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專 業(yè): 土木工程 年 級:2012級 班次 2班姓 名: 吳浩 指導教師: 鮑安紅 完成時間: 成 績: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計算書某多層廠房樓蓋設計1、 建筑方案某四層廠房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平面尺寸為L1×L224×19.8m,該廠房平面柱網(wǎng)尺寸見下圖,其二層和三層使用相同,設計一、二層樓蓋。 圖1 平面柱網(wǎng)圖2、 設計資料(1) 樓面活荷載:9KN/m2。(2) 樓面做法:20mm水泥砂漿面層,密度20 KN/m3。樓板自重:25 KN/m3。(3) 樓板底面采用15mm厚混合砂漿抹灰,密度17KN/m3。(4) 混
2、凝土C30,梁內縱筋用級鋼筋,梁內其他鋼筋和板內鋼筋采用級鋼筋3、 梁格布置(1)按照單向板肋形樓蓋進行樓蓋設計:主梁支承在柱上梁格布置必須考慮以下四個原則:承重需要;剛度需要(舒適度);支點避開洞口;經(jīng)濟跨度。(2)主梁方向確定:次梁經(jīng)濟跨度46米圖2 主梁布置圖(3)次梁布置:單向板經(jīng)濟跨度1.53米。圖3 次梁布置圖 圖4 梁格布置圖(3)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初步確定(表14-1)板:按照新規(guī)范要求(上表),板跨2200mm,板厚h應72mm,取h=100(10mm倍數(shù))次梁:按照上表,次梁跨度6000mm,次梁高度應在350500之間,取次梁高度hc=400mm,按照高度的1/21/
3、3取截面寬度,取高度的1/2為次梁寬度bc=200mm(次梁高和寬均為50mm倍數(shù))主梁:按照上表,主梁跨度6600mm,主梁高度應在400550之間,取主梁高度hz=500mm(主梁高度應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一般大于次梁高度),按照高度的1/21/3取截面寬度,主梁寬度bz=250mm(次梁高和寬均為50mm倍數(shù))4、 單向板的計算和配筋(1) 單向板的計算簡圖:單向板取單位板寬為計算單元,按連續(xù)板計算內力。板的計算跨度取值按:凈跨ln+支座計算長度;其中當支撐在梁上,支座計算長度=0;當支撐在墻上,支座計算長度=墻厚/2;邊跨計算跨度1.1ln,中間跨計算跨度1.05ln。當連續(xù)板在五跨以
4、內時,按實際跨數(shù)計算內力;當連續(xù)板超過五跨時,可以簡化為5跨計算,即所有中間跨的內力取與第3跨一樣。即圖中的計算簡圖,將中間四跨去掉。計算簡圖圖5 樓板選取單元圖(2)荷載計算板厚確定:確定的板厚即要滿足高跨比的最小要求,還要滿足板厚的最小要求。表14-1。恒載g計算:樓面做法:1.2×20×0.02=0.4 KN/m樓板自重:1.2×25×0.1=3kN/m板底抹灰:1.2×17×0.015= 0.306kN/m 合計:g=0.4+3+0.306=3.706kN/m活載q計算:q=1.3×9=11.7 KN/m(4)塑性內
5、力重分布計算彎矩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板的彎矩按下式計算:其中系數(shù)取值按圖14-23。(教材圖14-23 P357)圖7 (教材圖14-23) 板的彎矩系數(shù)由圖中可以看出兩邊跨跨中彎矩值為負最大,B點處為正最大,因此選擇邊跨跨中截面為負彎矩控制截面。B點處為正彎矩控制截面。邊跨l=2200mm+200/2=2300mmM1:2.3×2.3=7.406kN·m2M2:M=1/14×(3.706+11.7)×2.3×2.3=5.819kN·m2截面邊跨跨內離端第二支座離端第二跨跨內及中間跨跨內第三支座中間支座彎矩計算系數(shù)-/(KN·
6、;m)7.406-5.819 5.09-5.09 (5)板的設計板的混凝土: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取C30、保護層厚度取c=20mm,縱向鋼筋直徑取10mm,所以有效高度h0=75mm鋼筋設計:取1米寬的板進行配筋設計,由于板較薄,所以按照單筋矩形截面進行配筋計算。按照邊跨跨中彎矩計算:1.單筋矩形截面配筋計算:即M=7.046kN/ m2混凝土等級為C30,縱向鋼筋為一級鋼筋,查表fc=14.3N/ m2 ,fy=270kN/ m2為,混凝土等級小于C50, =1.0。 連續(xù)板各截面配筋計算截面位置邊跨跨內離端第二支座離端第二跨跨內及中間跨跨內第三支座及中間支座M / KN·m7.406
