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的形成和應用》同步習題1_第1頁
《配合物的形成和應用》同步習題1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配合物的形成和應用同步習題1. 下列物質中:H33,B(0H)4,CH3COO,NH3CH4 含有配位鍵的是()A.B.C.D .【解析】 氧原子有孤電子對,H+和 B3+有空軌道,故可形成配位鍵。【答案】 A2.在配合物中,一般作為中心原子的元素是 ()A.非金屬元素 B.過渡金屬元素C.金屬元素D .川 B忸族元素【解析】 中心原子一般是過渡金屬元素的離子,但也可以是過渡金屬元素的原子。【答案】 B3下列不能作為配合物配位體的是()AH2OBNH3C. CH4D. Cl 【解析】 配位體是含有孤電子對的分子或離子,如NH3 H20 Cl、Br、I 、CN-、HXSCN-等。由于 CH4 電

2、子式為 HXXCXH,可以看出 C 與 H 完全成鍵,無孤電子對。H【答案】 C4.下列配合物中配位數(shù)為 2 的是()A. Ag(NH3)2 B . PtCl2(NH3)2C. Co(NH3)63 D . Ni(CN)42 【解析】 配位數(shù)是指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或分子的數(shù)目,B、D 兩項配位數(shù)為 4, C項配位數(shù)為 6?!敬鸢浮?A5 .在Co(NH3)63 +中,與中心離子形成配位鍵的是()A. N 原子 B . H 原子C. Co 原子 D . N、H 兩種原子同時【解析】 本題考查配合物的基本組成。Co(NH3)63 +中,中心離子是 Co3+,配位原子是N 原子。【答案】 A6.

3、由配位鍵形成的離子Pt(NH3)62 +和PtCI42 中,兩個中心離子鉑的化合價是()A8 B 6C4 D 2【解析】 本題考查中心離子的化合價。 經(jīng)簡單計算可知: Pt(NH3)62 和 PtCl42 中, 兩個中心離子鉑的化合價都是2。【答案】 D7 .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 溶液,不能生成 AgCI 沉淀的是()ACo(NH3)4Cl2ClB. Co(NH3)3CI3C. Co(NH3)6CI3D. Co(NH3)5CICI2【解析】 在配合物中, 內界以配位鍵結合很牢固,難以在溶液中電離;而內界和外界之間以離子鍵相結合,在溶液中能夠完全電離。不難看出A C、D 三項中配合

4、物在水中均電離產生 CI ,而 B 項無外界離子,不能電離。【答案】 B8.向盛有硫酸銅水溶液的試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難溶物,繼續(xù)添加氨水,難溶物溶解得到深藍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對此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應前后Cu2+的濃度不變B.沉淀溶解后,將生成深藍色的配合物離子Cu(NH3)42 +C.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沒有發(fā)生變化D.在Cu(NH3)42 +中,Cu2+給出孤電子對,NH3提供空軌道【解析】 反應后所得溶液呈藍色是因為其中生成了 Cu(NH3)42 ,由于形成了配離子, Cu2+失去了原有的性質,Cu2+濃度減小,A 不正確,B 正確

5、;反應后加極性小的乙醇,會生成深藍色晶體,C 不正確;在Cu(NH3)42 +中 Cu2+作中心原子提供空軌道,NH3 乍配位體提供孤電子對?!敬鸢浮?B9.已知 Zn2+的 4s 和 4p 軌道可以形成 sp3 型雜化軌道,那么ZnCI42 的空間構型為()A.直線形 B .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體型 D .正八面體型【答案】 C10.下列過程與配合物的形成無關的是()A. 除去 Fe 粉中的 SiO2 可用強堿溶液B. 向一定量的 AgNO 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C. 向 Fe3 +溶液中加入 KSCI 溶液D. 向一定量的 CuSO 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解析】A 項, 除去 Fe

6、粉中的 SiO2,是利用了 SiO2 可與強堿反應的化學性質, 與配合物的 形成無關;B 項,AgNO 與氨水反應,先生成 AgOK 淀,再生成Ag(NH3)2 +; C 項,F(xiàn)e3+與KSCf 反應生成配離子Fe(SCN)n(3 n) + (n = 16) ; D 項,CuSO 與氨水反應生成 Cu(OH)2 沉淀,氨水過量時生成 Cu(NH3)42 +。【答案】 A11.(2013 徐州高二質檢)NH3 可以和許多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1)_在Cu(NH3)42 +中,Cu2+的_ 接受了 NH 分子提供的 _ ,形成了 _鍵。配合物Cu(NH3)4CI2 中含有 4 個配位鍵,若用 2

7、個 N2H4 弋替其中的 2 個 NH3 得到的配合物Cu(NH3)2(N2H4)2CI2 中含有配位鍵的個數(shù)為 _ 。Zn2 +也能與 NH3 形成配合物離子Zn(NH3)42 +。配位體 NH3子空間構型為 _ ;在Zn (NH3)42 +中,Zn 2 +位于正四面體中心,N 位于正四面體的頂點,試在下圖中表示Zn(NH3)42 +中 Zn2 +與 N 之間的化學鍵 _ 。【解析】 (1)NH3 作為配位體,提供了孤電子對。由化學式可看出替換后的配合物中配位體有4 個,仍含有 4 個配位鍵。氨氣分子的空間構型是三角錐型,Zn(NH3)42 +中 Zn2 +與 N 之間的化學鍵應該是 N 原

