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國錦冷態(tài)通風措施_第1頁
(整理)國錦冷態(tài)通風措施_第2頁
(整理)國錦冷態(tài)通風措施_第3頁
(整理)國錦冷態(tài)通風措施_第4頁
(整理)國錦冷態(tài)通風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概述 22.編制依據23 .試驗目的24 .系統(tǒng)及主要設備技術規(guī)范 35 .調試內容56 .試驗前應具備的條件 67 .試驗工作程序 78 .試驗步驟89 .職責分工1010 .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 1111 .安全注意事項 1212 .環(huán)境因素的分析及控制措施 121.概述通過冷態(tài)通風試驗,對煙、風系統(tǒng)擋板安裝質量及調節(jié)特性進行檢測確認;對熱一、二次風、高壓流化風等風道中裝設的風量測量裝置進行標定,使 DCS 畫面的顯示值準確;進行布風板阻力特性試驗,料層阻力特性試驗、臨界流化風 量確定、布風均勻性試驗等空氣動力場試驗;為鍋爐啟動點火和安全、穩(wěn)定運行 提供參考依據。為了指導冷態(tài)通風試驗和

2、空氣動力場試驗的順利進行,保證系統(tǒng) 及設備能夠安全投入試運行,特制定本措施。2 .編制依據2.1 火力發(fā)電廠基本建設工程啟動調試及竣工驗收規(guī)程DL/T5347-20092.2 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guī)程第二部分鍋爐機組DL/T 5210.2-20092.3 火電工程啟動調試工作規(guī)定(2009年版)2.4 山西世紀中試電力科學技術有限公司與建設單位簽訂的調試合同2.5 工程調試大綱2.6 工程設計圖紙、設備說明書、設備銘牌3 .試驗目的試驗目標符合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guī)程第二部分:鍋爐機組(DL/T5210.2-2009)中有關系統(tǒng)及設備的各項質量標準要求,全部檢驗項目合 格率100%

3、,優(yōu)良率90%以上,滿足機組整套啟動要求。試驗主要考察煙風系統(tǒng)各 風量裝置的正確性,各風機的出力、布風板的阻力 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爐膛內流化質量是否良好。通過試驗對該鍋爐的空氣動力場 進行測試,提早發(fā)現問題,提早解決,確保機組安全啟動。專業(yè)調試人員應對調試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協(xié)調 解決,保證啟動調試工作順利進行。4 .系統(tǒng)及主要設備技術規(guī)范4.1 鍋爐技術規(guī)范本期工程配2臺東方鍋爐廠生產的 DG1070/17.4-II 2型CFB鍋爐。本鍋爐 為循環(huán)流化床、亞臨界參數,一次中間再熱自然循環(huán)汽包爐、緊身封閉、平衡通 風、固態(tài)排渣、全鋼架懸吊結構、爐頂設密封罩殼。鍋爐主要技術規(guī)

4、范見下表2-1。表2-1:鍋爐主要技術規(guī)范序號單位BMCRBECR空氣流量1空氣避熱器進口一次風m3/h478272kg/s166.12空氣避熱器進口二次風m3/h543943kg/s180.33空氣避熱器出口一次風m3/h879665kg/s166.14空氣預熱器出口二次風m3/h1001537kg/s180.3空氣溫度5空氣預熱器進口 一次風C356空氣預熱器進口二次風C357空氣避熱器出口一次風c2818空氣避熱器出口二次風c281風壓力9空預器進口一次風壓力kPa17.510空預器進口二次風壓力kPa12.4風氣阻力11空氣預熱2次風壓降kPa2.45E序號單位BMCRBECR12空預

5、器出口至爐膛的一次風壓降kPa1.113空氣預熱器二次風壓降kPa2.4514空預器出口至爐膛的二次風壓降kPa0.79715風室風帽阻力kPa5.54.2 煙風系統(tǒng)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內物料的循環(huán)是依靠一、二次風機機、流化風機和引風機提 供的動能來啟動和維持的。從一次風機出來的空氣分成三路送入爐膛: 第一路,經一次風空氣預熱器加 熱后的熱風從兩側墻進入爐膛底部的水冷風室,通過布置在布風板上的風帽使床 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過爐膛的氣固兩相流;第二路,熱風用于爐前分布式多點 給煤;第三路,未經預熱器加熱的冷風作為播煤密封風送入給煤機。經二次風空氣預熱器加熱后的熱二次風直接經爐膛下部前后墻的二次風箱 分

