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對勾】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5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新人教版_第1頁
【紅對勾】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5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新人教版_第2頁
【紅對勾】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5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新人教版_第3頁
【紅對勾】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5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新人教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作業(yè) 5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時間: 45 分鐘滿分: 100 分一、選擇題 ( 每小題 5 分,共 60 分 )1用丙酮從口腔上皮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面積為 S ,設細胞膜表面積為S,則 S 與 S 關系最恰當?shù)氖?()1212A S1 2S2B S1 2S2C S1 2S2D S2 S1 2S2解析: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細胞膜鋪成單分子層后是表面積的2倍??谇簧掀ぜ毎芯吣さ募毎?,因此口腔上皮細胞生物膜鋪成單分子層后大于細胞膜表面積 S2的 2 倍。答案: B2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信號分子與靶

2、細胞的識別與結合具有專一性B與不同激素分子結合的受體是不同的C與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結合的受體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解析: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的識別與結合具有專一性;與不同激素分子結合的受體也具有專一性,不可能相同。答案: C3(2013 ·合肥二次質檢) 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極為重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胰島素和神經(jīng)遞質的分泌過程體現(xiàn)了膜的流動性B用蛋白酶處理生物膜將改變其結構,但不影響選擇透過性C糖被與細胞的保護、識別、免疫和主動運輸?shù)扔嘘PD細胞

3、膜、核膜、細胞器膜成分和結構相同,功能密切配合解析: 胰島素、神經(jīng)遞質均通過胞吐方式排出細胞,該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用蛋白酶處理生物膜,可破壞膜蛋白質,從而影響膜的選擇透過性;糖被與主動運輸無關;不同的生物膜的化學組成相似,基本結構大致相同。答案: A14對某動物細胞進行熒光標記實驗,如下圖所示, 其基本過程: 用某種熒光染料標記該動物細胞,細胞表面出現(xiàn)熒光斑點。用激光束照射該細胞表面的某一區(qū)域,該區(qū)域熒光淬滅 ( 消失 ) 。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時間后,該區(qū)域的熒光逐漸恢復,即又出現(xiàn)了斑點。上述實驗不能說明的是()A細胞膜具有流動性B熒光染料能與細胞膜組成成分結合C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

4、算出物質跨膜運輸?shù)乃俾蔇根據(jù)熒光恢復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質或脂質的流動速率解析: 用熒光染料標記細胞,是因為該染料能與細胞膜組成成分結合。激光照射后熒光的恢復是由于膜上其他部位的移動,即細胞膜的流動性,熒光恢復的快慢反映了膜中蛋白質和脂質流動的快慢。該實驗與物質跨膜運輸無直接關系,故C 錯誤。答案: C5(2013 ·海淀區(qū)期末) 脂質體是一種人工膜( 如圖 ) ,由磷脂和膽固醇組成,可用作轉基因研究或制備藥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脂質體表面交聯(lián)抗體,靶向給藥B防止免疫系統(tǒng)識別脂質體,需用某些化學物質修飾C甲為脂溶性藥物,乙為水溶性藥物D脂質體能與細胞膜融合,胞吞進入細胞內(nèi)解析

5、: 本題考查生物膜的結構、成分及其應用。A 正確:抗體具有特異性,能把藥物帶到相應的病灶部位。C 錯誤: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故乙為脂溶性藥物,甲為水溶2性藥物。 D 正確:脂質體的磷脂分子與膜的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動性,故脂質體能與細胞膜融合,胞吞進入細胞內(nèi)。答案: C6細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質、核仁和核孔組成,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A核膜是單層膜,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B染色質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核仁與某種RNA的形成有關D核孔實現(xiàn)了細胞質與細胞核之間的物質交換解析: 核膜具雙層膜結構。答案: A7下列細胞核和細胞質在個體發(fā)育中的相互作用的表現(xiàn)不正確的是()A細胞核通過mRNA決

6、定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B細胞質為細胞核的代謝提供酶、ATP和原料等C細胞質基因決定著細胞核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調(diào)控中心,但必須通過細胞質才能實現(xiàn)解析: 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各自都有相對獨立性,但并不意味著沒有關系:核基因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但要在細胞質中表達,細胞質雖然控制一些性狀,但還要受到細胞核的影響。所以細胞質基因與核基因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答案: C8(2012 ·浙江寧波期末) 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種的酶,有利于多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B在電鏡下觀察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的主要結構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C

