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_第1頁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_第2頁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_第3頁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_第4頁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jié)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教學設計蒼山縣魯城中學 李修龍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采用將物體運動所經(jīng)歷時間或路程分解為若干段的方法測量不同階 段物體的運動速度。2、能通過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并正確記錄數(shù)據(jù)。3、熟悉科學探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探究報告的格式。二、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探究過程;學會通過實驗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個人觀點、見解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實驗(實踐)來證明,通過實驗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養(yǎng)成和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初步認識科學探究方法。教學重點:會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制定探究計劃、設計實驗方案。教學準備:停表、卷尺、多媒體課件

2、等(外堂);小球、斜面、停表、刻度尺、擋板等教學 方法:啟發(fā)、討論法、探究性教學法。教學,秋路: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引起學生興趣,引出要探究的問題;通過讓學生參與整個探究過程,熟悉探究各環(huán)節(jié),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對待問題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1、師:大家喜不喜歡開運動會?(生答:喜歡?。┐杭具\動會上的動人場景與許多同學的出色表現(xiàn)令我們記憶猶新。我這里正好有一段當時的錄像,各位想不想看?2、播放視頻:中學生運動會片段。3、生:觀看視頻。4、師:用幻燈片投放問題:在剛才的短片中,甲、乙兩同學認為丁同學跑步途中的速度

3、越來越?。欢⊥瑢W則認為甲、乙的觀察都不正確,他感覺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來越大的。他們?yōu)榇藸幷撈饋?。他的速度究竟怎樣變化?如果我們也在場,我們應該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5、師:板書標題:第四節(jié)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說明:視頻片段的選取考慮到了學生們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興趣,此時提出問題是水 到渠成。二、合作共建:(一)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師:證明自己或別人的看法是否正確,需要收集有說服力的證據(jù)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證明丁同學跑步速度是越來越小,還是越來越大呢?2、生:閱讀探究點撥:如何收集證據(jù)?2、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并分組展示自己的討論結果。3、師:歸納學生們的

4、討論結果,明確或者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方法:將物體運動路程或時間分為若干段,測量不同階段的運動速度并進行比較。4、師:請同學們從教材所給的問題中任選一個進行探究。5、生:確定要探究的問題。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多會選擇探究100m跑的過程中速度路程s/m0-10m10-20m20-30m30-40m40-50m時間t/s每10m路程內的速度u/m.s-1的變化。(若學生選擇了另一問題,就在教室里進行分組探究)6、師:向學生說明百米跑過長、易疲勞,因此改為50m跑,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1)器材的選擇:停表、卷尺等。(2)實驗方法:將路程分段,每 10m處站一同學計時。(3)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7、師:

5、多媒體展示方法并講述:今天這節(jié)課我就當一回體育老師,我們一起到操場上去完成這一實驗探究。說明:在科學探究諸環(huán)節(jié)中,制定計劃是比較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適時、適度、合理并且講究方法的引導或示范非常必要。(二)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1、師:講明注意事項(1)蹲踞式起跑(2)分加速跑、中途跑、沖刺跑三個階段(3)終點不要急X亭(4)發(fā)令槍冒煙各計時員同時計時,到達每一段處終止計時。2、生:按分組(共五組)進行實驗探究,收集證據(jù)。(三)分析與論證1、生:分組展示數(shù)據(jù)及結論。2、師:簡單說明變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的意義。(四)評估、交流與合作1、師:要求學生對探究過程,數(shù)據(jù)收集及分析論證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評估,交流

6、與合作。2、生:按要求進行評估,交流與合作。說明: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科學的嚴謹性。三、知能應用:1.師:投放題目(幻燈片):某班同學在用皮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時,四位記時員記錄了李麗同學跑步通過10m,20m,30m,40mt的時間,并記錄在下表中:路程10m20m30m40m時間3.2s5.3s6.8s9.2s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李麗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從起跑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是 m/s;從10m到30m處的平均速度是 m/s;從30m到40m處的平均速度是 m/s;2、生:完成題目、相互交流并展示答案。3.師:矯正錯誤,評價完成情況。四、診斷評價:師:投放題目學生完成并相互交流。題目:

7、1、A、B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A車通過450 m用了 30 s ,而B車通 過9 km用了 12 min,那么速度快的為 車。2、一輛小汽車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任意取如圖所示的5段路程,并將小汽車通過的各段路程及對應的時間記錄下來。據(jù)此可判斷:小汽車在這5段路程中做 運動,速度大小是 m/s。3、如果鐵路鋼軌每根長25m?;疖囆旭傔^程中,若在 45s內聽到車軌與鋼 軌接頭處的撞擊聲30次,那么火車的速度是 km/h。4、關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

8、或哪一段時間以內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5、一物體從靜止開始做逐漸加快的變速運動,測得它最后3m所用的時間為0.5s,則下面哪個數(shù)據(jù)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A、3 m/sB、6 m/sC、6.3 m/s D、06、一個小球從光滑的斜面上從靜止開始滾下,不同的時間滾下的路程如下 表所小。時間t/s路程s/ m11243941625(1)取上面的坐標的縱坐標為路程s,每格為5m,橫坐標為時間t,每格為0.5s。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描點并作出小球的路程一時間圖像。(2)在2.5s時,小球滾下的路程為。(3)若斜面長35m,則小球滾到底部的時間 (選填 之"、或4”)

