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第1頁
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第2頁
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第3頁
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第4頁
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合肥市人口紅利研究_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時間:2013-01-16 11:12:46  作者:張力洋論文導讀::人口經濟學認為,處于不同年齡結構階段的人口,對經濟增長具有不同的影響。文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自然增長率、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對合肥市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人口紅利的研究。同時指出現階段既存在著制約兌現人口紅利的不利因素,又面臨人口負債期的嚴峻挑戰(zhàn)。并建議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論文關鍵詞:人口紅利,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近年來,合肥市經濟社會持續(xù)快速發(fā)展。2010年合肥生產總值2702.5億元,同比增長17.5%,分別高于全國、全

2、省7.2和3個百分點,連續(xù)七年保持在17%以上(沈娟娟、劉甜甜,2011)。對于解釋這一現象,大多是從技術進步、體制創(chuàng)新等方面著手分析。比如,楊增權認為“總結合肥近年來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經驗,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緊緊抓住了自主創(chuàng)新這個牛鼻子。(楊增權,2009)”合肥市統計局工交處在統計分析中指出,合肥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得益于“十一五以來,合肥市大力推進“工業(yè)立市”戰(zhàn)略,狠抓工業(yè)發(fā)展,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工業(yè)經濟加快發(fā)展的政策。(合肥市統計局工交處,2010)”。但較少有人對影響經濟增長的人口因素,特別是合肥市正在經歷人口紅利期這一因素進行研究。1. 研究背景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我國嚴格實行計劃生育

3、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僅用30年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在人口結構上,少兒撫養(yǎng)比例迅速下降,勞動年齡人口上升,同時,老年人口比例尚未達到較高水平。因此,中國正處于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高,人口撫養(yǎng)負擔輕,人口生產性強這樣的一個階段: 勞動力負擔從1978年的68.35%下降到2007年的37.42%(李魁, 2010)。人口經濟學家稱這一有利于經濟增長的階段為“人口紅利期”?!叭丝诩t利期”是指一國人口結構轉變過程中形成人口年齡結構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特征,使得總人口中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少兒撫養(yǎng)比與老年撫養(yǎng)比在同一時期內都比較低、儲蓄和投

4、資增長,經濟由此獲得額外增長源泉的時期。合肥市人口發(fā)展同樣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出生率從1990年的21.47%下降到2009年的10.23%(見表1),連續(xù)多年保持在全國水平以下;在人口結構上同樣也進入了勞動力供給豐富、人口撫養(yǎng)比負擔輕的歷史時期,即“人口紅利期”。因此,對合肥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人口紅利及其影響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考察分析,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2. 相關研究綜述人口因素在經濟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期的人口經濟理論多集中于人口數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直到20世紀中葉后,人口經濟學家們才將關注的重點從人口增長擴展到人口年齡結構,認為不同年齡的人群對經濟增長具有不同的影響

5、。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 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人口中勞動力對經濟產生影響。Brander和Dowrick(1994) 、DavidE. Bloom和David Canning (2004) ,他們將總人口分為被撫養(yǎng)年齡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認為被撫養(yǎng)年齡人口的增加對經濟發(fā)展有負面影響,而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會促進經濟發(fā)展。第二,人口結構通過影響儲蓄率作用于經濟。Kelly (1973)認為,人口結構的變動改變了國民收入中消費和儲蓄分配比例,這是人口轉變影響經濟增長的渠道之一。國際上許多人口學者對人口紅利的衡量指標做了數量界定,把1564歲勞動適齡人口撫養(yǎng)014歲少年兒童人口與65歲及以上老年

6、人口的總撫養(yǎng)比低于50%的年份,作為在人口年齡結構上最有利于經濟發(fā)展,有可能獲取生育率下降所帶來的“人口紅利”的時期(桂世勛,2006) 。這對于某一國家、地區(qū)“人口紅利期”的分析和探討,以及制定相應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同樣對于求證并分析我市人口結構轉變過程中產生的人口紅利及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本篇文章正是從自然增長率變動、人口負擔系數變動、流動人口的影響等方面多角度對合肥市進行人口紅利的研究,以探究處于人口紅利期的合肥市的人口要素是如何對合肥的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的,以及如何將人口紅利轉化為切實推進經濟增長的人口動力。3. 合肥市人口轉變與“人口紅利期”3. 1 合肥市出生率

