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的概念與職能_第1頁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_第2頁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_第3頁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_第4頁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財財 政政 學學第第2 2章章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財政的概念與職能第第1 1章章 導論導論目錄結束放映結束放映第第5 5章章 轉移性支出轉移性支出第第6 6章章 財政收入總論財政收入總論第第7 7章章 稅收原理稅收原理第第8 8章章 稅收制度稅收制度第第9 9章章 國際稅收國際稅收第第1010章章 國有資產收益國有資產收益第第1111章章 國債國債第第1212章章 國家預算國家預算第第1313章章 國家預算管理體制國家預算管理體制第第1414章章 財政平衡和財政政財政平衡和財政政策的選擇策的選擇第第4 4章章 購買性支出購買性支出第第3 3章章 財政支出總論財政支出總論第1章 導論主要介紹奴隸社

2、會、封建社會、主要介紹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財政的發(fā)展史,資本主義社會財政的發(fā)展史,以及我國社會主義財政的發(fā)展以及我國社會主義財政的發(fā)展歷程。歷程。 主要介紹我國古代財政思想、主要介紹我國古代財政思想、資產階級財政學說和新中國社資產階級財政學說和新中國社會主義財政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會主義財政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的產生和發(fā)展財政的產生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學說簡介財政學說簡介討論題討論題作業(yè)題作業(yè)題1-1-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的產生和發(fā)展財政的產生和發(fā)展一、財政現象一、財政現象二、財政的產生二、財政的產生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沒有獨立意義的財政。(一

3、)原始公社制度下,沒有獨立意義的財政。 (二)財政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二)財政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經濟條件:生產力的發(fā)展,剩余產品的經濟條件:生產力的發(fā)展,剩余產品的出現。出現。 政治條件: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政治條件: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1-1-2收入收入支出支出(1 1)王室土地收入王室土地收入(1 1)王室支出)王室支出(2 2)貢物收入和掠奪收入)貢物收入和掠奪收入(2 2)祭祀支出)祭祀支出(3 3)軍賦收入)軍賦收入(3 3)軍事支出)軍事支出(4 4)捐稅收入)捐稅收入(4 4)俸祿支出)俸祿支出(5 5)農業(yè)、水利等生產性支出)農業(yè)、水利等生產性支出

4、特點:特點:(1)國家財政收支與國王家族的收支沒有嚴格劃分;)國家財政收支與國王家族的收支沒有嚴格劃分;(2)國家財政以直接剝削奴隸勞動的收入為主;)國家財政以直接剝削奴隸勞動的收入為主;(3)國家財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實物)國家財政收支基本上采取力役和實物 的形式。的形式。三、財政的發(fā)展三、財政的發(fā)展 (一)奴隸制國家的財政(一)奴隸制國家的財政1-1-3收入收入支出支出(1 1)田賦捐稅收入田賦捐稅收入(1 1)軍事支出)軍事支出(2 2)官產收入)官產收入(2 2)國家機構支出)國家機構支出(3 3)專賣收入)專賣收入(3 3)王室費用)王室費用(4 4)特權收入)特權收入(4 4)文

5、化、教育、宗教支出)文化、教育、宗教支出(5 5)生產建設性及公共工程支出)生產建設性及公共工程支出特點:特點:(1)國家財政收支與國王個人收支逐步分離;)國家財政收支與國王個人收支逐步分離;(2)財政分配形式由實物形式向貨幣形式轉化;)財政分配形式由實物形式向貨幣形式轉化;(3)稅收特別是農業(yè)稅收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稅收特別是農業(yè)稅收成為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4)產生了新的財政范疇)產生了新的財政范疇國家預算。國家預算。(二)封建制國家的財政(二)封建制國家的財政1-1-4收入收入支出支出(1 1)稅收稅收(1 1)軍事支出)軍事支出(2 2)債務收入)債務收入(2 2)國家管理經費支

6、出)國家管理經費支出(3 3)國家企業(yè)收入)國家企業(yè)收入(3 3)社會文化教育衛(wèi)生福利支出)社會文化教育衛(wèi)生福利支出(4 4)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支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支出(5 5)國債還本付息支出)國債還本付息支出特點:特點:(1)財政收支全面貨幣化;)財政收支全面貨幣化;(2)財政逐漸成為國家轉嫁經濟危機、刺激生產、干預社會經濟的)財政逐漸成為國家轉嫁經濟危機、刺激生產、干預社會經濟的重要手段;重要手段;(3)發(fā)行國債、實行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成為國家增加財政)發(fā)行國債、實行赤字財政和通貨膨脹政策,成為國家增加財政收入的經常的和比較隱蔽的手段;收入的經常的和比較隱蔽的手段;(4)有比較健全的財

