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主要概念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參見P51)基數(shù)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數(shù)來衡量效用的大小,這是一種按絕對數(shù)衡量效用的方法。(參見教材P51)總效用(TU)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消費一種或幾種商品所獲得的效用總和。(參見P51)邊際效用(MU)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增加單位商品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加量。(參見P51)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之差,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所得好處的總和。(參見教材P52) 消費者均衡是研究消費者把有限的貨幣收入用于購買何種商品、購買多少能達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費者的最佳購買行為問題。(參見教材P52)序
2、數(shù)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數(shù)來反映效用的序數(shù)或等級,這是一種按偏好程度進行排列順序的方法。(參見教材P55)無差異曲線是指用來表示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滿足和諧的兩種商品不同數(shù)量的組合。(參見教材P55)商品的邊際替代率(MRS)是指消費者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時,而需放棄另一種商品消費數(shù)量。(參見教材P57)預算線也稱消費者可能線,是指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各種商品的數(shù)量組合。 (參見教材P59)收入消費曲線是指由于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最佳購買的均衡點的連線。(參見教材P62)價格消費曲線是指由
3、于商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最佳購買的均衡點的連線。(參見教材P62)替代效應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價格下降,一種商品價格不變,消費者會多購買價格便宜的商品,少買價格高的商品。(參見教材P63)收入效應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名義價格下降,可使現(xiàn)有貨幣收入購買力增強,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達到更高的效應水平。 (參見教材P63)概率-指一種結(jié)果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種可能性是指一種后果將來發(fā)生的可能程度。(參見教材P66)期望值與不確定性事件有關(guān),是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在全部影響因素作用下,所有可能結(jié)果的加權(quán)平均,權(quán)數(shù)就是每種結(jié)果的概率。(參見教材P66)方差-亦稱離差,
4、就是實際值與期望值之間的差額。(參見教材P66)二、重難點輔導1.效用及效用理論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效用與欲望一樣是一種心理感覺。某種物品效用的大小沒有客觀標準,完全取決于消費者在消費某種物品時的主觀感受。因而同一物品給人帶來的效用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效用理論按對效用的衡量方法分為基數(shù)效用論和序數(shù)效用論?;鶖?shù)效用是指按1、2、3······等基數(shù)來衡量效用的大小,這是一種按絕對數(shù)衡量效用的方法。這種基數(shù)效用分析方法為邊際效用分析方法。序數(shù)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數(shù)來反映效用的序數(shù)或等級,這是一種按偏好
5、程度進行排列順序的方法?;鶖?shù)效用采用的是邊際效用分析法,序數(shù)效用采用的是無差異曲線分析法。2.總效用、邊際效用總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消費一種或幾種商品所獲得的效用總和。TU=f(Q)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增加單位商品所引起的總效用的增加量?!斑呺H”是西方經(jīng)濟學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邊際分析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如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等。理解“邊際”時要注意:第一,“邊際”表示的是兩個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這兩個變量就是自變量與因變量;第二,“邊際”表示增量變動,即自變量變動所引起的因變量變動??傂в门c邊際效用的關(guān)系:邊際效用是遞減的;當邊際效用為正數(shù)時,總效用是增加的;當邊際效用為零時,總
6、效用達到最大;當邊際效用為負數(shù)時,總效用減少;總效用是邊際效用之和。用公式表示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3.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和需求定理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其該物品滿足消費者欲望的程度卻越來越下降,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稱為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決定需求定理:即需求量和價格成反方向變化。因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是為了取得效用,對邊際效用大的商品,消費者就愿意支付較高價格,即消費者購買商品支付價格以邊際效用為標準。按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購買商品越多,邊際效用越小,商品價格越低;反之,購買商品越少,邊際效用越大,商品價格越高。因此,商品需求量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化,這就是需求定理。
