中一個電子的自旋反轉。25. 分子由激發(fā)態(tài)回到基態(tài),同時發(fā)射一個光子的過程稱為輻射躍遷,發(fā)射出的光可以是熒光和磷光。 26. 熒光是多重態(tài)相同的狀態(tài)間發(fā)生輻射躍遷產生的光,這個過程速度非???。27. 內轉化是相同多重態(tài)的能態(tài)之間的一種無輻射躍遷,且在躍遷過程中電子的自旋不發(fā)生改變。28. 體系間竄越是不同多重態(tài)的能態(tài)之間的一種無輻射躍遷,躍遷過程中一個電子的自旋反轉。29. 分子由激發(fā)態(tài)回到基態(tài),同時發(fā)射一個光子的過程稱為輻射躍遷,發(fā)射出的光可以是熒光和磷光。 30. 熒光分子與溶劑分子或其他分子之間相互作用,使熒光強度減弱的現(xiàn)象

6、稱為熒光猝滅。能引起熒光強度降低的物質稱為猝滅劑。31. 熒光發(fā)射是光吸收的逆過程。熒光光譜與吸收光譜有類似鏡像的關系。32. 設某熒光物質的最大激發(fā)波長為0,當選擇一個波長較0小的激發(fā)波長時,則其熒光光譜將不變,發(fā)射光強度將減小。33. 熒光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有如下幾個部分:光源,單色器,樣品室,單色器,檢測器。34. 磷光是多重度不同的狀態(tài)間發(fā)生輻射躍遷產生的光;這個過程速度非常小。35. 通常,磷光分析所使用的儀器裝置與熒光分析沒有太大差別,一般只需要加裝磷光鏡和杜瓦瓶。前者的作用是將熒光和磷光分開,后者的作用則是提供冷卻。36. 攝譜儀所具有的能正確分辨出相鄰兩條譜線的能力,稱為分辨

7、率。把不同波長的輻射能分散開的能力,稱為 色散率。37. 使電子從基態(tài)躍遷到第一激發(fā)態(tài)所產生的吸收線,稱為(第一)共振線。38. 原子發(fā)射光譜激發(fā)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夠的能量使試樣_蒸發(fā)、氣化和原子化和_激發(fā)。39. 光譜分析中有自吸現(xiàn)象的譜線,在試樣中元素的含量增多時,自吸程度將增加。40. 在譜線強度與濃度的關系式 IAcb中, b表示與_自吸有關的常數(shù),當b0時,表示 自吸嚴重; 當c值較大時,b值_較小_; 低濃度時,b值_ b值接近1_,表示_自吸較小_。41. 26. 在原子發(fā)射光譜分析的元素波長表中, Li670.785nm表示 _ Li的原子線 Be313.034nm表示_Be的離

8、子線_ 。42. 感光板的二個重要的特性是惰延量_和_反襯度。43. 在進行光譜定性全分析時,狹縫寬度宜_窄一些,目的是保證有一定的分辨率,而進行定量分析時,狹縫寬度宜寬一些_ ,目的是保證有一定的光譜強度。44. 用原子發(fā)射光譜進行定性分析時, 鐵譜可用作_波長標尺_ 。45.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定性分析的依據是_每種元素都能發(fā)射出自己的特征譜線;兩條以上不受干擾的_。對被檢測的元素一般只需找出_兩條以上不受干擾的_靈敏線即可判斷該元素是否存在 。46. 使電子從基態(tài)躍遷到第一激發(fā)態(tài)時所產生的吸收線稱為共振吸收線,由于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不同,激發(fā)時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這種吸收線是元素的特征譜線。

9、47. 在原子吸收光譜中,譜線的輪廓(或吸收峰)用兩個物理量來表征,即中心頻率和半寬度48. 多普勒變寬是由于原子在空間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所引起的,故又稱為熱變寬49. 洛倫茲變寬則是由于吸光原子與蒸汽中其他粒子碰撞而產生的變寬,它隨著氣體壓強增大而增加,故又稱為壓力變寬。50.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條件下,吸收線輪廓主要受多普勒變寬和洛倫茲變寬變寬的影響。51. 對于火焰原子化法,在火焰中既有基態(tài)原子,也有部分激發(fā)態(tài)原子,但在一定溫度下,兩種狀態(tài)原子數(shù)的比值一定,可用玻耳茲曼方程式表示。52. 在原子吸收法中,由于吸收線半寬度很窄,因此測量積分吸收有困難,1955年,澳大利亞物理學家A.Walsh提