7、政機構和較為嚴密的財政法律制度。)有比較健全的財政機構和較為嚴密的財政法律制度。(三)資本主義國家的財政(三)資本主義國家的財政1-1-5(四)我國社會主義財政的建立(四)我國社會主義財政的建立 1、新民主主義財政、新民主主義財政 特點特點(1)財政收入主要是農民交納的公糧;)財政收入主要是農民交納的公糧; (2)財政支出主要用于革命戰(zhàn)爭的供給;)財政支出主要用于革命戰(zhàn)爭的供給; (3)財政管理基本上是分散的。)財政管理基本上是分散的。 2、社會主義財政、社會主義財政1-2-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學說簡介財政學說簡介一、中國古代的財政思想一、中國古代的財政思想二、資產階級財政學說二、資產階級財政

8、學說 1、古典時期:亞當、古典時期:亞當斯密斯密 2、凱恩斯時期:、凱恩斯時期: 3、20世紀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財政學說的發(fā)展時期年代以來西方財政學說的發(fā)展時期 (1)貨幣主義:弗里德曼)貨幣主義:弗里德曼 (2)供給學派:拉弗曲線)供給學派:拉弗曲線 (3)理性預期學派:盧卡斯)理性預期學派:盧卡斯 (4)公共選擇學派:布坎南)公共選擇學派:布坎南語錄語錄語錄語錄語錄亞當斯密語錄每個人都在力圖運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每個人都在力圖運用他的資本,來使其產品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說來,他并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一般說來,他并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

9、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經常促進了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進社會利益時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到的效果大得多。我從來不知道那些假裝為了公共利益而從事交易的人能做出我從來不知道那些假裝為了公共利益而從事交易的人能做出多少好事來

10、。多少好事來。 亞當亞當斯密:國富論斯密:國富論1776年年凱恩斯語錄經典學派之前提,只適用于一種特例,而不適用于通常情形;經典學派之前提,只適用于一種特例,而不適用于通常情形;經典學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種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極限點,而且經典學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種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極限點,而且這種特例所含屬性,恰不是實際經濟社會所含有的。結果是理論這種特例所含屬性,恰不是實際經濟社會所含有的。結果是理論與事實不符,應用起來非常糟糕。與事實不符,應用起來非常糟糕。目前我們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泥淖中,在一個微妙、復雜的機目前我們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泥淖中,在一個微妙、復雜的機器的控制下,被攪得一塌糊涂,這個機

11、器的運轉規(guī)律,我們卻并器的控制下,被攪得一塌糊涂,這個機器的運轉規(guī)律,我們卻并不了解。不了解。需求會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供給。需求會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供給。我特別強調政府通過舉債方式將借款使用出去,從而增加國我特別強調政府通過舉債方式將借款使用出去,從而增加國民購買力的重要性。民購買力的重要性。我現在有點懷疑,僅僅用貨幣政策操縱利率到底會有多大成我現在有點懷疑,僅僅用貨幣政策操縱利率到底會有多大成就。我希望國家多負起直接投資的責任。就。我希望國家多負起直接投資的責任。從長期看,我們全部死去了。從長期看,我們全部死去了。 凱恩斯凱恩斯貨幣主義觀點如果忽視貨幣的變動和反應,如果對人們?yōu)槭裁磫螁卧敢獗H绻鲆?/p>

12、貨幣的變動和反應,如果對人們?yōu)槭裁磫螁卧敢獗3脂F有的名義貨幣量而不去加以闡明,那么經濟活動的短期動向持現有的名義貨幣量而不去加以闡明,那么經濟活動的短期動向的任何解釋就會如墜云里霧中。的任何解釋就會如墜云里霧中。貨幣最要緊,貨幣的推力是說明產量、就業(yè)和物價的變化的貨幣最要緊,貨幣的推力是說明產量、就業(yè)和物價的變化的最主要因素。最主要因素。貨幣存量(或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貨幣推力的最可靠測量貨幣存量(或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貨幣推力的最可靠測量標準。標準。貨幣當局的行為支配著經濟周期中貨幣存量的變動,因而通貨幣當局的行為支配著經濟周期中貨幣存量的變動,因而通貨膨脹、經濟蕭條或經濟增長都可以而且應當

13、唯一地通過貨幣當貨膨脹、經濟蕭條或經濟增長都可以而且應當唯一地通過貨幣當局對貨幣供應的管理來加以調節(jié)。局對貨幣供應的管理來加以調節(jié)。 貨幣主義觀點綜述貨幣主義觀點綜述供給學派觀點供給創(chuàng)造需要。供給創(chuàng)造需要。減少失業(yè)津貼,以刺激人們更多地去尋找工作而不愿長期賦減少失業(yè)津貼,以刺激人們更多地去尋找工作而不愿長期賦閑。閑。降低所得稅率,特別是邊際稅率,以鼓勵人們努力工作,增降低所得稅率,特別是邊際稅率,以鼓勵人們努力工作,增加儲蓄和投資。加儲蓄和投資。供給學派觀點綜述供給學派觀點綜述稅收收入稅率0100拉弗曲線理性預期學派觀點經濟學說史上的六次革命n1、1776年年 亞當亞當斯密國富論發(fā)表斯密國富論

