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預防接種知識_第1頁
最全預防接種知識_第2頁
最全預防接種知識_第3頁
最全預防接種知識_第4頁
最全預防接種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預防接種家長必讀一、兒童為什么要進行預防接種嬰兒出生后,離開了母體,生活在外界環(huán)境中,受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增多,特別是易患麻疹、流腦、結核、百日咳、小兒麻痹癥、白喉、乙肝等各種傳染病。而嬰幼兒身體各器官的機能發(fā)育還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染病后,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影響,甚至還能危及生命。接種疫苗可使兒童體內產(chǎn)生抵抗相應疾病的抗體,增強免疫力,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所以,兒童必須進行預防接種。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醫(y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兒童的監(jiān)護人應當相互配合,保證兒童及時接受預防接種。二、家長怎樣配合接

2、種工作孩子出生后或從外地遷入,要在30天內到所在鎮(zhèn)衛(wèi)生院防??频怯浗ú?,免費領取兒童預防接種證和兒童預防接種票據(jù)。然后按照免疫程序攜帶兒童預防接種證和兒童預防接種票據(jù),按時帶孩子去打預防針,防疫醫(yī)生憑證給孩子接種疫苗。有些疫苗需要多次接種,應按預約的時間打針或服糖丸,只有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種,才產(chǎn)生理想的免疫效果。預防接種證要妥善保管,丟失后要及時補辦。兒童入托、入學時幼兒園和學校將查驗每位兒童的預防接種情況。三、預防接種后要過多久才能產(chǎn)生免疫力預防接種后,人體產(chǎn)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于疫苗的種類、接種次數(shù)、接種途徑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種后約需14周才能產(chǎn)生免疫力,但

3、免疫力弱,維持時間短,而再次接種后,可在一周左右產(chǎn)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強,維持時間較長。因此一定要按規(guī)定完成接種次數(shù)。四、如何減少預防接種后副反應的發(fā)生?一)、打“預防針”之前,家長應主動向接種門診的檢查醫(yī)生提供兒童近期健康狀況及既往免疫情況。二)、打“預防針”之后,家長應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幾點:(1)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過多。(2)保護打針部位的清潔,不要用手抓。(3)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4)多喝開水(除服脊灰糖丸外)。五、疫苗接種后有什么反應嗎?預防接種就是將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使機體產(chǎn)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應,以達到預防相應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種生物制品對

4、于人體來說,畢竟是一種異物,接種后機體在產(chǎn)生有益反應的同時,有時也會產(chǎn)生一系列副反應。這些副反應大多無害,為一過性,23天可自行恢復。多數(shù)情況下,一些人接種疫苗后會出現(xiàn)發(fā)熱、注射部位紅腫、疼痛或出現(xiàn)硬結等炎癥反應,我們稱之為一般反應,也叫正常反應。這類反應往往不需處理,一般 23天可自行恢復。極個別人由于個體差異(如過敏體質者),接種某種或某些疫苗后可能發(fā)生與一般反應性質及表現(xiàn)均不相同的反應,如無菌化膿、皮疹、顏面部水腫、過敏性休克等變態(tài)反應,我們稱之為異常反應。這類反應癥狀有時可能很嚴重,需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治療。無論一般反應或異常反應,在大規(guī)模的人群接種中客觀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六、您的寶

5、寶在什么時候不能接種疫苗?假如您的寶寶出現(xiàn)了以下情況時,專家建議不宜進行預防接種:()空腹即饑餓時,血糖過低,可引起嚴重反應。()有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期風濕癥、過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癥的病兒,也不宜預 防接種。()患有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時。()接種部位患有皮膚病時。()正在感冒發(fā)燒的病兒不宜接種,以免加重病情。()腦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正常,有腦炎后遺癥、癲癇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腦和百白破預防針,以免引起抽風。()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種疫苗。()腹瀉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質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兩周才能吃。七、流動兒童怎么打預防針流動兒童已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工作中,流動兒童

6、與常住兒童享有同樣的權利,享受與本地兒童同等的免疫服務。接種疫苗的種類也與常住兒童一樣。凡未在原居住地接種過疫苗的兒童,可到就近衛(wèi)生院補種有關疫苗。流動兒童應妥善保管預防接種證。接種證是預防接種的有效證明,全國通用,在預防接種、入托、入學、出國時均要求出具接種證。流動兒童居住地發(fā)生變動時,應攜帶接種證或向原接種單位索取接種證明,并到新居住地就近的衛(wèi)生院防??平⒖ā约鞍才蓬A防接種。八、寶寶出生后 家長怎么做?當您的寶寶出生后,若沒有接種禁忌癥,將在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和首針乙肝疫苗,同時產(chǎn)科將發(fā)給您一張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種登記卡(紅聯(lián)),您要憑此卡在1個月內攜帶兒童到居住所在地的接

7、種門診辦理接種手續(xù),接種門診將為您的寶寶建立接種卡片和發(fā)放兒童預防接種證。以后,接種門診將根據(jù)您提供的登記信息,按免疫程序預約兒童接種。每次接種,務必帶上兒童預防接種證,以便門診打印接種信息,同時不要折疊、揉損和丟失此證。接種證記錄了兒童所有接種資料,寶寶須憑此證辦理入托、入園、入學手續(xù);若要出國,對方國家則要您書面提供本國的預防接種情況。全國預防接種日宣傳材料(二)一、兒童出生后即可接種卡介苗,用以預防結核病。卡介苗接種2-3周局部可出現(xiàn)硬結、紅腫、繼而破潰,最后形成疤痕,此為正常反應,不需處理。二、兒童滿2個月后服第1次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癥)。第一次服苗后