7、-5.825.09-5.090.0920.0720.0630.0630.0970.0740.0650.065/385293258258選配鋼筋88120681605820058200實配鋼筋面積/4003002502505、次梁的計算和配筋(1)次梁的計算簡圖:次梁的計算簡圖同板,但次梁的恒載包括梁及其支撐板的自重,次梁的活載為樓板傳遞來的使用荷載。次梁的計算跨度見圖14-31(2)荷載計算次梁確定:確定梁截面的寬和高:b=200mm,h=400mm,恒載gc計算:樓板傳遞下自重:g×板跨=3.706×2.2=8.1532kN/m次梁自重:1.2×25×
8、梁截面積=1.2×25×0.2×0.4=2.4kN/m梁底抹灰:1.2×17×0.015×梁寬= 0.0612kN/m 合計:g=10.6144kN/m活載qc計算:qc= q×板跨KN/m=11.7kN/m2×2.2=25.74kN/m(4)次梁的塑性內力重分布計算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次梁的彎矩和剪力按下式計算:式中和可按圖10查值(教材圖14-24P357)圖10(教材圖14-24) 次梁的彎矩及剪力系數(shù)式中(計算跨度)按照(凈跨)取。連續(xù)次梁彎矩計算表截面邊跨跨內離端第二支座離端第二跨跨內及中間跨跨內中間支座
9、彎矩計算系數(shù)-/(KN·m)118.98-118.9881.80-81.80連續(xù)次梁剪力計算截面端支座內側離端第二支座外側離端第二支座內側中間支座外側、內側彎矩計算系數(shù)0.40.60.50.5/KN87.25130.88109.06109.06(5)次梁的配筋設計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保護層厚度次梁抗彎計算(縱筋確定): 邊跨跨中: 滿足條件 選用,則實際配筋面積,上部按構造配筋。,滿足條件。 中間跨中: 選用,則實際配筋面積,上部按構造配筋。,滿足條件。 第一跨支座: 滿足條件 選用,則實際配筋面積,下部按構造配筋。,滿足條件。 中間支座: 選用,則實際配筋面積,上部按構造配
10、筋。,滿足條件。次梁抗剪計算(箍筋確定)不考慮彎起鋼筋邊跨支座內側:所以采用雙肢箍,n=2,鋼筋,實際配筋間距S=200mm。第二支座外側: 采用雙肢箍,n=2,鋼筋,。 ,實際配筋間距S=200mm。第二跨支座內側: 按構造配筋,采用雙肢箍,n=2,鋼筋,實際配筋間距S=200mm。中間支座: 按構造配筋,采用雙肢箍,n=2,鋼筋,實際配筋間距S=200mm。6、主梁的設計和配筋(1)計算簡圖主梁的計算簡圖同次梁,但主梁的均布荷載為梁的自重,主梁的集中荷載為次梁傳遞來的荷載。主梁計算跨度見圖14-33(由于支撐在柱上,柱尺寸未知,按照6600mm計)(2)荷載計算梁截面的寬和高為150
11、15;450mm,主梁高度次梁高度主梁均布荷載gz計算:主梁自重:1.2×25×0.3×0.6=5.4 KN/m梁底抹灰:1.2×17×0.015×0.3=0.092 KN/m 合計:gz=5.992 KN/m主梁集中荷載P計算:P=(13.476 +25.74c) ×6=235.3KN(3)內力計算主梁的只彈性理論計算內力(包括彎矩和剪力),不考慮荷載最不利情況。 均布荷載作用下彎矩和剪力計算圖11 均布荷載作用下主梁計算見圖按照圖計算均布荷載作用下跨中和支座的彎矩和剪力。 集中荷載作用下彎矩和剪力計算圖12 集中荷載作用
12、下主梁計算簡圖按照圖計算集中荷載作用下跨中和支座的彎矩和剪力。 座跨中彎矩和剪力計算把均布荷載作用下彎矩和剪力與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和剪力疊加。 跨中與支座的剪力、彎矩1跨中23(跨中)4跨中5彎矩011.03-13.793.45-13.7911.030剪力9.19025.28025.280-9.19支座與跨中的彎矩、剪力1跨中2跨中4跨中5彎矩0275-323.5670.1-452.98428.710剪力164.47-53.93469.16-21.57606.67148.30-288.5均布荷載作用下彎矩和剪力與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和剪力疊加1跨中2跨中4跨中5疊加彎矩0286.03-337
13、.3373.55-466.77439.740疊加剪力173.66-63.93495.44-21.57631.95148.3-297.69(4)配筋設計 縱筋設計:只取最大跨中彎矩和最大支座彎矩進行計算。截面按照雙筋矩形截面設計。(1)跨中配筋為:基本參數(shù)如下:h0=435mm b=250mm fc=14.3 fy=3601)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ho=h-as=500-65=435mm2) 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qū)高度b=1/(1+fy/(Es*cu)=0.80/(1+360/(2.0*105*0.0033)=0.5183) 確定計算系數(shù)s=o*M/