7、、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動態(tài)勢從圖1和表1可以看出, 1953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合肥市出現了第一次生育高峰。19581963年,前3年國民經濟困難,出生率降到最低點,死亡率上升,自然增長率銳減到歷史最低水平。19611963年,經濟形勢好轉,出生率回升,死亡率降到正常水平。1963年左右出現了第二次生育高峰,自然增長率也達歷史高峰。19641976年,合肥人口自然增長呈逐年減少趨勢。13年間出生率除19671968年略有回升外,其余年度均連續(xù)下降。與此同時,死亡率保持正常偏低水平。19771985年雖大力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但自然增長率仍有緩慢回升論文網。19861990

8、年,6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進入婚育年齡,處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之后,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都降低到了一個穩(wěn)定水平。在2000年到2009年期間出生率維持在10 附近,死亡率在4 左右小幅波動,人口自然增長率穩(wěn)定在6 左右??傮w來說,建國以來,合肥市人口增長經歷了由高峰期進入低谷期,又轉入高峰期,繼而于推行計劃生育工作后進入穩(wěn)定期的4個階段,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長過渡的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圖1資料來源:合肥市志表1 主要年份人口自然變動情況單位:人、年份出生死亡自然增長人數出生率人數死亡率人數自然增長率19804129912.81131214.07281788

9、.7419853790910.95146794.24232306.7119908075721.47201615.366059616.1119915568214.52194815.08362019.4419925743514.76200405.15373959.6119935130013193754.91319258.0919944982712.46186754.67311527.7919955212512.81194904.79326358.0220005646013.01198424.57366188.442001414699.42178504.06236195.362002413869.3

10、174673.93239195.3720034636410.25185514.1278136.1520044815310.69209514.65272026.0420054532210.07262255.83190974.2420065599812.199605.15460389.9520075303011.1895672.02434639.1620085115610.6180053.73331516.8720095003610.23160503.28339866.95資料來源:合肥統計年鑒2010從圖1和表1我們可以看出,合肥市的自然增長率在1963年左右出現一個高峰,1963年更是達歷史最

11、高峰44.14。20世紀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這一代人經過20年左右后成為省內勞動力。2000年以后,這一代人步入中年,無論是儲蓄能力還是人力資本都處于生命周期的高峰,成為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中流砥柱,這是人口紅利期的有力見證。同時,他們在19861990年相繼進入婚育年齡,使得合肥人口處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期,為人口紅利期得以延長提供了基礎。3.2 從人口負擔系數看合肥市的人口紅利期人口負擔系數,是觀察社會對非勞動年齡人口負擔程度的重要指標??側丝谥谐趧舆m齡人口,剩下的就是負擔人口。按照國際標準,是指014歲少兒人口和65歲以上老年人口兩部分人口的總和。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與勞動年齡人口之百分

12、比稱為總撫養(yǎng)比,即人口負擔系數。人口負擔系數低,意味著勞動力相對豐富而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對較小。較輕的勞均撫養(yǎng)負擔和贍養(yǎng)負擔使勞動力資源更容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從表2可以看出,在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過程中,合肥市人口負擔系數經歷了從1964年高達68.35%的社會撫養(yǎng)比到1990年的31. 37% 。表3則體現了人口負擔系數逐步回升的過程。但總的看來,目前仍是人口負擔系數較低的時期。根據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92.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0.21 %;15-64歲的人口為323.9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70.4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6.27萬人

13、,占常住人口的9.3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9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5個百分點。(合肥市統計局,2006)2010年12月28日,安徽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安徽省統計局等相關部門發(fā)布預測,2032年前后,安徽省人口紅利期將結束,屆時總撫養(yǎng)比將超過50%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勞動力內部人口逐年老化。(郭娟娟,2010)安徽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面臨巨大壓力。根據這個預測,以及結合合肥人口負擔系數相對安徽省水平稍低的歷史特點,可以估計,上世紀80年代初期左右到本世紀30年代初期左右合肥總負擔系數小于50% ,這一時期前后大約持續(xù)50年左右,是我

