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_第1頁
30、《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_第2頁
30、《杜甫詩三首》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二語文學案 姓名:編寫時間:2006.12.13 編寫者:宗麗 課型:新授課題:杜甫詩三首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提高對詩歌藝術的審美能力。2、過程與方法: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充分理解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感受作者人格的偉大。學習重、難點: 體會老婦的話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學習課時:兩課時教材簡析:杜甫是唐代的大詩人,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號稱“詩史”。這三首詩寫于不同的歷史時期:望岳寫于所謂“開元盛世”,其時詩人才二十四五歲,詩中熱情地贊美了

2、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寫于“安史之亂”前期,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同情。學習時要用心把握詩作風格的變化。學習過程:第一課時學習內容:杜甫的望岳、春望一、導入:杜甫:號稱“詩圣”,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現(xiàn)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fā)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二、學習望岳自學指導:(小組長合理安排學習

3、過程,8分鐘)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感、正音正字。2、小組內同學朗讀課文,互相評議:從節(jié)奏、語調、情感等方面評價。3、小組內同學齊讀,讀出感情。理解詩句的意思。4、記憶文學常識,自測:望岳選自 ,作者 ,字 -(朝代) (身份),因做過校工部員外郎,故世人稱之為“ ”他與 齊名,世稱“ ”,他著有 ,被稱為“ ”,他的詩作號稱“ ”。寫出你知道的他的比較著名的作品名稱: 4、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1) 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2)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最能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詩句是:5、合作探究:(3分鐘)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

4、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前兩聯(lián)從 (整體還是局部)寫泰山。遠望所見的句子是 近望所見的句子是 ,其中虛寫的句子是 實寫的句子是 。后兩聯(lián)寫了泰山的 ,但著力表現(xiàn)的是 。實寫的句子是 。表達詩人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表達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的句子是 總結:作者先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后寫泰山的景物,著力表現(xiàn)詩人的感受。詩人從不同角度望泰山:遠望、近望,采用虛實相結合的方法切著“望”字寫。6、煉字:詩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敝?quot;鐘"、"割"用得很巧妙,試分析

5、巧在哪里?"鐘"字擬人,寫泰山獨享"神秀"之天賦,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愛慕之情。"割"字,突現(xiàn)南陽北陰之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躍然紙上。7、朗讀背誦,并以“我想對杜甫說,詩人啊,你”的句式,講講你學了望岳的感受與收獲。 三、采用望岳的學習方法閱讀賞析春望。1、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出節(jié)奏、讀準重音、讀出感情。2、理解詩句的意思。3、小組討論與交流:這首詩與望岳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詩歌風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詩歌風格變化結合背景理解)四、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升級1、 學生合作討論,完成課后練習三。并分別以這兩首詩的題目為上、下聯(lián)的開頭,試寫一組對偶

6、句。 2、有人將“國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條保護環(huán)境的警示語,你能寫出這個句子嗎? 五、課堂檢測:背誦默寫兩首詩。教后記:第二課時學習內容:石壕吏學習過程:一、導入:從年青時期朝氣蓬勃到中年目睹戰(zhàn)亂的杜甫,詩歌中吟詠的感情也發(fā)生了變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讀一讀杜甫的石壕吏。二、介紹有關石壕吏的寫作背景758年,為平息安史之亂,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率兵二十萬圍攻安慶緒所占的鄴郡(現(xiàn)河南省安陽縣),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現(xiàn)河南省孟縣西),并四處抽

7、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jù)自己目睹的事實,寫了一組詩三吏三別,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三、誦讀品悟:1、范讀,學生聽讀。正音正字,掌握節(jié)奏,領會情感。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3、學生譯讀全詩,借助注釋和參考資料,疏通詩文大意,并在小組內交流。4、石壕吏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5、探究交流:杜甫曾言“語不驚人死不休”。你認為在這首詩中有哪些驚人之語?試作賞析。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升級:探究活動:請從“劇本”的角度來賞讀課文,七嘴八舌說“劇情”。場景:夜,石壕村的那家農(nóng)舍。人物:作者,老翁,老婦,抓人的吏。人物出場設計:“暮投石壕村”,作者

8、出場;“有吏夜捉人”,吏出場;“老翁逾墻走”,老翁出場;“老婦出門看”,老婦出場。人物的退場設計:“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夜久語聲絕”,吏帶老婦退場;“天明登前途”,作者退場;“獨與老翁別”,老翁獨自一人留在場上劇中重要情節(jié)的表演設計:捉人的吼叫聲喧囂;“吏”蠻悍、兇暴、捉人;老翁匆忙翻墻躲避。吏捶門打戶、吏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找不到一個男人?!袄簟迸穑骸澳慵业哪腥硕嫉侥膬喝チ?。快交出來!”老嫗泣訴:“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眼下死了的,不用說已永遠完了,活著的,只能過一天算一天!”吏不相信,老嫗拿出信來給吏看。吏又大發(fā)雷霆:

9、“難道你家里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老嫗說了一句:“家里再沒有人了”吏威逼說:“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嫗不得已:“只有一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吏兇狠地追問道:“乳下孫?吃誰的乳?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蓱z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還是行行好吧!”吏仍不肯罷休。四、合作探究: 石壕村這戶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孫三人以及老嫗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五、小結:這三首詩是在作者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中所作的,總體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作者在詩風和詩情上也有了一定的變化。大家一定要細細品味,認真體會。六、課堂檢測:

10、背誦默寫石壕吏板書設計: 杜甫詩三首詩題 內容(景物、景象) 情感 風格望岳 泰山、層云、歸鳥 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豪邁激昂 不畏困難、勇于攀登的豪情春望 國都、山河、草木、花鳥 感時傷別、憂國思家 沉郁悲愴沉痛悲傷之情 石壕吏 暴吏深夜捉人 對時局的無限憂慮實可行 沉郁頓挫人民家破人亡 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清逸明快自我評價: 教后記:偉   課題 杜甫詩三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領會詩歌的豐富內涵和精美語言,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和詩歌的修辭方式。2、朗讀并且背誦全詩   情感態(tài)度方面 1

11、、充分理解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感受作者人格的偉大。2、教育學生應該正確的評價和分析歷史,認真體味處于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在面對頻仍戰(zhàn)亂時的深切苦難,熱愛現(xiàn)在的幸福和平的生活。   能力方面 1、整體感知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改寫并表演詩歌,體味詩歌語言凝練、內涵豐富的特點。   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難點: 體會老婦的話對表達文章中心的作用。過程與方法:學生反復誦讀,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內容:杜甫的望岳、春望教學步驟:一、導入:杜甫:號稱“詩圣”,是我國唐

12、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大膽地揭露了當時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廣泛而尖銳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難和社會矛盾,內容深刻。他的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朝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此,被稱為“詩史”?,F(xiàn)在我們來集中學習他在不同時期創(chuàng)作的三首詩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發(fā)展變化和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二、學習望岳:1、播放錄音,學生朗讀。注意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感、正音正字。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教師從節(jié)奏、語調、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導。3、師生同讀,同時多媒體顯示朗讀節(jié)奏、重音,要求學生讀出感情。4、分組朗讀交流,理解詩歌的竟境美。(1)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明確: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泰山

13、地域之廣闊(齊魯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鐘神秀),山勢之高峻(陰陽割昏曉;會當凌色頂,一賢眾山?。#?)全詩中最讓你感到心胸激蕩的兩句?說說偏愛這兩句的理由。(3)作者當時為什么有這樣的理解呢?明確:1、唐朝盛世。2、詩人年輕,意氣風發(fā)。3、漫游泰山,熱情歌頌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進而透露出詩人早年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5、合作探究: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6、朗讀背誦,并以“我想對杜甫說,詩人啊,你”的句式,講講你學了望岳的感受與收獲。三、閱讀賞析春望1、學生

14、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出節(jié)奏、讀準重音、讀出感情。2、學生分組討論與交流:這首詩與望岳在內容上有哪些不同?詩歌風格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四、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升級1、學生合作討論,完成課后練習三。并分別以這兩首詩的題目為上、下聯(lián)的開頭,試寫一組對偶句。(示例:望岳敘寫少年志,春望抒盡家國愁)。2、有人將“國破山河在”一句中的兩個字調換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條保護環(huán)境的警示語,你能寫出這個句子嗎?(明確:國在山河破)3、把這兩首詩譯成現(xiàn)代詩歌,盡量做到押韻。五、朗讀背誦這兩首詩。第二課時學習內容:石壕吏教學過程:一、導入:從年青時期朝氣蓬勃到中年目睹戰(zhàn)亂的杜甫,詩歌中吟詠的感情也發(fā)生了變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

15、讀一讀杜甫的石壕吏。二、介紹有關石壕吏的寫作背景758年,為平息安史之亂,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jié)度使,率兵二十萬圍攻安慶緒所占的鄴郡(現(xiàn)河南省安陽縣),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現(xiàn)河南省孟縣西),并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jù)自己目睹的事實,寫了一組詩三吏三別,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三、誦讀品悟:1、多媒體范讀,學生聽讀。正音正字,掌握節(jié)奏,領會情感。2、學生自由朗讀全詩,要求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3、學生譯讀全詩,借助注釋和參考資料

16、,疏通詩文大意,并在小組內交流。4、探究活動:請從“劇本”的角度來賞讀課文,七嘴八舌說“劇情”。場景:夜,石壕村的那家農(nóng)舍。人物:作者,老翁,老婦,抓人的吏。人物出場設計:“暮投石壕村”,作者出場;“有吏夜捉人”,吏出場;“老翁逾墻走”,老翁出場;“老婦出門看”,老婦出場。人物的退場設計:“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夜久語聲絕”,吏帶老婦退場;“天明登前途”,作者退場;“獨與老翁別”,老翁獨自一人留在場上劇中重要情節(jié)的表演設計:捉人的吼叫聲喧囂;“吏”蠻悍、兇暴、捉人;老翁匆忙翻墻躲避。吏捶門打戶、吏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索,找不到一個男人。“吏”怒吼:“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旖怀鰜恚 崩蠇炂V:“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jīng)犧牲了!眼下死了的,不用說已永遠完了,活著的,只能過一天算一天!”吏不相信,老嫗拿出信來給吏看。吏又大發(fā)雷霆:“難道你家里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老嫗說了一句:“家里再沒有人了”吏威逼說:“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嫗不得已:“只有一個正在吃奶的孫子?!崩魞春莸刈穯柕溃骸叭橄聦O?吃誰的乳?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zhàn)死了,因為要奶孩子,沒有改嫁。可憐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還是行行好吧!”吏仍不肯罷休。四、合作探究: 石壕村這戶人家,留下的老翁、兒媳、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