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XhcXhc1902年-出生在美國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1923年-獲得康奈爾大學學士學位1927年-獲得康奈爾大學植物學博士學位19271931年- 擔任康奈爾大學植物學講師19361941年- 任職于密蘇里大學1939年- 當選美國遺傳學會副主席1941年- 受邀至美國冷泉港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1944年- 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1945年- 當選美國遺傳學會首位女主席1951年- 在冷泉港學術研究會上,首次發(fā)表有關轉座理論的研究1983年- 獲得諾貝爾醫(yī)學與生理學獎1992年- 于冷泉港去世,享年90。轉座子(transposon)是在基因組中可以移動的一段DNA序列。一個轉座子 由基
2、因組的一個位置轉移到另一個位置的過程稱為轉座。我們常見的玉米都是黃色的籽粒。然而,野生的玉米還有其它種顏色。美國中部和南部玉米的起源地,有著玉米的原始類型,其籽粒有藍色的、咖啡色的 或紫紅色的。籽粒顏色取決于玉米胚乳上糊粉層的色素。胚乳是幼苗發(fā)育的營養(yǎng)來源,它由兩個卵核與一個精核受精而成。所以,玉米的胚乳是三倍體。糊粉層上色 素的合成受玉米基因的控制。有時,我們能發(fā)現,在同一穗棒上有不同顏色的籽粒,常見的有紫紅色籽粒鑲嵌于其中,這一現象可用孟德爾遺傳定律來解釋。然而, 有一種現象卻令人迷惑不解:這就是在同一個籽粒上有時會出現斑斑點點,或者是無色背景上嵌有色素點,或者是有色背景上呈現出無色區(qū)域,
3、這是怎么回事呢?在研究生期間,麥克林托克曾給細胞學家蘭道夫 (Lowell F Randolph)擔任助教。麥克林托克經過努力,她鑒定出玉米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不同形態(tài)特征。根據染色體的長度,她把最長的一條命名為1號染色體,最短 的一條命名為10號染色體。她發(fā)現玉米籽粒(或葉片)顏色的有無是受一些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例 如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有C基因存在,籽粒(或葉片)有色,沒有C基因,則表現無色。但是,在C基因附近,有一個Ds基因(稱為解離因子)又控制了C基 因的表達或表現。當Ds基因存在時,C基因也不能使籽粒表現有色,即色素不能合成,所以仍然表現無色。Ds基因如果離開C基因,即從
4、原來位置上斷裂或脫 落,C基因又重新得以表達,籽粒表現有色。然而,Ds基因能否發(fā)生作用,也就是說能否從染色體上解離,又受到第三個基因Ac(稱為激活因子)的支配。Ac 基因存在時,Ds基因從染色體上解離,從而解除了它對C基因的抑制,C基因得以表達,籽粒表現有色。Ac不存在時,Ds不解離,C基因受到抑制,不能表 達,籽粒表現無色。這就是麥克林托克發(fā)現的“Ds Ac調控系統(tǒng)”。在這一系統(tǒng)中,Ds基因與C基因位于同一染色體上的相鄰位置,Ac基因與Ds基因卻相距很遠,甚至不在同一染色體上,但是它卻對Ds基因起激活作用。 Ds基因解離之后,可以移動位置,它可以離開C基因到達別的地方,也可以重新整合在C基因
5、附近,也就是說它可以“跳動”。 基因在染色體上能移動位置,也就是說能“轉座”,能“跳動”,在當時遺傳學家們那里簡直是聞所未聞。因為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固定不變 的,它們有一定的位置、距離和順序,它們只可以通過交換重組改變自己的相對位置,通過突變改變自己的相對性質;但是,要從染色體的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 位置,甚至“跳”到別的染色體上,那是科學家們從來沒有想過的。 盡管不被理解,但麥克林托克卻不改初衷,堅持她的試驗結果。不久她又發(fā)現了被稱為Spm的另一轉座突變調節(jié)體系。由于與傳統(tǒng)的遺傳學觀念背道而馳,這 使她限于孤立無助的境地。經受了她一生中相當長時間的孤寂和苦悶,朋友和同事大都和
6、她漸漸疏遠,她只好離群索居,幾乎成了孤家寡人。當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fā)現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結構,20世紀60年代初,法國科學家雅各布和莫諾提出操縱子模型對麥克林托克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她認為乳糖操縱子模型與她的DsAc 系統(tǒng)實在是太相似了,但人們仍然無視麥克林托克的轉座因子,仍然把她和她的理論視為另類和異端。 1963年泰勒發(fā)現噬菌體Mu能隨機地插入細菌染色體基因組內; 1966年,貝克威 斯等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了可以整合在染色體上、也可游離于染色體外的F因子(性因子); 60年代末,科學家們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存在所謂的“插入序列” (IS);后又在沙門氏菌中發(fā)現了基因的流動性(轉座子)和抗藥性基因等。 這一系列的發(fā)現,迫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回過頭來審視麥克林托克在玉米中的研究,特 別是通過對麥克林托克工作比較清楚的幾位科學家的努力,人們逐漸認識了麥克林托克的研究成果,驚訝她超越時代的科學發(fā)現以及她那不屈不撓超越常人的意志和 毅力。 1976年,在冷泉港召開的“DNA插入因子、質粒和游離基因”專題討論會上,明確地承認可用麥克林托克的術語“轉座因子”來說明所有能夠插入基因 組的DNA片段。這時,人們才真的對她刮目相看了。 198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金評定委員會終于把該年度的生理學和醫(yī)學獎授予這位81歲高齡的、不屈不撓的女科學家。她是在遺傳學研究領域第一 位獨立獲得諾貝爾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廢物轉運流程中的責任劃分
- 體育俱樂部會員積分管理與獎勵
- 房地產開盤流程中的數據分析
- 房產共有權變更合同:版
- 跨境電商物流保險合同樣本
- 廣東深圳市購房合同
- 國際間專利技術許可合作合同分析
- 灑店股份轉讓合同協議
- 小區(qū)車位使用權合同
- 國有土地轉讓合作合同2025
- 轉運鐵水包安全風險告知卡
- 31863:2015企業(yè)履約能力達標全套管理制度
- 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認識時分》教案(無錫公開課)
- 打造金融級智能中臺的數據底座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頁).ppt
- ANKYLOS機械并發(fā)癥處理方法
- 道路橋梁實習日記12篇
- 第十章運動代償
- 氬弧焊機保養(yǎng)記錄表
- 明星97iii程序說明書
- 《企業(yè)經營統(tǒng)計學》課程教學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