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_第1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_第2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_第3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_第4頁
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我國民事審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比較法學視角下的分析 摘要:比較分析中國、日本、德國、美國、法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民事審級制度,可以看出我國審級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實際上,實行有條件的三審終審制更具合理性。為此,我國原有的兩審終審制必須加以改革,那就是實行以兩審終審為原則、以三審終審為例外的民事審級制度。關鍵詞:民事審級制度;比較法學;兩審終審制;三審終審制審級制度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法院組織體系層次設置,一方面指一件案件經(jīng)過幾級法院審理方告終結1.各國依據(jù)其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需要,審級制度的規(guī)定也不同,主要有兩審終審制和三審終審制。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美國等西方國家則采取三審終審制。而且即使同是采取三

2、審終審制,上訴審的范圍在各國也有所不同。本文試圖通過比較分析中外關于民事訴訟中審級制度的規(guī)定,從中吸取精華,用以改革和完善我國民事審級制度。一中外民事審級制度日本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及依照法律規(guī)定設立的下級法院行使。第一審管轄法院包括地方法院和簡易法院,在第一審中敗訴的當事人如果對簡易法院或地方法院的第一審終局判決不服,為了謀求更有利的判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控訴。具體而言,對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控訴由該地域的高等法院管轄;對簡易法院判決的控訴由該地域的地方法院管轄。所以,二審管轄法院也就包括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二審管轄法院的控訴審以第一審為基礎,可以提出新的訴訟材料,因此控訴審就以當事人謀求第

3、一審判決的變更為限,對事實問題和法律問題同時進行審理。在第二審中敗訴的當事人如果對高等法院作為第二審法院或作為第一審法院時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告;如果對地方法院作為第二審法院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高等法院提起上告。根據(jù)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311條第2項的規(guī)定,如果雙方當事人達成了保留共同提起上告的權利而不提起控訴的協(xié)議,就地方法院的判決可以直接向最高法院、就簡易法院的判決可以直接向高等法院進行上告。上告審是法律審,只審查原判決是否違反憲法或違反了民事訴訟法第312條第2項所列舉的六種程序法事項,而不審查原判決在認定事實上是否有誤,這是上告審與控訴審這兩種上訴審在審理范圍上

4、的不同之處。在日本審級制度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民訴法第303條第1項關于對濫用控訴權的制裁的規(guī)定:控訴審法院在駁回控訴請求的情況下,認為控訴人提起控訴只是以拖延訴訟的終了為目的時,可以命令控訴人繳納作為提起控訴的手續(xù)費應繳納金額的10倍以下的現(xiàn)金。這一規(guī)定在程序上對當事人濫用控訴權設置了障礙,有效防止了訴訟拖延2.德國由普通管轄法院管轄民事案件。普通管轄法院分為四級,包括地方法院、地區(qū)法院、高等地區(qū)上訴法院和聯(lián)邦法院。地方法院作為最低一級的法院,只處理涉訟金額在1萬馬克以下的民事爭議以及有關婚姻法、土地出租人和承租人關系的爭議。對地方法院所作的判決不服的,若民事爭議涉訟金額在1500馬克以上

5、,才可以控訴到地區(qū)法院,地區(qū)法院是終審法院;有關婚姻法的案件可控訴到高等地區(qū)上訴法院。地區(qū)法院除審理來自地方法院的控訴外,還是所有地方法院不審理的民事案件和商事案件的初審法院。對地區(qū)法院在控訴審中作出的終局判決不服,又可上告到聯(lián)邦法院或州的最高法院,聯(lián)邦法院或州最高法院是終審法院。雖然普通法院體系有四級,但個案的審理通常不超過三級,其中控訴審為法律審和事實審,上告審只進行法律審3.德國審級制度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確定級別管轄的標準比較明確、具體,易于操作。美國審級制度也采取三審終審制。美國的法院系統(tǒng)分為聯(lián)邦法院系統(tǒng)和州法院系統(tǒng),都實行三審終審。以聯(lián)邦法院系統(tǒng)為例,包括以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為初審法院、聯(lián)

6、邦上訴法院為二審法院、聯(lián)邦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的三級法院系統(tǒng)。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是聯(lián)邦法院的基層組織,主要是進行事實審,當事人如果對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可以向聯(lián)邦上訴法院提起上訴,上訴法院主要進行法律審,通常不對第一審法院業(yè)已認定的事實問題予以重新考慮,這是因為陪審團是事實認定者,而除了對證據(jù)是否足以作出合理裁決的有限考慮外,法院無權重新決定陪審團的裁決4.如果當事人對聯(lián)邦上訴法院作出的上訴判決不服,可以向聯(lián)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最高法院從總體上根據(jù)上訴所涉及法律問題的一般重要性以及具體案件的公共重要性,來行使其自由裁量權,以決定是否接受該上訴請求。一般而言,只有一小部分對上訴法院判決的上訴

