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實驗實驗報告_第1頁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實驗實驗報告_第2頁
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實驗實驗報告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混凝土用砂、石等骨料實驗實驗報告學號:2010010131班號:結02實驗日期:實驗者:陳偉同組人:吳一然建筑材料第三次實驗實驗目的1、學習砂篩分析和石子搗實密度的試驗方法;2、通過砂的篩分析實驗,判斷砂的粗、細和砂的級配是否合格;3、了解石子的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指標松堆密度等試驗方法;4、了解輕骨料的筒壓強度測試方法。二、實驗內容1、砂表觀密度測定;2、砂篩分析試驗;3、石子搗實密度試驗;4、 石子針狀、片狀顆粒含量測定(演示);5、 石子壓碎指標測定(演示);6、輕骨料筒壓強度試驗(演示)。三、實驗原理1、表觀密度的定義:3包含閉孔體積在內的單位體積的質量 ,稱材料的表觀密度。(單位:

2、g/cm),如果兩 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結果之差大于0.02g/cm 3,應重新進行實驗。2、細度模數(shù):砂的粗細程度用通過累計篩余百分比計算的細度模數(shù)(M)表示,其計算公式為(A2 A3 ' A4 ' A5 ' A6) _ 5 AiX100 a(1)式中,A1、A2A6分別為5.00、2.500.160 mm孔篩上的累計篩余 百分率;(2)砂按細度模數(shù)(Mx)分粗、中、細和特細四種規(guī)格,由所測細度模數(shù)按規(guī)定 評定該砂樣的粗細程度;(3)用 M=3.73.1 為粗砂,3.02.3 為中砂,2.21.6 為細砂,1.50.7 為特細砂來評定該砂的粗細程度。并

3、根據(jù)0.630mm篩所在的區(qū)間判斷砂子屬于哪個/2/BDIE嶇E區(qū)累計篩余百分比在 85%71%屬于I區(qū),在70%41%勺屬于n 區(qū),在 40%16%的屬于川區(qū)。3、石子搗實密度實驗要求及說明:1) 通過對兩種單粒級石子不同比例的搭配,觀察其搗實密度的變化 ,畫出石子比例和搗實密度的曲線,并進行分析;2) 實驗使用的石子是石灰?guī)r碎石,粒徑分別為5 10mm,10-20mm單粒級;3) 所用容積升體積為10L;4) 石子的稱量總質量為 20Kg。3、壓碎指標表示石子抵抗壓碎的能力,是間接的推測其相應的強度的一種方法四、實驗步驟1、測量砂的表觀密度(1 )實驗儀器:天平(量程1kg,精度1g);容

4、量瓶(500ml);干燥箱;干燥器。(2 )實驗步驟:-稱取烘干的試樣300g( m),裝入盛有半瓶冷開水的容量瓶中,搖動容量瓶,使得液面與瓶頸 500ml刻度線平齊。塞緊瓶塞,擦干外m ;清洗瓶內外,在裝入上述相同的冷開水至瓶頸 擦干外面水分,稱量其質量 m;3 (0.01g/cm )使試樣充分攪動以排除氣泡;-打開瓶塞并添加水, 面水分,稱量其質量500ml-倒出瓶中的水和試樣, 刻度線處。塞緊瓶塞,-取水的密度為1g/cm3,用下述公式計算砂的表觀密度% = T一- x Pm0.02g/cm 3,應-以兩次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如兩次結果之差大于 重新進行實驗。(3)實驗注意事項-

5、300g砂子裝入容量瓶后,不要馬上稱重應搖晃容量瓶,排除氣泡。-容量瓶上面有一刻線,兩次加水一定是凹面相齊。-注意300g砂子要全部加入容量瓶,不要丟或有剩余。2、篩分析實驗(1)實驗儀器:篩(10; 5.0 ; 2.5 ; 1.25 ; 0.63 ; 0.315 ; 0.16); 篩底電子秤。(2 )實驗步驟:-稱取砂500g。將篩子按篩孔由大到小疊合起來,附上篩底。將砂樣倒入 最上層(孔徑為5mm篩中;-用手篩動篩子,篩至每分鐘通過量小于試樣總量的0.1%為止;-稱取各號篩上上的篩余量;-計算分計篩余百分率:各號篩上篩余量除以試樣總質量(精確至0.1%);-計算累計篩余百分率:每號篩上孔徑

