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講-道路立體交叉設計9-2_第1頁
第32講-道路立體交叉設計9-2_第2頁
第32講-道路立體交叉設計9-2_第3頁
第32講-道路立體交叉設計9-2_第4頁
第32講-道路立體交叉設計9-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8/61一、匝道的基本形式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與相交道路的關系劃分:按匝道的功能及其與相交道路的關系劃分: 右轉匝道、左轉匝道。右轉匝道、左轉匝道。 1右轉匝道右轉匝道 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 匝道設計匝道設計 2021/8/622左轉匝道左轉匝道n 車輛須轉約車輛須轉約90270越過對向車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線構越過對向車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線構造物。造物。 n1)直接式:又稱定向式或左出左進式。)直接式:又稱定向式或左出左進式。左轉車輛直接從左左轉車輛直接從左側駛出,左轉彎,到相交道路的左側駛入。側駛出,左轉彎,到相交道路的左側駛入。 2021/8/632)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

2、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式匝道 n(1)左出右進式:)左出右進式: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 2021/8/64n(2)右出左進式:)右出左進式:左轉車輛從右側右轉駛出,在匝道上左左轉車輛從右側右轉駛出,在匝道上左轉,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側駛入。轉,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側駛入。 n(1)左出右進式:)左出右進式: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 2)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式匝道 2021/8/65n(

3、3)右出右進式:)右出右進式:左轉車輛都是右轉彎駛出和駛入,在匝左轉車輛都是右轉彎駛出和駛入,在匝道上左轉改變方向。道上左轉改變方向。 n(2)右出左進式:)右出左進式:左轉車輛從右側右轉駛出,在匝道上左左轉車輛從右側右轉駛出,在匝道上左轉,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側駛入。轉,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側駛入。 n(1)左出右進式:)左出右進式: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左轉車輛從左側直接駛出后左轉彎,到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相交道路時由右側駛入。 2)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稱半定向式匝道 2021/8/663)間接式:又稱環(huán)圈式)間接式:又稱環(huán)圈式n 左轉車輛先駛過正線跨線構

4、造物,然后向右回轉約左轉車輛先駛過正線跨線構造物,然后向右回轉約270達達到左轉的目的。到左轉的目的。n特點:特點:是右出右進;不需設構造物;匝道線形指標差。是右出右進;不需設構造物;匝道線形指標差。 2021/8/67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對稱性:對稱性: 2021/8/68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對稱性:對稱性: n 2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2021/8/69n 3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5、。 一個象限集中布置一個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對稱性:對稱性: n 2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2021/8/610兩個象限集中布置兩個象限集中布置 n 3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對稱性:對稱性: n 2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2021/8/611三個象限集中布置三個

6、象限集中布置 n 3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所有行駛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部分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對稱性:對稱性: n 2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任何一個方向左轉的車輛,均可在所有象限內完成左轉彎運行。彎運行。 2021/8/612三、匝道的設計依據(jù)三、匝道的設計依據(jù) n(一)立交的等級(一)立交的等級n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據(jù)相交道路的等級劃分為三級。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據(jù)相交道路的等級劃分為三級。 2021/8/613(二)匝道的設計速度(二)匝道的設計速度 n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主要是根據(jù)立交的等級、轉彎

7、交通量的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主要是根據(jù)立交的等級、轉彎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設費用等條件選定。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設費用等條件選定。 2021/8/614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圓曲線最小半徑匝道圓曲線最小半徑2021/8/615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平曲線半徑:n2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2021/8/616n (二)匝道的縱斷面(二)匝道的縱斷面n 1匝道最大縱坡匝道最大縱坡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四、匝道

8、的線形設計標準: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平曲線半徑:n2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2021/8/617n 2匝道豎曲線半徑及長度匝道豎曲線半徑及長度n (二)匝道的縱斷面(二)匝道的縱斷面n 1匝道最大縱坡匝道最大縱坡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四、匝道的線形設計標準: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平曲線半徑:n2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2021/8/618(三)匝道橫斷面及加寬(三)匝道橫斷面及加寬n1匝道橫斷面匝道橫斷面2021/8/619(三)匝道橫斷面及加寬(三)匝道橫斷面及加寬n1匝道橫斷面匝道橫斷面n2匝道圓曲

9、線加寬匝道圓曲線加寬2021/8/620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n1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2021/8/621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n1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n2超高值確定超高值確定2021/8/622n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n1 1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不設超高的圓曲線半徑n2 2超高值確定超高值確定n3超高過渡方式:超高過渡方式:n 繞行車道中心旋轉繞行車道中心旋轉n 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繞中央分隔帶邊緣旋轉 2021/8/623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端部設計端部設計n定義:定義

