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凝土路面的設計質量1 總則101 為適應交通運輸發(fā)展和公路建設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設計質量和技術水平,保證工程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制定本規(guī)范。102 本規(guī)范適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案,應根據(jù)公路的使用任務、性質和要求,結合當?shù)貧夂?、水文、土質、材料、施工技術、實踐經驗以及環(huán)境保護要求等,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包括結構組合、材料組成、接縫構造和鋼筋配制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應按規(guī)定的安全等級和目標可靠度,承受預期的荷載作用,并同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滿足預定的使用性能要求。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
2、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 術語、符號21 術語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層(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稱剛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縫區(qū)和局部范圍外面層內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稱素混凝土路面。 213 鋼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層內配置縱、橫向鋼筋或鋼筋網(wǎng)并設接縫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層內配置縱向連
3、續(xù)鋼筋和橫向鋼筋,橫向不設縮縫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鋼纖維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層中摻入鋼纖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復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層由兩層不同類型和力學性質的結構層復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預制塊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層由水泥混凝土預制塊鋪砌成的路面。 218 碾壓混凝土 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用振動碾壓成型的水泥混凝土。 219 貧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較低的水泥混凝土。
4、 2110 設計基準期限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計算路面結構可靠度時,考慮各項基本度量與時間關系所取用的基準時間。 2111 安全等級safety classes 根據(jù)路面結構的重要性和破壞可能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而劃分的設計等級。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 路面結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和規(guī)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 2113 目標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 作為設計依據(jù)的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標reliability index 度量路面結構可靠性的一種數(shù)量指標。 2115 目標可靠指標objective reliability
5、index 作為設計依據(jù)的可靠指標。 2116 可靠度系數(shù)reliability coefficient 為保證所設計的結構具有規(guī)定的可靠度,而在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中采用的單 一綜合系數(shù)。 22 符號 221 作用及作用效應符號Ne設計基準期內標準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Ns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shù)P軸載Ps標準軸載 彎沉s h干縮應變p r荷載疲勞應力p s標準軸載的引力s鋼筋應力t m最大溫度梯度時的溫度翹曲應力t r溫度梯度疲勞應力 222 設計參數(shù)和計算系數(shù)符號Bx溫度應力系數(shù)Cv變異系數(shù)Cx溫度翹曲應力系數(shù)gr 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k c綜合影響系數(shù)k f荷載疲勞應力系數(shù)k j接縫傳荷系數(shù)k p軸載