7、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脫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D原核細胞的擬核除沒有核膜外,其他方面與真核細胞的細胞核沒有差別解析: 分裂間期的真核細胞無染色體,染色體到前期才出現(xiàn)。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但脫氧核糖核酸不進入細胞質。原核細胞的擬核中DNA是游離的,而真核細胞中 DNA與蛋白質形成染色體。答案: A9(2013 ·山西大學附中期中) 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其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3A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B是遺傳物質DNA和 RNA的載體C與蛋白質的合成直接有關D有利于DNA和 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解析: 本

8、題以圖示形式考查細胞核的結構。根據(jù)圖示可知: 是核膜, 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可以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是染色質, 由 DNA和蛋白質組成, 是真核生物遺傳物質(DNA)的主要載體;是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質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實現(xiàn)核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答案: A10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周期性重現(xiàn)和消失的是核膜、核仁B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等極少數(shù)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C mRNA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而不能直接通過核膜,體現(xiàn)了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細胞

9、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的中心解析: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不是代謝中心。答案: D11. 如圖,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嫁接, 將甲的傘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 長出了乙的傘帽。下列有關評價合理的是 ()4A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B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代謝的調(diào)控中心C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D該實驗證明了細胞質是遺傳的控制中心解析: 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但要通過實驗證明細胞核決定傘帽特征,需要同時進行對照實驗,增強實驗的說服力。對照實驗可設置:將乙的傘柄嫁接到甲的假根上,若長出甲的傘帽,則可證明A 項正確。答案: C12細胞核是細胞結構中最重要的

10、部分,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A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B衰老細胞的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C細胞周期的全過程都發(fā)生轉錄,僅間期進行DNA復制D控制細胞的一切性狀,但受細胞質的調(diào)節(jié)解析: 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細胞周期并非全過程都發(fā)生轉錄;細胞核控制細胞的主要性狀,還有少數(shù)性狀受細胞質基因的控制。答案: B二、非選擇題( 共 40 分 )13(15 分) 科學家在進行細胞膜化學成分分析時,采用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將其特殊處理使細胞破裂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一些物質溶出,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洗掉,即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 又稱血影 ) 。有的科學家將“血影”中的

11、脂質提取出來,使其在空氣和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所形成的薄膜面積是原來細胞整個表面積的2 倍。(1) 如何處理紅細胞才能使其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_ 。(2) 紅細胞溶血后,流出細胞外的主要物質應該是_ ,這種物質的特性是5_ ,因而使紅細胞具有_ 的功能。(3) “血影”的化學組成是_、 _ 、 _,其中的脂質主要是指_ 。(4) 選取雞的紅細胞驗證細胞膜具有磷脂雙分子層結構可以嗎?若選用雞的紅細胞會得到什么結論?為什么?_ 。(5) 使用下列哪種物質處理會使細胞失去識別能力()A核酸酶B龍膽紫C糖水解酶D雙縮脲試劑解析: (1) 制備細胞膜時應選用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的紅細胞,因為它沒有細胞核和眾

12、多的細胞器,當然提取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將之放入蒸餾水中,就可以通過滲透作用使紅細胞漲破, 這樣就可以獲得細胞膜了,再用離心的方法,可進一步提純細胞膜。(2) 人體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主要起著運輸氧的功能。(3) 細胞膜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其中的脂質種類有磷脂和膽固醇,磷脂分子構成細胞膜的基本骨架。(4) 不同于哺乳動物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內(nèi)還存在各種細胞器膜,得到的磷脂形成的單分子層面積大大超過細胞膜面積的2倍。 (5) 糖蛋白在細胞膜上起著細胞間的識別功能,糖蛋白水解,細胞膜間的識別功能喪失。答案: (1)把紅細胞放到蒸餾水里, 細胞吸水漲破, 細胞內(nèi)的物質流出來,這樣就可以得到細

