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土的抗剪強度_第1頁
五、土的抗剪強度_第2頁
五、土的抗剪強度_第3頁
五、土的抗剪強度_第4頁
五、土的抗剪強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五、土的抗剪強度5-1 直剪固結(jié)快剪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1所示,已知手輪轉(zhuǎn)一轉(zhuǎn)用時10秒,水平位移為0.2mm,量力環(huán)系數(shù)C=6.5kPa/0.01mm,剪應力。1) 1) 繪剪變形與剪切歷時關(guān)系曲線;2) 2) 求出各級荷重下的抗剪強度;3) 3) 求出內(nèi)摩擦角和粘結(jié)力c。表5-1手輪轉(zhuǎn)數(shù)n測微表讀數(shù)R(0.01mm)P=100kPa200kPa300kPa400kPa136915212223242.05.58.510.011.711.711.711.75.09.013.517.020.020.520.520.58.015.020.023.527.028.529.029.029.014.022.

2、027.030.535.037.838.538.538.55-2 直剪試驗結(jié)果如表5-2。表5-2P(kPa)50100200300(kPa)23.436.763.990.81) 1) 求摩擦角與粘結(jié)力;2) 2) 當p=280kPa,=80kPa時,判斷是否達到極限平衡?安全系數(shù)多大?3) 3) 求土樣達破壞時大主應力面與小主應力面的方向。5-3 砂土抗剪強度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3,求土的摩擦角。表5-3P(100kPa)100200300(100kPa)57.7115.5172.05-4 自然堆積的砂坡,其坡角稱自然坡角或休止角。求證此自然坡角必等于土的內(nèi)摩擦角。(提示:取坡角,如圖5-1。證

3、明大于的部分土體(重量為W)必沿的坡角下滑。)5-5 某豎直土柱由兩層土組成,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見圖5-2。試求土柱重量W沿m-m斜面(與水平面夾角為150)的法向力N,切向力T和抗滑力Tf。土層1:土層2:5-6 某沉箱(一有底無蓋方形混凝土箱)底面積10m10m,自重4Mpa,置于粗砂層上,若箱底與砂層間的摩擦系數(shù)tan=0.67。1) 1) 求沉箱底面與砂層的摩擦力;2) 2) 當箱內(nèi)無水,求箱外水深分別為2m、4m時的摩擦力;3) 3) 已知箱壁厚40cm,底板厚1m,混凝土密度25kN/m3;求箱內(nèi)水位與上述箱外水位齊平時的摩擦力;4) 4) 若箱內(nèi)箱外水位相同,分別為2m、4m,但箱中填砂分

4、別與兩水位平齊,砂的,求箱底的摩擦力。5-7 已知土的,若承受。1) 1) 繪應力圓與抗剪強度線;2) 2) 繪、與隨2變化的關(guān)系曲線;3) 3) 從圖中求出最小值及其作用面與最大主應力面的夾角。5-8 某砂土的內(nèi)摩擦角,若,求:1) 1) 達極限平衡時的;2) 2) 極限平衡面與大主應力面的夾角;3) 3) 當時哪個平面最危險,該面上的與各為多大?5-9 某土樣。當與作用達極限平衡時的一組滑動面如圖5-3a)所示?,F(xiàn)取dfe和efh為脫離體,如圖5-3b)、c)所示。1) 1) 求出、的數(shù)值;2) 2) 繪出圖b)和c)中四個斜面上的合力,并標明其方向。5-10 試證明對于c=0的土,過一點

5、的一組極限平衡面上的合力必平行于另一組極限平衡面。5-11 證明對于c=0的土,極限平衡面上的合應力等于 或 。5-12 已知某土樣,當和時;1) 1) 求等于多少?2) 2) 求 值。5-13 某土樣。求當和時和K。5-14 某土樣。繪制時的極限應力圓,從圓上量出的數(shù)值。5-15某正常固結(jié)粘土的。今取兩個試樣同在的室壓力下進行固結(jié),然后分別進行三軸壓縮()和三軸伸長()試驗。試問:1)當進行三軸壓縮實驗時,需加多大的才能使土樣剪壞?剪壞時破壞面上的正應力和剪應力各為多少?2)當進行三軸伸長試驗時,需減小到多大才能使土樣剪壞?剪壞時破壞面上的正應力各為多少?5-16 某砂土的直剪試驗測得當時。

6、繪制極限應力圓求、。并求出大主應力面的方向。5-17 某擾動飽和粘土(c=0)的三軸試驗結(jié)果如表5-4。表5-4試驗方法CDCU501101402001) 1) 求及;2) 2) 求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的孔隙水壓力系數(shù)Af。5-18 某土樣三軸有效剪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5。表5-5土 樣14016021204001) 1) 用數(shù)解法求及c;2) 2) 若時,求土樣在破壞時的孔隙水應力及孔隙水應力系數(shù)Af。5-19 試證明,對飽和粘土(進行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時,其無側(cè)限抗壓強度可按下式計算: qu= 式中A0及h0分別為加荷開始時試樣的面積和高度。P為試樣破壞時的垂直荷載。(提示:假設(shè)試樣體積在試驗過程中