6、當量換算系數(shù)k r接縫傳荷能力的應力折減系數(shù)k s粘結剛度系數(shù)k t溫度疲勞應力系數(shù)k u層間結合系數(shù)p概率或頻率Tg混凝土面層最大溫度梯度c混凝土線膨脹系數(shù)s鋼筋線膨脹系數(shù)r可靠度系數(shù)i軸-輪型系數(shù)車輛輪跡橫向分布系數(shù)c混凝土溫縮應力系數(shù)s t鋼筋溫度應力系數(shù)b裂縫寬度系數(shù)面層與基層之間的摩阻系數(shù)配筋率f鋼纖維體積率鋼筋剛度貢獻率 223 幾何參數(shù)符號A s鋼筋面積bj 裂縫縫隙寬度d f 鋼纖維直徑d s鋼筋直徑h結構層厚度鋼纖維長度面層板長度Ld裂縫間距 224 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號D面層的彎曲剛度Dg雙層混凝土面層的總彎曲剛度E土基或基、墊導線材料回彈模量Ec水泥混凝土的彎拉彈性
7、模量Es鋼筋的彈性模量Et基層頂面當量回彈模量fr 混凝土彎拉強度fr m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強度fs p 混凝土劈裂強度fs y 鋼筋屈服強度ft 混凝土抗拉強度r混凝土面層的相對剛度半徑3 設計依據(jù) 301 各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設計安全等級及相應的設計基準期、目標可靠指 標和目標可靠度,應符合表3 .0 .1的規(guī)定。各安全等級路面的材料性能和結構尺 寸參數(shù)的變異水平等級,宜按表3 .0 1的建議選用。表 3。0。1 可靠度設計標準公路技術等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 安全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設計基準期(a)30302020目標可靠度()95908580目標可靠指標1.641
8、.281.040.84變異水平等級低低中中中高 302 材料性能和結構尺寸參數(shù)的變異水平分為低、中和高三級。各變異水平等級主要 設計參數(shù)的變異系數(shù)變化范圍,應符合表3 .0 .2的規(guī)定。 表3。0。2變異系數(shù)cv的變化范圍變異水平等級低中高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彎拉彈性模量cv 0.100.10 cv 0.150.15 cv0.20基層頂面當量回彈模量cv 0.250.25 cv 0.350.35cv0.55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cv 0.040.04 cv 0.060.06cv0.08 303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以行車荷載和溫度梯度綜合作用產生的疲勞斷裂作為 設計的極限狀態(tài),其表達式采用式(3
9、 .0 .3)。 (3 .0 .3)式中: r可靠度系數(shù),依據(jù)所選目標可靠度及變異水平等級按表3 .0 3確定;p r行車荷載疲勞應力(Mpa),計算方法見附錄B.1;t r溫度梯度疲勞應力(Mpa),計算方法見符錄B.2;fr水泥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Mpa),見3. 0. 6條。 表 3。0。3 可靠度系數(shù)變異水平等級目標可靠度()95908580低1.201.331.091.161.041.08中1.331.501.161.231.081.131.041.07高1.231.331.131.181.071.11 注:變異系數(shù)在表3 .0 .2所示的變化范圍的下限時,可靠度系數(shù)取低值;上限時
10、,取高值。 304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以100KN的單軸-雙輪組荷載作為標準軸載。不同軸- 輪型和軸載的作用次數(shù),按式(3 .0 4-1)換算為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shù)。 (3.0.4-1) (3.0.4-2 )或 (3.0.4-3 )或 (3.0.4-4 )式中:Ns100KN的單軸-雙輪組標準軸載的作用次數(shù);Pi單軸-單輪、單軸-雙輪組或三軸-雙輪組軸型級軸載的總重(KN);軸型和軸載級位數(shù);各類軸型級軸載的作用次數(shù);軸-輪型系數(shù),單軸-雙輪組時,=1;單軸-單輪時,按式(3.0.4-2)計算;雙 軸-雙輪組時,按式(3.0.4-3)計算;三軸-雙輪組時,按式(3.0.4-4)計算。 305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軸載作用,按設計基準期內設計車道所承受的標準軸載 累計作用次數(shù)分為4級,分級范圍如表3.0.5。表 3。0。5 交通分級交通等級特重重中等輕設計車道標準軸載累計作用次數(shù)Ne(104)2000100200031003 注:交通調查和分析及Ne計算,參照本規(guī)范附錄A。 306 水泥混凝土的強度以28d齡期的彎拉強度控制。當混凝土澆筑后90d內不開放 交通時,可采用90d齡期的彎拉強度。各交通等級要求的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 值不得低于表3。0。6的規(guī)定。 表3。0。6 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交通等級特重重中等輕水泥混凝土的彎拉強度標準值(Mpa)5.05.04.54.0鋼纖維混凝
12、土的彎拉強度標準值(Mpa)6.06.05.55.0307 在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路面的總厚度不應小于表3.0.7規(guī)定的最小防凍厚度。 表3.0.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凍厚度(m)路基干濕類型路基土質當?shù)刈畲蟊鶅錾疃龋╩)0.501.001.011.501.502.002.00中濕路基低、中、高液限粘土0.300.500.400.600.500.700.600.95粉土,粉質低、中液限粘土0.400.600.500.700.600.850.701.10潮濕路基低、中、高液限粘土0.400.600.500.700.600.900.751.20粉土,粉質低、中液限粘土0.450.700.550.80
