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秋冀教版本數(shù)學九上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單元測試卷2_第1頁
2017年度秋冀教版本數(shù)學九上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單元測試卷2_第2頁
2017年度秋冀教版本數(shù)學九上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單元測試卷2_第3頁
2017年度秋冀教版本數(shù)學九上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單元測試卷2_第4頁
2017年度秋冀教版本數(shù)學九上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單元測試卷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六章解直角三角形測試卷 (B)(本試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1、 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6個小題,16小題,每小題2分,7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中,如果,那么的值是( )A. B. C. D.參考答案:A 解析: 2如果A是銳角,且,那么A( )。A.30° B.45° C.60° D.90°參考答案:B解析:= A45°3在RtABC中,C=90°,sinA=,則cosB的值為()ABCD參考答案:D解:A、B互為余角,cosB=sin(90

2、76;B)=sinA= 故選D4.已知在中,則的值為( )C A. B. C. D.參考答案:AA B 第4題答圖 解析:如圖,由已知sin A=可設則由勾股定理知,所以=.5. 如果ABC中,sin Acos B,則下列最確切的結(jié)論是()AABC是直角三角形B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C是銳角三角形參考答案:C解析:由sin Acos B可知,AB45°,所以C90°,所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6如圖, CD是一平面鏡,光線從A點射出經(jīng)CD上的E點反射后照射到B點,設入射角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DCD,垂足為D,且BD=3, DE=4,則tan

3、的值為( ) A. B. C. D. 第6題AECDB參考答案:A解析: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及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可知B=,7.一輛汽車沿傾斜角是的斜坡行駛500米,則它上升的高度是( )A.米 B.米 C.米 D.米 參考答案:A解析:設上升的高度為h,則sin =,所以h=500sin .8.一人乘雪橇沿坡比1的斜坡筆直滑下,滑下的距離s(米)與時間t(秒)間的關(guān)系為s=10t2t2,若滑到坡底的時間為4秒,則此人下降的高度為( )圖28.230A.72 m B.36 m C.36 m D. m參考答案:C解析:解:當t=4時,s=10t+2t2=72設此人下降的高度為x米,過斜坡頂點向地面

4、作垂線,一人乘雪橇沿坡度為1:的斜坡筆直滑下,CA=x,BC=x,在直角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x2+(x)2=722解得:x=36故選C9.如圖,梯子(長度不變)跟地面所成的銳角為,關(guān)于的三角函數(shù)值與梯子的傾斜程度之間,敘述正確的是( )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第9題圖 B.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D.陡緩程度與 的三角函數(shù)值無關(guān)參考答案:A 解析:根據(jù)銳角三角函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知的值越大,越大,梯子越陡,10如圖為了測量某建筑物AB的高度,在平地上C處測得建筑物頂端A的仰角為30°,沿CB方向前進12m到達D處,在D處測得建筑物頂端A的仰角

5、為45°,則建筑物AB的高度等于()A6(+1)mB6(1)mC12(+1)mD12(1)m參考答案:A解:根據(jù)題意可得:BC=AB,BD=ABCD=BCBD=AB(1)=12,AB=6(+1)故選A11.如圖,已知45°A90°,則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A B C 第11題圖 B. C.D.參考答案:B解析:在銳角三角函數(shù)中僅當45°時,所以選項錯誤;因為45°A90°,所以B45°,即AB,所以BCAC,所以,即,所以選項正確,選項錯誤 1,1,所以選項錯誤.12.每周一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讓我們感受到了

6、國旗的神圣.某同學站在離旗桿12米遠的地方,當國旗升起到旗桿頂時,他測得視線的仰角為30°,若這位同學的目高為1.6米,則旗桿的高度約為( )A6.9米 B8.5米 C10.3米 D12.0米參考答案:B解析:由于某同學站在離國旗旗桿12米遠的地方,當國旗升起到旗桿頂時,他測得視線的仰角為30°,則目高以上旗桿的高度h1=12×tan 30°=4(米),旗桿的高度h=h1+1.6=1.6+4.(米)故選B13王英同學從A地沿北偏西60°方向走100 m到B地,再從B地向正南方向走200 m到C地,此時王英同學離A地 ( )A.50 m B.10

7、0 m C.150 m D.100 m 參考答案:D解析:設經(jīng)過A地正西方向上的D點,則AD=ABsin 60°=50 (m),BD=AB cos 60°=50(m), CD=150(m) AC=100 (m)故選D 14.已知a為銳角,且sin(a-10°)= ,則a等于()A50° B60° C70° D80°參考答案:C解:sin60°=,a-10°=60°,即a=70°故選C15.菱形ABCD的對角線AC長為10 cm,BAC=30°,那么AD為( )A. B. C.