6、大于和等于該篩孔徑的各篩上的的分計篩余百分率之和(精確至0.1%);并繪制砂的篩分曲線;-計算砂的細度模數(shù);-畫砂的篩分析曲線。(3)結果評定:1)砂的粗細;2)砂的級配是否合格。3、石子搗實密度實驗(1)實驗儀器:臺秤(量程:50kg,精度50g);容量筒:容積為 10 升(DmaxW 25mm寸)、20 升(Dmax=31.5mm或 40.0mm時)。 (本實驗中用的是10升的容量筒)(2 )實驗步驟:-稱取容量筒自身的質量 m;-稱取以搗實狀態(tài)填充容量筒的試樣和容量筒的總質量m;-由容量筒中試樣的質量(m- m)和容量筒的體積(V)計算搗實密度。岀,一 m .P =4、石子針片狀顆粒含量

7、的測定(1)實驗儀器:針狀規(guī)準儀和片狀規(guī)準儀(2 )實驗步驟:-依據(jù)石子的最大粒徑,按下表進行有代表性取樣并篩分;Dmax mm1016202531.540最少取樣量:kg0.3L02.03.05.010,0-用規(guī)準儀按下表對試樣逐粒進行檢驗,凡顆粒長度大于針狀規(guī)準儀者為針狀 顆粒;厚度小于片狀規(guī)準儀上相應孔寬者為片狀顆粒;粒級(UUH)5-1QIQ-1615-2020-2525-31531.5-40片狀規(guī)準儀上 相對應的孔寬(min35,27,29113針狀規(guī)港儀上 栢對應的間IS31.243.25467,885.«5、石子壓碎指標測定(1)實驗儀器:壓碎指標測定儀;壓力試驗機;2

8、.5m m篩子;電子秤。(2)試樣制備:標準試樣應采用10-20mm的顆粒,并在氣干狀態(tài)下進行試驗。試驗前,先將試樣篩去 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顆粒,再用針狀和片狀規(guī)準 儀剔除其針狀和片狀顆粒,然后稱取每份3Kg的試樣3份備用。(3 )實驗步驟:-置圓筒于底盤上,取試樣一份,分二層裝入筒內。每裝完一層試樣后,在底盤下面墊放一直徑為10m m的圓鋼筋,將筒按住,左右交替顛擊地面各25下。第二層顛實后,試樣表面距底的高度應控制為100mm左右;-整平試樣表面,把加壓頭裝好(注意應使加壓頭保持平正),放到試驗機上在160-300S內均勻地加荷到 200KN穩(wěn)定5s,然后卸載,取出測定筒。倒 出

9、筒中的試樣并秤其質量( M),用孔徑為2.5mm的篩篩除被壓碎的細粒,秤 量剩留在篩上的試樣重量( M)。(4)壓碎指標值試驗結果計算:壓碎指標值 S a= ( M- M) / M 0 X 100%M0試樣重量(g);M壓碎試驗后篩余的試樣重量(g)6、輕集料筒壓強度試驗(1 )實驗步驟:-篩取10-20mm粒級(粉煤灰陶粒允許10-15mm的粒徑)的試樣 5L,其中10-15mm的粒徑的體積含量應占 50%-70%-用承壓筒裝試樣,分別測定3次松散料重,取其算術平均值。對天然的輕集 料,取測得的平均松散料重,乘以1.15的填充系數(shù)作為試樣量,對其他的輕集料,則乘以1.10的填充系數(shù)作為試樣量

10、;-按上述試樣量稱取試樣,裝入承呀壓筒,先用木錘沿筒壁四周輕敲數(shù)次,然后裝上到導向筒和沖壓模,檢查沖壓模的下刻線是否與導向筒上緣重合為止。把承壓筒放在壓力試驗機的下壓板上,以每秒約300-500N的速度加荷。當(2)輕粗集料筒壓強度計算:R沖壓模壓入深度為 20mm寸,記下壓力值。艮=F/Aa:筒壓強度(MPa ;F :壓入深度為20mm時的壓力值(N);A :受壓面積(mrf)五、實驗數(shù)據(jù)和結果分析1、測量砂的表觀密度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參見表一,如下(g)m(g)m(g)300860675表一砂的表觀密度相關數(shù)據(jù)x必曲又由叫+叫-境可計算得到P=2.609g/cm2、砂篩分析實驗砂子總質量為500g,