14、(1*fc*b*ho*ho)=1.0*439.74*106/(1.0*14.3*250*435*435)=0.344) 計算相對受壓區(qū)高度=1-sqrt(1-2s)=1-sqrt(1-2*0.34)=0.436b=0.518 滿足要求。由于<=b,因此按構造配筋A's='min*b*h=0.200*250*435=217.5mm25) 計算縱向受拉筋面積As1*fc*b*ho*/fy=1.0*14.3*250*435*0.436/360=1883mm26) 驗算受拉鋼筋最大、最小配筋率=As/(b*h)=1883/(2
15、50*435)=1.73max=b*1*Fc/Fy*ho/h=0.518*1*14.3/360.0*435/500=1.79=1.73min=0.200, 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1.73max=1.79, 滿足最大配筋率要求。(2)支座處彎矩:基本參數(shù)如下:h0=435mm b=250mm fc=14.3 fy=3601)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ho=h-as=500-65=435mm2) 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qū)高度b=1/(1+fy/(Es*cu)=0.80/(1+360/(2.0*105*0.0033)=0.5183) 確定計
16、算系數(shù)s=o*M/(1*fc*b*ho*ho)=1.0*466.77*106/(1.0*14.3*250*435*435)=0.164) 計算相對受壓區(qū)高度=1-sqrt(1-2s)=1-sqrt(1-2*0.16)=0.175b=0.518 滿足要求。由于<=b,因此按構造配筋A's='min*b*h=0.200*250*435=217.5mm25) 計算縱向受拉筋面積As1*fc*b*ho*/fy=1.0*14.3*250*435*0.175/360=756mm26) 驗算受拉鋼筋最大、最小配筋率=As/(b*h)
17、=756/(250*435)=0.785max=b*1*Fc/Fy*ho/h=0.518*1*14.3/360.0*435/500=1.89=0.79min=0.200, 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0.79max=1.79, 滿足最大配筋率要求。箍筋設計:可以考慮彎起鋼筋。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獨立梁進行計算。 1)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和腹板高度ho=h-as=500-65=435mmhw=ho=435mm2) 確定受剪面是否符合條件當hw/b=435/250=2.404 時V0.25*c*fc*b*ho/o =0.25*1.0*14.3*250*435/1.0=388.78kN 截面符合條件。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安全監(jiān)控安裝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chǎn)買賣合同關于房屋附屬設施使用協(xié)議4篇
- 口腔科2025年度公益活動策劃與執(zhí)行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儲備與交易居間合同
- 2025年度消防器材租賃與維修專業(yè)承包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臨時倉儲倉儲貨物保險及理賠合同
- 2025年度牧草種植與農(nóng)業(yè)科技研發(fā)合同范本4篇
- 2024維修電器合同
- 2025年度配電箱模塊化設計與制造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墻裝飾工程碳排放管理合同
- 洗浴部前臺收銀員崗位職責
- 2024年輔警考試公基常識300題(附解析)
- GB/T 43650-2024野生動物及其制品DNA物種鑒定技術規(guī)程
- 暴發(fā)性心肌炎查房
- 口腔醫(yī)學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培訓課件
- 工程質保金返還審批單
- 【可行性報告】2023年電動自行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五月天歌詞全集
- 商品退換貨申請表模板
- 實習單位鑒定表(模板)
- 數(shù)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yè)調研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