6、三層送入爐膛。煙氣及其攜帶的固體粒子離開爐膛,通過布置在水冷壁后墻上的分離器進口煙道進入旋風分離器,在分離器里絕大部分物料顆粒從煙氣流中分離出來;另一部分煙氣流則通過旋風分離器中心筒引出, 由分離器出口煙道引至尾部豎井煙 道,從前包墻及中間包墻上部的煙窗進入前后煙道并向下流動,沖刷布置其中的水平對流受熱面管組,將熱量傳遞給受熱面,而后煙氣流經鰭片管省煤器、 空氣 預熱器后再進入除塵器,最后,由引風機抽進煙囪,排入大氣?!癠”閥回料器共配備有三臺高壓頭的流化風機,每臺風機出力為50%,正常運行時,其中兩臺運行、一臺備用。鍋爐采用平衡通風, 壓力平衡點位于爐膛出口 ; 在整個煙風系統(tǒng)中均要求 設有

7、調節(jié)擋板,運行時便于控制、調節(jié) 各路風的流程示意如下:一次風流程:一播煤風一空預器一次風機十一 一次風道燃燒器一布風板一爐膛給煤密封風二次風流程:二次風機一一床上點火燃燒器空預器一上二次環(huán)形風風箱一下二次環(huán)形風風箱一爐膛高壓流化風流程高壓流化風機1 一高壓流化風機2一高壓流化風機3一回料器松動風室一返料腿一- 爐膛 回料器松動風室一返料腿一- 爐膛回料器返料風室一返料腿一- 爐膛4.3測點位置及數量測點位置及數量見表2-2名稱標定孔位置測孔數量一次風空預器出口熱一次風2X3播煤風母管2X1二次風空預器出口熱二次風2X3二次風環(huán)形風箱4X3返料風返料流化風管3X3流化風母管1X1表2-2:測點位

8、置及數量5.調試內容5.1 冷態(tài)通風試驗。5.1.1 煙、風系統(tǒng)中各風門擋板全面動態(tài)檢查5.1.2 各風機動態(tài)檢;5.1.3 對煙風系統(tǒng)各風壓DCS顯示值進行動態(tài)確認;5.1.4 對一、二次風流量測量裝置的DCS顯示值進行實測標定5.2爐內空氣動力場試驗;5.2.1 布風板阻力特性試驗;5.2.2 料層阻力特性計算;5.2.3 臨界流化風量確定;5.2.4 布風均勻性試驗。6 .試驗前應具備的條件6.1 爐水壓、風壓試驗結束,并經驗收合格;6.2 煙風系統(tǒng)安裝保溫工作結束;煙道內外腳手架拆除,垃圾、雜物清理干凈;6.3 試運現場道路暢通、溝蓋板齊全、照明充足等;6.4 低溫烘爐已完成;6.5

9、爐膛、布風板、料腿內應清潔;風帽安裝牢固,風帽小孔暢通;風帽小孔與耐火層的距離符合圖紙要求;耐火層應平整;6.6 各輔機動力電源可靠;6.7 各輔機的聯鎖、保護試驗完畢,邏輯正確、動作可靠;6.8 弓I、二次、一次、流化風機8小時試運結束,驗收合格;6.9 煙風系統(tǒng)所有的風門擋板操作試驗完畢,可以遠方操作。 DCS顯示值、就地 開度指示、實際位置相符,開關方向正確,動作靈活;6.10 煙風系統(tǒng)中所有風壓、風溫、風量 DCS顯示齊全、準確;6.11 DCS系統(tǒng)有關風壓、風溫、風量、爐膛負壓等顯示值正確;6.12 所有測量元件安裝完畢,標定測點按調試要求安裝完畢,并根據測點位置需 要搭設平臺,在光

10、線不足處增設臨時照明,以方便測量;6.13 試驗所需床料(底料)已備齊選用流化床鍋爐灰渣作為本次試驗的床料,裝填床料厚約1100 mm。床料質量要求:干凈、干燥、 粒度 5mm,含碳量不大于3.5%;6.14 試運現場通訊設備方便可用;6.15 準備檢修工具、材料等;6.16 準備試驗用的記錄表格;6.17 準備試驗用的儀器,見表2-3表2-3:試驗用的儀器名稱數量備注皮托管3支長度0.5m2.5m微壓計4個W 01000Pa風速儀2臺里程080m/sU形管(或其他)壓力計12個量程010kPa大氣壓力表1個量程80106kPa空氣溫度計2-50 100 c7 .試驗工作程序冷態(tài)通風和空氣動力