14、發(fā)表n2、19世紀世紀70年代年代 瓦爾拉斯、杰文斯、門格爾掀起邊瓦爾拉斯、杰文斯、門格爾掀起邊際革命際革命 n3、1936年凱恩斯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發(fā)表年凱恩斯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發(fā)表n4、20世紀世紀 6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興起興起n5、20世紀世紀60年代年代 斯拉法用商品生產商品發(fā)表斯拉法用商品生產商品發(fā)表n6、理性預期學派、理性預期學派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財政理論n1、貨幣主義(弗里德曼)、貨幣主義(弗里德曼)n2、供給學派(拉弗曲線)、供給學派(拉弗曲線)n3、理性預期學派(盧卡斯)、理性預期學派(盧卡斯)n4、公共選擇學

15、派(布坎南)、公共選擇學派(布坎南) 第2章 財政的概念與職能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的概念財政的概念通過對財政的特征、對象、目通過對財政的特征、對象、目的的闡述,歸納出財政的概念的的闡述,歸納出財政的概念的一般性表述。的一般性表述。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圍繞公共產品這一概念來探討圍繞公共產品這一概念來探討公共財政理論。公共財政理論。對財政的三項職能對財政的三項職能資源配資源配置、收入分配、穩(wěn)定經濟置、收入分配、穩(wěn)定經濟進行論述。進行論述。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的概念財政的概念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

16、的職能財政的職能2-1-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的概念財政的概念 (一)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一)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 1 1、國家是財政分配的前提。、國家是財政分配的前提。 2 2、國家在財政分配中處于主動的、支配的地位。、國家在財政分配中處于主動的、支配的地位。 3 3、財政分配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集中性分配。、財政分配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財政分配的對象:社會產品(二)財政分配的對象:社會產品 c + v + mc + v + m (三)財政分配的目的:實現國家職能的需要(三)財政分配的目的:實現國家職能的需要 (四)財政概念的一般表述:財政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

17、要(四)財政概念的一般表述:財政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對一部分社會產品進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國家的分配。(國家對一部分社會產品進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國家的分配。(國家分配論)分配論) 2-2-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每個人消費這種產品不會導致他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每個人消費這種產品不會導致他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其特征為:減少。其特征為: 1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全體社會成員聯合消費,共同受益。全體社會成員聯合消費,共同受益。 2 2、受益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在技術上無法將拒絕為其付款的社會成員排在技術上無法將拒絕為其付款

18、的社會成員排除在受益范圍之外。除在受益范圍之外。 3 3、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一些成員消費不妨礙其他成員消費。、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一些成員消費不妨礙其他成員消費。 4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1 1、公共產品、公共產品 2 2、外部效應(公共劣品)、外部效應(公共劣品) 3 3、不完全競爭、不完全競爭 4 4、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 5 5、經濟波動與失衡、經濟波動與失衡 2-2-2 1 1、以市場經濟為前提,正確認識財政本質。、以市場經濟為前提,正確認識財政本質。 2 2、正確認識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的職能范圍。、正確認識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的職能范圍。 3 3、正確認

19、識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管理體制,科學劃分各級財政、正確認識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管理體制,科學劃分各級財政的權責和收支范圍。的權責和收支范圍。 2-3-1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的職能財政的職能 1 1、調節(jié)資源在地區(qū)之間的配置、調節(jié)資源在地區(qū)之間的配置 2 2、調節(jié)資源在產業(yè)部門之間的配置、調節(jié)資源在產業(yè)部門之間的配置 3 3、調節(jié)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配置、調節(jié)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配置 1 1、經濟公平、經濟公平 2 2、社會公平、社會公平 1 1、經濟穩(wěn)定的含義:充分就業(yè);物價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經濟穩(wěn)定的含義:充分就業(yè);物價穩(wěn)定;國際收支平衡 2 2、穩(wěn)定經濟的財政方式:、穩(wěn)

20、定經濟的財政方式: (1 1)通過財政預算進行調節(jié)。)通過財政預算進行調節(jié)。 (2 2)通過制度性安排,發(fā)揮財政)通過制度性安排,發(fā)揮財政“內在穩(wěn)定器內在穩(wěn)定器”的作用。的作用。西方古典經濟學家對國家職能的描述 壟斷干預市場反托拉斯法 外部經濟效果干預市場征收排污費 公共產品給值得花精力的活動以津貼國防、路燈 收入和財富的不可接受的不平等收入再分配累進稅制發(fā)放食品券 高通貨膨脹和失業(yè)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穩(wěn)定經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教育投資、預算赤字 低經濟增長 刺激經濟增長 壟斷 外部經濟效果 公共產品 收入和財富的不可接受的不平等 高通貨膨脹和失業(yè) 低經濟增長 稅額占收入的百分比稅額占收入的百分比

21、第3章 財政支出總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支出分類財政支出分類按不同的標準對財政支出進行分類。按不同的標準對財政支出進行分類。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主要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不斷增長的原主要對財政支出規(guī)模不斷增長的原因進行分析。因進行分析。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支出的原則財政支出的原則量入為出的原則;量入為出的原則;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原則;統籌兼顧、全面安排原則;厲行節(jié)約、講求效益的原則。厲行節(jié)約、講求效益的原則。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財政支出效益分析對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特點對財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義、特點和方法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政府和方法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政府采購制度。采

