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整車部設計手冊車身系統_第1頁
吉利整車部設計手冊車身系統_第2頁
吉利整車部設計手冊車身系統_第3頁
吉利整車部設計手冊車身系統_第4頁
吉利整車部設計手冊車身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總布置篇第四章 車身系統4.1 整車斷面 斷面的作用: 構建車身主體框架結構; 定義整車各主要總成部件的配合形式;定義主要的配合尺寸;分析造型的工程可行性;指導詳細三維數據的設計;反應整車構件剛度分布狀況,定義各部分構件的力學特性指標;形成技術積累,縮短整車開發(fā)周期并提高整車研發(fā)質量;整車斷面:如下圖所示4.1.1 發(fā)蓋-前保 HOOD-FRT BUMPER截面位置:Y=0平面需要表達的信息:發(fā)蓋關閉時,鎖、鎖扣的嚙合狀態(tài);鎖、鎖扣的安裝結構;發(fā)蓋與前保的間隙平度;發(fā)蓋內板與前保的間隙、密封;發(fā)動機罩二次打開的手部空間,參見總布置設計指南;前保外表面到前橫梁的距離 A>65mm; 前橫梁

2、到空調冷凝器的距離 B>20mm; 空調冷凝器到散熱器的距離 C>10mm; 發(fā)動機總成到冷卻風扇的距離 D>35mm;圖示: CE-1 NL-1 GC-1 發(fā)蓋-前組合燈 HOOD-HEAD LAMP截面位置:過前組合燈上一點且平行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組合燈、發(fā)蓋、前保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組合燈與周圍件的間隙、平度;組合燈的固定點;組合燈與上隔柵的裝配可行性;換燈的空間圖示: CE-1GC-1 NL-2 發(fā)蓋-前圍 HOOD-COWL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發(fā)蓋外板、前風擋、通風蓋板、前圍板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風擋玻璃傾角;

3、前風擋與前圍板上部的配合及密封;發(fā)蓋運動過程中與通風蓋板、前風擋的間隙;發(fā)動機總成和前圍板之間的間距 A;機蓋與機艙剛性零部件的距離B。參見總布置設計指南。發(fā)蓋打開時保證在5%女性手控范圍以下并且滿足95%男性頭部活動線路的要求,具體校核方法見總布置設計指南。圖示: CE-1NL-1 GC-1 前風擋-頂蓋 FRT WINDSCREEN-ROOF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頂蓋、頂蓋前橫梁、前閱讀燈、前風擋、前風擋密封條、頂棚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風擋與頂蓋的搭接及密封;頂蓋前橫梁與頂蓋的搭接;前閱讀燈的布置(人機及照射范圍);頂棚的布置;內后視鏡的布置(視野校核)圖示:

4、CE-1內后視鏡裝在前風擋上 FC-1 內后視鏡裝在頂蓋前橫梁上(非天窗版) FC-1 內后視鏡裝在頂蓋前橫梁上(天窗版) NL-2內后視鏡裝在前風擋上 頂蓋-后風擋 ROOF-RR WINDSCREEN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頂蓋、頂蓋后橫梁、后風擋、頂棚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風擋與頂蓋的搭接及密封;頂蓋后橫梁與頂蓋的搭接;頂棚的布置; 圖示: CE-2 GC-1 后風擋-行李箱蓋 RR WINDSCREEN-TAILGATE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行李箱蓋、密封條、后風擋、后風擋下橫梁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風擋玻璃傾角;后風擋與后風擋下橫梁的

5、搭接關系;行李箱蓋與后風窗下橫梁的密封;行李箱蓋開啟過程中與后風擋的間隙;高位制動燈的布置。圖示:CE-2 (行李艙門開啟角度為108°,整體式鉸鏈)GC-1 (行李艙門開啟角度為83.6°,四連桿鉸鏈) 頂蓋-后背門 ROOF-TAILGATE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頂蓋、頂蓋后橫梁、后背門、頂棚及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 后背門與頂蓋的靜止間隙A;后背門與頂蓋的運動間隙B;背門開啟到最大角度時與頂蓋間隙C;后背門與頂蓋的密封;頂蓋后橫梁結構;頂棚的布置;高位制動燈的布置。圖示: CE-1(背門開啟角度88°) NL-1(背門開啟角度81.6