13、0.701.000.801.30 注:凍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墊層為隔濕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凍深大或 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墊層為隔濕性能較差的材料,應采用高值;凍深小于0.50m的地區(qū),一般不考慮結構層防凍厚度。 308 水泥混凝土面層的最大溫度梯度標準值Tg ,可按照公路所在地的公路自然區(qū)劃 按表3.0.8 選用。 表3.0.8 最大溫度梯度標準值Tg公路自然區(qū)劃、最大溫度梯度(/m)8883909586929398注:海拔高時,取高值;濕度大時,取低值。4 結構組合設計41 路基 411 路基應穩(wěn)定、密實、均質,對路面結構提供均勻的支承。 412 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機質
14、細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路床填料或二級 和二級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數(shù)大于16或膨脹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上路床填料。因條件限制而必須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時,應摻加石灰或水泥等結合料改善。 413 地下水位高時,宜提高路堤設計標高。在設計標高受限制,未能達到中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應選用粗粒土或低劑量石灰或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未能達到潮濕狀態(tài)的路基臨界高度時,除采用上述填料措施外,還應采取在邊溝下設置排水滲溝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14 路基壓實度應符合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J013)的要求。多雨潮濕地區(qū),對于高液限土及塑
15、性指數(shù)大于16或膨脹率大于3的低液限粘土,宜采用由輕型壓實標準確定的壓實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傳佳含水量時壓實。 415 巖石或填石路床頂面應鋪設整平層。整平層可采用未篩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劑量水泥穩(wěn)定粒料,其厚度視路床頂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為100500mm。4 2 墊層421遇有下述情況時,需在層基下設置墊層: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路面總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表3.0.7)時,其差值應以墊層厚度補足;水文地質條件不良的土質路塹,路床土濕度較大時,宜設置排水墊層;路基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或不均勻變形時,可加設半剛性墊層。 422 墊層的寬應與路基同寬,其最小厚度為150mm。 423 防凍墊層和
16、排水墊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半剛性墊層可采用低劑量無機結 合料穩(wěn)定粒料或土。43 基層 431 基層應具有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一定的剛度。 432 基層類型宜依照交通等級按表4.3.2選用。混凝土預制塊面層應采用水泥穩(wěn)定粒 料基層。 表 4.3.2 適宜各交通等級的基層類型交通等級基層類型特重交通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基層重交通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中等或輕交通水泥穩(wěn)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或級配粒料基層 433 濕潤和多雨地區(qū),路基為低透水性細粒土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或者承受特重或 重交通的二級公路,宜采用排水基層。排水基層可選用多孔隙的開級配水泥穩(wěn)定 碎石、瀝青穩(wěn)定碎
17、石或碎石,其孔隙率約為20。 434 基層的寬度應比混凝土面層每側至少寬出300mm(采用小型機具施工時)或 500mm(軌模式攤鋪機施工時)或650mm(滑模式攤鋪機施工時)。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層,其厚度與行車道面層相同時,基層寬度宜與路基同寬。級配粒料基層 的寬度也宜與路基同寬。 435 各類基層厚度和適宜范圍見表4.3.5。 436 碾壓混凝土基層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接縫。貧混凝土基層在其彎拉強度超過1.8MPa時,應設置與混凝土面層相對應的橫向縮縫;一次攤鋪寬度大于7.5m時,應設置縱向縮縫。 437 基層下未設墊層,上路床為細粒土、粘土質砂或級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時),或者