10、出,采用測量峰值吸收來代替,從而解決了測量原子吸收的困難。53. 原子吸收法測量時, 為了實現(xiàn)用峰值吸收代替積分吸收,要求發(fā)射線與吸收線的中心頻率一致, 且發(fā)射線與吸收線相比,半寬度要窄得多. 產生這種發(fā)射線的光源, 通常是銳線光源54. 空心陰極燈的陽極一般是鎢棒, 而陰極材料則是待測元素,管內通常充有低壓惰性氣體。55.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將試樣中的待測元素轉化為基態(tài)原子蒸氣,原子化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56. 富燃火焰由于燃燒不完全,形成強還原性氣氛,其比貧燃火焰的溫度高,有利于熔點較高的氧化物的分解。57. 石墨爐原子化器在使用時,為了防止試樣及石墨管氧化,要不斷地通入保

11、護氣;測定時分干燥、灰化、原子化和除殘四個階段。58. 測定As、Sb、Bi、Sn、Ge、Se、Pb和Ti等元素時常用氫化物發(fā)生原子化法,原子化溫度700900oC。 5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中單色器的作用是將待測元素吸收線和鄰近譜線分開60. 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的干擾類型有物理干擾、化學干擾、電離干擾和光譜干擾。61. 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噴霧系統(tǒng)帶來的干擾屬于物理干擾。為了消除基體效應的干擾,宜采用標準加入法進行定量分析。62. 原子吸收法測定鈣時,為了抑制 PO43-的干擾,常加入的釋放劑為 LaCl3;測定鎂時,為了抑制 Al3+的干擾,常加入的保護劑為8-羥基喹啉;63. 背景吸

12、收是一種非原子吸收,多指光散射、分子吸收。一般來說,背景吸收都使得吸光度增加而產生正誤差。 64. 在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擾中,非選擇性地干擾時是物理干擾,有選擇性地干擾是化學65. 原子吸收分析的標準加入法可以消除基體效應產生的干擾,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產生的干擾 66.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靈敏度指當待測元素的濃度或質量改變一個單位時, 吸光度的變化量。通常用特征濃度或特征質量來表征靈敏度。6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與分光光度法,其共同點都是利用吸收原理進行分析的方法,但二者有本質區(qū)別,前者產生吸收的是原子,后者產生吸收的分子,所用的光源,前者是銳線,后者是連續(xù)。前者的單色器在產生吸收之后

13、。后者的單色器在產生吸收之前。68. 無論是原電池還是電解池,發(fā)生氧化反應的電極都稱為陽極,發(fā)生還原反應的電極都稱為陰極。69. 如果兩種溶液組成相同,濃度不同,接觸時,溶液中的離子由高濃度向低濃度區(qū)擴散,由于正負離子擴散速率不同,溶液兩邊分別帶有電荷,出現(xiàn)液界電位。70. 在兩種溶液的接觸界面存在著液接電位,這是由于不同離子經過界面時具有不同的擴散速率所引起的。71. 電位分析中,電位保持恒定的電極稱為參比電極,常用的有甘汞電極、Ag-AgCl電極。72. 用玻璃電極測定溶液pH的理論依據是E玻 = k-0.059pH。73. 測定試液pHx,是以標準溶液的pHs為基準,并通過比較Ex和Es

14、而定,pHx和pHs的關系式為pHx=pHs+ 或pHs+,IUPAC建議將該式稱為pH的操作定義。74. 由LaF3單晶片制成的氟離子選擇電極, 晶體中F是電荷的傳遞者,La3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參與電荷的傳遞, 內參比電極是Ag-AgCl, 內參比溶液由0.1mol/LNaCl和0.001mol/LNaF溶液組成。75. 氟離子選擇電極通常在pH56使用,pH高時,溶液中的OH與晶體膜中的LaF3發(fā)生反應生成La(OH)3沉淀。pH低時,主要的干擾是生成HF和HF2,使測定結果偏低。76. 液膜電極是將一種含有液體離子交換劑浸在多孔性支持體上構成的,鈣電極即為典型的液膜電極。77. 在離子選擇

15、性電極中,常用的內參比電極為Ag-AgCl電極。78.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關鍵部件是敏感膜,測pH所使用的電極的關鍵部件是玻璃膜。79. 電極的選擇性系數(shù)Kij= ,該系數(shù)主要用來估算干擾離子產生的誤差;干擾離子產生的相對誤差= 通常Kij小于1,Kij值越小,表明電極的選擇性越高。80. 測定水溶液中F-含量時,對較復雜的試液需要加入總離子強度調節(jié)緩沖溶液, 其目的有:(1)中性電解質(1mol/L的NaCl)使溶液保持較大且穩(wěn)定的離子強度;(2)0.25mol/L的HAc和0.75mol/L的NaAc緩沖溶液則使溶液的pH控制在5.06.0左右;(3) 0.001mol/L的檸檬酸鈉用以掩蔽