14、市低人口負擔系數的黃金時期,即“人口紅利期”。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帶來的儲蓄提高和資本供給增加對經濟增長產生的推動作用, 為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既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本,也提供了資本要素基礎。20多年來合肥市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正得益于此。表2 合肥市老、中、少年人口結構百分比及年齡中位數資料來源:合肥市志表3 合肥市人口年齡構成及負擔系數變化年 份年 齡 構 成撫 養(yǎng) 比(%)014歲1564歲65歲及以上總撫養(yǎng)比少兒撫養(yǎng)比老年撫養(yǎng)比199924.6767.567.7748.0236.5211.50200022.4670.596.9541.6731.829.85200122.4070.067.5442.73

15、31.9710.76200222.3469.618.0543.6632.0911.56200321.2369.589.1943.7230.5113.21200420.2170.858.9441.1428.5212.62200520.2170.459.3441.9428.6813.25200618.8871.149.9840.5726.5414.03200718.0271.4710.5139.9225.2114.71200817.8871.8910.2339.1024.8714.23200917.0672.4310.5138.0623.5514.51資料來源:安徽統計年鑒(20002010年)。

16、部分內容為作者根據年鑒數據計算。表4 主要年份合肥生產總值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GDP(億元)327.15369.16423.98500.67603.64740.92925.611121.291401.551776.862102.13人均GDP(元)7644850596321124813345168072056024230295453680242981資料來源:合肥統計年鑒2010田雪原等(2006)學者認為, 撫養(yǎng)比(人口負擔系數)是刻畫人口紅利的較為準確且可行的指標。本文選取總撫養(yǎng)比來度量人口紅利變化, 選取人均GDP來

17、反映經濟增長。結合表3和表4的數據,在不考慮其他變量的情況下,對總撫養(yǎng)比和人均GDP進行簡單線性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回歸統計 Multiple R0.818369 R Square0.669727 Adjusted R Square0.63303 標準誤差7276.875 觀測值11 Coefficients標準誤差t StatP-valueIntercept171981.935616.094.828770.000936X Variable 1-3627.35849.0932-4.272020.002074  

18、     t-檢驗和p值都說明回歸系數具有顯著性。所以可以得到,人均GDP =-3627.35×人口負擔系數+171981.9。人口負擔系數與人均GDP呈負相關且相關系數的絕對值高達0.818369。說明人口負擔系數越大,人均GDP越低,經濟發(fā)展的程度也就相應變低。這個回歸模型雖然無法全面地考量影響經濟增長的其他因素,譬如資本、技術等,并且只有很小的樣本容量,但是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合肥市人口年齡結構對其經濟的影響。從表3中可以看出,從1999年到2009年,總撫養(yǎng)比呈降低的趨勢,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世紀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這

19、一代人和他們進入婚育年齡后引發(fā)的生育高峰人口,70年代(計劃生育剛開始實行前后)出生的人口疊加所產生的效應。同時我們應看到,隨著老齡化人口比重呈現緩慢增加的趨勢,老年撫養(yǎng)亦呈上升趨勢。老年撫養(yǎng)比重的上升將導致總撫養(yǎng)系數呈上升態(tài)勢,“人口紅利期”會逐漸向“人口負債期”轉變。因此,我們應當在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口紅利的同時,為應付人口老齡化難題早做準備。3.3 市外流動人口對我市人口紅利的影響以上主要是從封閉的人口環(huán)境去探討合肥市人口紅利的存在,這也是大多數研究者探討人口紅利時所假設的“真空”人口環(huán)境。但是毫無疑問,人口流動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并且規(guī)模龐大的流動人口勢必會影響到一個地區(qū)的人口年齡結構,從

20、而影響人口紅利。2000年合肥市區(qū)常住人口165.87萬。年底戶籍人口134.47萬,年中132.37 萬,通過內插得到2000年11 月1日戶籍人口為133.77萬,那么流動人口為32.1萬人(錢善剛,2007)??梢娏鲃尤丝谠诤戏士側丝谥姓加休^大比重。合肥市市區(qū)建國以來除了19611963年國民經濟大調整、壓縮城市人口時期和19671969年受到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干部下放的嚴重影響的時期外都是人口凈流入地區(qū)。合肥市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劉新生在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36次會議上透露,自2000年以來,合肥平均每年約增長3萬育齡流入人口,目前總數已經接近30萬人。統計發(fā)現,隨著合肥的加速發(fā)展,合肥