18、為細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時),應在基層下設置底基層。底基層可采用級配粒料、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厚度一般為200mm。 表 4.3.5 各類基層厚度的適宜范圍基層類型厚度適宜的范圍(mm)貧混凝土或碾壓混凝土基層120200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基層150250瀝青混凝土基層4060瀝青穩(wěn)定碎石基層80100級配粒料基層150200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排水基層100140瀝青穩(wěn)定碎石排水基層80100 438排水基層下應設置由水泥穩(wěn)定粒料或者密級配粒料組成的不透水底基層,厚度一般為200mm。底基層頂面宜鋪設瀝青封層或防水土工織物。44 面層 441 水泥混凝土面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
19、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層一般采用設接縫的普通混凝土;面層板的平面尺寸較大或形狀不規(guī)則,路面結構下埋有地下設施,高填方、軟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等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時,應采用設置接縫的鋼筋混凝土面層。其他面層類型可根據(jù)適用條件按表4.4.2選用。 表 4.4.2其他面層類型選擇面層類型適用條件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高速公路瀝青上面層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或橫縫設傳力桿的普通混凝土下面層組成的復合式路面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碾壓混凝土面層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服務區(qū)停車場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標高受限制路段、收費站、混凝土加鋪層和橋面鋪裝矩形或異形混凝土預制塊面層服務區(qū)停車場、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橋
20、頭引道沉降未穩(wěn)定段 443 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縱向和橫向接縫應垂直相交,縱縫兩側的橫縫不得相互錯位。 444 縱向接縫的間距按路面寬度在3.04.5m范圍內確定。碾壓混凝土、鋼纖維混凝土面層在全幅攤鋪時,可不設縱向縮縫。 445 橫向接縫的間距按面層類型和厚度選定: 普通混凝土面層一般為46m,面層板的長寬不宜超過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壓混凝土或鋼纖維混凝土面層一般為610m; 鋼筋混凝土面層一般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層所需的厚度,可參照表4.4.6所示參考范圍并按4.4.9條
21、規(guī)定計算確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的參考范圍交通等級特重重公路等級高速一級二級高速一級二級變異水平等級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層厚度(mm)260250240270240260230250220交通等級中等輕公路等級二級三、四級三、四級三、四級變異水平等級高中高中高中面層厚度(mm)240210230200220200230220 447 鋼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厚度按鋼纖維摻量確定,鋼纖維體積率為0.61.0時,其厚度為普通混凝土面層厚度的0.650.75倍。特重或重交通時,其最小厚度為160mm;中等或輕交通時,其最小厚度為140mm。 448 復合式路面瀝青上面層的厚度一般為2580
22、mm。 449 除混凝土預制塊面層外,各種混凝土面層的計算厚度應滿足式(3.0.3)的要求。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力分別按附錄B.1和B.2計算。面層設計厚度依計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用碾壓混凝土或貧混凝土做基層時,宜將基層與混凝土面層視作分離式雙層板 進行應力分析。上、下層板在臨界荷位處的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力分別按 附錄C.1和C.2計算。上、下層板的計算厚度應分別滿足式(3.0.3)的要求。 具有瀝青上面層的水泥混凝土板,在臨界荷位處的荷載疲勞應力和溫度疲勞應 力分別按附錄D.1和D.2計算?;炷涟宓挠嬎愫穸?,應滿足式(3.0.3)的要求。 4410 路面表面構造應采用刻
23、槽、壓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構造深度在使用初 期應滿足表4.4.10的要求。表 4.4.10 各級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層的表面構造深度(mm)要求公路等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三、四級公路一般路段0.701.100.500.90特殊路段0.801.200.601.00 注:特殊路段對于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系指立交、平交或變速車道等處, 對于其他等級公路系指急彎、陡坡、交叉口或集鎮(zhèn)附近; 年降雨量600mm以下的地區(qū),表列數(shù)值可適當降低。 4411混凝土預制塊可采用異形塊或矩形塊。預制塊的長度為200250mm,寬度為100125mm,長寬比通常為21。預制塊厚度為100120mm。預制塊下穩(wěn)平層