7、才被接受。由于要對上訴案件進行選擇,在提交上訴理由、辯論以及判決時主要關注具有普遍意義的法律問題,這就使最高法院的職能更加近似于立法機關,向法律制定者方面轉變4.最高法院對于自己所接受的二次上訴案件只進行法律審,這也與其類似于立法機關的職能緊密相關。法國是司法法院與行政法院分立的雙軌法院體制。在眾多的司法法院中,審理民商事等非刑事案件的第一審法院為大審法院、小審法院、商事法院、勞動法院、社會保障法院和農(nóng)事租賃法院。除一定數(shù)額以下(即1.3萬法郎以下,對勞動法院一審判決提起的上訴,一定數(shù)額不得低于1.7萬法郎)的案件外,當事人可以對所有的一審終審判決以單方申請或共同申請的方式向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8、法國的上訴法院不受理一審案件,只審理上訴案件,而且?guī)缀跛械纳显V案件都由上訴法院管轄,但由于上訴法院存在嚴重的人財物不足及職業(yè)法官缺乏專門知識、對商事案件的審理力不從心等問題,使單純化的上訴程序在運作上經(jīng)常發(fā)生延遲現(xiàn)象,即形成所謂“瓶口”現(xiàn)象5.由于上訴審的經(jīng)常性遲延,不少當事人便通過上訴以期達到拖延債務履行的目的,對此,法國民訴法規(guī)定可在一審判決中附假執(zhí)行的宣告,以保障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xiàn)。當事人對上訴審的裁判不服時,可以向最高法院提出上告,法國最高法院的上告審與其他西方國家一樣,也不對上訴案件進行事實審,而只進行法律審,不對事實作出判決。我國臺灣地區(qū)實行三級三審制度。對第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

9、當事人可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訴,但如果第一審法院實行簡易訴訟程序,則仍由原審法院的合議庭進行第二審上訴程序。這種特殊的上訴制度目的在于迅速終結訴訟程序及便利當事人就近進行訴訟。對此制度,臺灣不少學者認為這實際上剝奪了當事人之上訴審級利益,甚為不妥。臺灣民事訴訟第二審實行事實審與法律審,重在判斷事實問題的正確性,同時也對一審終局判決在適用法律上進行審查。對高等法院作出的終局判決不服,只要符合上訴條件,即可向第三審法院提起上訴。第三審法院以統(tǒng)一法規(guī)之解釋適用為其目的,主要進行法律審,以第二審判決所確定的事實為第三審判決的基礎6.與上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民事審級制度相比,我國大陸的民事審級制度可謂是頗具特

10、色:其一是采取兩審終審制。當事人只要對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第一審判決不服,就可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而上一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局判決就是生效判決,不允許再次上訴。其二是一審法院包括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換言之我國法院系統(tǒng)內(nèi)所有級別的法院皆可成為第一審法院。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則有相對固定的初審法院、二審法院和終審法院。其三是我國二審法院,即終審法院的審理范圍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終審法院僅限于法律審不同,包括事實審和法律審,而且限于當事人的上訴請求范圍。其四是上訴的無限制性。只要是對一審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不服,無論判決性質、訴訟標的價額及上訴理由如何,都不妨礙

11、當事人提出上訴。這與我國臺灣地區(qū)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的規(guī)定不同。臺灣地區(qū)和其他一些國家對二次性上訴有一定的限制,如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第466條規(guī)定:對于財產(chǎn)權上訴之第二審判決,如因上訴所得之利益不逾十萬元者,不得上訴。依據(jù)法國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規(guī)定,訴額未達到1.3萬法郎的一審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對之提起上訴。德國民事訴訟法也規(guī)定對地方法院所作的判決不服的,只有民事爭議涉訟金額在1500馬克以上,才可以上訴至地區(qū)法院。美國也賦予了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權,可自由決定是否受理第二次上訴請求。這種規(guī)定無疑有利于節(jié)約訴訟資源,減輕法院的工作負擔。其五是上訴的循序漸進性。日美德等國實行飛躍上訴制度,法國民訴