22、購制度。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支出分類財政支出分類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財政支出的規(guī)模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支出的原則財政支出的原則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討論題一、二、三、四討論題一、二、三、四3-1-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支出分類財政支出分類 (一)按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分(一)按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分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3-1-2 (二)按國家職能分類(二)按國家職能分類1 1、2 2、3 3、4 4、5 5、6 6、 (一)按財政支出在

23、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分類(一)按財政支出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分類1、:用于補償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方面的:用于補償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方面的支出。支出。2、:用于社會共同消費方面的支出。:用于社會共同消費方面的支出。3、:直接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及國家物資儲備的支出。:直接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及國家物資儲備的支出。3-1-3 (二)按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二)按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 (三)按財政支出的目的性分類(三)按財政支出的目的性分類1、:政府購買商品或勞務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與:政府購買商品或勞務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與國防經費支出、文教科學衛(wèi)生支出、財政投資國防經費支出、文教科學衛(wèi)

24、生支出、財政投資性支出等。性支出等。2、:政府用于補貼、債務利息、失業(yè)救濟金、養(yǎng)老:政府用于補貼、債務利息、失業(yè)救濟金、養(yǎng)老保險等方面的支出。包括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保險等方面的支出。包括社會保障支出和財政補貼支出等。補貼支出等。1、:政府用于維持社會秩序和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支出。:政府用于維持社會秩序和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支出。2、:政府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會秩序更為良好,:政府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會秩序更為良好,經濟更為發(fā)展的支出。經濟更為發(fā)展的支出。3-1-4 (四)按政府對財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類(四)按政府對財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類 (五)按財政支出的收益范圍分類(五)按財政支出的收益范圍分類1

25、、:不受法律和契約的約束,政府可以根據需要:不受法律和契約的約束,政府可以根據需要加以增減的支出。加以增減的支出。2、:受法律和契約的約束,政府必須進行的支:受法律和契約的約束,政府必須進行的支出。出。1、:全體社會成員均可享受其所提供利益的支出。:全體社會成員均可享受其所提供利益的支出。2、:對社會中某些特定居民給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對社會中某些特定居民給予特殊利益的支出。3-1-5 (一)(一)對經濟的影響對經濟的影響 1 1、對流通領域的影響、對流通領域的影響 2 2、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對生產領域的影響 3 3、對分配領域的影響、對分配領域的影響 (二)(二)的經濟影響的經濟影響 1 1

26、、對流通領域的影響、對流通領域的影響 2 2、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對生產領域的影響 3 3、對分配領域的影響、對分配領域的影響 (三)(三)與與的經濟影響比較的經濟影響比較 1 1、對生產和就業(yè)、國民收入的影響不同、對生產和就業(yè)、國民收入的影響不同 2 2、對政府的效益約束不同、對政府的效益約束不同 3 3、對微觀經濟組織的預算約束不同、對微觀經濟組織的預算約束不同 4 4、執(zhí)行財政職能的側重點不同、執(zhí)行財政職能的側重點不同 3-2-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支出規(guī)模財政支出規(guī)模 絕對量絕對量 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 相對量相對量 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財政支出占國民生

27、產總值的比例 3-2-2(一)(一): :經濟中的公共部門在數量上和比例上具有一種經濟中的公共部門在數量上和比例上具有一種內在的擴大趨勢,公共支出將不斷膨脹。內在的擴大趨勢,公共支出將不斷膨脹。 1 1、經濟結構越來越復雜、經濟結構越來越復雜 2 2、公共物品壟斷效應顯著、公共物品壟斷效應顯著(二)皮考克和魏斯曼:(二)皮考克和魏斯曼: 1 1、政府收入隨經濟增長而自然增長、政府收入隨經濟增長而自然增長 2 2、動蕩時期政府會提高稅率、增加稅種、動蕩時期政府會提高稅率、增加稅種(三)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三)馬斯格雷夫和羅斯托: 1 1、早期階段,社會基礎設施投資、早期階段,社會基礎設施投資

28、2 2、中期階段,市場失靈,政府干預、中期階段,市場失靈,政府干預 3 3、成熟階段,社會福利支出增大、成熟階段,社會福利支出增大(四)鮑莫爾:(四)鮑莫爾: 1 1、生產率迅速提高的部門和生產率緩慢提高的部門、生產率迅速提高的部門和生產率緩慢提高的部門 2 2、要維持兩部門均衡發(fā)展,必須不斷向緩慢部門注入資源、要維持兩部門均衡發(fā)展,必須不斷向緩慢部門注入資源3-2-3 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原因: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原因: 1 1、政策性調整、政策性調整 2 2、管理

29、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3、管理體制上的原因、管理體制上的原因 4 4、統計原因、統計原因3-3-1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支出原則財政支出原則3-4-1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財政支出效益分析3-5-13-5-23-5-33-5-4第4章 購買性支出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行政管理與國防經費支出行政管理與國防經費支出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文教科學衛(wèi)生支出文教科學衛(wèi)生支出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財政投資性支出財政投資性支出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5章 轉移性支出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社會保障支出社會保障支出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補貼支出財政補貼支出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6章 財政收入總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收入的分類財政收入的分類按