16、Fe3+, Al3+ 等干擾離子。 81. 若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NO2-離子溶液,易選用的指示電極為Pt電極。82. 在極譜分析中滴汞電極稱_工作電極_,又稱極化電極_,飽和甘汞電極稱為參比電極_,又稱_去極化電極。83. 滴汞電極作極譜分析的工作電極具有的優(yōu)點是, 汞滴不斷更新_,故分析結果重現(xiàn)性好_;氫在汞電極上的_過電位很高_,很多離子可在_ H+被還原之前形成還原波。84. 在極譜分析中為了建立濃差極化, 要求極化電極表面積小, 溶液中被測物質的濃度要低_, 溶液不能攪拌。85. 用極譜分析法測定Cd2+時, 常要加入一些物質組成底液, 加入1mol/L NH3H2O + 1 m

17、ol/L NH4Cl溶液,稱為 pH緩沖溶液, 以消除_氫波_, 加入Triton X-100用作_表面活性劑_, 以消除_極譜極大,少量Na2SO3用作_除氧劑_。86. 極譜分析中, 尤考維斯奇方程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id = 607 n D1/2 m2/3 t 1/6 c , 毛細管常數(shù)為m2/3 t 1/6_, 擴散電流常數(shù)為_607 n D1/2_。87. 在極譜分析中, 定性分析的依據是當溶液組成一定時, 某一離子有固定的半波電位, 而定量分析的依據是極譜條件一定時,id與被分析物質濃度呈正比_。88. 用循環(huán)伏安法研究電極進程, 當電壓掃描速率與峰電位無關時, 可判斷該電極進程可能為可

18、逆過程。89. 從循環(huán)伏安圖上可以獲得 ip,c, _Ep,c_, ip,a和Ep,a四種信息, 從而來判斷電極反應的可逆性。90. 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驟, 通常分為二步, 第一步是電解,目的:富集被測物質_,第二步是將富集物質溶出。91. 溶出伏安法若溶出時的工作電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則為陽極溶出伏安法; 發(fā)生還原反應, 則為陰極溶出伏安法。92. 法拉第電解定律是庫侖分析法的理論基礎。它表明物質在電極上析出的質量與通過電解池的電量之間的關系。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93. 隨著電解的進行,陰極電位將不斷變小,陽極電位將不斷變_大_,要使電流保持恒定值,必須增加外加電壓。94. 分解電壓是指能引起電解

19、質電解的最低的外加電壓。理論上它是電池的反電動勢, 實際上還需加上過電位和iR。95. 庫侖分析法可以分為控制電位庫庫侖分析法和_控制電流庫侖分析法兩種。庫侖分析的先決條件是電流效率為100%_, 它的理論依據為法拉第電解定律_。96. 用于庫侖滴定指示終點的方法有指示劑法, 光度法,電流法_,電位法_。97. 氫氧氣體庫侖計, 使用時應與控制電位的電解池裝置_串聯(lián), 通過測量水被電解后產生的_氫氣和氧氣的體積, 可求得電解過程中_電荷量_。98. 電解分析法測定的是物質的質量, 它與一般重量法不同, 沉淀劑是_電子, 常常使金屬離子在陰極上_還原沉積, 或在陽極上_氧化溶出, 通過稱量來測定

20、其含量。99. 庫侖滴定類似容量滴定, 它的滴定劑是通過恒電流電解在溶液內部生成_的, 它不需要用_標準物質_標定, 只要求測準_電解所消耗的電量_的量。100. 電重量分析法可采用控制電位法和恒電流法, 它們?yōu)橄蓴_而應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前者為控制陰極或陽極在恒定電位下電解, 后者為控制電解在恒定電流條件下進行_。101. 微庫侖分析法與庫侖滴定法相似, 也是利用電生的滴定劑來滴定被測物質, 不同之處是微庫侖分析輸入電流_不是恒定的, 而是隨_隨被測物質含量的大小_自動調節(jié), 這種分析過程的特點又使它被稱為_動態(tài)_庫侖分析。102. 氣液色譜法即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定液,樣品與固定相

21、之間的作用機理是溶解(分配 )。103. 氣固色譜法即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體吸附劑,樣品與固定相之間的作用機理是吸附。104.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氣體(如空氣、甲烷),從進樣開始到柱后出現(xiàn)濃度最大值所需的時間稱為死時間。 105. 各個色譜峰的半寬度反映了各組分在色譜柱中的運動情況,它由色譜過程的動力學因素控制,各個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反映了各組分在兩相間的分配情況,它由色譜過程的熱力學因素控制106. 在一定操作條件下,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達到平衡時的濃度比,稱為分配系數(shù)。 107. 分配比又叫容量因子,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當兩相間達到分配平衡時,被分析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中