24、的厚度為3050mm。45 路肩 451 路肩鋪面結構應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其結構導線組合和材料選用應與行車道路 面相協(xié)調,并保證進入路面結構中的水的排除。 452 路肩鋪面可選用水泥混凝土面層或瀝青面層。 453 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厚度通常采用與行車道面層等厚,其基層宜與行車道基層相同。選用薄面層時,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基層應采用開級配粒料。 454 路肩瀝青面層宜選用密實型瀝青混合料。其基層可選用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粒料或級 配粒料。行車道路面結構不設內部排水設施時,瀝青面層和不透水基層的總厚度 不宜超過行車道面層的厚度,基層下應選用透水性粒料填筑。46 路面排水 461 行車道路面應設
25、置雙向或單向橫坡,坡度為12。路肩鋪面的橫向坡度值宜比行車道路面的橫坡值大12。 462 行車道路面結構設置排水基層或墊層時,應在排水基層或墊外側邊緣設置縱向集水溝和帶孔集水管,并間隔50100m設置橫向排水管。 463 排水基層的縱向邊緣集水溝,路肩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層時,可設在路肩下或路肩外側邊緣內;路肩采用瀝青面層時,可設在路肩內側邊緣內。排水墊層的縱向邊緣集水溝設在路床邊緣。 464 帶孔集水管和孔徑通常采用100150mm。集水溝的寬度通常采用300mm。集水溝的深度應能保證集水管管頂?shù)陀谂潘畬拥酌?,并有足夠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管不被施工機械壓裂。溝內回填料宜采用與排水基層或墊層相同的透
26、水性材料,或者不含細料的碎石或礫石粒料。回填料與溝壁間應鋪設無紡反濾織物。橫向排水管不帶孔,其管徑與集水管相同。 465 集水溝和集水管的縱坡宜與路線縱坡相同,但不得小于0.25%。橫向排水管的坡度不宜小于5%。 466 橫向排水管出口端應設端墻。端頭用鍍鋅鐵絲網(wǎng)或格柵罩住,出水口應進行沖刷防護。在橫向排水管上方的路肩邊緣處應設置標志,標明出水口位置。5 接縫設計51 縱向接縫 511 縱向接縫的布設應路面寬度和施工鋪筑寬度而定:一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寬度時,應設置縱向施工縫??v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形式,上部應鋸切槽口,深度為3040mm,寬度為38mm,槽內灌塞填縫料,構造如圖5.1.1a)所示;
27、 一次鋪筑寬度大于4.5m時,應設置縱向縮縫。縱向縮縫采用假縫形式,鋸切 的槽口深度應大于施工縫的槽口深度。采用粒料基層時,槽口深度應為板厚的1/3; 采用半剛性基層時,槽口深度為板厚的2/5。其構造如圖5.1.1b)所示。 512 縱縫應與路線中縫平行。在路面等寬的路段內或路面變寬路段的等寬部分,縱縫 的間距和形式應保持一致。路面變寬段的加寬部分與等寬部分之間,以縱向施工 縫隔開。加寬板在變寬段起終點處的寬度不應小于1m。 513 拉桿應采用螺紋鋼筋,設在板后中央,并應對拉桿中部100mm范圍內進行防銹 處理。拉桿的直徑、長度和間距,可參照表5.1.3選用。施工布設時,拉桿間距應 按橫向接縫
28、的實際位置予以調整,最外側的拉桿距橫向接縫的距離不得小于100 mm。表 5.1.3 拉桿直徑、長度和間距(mm)面層厚度(mm)到自由邊或未設拉桿縱縫的距離(m)3.003.503.754.506.007.520025014*700*90014*700*80014*700*70014*700*60014*700*50014*700*40026030016*800*90016*800*80016*800*70016*800*60016*800*50016*800*400注:拉桿直徑、長度和間距的數(shù)字為直徑×長度×間距。 514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縫拉桿可由板內橫向鋼筋延
29、伸穿過接縫代替。52 橫向接縫 521 每日施工結束或因臨時原因中斷施工時,必須設置橫向施工縫,其位置應盡可能 選在縮縫或脹縫處。設在縮縫處的施工縫,應采用傳力桿的平縫形式,其構造如 圖5.2.1a)所示;設在脹縫處的施工縫,其構造與脹縫相同.遇有困難需設在縮縫之間 時,施工縫采用設拉桿的企口縫形式,其構造如圖5.2.1b)所示。 522 橫向縮縫可等間距或變間距布置,采用假縫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費廣場 以及鄰近脹縫或自由端部的3條縮縫,應采用設傳力桿假縫形式,其構造如圖 5.2.2a)所示。其他情況可采用不設傳力桿假縫形式,其構造如圖5.2.2b)所示。 523 橫向縮縫頂部應鋸切槽口
30、,深度為面層厚度的1/51/4,寬度為38mm,槽內填 塞填縫料。高速公路的橫向縮縫槽口宜增設深20mm、寬610mm的淺槽口,其 構造如圖5.2.3所示。 524 在鄰近橋梁或其他固定構造物處或其他道路相交處應設置橫向脹縫。設置的脹縫 條數(shù),視膨脹量大小而定。低濕澆筑混凝土面層或選用膨脹性高的集料時,宜酌 情確定是否設置脹縫。脹縫寬20mm,縫內設置填縫板和可滑動的傳力桿。脹縫 的構造如圖5.2.4所示。 525 傳力桿應采用光面鋼筋。其尺寸和間距可按表5.2.5選用。最外側傳力桿距縱向 接縫或自由邊的距離為150250mm。表 5.2.5 傳力桿尺寸和間距(mm)面層厚度(mm)傳力桿直徑