10、:端部是指匝道兩端分別與正線相連接的道口,它包括出端部是指匝道兩端分別與正線相連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變速車道及輔助車道等。入口、變速車道及輔助車道等。n一、出口與入口設計一、出口與入口設計n主線出、入口:主線出、入口:一般情況下主線出、入口應設在主線行車道的一般情況下主線出、入口應設在主線行車道的右側,出口位置應易于識別。右側,出口位置應易于識別。 n通視區(qū)域:通視區(qū)域:匝道匯入主線之前保持主線匝道匯入主線之前保持主線100m和匝道和匝道60m的三角的三角形區(qū)域內通視。形區(qū)域內通視。 2021/8/624n主線與匝道分流處的布置:分流處楔形端布置主線與匝道分流處的布置:分流處楔形端布置20

11、21/8/625 定義:定義:在匝道與正線連接的路段,為適應車輛變速行駛的在匝道與正線連接的路段,為適應車輛變速行駛的需要,而不致影響正線交通所設置的附加車道稱為變速車需要,而不致影響正線交通所設置的附加車道稱為變速車道。道。 減速車道:減速車道:車輛由正線駛入匝道時減速所需的附加車道稱車輛由正線駛入匝道時減速所需的附加車道稱為減速車道;為減速車道; 加速車道:加速車道:車輛從匝道駛入正線時加速所需的附加車道稱車輛從匝道駛入正線時加速所需的附加車道稱為加速車道。為加速車道。 1變速車道的形式:變速車道的形式: 平行式平行式 直接式直接式二、變速車道設計二、變速車道設計2021/8/626 1變

12、速車道的形式:變速車道的形式: (1)平行式:)平行式:在正線外側平行增設的一條附加車道在正線外側平行增設的一條附加車道。 二、變速車道設計二、變速車道設計n 原則上加速車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車道較長,平行式容易原則上加速車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車道較長,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變速車道端部應設漸變段與正線連接。布置。平行式變速車道端部應設漸變段與正線連接。2021/8/627n (2)直接式:)直接式:不設平行路段,由正線斜向漸變加寬,形成一條不設平行路段,由正線斜向漸變加寬,形成一條與匝道連接的附加車道。與匝道連接的附加車道。n原則上減速車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車道較短或雙車道的變原則上減速車

13、道采用直接式,另外加速車道較短或雙車道的變速車道應采用直接式。速車道應采用直接式。 1變速車道的形式:變速車道的形式: (1)平行式:)平行式:在正線外側平行增設的一條附加車道在正線外側平行增設的一條附加車道。 二、變速車道設計二、變速車道設計n 原則上加速車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車道較長,平行式容易原則上加速車道采用平行式,因加速車道較長,平行式容易布置。平行式變速車道端部應設漸變段與正線連接。布置。平行式變速車道端部應設漸變段與正線連接。2021/8/628l1變速車道的形式變速車道的形式二、變速車道設計二、變速車道設計n 2. 變速車道的長度變速車道的長度n 變速車道長度為加速或減速車道長

14、度與漸變段長度之和。變速車道長度為加速或減速車道長度與漸變段長度之和。 2021/8/629 一、收費站和收費廣場一、收費站和收費廣場 (一)收費道路上立交的布置(一)收費道路上立交的布置 1收費道路設置立交的辦法收費道路設置立交的辦法 第六節(jié)第六節(jié) 立體交叉的其他設計立體交叉的其他設計 主線主線2021/8/630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1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

15、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2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個收費站。 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相交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相交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3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相交高速公路與一般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

16、個收費站。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4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交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個收費站。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5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

17、交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個收費站。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6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交高速公路與其他高等級道路相交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個收費站。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

18、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7分段收費管理分段收費管理n 2)四路收費立交:)四路收費立交:n 一般只設一般只設1個收費站。個收費站。 1)三路收費立交:)三路收費立交:多采用喇叭形、多采用喇叭形、y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形及子葉式立交,只需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一個設在支線上的收費站。 2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常用收費立交的形式2021/8/638l(二)收費站(二)收費站n1設置位置:設置位置:n (1)直接設在主線上)直接設在主線上n 多用于主線收費路段的起、終點處;多用于主線收費路段的起、終點處;n (2)設在立交匝道或連接線上)設在立交匝道或連接線上 n 用于控制相交道路上的車輛進、出主線的收費。用于控制相交道路上的車輛進、出主線的收費。n2收費站車道數(shù):收費站車道數(shù):n 收費站所需的車道數(shù)應根據(jù)交通量、服務時間和服務水平三個收費站所需的車道數(shù)應根據(jù)交通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