22、質量比。108. 容量因子k和分配系數(shù)K之間的關系為k = K109. 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達到的平衡,隨柱溫柱壓變化,而與固定相及流動相體積無關的是分配系數(shù)。如果既隨柱溫、柱壓變化、又隨固定相和流動相的體積而變化,則是分配比。110. 容量因子k和調整保留時間之間的關系為 ,表明組分的分配比越大,其保留時間越長。各組分的k值相差越大,則他們越易分離。111. 在線速度較低時,分子擴散項是引起色譜峰擴展的主要因素,此時宜采用相對分子量較大的氣體作載氣,以提高柱效。112. 載氣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對Van Deemter方程的分子擴散和傳質阻力兩項有直接影響113

23、. 描述色譜柱效能的指標是理論塔板數(shù),柱的總分離效能指標是分離度。 114. 氣相色譜的儀器一般由氣路系統(tǒng)、進樣系統(tǒng)、分離系統(tǒng)、溫度控制系統(tǒng)、檢測和記錄系統(tǒng)組成 。115. 氣相色譜儀中氣化室的作用是保證樣品瞬間氣化。116. 氣相色譜的檢測器有熱導池檢測器(TCD)、氫火焰電離檢測器(FID)、電子捕獲檢測器(ECD)和火焰光度檢測器(FPD),其中FID對大多數(shù)有機物的測定靈敏度較高;ECD對具有電負性的物質的測定靈敏度較高;FPD只對含硫、磷的化合物有響應;117. 提高熱導池檢測器靈敏度的方法是選氫氣做載氣,適當提高橋電流118. 載氣與試樣的熱導系數(shù)相差越大,檢測靈敏度越高,在常見的

24、氣體中,氫氣的熱導系數(shù)最大,傳熱好,作為載氣用時,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 119. 在氣相色譜中,固定液的選擇一般根據相似相溶原則,被分離組分分子與固定液分子的性質越接近,則他們之間的作用力越大,該組分在柱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流出的越晚。120. 色譜定性的依據是保留值,它反映了各組分在兩相間的分配情況,它有色譜過程中熱力學因素所控制。色譜定量的依據是 mi = fiAi121. 在內標法中,內標物的出峰位置應與被測組分的出峰位置相鄰,內標物與與被測組分的性質應相近,內標物濃度應恰當,峰面積不應與待測組分相差太大122. 減少渦流擴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徑是使用適當細粒度和顆粒均勻的擔體,并盡量填

25、充均勻。123. 在電位分析中,若被分析離子為i,干擾離子為j,兩種離子帶的電荷相等且j=100i時j離子提供的電位才與i離子所產生的電位值相等,則Kij= 0.01124. 熒光是多重態(tài)相同的狀態(tài)間發(fā)生輻射躍遷產生的光,這個過程速度非???。125. 色譜定量方法中使用歸一化公式的前提條件是所有組分都出峰。二、判斷題1. 儀器分析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都要比化學分析法高的多。 ()2. 待測組分能被儀器檢出的最低量為儀器的靈敏度。()3. 儀器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就一定有很低的檢出限。()4. 因為透射光(或反射光)和吸收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白光,故稱這兩種光為互補光。 ()5. 物質的顏色是由于選

26、擇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長的光所致,維生素B12溶液呈現(xiàn)紅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紅色光波。 ()6. 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其大小順序為微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 ()7. 在紫外光譜中,生色團指的是有顏色并在近紫外和可見區(qū)域有特征吸收的基團。8. 極性溶劑一般使*吸收帶發(fā)生紅移,使n*吸收帶發(fā)生藍移。9. 光吸收定律的物理意義為:當一束平行單色光通過均勻的有色溶液時,溶液的吸光度與吸光物質的濃度和液層厚度的乘積成正比10. 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隨著溶液濃度增大而減小,所以透光率與溶液濃度成反比關系 ()11. 在分光光度法中,根據在測定條件下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的比爾定律的結論

27、,被測溶液濃度越大,吸光度也越大,測定的結果也越準確。 ()12. 區(qū)分一化合物究竟是醛還是酮的最好方法是紫外光譜分析法。13. 紅外光譜不僅包括振動能級的躍遷,也包括轉動能級的躍遷,故又稱為振轉光譜。()14. 確定某一化合物骨架結構的合理方法是紅外光譜分析法 ()15. 對稱結構分子,如H2O分子,沒有紅外活性。()16. 紅外光譜圖中,不同化合物中相同基團的特征吸收峰總是在特定波長范圍內出現(xiàn),故可以根據紅外光譜圖中的特征吸收峰來確定化合物中該基團的存在。17. ()18. 酮、羧酸等的羰基的伸縮振動在紅外光譜中的吸收峰頻率相同。19.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列羰基化合物C=O伸縮頻率的