11、分布如下表二:篩孔A1A2A3A4A5A6底盤篩余量/g05146712426326篩余量百分比/%010.29.214.248.412.65.2累計篩余量百分比/%010.219.433.68294.699.8表二砂篩分析實驗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細度模數(shù) M=(10.2+19.4+33.6+82+94.6)/100=2.398 屬于中砂;而0.063mm處累計篩余量百分比為33.6屬于川區(qū);其級配曲線為(因為已經(jīng)確定了是川區(qū),參照曲線只畫出了川區(qū))100J/z/ft%*300. 1600. 3150 6 301.25 垢口 怦口口III E2. 505. 0020葩50 営杰kn飪推去時由級配曲線可

12、以看出該樣本的級配合格實際工程中,砂的最大粒徑和級配是選用砂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下面思考 題中有較為詳細的論述。3、石子的搗實密度實驗由于我們班實驗組數(shù)較少,所以3: 7以后數(shù)據(jù)參考了另一個班的數(shù)據(jù),但他們的比 我們的偏大,所以在下表三中沒有記錄進去:組號石子比例搗實密度組號石子比例搗實密度5-10 : 10-20Kg/m35-10 :10-20Kg/m3110:01.5474:61:6029:11.5483:7-38:21.6692:8-47:31.68101:9-56:41.67110:10-65:51.66表三 石子搗實密度相關數(shù)據(jù)折線圖如下圖所示:搗實密度圖一由圖可知搗實密度先增大在

13、7:3時達到最大值,然后逐漸減小,所以當(5-10 ):(10-20)=7:3時,石頭之間的空隙最小,搗實密度最大。所以選用骨料時,適當?shù)拇旨毠橇吓浔瓤梢杂行У販p少骨料之間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六、思考題1、結合實際工程說明如何選用砂子篩分試驗中該樣品的屬于中砂,級配符合川區(qū)的要求。實際工程中選砂的要求: 相對來說I區(qū)的砂子粒徑比較大一些,n區(qū)的砂子粒徑適中,而川區(qū)則相對來說粒徑偏大一些。配置混凝土中優(yōu)先使用n區(qū)砂。當采用 I區(qū)砂的時候,應該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滿足混凝土的易合性; 當使用川區(qū)砂的時候,宜適當降低砂率;配送泵送混凝土時,宜選用中砂。砂的 級配十分重要,砂的顆粒級

14、配是指不同粒徑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級配指粗顆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顆粒填充,中顆粒的空隙恰好由細顆粒填充,如此逐級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積狀態(tài),空隙率達到最小值,堆積密度達最大值。這樣可達到 節(jié)約水泥,提高混凝土綜合性能的目標。例如人工砂和風化山砂的需水量大、顆粒形狀和級配不合理使拌合物流動性下降,河砂是理想的細集料,使用時應正確選 擇細度模數(shù)。2、結合混凝土的性能分析石子的搗實密度。當粗細粒徑的砂子滿足一定的比例時,石子的搗實密度最大, 石子之間的空隙越小。這對于混凝土的性質是有一定影響的,兩種骨料復合之后的空隙率會影響混凝土的傳荷能力。同時空隙小,需要填充的混凝土凈漿就少,能達到更加經(jīng)濟的目的。所以我們在選擇骨料時應當選擇復合后空隙小的骨料進行混合。在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同時還能提高經(jīng)濟效益。此外,較好的配合比對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實度、強度、抗凍、抗?jié)B等性能,也都得到相應提高。在本次試驗中兩種樣本應該選用7:3的比例。七、可 能的誤差分析1、 砂子表面密度測量試驗的實驗誤差主要來自操作上的誤差,如: 砂子沒有完全加入到容量瓶中; 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