12、法也規(guī)定對受上訴期限限制的第一審判決,在不能提出上訴時,可直接向最高法院上告。而我國采用兩審終審制,因而沒有規(guī)定飛躍上訴制度。二我國兩審終審制的弊端我國并非從一開始就采取兩審終審制,在中華民國時期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jù)地的法院都曾實行三審終審。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開始實行兩審終審制,在例外情況下,最高法院作為三審法院。1954年,我國頒布了人民法院組織法,正式確立了兩審終審制。但最高法院受理的第一審案件自然實行一審終審。 我國設立兩審終審制主要基于四點理由:第一,可以減少當事人訟累,方便當事人進行訴訟。我國地域遼闊,在一些地方交通極不方便,實行三審終審,審級過多,會使民事關系長期處于不穩(wěn)

13、定狀態(tài),給雙方當事人造成人力、物力、時間上的浪費。第二,可以使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擺脫審理具體案件的工作負擔,集中精力搞好審判業(yè)務的指導監(jiān)督。第三,我國的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可彌補審級少的不足,對確有錯誤的已生效判決,當事人可以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申請再審,法院也可以利用審判監(jiān)督程序予以糾正。第四,第三審僅作書面審和法律審,對案件事實部分不予過問,因而作用極為有限7.筆者認為,審級的功能在于通過對案件的多次審理,加強監(jiān)督,保證裁判的公正性。對當事人來說,多一個審級,就多一次權利救濟的機會。但審級太多,也會導致程序復雜,影響權利的行使,因此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民事案件數(shù)量年年上升,必須提

14、高效率,及時審理,審級不宜太多,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許多新型案件出現(xiàn)、案情比較復雜等情勢變化,兩審終審并不必然優(yōu)于三審終審。因為:1、過去我國經(jīng)濟比較落后,許多地方交通不便,有些人進城打一場官司所花的費用往往超過了勝訴所得的經(jīng)濟利益,所以,兩審終審對于邊遠地區(qū)的人們來說是更現(xiàn)實更經(jīng)濟的制度。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國國民生產(chǎn)總值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交通設施發(fā)展迅猛,到省城打官司對于大多數(shù)當事人來說已不是難事。同時隨著民事訴訟從以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為基本目的發(fā)展到以維護當事人權益為基本目的,當代之民事訴訟應更注重權利的保護,應賦予當事人最大限度的權利救濟機會和手

15、段。實行有條件的三審終審,則無疑使當事人增加了一次權利救濟的機會,而且只要制度設計合理,就不會造成訴訟拖延及當事人人力、物力、時間上的浪費。2、無庸置疑,我們應該肯定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指導監(jiān)督職能,但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監(jiān)督能力必須通過自身審判實踐的積累才能得以形成和提高,因為通過審判實踐,法官才能熟悉程序規(guī)則及實體法內(nèi)容,才能正確地指導下級法院的審判工作,也才能分辨下級法院的哪些審判活動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以進行正確有效的監(jiān)督。3、審判監(jiān)督程序只是對生效裁判進行的補救程序,它根本無法取代上訴審程序。裁判一旦生效就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一旦執(zhí)行完畢,試圖通過執(zhí)行回轉恢復到執(zhí)行前的

16、狀態(tài)只是美好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且執(zhí)行回轉的成本根本不比上訴審的成本低,在一定意義上說,執(zhí)行回轉也有損法律的威嚴、法院的權威。4、否認或輕視法律審的作用無疑是不理智的行為。法律審“不能以當事人的利益作解釋是從社會利益出發(fā)即法律差錯的揭露比糾正搞錯了的事實更為重要?!?因為由高等法院或最高法院進行的法律審有利于全國法律適用上的統(tǒng)一,而這對于一個國家實現(xiàn)司法公正具有不容質疑的價值??v觀我國數(shù)十年兩審終審制的司法實踐,該制度存在以下弊端:第一,民事訴訟法關于級別管轄的確定標準很不明確、不具體,過于含糊,難以操作。由于案件只經(jīng)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為得到較高級別法院更高水平的審理,當事人拉關系、走后

17、門,以期案件由較高級別法院進行初審,這無疑助長了司法腐敗,造成了管轄混亂。同時,最高法院作為一審法院時,只能實行一審終審,實際上剝奪了當事人的上訴權,影響了當事人的審級利益。第二,由于終審法院多為中級法院,級別較低,相對于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在辦案水平上也有差異而且在適用法律上也容易造成因地而異,不利于全國法律的統(tǒng)一適用,從而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等不正之風難以遏制。第三,第一審法院與第二審法院之間距離較近,不可避免地導致兩級法院之間情感上的親近,上級法院在第二審程序中有可能從情感出發(fā),先入為主地無意識地輕信原審法院的處理或有意識地偏袒原審法院的錯誤處理。第四,終審法院所在地靠近案發(fā)地,法院與當事人

