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專題復習之河流習題_第1頁
二輪專題復習之河流習題_第2頁
二輪專題復習之河流習題_第3頁
二輪專題復習之河流習題_第4頁
二輪專題復習之河流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地理二輪專題復習河流習題一、選擇題1、流域內(nèi)各點的徑流匯流方向與等高線垂直,匯流速度與地表坡度有關。據(jù)下圖判斷A.圖中A、B兩地匯流速度小于C、D兩地 B.圖中等高線數(shù)值由到逐漸增大C.圖中河流干流流向自西向東 D.通常,E斷面流量大于F斷面流量(2014·成都2014屆二診)圖2是北美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23題。2、圖示區(qū)域年降水量A.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B.由東北向西南遞減C.由西南向東北遞減      D.由西北向東南遞減3、馬更些河A.以雨水補給為主

2、  B.有明顯的凌汛   C.結冰期短     D.含沙量大(2013·成都2013屆一診)圖3是尼日爾河流域圖,讀圖回答45題。4、關于尼日爾河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源頭河段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B.從源頭到庫利科羅河段有凌汛現(xiàn)象C.庫利科羅到尼亞美河段水量逐漸減少D.尼亞美以下河段流經(jīng)峽谷地區(qū)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5、圖中P地區(qū)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可能是A.土壤鹽堿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樣性減少和土地酸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鹽堿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減少(2014·成都2014屆三診)

3、下圖為我國黃土高原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67題。6、圖中、四河流中,水位變化受汾河水庫調(diào)節(jié)明顯的是A.河       B.河       C.河       D.河7、圖中季節(jié)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減少         B.冬季降水量減少C.冬季生產(chǎn)生活用水量大 

4、60;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下組圖中,左圖為我國某河流河道示意圖,甲為一河心沙洲,右圖為該洲一年內(nèi)面積變化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89題。8、該河位于我國的A.西北地區(qū) B.東北地區(qū) C.東南地區(qū) D.西南地區(qū)9、對于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河所在區(qū)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B.若在河心洲下游修筑水壩,則河心洲面積增長速度減慢C.若該河段為自西向東流,則P河道將慢慢變淺D.河心沙洲常發(fā)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較快的地方 右圖為我國某河流示意圖,分析完成1011題。10、該河A.有較長的結冰期B.在800mm等降水量線以

5、南C.流域內(nèi)多澇洼地 D.流域內(nèi)主要經(jīng)濟作物是甜菜11、治理該河流域洪澇災害的根本措施是A.在受災地區(qū)大力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庫C.重災區(qū)大規(guī)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業(yè)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流量(m3/s)M D4aBEAABCa河甲月份乙湖泊流 甲圖中MC、MD分別為某棵樹一年中正午時刻最長和最短的影長,它們與河流AB段正好垂直,甲圖中C所在河岸比BE岸沖刷嚴重。乙圖中兩曲線A、B分別代表甲圖中中A、B兩處測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線,據(jù)此回答1214題。12、關于甲圖中河流的正確判斷是A.該河流位于熱帶地區(qū) B.該河流有凌汛現(xiàn)象 C.該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候

6、 D.該河流AB段自東向西流13、根據(jù)上題答案,該地緯度約是A.15°3720N B.46°52N C.50°5640N D.50°5640S 14、若該河的流量大小與樹影長短呈負相關,則該地氣候類型可以是A.溫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類型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讀我國東北地區(qū)某河流流量補給示意圖,回答1516題。15、圖中數(shù)碼表示的河流補給類型是A.冰川融水補給B.湖泊水補給C.雨水補給D.積雪融水補給16、與淮河相比,該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B.泥沙含量大C.有明顯的春汛和夏汛D.冬季封凍斷流圖4(2012·成都

7、2012屆二診)剛果河以圖4中M、N兩地為界,分為上、中、下游,讀圖回答第17題。17、關于剛果河干流各段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源頭河段有冰期 B.上游以積雪融水補給為主C.中游水流平穩(wěn) D.下游水位季節(jié)變化大下圖中甲是我國東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圖,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圖,丙是河流A、B兩水文站測得的水位變化圖。據(jù)此完成1820題。18、甲圖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東南 B.有東南流向西北 C.水位A處低于B處 D.不能確定19、丙圖中河流出現(xiàn)最高水位時,可能是由于出現(xiàn)下列現(xiàn)象中的造成的A.氣旋活動頻繁 B.梅雨連綿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20、關于乙圖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