8、子提供孤電子對,Zn2 +提供空軌道的配位鍵。【答案】(1)空軌道孤電子對 配位 (2)412.(1)鎳易形成配合物,如 Ni(CO)4、Ni(NH3)62 +等。寫出一種與配位體 COT 為等電子體的陰離子(3)三角錐型配位體 NH3 中 N 原子的雜化類型為_ ,它可用作制冷劑的原因是若Ni(NH3)62 +為正八面體構型,則 Ni(CO)2(NH3)42 +的結構有 _ 種。(2)Co(NH3)5BrSO4 可形成兩種鈷的配合物。已知兩種配合物的化學式分別為Co(NH3)5BrSO4 和Co(SO4)(NH3)5Br,若在第一種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I2 溶液時,現(xiàn)象是_ ;若在第二種

9、配合物的溶液中加入BaCI2 溶液時,現(xiàn)象是_ ,若加入 AgNO3溶液時,現(xiàn)象是 _ 。【解析】(2)由配合物的化學式知,Co(NH3)5BrSO4 溶液中 Br 不是游離的溴離子,而 SO2-是游離的;Co(SO4)(NH3)5Br 中 SO不是游離的離子,而 Br 是游離的。【答案】(1)CN (合理即可)sp3 液態(tài)氨汽化時需吸收大量的熱2(2) 產生白色沉淀 無明顯現(xiàn)象 產生淡黃色沉淀1 3水是生命之源, 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化學實驗和科學研究中, 水也是一種常用 的試劑。(1) 寫出與 H2O 分子電子數(shù)相等的微粒 _(寫一個即可)。(2) 水分子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得到一個H

10、+,形成水合氫離子(H3O+ )。下列對上述過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_ (填序號 )。A. 氧原子的雜化類型發(fā)生了改變B. 微粒的形狀發(fā)生了改變C. 微粒的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D. 微粒中的鍵角發(fā)生了改變(3) 將白色的無水 CuSO 固體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藍色,是因為生成了一種呈藍色的配位數(shù)是4 的 配 合 物 離 子 , 請 寫 出 生 成 此 配 合 物 離 子 的 離 子 方 程 式 :【解析】(2)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采取 sp3 雜化, 形成 4 個雜化軌道, 其中 2 個軌道是由孤電子 對占據(jù)的,依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孤電子對也參與互相排斥,使水分子的空間構型呈V形。在一定條件下,水分

11、子和氫離子結合形成配位鍵,這樣氧原子和3 個氫原子間的共用電子對和剩下的一個孤電子對相互排斥, 形成了三角錐型結構, 同時其鍵角也發(fā)生了改變, 形 成的微粒兼有水分子和氫離子的性質,故只有A 項不正確?!敬鸢浮?(1)NH3(或 NH、CH4 NK、HF 等) (2)A (3)Cu2 + 4H2O=Cu(H2O)42 +14.KSCI 溶液是檢驗 Fe3+的理想試劑。(1) 向試管中的 FeCI3 溶液滴加少量 KSCI 溶液,產生的現(xiàn)象是 _。(2) FeCl3 與 KSC 反應可生成Fe(SCN)n(3 n) + (n 為 16 的整數(shù))式的配合物離子。向試管中的 FeCI3 溶液滴加 K

12、SCI 溶液,當溶液中 Cl 與 K+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3 : 2 時,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為 _(3) 若含離子Fe(SCN)n(3 n) + (n 為 16 的整數(shù))的配合物中沒有離子鍵,則該配合物的化學式為 _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配合物的組成、結構、表示方法及其應用。CI 與 K+的物質的量 之比為 3 : 2, FeCI3 與 KSCN 勺物質的量之比為 1 : 2。Fe(SCN)n(3 n) +中沒有離子鍵, Fe(SCN)n(3- n) +為 Fe(SCN)3?!敬鸢浮?(1)溶液由黃色變?yōu)檠t色 (2)FeCl3 + 2KSCN=Fe(SCN)2CI + 2KCI(3)Fe(

13、SCN)315.配位鍵是一種特殊的共價鍵,即共用電子對由某原子單方面提供和另一缺電子的粒子結合。如 NK 就是由 NH3(氮原子提供電子對)和 H+ (缺電子)通過配位鍵形成的。 據(jù)此,回答下 列問題:(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鍵的是 _。A. CO2B. H3O+C. CH4D. NH4CI科學家對 H2O2 吉構的認識經(jīng)歷了較為漫長的過程,最初科學家提出了兩種觀點:II、甲:i .1 I 、乙:H-O 0 H,式中 3O 表示配位鍵,在化學反應中O 鍵遇到還/H原劑時易斷裂?;瘜W家 Baeyer 和 Villiyer 為研究 H2O2 勺結構,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a .將 C2H5O 與濃 H2SO 反應生成(C2H5)2SO4 和水;b .將制得的(C2H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