28、大小順序為:酰鹵酰胺酸醛酯。()20. 游離有機酸C=O伸縮振動C=O頻率一般出現(xiàn)在1760cm-1,但形成多聚體時,吸收頻率會向高波數(shù)移動。()21.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與色散型儀器不同,采用單光束分光元件 ()22. 色散型紅外光譜儀與紫外光譜儀在結構上的差別是檢測器不同。()23. 熒光屬吸收光譜的范疇。()24. 分子熒光光譜法通常選擇性比較好,但是靈敏度不及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5. 內轉化(ic)去活化過程往往發(fā)生在單重態(tài)和三重態(tài)之間。當溫度升高,則ic增加。26. 能發(fā)出熒光的物質首先必須具有剛性平面和大共軛結構。因而熒光分析的應用不如UV-Vis法廣泛。27. 根據熒光分析的

29、定量公式可以知道,發(fā)射光的強度與入射光呈正比。因此應該普遍使用高能激光作為光源以增加靈敏度。28. 所謂“熒光猝滅”就是熒光完全消失。29. 在不知道熒光物質吸收光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幾個波長進行發(fā)射光譜掃描。如果獲得的譜圖都在某一波長處出峰,則可以確定該波長為此熒光物質的一個發(fā)射波長,可以以此波長掃描獲得激發(fā)光譜。30. 今對某物質進行熒光光譜研究,當以300nm波長進行激發(fā)時,發(fā)現(xiàn)在600nm處有一個強而尖銳的發(fā)射峰,但以350nm作為激發(fā)波長時未發(fā)現(xiàn)。則可以判斷該物質在300nm激發(fā)時有熒光且最大發(fā)射波長為600nm。31. 熒光和磷光光譜的一個顯著差別就是壽命。一般而言熒光壽命在10-

30、610-9s數(shù)量級。32. 由于激發(fā)態(tài)分子電子三重態(tài)的壽命較長,因此很多過程如分子間碰撞等都可以使之失活,因此所有的磷光分析都必須在低溫下進行。33. 有的物質激發(fā)時既發(fā)熒光又發(fā)射磷光,這就會對分析造成干擾。因此這樣的物質既不能進行熒光分析也不能進行磷光分析。34. 原子吸收光譜是由氣態(tài)物質中基態(tài)原子的內層電子躍遷產生的。()35. 原子吸收線的變寬主要是由于自然變寬所導致的。 36. 根據玻耳茲曼分布定律進行計算的結果表明,原子化過程時,所有激發(fā)能級上的原子數(shù)之和相對于基態(tài)原子總數(shù)來說很少。37. 原子化溫度越高,激發(fā)態(tài)原子數(shù)越多,故原子化溫度不能超過2000 K。38. 空心陰極燈能夠發(fā)射

31、待測元素特征譜線的原因是由于其陰極元素與待測元素相同。39. 火焰原子化器的作用是將待測元素轉化為原子態(tài),原子由基態(tài)到激發(fā)態(tài)的躍遷只能通過光輻射發(fā)生。40. 貧燃火焰也稱氧化焰,即助燃氣過量。過量助燃氣帶走火焰中的熱量,使火焰溫度降低,適用于易電離的堿金屬元素的測定。 41. 石墨爐原子化法比火焰原子化法的原子化程度高,所以試樣用量少。 42. 火焰原子化法比石墨爐原子化法的檢出限低但誤差大。 43. 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發(fā)射線的中心頻率與吸收線的中心頻率一致,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中不需要分光系統(tǒng)。44. 原子光譜理論上應是線光譜,原子吸收峰具有一定寬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光柵的分光能力不夠所致

32、。45.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如果待測元素與共存物質生成難揮發(fā)性的化合物,則會產生負誤差。 46. 電化學分析法僅能用于無機離子的測定。()47. 液接電位產生的原因是由于兩種溶液中存在的各種離子具有不同的遷移速率。( )48. 甘汞電極的電極電位隨電極內KCl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49. 參比電極的電極電位不隨溫度變化是其特性之一。()50. 甘汞電極和Ag一AgCl電極只能作為參比電極使用。()51. 電位測量過程中,電極中有一定量電流流過,產生電極電位。 ()52. 離子選擇電極的電位與待測離子活度成線形關系。()53. 不對稱電位的存在主要是由于電極制作工藝上的差異。 ()5

33、4. 玻璃電極的不對稱電位可以通過使用前在一定pH溶液中浸泡消除。()55. pH測量中,采用標準pH溶液進行定位的目的是為了校正溫度的影響及校正由于電極制造過程中電極間產生的差異。(消除不對稱電位和液接電位)()56. 改變玻璃電極膜的組成可制成對其他陽離子響應的玻璃電極。()57. 氟離子選擇電極的晶體膜是由高純LaF3晶體制作的。()58. 晶體膜電極具有很高的選擇性,這是因為晶體膜只讓特定離子穿透而形成一定的電位。()59. 具有不對稱電位是膜電極的共同特性,不同類型膜電極的不對稱電位的值不同,但所有同類型膜電極(如不同廠家生產的氟電極),不對稱電位的值相同。 ()60. 玻璃膜電極使

