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小兒常見病的推拿小兒常見病的推拿取穴及操作手法取穴及操作手法 小兒常見病的推拿小兒常見病的推拿治療治療小兒生理病理特點小兒生理病理特點 小兒從初生到成年,處于不斷發(fā)小兒從初生到成年,處于不斷發(fā)育的過程中,年齡越小其特點越明育的過程中,年齡越小其特點越明顯。了解這些特點不僅有利于對常顯。了解這些特點不僅有利于對常見病的發(fā)生與認識有幫助,而且對見病的發(fā)生與認識有幫助,而且對其治療過程中的其治療過程中的原則與治法原則與治法的制定的制定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臟腑嬌嫩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形氣未充 臟腑指五臟六腑,形指形體結(jié)構,即四肢臟腑指五臟六腑,形
2、指形體結(jié)構,即四肢百骸,精血津液。氣指生理功能,諸如肺氣、百骸,精血津液。氣指生理功能,諸如肺氣、脾氣、腎氣等。脾氣、腎氣等。 由于各個器官功能皆處于發(fā)育過程中,臟由于各個器官功能皆處于發(fā)育過程中,臟腑的形氣相對不足,其中以腑的形氣相對不足,其中以肺脾腎肺脾腎為主。為主。 肺肺主一身之氣,主一身之氣,脾脾為后天之本,為后天之本,腎腎為先天為先天之本,其中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之本,其中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 生理病理特點一生理病理特點一 “肺常不足肺常不足”,肺為清虛之體,既易于,肺為清虛之體,既易于 邪又不耐寒熱,故稱為邪又不耐寒熱,故稱為“嬌臟嬌臟”。小兒。小兒脾常不足又往往會導致肺氣
3、弱。脾常不足又往往會導致肺氣弱。 肺主氣司呼吸,宣發(fā)衛(wèi)氣,調(diào)節(jié)腠肺主氣司呼吸,宣發(fā)衛(wèi)氣,調(diào)節(jié)腠理開合。理開合。肺常不足,衛(wèi)外機能未固肺常不足,衛(wèi)外機能未固,外,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襲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襲肺系肺系。所以時行病。所以時行病及及感冒咳嗽感冒咳嗽等證最為常見。等證最為常見。認識與認識與了解了解 “脾常不足脾常不足”。由于小兒機體處于由于小兒機體處于不斷發(fā)育過程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不斷發(fā)育過程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比較大,脾胃原本尚未健全加之運比較大,脾胃原本尚未健全加之運化負擔較重。因而顯得更加突出?;摀^重。因而顯得更加突出。 所以常為飲食所傷。易出現(xiàn)嘔吐、所以常為飲食所傷。易出現(xiàn)嘔吐、積滯
4、、泄瀉、疳證等證。積滯、泄瀉、疳證等證。脾常不足脾常不足 “腎常虛腎常虛”。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抗病能力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抗病能力等均與腎有關。而且各臟腑之陰液資于等均與腎有關。而且各臟腑之陰液資于腎陰的滋潤,各臟腑之陽有賴于腎陽的腎陰的滋潤,各臟腑之陽有賴于腎陽的溫養(yǎng)。而小兒時期腎得功能又相對不足,溫養(yǎng)。而小兒時期腎得功能又相對不足,故曰故曰“腎常虛腎常虛”。 腎常虛無以資助他臟,脾虛不能腎精腎常虛無以資助他臟,脾虛不能腎精小兒發(fā)育受到影響。甚至出現(xiàn)解顱、五小兒發(fā)育受到影響。甚至出現(xiàn)解顱、五遲、五軟等發(fā)育遲緩的癥狀。遲、五軟等發(fā)育遲緩的癥狀。腎常虛腎常虛2.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 “小兒