6、°) LC-1(背門開啟角度106°)4.1.8 后背門(行李箱蓋)-后保 TAILGATE-RR BUMPER截面位置: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后背門(行李箱蓋)、鎖、后保、后圍上橫梁、后圍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 后背門(行李箱蓋)關閉時,鎖、鎖扣的嚙合狀態(tài);鎖、鎖扣的安裝結構;后背(行李箱蓋)門的密封;后背門(行李箱蓋)打開自動跳起的手指間隙,見總布置設計指南;后備門打開時保證在5%女性手控范圍以下并且滿足95%男性頭部活動線路的要求,具體校核方法見總布置設計指南。圖示: CE-1 NL-1 LC-14.1.9 發(fā)蓋-前懸 HOOD-SUSPENSION

7、截面位置:截面過懸架中心線需體現的零部件:發(fā)蓋、前懸、輪胎包絡、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懸架與發(fā)蓋內板(前艙導水板)的最小間隙;前懸架與輪胎包絡的最小間隙;前減震器的安裝圖示: LC-1 CE-1 NL-14.1.10 A柱-前門上鉸鏈 A PILLAR-FRT DOOR HINGE UPPER截面位置:過鉸鏈安裝孔的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翼子板、鉸鏈、A柱、密封條、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與翼子板的靜止間隙A;A柱結構;B點、R點;A柱與前門的密封;翼子板的結構;前門與翼子板的運動間隙B;前門開啟最大角度時與上鉸鏈安裝座的最小間隙 圖示: CE-1(

8、兩道密封,前門最大開啟角度66°) NL-1(兩道密封,前門最大開啟角度67°) LC-1(一道密封,前門最大開啟角度61°)4.1.11 A柱-前門下鉸鏈 A PILLAR-FRT DOOR HINGE LWR截面位置:過鉸鏈安裝孔的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翼子板、鉸鏈、A柱、密封條、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與翼子板的靜止間隙a; A柱結構; B點、R點; A柱與前門的密封;翼子板的結構;前門與翼子板的運動間隙b;前門開啟最大角度時與上鉸鏈安裝座的最小間隙c圖示: CE-1 GC-1 NL-1LC-1 單道密封,密封條與車門內板配

9、合4.1.12 前門-門檻 FRT DOOR-SILL截面位置:過前門玻璃擋水條的中點并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側圍、地板、護板、密封條、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門檻結構;前門門檻與前門的配合及密封;B點、R點;前門門檻與底板的搭接;迎賓踏板、門護板、內外飾件的搭接關系;前門的密封;車門玻璃與門內板的距離圖示: LC-1 (車門下端與側圍外板配合) CE-1 (車門下端與側圍外板配合) GC-1(車門下端與門檻裝飾板配合) NL-1(車門下端與側圍裝飾板配合)4.1.13 前門上部-A柱 FRT DOOR-A PILLAR截面位置:過前門B-R-line上一點且垂直于Y

10、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上部、A柱、前風擋、密封條、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上部結構;前門上部與A柱的密封及配合;A柱結構;前風擋與A柱的搭接及密封;A柱護板、簾式氣囊、風管的布置圖示: CE-1(天窗版) NL-1(帶簾式氣囊) GC-1(天窗版)4.1.14 前門上部-頂蓋 FRT DOOR-ROOF截面位置:過前門B-R-line上部中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上部、A柱、頂蓋、頂飾條、頂棚、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上部結構;前門上部與A柱的密封及配合;A柱結構;頂蓋與側圍的搭接;頂飾條與側圍、頂蓋的裝配關系;A柱護板、簾式氣囊、風管、頂棚等的布置圖

11、示: CE-1NL-1(帶簾式氣囊) GC-1(帶簾式氣囊)4.1.15 B柱上部 B PILLAR UPPER截面位置:過腰線和表面窗口線的中間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后門、B柱、護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后門的結構;前、后門與B柱的密封;前、后門的間隙、平度;B柱結構;B點、R點;B柱護板圖示: CE-1 NL-1 LC-14.1.16 B柱-后門上鉸鏈 B PILLAR-RR DOOR HINGE UPPER截面位置:過鉸鏈安裝孔的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后門、B柱、鉸鏈、護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后門的結構;前、后門與B

12、柱的密封;前、后門的間隙;B柱結構;后門開啟時與周圍部件的運動間隙,開啟到最大角度時與鉸鏈的間隙;門護板、B柱護板等內飾件的關系圖示: CE-1(兩道密封,后門最大開啟角度65°)GC-1(兩道密封,后門最大開啟角度67°) LC-1(單道密封,后門最大開啟角度62°)4.1.17 B柱-前門鎖 B PILLAR-FRT DOOR LATCH截面位置:過嚙合線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后門、B柱、護板、鎖、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鎖、鎖扣的嚙合狀態(tài);鎖、鎖扣的安裝結構;密封;后門開啟時與前門、B柱的最小間隙圖示: CE-1 LC-1 GC-1 N