30、不同的分類標準對財政收入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對財政收入進行了分類。進行了分類。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對影響財政收入上限和下限的對影響財政收入上限和下限的指標進行了分析。指標進行了分析。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收入的分類財政收入的分類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6-1-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財政收入的分類財政收入的分類財政收入財政收入6-1-2財政收入財政收入6-1-3財政收入財政收入6-2-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財政收入規(guī)模分析6-2-2第7章 稅收原理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的性質和特征稅收的性質和特征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稅收術語稅收術語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31、稅收分類稅收分類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稅收的轉嫁與歸宿稅收的轉嫁與歸宿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的性質和特征稅收的性質和特征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稅收術語稅收術語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稅收分類稅收分類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稅收的轉嫁與歸宿稅收的轉嫁與歸宿7-1-1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的性質和特征稅收的性質和特征7-2-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稅收術語稅收術語7-2-27-2-37-2-47-3-1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稅收分類稅收分類7-3-27-3-37-3-47-4-1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稅收的轉嫁與歸宿稅收的轉嫁與歸宿7-4-27-4-3第8章 稅收制度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制度的組成與發(fā)展稅收制度的組成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流轉課稅流轉課

32、稅主要介紹增值稅、消費稅和營主要介紹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yè)稅。業(yè)稅。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所得課稅所得課稅主要介紹個人所得稅和企業(yè)所主要介紹個人所得稅和企業(yè)所得稅。得稅。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其他課稅其他課稅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流轉課稅流轉課稅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其他課稅其他課稅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所得課稅所得課稅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稅收制度的組成與發(fā)展稅收制度的組成與發(fā)展8-2-01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流轉課稅流轉課稅8-2-028-2-038-2-048-2-058-2-06例題例題18-2-078-2-08例題例題28-2-098-2-10例題例題38-2-118-2-12例題例題48-2-138-2-14例題例題58

33、-2-15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流轉課稅流轉課稅8-2-168-2-17例題例題18-2-18例題例題28-2-19例題例題3稅目稅目稅率稅率稅目稅目稅率稅率稅目稅目稅率稅率一、煙一、煙三、化妝品三、化妝品30%1000以下以下3%1、甲類卷煙、甲類卷煙45%四、護膚護發(fā)品四、護膚護發(fā)品17%2、越野車、越野車2、乙類卷煙、乙類卷煙40%五、貴重首飾及珠寶五、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玉石10%2400以上以上(含含)5%3、雪茄煙、雪茄煙40%六、鞭炮、焰火六、鞭炮、焰火15%2400以下以下3%4、煙絲、煙絲30%七、汽油七、汽油0.2元元/升升3、小客車、小客車二、酒及酒精二、酒及酒精八、柴油八、柴油0

34、.1元元/升升2000以上以上(含含)5%1、糧食白酒、糧食白酒25%九、汽車輪胎九、汽車輪胎10%2000以下以下3%2、薯類白酒、薯類白酒15%十、摩托車十、摩托車10%3、黃酒、黃酒240元元/噸噸十一、小汽車十一、小汽車4、啤酒、啤酒220元元/噸噸1、小轎車氣缸容量、小轎車氣缸容量(毫升)(毫升)5、其他酒、其他酒10%2200以上以上(含含)8%6、酒精、酒精5%1000(含含)22005%稅目稅目征收范圍征收范圍稅率稅率1、交通運輸業(yè)、交通運輸業(yè)陸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裝卸搬運陸路、水路、航空、管道運輸,裝卸搬運3%2、建筑業(yè)、建筑業(yè)建筑、安裝、修繕、裝飾及其他工程作業(yè)建筑、

35、安裝、修繕、裝飾及其他工程作業(yè)3%3、金融保險業(yè)、金融保險業(yè)8%4、郵電通信業(yè)、郵電通信業(yè)3%5、文化體育業(yè)、文化體育業(yè)3%6、娛樂業(yè)、娛樂業(yè)歌廳、舞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歌廳、舞廳、音樂茶座、臺球、高爾夫球、保齡球、游藝保齡球、游藝520%7、服務業(yè)、服務業(yè)代理業(yè)、旅店業(yè)、飲食業(yè)、旅游業(yè)、倉儲代理業(yè)、旅店業(yè)、飲食業(yè)、旅游業(yè)、倉儲業(yè)、租賃業(yè)、廣告業(yè)及其他服務業(yè)業(yè)、租賃業(yè)、廣告業(yè)及其他服務業(yè)5%8、轉讓無形資、轉讓無形資產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商標權、著作權、商譽5%9、銷售不動產、銷售不動產5%8-2-20第二節(jié)第

36、二節(jié) 流轉課稅流轉課稅8-2-218-2-228-2-238-2-248-2-258-2-268-2-278-2-288-2-298-2-308-3-01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所得課稅所得課稅對純所得額征稅對純所得額征稅對總所得額征稅對總所得額征稅企業(yè)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農業(yè)稅農業(yè)稅所得課稅的特點:所得課稅的特點:1、稅額的多少決定于有無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稅額的多少決定于有無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決定于商品或勞務的流轉額。不決定于商品或勞務的流轉額。2、是直接稅。、是直接稅。3、不易保證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不易保證財政收入的穩(wěn)定。4、征管工作復雜。、征管工作復雜。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