31、傳力桿最小長度傳力桿最大間距220284003002403040030026032450300280354503003003850030053 交叉口接縫布設 531 兩條道路正交時,各條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縱縫的連貫,而相交路段內各 條道路的橫縫位置應按相對道路的縱縫間距作相應變動,保證兩條道路的縱橫縫 垂直相交,互不錯位。兩條道路斜交時,主要道路的直道部分保持縱縫的連貫, 而相交路段內的橫縫位置應按次要道路的縱縫間距作相應變動,保證與次要道路 的縱縫相連接。相交道路彎道加寬部分的接縫布置,應不出現(xiàn)或少出現(xiàn)錯縫和銳 角板。 532 在次要道路彎道加寬段起終點斷面處的橫向接縫,應采用脹縫形
32、式。膨脹量大時, 應在直線段連續(xù)布置23條脹縫。54 端部處理 541 混凝土路面與固定構造物相銜接的脹縫無法設置傳力桿時,可在毗鄰構造物的板 端部內配置雙層鋼筋網(wǎng);或在長度約為610倍板厚的范圍內逐漸將板厚增加 20%。 542 混凝土路面與橋梁相接,橋頭設有搭板時,應在搭板與混凝土面層板之間設置 長610的鋼筋混凝土面層過渡板。后者與搭板間的橫縫采用設拉桿平縫形式, 與混凝土面層間的橫縫采用設傳力桿脹縫形式。膨脹量大時,應連續(xù)設置23條 設傳力桿脹縫。當橋梁為斜交時,鋼筋混凝土板的銳角部分應采用鋼筋網(wǎng)補強。 橋頭未設搭板時,宜在混凝土面層與橋臺之間設置長1015m的鋼筋混凝土面層 板;或設
33、置由混凝土預制塊面層或瀝青面層鋪筑的過渡段,其長度不小于8m。 543 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面相接時,其間應設置至少3m長的過渡段。過渡段的路面 采用兩種路面呈階梯狀疊合布置,其下面鋪設的變厚度混凝土過渡板的厚度不得 小與200mm,如圖5.4.3所示。過渡板與混凝土面層相接處的接縫內設置直徑25mm、長700mm、間距400mm的拉桿?;炷撩鎸优徳摻涌p的12條橫向 接縫應設置脹縫。 544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與其他類型路面或構造物相連接的端部,應設置錨固結構。 端部錨固結構可采用鋼筋混凝土地梁或寬翼緣工字鋼梁接縫等形式: 鋼筋混凝土地梁一般采用35個,梁寬400600mm,梁高120015
34、00mm,間距50006000mm;地梁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連成一體;其構造如圖5.4.4-1所示; 寬翼緣工字鋼梁的底部錨入鋼筋混凝土枕梁內,枕梁一般長3000mm、厚200mm ;鋼梁腹板與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端部間填入脹縫材料;其構造如圖5.4.4-2所示。55 接縫填封材料 551 脹縫接縫板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板膨脹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復原率高和耐久性好的材料。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宜選用泡沫橡膠板、瀝青纖維板;其他等級公路也可選用木材類或纖維類板。 552 接縫填料應選用與混凝土接縫槽壁粘結力強、回彈性好、適應混凝土板收縮、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流淌、低溫時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常用的
35、填縫材料有聚氨酯焦油類、氯丁橡膠類、乳化瀝青類、聚氯乙烯膠泥、瀝青橡膠類、瀝青瑪蹄脂及橡膠嵌縫條等。6 面層配筋設計61 特殊部位配筋 611 混凝土面層自由邊緣下基礎薄弱或接縫為未設傳力桿的平縫時,可在面層邊緣的 下部配置鋼筋。通常選用2根直徑為1216mm的螺紋鋼筋,置于面層底面之上 1/4厚度處并不小于50mm,間距為100mm,鋼筋兩端向上彎起,如圖6.1.1所示。 612 承受特重交通的脹縫、施工縫和自由邊的面層角隅及銳角面層角隅,宜配置角隅 鋼筋。通常選用2根直徑為1216mm的螺紋鋼筋,置于面層上部,距頂面不小 于50mm,距邊緣為100mm,如圖6.1.2所示。 613 混凝土
36、面層下有箱形構造物橫向穿越,其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小于400mm或 嵌入基層時,在構造物頂寬及兩側各(H+1)m且不小于4m的范圍內,混凝土 面層內應布設雙層鋼筋網(wǎng),上下層鋼筋網(wǎng)各距面層頂面和底面1/41/3厚度處, 如圖6.1.3-1所示。構造物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在4001200mm時,則在上述長 度范圍內的混凝土面層中應布設單層鋼筋網(wǎng)。鋼筋網(wǎng)設在距頂面1/41/3厚度處, 如圖6.1.3-2所示。鋼筋筋直徑為12mm,縱向鋼筋間距100mm,橫向鋼筋間距 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層與相鄰混凝土面層之間設置傳力桿縮縫。 614 混凝土面層下有圓形管狀構造物橫向穿越,其頂面至面層底面的距離小
37、于1200 mm時, 在構造物兩側各(H+1)m且不小于4m的范圍內,混凝土面層內應設 單層鋼筋網(wǎng),鋼筋網(wǎng)設在距面層頂面1/41/3厚度處,如圖6.1.4所示。鋼筋尺寸 和間距及傳力桿接縫設置與6.1.3條相同。62 鋼筋混凝土面層配筋 621 鋼筋混凝土面層的配筋量按式(6.1.2)確定。 (6.1.2) 式中: A s每延米混凝土面層寬(或長)所需的鋼筋面積(mm2); L s縱向鋼筋時,為橫縫間距(m);橫向鋼筋時,為無拉桿的縱縫或自由邊 之間的距離(m); h 面層厚度(mm); 面層與基層之間的磨阻系數(shù),基層為水泥、石灰或瀝青穩(wěn)定粒料時,可取1.8;基層為無結合料的粒料時,可取1.5
