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教學設(shè)計_第1頁
天凈沙秋教學設(shè)計_第2頁
天凈沙秋教學設(shè)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天凈沙·秋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元曲的基礎(chǔ)知識,培養(yǎng)對古典詩詞曲的興趣。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把握詩歌大意,在讀悟想象中品味本曲的語言,體會其情味,感悟曲中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領(lǐng)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揣摩古詩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3.通過對比閱讀,拓展延伸,體驗鑒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yǎng)。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體會小令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韻律美;在讀中體會詩的內(nèi)涵,品出詩的情味。  &

2、#160;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品味,把握詩歌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感受曲中所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鑒賞表現(xiàn)秋景的意象,體會曲中的意境,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生平資料、古箏曲香山射鼓)胡琴曲悲秋)    學生準備:元曲及作者白樸的相關(guān)資料。    教學方法:采用品味、誦讀、交流、研討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

3、入,理解課題    1.學生用一至兩個詞語表達對秋天的印象。    2.溫故知新,學生重溫與秋有關(guān)的古詩詞。    3.導入新課,解題,簡介元曲的有關(guān)知識。    二、初讀疏言,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讀讀這首元曲,注意曲子每個字的讀音,要求讀得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2.指名學生朗讀、齊讀,教師相機評價指導讀出曲的節(jié)奏、韻味。    3.借助注釋或查閱工具書,同桌合作學習理解

4、詩歌大意。    4.發(fā)揮想象,融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大意。    教師隨機提問:對“殘霞、輕煙、寒鴉、飛鴻影下”等詞的理解。    這首曲寫的是秋天什么時候的景色?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本曲,把曲中所勾勒的秋之圖景用朗誦表達出來。    三、細讀悟象,把握詩境    1.找一找作者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    (全曲中秋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

5、老樹、寒鴉、飛鴻、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2.朗讀第一句中的景物。    (1)這些景物讓你感到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天?    (暗淡、蕭瑟、冷清)    (特別注意:孤、落、殘、輕、老、寒六個字。)    (2)想一想第一句中,“孤村寒鴉”這些景物容易讓我們產(chǎn)生哪些情感?為什么?)    (3)請同學們把這種凄涼、冷清、孤寂的情感讀出來,聲音要輕、緩。    (4)引入一組

6、寫秋的古詩詞,進一步感受“悲秋”。    3.朗讀最后兩句的景物。    (1)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的?這些景物又讓你感受到一個怎樣的秋天?(燦爛的、明朗的、絢麗的、美好的、恬淡的)    (2)用讀展示出最后兩句一個多彩絢麗的世界,聲音略快略高。    (3)第二句選擇“青山黃花”寫來寫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青山綠水:充滿生機;白草紅葉黃花:色彩艷麗、多變。這些景物不僅美麗,而且象征著生命鮮活明亮。表達作者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 

7、;   4.此曲描繪的秋景圖由兩部分構(gòu)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畫面色彩斑斕,鮮艷明麗,充滿著勃勃的生機。在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對比)    5.兩者是如何連接起來的?“一點飛鴻影下?!?#160;   (1) 鴻雁有什么特點?(一點:說明遠,高;影下:說明速度快。)從大雁的這些特點你體會到了什么?(充滿活力)    (2)讀出作者看到飛鴻打破凄涼、冷清、孤寂后的驚喜,讀出飛鴻速度之疾。    6小結(jié),引讀。  

8、; (1)小結(jié):整首曲全都由一些自然景物構(gòu)成,前二句呈現(xiàn)出一片蕭瑟而荒漠的深秋景象。第三句“一點飛鴻影下”,使寂寞的秋景圖,鮮明活躍起來。最后,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結(jié)束,增添了五彩繽紛的亮麗色澤。   (2)引讀:在作者眼中秋是孤寂、凄涼的讀前兩句;又是充滿活力的第三句;更是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最后兩句    四、研讀悟意,體察詩蘊    作者將秋日傍晚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我們還要考慮到作者寫這首散曲時的背景和作者生平這個因素。(滲透“了解背景,

9、知人論詩”的學習詩詞方法)    (1)學生閱讀白樸的生平資料。    (2)本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抒發(fā)自己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表達樂觀積極地對待人生)    五、誦讀頓悟,表達詩情    朗讀全曲,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律,讀出味道,更要讀出情感。    指名讀、教師范讀、齊讀。(滲透吟誦的技法“平長仄短,依字行腔”讀出詩文的聲韻之美。    六、拓讀積累,賞

10、析延情    (一)總結(jié)欣賞古詩詞的方法    (反復朗讀,了解詩意;品味語言,感悟意境;情景交融,體會感情;了解背景,知人論詩。    (二)出示馬致遠的天靜沙秋思,    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對比閱讀    思考題: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畫面?表達什么樣的感情?    2.天凈沙·秋思與天凈沙·秋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11、; (三)匯報交流   1.這首散曲描繪的是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1)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深秋晚景圖:(孤寂、蕭索、荒涼的景象)作者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巧妙組合,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圖。   (2)真切地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思鄉(xiāng)之情。(“斷腸人在天涯”是點晴之筆,點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懷。   2.配樂引讀天凈沙·秋思想象意境 ,讀出情感。   3.討論匯報第二個問題:天凈沙·秋思與天

12、凈沙·秋有那些共同點和不同點。   ( 共同點(1)曲牌相同(2)作者朝代相同(3)都寫了秋季、秋景,都寫了老樹、烏鴉(寫景的特點是將自然物精巧地組合在一起。)(4)寫了夕陽西下傍晚時的景色,景色都有令人凄涼的感覺。不同點:(1)題目不同(2)作者不同(3)景色也有不同(4)表達的情感不同。天凈沙·秋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處世態(tài)度;天凈沙·秋思表達天涯淪落人的凄苦孤寂之情。   4.配樂誦讀兩首元曲 板書設(shè)計:        &

13、#160;                  蕭瑟孤寂           天凈沙·秋    充滿活力     美麗秋景           

14、;                明朗絢麗                            凄涼之景           天凈沙·秋思               情景交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