9、6s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上海磁懸浮列車試乘記運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懸浮列車于 2003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眾開始試運 營。列車起動后,加速相當迅速。車內安裝了速度計,出發(fā)后不到1分鐘時速就已超過200km.之后,雖然感覺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緩,不停增長的速度計的數(shù)字 則告訴人們速度仍在持續(xù)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這么想著, 此時顯示出 時速的速度計數(shù)字終于停止變動,如圖 2-4-3所示。到了這么快的速度,身體上 已經(jīng)根本無法感受出時速到底有多少, 只有快極了的感覺。不過,在與高速公路 并列行駛過程中看到汽車迅速向后逝去時, 才體會到磁懸浮列車的實力。時速在 最大處保持近1分鐘后,開始減速到2

10、00km的時速時,感覺到周圍景色的流動 也開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車近旁的話,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還是像飛一樣向后滑 去。就在于這種感覺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門 一一浦東國際機場。軌道 全長約為30km,僅僅8分鐘時間就穿越了這段距離,讓人感覺只是一瞬。(1)根據(jù)圖中所示,速度計上的最大速度是 km/h,若磁懸浮列車在這 個速度保持近1min,則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行駛了 km。(2)磁懸浮列車在全程運行中做 運動,請根據(jù)文中的畫曲線的文字,計算出它全 程運行的平均速度。師:針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矯正。五、布置作業(yè):寫出探究報告,并分析得出結果。六、課堂小結:(一)速度的變化、平均速度(二)探究

11、計劃的制定板書設計:§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一、提出問題二、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三、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jù)四、分析與論證五、評估六、交流與合作教學反思:改變學科本位,實現(xiàn)物理與體育學科的有機結合,這一節(jié)課堪稱典范。 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要合理分配時間,注意緊扣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培養(yǎng)與提高。第四節(jié)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導學學案一、 自主學習:1、科學探究的七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是 路程s/m0-10m10-20m20-30m30-40m40-50m時間t/s每10m路程內的速度u/m.s-12、如何判斷運動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上)的速度變化?嘗試寫出你的方法:(3) 3、從科學的

12、角度來看,人們對一個問題所做的解釋、發(fā)表的見解都是個人的 。這些觀點或看法是否正確,需要尋找 來證明。4、收集證據(jù)的方法有: (1) (2) 。二、合作共建:1、提出你的問題:2。3路程s/m0-10m10-20m20-30m30-40m40-50m時間t/s每10m路程內的速度u/- -1/m.s4、寫出你的結論:三、知能應用:某班同學在用皮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時,四位記時員記錄了李麗同學跑步 通過10m,20m,30m,40mt的時間,并記錄在下表中:路程10m20m30m40m時間3.2s5.3s6.8s9.2s根據(jù)上面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李麗同學跑步的平均速度: 從起跑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是

13、 m/s;從10m到30m處的平均速度是 m/s;從30m到40m處的平均速度是 m/s;四、診斷評價:1、A、B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A車通過450 m用了 30 s ,而B車通過9 km用了 12 min,那么速度快的為 車。2、一輛小汽車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任意取如圖所示的5段路程,并將小汽車通過的各段路程及對應的時間記錄下來。據(jù)此可判斷:小 汽車在這5段路程中做 運動,速度大小是 m/s。3、如果鐵路鋼軌每根長25m?;疖囆旭傔^程中,若在 45s內聽到車軌與鋼 軌接頭處的撞擊聲30次,那么火車的速度是 km/h。4、關于平均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

14、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個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以內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5、一物體從靜止開始做逐漸加快的變速運動,測得它最后3m所用的時間為0.5s,則下面哪個數(shù)據(jù)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A、3 m/sB、6 m/sC、6.3 m/s D、06、一個小球從光滑的斜面上從靜止開始滾下,不同的時間滾下的路程如下 表所小。時間t/s路程s/ m112439416525(1)取上面的坐標的縱坐標為路程s,每格為5m,橫坐標為時間t,每格為0.5s。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描點并作出小球的路程一時間圖像。(2)在

15、2.5s時,小球滾下的路程為 。(3)若斜面長35m,則小球滾到底部的時間 (選填 之"、匚"或4”)6 s。7、閱讀短文,回答問題:上海磁懸浮列車試乘記運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懸浮列車于 2003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眾開始試運 營。列車起動后,加速相當迅速。車內安裝了速度計,出發(fā)后不到1分鐘時速就已超過200km.之后,雖然感覺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緩,不停增長的速度計的數(shù)字 則告訴人們速度仍在持續(xù)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這么想著, 此時顯示出 時速的速度計數(shù)字終于停止變動,如圖 2-4-3所示。到了這么快的速度,身體上 已經(jīng)根本無法感受出時速到底有多少, 只有快極了的感覺。不過,在與高速公路 并列行駛過程中看到汽車迅速向后逝去時, 才體會到磁懸浮列車的實力。時速在 最大處保持近1分鐘后,開始減速到200km的時速時,感覺到周圍景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