5、初生,如木方萌小兒初生,如木方萌”。小兒處于生長發(fā)。小兒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年齡越小速度越快,無論是形體育的旺盛時期,年齡越小速度越快,無論是形體增長還是功能活動。同時小兒臟腑功能嬌嫩。所增長還是功能活動。同時小兒臟腑功能嬌嫩。所以一但受邪則易于傳變,但小兒臟氣清靈處于臟以一但受邪則易于傳變,但小兒臟氣清靈處于臟腑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的形勢下,生機旺盛,活力腑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的形勢下,生機旺盛,活力充沛,病因單純也較容易恢復。充沛,病因單純也較容易恢復。 景岳全書景岳全書說說“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其臟氣清靈,隨撥隨應,但,但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非若男婦損傷能確得其本而撮取之則一藥可愈
6、,非若男婦損傷積痼癡頑之比積痼癡頑之比”生理病理特點生理病理特點二二小兒常見病的推拿取穴及小兒常見病的推拿取穴及操作手法操作手法基基本本手手法:法:(以以患患兒兒左左手手為為例)例),醫(yī)醫(yī)者者左左手手托托患患兒兒左左手,手,醫(yī)醫(yī)者者右右手手以以拇拇指指側(cè)側(cè)或或食、食、中中兩兩指指并并攏,攏,推推摩摩選選定定之之部部位,位,則則稱稱為為推。推。 推推法法中中分分補補(從從指指尖尖向向指指根根推)推)、瀉瀉(從從指指根根向向指指尖尖推)推)、平平補補平平瀉瀉(來來回回推)推)三三種。種。因因其其方方向向不不同,同,作作用用亦亦不不同同 。 拿法:拿法:以拇、食兩指,適當拿住選定部以拇、食兩指,適當
7、拿住選定部位(穴位所在處),兩指返復地增減用位(穴位所在處),兩指返復地增減用力,則稱為拿。拿力,則稱為拿。拿時間時間久暫,以久暫,以見效見效為為止。止。l揉法: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揉法: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轉(zhuǎn),則稱為揉,位,左右旋轉(zhuǎn),則稱為揉,左揉為補左揉為補,右揉為瀉右揉為瀉,左右揉為平補平瀉左右揉為平補平瀉。l運法:醫(yī)生右手拇指側(cè)或食、中兩指并運法:醫(yī)生右手拇指側(cè)或食、中兩指并攏,由攏,由某穴某穴起,作起,作弧形或環(huán)形弧形或環(huán)形推運至推運至他他穴穴,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運。,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運。u掐法:掐法:以醫(yī)生指甲,壓住某一穴位,則稱為掐以醫(yī)生指甲,壓住
8、某一穴位,則稱為掐u按法:按法:醫(yī)生以拇指端在選定部位向下先用緩力醫(yī)生以拇指端在選定部位向下先用緩力壓之,稍停再用緩力壓之,以后慢慢將手指抬壓之,稍停再用緩力壓之,以后慢慢將手指抬起,則稱為按。起,則稱為按。u點法:點法:醫(yī)生以拇指或中指,在選定部位向下適醫(yī)生以拇指或中指,在選定部位向下適當用力叩擊,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點法。當用力叩擊,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點法。分法:分法:醫(yī)生兩手拇指,由選定之部位,向兩側(cè)醫(yī)生兩手拇指,由選定之部位,向兩側(cè)分推,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分分推,如此反復操作,則稱為分。合法合法:醫(yī)生兩手拇指向中合攏,重復推摩選定醫(yī)生兩手拇指向中合攏,重復推摩選定部位,則稱為合。部