8、確的是E岸河床較緩,F(xiàn)河床較陡E岸河床較陡,F(xiàn)河床較緩由于地球的自轉使河水發(fā)生偏向,F(xiàn)岸遭受沖蝕力大由于該處河流是彎道,E岸遭受沖刷力大A. B. C. D. 讀圖2,完成2122題。21、圖示地區(qū)其地形地勢具有的特征是A.山河相間B.中部高、四周低C.東北高、西南低D.地勢低平、河網(wǎng)稠密22、與圖示地形特征較吻合的是A.長江中下游平原B.黃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橫斷山區(qū)(2012·新課標全國卷)圖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nèi)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讀圖1完成2324題。2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現(xiàn)在圖1a中的A.地 B.地 C. 地 D

9、.地 2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A.河道淤積 B.河谷變寬 C.湖泊分流 D.湖水補給量減小 25、(2012·廣東地理)圖2為某次長江洪水過程洞庭湖入、出湖徑流量的變化。這段時間洞庭湖對長江洪水產(chǎn)生蓄積作用的時段是 圖2A. B. C. D.二、綜合題26、(2013·成都2014屆零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川渝及周邊地區(qū)略圖(1)與重慶附近長江段相比,西安附近渭河段有什么不同的水文特征?(8分)【參考答案】(1)流量小(2分),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2分),冬季有結冰期(2分),含沙量大(2分)。27、下面是伊朗人口分布圖

10、(左圖)和地形與年降水量(單位:mm)分布圖(右圖),讀圖回答問題。(1)據(jù)右圖分析地形、降水對甲地區(qū)河流的影響。(10分)【參考答案】(1)甲地區(qū)為高原,四周被山地環(huán)繞(2分),河流由四周山地流向高原內(nèi)陸(形成向心狀水系)(2分),地形閉塞,降水稀少(2分),河流徑流量小(2分),多形成內(nèi)流河(多為季節(jié)性河流;河流流程短;流量從上游向下游減少)(2分)。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尼日爾河各河段的自然環(huán)境差異較大,表現(xiàn)出不同的水文特征,還在庫利科羅以下的中游形成了少見的“內(nèi)陸三角洲”。尼日爾河下游(杰巴以下)每年有兩次汛期,一次在6月-9月,另一次在12月-次年2月。下圖示意尼

11、日爾河流域概況。材料二:尼日爾河流域四地氣候類型圖。材料三:尼日爾河下游流經(jīng)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貧困和饑餓問題嚴重。農(nóng)業(yè)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區(qū)。近些年來,中尼“南南合作”農(nóng)業(yè)項目已開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亞國家糧食安全計劃。1簡析尼日爾河下游形成兩次汛期的原因,并比較說明兩次汛期洪峰流量的大小及原因。(14分)2分析尼日爾河中游形成內(nèi)陸三角洲的原因。(6分)【參考答案】16-9月的汛期來自下游流域的降水(2分),因為6-9月是流域下游濕季,降水量大(2分)。12-次年2月的汛期來自上游(2分),上游的汛期也在6-9月,由于上、中游地勢平坦(河床落差?。骶徛由现杏魏?、

12、沼澤的滯留作用),上游汛期在12-2月才到達下游(2分),形成第二個汛期。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大于12月-次年2月(2分)。因為上游來水流經(jīng)中游沙漠地帶,支流稀少,蒸發(fā)、下滲嚴重,所以水量較小(2分);6-9月汛期的洪峰流量還有下游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的降水補給,所以流量大(2分)。2尼日爾河中游流經(jīng)地勢平坦的高原,流速降低(2分),加上水量減少(2分),上游攜帶的泥沙堆積(2分),形成(河汊眾多、湖沼廣布的)內(nèi)陸三角洲。29、(2013·成都2014屆零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西北局部地區(qū)區(qū)域圖  材料二 20

13、11年12月17日黃河烏海河段堤防決口,造成當時的2個鄉(xiāng)鎮(zhèn)5個村900余戶4000多村民受災,直接經(jīng)濟損失1.3億元。  材料三 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大米是農(nóng)產(chǎn)品的一塊金字招牌。近年來,由于黃河來水減少,水稻種植面積已經(jīng)由原來的150萬畝壓減到90萬畝,不足灌溉面積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種植在沿黃河兩岸的堤防周邊,成為寧夏沿黃河經(jīng)濟帶的特色景觀。  (1)甲河屬于    (內(nèi)流或外流)河,該河流出源地后,徑流量沿程逐漸    (增多、減少),形成這種變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還有       和       。(8分)  (2)簡要說明圖中水電站興建的有利自然條件。(6分)   (3)根據(jù)材料二,此次黃河烏海河段的洪水災害類型屬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