34、用前必須浸泡24 h,在玻璃表面形成能進行H十離子交換的水化膜,故所有膜電極使用前都必須浸泡較長時間。()61.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選擇性系數(shù)是與測量濃度無關的常數(shù),可以用來校對干擾離子產生的誤差,使測量更準確。 ()62. 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選擇性系數(shù)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一個常數(shù),僅能用來評價電極的選擇性并估算干擾離子產生的誤差大小。()63. 用總離子強度調節(jié)緩沖溶液(TISAB)保持溶液的離子強度相對穩(wěn)定,故在所有電位測定方法中都必須加人TISAB。 ()64. 在電位分析中,通常測定的應是待測物的活度,但采用標準加入法測定時,由于加人了大量強電解質,所以測定的是待測物的濃度而不是活度。65

35、. 待測離子的電荷數(shù)越大,測定靈敏度也越低,產生的誤差越大,故電位法多用于低價離子測定。66. 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兩相間分配系數(shù)的不同及兩相的相對運動構成了色譜分離的基礎。()67. 試樣中各組分能夠被相互分離的基礎是各組分具有不同的熱導系數(shù)。() 68. 當用一支極性色譜柱分離某烴類混合物時,經多次重復分析,所得色譜圖上均顯示只有3個色譜峰,結論是該試樣只含有3個組分。 () 69. 某試樣的色譜圖上出現(xiàn)三個色譜峰,該試樣中最多有三個組分。 () 70. 色譜柱理論塔板數(shù)n與保留時間的平方成正比,tR值越大,色譜柱理論塔板數(shù)越大,分離效率越高。 ()71. 在色譜分離過程中,單位柱長內,組

36、分在兩相向的分配次數(shù)越多,分離效果越好。() 72. 色譜的塔板理論提出了衡量色譜柱效能的指標,速率理論則指出了影響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徑。() 73. 有人測試色譜柱效時,發(fā)現(xiàn)增加載氣流速,柱效下降,減小載氣流速,柱效增加,故得出結論:柱效與載氣流速成反比。 () 74. 柱效隨載氣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75. 氫氣具有較大的熱導系數(shù),作為氣相色譜的載氣,具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但其分子質量較小也使速率理論中的分子擴散項增大,使柱效降低。 () 76. 根據速率理論,提高柱效的途徑有降低固定相粒度、增加固定液液膜厚度。() 77. 當用苯測定某分離柱的柱效能時,結果表明該柱有很高的柱效,

37、用其分離混合醇試樣時,一定能分離完全。 () 78. 色譜分離時,增加柱溫,組分的保留時間縮短,色譜峰的峰高變低,峰寬變大,但峰面積保持不變。 () 79. 可作為氣固色譜固定相的擔體必須是能耐壓的球形實心物質。()80. 氣液色譜固定液通常是在使用溫度下具有較高熱穩(wěn)定性的大分子有機化合物。() 81. 分析混合烷烴試樣時,可選擇極性固定相,按沸點大小順序出峰。 () 82. 色譜內標法對進樣量和進樣重復性沒有要求,但要求選擇合適的內標物和準確配制試樣。 ()83. 色譜外標法的準確性較高,但前提是儀器穩(wěn)定性高和操作重復性好。( ) 84. 有色化合物溶液的摩爾吸收系數(shù)隨其濃度的變化而改變。

38、()三、選擇題1. 可見光的能量應為 ( D )A 1.24104 1.24106eVB 1.43102 71 eVC 6.2 3.1 eVD 3.1 1.65 eV2. 物質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生是由于 (C ) A 分子的振動B 分子的轉動C 原子核外層電子的躍遷D 原子核內層電子的躍遷3. 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呈帶狀光譜,其原因是( D ).A.分子中價電子運動的離域性質。B. 分子振動能級的躍遷伴隨著轉動能級的躍遷。C 分子中價電子能級的相互作用。D分子電子能級的躍遷伴隨著振動、轉動能級的躍遷。4.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合適的檢測波長范圍是 ( B).A400 780 nm

39、; B. 200 780 nm ;C200 400 nm ; D10 1000 nm ;5. 下列含有雜原子的飽和有機化合物均有n*電子躍遷。則出現(xiàn)此吸收帶的波長較長的化合物是(D).ACH3OH; B. CH3Cl; CCH3NH2; DCH3I6. 區(qū)別n*和*躍遷類型,可以用吸收峰的(C)。A最大波長; B. 形狀; C摩爾吸收系數(shù); D面積7. 在下列化合物中,(B)在近紫外光區(qū)產生兩個吸收帶。A丙烯; B. 丙烯醛 ; C1,3-丁二烯 ; D丁烯;8. 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中,K帶是指(D)An*躍遷; B.共軛非封閉體系的n*躍遷; C*躍遷; D共軛非封閉體系的*躍遷;9.

