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空間科學》6 (1)_第1頁
《地球與空間科學》6 (1)_第2頁
《地球與空間科學》6 (1)_第3頁
《地球與空間科學》6 (1)_第4頁
《地球與空間科學》6 (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地球及其運動 地球和月球的關系: 姐妹 母女 情人 (同源說、分裂說和俘獲說 ) 地球已經是一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約在3040億年前,地球已經開始出現(xiàn)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后來逐漸進化,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的生物。 地球的自轉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著。她的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約等于24小時。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公轉,她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的半長徑達到149,597,870公里。公轉一周要365.25天,為一年。 地球自轉的證明方法: 落體偏東 傅科擺 貝爾定律傅科擺地球的自轉,有許多理論和實驗上的證據。其中最雄辯和直觀的證據,當

2、推法國物理學家傅科(18191868)在巴黎進行的擺的實驗。擺總是力圖保持其擺動面的方向不變。有了這個不變的擺動面作標記,人們就有條件目睹足下大地的旋轉而深信不疑。傅科擺與普通單擺沒有什么根本的不同。為了使擺動的持續(xù)時間達到足夠長度,以便能清楚地看出地球自轉的效果,傅科擺比普通單擺要大得多。傅科當時用一根67米長的鋼絲繩為擺長,上端系在教堂大廳的穹頂上,下端吊一個27千克重的金屬球,構成一個舉世罕見的特大號的單擺。繩長,是為了增加擺的振幅和周期;錘重,是為了有效地克服空氣阻力的影響。擺錘的下方嵌一枚尖針;地面上,在擺錘往返經過的地方,安放二個沙盤。這樣,當 擺錘往復擺動的時候,尖針便在沙盤上劃

3、出一道道痕跡來。傅科的實驗表明,擺錘在沙盤上留下的痕跡并不重合,但都在中心相交。他當時測定,在離中心4米遠的沙盤上,擺錘連續(xù)二次所劃出的痕跡,相隔3.6mm。很明顯,相對于地面(沙盤)方向來說,擺動面在緩慢地、持續(xù)地沿順時針方向偏轉。貝爾定律 在北半球,河流對右岸的沖刷比對左岸強烈,以致大河右岸通常較為陡峻,而左岸較為平緩。由于這個原因,北半球的河流一般總是從右面繞過障礙,南半球情形相反。 歲差和章動(precession and nutation) 在外力作用下,地球自轉軸在空間并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斷發(fā)生變化。地軸的長期運動稱為歲差,而其周期運動則稱為章動。歲差和章動引起天極和春分點在

4、天球上的運動,對恒星的位置有所影響。 像轉動中的陀螺一樣,地球的自轉軸在太空中其實并不固定,而是以26000年的周期在轉動,這個運動稱為歲差,所以,春分點和天球北極的位置亦會非常緩慢地移動。 章動 地球自轉軸在空間繞著黃道軸轉動的同時,還伴隨有許多短周期的微小變化。月球軌道面(白道面)位置的變化是引起章動的主要原因。白道的升交點沿黃道向西運動,約18.6年繞行一周,因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同一周期的變化。在天球上,表現(xiàn)為天極(真天極)在繞黃極運動的同時,還圍繞其平均位置(平天極)作周期為18.6年的運動。同樣,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具有周期性變化,并引起相應周期的章動。歲差和章動的共同影響

5、,使得真天極繞著黃極在天球上描繪出一條波狀曲線。除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外,地球還受到太陽系內其他行星的吸引,從而引起黃道面位置的不斷變化,這不僅使黃赤交角改變,而且還使春分點沿赤道產生一個微小的位移(其方向與日月歲差相反),春分點的這種位移稱為行星歲差??筛鶕祗w力學理論計算出來. 極移 由于地軸進動,導致春分點移動(26000年轉一圈)。所以太陽回到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回歸年)比回到原來的恒星方向所需的時間要短,關系為: 恒星年 - 回歸年 1恒星年=1.00003878回歸年 1回歸年=365.2422日 1恒星年=365.2564日;相差約20分種。 205360360. 恒星日、真太陽日與平

6、太陽日 太陽日是晝夜交替的周期,它的長度不僅取決于地球自轉周期,而且也包含著地球公轉的因素。地球自轉可以被認為是均勻的,因而恒星日長度是不變的;但是,公轉的影響是非均勻的,因而太陽日的長度略因季節(jié)而變化。這種因季節(jié)而變化的太陽日,叫真太陽日(或視太陽日)。真太陽日的全年平均值,叫平太陽日(即平均太陽日)。作為時間單位的太陽日是平太陽日。 地方時與標準時 1.地方時 計量時間都以天體(恒星或太陽)的時角為依據,而天體的時角是以觀測點的子午圈為起算點,不同地理經圈的觀測點都有自己的子午圈,由不同的天子午圈計量的時間是不同的,所以每一個觀測地點都是各自的計量時間系統(tǒng),稱為地方系統(tǒng),計量所得的時間稱為

7、地方時. 2.標準時 以某一標準子午線的地方時為鄰近地區(qū)的共同時間,這樣的時間計量稱為標準時,或稱為區(qū)時.現(xiàn)將全世界劃為24個時區(qū),每個時區(qū)跨越經度15.以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舊址)所在的子午線為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參考子午線,稱其為本初子午線,即地理經度零度線.本初子午線的地方平太陽時,即為格林威治時間,又稱世間時. 從本初子午線開始,分別向東和向西每隔15確定一條經線為標準時線,即東經15 、30 、45 180和西經15 、30 、45 180。在標準經線東西各7.5經度范圍內屬于同一時區(qū)。在同一時區(qū)內,都采用本區(qū)標準時線的地方平太陽時作為全區(qū)的統(tǒng)一時間,稱為區(qū)時,又稱標準時。 日界

8、線 以經度180為界,東12區(qū)比西12區(qū)日期要早一天。凡從西向東越過該線,日期減一天;相反,從東向西越過該線,日期加一天。 這條穿過太平洋的“國際日期變更線”,避開了一些島嶼和地區(qū),這是為了使它們不致分成兩個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幾個曲折的曲線。人們早晨 起來,常撕一張日歷,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 對于居住在一定地區(qū)的人們來說,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對用飛機、輪船作洲際航行的旅行者,就有點不方便了。例如,當你在從東向西的航行中,因為你是在追趕太陽,所以就感到白天“加長”了;相反,當你從西向東航行時、由于是背離太陽、所以就好像有點白天“短”了的感覺。這樣,你就往往會記錯日子,把日歷翻錯。為了避免這種不方便,1884年起人們決定在太平洋中,把180經線附近作為日界線(date line),又稱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當日界線西側的東十二區(qū)是星期日12點時,日界線東側的西十二區(qū)還是星期六的12點中,兩者相差24小時(一天)。因而,當飛機由西向東越過日界線(即從東十二區(qū)進入西十二區(qū)),日期要退一日,反之日期要進一日。同時為了考慮到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線并不嚴格地指東經180度的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