7、不變,同時假設(shè)試樣橫向均勻變形。)5-20 若已知某土樣無側(cè)限抗壓強度qu=200kPa,試求:若,求土的不排水強度cu及破壞面的方向;若,求ccu及破壞面的方向。5-21 飽和粘性土的三軸固結(jié)不排水剪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6。求、和、。表5-660100150200145228310401Ut(kPa)3159921255-22 比較直剪儀與三軸儀的優(yōu)缺點。5-23 比較抗剪強度的總應力表示法與有效應力表示法的優(yōu)缺點。5-24 三軸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7。在與坐標中,繪出抗剪強度線并求、c值。表5-7土 樣10.92.321.95.533.09.05-25 某軟土土層厚度很大。若在其上快速修建建筑物,

8、問可采用什么試驗方法確定其抗剪強度?5-26 已知某土樣,破壞時土中孔隙水應力。求達極限平衡時等于多少?5-27 上題中其他條件不變,若,求達極限平衡時等于若干?5-28 某地基土的滲透系數(shù)很小()若在其上修建水閘,需驗算不同時期的穩(wěn)定性,試問:1)若采用快速施工,則竣工時應采用什么方法確定抗剪強度?2)若慢速施工,則竣工時應采用什么方法確定抗剪強度?3)水閘建成后經(jīng)較長時間才投入使用,應采用什么方法確定抗剪強度?5-29 某軟粘土試樣,試驗得無限抗壓強度,擾動后,求土的靈敏度,并判別其靈敏程度。5-30 某土樣擾動后的無限抗壓強度,已知土樣靈敏度為5.3,試反求原狀土的值。5-31 同一種土

9、,重塑后使含水量等于液限。取a、b兩組土樣進行試驗:a組土樣在200kPa垂直壓力下固結(jié)后卸荷,然后側(cè)得p200kPa的慢剪抗剪強度指標,;b組土樣直接在各級壓力下固結(jié)后進行慢剪試驗,測得抗剪強度指標,。試求出兩個土樣當p=100,200和300kPa時的抗剪強度。5-32 從某粘土層中取原狀土樣,固結(jié)快剪試驗結(jié)果如表5-8,抗剪強度線具有兩段直線的特征。表5-8P(100kPa)0.30.60.81.01.52.02.50.230.260.290.320.490.650.801)按兩直線繪抗剪強度線,分別求出二直線的、c值。2)示意繪出與抗剪強度線相應的壓縮曲線。5-33 一砂土養(yǎng)置入直接剪

10、力盒中,剪力盒斷面積為30cm2,砂土樣上作用一垂直壓力N=45kg,然后進行水平剪切,當水平推力T=15kg時,砂土樣開始破壞;試求當壓力N=90kg時,應該用多大的水平推力,才能將砂土樣剪壞?該砂土樣的內(nèi)摩擦角為多大?5-34 對某飽和粘土作三軸固結(jié)不排水試驗,測得四個試樣在破壞時的最大主應力,最小主應力和孔隙水壓力u值,均列于表5-9。試分別用總應力法和有效應力法確定相應的強度指標。表5-91.452.203.104.010.601.001.502.000.300.550.921.265-35 在均布條形荷載作用下,土體重M點的大主應,小主應力,土的抗剪強度指標,試求:(1)與最大主應力

11、面承夾角、45o、60o傾斜面上的正應力和剪應力。(2)M點處土是否達到極限平衡狀態(tài)?(3)最危險的剪應力面與最大主應力面成多大角度?5-36 三軸試驗數(shù)據(jù)如表5-10:表5-10 (KPa) (KPa)90190300230550900在坐標中繪出 與 關(guān)系線,并換算土樣的,c值。5-37 圓柱形粘土式樣 ,破壞時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若,求粘結(jié)力C及剪切破壞面方向;若。求C等于若干?剪切面方向有何變化?5-38 某砂土試樣在法向應力作用下進行直剪試驗,測得其抗剪強度。求:(a)用作圖方法確定該土樣的抗剪強度指標值;(b)如果試樣的法向應力增至,則土樣的抗剪強度是多少?5-39 對飽和粘土試樣進行無側(cè)限抗壓試驗,測得其無側(cè)限抗壓強度qu=120kPa。求:(a)該土樣的不排水抗剪強度;(b)與圓柱形試樣軸成60o交角面上的法向應力和剪應力。5-40 對兩個相同的重塑飽和粘土試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