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_第1頁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_第2頁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_第3頁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_第4頁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3學年第一學期六年級科學期中測試卷 班級: 姓名: 成績: 一、填空題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達37.02米的拱橋,這就是著名的_。2、杠桿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利用杠桿工作時,在杠桿上用力的點叫_;承受重物的點叫_;起支撐作用的點叫_。3、用來提起重物的_和_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滑輪組。4、圓頂形可以看成是_的組合。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_。5、像水龍頭這樣,輪子和軸固定在一起轉動的機械叫做 。6、人體自然形成的結構非常巧妙,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護。7、從橋的結構來看,除了拱橋外,還有_、_等。8、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材料的寬度,還可以增加材料

2、的_或改變材料的_。9、自行車上應用了許許多多的簡單機械原理,如腳踏板、大齒輪和小齒輪等,其中自行車把手運用了 的原理,剎車運用了 的原理。10、我知道在高度一樣時,斜面越長,斜面的坡度就越小,就越 。 11滑輪組的作用是,既能 ,又能 。二、判斷題1輪軸的輪越大,軸越小,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越省力。 ( )2房屋的房頂是應用斜面原理。 ( )3自行車中沒有滑輪原理存在。 ( )4雞蛋近似于球形,因為這樣可以更堅固。 ( )5蔥管狀的葉子,使它結實又輕巧。 ( )6、用一張紙搭一座平橋,這座平橋所能承受的壓力比用這張紙搭一座拱橋所能承受的壓力大。 ( )7、拱在橋面下的大橋,是沒有外推力的,因此建

3、橋時不需要考慮外推力。 ( )8、剪刀既有杠桿的原理,又包含有斜面的原理,而螺絲刀只能起輪軸的原理。9、鐵塔結構具有上小下大,上輕下下重,風的阻力小等特點。 ( )10、改變薄形材料的形狀不可以增大抗彎曲能力。 ( )三、選擇題1跨度很大的橋經(jīng)常采用的結構是:()A、拱形 B、長方形 C、鋼索橋2、我們曾用螺絲刀為工具來做一個“小個子戰(zhàn)勝大力士”的游戲,這時的螺絲刀就成為( )。A、 輪軸 B、 杠桿 C、 滑輪3、下列杠桿類類工具中,工作時是費力杠桿的為( )。A、 實驗時用的鑷子 B、 飲水機水龍頭上的開關 C、 電工用的老虎鉗4、剪刀是一種常用的杠桿類工具,下列剪刀中是省力杠桿類剪刀的為

4、( )。A、 理發(fā)師用的剪刀 B、 裁縫師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樹枝用的剪刀5、下列工具中應用了斜面的為( )。 A、 水龍頭 B、 螺絲釘 C、 羊角錘6、許多橋梁建成拱形,主要是為了( )。A、更加美觀 B、節(jié)省材料 C、更加牢固 7下列哪種情況能平衡( )。 A、 B、 C、8、下列哪種情況最省力( )。A、 B、 C、 9、同樣粗細的螺絲釘,螺紋越密,擰起來就越( )。 A、費力 B、省力 C、既不費力也不省力10下列哪個框架不易變形( )。 A、 B、 C、 D、 11、“秤砣雖小,能壓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有關。A、杠桿 B、滑輪 C、輪軸12、下邊四種形狀中哪種是抗彎曲能力

5、實驗中抗彎力最弱的:()A、 B、 C、 D、13、右圖是一個門把手,上面有1、2、3三個點,手放在把手的哪處開門最省力:()A、1 B、2 C、314、有些工具是幾種簡單機械的組合,例如:剪刀是()和()的組合。A、輪軸 B、杠桿 C、滑輪 D、斜面15、為了增強橫梁抵抗彎曲的能力,我們通常把橫梁:()A、橫著放 B、斜著放 C、立著放四、連線題:(12分)(1)請把下面物品和應用的簡單機械原理用線連起來。汽車方向盤 斜面 扳手斧子 滑輪 盤山公路螺絲釘 杠桿 鑷子釣魚桿 輪軸 吊車(2)連接原理 拱 形 瓦楞紙板 加 厚 趙洲橋 改變形狀 屋子里的橫梁 框架結構 房頂五、圖形題1、把下面的

6、滑輪用線連起來,并寫出它們的作用。(9分)    作用:_ 作用:_ 作用:_2、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掛鉤碼使杠桿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圖中畫出來。3、標出下面各圖中的三個點,并回答問題。(11分)開瓶器火鉗克絲剪 上面三種工具中省力杠桿是:( )費力杠桿是:( )六、實驗題(8分) 1、有表面同樣平整光華的四塊杉木板,他們的長度分別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和80厘米。小紅把它們搭在高10厘米的木塊上,形成A、B、C、D四個不同坡度的斜面,再用測力計沿著斜面將250克的物體拉上去,經(jīng)過多次測量,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斜面ABCD力的大?。∟)1.71.351.251.15分析小紅研究得到的數(shù)據(jù),幫她歸納實驗結論:_(3分)2、小明為了研究杠桿的工作原理,利用杠桿尺進行實驗,在杠桿尺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記錄以下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小明的記錄完成分析。(5分)左邊(阻力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