38、; f sy鋼筋的屈服強度(Mpa),按附錄F.4選用。 622 縱向和橫向鋼筋宜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直徑,其直徑差不應大于4mm。鋼筋的最小直徑和最大間距,應符合表6.2.2的規(guī)定。鋼筋的最小間距為集料最大粒徑的2 倍。 表 6.2.2 鋼筋最小直徑和最大間距(mm)鋼 筋 類 型最 小 直 徑縱向最大間距橫向最大間距光面鋼筋8150300螺紋鋼筋12350750 623 鋼筋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縱向鋼筋設在面層頂面下1/31/2厚度范圍內,橫向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下; 縱向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不小于35倍鋼筋直徑,搭接位置應錯開,各搭接 端接線與縱向鋼筋的夾角應小于600; 邊緣鋼筋至縱縫或自由
39、邊的距離一般為100150mm。63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配筋 613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向配筋率按允許的裂縫間距(1.02.5m)、縫隙寬度 (<1mm)和鋼筋屈服強度確定,通常為0.6%0.8%。最小縱向配筋率,冰凍地區(qū)為0.7%,一般地區(qū)為0.6%。具體計算方法見附錄E。橫向鋼筋的用量,按6.2.1條計算確定。 632 連續(xù)配筋混凝土面層的縱向和橫向鋼筋均應采用螺紋鋼筋,其直徑為1220mm。 633 鋼筋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縱向鋼筋設在面層表面下1/21/3厚度范圍內,橫向鋼筋位于縱向鋼筋之下; 縱向鋼筋的間距不大于250mm,不小于100mm或集料最大粒徑的2.5倍; 橫向
40、鋼筋的間距不大于800mm; 縱向鋼筋的焊接長度一般不小于10倍(單面焊)或5倍(雙面焊)鋼筋直徑,焊接位置應錯開,各焊接端連線與縱向鋼筋的夾角應小于600; 邊緣鋼筋至縱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100150mm。7 材料組成要求及性質參數(shù)71 墊層材料 711 防凍墊層所用砂、砂礫材料中通過0.075mm篩孔的細粒含量不宜大于5%。 712 排水層材料的級配應滿足下述滲濾標準: 墊層材料通過率為15%時的粒徑D15不小于路床土通過率為15%時的粒徑d15的5倍(D155d15); 墊層材料通過率為15%時的粒徑D15不大于路床土通過率為85%時的粒徑d85 的5倍(D155d 85); 墊層材
41、料通過率為50%時的粒徑D50不大于路床土通過率為50%時的粒徑d50 的25倍(D5025d50); 墊層材料的均勻系數(shù)(D60 / D10)不大于20。72 基層材料 721 貧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31.5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170kg/m3,28d 彎拉強度標準值宜控制在1.01.8Mpa范圍內。碾壓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得 大于26.5mm。 722 瀝青混凝土基層宜采用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19.0mm或26.5mm的混合料。瀝青 碎石基層宜采用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26.5mm或31.5mm的混合料。 723 水泥穩(wěn)定粒料、級配碎石或礫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26.5mm或1
42、9.0mm。 小于0.075mm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5%,小于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50%, 細粒土的液限應小于25%,塑性指數(shù)應小于6。承受重交通時,水泥劑量宜為 5%;中等和輕交通時,水泥劑量宜為4%。 724 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粒料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26.5mm。小于0.075mm的細粒含 量不得大于7%;小于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52%。石灰與粉煤灰的配比 宜為1214;粒料與石灰粉煤灰的配比宜為85158020。 725 多孔隙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31.5mm或26.5mm。小于0.075mm 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2%;小于2.36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5%
43、;小于4.75mm 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水泥劑量一般為9.5%11%,水灰比一般為0.390.43。 726 多孔隙瀝青穩(wěn)定碎石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26.5mm或19.00mm。小于0.075mm 的細粒含量不得大于2%;小于0.6mm的顆料含量不宜大于5%;小于2.36mm的 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5%;小于4.75mm的顆粒含量不宜大于20%。瀝青標號應選用 AH-50或AH-70,瀝青用量一般為2.5%3.5%。73 面層材料 731 水泥混凝土集公稱最大粒徑不應大于31.5mm(碎石)或19.0mm(卵石)。砂的細 度模數(shù)不宜小于2.5;高速公路面層的用砂,其硅質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