21、市流動人口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劉新生說,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有18至49周歲育齡流動人口88.86萬人,其中流出人口60.12萬人,占全省1137.5萬流出人口的5.29%;流入人口28.74萬人,占全省88.48萬流入人口的32.48%。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農村三縣,共流出58.51萬人,占全市流出人口的97.33%。流入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區(qū),共流入25.25萬人,占全市流入人口87.86%。(安徽商報 2007年)從改革開放后到2002年,合肥市區(qū)人口增長表現出以遷移增長為主的特點。(錢善剛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2007)2002年后,合肥市區(qū)人口也基本表現著這樣的特點。根據合肥民政部門提供的數

22、據,結合合肥學院的抽樣調查,目前市區(qū)常住人口240萬人,75萬戶,其中,城市戶籍人口45萬戶,常住外來人口30萬戶。據預測,到2015年,合肥市區(qū)常住人口約420萬人、140萬戶,其中城市戶籍人口78萬戶、常住外來人口62萬戶。(中安在線-新安晚報,2011-1-11)。根據Williamson ( 1997)的研究,通過具有年齡選擇特點的大規(guī)模人口遷移,能相對提高一個地區(qū)人口結構的生產性。根據合肥市總工會提供的資料,合肥市現有的外來人口從年齡結構上,主要以2040歲居多,占70%,40歲以上的只占10%。初中左右文化程度占83%,更有3%左右為文盲、半文盲,普遍沒有技術等級和職稱。(徐傳鑫,

23、2005年)以勞動年齡人口為主的省外流人口的大量涌入,將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合肥市老齡化的進程。大量機械增長的人口將有助于我市人口紅利期的延長,從而彌補合肥市老齡化進程導致人口紅利的損失。4. 兌現人口紅利的挑戰(zhàn)與政策選擇4.1 合肥“人口紅利”兌現的制約因素及挑戰(zhàn)合肥“人口紅利”兌現的制約因素及面臨的挑戰(zhàn)依然存在。首先是勞動力資源優(yōu)勢不能充分發(fā)揮。產生人口紅利的“人口機會窗口”并不等于經濟的高速增長,因為它只是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穆光宗,2006)合肥市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龐大,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局面持續(xù)存在。雖然人口紅利期內勞動力人口數量上具有優(yōu)勢,但合肥市人口綜合素質卻還不能適

24、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尤其是外來的流動人口,雖然大多為適齡勞動人口,但他們大多數受教育水平低且從事職業(yè)技術含量低。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之后,經濟增長將主要不是依靠勞動者的數量增加和價格廉價,而越來越依靠科技進步、勞動技能提高來推動。(郭嵐、張祥建、李遠勤,2009)合肥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加快實現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yè)向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yè)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升級,勞動力的素質的提高在這一過程中的貢獻將尤為突出。因此,在關注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的同時,應越來越多地重視全面提高人口質量, 對經濟持續(xù)高質量的增長至關重要論文網。同時,合肥人口老齡化有加劇的趨勢。隨著人口結構老年化的加劇,合肥市老年

25、人口也不斷增加,據了解,截至2006年底,合肥市老年人口已達56萬,占總人口的11.7%,按照國際通行10%的標準,合肥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目前,合肥市的老年人口仍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到2025年,預計合肥市人口數量將達到562萬人口負擔系數流動人口,屆時合肥市老年人口將超過140萬,將占總人口的25%,并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一個“老年人口高峰平臺”。(江淮晨報,2007)這些將導致合肥市面臨著“人口負債期”的挑戰(zhàn)。首先,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動將對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影響。估計在現行人口政策下,今后的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速度將逐漸減慢??赡軙е聞趧恿┙o結構性失衡。其次,按照索洛斯旺經濟增