8、間隔1個月服第二次,再間隔1個月服第3次,4歲時再加強服苗1次。服苗后無明顯反應,服后半小時請勿喂奶或飲熱水,如有嘔吐請補服。接種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問題人體感染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病毒后,絕大多數(shù)為隱性感染,臨床上無任何癥狀,僅有極少數(shù)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脊髓灰質炎,會導致肌肉麻痹,俗稱“小兒麻痹癥”。兒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稱小兒麻痹癥糖丸),是預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滿2、3、4月齡的兒童,各服糖丸一粒,一歲以內共服3次,滿4歲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涼開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時內不要喝熱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目前,我國是無脊髓灰質炎病例的國家,但世界上還有一些國

9、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別是與我國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等國家仍然有脊灰的暴發(fā)流行,發(fā)生輸入性病例的危險始終存在,因此各個國家仍舊對適齡兒童接種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三、兒童滿3個月后開始接種第一次百白破混合制劑,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兒童傳染病。第一次接種后間隔1個月接種第二次,再間隔1個月接種第3次,1歲半到2歲時加強接種1次,6歲時再加強1次白破二聯(lián)制劑。接種后少數(shù)兒童出現(xiàn)局部紅腫熱痛、發(fā)癢,接種部位出現(xiàn)硬結、全身微熱,不適等,此種狀況不需處理,可自行消退。硬結可用熱敷(避免燙傷)。四、兒童到8月齡時應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接種后少數(shù)兒童可出現(xiàn)短暫性發(fā)熱或一

10、過性皮疹,不需處理,可自行消退。五、乙肝疫苗兒童出生后24小時內即可接種第1針,預防病毒性乙型肝炎。間隔1個月接種第2針,再間隔5個月接種第3針。接種后少數(shù)兒童有輕微發(fā)熱,不需處理。及時接種疫苗可有效阻斷乙肝病毒傳播我國是乙肝大國,約有9300萬乙肝病毒攜帶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經(jīng)血傳播。在無任何干預措施的情況下,40%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可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嬰幼兒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發(fā)展成慢性攜帶病毒狀態(tài),而成人僅為10%左右。2002年,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規(guī)劃,為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可受到保護,并且效力持久。新生

11、兒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齡的接種程序,全程接種3次乙肝疫苗。由于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在懷孕、分娩及產(chǎn)后,有可能將乙肝病毒傳染給新生兒,所以乙肝疫苗接種更強調首針的及時性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應立即接種第一針。如果孕婦已經(jīng)明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新生兒的接種時間越早越好,同時還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斷病毒傳播效果。預防控制乙肝宣傳教育知識要點1、乙肝是一種危害大的嚴重傳染病,但可以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和其他措施預防。2、乙肝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3、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的關鍵。新生兒出生后要及時并全程接種三針乙肝疫苗。4、新生兒乙肝疫

12、苗接種已經(jīng)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管理,免費接種。5、推廣新生兒以外重點高危人群接種乙肝疫苗。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毀型注射器或經(jīng)過嚴格消毒的器具,杜絕醫(yī)源性傳播。7、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沒有區(qū)別。由于乙肝傳播途徑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中不對周圍人群和環(huán)境構成威脅,可以正常學習、就業(yè)和生活。8、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無理想的特異性治療藥物,醫(yī)學科技領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體廣告宣傳的“轉陰”“根治”等難題。9、乙肝病毒攜帶者應定期接受醫(yī)學觀察和隨訪。乙肝患者要規(guī)范治療、定期檢查。10、乙肝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影響著社會的

13、發(fā)展和穩(wěn)定。預防乙肝是全社會的責任。六、讓流行性乙型腦炎不再流行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感染乙腦病毒所致。乙腦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豬是乙腦最重要的傳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腦病毒的豬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腦在人群中的傳播。乙腦常見癥狀是發(fā)熱、頭疼、噴射性嘔吐等,病死率高達5%35%,約30%的幸存者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主要有失語、肢體癱瘓、癡呆等。給兒童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乙腦最經(jīng)濟、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國將乙腦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兒童要及時全程接種乙腦疫苗。我國目前使用的乙腦疫苗有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減毒活疫苗接種全程共打2針,分別在8月齡和2周歲接種;滅活疫苗接種全程共打

14、4針,分別在8月齡打2針(間隔710天打第2針),2周歲、6周歲各接種1針。從非流行區(qū)到流行區(qū)的人,也最好在來流行區(qū)前1個月完成接種。另外,除了接種乙腦疫苗,還要積極滅蚊、防蚊,預防乙腦傳播。2008年國家擴大免疫規(guī)劃范圍,將甲肝、麻腮風、乙腦、A群流腦、A+C群流腦等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的傳染病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嬰幼兒接種HIB結合疫苗,可降低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腦膜炎、肺炎、敗血癥等嚴重疾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和高致殘率;接種水痘疫苗,可預防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在兒童中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水痘、水痘患者康復多年后的帶狀皰疹,降低皮膚感染、腦炎、肺炎等水痘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可預防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出現(xiàn)的發(fā)熱、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