7、 4.消費者剩余、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之差,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所得好處的總和。是一種主觀感受。 消費者均衡是研究消費者把有限的貨幣收入用于購買何種商品、購買多少能達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費者的最佳購買行為問題。兩個問題:第一,消費者均衡的限制條件:1.消費者的嗜好是既定的;2. 消費者的收入是固定的; 3.市場上購買各種商品價格是已知的。 P1X1+P2X2+······+PnXn = M限制條件第二,消費者均衡的原則:消費者購買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即等于一個常數(shù)。 MU
8、1/P1=MU2/P2······=MUn/Pn均衡條件 如果消費者只購買兩種商品A和B,則消費者均衡條件和限制條件可以簡化為: MUA/PA = MUB/PB= 均衡條件 PAXA + PBXB = M限制條件消費者在收入既定、價格既定的條件下,如果購買的兩種商品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這時,消費者就不再調(diào)整購買A物品與B物品的數(shù)量,從而就實現(xiàn)了消費者均衡。以上分析就是基數(shù)效用論的邊際分析方法。5.無差異曲線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滿足和諧的兩種商品不同數(shù)量的組合。無差異曲線的效用函數(shù)公式是:U=f(X,Y)
9、式中X,Y分別表示兩種商品的數(shù)量,U為效用函數(shù),代表一定的效用水平,或滿足消費者程度的水平。 無差異曲線的特征:第一,無差異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在坐標圖上,任一點都應有一條無差異曲線通過;第二,一般來說,無差異曲線具有負斜率,即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遞減的; 第三,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第四,無差異曲線可以有許多條,離原點近的無差異曲線效用水平低,離原點遠的無差異曲線效用水平高。6.商品邊際替代率是指消費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消費時,而需放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 無差異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商品替代率等于無差異曲線在該點斜率的絕對值。任
10、意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該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斜率為負的無差異曲線存在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它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為得到單位X商品的增加,放棄Y商品數(shù)量是遞減的。 7.消費者預算線(消費者可能線)也稱消費者可能線,它是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各種商品的數(shù)量組合。預算線公式是: M = PXX + PYY 8.消費者均衡按序數(shù)效用理論分析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點就是把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合在一個圖上,那么,預算線必定與無數(shù)條無差異曲線中的一條相切于一點E,在這個切點上,就實現(xiàn)了消費者均衡。在這個相切點上,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
11、之比,即MRSXY=PX/PY,這就是消費者均衡的條件。這種均衡條件與邊際效用分析法所表述的均衡條件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同樣的問題。9.收入變動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的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變化。我們把由于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最佳購買的均衡點的連線,叫收入消費曲線。(書中3-8圖) 在圖形中,收入增加,預算線AB向右上方平行移動為A1B1,與無差異曲線U1相切,收入減少,預算線AB向左下方平行移動為A2B2,與無差異曲線U3相切,這些切點的連線就是收入消費曲線。10.價格變動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商品價格的變化所引起的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變化。我們把由
12、于商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最佳購買的均衡點的連線,叫價格消費曲線。這又分兩種情況:1)收入不變,X商品的價格不變,Y商品的價格上升或下降,預算線圍繞著B點不變,向下(A2)或向上(A1)移動。與不同的無差異曲線相切,這些切點的連線就是價格消費線。2)收入不變,Y商品的價格不變,X商品的價格上升或下降,預算線圍繞著A點不變,向左(B2)或向右(B1)移動。與不同位置的無差異曲線相切,這些切點的連線就是價格消費線。11.物品的分類按收入與商品需求量的關(guān)系,我們把商品分為正常商品、低檔商品和吉芬商品,在正常商品當中又分為必需品(收入增加需求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來越?。┖蜕莩奁罚S著收入的增加需求量也