9、位,則稱為合。此外還有此外還有搖搖、搓搓、捻捻、滾滾等法,但不常用,故等法,但不常用,故不介紹。不介紹。1.脾經(jīng)脾經(jīng)定位定位:拇指橈側(cè),赤白肉際處,由指尖:拇指橈側(cè),赤白肉際處,由指尖到指根。到指根。 功用功用:補脾經(jīng)能健脾胃,補氣血;清脾經(jīng)能:補脾經(jīng)能健脾胃,補氣血;清脾經(jīng)能清熱利濕,化痰止嘔。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主治主治:傷乳食,腹脹,嘔吐等:傷乳食,腹脹,嘔吐等實熱諸證實熱諸證,均宜,均宜用瀉法推之。若用瀉法推之。若脾虛泄瀉脾虛泄瀉,消化不良,不思飲,消化不良,不思飲食,腹脹,腹痛,疳積,泄瀉,自汗,盜汗,食,腹脹,腹痛,疳積,泄瀉,自汗,盜汗,氣虛無力以及脾胃虛寒諸證均宜用補法推之。
10、氣虛無力以及脾胃虛寒諸證均宜用補法推之。常用學位常用學位 2.肝經(jīng)肝經(jīng)定位定位: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功用:平肝瀉火,息風鎮(zhèn)驚。:平肝瀉火,息風鎮(zhèn)驚。 主治主治:急、慢驚風,傷風感冒,目赤,:急、慢驚風,傷風感冒,目赤,脾虛泄瀉,肝炎及一切炎癥。脾虛泄瀉,肝炎及一切炎癥。 3.胃經(jīng)胃經(jīng)定位定位:自腕橫紋至拇指根部,外:自腕橫紋至拇指根部,外側(cè)緣赤白肉際處。側(cè)緣赤白肉際處。 功用功用:清胃熱,止嘔降逆,除煩止血。:清胃熱,止嘔降逆,除煩止血。 主治主治:清胃熱,將胃氣,一般嘔吐皆可:清胃熱,將胃氣,一般嘔吐皆可用之。用之。 4.肺經(jīng)肺經(jīng)定位定位:無名指掌面,由指
11、尖到指:無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根。 功用功用:疏風解表,順氣化痰,止咳利:疏風解表,順氣化痰,止咳利咽,補益肺氣,宣肺清熱。咽,補益肺氣,宣肺清熱。 主治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胸悶、氣:感冒、發(fā)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等喘、虛汗、脫肛等 5.大腸穴大腸穴定位定位:食指橈側(cè)緣,赤白肉際:食指橈側(cè)緣,赤白肉際處,由指尖到指跟。處,由指尖到指跟。 功用功用:調(diào)整大腸功能,固腸澀便,止:調(diào)整大腸功能,固腸澀便,止瀉痢,退肝膽之火,清利腸腑,除濕熱,瀉痢,退肝膽之火,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導積滯。 主治主治:腹瀉、脫肛、便秘。:腹瀉、脫肛、便秘。 6.小腸穴小腸穴定位定位:小指尺側(cè)緣,
12、赤白肉際:小指尺側(cè)緣,赤白肉際處,由指尖到指根。處,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功用:利尿止瀉,分清降濁,清膀胱:利尿止瀉,分清降濁,清膀胱之熱之熱 主治主治:小便赤澀、尿閉、遺尿等。:小便赤澀、尿閉、遺尿等。 7.利小便穴:自腕部沿手掌尺側(cè)緣推向小指尖稱為利小便穴。 8.四橫紋四橫紋定位定位:掌面,第:掌面,第2至至5指根部橫指根部橫紋處。紋處。 功用功用:調(diào)中行氣,消脹散結(jié),清臟腑之調(diào)中行氣,消脹散結(jié),清臟腑之熱。熱。 主治主治:腹脹、疳積、消化不良等。:腹脹、疳積、消化不良等。 9.小橫紋穴(掌小橫紋)小橫紋穴(掌小橫紋)定位定位:掌面,:掌面,小指根紋下小橫紋處。小指根紋下小橫紋處。 功用功用
13、:清郁熱,化痰涎。另說:清熱:清郁熱,化痰涎。另說:清熱宣肺,化痰止咳。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主治:喘嗽(氣管炎)。:喘嗽(氣管炎)。 10.八卦穴八卦穴定位定位:手掌面,掌心的周邊。以:手掌面,掌心的周邊。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處為半徑,畫一圓圈,八卦即在此圓圈上,分為乾、半徑,畫一圓圈,八卦即在此圓圈上,分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對小天心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對小天心者為坎,對中指者為離。者為坎,對中指者為離。 功用功用:理氣寬胸,順氣化痰,消宿食,:理氣寬胸,順氣化痰,消宿食,降胃逆,調(diào)和五臟,有升清降濁之功。