8、 D.參考答案:A解析:如圖,ACBD,AD=.16.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OA=2,AOC=45°,則B點的坐標是()A(2+,)B(2,)C(2+,)D(2,)參考答案:D解析:如圖,過A作AECO于E,OA=2,AOC=45°,AE=AOsin45°=,OE=AOcos45°=,點B的橫坐標為(2+),縱坐標為,B點的坐標是(2,)故選D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把答案寫在題中的橫線上.)17.若,則銳角=_。參考答案:60°解析:易得,所以=60°18.某飛機在離地面1 2

9、00米的上空測得地面控制點的俯角為60°,此時飛機與地面控制點之間的距離是_米參考答案: 解析: 根據(jù)題意得飛機與地面控制點之間的距離是.19如圖,P是的邊OA上一點,且點P的坐標為(3,4),則sin=參考答案:解析:P是的邊OA上一點,且點P的坐標為(3,4),DP=4,DO=3,PO=5,sin= =,故答案為:20.如圖所示,如果APB繞點B按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30°后得到APB,且BP=2,那么點P與點P間的長度為_ (不取近似值. 以下數(shù)據(jù)供解題使用:sin 15°=,cos 15°=)。第20題圖參考答案:解析:連接PP,過點B作BDPP,交P

10、P于點D,因為PBP=30°,所以PBD=15°,利用sin 15°=,先求出PD,乘2即得PP.3、 解答題(本大題共有6個小題,共66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驗算步驟)21.(本小題滿分9分)計算:(1)解:原式=(3分)=-+1+1=2(5分)(2)+解:原式(7分)(9分)22.(本小題滿分10分)如圖,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D,BDCD(1)求sinDBC的值;(2)若BC長度為4cm,求梯形ABCD的面積BACD解:(1)AD=ABADB=ABDADCBDBC=ADB=ABD(2分)在梯形ABCD中,AB=CD,ABD+D

11、BC=C=2DBCBDCD3DBC=90ºDBC=30º(4分)sinDBC=(5分)BACDF(第7題圖)(2)過D作DFBC于F(6分)在RtCDB中,BD=BC×cosDBC=2(cm)(7分)在RtBDF中,DF=BD×sinDBC=(cm)(8分)S梯=(2+4)·=3(cm2)(10分)23.(本小題滿分10分)已知方程的兩根分別是一個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的正弦值,求m的值。解:設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為、,則+= (2分)=(4分)而:=1(6分)故: (7分)即: (8分)解之得:m=-7 或 m=10(9分)但m=-7時<

12、0,這與+>0不符,故舍去.故: m=10(10分)24.(本小題滿分11分)如圖,某校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欲測量公園內(nèi)一棵樹DE的高度,他們在這棵樹的正前方一座樓亭前的臺階上A點處測得樹頂端D的仰角為30°,朝著這棵樹的方向走到臺階下的點C處,測得樹頂端D的仰角為60°已知A點的高度AB為3米,臺階AC的坡度為1:(即AB:BC=1:),且B、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請根據(jù)以上條件求出樹DE的高度(側(cè)傾器的高度忽略不計) 解:如圖,過點A作AFDE于F,則四邊形ABEF為矩形,AF=BE,EF=AB=3,(2分)設DE=x,在RtCDE中,CE=x, (4分) 在

13、RtABC中,=,AB=3,BC=3,(6分)在RtAFD中,DF=DEEF=x3,AF=(x3),(8分)AF=BE=BC+CE,(x3)=3+x,解得x=9(9分)答:樹高為9米(11分)25.(本小題滿分12分)如圖,在一筆直的海岸線l上有A、B兩個觀測站,A在B的正東方向,AB=2(單位:km)有一艘小船在點P處,從A測得小船在北偏西60°的方向,從B測得小船在北偏東45°的方向l第25題圖(1)求點P到海岸線l的距離;(2)小船從點P處沿射線AP的方向航行一段時間后,到點C處,此時,從B測得小船在北偏西15°的方向求點C與點B之間的距離(上述兩小題的結(jié)果

14、都保留根號) l第26題圖【解】(1)如圖,過點P作PDAB于點D設PD=x km在RtPBD中,BDP=90°,PBD=90°45°=45°,BD=PD=x km(3分)在RtPAD中,ADP=90°,PAD=90°60°=30°, AD=PD=x km(5分)BD+AD=AB,x+x=2,x=1,(7分)點P到海岸線l的距離為(1)km;(8分)(2)如圖,過點B作BFAC于點F在RtABF中,AFB=90°,BAF=30°,BF=AB=1km(10分)在ABC中,C=180°BA

15、CABC=45°在RtBCF中,BFC=90°,C=45°,BC=BF=km,(11分)點C與點B之間的距離為km(12分)26.(本小題滿分14分)小華同學學習了第二十五章銳角三角比后,對求三角形的面積方法進行了研究,得到了新的結(jié)論:(1)如圖1,已知銳角ABC求證:;(2)根據(jù)題(1)得到的信息,請完成下題:如圖2,在等腰ABC中,AB=AC=12厘米,點P從A點出發(fā),沿著邊AB移動,點Q從C點出發(fā)沿著邊CA移動,點Q的速度是1厘米/秒,點P的速度是點Q速度的2倍,若它們同時出發(fā),設移動時間為t秒,問:當t為何值時,? 解:(1)如圖1,過點C作CEAB于點E,sinA=, EC=ACsinA,(2分)SAB C=EC×AB=AB×ACsinA;(4分)(2)如圖2,過點P作PEAC于點E,過點B作BF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