37、業(yè)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8-3-02是對我國境內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是對我國境內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除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企業(yè)除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包括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注冊登記的國有企業(yè)、集體企包括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注冊登記的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聯營企業(yè)、私營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以及有生產業(yè)、聯營企業(yè)、私營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以及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指經有關部門批準,依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組織(指經有關部門批準,依法注冊登記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法注冊登記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8-3-03 全額累進稅率

38、的弊端全額累進稅率的弊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 稅率稅率 稅額稅額 稅后利潤稅后利潤 9.9 279.9 27 2.673 9.9 2.673 9.92.6732.6737.227 7.227 10.1 33 10.1 33 3.333 10.1 3.333 10.13.3333.3336.7676.767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稅 率率3 3萬元以下萬元以下18183 3萬元萬元1010萬元萬元27271010萬元以上萬元以上33338-3-04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稅法調整項目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稅法調整項目()收入總額生產經營收入財產轉讓收入利息收入租()收入總

39、額生產經營收入財產轉讓收入利息收入租賃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賃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股息收入其他收入()準予扣除項目: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準予扣除項目:指與納稅人取得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損失。損失。8-3-058-3-068-3-078-3-08是對我國居民的境內外所得和非居民來源于我國境內是對我國居民的境內外所得和非居民來源于我國境內的個人所得所征收的一種稅。的個人所得所征收的一種稅。 ()居民:對其來源于境內外的所得征稅。()居民:對其來源于境內外的所得征稅。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習慣性居住地。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習慣性居住地。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

40、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居住滿一年的個人。 ()非居民:對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征稅。()非居民:對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征稅。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個人。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個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住不滿一年但有來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住不滿一年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收入的個人。源于中國境內收入的個人。8-3-09 ()()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月工薪收入扣除費用月工薪收入扣除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41、(工資、薪金所得)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級數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稅率稅率%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不超過500元的元的502超過超過500元至元至2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253超過超過2000元至元至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51254超過超過5000元至元至2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3755超過超過20000元至元至4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513756超過超過40000元至元至6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33757超過超過60000元至元至8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63758超過超過80000元至元至100000元的部分元的

42、部分40103759超過超過10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5153758-3-10 ()()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生產經營收入總額生產經營收入總額(成本成本+費用費用+損失損失)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個體工商業(yè)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適用)(個體工商業(yè)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級數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稅率稅率%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不超過5000元的元的502超過超過5000元至元至1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10

43、2503超過超過10000元至元至3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12504超過超過30000元至元至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042505超過超過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3567508-3-11 (3)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納稅人年收入總額必要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額(納稅人年收入總額必要費用)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勞務報酬所得稅率表勞務報酬所得稅率表級數級數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稅率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不超過20000元元的部分的部分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

44、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 400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2002超過超過20000元至元至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3020003超過超過5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4070008-3-12 ()()2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 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130)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20(130) ()()2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 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20 (7)20應納稅額每次收

45、入額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208-3-13 ()()2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 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40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20 ()()20應納稅額(收入財產原值合理費用)應納稅額(收入財產原值合理費用)20 ()()20應納稅額每次收入應納稅額每次收入20 ()()20%8-3-14 (1700250150800)1025105(元)(元) 11997年年6月,王某從其受雇的省電子公司取得工資月,王某從其受雇的省電子公司取得工資1700元,元,各種津貼、補貼各種津貼、補貼250元,月定額獎金元,月定額獎金150元,王某元,王某6月份應納月份

46、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個人所得稅多少?30000(120)3020005200(元)(元) 2某演員一次獲得表演收入某演員一次獲得表演收入30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少? 5000(120)20(130)560(元)(元)(3800800)20(130)420(元)(元) 3某人某年出版了中篇小說一部,取得稿酬某人某年出版了中篇小說一部,取得稿酬5000元,同年,元,同年,該小說在一家晚報上連載,取得稿酬該小說在一家晚報上連載,取得稿酬3800元。應納個人所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得稅多少?8-3-1515000(120)20(130)1680(元)(元) 4 梁某利用

47、業(yè)余時間翻譯了一本英文小說,取得翻譯稿酬梁某利用業(yè)余時間翻譯了一本英文小說,取得翻譯稿酬所得所得15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20000(120)203200(元)(元) 5張三將自己發(fā)明的一項專利技術給某單位,取得收入張三將自己發(fā)明的一項專利技術給某單位,取得收入20000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30000018000020000100000(元)(元)1000002020000(元)(元) 6吳某將自建造價為吳某將自建造價為18萬元人民幣的一棟別墅,以萬元人民幣的一棟別墅,以30萬元萬元人民幣出售,出售過程中支付給中介機構介紹費人民幣出售