14、降胃逆,調(diào)和五臟,有升清降濁之功。 主治主治:咳嗽痰喘,胸悶納呆,腹脹嘔吐:咳嗽痰喘,胸悶納呆,腹脹嘔吐等。等。 11.二馬穴二馬穴定位定位: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小頭之間的凹陷中。小頭之間的凹陷中。 功用功用:大補元氣,健腦補髓,滋陰補:大補元氣,健腦補髓,滋陰補腎,利水通淋。腎,利水通淋。 主治主治:虛熱喘咳、小便赤澀淋瀝:虛熱喘咳、小便赤澀淋瀝 。 12.外勞宮穴外勞宮穴定位定位:在手背、中指與無:在手背、中指與無名指掌骨中間。名指掌骨中間。 功用功用:溫陽散寒,升陽舉陷,安蛔:溫陽散寒,升陽舉陷,安蛔止痛。止痛。 主治: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瀉、脫肛、風寒感冒,腹痛
15、腹瀉、脫肛、遺尿等。遺尿等。 13.天河水天河水定位定位:前臂掌側(cè)正中,自腕:前臂掌側(cè)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功用功用:清熱解表,安神除煩,瀉心:清熱解表,安神除煩,瀉心火,利小便,化燥痰?;?,利小便,化燥痰。 主治主治:外感發(fā)熱、潮熱,內(nèi)熱等一:外感發(fā)熱、潮熱,內(nèi)熱等一切熱證。切熱證。 14.六腑六腑定位定位:前臂尺側(cè),陰池至少海成:前臂尺側(cè),陰池至少海成一直線。一直線。 功用功用:清實火,退高熱,除熱痰,涼:清實火,退高熱,除熱痰,涼血解毒。血解毒。 主治主治:高熱、煩渴、驚風、咽痛、木:高熱、煩渴、驚風、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結(jié)等。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結(jié)
16、等。 15.天突定位定位:在胸骨切跡上緣凹陷處。 功用功用:清熱化痰,降逆止嘔。 主治主治:咽喉紅腫疼痛,咳喘,咳痰不爽,呃逆,嘔吐等癥。16.膻中定位定位:在胸骨上緣,兩乳頭連線中點。功用功用:清熱化痰止咳,寬胸利膈。疏肝解郁。主治主治:咳喘痰鳴,胸悶,吐逆。 17.足三里足三里定位定位:在外膝眼下:在外膝眼下3寸,脛寸,脛骨旁骨旁1寸。寸。 功用功用:健胃消食,消脹散結(jié),止:健胃消食,消脹散結(jié),止瀉等調(diào)節(jié)腸胃功能紊亂性疾病。瀉等調(diào)節(jié)腸胃功能紊亂性疾病。 主治主治:胃痛,腹脹,腹瀉,便秘等:胃痛,腹脹,腹瀉,便秘等脾胃?。皇?;虛勞諸癥,為強壯保健脾胃?。皇?;虛勞諸癥,為強壯保健穴。穴。
17、18.七節(jié)骨定位:從命門起到尾骨呈一直線。 功用:調(diào)節(jié)腸腹寒熱,提升元氣。 功用:便秘,痢疾,泄瀉,脫肛。 19.脊柱脊柱:從大椎到長強呈一直線。 功用功用:清熱解表,提高臟腑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主治:外感發(fā)熱,疳積,脾胃虛弱臟腑不和性疾病,強壯保健穴。小兒常見病的推拿治療小兒常見病的推拿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炎 小兒支氣管炎系指支氣管發(fā)生炎癥,小小兒支氣管炎系指支氣管發(fā)生炎癥,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病變主要發(fā)生在肺部的細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病變主要發(fā)生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也就是毛細支氣管,所以病名為支氣管,也就是毛細支氣管,所以病名為“毛毛細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通常是由