13、胞膜了(2)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運輸氧(3)脂質蛋白質糖類 磷脂(4)不可以。若選用雞的紅細胞,則磷脂形成的單分子層面積大大超過細胞膜面積的2倍。因為雞的紅細胞內(nèi)各種細胞器的膜與細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5)C14 (12分) 下圖為典型的細胞核及其周圍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在 填標號, _填相應名稱 )6(1) 只有在 _細胞中,使用 _顯微鏡才可以看到此圖所表示的結構。(2) 在有絲分裂過程中, 4_ 在 _期消失。(3)3_主要由在細胞質中翻譯形成的物質以及_一起組成,前者是通過_ 進入細胞核內(nèi)。(4) 圖中可見 1_ 和 _ 的連通,

14、使細胞質和核內(nèi)物質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解析: 圖中所示為細胞核亞顯微結構模式圖,需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4 是核仁,有絲分裂過程中,核仁在分裂前期消失;3 是染色質,由蛋白質、DNA組成,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通過2核孔進出細胞核。1 是內(nèi)質網(wǎng),與核膜的外層相連。答案: (1) 真核電子(2) 核仁分裂前(3) 染色質DNA 2核孔(4) 內(nèi)質網(wǎng)5核膜探究點預測實驗結果與結論的方法核質分離實驗15 (13 分 ) 生物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受某調(diào)控基因的控制,該調(diào)控基因能激發(fā)所有動物細胞大量增殖。為探究該調(diào)控基因是存在于細胞質內(nèi)還是細胞核內(nèi),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實驗設計。請根據(jù)以上思路,繼續(xù)完

15、成下列實驗設計方案:(1) 實驗方案 ( 實驗提示:癌細胞能連續(xù)培養(yǎng),但細胞形態(tài)發(fā)生明顯改變。如何觀察細胞7形態(tài)不作實驗設計要求)用胰蛋白酶分別處理宮頸癌細胞和小鼠肝臟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分別使單個癌細胞和單個肝細胞的核、質分離; _ _ ;取 2 個培養(yǎng)瓶分別編號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_ ;分別觀察甲、乙兩個培養(yǎng)瓶中的子細胞形態(tài)是否產(chǎn)生癌變特征。(2) 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_ _ ; _ ; _ _ 。命題人透析:(1) 確定“探究調(diào)控基因存在于細胞質內(nèi)還是細胞核內(nèi)”的方法從遺傳學的角度可采用正反交的實驗方法;從細胞學的角度,可采取細胞核移植構建重組細胞的方法。據(jù)題中圖解及實驗方案給

16、予的信息可以確定,只能選用細胞核移植構建重組細胞法進行實驗探究。(2) 不同類型實驗預測實驗結果與結論的方法探究性實驗:探究性實驗的預測實驗結果不唯一,大多有三種可能:變量促進結果,變量抑制結果, 變量與結果無關。預測實驗結果與結論時的表述方式為“若( 注:接預測的實驗現(xiàn)象 ) ,則說明 ( 注:接預測的實驗結論 ) ”。驗證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的實驗結果是唯一的,即實驗原理所描述的結果,預測實驗結果與結論時的表述方式為“A組 ( 注:接實驗現(xiàn)象) , B 組 ( 注:接實驗現(xiàn)象) ,證明 ( 注:接實驗驗證的結論 ) ”。探究性實驗中也可能會出現(xiàn)“預測最可能的結果”的問題,此種情況應根據(jù)已有知識推測最合理的結果。答案: (1) 取癌細胞核和肝細胞質形成重組細胞甲,取癌細胞質和肝細胞核形成重組細胞乙分別取等量重組細胞甲和重組細胞乙,依次加入甲、乙兩個培養(yǎng)瓶中,進行細胞培養(yǎng)8(2) 若甲瓶中重組細胞甲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產(chǎn)生癌變,而乙組無癌變特征,則調(diào)控基因存在于細胞核中若乙瓶中重組細胞乙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產(chǎn)生癌變,而甲組無癌變特征,則調(diào)控基因存在于細胞質中若甲、乙兩瓶中重組細胞甲和重組細胞乙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均具有癌變特征,則調(diào)控基因同時存在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閱卷人點評:( 與 15 題中問題序號對應)一、得分要點(1) 體現(xiàn)“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