40、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譜中,R帶是指(D)An*躍遷; B.共軛非封閉體系的*躍遷; C*躍遷; Dn*躍遷;10. 用紫外吸收光譜區(qū)別共軛烯烴和,-不飽和醛及酮可根據下述吸收帶的(B)出現(xiàn)與否來判斷。AK 帶; B. R 帶 CE1 帶; DE2 帶11. 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譜中,max=320nm(max=30L mol-1cm-1)的一個吸收帶是(B)AK 帶; B. R 帶 CB 帶; DE2 帶12. 在苯酚的紫外光譜中,max=211nm(max=6200L mol-1cm-1)的一個吸收帶是(D)AK 帶; B. R 帶 CB 帶; DE2 帶13. 苯乙酮

41、的紫外吸收光譜產生三個譜帶,分別為max=240nm(max=13000L mol-1cm-1),max=278nm(max=1100L mol-1cm-1),max=319nm(max=50L mol-1cm-1)試問max=278nm(max=1100L mol-1cm-1)譜帶是(C)。AK 帶; B. R 帶 CB 帶; DE2 帶14. 苯乙烯的紫外吸收光譜產生兩個譜帶,分別為max=248nm(max=15000L mol-1cm-1),max=282nm(max=740L mol-1cm-1),試問max=248nm(max=15000L mol-1cm-1)譜帶是(A)。AK

42、帶; B. R 帶 CB 帶; DE2 帶15. 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助色團對譜帶的影響是使譜帶(A)。A波長變長; B. 波長變短; C波長不變; D譜帶藍移16. 下列基團不屬于紫外-可見光光譜中助色團的是(C)。C=OAOH; B. NH2 C ; DCl17. 某芳香化合物產生兩個紫外吸收譜帶分別為max=211nm(max=6200L mol-1cm-1)和max=270nm(max=1450L mol-1cm-1)。如果在堿性條件下測定兩個譜帶分別紅移到max=236nm(max=9400 L mol-1cm-1)和max=287nm(max=2600 L mol-1cm-1)

43、指出該化合物的類型是(B)。A芳酮; B. 酚類 C芳胺; D鹵代芳烴18. 某芳香化合物產生兩個紫外吸收譜帶分別為max=230nm(max=8600L mol-1cm-1)和max=280nm(max=1450L mol-1cm-1)。如果在堿性條件下測定兩個譜帶分別紅移到max=203nm(max=7500 L mol-1cm-1)和max=254nm(max=160 L mol-1cm-1)指出該化合物的類型是(C)。A芳酮; B. 酚類 C芳胺; D鹵代芳烴19. 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測得max=305nm,在乙醇中測得max=307nm,該吸收是有(C)躍遷所引起的。An*; B.

44、n* C*; D*20. 某化合物在正己烷中測得max=327nm,在水中測得max=305nm(max=30 L mol-1cm-1),該吸收是有(A)躍遷所引起的。An*; B. n* C*; D*21. 丙酮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中,對于吸收波長最大的那個吸收峰,在下列四種溶劑中吸收波長最短的是(D)。A環(huán)己烷; B. 氯仿 ; C甲醇; D水22. 下列化合物不適合作為紫外吸收光譜的溶劑是(D)。A環(huán)己烷; B. 甲醇 C乙腈; D甲苯23. 摩爾吸收系數(shù)()的單位是(C)。AmolL-1cm-1 ; B. molg-1cm-1 ;CL mol-1cm-1 ; Dg mol-1cm-1

45、;24. 有關摩爾吸收系數(shù)的描述正確的是(C)。A.摩爾吸收系數(shù)是化合物吸光能力的體現(xiàn),與測量波長無關。B. 摩爾吸收系數(shù)的大小取決于化合物本身的性質和濃度 。C摩爾吸收系數(shù)越大,測定的靈敏度越高。D摩爾吸收系數(shù)越小,測定的靈敏度越高。25. 40在吸光光度分析法中,需要選擇適宜的讀數(shù)范圍,這是由于(A)。A.吸光度A=0.800.15時,誤差最小。B. 吸光度A=15%70 %時,誤差最小。C 吸光度讀數(shù)越小,誤差最小。D吸光度讀數(shù)越大,誤差最小。26. 某化合物分子式為C5H8O,在紫外光譜上有兩個吸收帶:max=224nm(max=9750),max=314nm(max=38);以下可能