18、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發(fā)癥,也可能由細菌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發(fā)癥,也可能由細菌感染所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所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 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冬春季節(jié)冬春季節(jié)為主為主。 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為祖國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為肺氣虛弱肺氣虛弱,為邪,為邪犯肺,正不勝邪,肺氣上逆,閉阻氣道,而發(fā)犯肺,正不勝邪,肺氣上逆,閉阻氣道,而發(fā)生咳嗽,發(fā)熱等病證。生咳嗽,發(fā)熱等病證。 感受風邪有風寒,風熱之不同。風寒襲感受風邪有風寒,風熱之不同。風寒襲肺,肺氣上逆,常見本病之初。風熱犯肺或寒肺,肺氣上逆,常見本病之初。風熱犯肺或寒郁化熱
19、,則熱灼肺津,煉液為痰,痰阻氣道。郁化熱,則熱灼肺津,煉液為痰,痰阻氣道。風寒,風熱之中以風熱為多見。風寒,風熱之中以風熱為多見。病因病機1.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初起有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繼則初起有感冒的臨床表現(xiàn),繼則咳嗽加重,可有發(fā)熱、胸悶、氣促、食咳嗽加重,可有發(fā)熱、胸悶、氣促、食欲不振,初為干咳,以后痰漸多。欲不振,初為干咳,以后痰漸多。 治則治則:清熱止咳。:清熱止咳。 取穴取穴如下:如下: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 (1)平肝肺10分鐘,清胃5分鐘,八卦10分鐘,清天河水清天河水500次,按天突按天突50次,揉膻中膻中5分鐘,捏脊捏脊9遍。發(fā)熱38.5度以上改八
20、卦為推六腑500次。 (2)喘重痰多(肺部有濕啰音者),去去清胃清胃,加小橫紋加小橫紋。 (3)唯獨喘重,少痰或無痰(肺部有干啰音),去小橫紋改四橫紋去小橫紋改四橫紋。取穴取穴 2.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如反復發(fā)作或治療不急性支氣管炎如反復發(fā)作或治療不徹底可稱為慢性支氣管炎。徹底可稱為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輕者僅早晚有咳嗽,重:輕者僅早晚有咳嗽,重者可有發(fā)熱,咳嗽,吐痰明顯,活動后者可有發(fā)熱,咳嗽,吐痰明顯,活動后喘,呼吸可帶哮鳴音,日漸消瘦等。喘,呼吸可帶哮鳴音,日漸消瘦等。 治則治則:潤肺止咳。:潤肺止咳。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臨床表現(xiàn)與治療(1)可先按急性氣管炎治療,
21、推兩次兩次以后改為補法補法:二馬二馬10分鐘,補脾補脾10分鐘,平肝平肝5分鐘,補肺補肺5分鐘,捏脊捏脊9遍。(2)慢性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出現(xiàn)發(fā)熱,喘重,痰多此為虛中夾實證,治宜清補兼施。取穴:取穴:二馬二馬10分鐘,補脾補脾10分鐘,清肺清肺5分鐘,天河天河水水500次,揉膻中膻中5分鐘,捏脊捏脊9遍。附治痰要穴附治痰要穴 (1)燥痰燥痰(干性啰音),取四橫紋橫紋;濕痰(濕性啰音),取小橫紋小橫紋。 (2)熱痰熱痰(脈滑有力),取六腑六腑;寒痰(脈玄滑),取外勞宮。 (3)虛痰虛痰(脈弱無力),取二馬二馬。 “泄瀉泄瀉”相當于西醫(yī)的相當于西醫(yī)的“腹瀉腹瀉”,是,是指排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便次數(shù)增多,