13、L-14.1.18 B柱-后門下鉸鏈 B PILLAR-RR DOOR HINGE UPPER截面位置:過鉸鏈安裝孔的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后門、B柱、鉸鏈、護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前、后門的結構;前、后門與B柱的密封;前、后門的間隙、平度;B柱結構;后門開啟時與周圍部件的運動間隙;門護板、B柱護板等內飾件的搭接關系布置圖示: GC-1 NL-1 LC-1 CE-14.1.19 后門-門檻 RR DOOR-SILL截面位置:車身中段靠近車門最寬處且與Y基準面垂直需體現的零部件:后門、側圍、護板、地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門門檻結構;后門門檻與后門的

14、密封形式;B點、R點;后門門檻與底板的搭接;門裝飾板、迎賓踏板、門護板等內外飾件的搭接關系;后門玻璃與門內板間隙圖示: CE-1 LC-1NL-1 GC-14.1.20 后門鎖-C柱 RR DOOR LATCH-C PILLAR截面位置:過嚙合線垂直于ZX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門、側圍、護板、鎖、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垂直于鎖安裝面并過嚙合線做截面)鎖、鎖扣的嚙合狀態(tài);鎖、鎖扣的安裝結構;密封圖示: NL-1 CE-14.1.21 后門-C柱 RR DOOR-C PILLAR截面位置:過C柱上部一點垂直于ZX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門、C柱、護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門與C

15、柱的密封;C柱結構;后背門與C柱的密封;氣彈簧的布置圖示: CE-1 LC-1背門玻璃直接與側圍配合 GC-1 NL-14.1.22 后門上部-頂蓋 RR DOOR-ROOF截面位置:車身中段靠近車門最寬處且與Y基準面垂直需體現的零部件:后門、頂蓋、頂飾條、頂棚、護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門上部結構;后門上部與側圍的密封及配合;側圍結構;頂蓋與側圍的搭接;頂飾條與側圍、頂蓋的裝配關系;護板、頂棚、風管等的布置圖示: NL-1 CE-1 NL-1 LC-13 側圍-后組合燈 SIDE BODY-RR COMBINATION LAMP截面位置:過后組合燈上一點且垂直與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

16、零部件:后組合燈、側圍、后背門、后保、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組合燈安裝方式;后組合燈與周圍件的間隙、平度;換燈的空間圖示: LC-1 CE-1NL-14 頂蓋-后背門(行李箱蓋)鉸鏈 ROOF-HINGE TAILGATE截面位置:過后背門(行李箱蓋)鉸鏈在車身上的安裝點且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背門(行李箱蓋)、鉸鏈、后風擋、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背門(行李箱蓋)鉸鏈的固定;后風擋與后風擋橫梁搭接;背門與頂蓋(行李箱蓋與后風擋)的靜止間隙、運動間隙;行李箱蓋與后風窗下橫梁的密封;圖示: CE-1(最大開啟角度88°) CE-2(扭簧式鉸鏈,最大開啟角度

17、108°) LC-1(最大開啟角度106°) GC-1(四連桿鉸鏈,最大開啟角度83.6°)5 發(fā)蓋-發(fā)蓋鉸鏈 HOOD-HINGE HOOD截面位置:過發(fā)蓋左鉸鏈在發(fā)蓋上的安裝點的連線切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發(fā)蓋、前風擋、鉸鏈、通風蓋板、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發(fā)蓋鉸鏈在發(fā)蓋上的固定方式;發(fā)蓋與前風擋(通風蓋板)的靜止間隙、運動間隙;圖示: CE-1(發(fā)蓋最大開啟角度75°) LC-1(發(fā)蓋最大開啟角度81.5°) NL-1(發(fā)蓋最大開啟角度49°) GC-1(發(fā)蓋最大開啟角度49°)6 后側窗-頂蓋 RR

18、 WINDOW-ROOF截面位置:過后側窗中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側窗、側圍后部、頂蓋、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后側窗玻璃與側圍的搭接;側圍結構;頂蓋與側圍的搭接;頂飾條與側圍、頂蓋的裝配關系;風管、護板、頂棚、乘客扶手等的布置圖示: PREVIA HL-17 中導軌-側圍 MIDDLE GUIDE RAIL-SIDE BODY截面位置:過中導軌中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側圍、中導軌、其他相關零部件需要表達的信息:中導軌與側圍的配合;側圍結構;滑門打開時與側圍的間隙;護板及其他附件的布置圖示: HL-1 PREVIA8 后側窗-后背門 RR WINDOW-T