48、,出售過程中支付給中介機構介紹費2萬元。萬元。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應納個人所得稅多少?8-3-16 (1) (2) 稅率適用的項目劃分不夠科學。稅率適用的項目劃分不夠科學。 勤勞所得和非勤勞所得稅負不公。勤勞所得和非勤勞所得稅負不公。 工薪所得稅率級數過多,邊際稅率過高。工薪所得稅率級數過多,邊際稅率過高。 稅制模式稅制模式分類所得稅制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8-3-17 (3) (4) (5) 收入來源多的人,扣除數額較大,違背收入來源多的人,扣除數額較大,違背量能納稅量能納稅的原則。的原則。 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明顯偏低。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明顯偏低。 沒有考慮

49、納稅人的家庭情況。沒有考慮納稅人的家庭情況。 (6)第9章 國際稅收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國際稅收的含義國際稅收的含義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國際重復征稅及其減除方法國際重復征稅及其減除方法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國際稅收協定國際稅收協定返回目錄返回目錄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 國際稅收的含義國際稅收的含義一、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政府,在對跨國一、概念: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政府,在對跨國納稅人行使各自的征稅權力而形成的征納關系中,所納稅人行使各自的征稅權力而形成的征納關系中,所發(fā)生的國家之間對稅收的分配關系。發(fā)生的國家之間對稅收的分配關系。 特點:特點: 1、國際稅收不能脫離國家稅收單獨存在。、國際稅收不能脫離國家稅收

50、單獨存在。 2、國際稅收不能脫離跨國納稅人單獨存在。、國際稅收不能脫離跨國納稅人單獨存在。 3、國際稅收嚴格區(qū)別于國家稅收。、國際稅收嚴格區(qū)別于國家稅收。 狹義的國際稅收特指國與國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狹義的國際稅收特指國與國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以及與之有關的稅收問題,一般僅涉及所得稅和財產以及與之有關的稅收問題,一般僅涉及所得稅和財產稅。廣義的國際稅收既包括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稅。廣義的國際稅收既包括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也包括國家之間的稅制協調關系,所以不僅涉及所得也包括國家之間的稅制協調關系,所以不僅涉及所得稅和財產稅,也涉及商品稅。稅和財產稅,也涉及商品稅。9.1.1二、研究對象、范圍

51、及方法二、研究對象、范圍及方法 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p238 2、研究范圍:研究范圍: 1)如何協調稅收管轄權與避免國際雙重征稅。)如何協調稅收管轄權與避免國際雙重征稅。 2)如何協調管理納稅人交叉和課稅對象交叉現象。)如何協調管理納稅人交叉和課稅對象交叉現象。 3)如何防止國際避稅和逃稅。)如何防止國際避稅和逃稅。 4)如何制定雙方互惠的國際稅收協定。)如何制定雙方互惠的國際稅收協定。 3、方法、方法三、國際稅收與國家稅收的關系三、國際稅收與國家稅收的關系9.1.2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國際重復征稅及其減除辦法國際重復征稅及其減除辦法一、稅收管轄權一、稅收管轄權 1、含義:是指一個主權國家擁有

52、的對于稅收的征收與管理、含義:是指一個主權國家擁有的對于稅收的征收與管理權力。權力。 2、性質、性質 1)地域管轄權:按屬地原則確立的稅收管轄權。)地域管轄權:按屬地原則確立的稅收管轄權。n經營所得來源地經營所得來源地n投資所得來源地:分積極投資所得和消極投資所投資所得來源地:分積極投資所得和消極投資所得得n勞務所得來源地:分獨立所得和非獨立所得勞務所得來源地:分獨立所得和非獨立所得n財產所得存在地:財產指跨國資本所得和跨國遺財產所得存在地:財產指跨國資本所得和跨國遺產所得產所得9.2.12)居民(公民)管轄權:按照屬人原則確立的稅收管轄權。)居民(公民)管轄權:按照屬人原則確立的稅收管轄權。

53、 居民:根據稅法的規(guī)定對該國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和居民:根據稅法的規(guī)定對該國負有納稅義務的自然人和法人。法人。 自然人居民的確定標準:自然人居民的確定標準:1.法律標準法律標準2.戶籍標準戶籍標準3.時間標準時間標準 法人居民的確定標準:法人居民的確定標準:1.登記注冊標準登記注冊標準2.總機構標準總機構標準3.管理中心標準管理中心標準 4.主要經營地活動標準主要經營地活動標準 公民:指具有該國國籍的所有個人。公民:指具有該國國籍的所有個人。 9.2.1二、國際重復征稅二、國際重復征稅 1、類型、類型 1)法律性重復征稅)法律性重復征稅 2)經濟性重復征稅)經濟性重復征稅 2、原因、原因 1)

54、地域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地域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 2)居民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居民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 3)地域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地域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的交叉與重疊 3、不利影響、不利影響 1)增加了跨國納稅人的額外負擔;)增加了跨國納稅人的額外負擔; 2)阻礙了國際間資源的有效利用;)阻礙了國際間資源的有效利用; 3)不符合稅收負擔公平合理的原則。)不符合稅收負擔公平合理的原則。9.2.2三、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三、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 1、協調各國稅收管轄權的關系、協調各國稅收管轄權的關系 1)限定各國惟一行使居民(公民)稅收管

