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比閱讀_第1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比閱讀_第2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比閱讀_第3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比閱讀_第4頁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比閱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5 7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 加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乙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而大旱,無所用,棄而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無所用,則還 為蓋焉。未幾,盜起,民盡戎服,鮮用蓋者。欲學為兵,貝U老矣。越有善農者,鑿田種稻, 三年皆澇。人謂宜泄水種黍,弗聽,而仍其舊,乃大旱連歲。計其獲,則償歉而贏焉。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選自郁離子)5、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入則無法家 拂士拂: 鄭之鄙人學為蓋鄙: 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6分) 人恒過,然

2、后能改。譯: 旱斯具舟,熱斯具裘。譯:7、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4分)答:甲文的主要觀點:乙文的主要觀點:共同特點:答案5、同 弼”,輔佐 邊境 6、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天旱的時候就準備船,天熱的時候就準備皮襖。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防患于未然 卒章顯志(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題。(14分)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選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能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聞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

3、蹤跡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然后連房刳 取。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 而來,悉可俯拾。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 也固宜。(選自齊東野語)注:血指:傷指 刳(ku)?。焊钊?郭索:急競爬行的樣子殞:死亡10、解釋句子的加點詞(4分)(1)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 喻(2)入則無法以家 拂士(3)江南蟹雄,螯能敵虎 (4)悉可俯拾11、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1)人恒過,然后能改。譯文: (2 )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譯文: 12、 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4分)甲文的主要觀點: ;乙文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 。13、 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

4、特點? (2分)(二) 10、( 1)明白、知曉;(2)同弼”,輔佐;(3)匹敵、對抗(4)完全11、(1) 一個 必然會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夠安守自己的窩,它 們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12、甲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文:趨炎附勢者沒有沒好下場。13、卒章顯志。(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 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乙】孟子少時,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 之曰:何為中止? ”對曰:有所失復得?!逼淠敢读哑淇?,以此誡之。自是之后

5、,孟子 不復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注釋:誦:背誦。方:正在。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喧:遺忘。引:拿來。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人恒過然后能改恒過 其母引刀 裂其織 裂9. 翻譯下列句子。(4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譯文: 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譯文: 10. 【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答:11. 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3分)答:8. 常常犯錯誤割斷9.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10.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乙文以敘述為主,

6、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1.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孫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聞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孫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

7、問何謂三利,何謂 三患? ”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歸之 。此之謂也。”孫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 ;吾官益大,吾心益?。何岬撘婧?,吾施益博??梢悦庥诨己酰俊焙鹫扇嗽唬骸吧圃昭院?!堯,舜 其尤病諸(孫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對自己的謙稱。蹴然:吃驚不安的樣子。怨歸之:怨恨會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層。堯,舜其尤病諸:這種事連堯、 舜他們都特別擔心做不到呢。12 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 分)(1)必先苦其心志 ()(3)仆聞之(2)入則無法家拂士(4)官大者,主惡之(13.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 分)A

8、.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蘭是女郎B.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此之謂也C. 所以動心忍性此先漢所以興隆也D.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孫叔敖曰:不然。14.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人恒過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15. 閱讀甲乙兩文后,回答下面問題。(4分)(1)甲文中,列舉舜、孫叔敖等人的事例是為了論證什么觀點?(2)乙文中,孫叔敖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參考答案:12. ( 4分)(1)使,痛苦(2)通“弼”,輔佐(3)聽說(4)討厭, 厭惡(每小題1分)13. ( 3 分)D14. (4分)(1)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錯誤。(2分,“恒” “過” 各1分

9、)(2)可以憑借這種做法免除禍害嗎? (2分,“乎”1分,語句通順1分)15. ( 4分)(1)成就大業(yè)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為等方面經(jīng)受一番艱 難甚至痛苦的磨練。(2分,意對即可)(2)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分)(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 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乙

10、)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 也?!彼爝w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 子也?!睆歪憔訉W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 處吾子矣?!彼炀友伞<懊献娱L,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選自劉向列女 傳卷一母儀)【注釋】舍:住屋。市:市場。賈人:商人。炫賣:邊喊邊賣。學宮: 學校。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祀儀式。揖讓進退:即打躬 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8 解釋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1)(2).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1)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2)此可以處吾子矣。10甲文列舉六位歷史名人成才的史實和乙文“孟母三遷”的故事都說明了什 么?(2分)11. “孟母三遷”成就了孟子,使他“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也說明了孟 母具有憂患意識。在生活條件日益優(yōu)越的今天,你認為孟子的“生于憂患,死 于安樂”這一名句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2分)8( 4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