26、長模型,儲蓄率下降將會引起經濟增長放緩。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大量勞動年齡人口轉變?yōu)槔夏耆丝?總撫養(yǎng)比將趨于上升,這最終將導致儲蓄率下降,投資能力降低,影響經濟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再次,社會保障負擔的加重影響經濟增長。人口負債期隨著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的大幅上升,將進一步加大家庭與社會的支出。老年人口對醫(yī)療等方面的需求大大高于年輕人口,這必然會擠占政府對其他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投入,對經濟增長造成巨大的壓力。因此,“人口負債”將對合肥市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對養(yǎng)老保險制度提出諸多嚴峻挑戰(zhàn)。4.2 充分兌現人口紅利的政策選擇首先,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將人口數量優(yōu)勢向人力資源優(yōu)勢轉變。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有利于

27、提高勞動生產率。我們要樹立人才資源第一的觀念, 把大力提高人口素質作為實施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共衛(wèi)生體系,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二是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不僅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也要提高中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和勞動技術培訓水平; 三是提高全體市民思想道德素質, 實施公民道德振興計劃。其次,消除人口流動障礙,科學合理引導人口流動與分布。合理的人口流動與分布有利于延長合肥的人口紅利期,促進區(qū)域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市外人口的大量流入,不僅給合肥經濟發(fā)展帶來了活力,而且有利于推遲和緩解老齡人口高峰,為積極應對老齡化高峰贏得寶貴的時間。當然這也增加了合肥市資源、環(huán)境、治安等方面的壓力。但對合肥

28、來說,合理引導和調節(jié)流入人口的關鍵,在于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建設高水平的勞動力市場,減少一系列制約勞動者順暢流動的政策措施,增加對市外高層次人才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的需求。第三,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構建。國際經驗表明,在人口老齡化高峰到來前2030年,必須建立較為完善的家庭與社會相互配合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進行足夠的經濟、設施和制度儲備,以應對人口老齡高峰給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壓力。(陳燕萍,2010)為此,應及早進行制度安排, 通過打造社區(qū)照顧養(yǎng)老模式,扶持民辦養(yǎng)老機構等建立健全社會化養(yǎng)老保障體系。同時還應當鼓勵發(fā)展“銀發(fā)產業(yè)”。比如,對社會化的養(yǎng)老機構在用地、貸款和稅收等方面

29、給予政策傾斜。最后,實行積極老齡化戰(zhàn)略, 合理開發(fā)利用老年人力資源。2002年4月在馬德里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老齡大會就提出了面向新世紀的積極老齡化戰(zhàn)略2002年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 其主要精神有兩點: 一是老年人不是社會的包袱, 而是全社會、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同時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資源; 二是倡導老年人自身要以積極的、健康的姿態(tài)參與社會發(fā)展。積極老齡化是老齡觀的一個革命性變革(中國老年學學會,2003)。在積極老齡化的背景下,合理開發(fā)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尤其是知識型老年人力資源, 充分發(fā)揮老年人才的余熱, 比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推行彈性退休制度或推遲退休年齡等,可以成為我市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與經濟

30、發(fā)展矛盾的重要途徑。5結束語鑒于以上分析, 我們對我市人口紅利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我市新時期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的總體思路應該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 優(yōu)先投資于人的全面發(fā)展,提高人口素質;引導人口合理分布, 改善人口結構; 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yǎng)”轉變?yōu)椤袄嫌兴鶠椤?。實現人口數量優(yōu)勢向人力資源優(yōu)勢的轉變, 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huán)境的協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參考文獻:1.沈娟娟、劉甜甜.合肥GDP增幅或再領跑中部省會N. 市場星報, 2011年2月1日2.楊增權.合肥:自主創(chuàng)新“領跑者”: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合肥自主創(chuàng)新促發(fā)展J. 決策, 2009年第6期3.合肥市統計局工交處.工業(yè)立市碩果

31、累累合肥速度令人矚目“十一五”以來全市工業(yè)經濟發(fā)展情況Z. 合肥統計信息公眾網, 2010年12月9日4.李魁.勞動力負擔與我國經濟增長J. 財經科學, 2010年第6期5.Brander &Dowrick. 1994. The Role of Fertility and Populationin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Results from Aggregate Cross-National Data.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 1 25.6.David E. Bloom and David Canning. 2004. GlobalDemographic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