46、的結構是(A)。ACH3COCH=CHCOCH3 ; B. CH2=CHCH2COCH3 ;CCH3CH=CHCH2CHO ; DCH2=CHCH2CH2CHO ;27. 某羰基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區(qū)和可見光區(qū)只產生一個max=204nm(max=60 L mol-1cm-1)的弱譜帶。指出該化合物的類型是(C)。A酮類; B. ,-不飽和醛及酮 C酯類; D,-不飽和酯28. 某羰基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區(qū)和可見光區(qū)只產生一個max=275nm(max=22 L mol-1cm-1)的弱譜帶。指出該化合物的類型是(A)。A酮類; B. ,-不飽和酮 C酯類; D,-不飽和酯29. 某化合物在220-4

47、00nm范圍內沒有紫外吸收,該化合物可能屬于以下化合物中的(D)累。A芳香族化合物; B. 含共軛雙鍵化合物; C醛類; D醇類30. 表示紅外分光光度法通常用(C)。AHPLC; B. GC; CIR; DTLC31. 紅外光譜是(A)。A吸收光譜; B. 發(fā)射光譜; C電子光譜; D線光譜32. 紅外光可引起物質的能級躍遷是(C)。A.分子的電子能級的躍遷,振動能級的躍遷,轉動能級的躍遷。B. 分子內層電子能級的躍遷。C分子振動能級及轉動能級的躍遷。D分子轉動能級的躍遷。33. 紅外光譜給出分子結構的信息為(C)。A相對分子量; B. 骨架結構; C官能團; D連接方式34. 應用紅外光譜

48、法進行定量分析優(yōu)于紫外光譜法的一點的是(B)。A靈敏度高; B. 可測定的物質范圍廣; C可以測定低含量組分; D測定誤差小35. 紅外光譜解析分子結構的主要參數(shù)是(B)。A質荷比; B. 波數(shù); C耦合常數(shù); D保留值36. 下列化學鍵的伸縮振動所產生的吸收峰波數(shù)最大的是(D)AC=O B. C-H; CC=C; DO-H37. CO2分子的平動、轉動、振動自由度為(A)。A3,2,4; B. 2,3,4; C3,4,2; D4,2,338. H2O在紅外光譜中出現(xiàn)的吸收峰數(shù)目為(A)。A3; B. 4; C5; D239. 在下列分子中,不能產生紅外吸收的是(D).ACO; B. H2O;

49、 CSO2; DH240. 在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吸收光譜分析中,出現(xiàn)在40001350cm-1頻率范圍的吸收峰可用于鑒定官能團,這一段頻率范圍稱為(C)。A指紋區(qū), B基團頻率區(qū), C基頻區(qū), D合頻區(qū)。C=O41. 在紅外光譜中, 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出現(xiàn)的波數(shù)(cm-1)范圍是(A)。A19001650; B. 24002100 C16001500; D100065042. 確定烯烴類型的兩個譜帶是(B)。A.16801630 cm-1和13001000 cm-1 B.16801630 cm-1和1000700 cm-1 C.23002100 cm-1和1000700 cm-1 D.300027

50、00 cm-1和16801630 cm-1 43. 確定苯環(huán)取代類型的兩個譜帶是(C)。A.20001667 cm-1和16001500 cm-1 B.31003000 cm-1和16001500 cm-1 C.20001667 cm-1和900650 cm-1 D.31003000 cm-1和13001000 cm-1 44. 酯類化合物的兩個特征譜帶是(A)。A.17601700 cm-1和13001000 cm-1 B.17601700 cm-1和900650 cm-1 C.33002500 cm-1和17601700 cm-1 D.30002700 cm-1和17601700 cm-1

51、 45.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區(qū)270nm處有一弱吸收。在紅外光譜中有如下吸收峰:27002900 cm-1,1725 cm-1,則該化合物可能是(A)。A醛; B. 酮; C羧酸; D酯46. 某化合物在紫外光區(qū)204nm處有一弱吸收。在紅外光譜中有如下吸收峰:33002500 cm-1,1710 cm-1,則該化合物可能是(C)。A醛; B. 酮; C羧酸; D酯47. 某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區(qū)未見吸收,在紅外光譜上34003200 cm-1有強烈吸收,該化合物可能是(C)。A羧酸; B. 酚; C醇; D醚48. 某化合物,其紅外光譜上30002800 cm-1,1450 cm-1,1375 cm-1,720 cm-1等處有主要吸收帶,該化合物可能是(A)。A烷烴; B. 烯烴; C炔烴; D芳烴49. 某一化合物在紫外光區(qū)未見吸收帶,在紅外光譜的官能團區(qū)有如下吸收峰:3000 cm-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