44、宜低于 25%。 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 /m3(非冰凍地區(qū))或320kg /m3(冰凍地區(qū))。冰凍地區(qū)的混凝土中必須摻加引氣劑。 732 厚度大于280mm的普通混凝土面層,分上下兩層連續(xù)鋪筑時,上層一般為總厚度的1/3,可采用高強、耐磨的混凝土材料,碎石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19mm。 733 鋼纖維混凝土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宜為鋼纖維長度的1/22/3,并不宜大于26.5mm(銑削型鋼纖維)或19mm(剪切型或熔抽型鋼纖維)。鋼纖維的抗拉強度標準值不宜小于600級(6001000Mpa),以體積率計的鋼纖維摻量一般為0.6%1.0%。水泥用量不得低于360kg /m3(非冰凍地區(qū))或380k
45、g /m3(冰凍地區(qū))。 734 碾壓混凝土面層混凝土的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9.0m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 /m3(非冰凍地區(qū))或310kg /m3(冰凍地區(qū))。 735 混凝土預制塊的抗壓強度不宜低于50Mpa(非冰凍地區(qū))或60Mpa(冰凍地區(qū))。其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和物理性能應符合優(yōu)等品或一等品的規(guī)定。穩(wěn)平層墊砂宜選用細度模數(shù)為2.33.0的天然砂,4.75m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不應大于5%, 含泥量不應大于5%。74 材料性質參數(shù) 741 路床土和路面各結構層混合料的各項性質參數(shù),應按有關試驗規(guī)程的標準試驗方 法試驗確定,其標準值按概率分布的0.85分位值確定。 742 受
46、條件限制而無試驗數(shù)據(jù)時,混凝土彎拉彈性模量以及路床土和墊層、基層混合 料的回彈模量標準值,可參照附錄F的相關經驗數(shù)值范圍或有關規(guī)定數(shù)值,結合 工程經驗分析確定。 74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的混凝土試配彎拉強度的均值應按式(7.4.3)確定。 (7.4.3) 式中: 混凝土試配彎拉強度的均值(Mpa); 混凝土彎拉強度標準值(Mpa); cv混凝土彎拉強度的變異系數(shù),按表3.0.2取用; s 混凝土彎拉強度試驗樣本的標準差; t 保證率系數(shù),按樣本數(shù)n和判別概率p參照表7.4.3確定。表 7.4.3保證率系數(shù)公路等級判別概率p樣 本 數(shù) n3691520高速公路0.051.360.790.610.450.39一級公路0.100.950.590.460.350.30二級公路0.150.720.460.370.280.24三、四級公路0.200.560.370.290.220.19 8 加鋪層結構設計81 一般規(guī)定 811 在進行舊混凝土路面加鋪層設計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件-第1章
- 2025-2030全球定制基因合成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理財預算記賬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家用洗衣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鼓式限位開關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偽造 GPS 定位 App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冷凍毛發(fā)研磨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電動汽車綠地制造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速凍青豆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必殺04 第七單元 我們鄰近的地區(qū)和國家(綜合題20題)(解析版)
- 2025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硫酸鉀行業(yè)深度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課題申報參考:社會網(wǎng)絡視角下村改居社區(qū)公共空間優(yōu)化與“土客關系”重構研究
- 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2025年工作計劃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初中學業(yè)水平生物試題含答案
- 機械工程類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課件完整版本
- 2024年衛(wèi)生資格(中初級)-中醫(yī)外科學主治醫(yī)師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全32冊)08
- 四川省宜賓市中學2025屆九上數(shù)學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微生物組與膽汁性肝硬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