55、轄權)限定各國惟一行使居民(公民)稅收管轄權 2)限定各國惟一行使地域稅收管轄權)限定各國惟一行使地域稅收管轄權 3)允許各國同時行使兩種以上的稅收管轄權)允許各國同時行使兩種以上的稅收管轄權 2、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 1)扣除法)扣除法 2)免稅法)免稅法 全部免稅全部免稅 累進免稅累進免稅 9.2.3 3)抵免法)抵免法 直接抵免法直接抵免法 全額抵免全額抵免 普通抵免:抵免限額普通抵免:抵免限額 間接抵免法間接抵免法 9.2.4四、稅收饒讓四、稅收饒讓 1、定義:也稱稅收抵免,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納稅、定義:也稱稅收抵免,是指居住國政府對其納稅人在國外得到減免的那

56、一部分所得稅同樣給予抵免人在國外得到減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稅同樣給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國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補征。待遇,不再按本國稅法規(guī)定的稅率補征。 9.2.5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國際稅收協定國際稅收協定一、國際稅收協定的概念一、國際稅收協定的概念 1、產生與發(fā)展、產生與發(fā)展 1)1843年,法國與比利時簽訂互換稅收情報的雙邊年,法國與比利時簽訂互換稅收情報的雙邊稅收協定稅收協定 2)1899年,奧匈帝國與德國簽訂了世界上第一個解年,奧匈帝國與德國簽訂了世界上第一個解決雙重征稅問題的國際稅收協定決雙重征稅問題的國際稅收協定 2)1963年,經合組織公布關于對所得和資本避免年,經合組織公布關于對所得和資本避免

57、雙重征稅的協定范本雙重征稅的協定范本 3)1979年,聯合國公布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關年,聯合國公布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關于雙重征稅的協定范本于雙重征稅的協定范本 2、分類、分類 1)雙邊稅收協定和多邊稅收協定)雙邊稅收協定和多邊稅收協定 2)一般稅收協定和特定稅收協定)一般稅收協定和特定稅收協定 9.3.1 3、主要條款、主要條款 1)關于確立締約國之間國家關系原則的協定)關于確立締約國之間國家關系原則的協定 2)關于建立締約國之間外交和領事關系的協定)關于建立締約國之間外交和領事關系的協定 3)關于締約國之間簽訂的商業(yè)協定)關于締約國之間簽訂的商業(yè)協定 4)某些特殊類型的國際協定)某些特殊

58、類型的國際協定 4、目的、目的 1)協調締約國之間的稅收管轄權關系)協調締約國之間的稅收管轄權關系 2)規(guī)定締約國之間交換稅收情報的義務)規(guī)定締約國之間交換稅收情報的義務 3)規(guī)定締約國之間相互對等的稅收待遇)規(guī)定締約國之間相互對等的稅收待遇 5、作用、作用 1)體現主權工具之間相互平等)體現主權工具之間相互平等 2)對本國居民和公民納稅義務以安全保障)對本國居民和公民納稅義務以安全保障 3)減除國際重復征稅)減除國際重復征稅 4)促進國家之間經濟技術使用)促進國家之間經濟技術使用 9.3.2二、國際稅收協定的內容二、國際稅收協定的內容 1、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1)人的適用范圍)人的適用范圍

59、2)稅種的適用范圍)稅種的適用范圍 2、基本用語的定義、基本用語的定義 3、各類所得和一般財產的規(guī)定、各類所得和一般財產的規(guī)定 4、明確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明確國際重復征稅的減除方法 5、有關特別規(guī)定、有關特別規(guī)定 1)稅收無差別待遇)稅收無差別待遇 2)相互協商程序)相互協商程序 3)情報交換)情報交換 6、文本、文本 1)序文)序文 2)主文)主文 3)結尾)結尾 9.3.3子公司子公司母公司母公司甲國甲國乙國乙國稅率稅率30稅率稅率20居民管轄權100萬利潤匯回萬利潤匯回若兩國未簽訂稅收協定,則此若兩國未簽訂稅收協定,則此100萬元利潤應交所得稅額如下:萬元利潤應交所得稅額如下:在乙

60、國應繳稅額在乙國應繳稅額1002020萬元萬元在甲國應繳稅額在甲國應繳稅額1003030萬元萬元總稅負總稅負203050萬元萬元 或或 50/10050若兩國簽訂了稅收協定,則若兩國簽訂了稅收協定,則在乙國應繳稅額在乙國應繳稅額1002020萬元萬元在甲國應繳稅額在甲國應繳稅額100302010萬元萬元總稅負總稅負201030萬元萬元 或或 30/10030若兩國簽有稅收協定且乙國的稅率為若兩國簽有稅收協定且乙國的稅率為40,則,則在乙國應繳稅額在乙國應繳稅額1004040萬元萬元在甲國應繳稅額在甲國應繳稅額 1003040 10萬元萬元總稅負總稅負40萬元萬元 或或 40/10040結論: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