19、AILGATE截面位置:過OPEN-line上一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后側窗、D柱、后背門需要表達的信息:后側窗與D柱的搭接;D柱結構(流水槽結構);后背門與D柱的密封;氣彈簧布置圖示: HL-1 PREVIA9 滑門前鎖-B柱 SLIDING DOOR LATCH-B PILLAR截面位置:過嚙合線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B柱、滑門前鎖、滑門需要表達的信息:(垂直于鎖安裝面并過嚙合線做截面)鎖、鎖扣的嚙合狀態(tài);鎖、鎖扣的安裝結構圖示: HL-1 4.1.30 前輪罩-輪胎包絡 FRT_WHL_HOUSE-TIRE_VOLUME截面位置:過輪胎中心切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

20、的零部件:前輪罩、護輪板、輪胎包絡等需要表達的信息:翼子板與發(fā)蓋的間隙;前輪罩的結構;輪罩護板與輪罩的配合;輪胎包絡與輪罩、輪罩護板的間隙圖示: CE-1 LC-14.1.31 A柱-前門限位器 A_PILLAR-FRT_CHECK_DOOR截面位置:過前門限位器安裝點且垂直于鉸鏈軸線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翼子板、限位器、A柱、護板等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與翼子板的間隙、平度;前門限位器的開啟角度;前門限位器與玻璃導軌的間隙;前門與A柱間的密封形式;B點、R點;前門運動間隙;前門開啟到最大時與側圍外板的間隙。圖示: CE-1 LC-14.1.32 三角窗-前風擋 FIXED_GLASS-FRT_

21、WINDSCREEN截面位置:過三角窗前部中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三角窗、上A柱、前風擋等需要表達的信息:三角窗與上A柱的搭接;前風擋與上A柱的密封;上A柱結構;管路的布置圖示: CE-1 HL-14.1.33 前門擋水條 FRT_DOOR_WEATHER_STRIP截面位置:過前門玻璃擋水條的中點并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玻璃、內外擋水條等(需校核玻璃升降運動)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玻璃、內外擋水條的配合關系;玻璃升降器的布置;玻璃運動時與鈑金的最小間隙圖示: CE-1 LC-14.1.34 B柱-后門限位器 RR_CHECK_DOOR-B_PILLAR截面位置:

22、過后門限位器安裝點且垂直于鉸鏈軸線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門、后門、限位器、B柱下部、護板等需要表達的信息:前門與后門的間隙、平度;后門限位器的布置;后門與A柱間的密封形式;B點、R點;后門運動間隙;后門開啟到最大時與側圍外板的間隙。圖示: LC-1 LC-1 CE-1 GC-14.1.35 后門擋水條 RR_DOOR_WEATHER_STRIP截面位置:在車身中段靠近車門最寬處且與Y基準面垂直需體現的零部件:后門、玻璃、內外擋水條等(需校核玻璃升降運動)需要表達的信息:后門、玻璃、內外擋水條的配合關系;玻璃升降器的布置;玻璃運動時與鈑金的最小間隙;滑門鎖控制機構的布置;玻璃降到最低位置時超出窗框的

23、高度<1/3玻璃總長圖示: CE-1 GC-1 NL-1 LC-14.1.36 前風擋-雨刮 FR_WINDSCREEN-WIPER截面位置:過前風擋雨刮轉軸且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前風擋、雨刮、發(fā)蓋需要表達的信息:雨刮在前風擋導水板上的安裝結構;雨刮的布置位置(考慮行人保護)圖示:CE-1 LC-14.1.37 遮陽板-前風擋 SUN_VISOR-FR_WINDSCREEN截面位置:過V1點且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遮陽板、前頂橫梁、頂蓋、頂棚等需要表達的信息:遮陽板處于關閉位置后部邊緣周圍的手指間隙校核,詳見總布置設計指南;駕駛員視野校核圖示: CE-1 LC-14

24、.1.38 頂蓋-中頂橫梁1 ROOF-ROOF_REINF1截面位置:過Y=0點且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中頂橫梁-1、頂蓋、頂棚等需要表達的信息: 中頂橫梁-1結構;中頂橫梁-1與頂蓋的搭接;頂棚的布置圖示: LC-1 CE-14.1.39 頂蓋-中頂橫梁2 ROOF-ROOF_REINF2截面位置:過Y=0點且垂直于Z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中頂橫梁-2、頂蓋、頂棚等需要表達的信息: 中頂橫梁-2結構;中頂橫梁-2與頂蓋的搭接;頂棚的布置圖示: CE-14.1.40 后輪罩-輪胎包絡 RR_WHL_HOUSE-TIRE_VOLUME截面位置:過輪胎中心切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