11、場試驗工作流程見表2-4:表2-4:冷態(tài)通風和空氣動力場試驗工作流程表廳P內容備注1調試措施審批,并作技術交底2風系統(tǒng)檔板的檢查確認見煙風擋板確認表3各風機啟動前的隔查4煙風系統(tǒng)大風量吹掃風機不得超過額定電流5煙風系統(tǒng)的有關表計投入運行、調校6風機順控系統(tǒng)(SCS)聯鎖保護試驗見試驗單7二次風風量測量裝置的標定表盤記錄、現場實測8一次風風量測量裝置的標定表盤記錄、現場實測9返料風量標定表盤記錄、現場實測10布風板阻力特性試驗表盤記錄11料層阻力特性試驗床間裝料、表盤記錄12布風均勻性試驗現場觀察13回料器特性觀察試驗現場觀察、表盤記錄14數據整理、計算,編寫試驗項目專題報告8 .試驗步驟8.1

12、 風系統(tǒng)檔板的檢查確認確認風門、檔板就地及 DCS顯示開、關動作正常、方向正確,全開、全關 到位,狀態(tài)顯示正確,清單詳見“煙風檔板檢查確認表”。8.2 各風機啟動前的檢查8.2.1 檢查引風機、二次風機、一次風機、和高壓流化風機安裝工作結束。煙風 道內清理干凈,煙風道內的工作人員已全部撤出,所有的人孔封閉;8.2.2 各風機周圍的溝蓋板齊全,有關的臨時腳手架拆除,道路暢通、照明充足;8.2.3 各風機、電機地角螺絲齊全,固定良好;8.2.4 各風機出、入口門關閉,各風門、檔板的執(zhí)行器連接良好;8.2.5 各風機冷卻水正常。8.3 煙風系統(tǒng)大風量吹掃按運行規(guī)程啟動引、高流、二次、一次、風機正常后

13、,維持爐膛負壓,風機 不得超過額定電流,對爐膛進行大風量吹掃:在風機運行期間應派專人對各風機進行監(jiān)護,注意監(jiān)視風機振動、軸承溫度的變化情況。8.4 煙風系統(tǒng)的所有表計投入運行吹掃結束后,投入各有關的風壓、風量表計。改變風機負荷,觀察表計的變化情況,對不變化或變化明顯有誤的進行處理。8.5 二次風風量測量裝置的標定8.5.1 按電廠運行規(guī)程 啟動引風機、二次風機,保持爐膛負壓50+ 50Pa; 8.5.2記錄空載電流后,進行三個不同出力下二次風標定試驗。用標準皮托管(或 電子風速儀)在二次風箱入口等測點處測量其動壓(風速)、靜壓,二次風機入 口測量大氣壓力和溫度。同時,運行人員在表盤記錄DCS顯

14、示值:工況編號、風機電流、各部風壓、流量等參數,每 15分鐘一次;8.5.3 實測風量與DCS顯示值進行比較,如果有偏差,應及時處理;8.5.4 比較兩側風量的偏差,如果偏差較大,則需要分析原因,消缺處理。8.6 一次風量測量裝置的標定8.6.1 按電廠運行規(guī)程 啟動引風機、一次風機,保持爐膛負壓 5050Pa。8.6.2 記錄空載電流后,選取三個不同試驗工況,用標準皮托管(或電子風速儀) 在主一次風等測點處測量其動壓(風速)、靜壓,一次風機入口測量大氣壓力和 溫度,同時,運行人員在表盤記錄 DCS顯示值:工況編號、風機電流、各部風 壓、流量等參數,每15分鐘一次。8.6.3 實測風量與DCS

15、顯示值進行比較,如果有偏差,應及時處理。8.6.4 比較兩側風量的偏差,如果偏差較大,則需要分析原因,消缺處理。8.7 布風板阻力特性試驗8.7.1 運行人員按電廠運行規(guī)程檢查設備、系統(tǒng)后,按啟動程序依次啟動引 風機、二、一次風機,記錄空載電流后,維持爐膛負壓在-5050Pa,即可開始試驗。調節(jié)風機風量,并記錄每個工況下主一次風量和風室壓力等運行參數。(另有記錄表)。8.8 床壓特性試驗8.8.1 布風板清理干凈后,裝填床料高度分別為 700 mm、900mm和1100mm。8.8.2 運行人員按 電廠鍋爐運行規(guī)程檢查設備、系統(tǒng)后,按啟動程序依次啟 動引風機、二、一次風機,記錄空載電流后,維持

16、爐膛負壓在 -5050Pa,即可 開始試驗。試驗19個工況:一次風機入口擋板全開,緩慢改變液耦勺管開度, 記錄相應開度下的主一次風量、風室壓力、床壓等參數。(另有記錄表)。8.9 臨界流化風量確定在料層阻力與主一次風量的關系曲線上可以觀察到,初試階段隨著主一次 風量的增加,料層阻力逐漸增加,當風量超過某一數值時,繼續(xù)增大主一次風量, 料層阻力基本不變時,該風量即為臨界流化風量。8.10 布風均勻性試驗料層阻力試驗后,關小二次風機液耦勺管開度(約10%),維持爐膛負壓在-30-80Pa,平緩地增加主一次風量,使床料達到臨界流化狀態(tài),保持 1-2分鐘 后,迅速停運一、二次風機、流化風機和引風機,檢