13、增加,但增加的比率越來越大);低檔商品(隨著收入的增加,需求量反而減少);吉芬商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12.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和總效應替代效應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價格下降,一種商品價格不變,消費者會多購買價格便宜的商品,少買價格高的商品。 收入效應是指當消費者購買兩種商品時,由于一種商品名義價格下降,可使現(xiàn)有貨幣收入購買力增強,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達到更高的效應水平。 總效應是指其他條件不變,某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后(如X)消費者從一個均衡點移到另一個均衡點時,對X商品數(shù)量的增加或減少。 13.正常物品的價格下降時的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和總效應1)根據(jù)
14、已知條件做圖:已知X、Y兩種商品,消費可能線是N1,無差異曲線是U1,消費者均衡時所購買的X商品的數(shù)量是X1?,F(xiàn)在收入不變,Y的價格不變,X商品的價格下降,則消費可能線向右移動為N2,與更高位置的無差異曲線相切,此時在消費者均衡點上所購買的X商品的數(shù)量是X2。 做圖 2)作圖分析:商品X的價格下降后,消費可能性線由N1移動至N2,此時做一條與原來的無差異曲線U1相切,而與新的消費可能性線N2平行的虛線N3(這條無差異曲線事實上并不存在,故以虛線表示),表明在這條消費可能性線上,滿足程度與原來相同。3)進一步作圖分析:X商品的下降致使X商品消費增加(從原來的X1增加到X2)。X1X2就是商品X價
15、格下降所產(chǎn)生的總效應。在這個總效應里,有一部分是替代效應帶來的(某一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在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就是X商品數(shù)量從X1增加到X3部分(X1X3),有一部分是收入效應帶來的(某一商品價格下降,意味著消費者實際收入增加),消費者會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其數(shù)量從X3增加到X2(X3X2)。因為是正常物品,所以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都是正的。 4)正常商品的替代效應X1 X3是正的,收入效應X3X2 是正的,所以總效應X1X2 也是正的。 總效應 = 替代效應 + 收入效應 X1X2= X1 X3 +X3 X214.低檔物品和吉芬物品價格下降時的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和總效
16、應低檔物品和吉芬物品的圖形分析與正常物品的分析思路1)、2)兩步都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就是3),在做圖時一定要注意圖形的畫法(見教材)。 低檔物品的替代效應是正的X1X3,收入效應是負的-X3 X2,但總效應是正的X1X2。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應是正的X1X3,收入效應是負的-X3 X2,總效應是負的-X1X2 。 此題的關(guān)鍵是作圖時要掌握X1X2X3三點的的相互位置關(guān)系。15.正常物品、低檔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和總效應表16.風險的測度概率:是指一種結(jié)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即一種后果將來發(fā)生的可能程度。有兩種途徑:一是客觀分析;二是主觀判斷。期望值:與不確定性有關(guān),是在不確定性情況下,在
17、全部影響作用下,所以可能結(jié)果的加權(quán)平均,權(quán)數(shù)就是每種結(jié)果的概率。方差:也稱離差,即實際值與期望值的差額。17.消費者對風險的態(tài)度風險回避者亦稱為厭惡風險者,多為消費者可能獲得的確定性收入效用大于有風險條件下的期望收入效用,或者兩者相等時,消費者偏愛確定性收入所得效用,這時消費者成為風險回避者。 風險愛好者亦稱喜歡風險者,多為消費者可能獲得的確定性收入效用小于有風險條件下期望收入的效用,或者兩者相等時,消費者偏愛風險收入所得效用。這時消費者成為風險愛好者。風險愛好者效用曲線形狀和風險回避者效用曲線相反。風險中立者亦稱風險中性者,一般是消費者在無風險確定收入的效用水平和有風險條件下期望收入效用水平
18、相等時,這時消費者為風險中立者。18.風險的防范風險分散化,亦稱風險多樣化,是指在許多不確定的情況下,為避免風險可采取多樣化行動,以減少損失、增加收入、提高效用水平。保險是避免風險的最好辦法。消費者放棄一部分現(xiàn)在收入作為保險金,進行財產(chǎn)或其他保險,一旦遭遇意外,能得到補償,減少損失,不至于使消費者效用水平降低過多。獲得更多的信息。這也是減少風險的重要措施,因為消費者決策是根據(jù)準確及時的信息作出的,如信息準確及時,就能作出科學決策,增加收入,不斷提高效用水平;反之,必然帶來極大的損失。19.消費者對收入與閑暇的選擇所說收入和閑暇的選擇,實際上是工作(帶來收入)和閑暇的選擇。消費者對收入和閑暇的選
19、擇,也有效用相同的無差異曲線和受時間制約的預算線。這兩條線如圖3-14和圖3-15所示:收入和閑暇的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選擇商品的無差異曲線形狀相同,是一條具有負斜率的凸形曲線,對消費者來說,收入和閑暇可以互相代替。在工資率為常數(shù)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工資率等于AB線的斜率。把消費者收入和閑暇的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畫在一個坐標圖上,就可以研究消費者對收入和閑暇的最佳選擇,如圖:無差異曲線U2和預算線AB相切,切點為E,即消費者收入和閑暇效用最大化的均衡點,是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選擇。20.消費者對消費和儲蓄的選擇消費者對消費和儲蓄的選擇實際是對現(xiàn)在消費和未來消費的選擇。 假定消費者選擇分兩個時期,兩個
20、時期收入和消費分別為M1和M2,和C1和C2。假定消費者在第二時期結(jié)束時用完全部收入,并且在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間可進行借貸消費與儲蓄,借貸利率為R。(1+R)C1+C2=(1+R)M1+M2這是用未來值表示的消費者預算約束,或預算線,可整理如下: C2=M2+(1+R)M1-(1+R)C1消費者預算線也可以移動,如果M1-C10,即第一期收入大于消費,增加儲蓄,到二期時消費者收入增加,增加額為(M1-C1)(1+R),這時一期預算線在橫軸上左移;反之,如果M1-C10時,表示消費者在一期收入小于消費,即借入消費,消費者在第二期要償還借款,償還額為(M1-C1)(1+R)。這時一期預算線在縱軸下移