25、的零部件: 后輪罩、后地板、護輪板等需要表達的信息: 后輪罩結構;后輪罩與后地板的搭接;輪胎包絡與后輪罩間隙圖示: CE-14.1.41 加油口蓋-側圍 FUEL_FILLER-SIDE_BODY截面位置:過加油口蓋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加油口蓋、側圍、加油口盒等需要表達的信息: 加油口蓋結構;加油口蓋與側圍間隙、平度;加油口盒結構;加油槍空間圖示: CE-1 LC-14.1.42 加油口蓋-側圍 FUEL_FILLER-SIDE_BODY截面位置:過加油口蓋中心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加油口蓋、側圍、油管等需要表達的信息: 加油口蓋結構;加油口蓋與側圍間隙、平度

26、;加油槍空間;加油口蓋最大開啟角度;加油口蓋開啟到最大時與側圍間隙;加油口盒結構圖示: LC-1 CE-14.1.43 后輪罩-C柱下部 RR_WHL_HOUSE-C_PILLAR截面位置:過C柱下部中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后輪罩、后門、C柱下部需要表達的信息: 后門與C柱的密封及配合;C柱下部結構圖示: CE-1 側圍后部-行李箱蓋 SIDE_BODY-TAILGATE截面位置: 過OPEN-line上一點且垂直于Y基準平面需體現的零部件: 側圍后部、行李箱蓋需要表達的信息: 側圍后部結構;行李箱蓋與側圍的密封及配合;流水槽圖示: CE-24.2 鉸鏈 門鉸鏈:與車身和車門相

27、連接,能夠繞上下方向的同一軸線回轉且相互結合部件的總稱。罩(蓋)鉸鏈:與罩(蓋)和車身相連接,能夠繞左右方向的同一軸線回轉且相互結合部件的總稱。 鉸鏈的分類與結構鉸鏈的分類有很多種:從鉸鏈制造過程來分:有沖壓式、型材式;按緊固方式分,鉸鏈有焊接形式和螺栓緊固形式 ;按功能分,鉸鏈有單純性鉸鏈和限位器式鉸鏈,而限位器式鉸鏈按結構分,也可分為扭簧式和彈簧式等;按結構分,整體式、可拆卸式、四連桿式。鉸鏈結構示意圖見下圖: 沖壓式 型材式 彈簧式 扭簧式 四連桿式 可拆卸式4.2.2 側門鉸鏈4.2.2.1 側門鉸鏈法規(guī)要求對于側門鉸鏈,幾乎每個汽車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都制定了專門的法規(guī),其法規(guī)號見下表

28、;更具體的內容或最新的版本,請查閱相關資料。4.2.2.2 側門鉸鏈的布置.2.1 鉸鏈的間距車門通過上下鉸鏈懸掛在門柱上。整個車門(包括門內飾板)的重量及任何作用在車門上的力,在車門關閉狀態(tài)下,是有兩個鉸鏈、門鎖及固定在車身門柱上的鎖閂系統來支承;而在車門打開時,則全由鉸鏈支承。實際的門下垂,通常是由于在載荷作用下,鉸鏈與車身或車門的連接部位發(fā)生變形所致。車門與鉸鏈或門柱與鉸鏈的連接剛度不足,往往是車門下垂的主要原因。為了加強其連接剛度,除了在車門本體體和門柱上設置必要的加強板外,在布置鉸鏈時應盡量加大兩鉸鏈的間距,改善鉸鏈的受力狀況。一般來說,上鉸鏈的上端到下鉸鏈的下端要保持400mm左右的間距。.2.2 鉸鏈軸線的設定 為了避免車門開啟時,車門與車身的其他部位發(fā)生運動干涉,在鉸鏈的布置中應盡量使其軸線外移,通常鉸鏈軸線到車門外板表面的最寬點距離在30mm-50mm范圍。但鉸鏈軸線受上下鉸鏈跨距的限制,如下圖所示。從受力的觀點出發(fā),車門的長度(鉸鏈軸線到門內板上鎖嚙合口的距離)與上下鉸鏈的跨距之比不應大于3。因此,鉸鏈布置時要處理好軸線外移與鉸鏈跨距、車門長度三者之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