17、查床面是否平整:床面凸起 之處,則表明該處風量小,可能有風帽堵塞;床面低洼處說明風量大,可能有風帽脫落、漏孔等,應查明原因,并及時處理8.11 數據整理、計算,編寫試驗報告9 .職責分工9安裝單位1.1.1 負責分部試運的組織工作。1.1.2 負責試運設備的檢修、維護及消缺工作。1.1.3 負責試驗測點的加工、安裝;試驗用臨時照明、臨時平臺的搭設1.1.4 配合調試單位進行冷態(tài)通風及空氣動力場調試工作。1.1.5 負責該系統(tǒng)分部試運后的簽證工作。1.2 生產單位1.2.1 負責系統(tǒng)及設備的掛牌工作。1.2.2 準備運行的規(guī)程、工具、和記錄報表等。1.2.3 負責系統(tǒng)試運中的設備啟停,運行調整及

18、事故處理。1.2.4 負責試運中的運行日志、設備巡檢及正常維護工作。1.2.5 參加冷態(tài)通風及空氣動力場調試工作,做好試驗表盤記錄。1.3 調試單位職責1.3.1 負責試運措施(方案)的編制工作。1.3.2 準備有關測試用儀器、儀表及工具。1.3.3 負責冷態(tài)通風及空氣動力場調試工作。1.3.4 負責試驗數據的現場記錄及整理工作。1.3.5 填寫試運質量驗評表。1.3.6 參加分部試運后的驗收簽證。1.3.7 編寫調試報告。1.4 監(jiān)理單位職責參加各項試驗,主持聯合檢查,簽證等試驗質量驗評工作。10 .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本次試驗過程中的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見表2-5表2-5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

19、施表廳P風險 辨識風險描述與分析控制前 風險等 級控制措施控制后 風險等 級1試驗著裝作業(yè)人員進入作業(yè)現場 不戴安全帽,/、穿工作 服。高進入試驗現場,試驗人員必 須止確佩戴安全帽,穿工作 服。低2安全跑離1與轉動機械保持距離不 夠中試驗人員應注意保持與轉動 機械的安全距離低3安全距離2與帶電設備保持距離不 夠中根據帶電設備的電壓等級, 試驗人員應注意保持匕帶電 體的安全距離/、應小于安 規(guī)中規(guī)定的距離低4安全警示試驗運行設備和控制臺 不懸掛試驗設備勿動! 危險! ”的標示牌,會使 非試驗人員誤入試驗場 地,造成試驗人員的人身 傷害和試驗設備的損壞中試驗運行設備和控制臺懸掛試驗設備勿動!危險!

20、 ”的標 示牌,有專人監(jiān)護,嚴禁非 試驗人員進入試驗場地和控 制臺誤操作低5高空墜落登高作業(yè)可能會發(fā)生高 空墜落和設備損壞高工作中如需使用登高工具 時,作業(yè)人員必須系好安全 帶,同時應做好就地測點測 量人員高空摔跌的安全措施低6試驗儀器 靜電損害試驗中儀器接地不良,可 能會造成試驗人員傷害 和儀器損壞中試驗器具的接地端和金屬外 殼應可靠接地,試驗儀器與 設備的接線應牢固可靠低7未用聽力 保護裝置試驗人員未使用聽力保 護裝置中試驗人員應使用聽力保護裝 置低8無技本審 核與交底 工作未進行試驗前的技術措 施審核與交底,是造成事 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試驗前應認真進行試驗技術 交底,要求各方對技木措施 審核并由主管領導簽字,并 向電力調度提出試驗申請。低9亂拉試驗 電源亂拉試驗電源,可能會引 起運行設備的工作電源 的異常,造成運行設備誤 動、拒動事故。中試驗電源應有業(yè)主單位電氣 專業(yè)在試驗電源柜或者指定 電源箱接取,嚴禁從運行設 備上接取。低10事故原因 不明,繼 續(xù)工作試驗工作過程中發(fā)現疑 問或異常后繼續(xù)工作,有 可能造成事故擴大的嚴中工作過程中發(fā)現疑問或異常 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查明原低重后果。因并解決后再進行卜一步工 作。11腳手架搭 設不牢固腳手架搭設不牢固造成 傷害中使用腳手架前必須驗收合格低12連鎖保護 試驗不全連鎖保護試驗不全導致 事故發(fā)生中連鎖保護試驗必須驗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