18、之間存在各種聯(lián)系,使訴訟難以避免人情因素和偏私情緒,也影響司法的公正性。第五,雖然民訴法也賦予了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的初審權,但在實踐中這種權力很少運用,而且上訴案件的審理多在中級人民法院進行,高級人民法院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很少處理二審案件,所以,它們?nèi)狈嶋H處理案件的經(jīng)驗,對下級法院進行業(yè)務指導可能力不從心9.三我國審級制度之改革目前世界上實行三審終審制的國家并非實行絕對的三審終審,而是實行有條件的三審終審制。筆者認為這一制度是頗具合理性的。在民事訴訟中雖然強調賦予當事人最大限度的權利救濟機會和手段,但事無巨細都實行三審終審,勢必會造成訴訟的不經(jīng)濟。所以,筆者主張根據(jù)我國的國

19、情和歷史傳統(tǒng),針對原有兩審終審制的弊端進行改革,實行以兩審終審為原則,在特定情況下實行三審終審制。即根據(jù)案件性質、特點、訴訟標的額的大小以及審理過程中的某些影響公正審理的特殊情況確定實行三審終審制的原則界限。實行有條件的三審終審制,一是可以使初審與終審法院距離相對拉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下級法院之間“近親”關系的不良影響。二是提高終審法院的級別,有利于保證終審法院的業(yè)務水平,保證適用法律的正確性、統(tǒng)一性,提高辦案質量。三是可以使初審案件有機會到達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有利于高級別的法院更直接地接觸實際,總結審判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民事審判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10.在具體內(nèi)容上可進行如下改革:第一,適當縮小基

20、層人民法院的一審民事案件管轄權,相應擴大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民事案件管轄權。由于基層人民法院與當事人之間有較多聯(lián)系,包含更多的人情因素,因而基層人民法院往往難以公正地認定案件事實,公正地裁判。但是正因為這種人情因素的存在,使基層人民法院與當事人更親近,那么,基層人民法院在當事人之間進行調解的難度相對于上級法院較小,基層人民法院在化解糾紛、促成和解方面有更大的優(yōu)勢。鑒于此,應把涉訟金額較小的經(jīng)濟糾紛案件、一般債務糾紛、婚姻家庭案件、鄰里糾紛等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初審,復雜的民事案件則由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初審,吸取德國確定級別管轄標準的明確、具體、易操作的優(yōu)點,從而更適合我國目前法官整體素質不高的國

21、情。第二,對基層人民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所作的終局判決不服,當事人可以分別向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在上訴審中作出的終局判決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再向高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因為由基層人民法院進行初審的案件多為涉訟金額不大,利益沖突相對較小的民事案件,對這類案件若允許再次上訴,則是不經(jīng)濟的訴訟行為。同時,大多數(shù)民事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初審,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對高級人民法院經(jīng)過二審所作的判決只在特定情況下允許向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上訴。提高二審法院的級別,可以克服原二審終審制的一些弊端。所以,雖然在原則上仍實行二審終審,但這種改良后的二審終審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

22、第三審的審查范圍限于法律審。日本新民事訴訟法第312條第1項規(guī)定:“上告只限于以判決有憲法解釋錯誤或有其他違反憲法的事項為理由可以提起”,第2項規(guī)定對六種違反程序法事項的判決可以提起上告,第3項規(guī)定“向高等法院提起的上告,也可以將以違反法令明顯地影響判決作為上告的理由”11.美國最高法院在決定是否受理二次上訴的案件時,主要關注具有普遍意義的法律問題,即對判決所認定的事實不服而提起的二次上訴不予受理,對法律問題不服提起的二次上訴也只是當該法律問題具有普遍意義時才受理。德國民訴法也對允許上告的案件作了限制。由此可見,實行三審終審制的國家中,其第三審也是很少能夠真正啟動,多數(shù)案件經(jīng)過兩次審理即告終結,而且能夠進行第二次上訴審的案件都是基于對判決中的法律問題不服而提起的上訴。由于法律問題比案件事實更具主觀性,它依賴于適用者對它的理解與闡釋,而不同的主體往往對同一法條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為了使法律的適用統(tǒng)一化,并發(fā)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監(jiān)督職能,最高人民法院進行第三審的審查范圍應限于法律審,而不再糾纏于事實的認定,使第三審發(fā)揮統(tǒng)一全國法律適用的功能,從而為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司法解釋作鋪墊。第四,不可否認,三審終審由于比二審終審增加了一個審級,相對于二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