22、糞便稀薄糞便稀薄,或,或瀉瀉出如水樣出如水樣。古人將大便溏薄者稱為。古人將大便溏薄者稱為“泄泄”,大便如水注者稱為,大便如水注者稱為“瀉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夏秋兩季兩季多見多見 小兒泄瀉小兒泄瀉病因:病因: 以以感受外邪感受外邪、傷于飲食傷于飲食、脾胃虛弱脾胃虛弱為多見。其為多見。其主要病變在主要病變在脾胃脾胃。 主要病機:主要病機: 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濕和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濕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運化失職,則飲食入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運化失職,則飲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不分,合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濁
23、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瀉。污而下,致成泄瀉。病因病機病因病機 1.傷食泄傷食泄 口噯酸氣,口渴惡食,腹熱脹滿,泄時腹痛,口噯酸氣,口渴惡食,腹熱脹滿,泄時腹痛,泄后痛減,小便赤澀,大便色黃白,臭如敗卵,泄后痛減,小便赤澀,大便色黃白,臭如敗卵,或兼嘔吐。傷乳食者,大便色黃白,內(nèi)有奶瓣,或兼嘔吐。傷乳食者,大便色黃白,內(nèi)有奶瓣,或呈蛋花樣?;虺实盎?。 治則:治則:清熱消導,和中分利。清熱消導,和中分利。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1.輕癥:大便小于六次每日。 補脾經(jīng)補脾經(jīng)10分鐘,清胃清胃5分鐘,天河水天河水5分鐘,揉臍揉臍3分鐘,足三里足三里2分鐘,捏脊捏脊9遍。2.重癥:大便日十余次,有脫水現(xiàn)象。 補脾經(jīng)補脾經(jīng)10分鐘,利小便利小便10分鐘,清胃清胃10分鐘,六腑六腑5分鐘,足三里足三里5分鐘,捏脊捏脊9遍。腹痛腹痛加外勞宮外勞宮5分鐘。3.日久邪實兼體虛者,大便消化不良,屎黃,脈滑無力者。 補脾經(jīng)補脾經(jīng)10分鐘,二馬二馬10分鐘,清胃清胃10分鐘,六腑六腑10分鐘。2.熱泄熱泄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泄時暴注下迫,大便色黃赤,泄多黃水,有熱臭,口渴煩躁,腹痛身熱,溲少而黃,肛門灼熱。 治則:治則:清熱分利。 取穴:取穴:六腑六腑10分鐘,清大腸清大腸10分鐘,清脾清脾胃胃10分鐘,推下七節(jié)骨推下七節(jié)骨300次,捏脊捏脊9遍。 推兩次癥狀減輕后癥狀減輕后可酌情改為:八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理廠和供貨商合同范本
- 公寓開荒保潔合同范本
- 加裝電梯加盟合同范本
- canying勞動合同范本
- 剝離工程合同范本
- 保理 保證合同范本
- 養(yǎng)鵝訂單合同范本
- 中介居間服務合同范本
- 催收咨詢服務合同范例
- 加工制作維修合同范例
- 錦繡金華完整版本
- 環(huán)保合規(guī)與企業(yè)風險管理
- 子宮內(nèi)膜癌教學查房
- 預防深靜脈血栓VTE持續(xù)改進QCC品管圈PDCA案例3例
- 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服務方案(技術標)
- 【原創(chuàng)】頭腦特工隊開的那些心理學腦洞
- 美甲藝術全套教學課件
- 中國古代餐具
- 電動執(zhí)行機構安裝施工工藝標準
- 施工日志模板
- 粗原料氣的凈化-二氧化碳的脫除(合成氨生產(chǎ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