21、,如圖3-17所示: 圖中AB為消費者預算線,無差異曲線U1和預算線AB切點為E,則E點是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均衡點。假定一期收入為X1,二期收入為Y1。在E點表明一期消費為OX2,二期消費為OY2。很明顯,消費者在一期消費為OX2,收入OX1,因OX1OX2,一期有儲蓄為OX1-OX2。二期收入為OY1,消費為OY2,因為OY2OY1,二期有借入OY2-OY1。 如果把一期收入按貨幣時間價值方法變成二期收入,即C2=C1(1+R)代入(3-19)式,得到: 上式表明,一期消費C1與一期收入M1、二期收入M2成同方向變化,與利率R成反方向變化。或者說一期收入M1和二期收入M2提高,都能使一期消費C
22、1增加,而利率的提高,使消費者減少一期消費C1增加儲蓄,以便將來增加二期消費。21.比較基數(shù)效用論和序數(shù)效用論基數(shù)效用論和序數(shù)效用論是解釋消費者行為的兩種不同理論。二者有明顯的差異:(1)兩者的區(qū)別:第一,假設(shè)不同;第二,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第三,均衡條件的表達也不同。(2)二者的共同之處:第一,都從市場的需求一方入手,通過推導需求曲線,說明需求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表示消費者獲得了效用最大化。第二,它們都是一種消費者行為理論,都把消費者的行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條件下追求最大效用的過程。第三,它們都以邊際效用價值論為基礎(chǔ),認為商品的價值或價格是由商品帶給消費者的邊際效用的大小來決定的。第四,它
23、們推導得出的需求曲線具有相同的趨勢,都符合需求規(guī)律。22.試解釋以下關(guān)于水和金剛鉆的價值悖論:水對人們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卻很便宜;金剛鉆對人們的用途很有限,但卻很昂貴。(1)這一悖論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來共同說明,因為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共同決定的。從需求一方面看,價格取決于商品的邊際效用,而不是總效用。對于水,水源充足,人們對水的消費量大,因而其邊際效用很小,價格也就很便宜。同理,人們對金剛鉆的邊際效用很大,其價格也就相應地昂貴。(2)從供給一方面看,由于水源充足,生產(chǎn)人類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價格也低。金剛鉆則很稀缺,生產(chǎn)金剛鉆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剛鉆很昂貴。23根據(jù)基數(shù)效用論的消費者
24、均衡條件,若MU1/P1MU2/P2,消費者應如何調(diào)整兩種商品的購買量?為什么?對消費者均衡問題的討論,主要是研究在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給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如何選擇最優(yōu)的商品組合,以實現(xiàn)最大的效用。其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以兩種商品為例,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為:MU1/P1MU2/P2常量(常量表示不變的貨幣的邊際效用)。其經(jīng)濟含義是:消費者應選擇最優(yōu)的商品組合(X1,X2)使得最后一單位的貨幣支出無論用來購買哪一種商品,其帶來的邊際效用都相等,且等于所付出的最后一單位貨幣的邊際效用。必須指出,以上消費者均衡條件成立的基礎(chǔ)是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該規(guī)律表明: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
25、隨著消費者對某一種商品消費數(shù)量的連續(xù)的、等量的增加,消費者從每一單位的消費增量中所獲得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若MU1/P1MU2/P2,則有兩種情況:一種是MU1/P1>MU2/P2,表示消費者用相同的最后一元錢購買商品1所獲得的邊際效用大于購買商品2所獲得的邊際效用。于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費者必然就會增加對商品1的購買,而減少商品2的購買,或者說用商品1來代替商品2。在這一調(diào)整過程中,一方面該消費者的總效用是不斷增加的;另一方面,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下,商品1的邊際效用會因其消費量的增加而減少;而相反,商品2的邊際效用會因其消費量的減少而遞增,最后達到MU1/P1MU2/P2。此時消費者便獲得了他所能獲得的最大效用。一種是MU1/P 1< MU2/P2,則消費者必然就會減少對商品1的購買,而增加商品2的購買這樣一個與上面相反的調(diào)整過程。最后在MU1/P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chǎn)評比方案
- 晉城工業(yè)廠房管理辦法
- 根據(jù)安全生產(chǎn)法規(guī)定
- 安全員崗位自我評價
- 2025消防安全工作臺帳
- 下列生產(chǎn)安全事故屬于一般事故的是
- 安全駕駛心得體會1500字
- 生產(chǎn)車間標識管理
- 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許可證哪里辦理
- 廠區(qū)安全知識培訓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國公共廣播和語音報警系統(tǒng)(PAVA)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蚊拍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體動脈-肺動脈轉(zhuǎn)流術(shù)之術(shù)后監(jiān)護要點
- 2025至2030中國膩子粉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報告
- 女性職場禮儀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語文真題(解析版)
- 維修安全生產(chǎn)管理制度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全球及中國神經(jīng)康復外骨骼機器人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某鎮(zhèn)“十五五”發(fā)展規(guī)劃編制思路
- 江蘇省連云港市2024-2025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末調(diào)研考試物理試題(選修)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