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學綱要復習題一、填空題1、語言學的三大發(fā)源地是 :古代印度、中國和古希臘-羅馬 2、語言是 19 世紀成為獨立學科,其標志 歐洲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出現 。3、現代語言學的標志性著作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 的 普通語言學教程 4、語言交際可分為哪五個階段:編碼發(fā)送-傳遞接受解碼5、印度最早的經典實用的語言是:梵語6、中國“小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哪三方面: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7、語言的功能包括哪兩個:社會功能和思維功能8、語言的社會功能包括哪兩個:信息傳遞功能和人際互動功能9、在各種信息傳遞形式中, 語言 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10、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語言功能及計數、推理能力等由 左 半
2、球掌管,音樂感知、立體圖形識別等能力由 右 半球制約。11、兒童語言學習得經過 獨詞句 階段和 雙詞句 階段,這是兒童學話的關鍵兩步。12、說出的話語句子是無限的,但無限多的句子都是有限的 詞 和 規(guī)則 組裝起來的。13、符號包含 形式 和 意義 兩個方面,二者不可分離。14、語言符號的意義是對它所指代的一類 心理現實 的概括。15、我們是通過 聽話 認識到“孔子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這個 心理現實 的。16、語言的表達 是對心理實現的 編碼 。17、心理現實是存在于 客觀現實 和語言符號 之間的人腦中的信息存在狀態(tài)。18、語言符號的 任意性 和線條性,是語言符號的基本性質。19、語言系統二層性
3、的一大特點是 形式層的最小單位一定大大少于 符號 層的最小單位。20、組合關系和 聚合關系是語言系統中的兩種根本關系。21、動物無法掌握人類的語言,從生理基礎上看是不具有語言能力和 抽象思維能力 。22、和動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有時、體 、 態(tài)和 人稱 。23、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稱為 合成詞 。24、在workers中,worker這一部分可以稱為 詞根或詞干 。25、按照詞法結構類型,語言可以分為哪四部分:孤立語 、粘著語、屈折語、復綜語26、句子的最大特點是有停頓和一個完整的語調。27、僅有一個語素構成的詞是:單純詞28、最小的語法單位是:語素29、和名詞有關的語法范疇是性、格、
4、數 。30、詞的組合有五種基本類型,例如“研究問題”屬于 述賓 ,“跑得很快”屬于 述補 ,“馬上出發(fā)”屬于 偏正 ,“火山爆發(fā)”屬于 主謂 。31、能夠改變詞類的是 派生 (構詞) 詞綴。32、表達語法意義的語法形式除了有類的配例之外,還有 形態(tài)的一致性配合 和 虛詞 。33、詞義概括性的三個重要表現形式是: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34、多義詞有多項意義,最初的那項意義叫 本義 ,離開上下文人們就能知道的那項意義叫 中心意義 。漢語的“老”有“年紀大、經常、陳舊的”等意義,其中“年紀大”是 本義 ,其余是 派生意義 。35、世界上獨立產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統(自源文字)有哪四種:蘇美爾古文字、
5、埃及古文字、中國的甲骨文、瑪雅文36、我國傳統文學中的六書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37、指出下列漢字屬于六書中的哪一種:手 形象 、淚 會意 、拖 形聲 、刃 指事 、其(“其中”的“其”)是假借 。38、簡述字母文字產生歷程。39、語言演變的兩大特點:漸變性和不平衡性40、漢語的七大方言是指:官話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41、黑話是一種特殊的 社會 方言,它有強烈的 排他性 42、語言譜系的結構層次一般有:語系、語族、語支、語言43、從語言譜系來看,彝語屬于 漢藏 語系 蔵緬 語族;法語屬于 印歐 語系 拉丁 語族 ;阿拉伯語屬于 一含
6、 語系。44、語言發(fā)生接觸的前提條件是:社會接觸45、語言接觸從根本上說是 使用語言的人之間的 接觸。46、共同語分為兩種:民族共同語和國家共同語47、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即 普通話 ,是以 北方話 為基礎方言,以 北京語音 為標準音,這主要是 政治 的原因。48、世界語是由波蘭醫(yī)生 柴門霍夫 提出來的。49、從詞義演變的結果看,新義不外是舊義的擴大、縮小和轉移,英語“deer“原來指”野獸“,現在指”鹿“,這屬于詞義的 縮小 ,”兵“原來指兵器,后來指士兵,這屬于詞義的轉移 。50、語音演變規(guī)律具有三方面的特點:一是一定的條件限制,二是時間性,三是地區(qū)性。51、從賓動語序變?yōu)閯淤e語序這是語法演
7、變中 組合規(guī)則的變化。52、音位的演變以 區(qū)別特征 為單位。53、語法中有齊整劃一的趨勢和抗拒這種趨勢的矛盾,前者是語法演變中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 類推作用 。54、“戲子“現稱”演員“,”金陵“現稱”南京“,這屬于 詞語的替換55、漢語為解決由于語音變化而帶來的大量同音詞的問題,它所采取的方法是 增加音節(jié) ,用 復音詞 為主的格局來取代 單音詞 為主的格局。56、研究語音演變的憑借主要是:方言和親屬語言、記錄了語言的過去狀態(tài)的文字 和古代借詞57、“信“原指”送信的人“,后來指”書信“,這一詞義演變是由轉喻認知機制引起的。58、漢語孤立語的特點使得漢語的語法化不會產生 屈折詞綴。 59、方言
8、和親屬語言之間的語音對應關系是由 語音演變的規(guī)律性 決定的。補充:60、同義詞的同主要是指理性意義相同或相似,不同之處主要有范圍大小、詞義輕重、附加色彩等方面。61、絕對反義詞的意義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類現象中的兩個對立的方面。62、詞語的組合一方面要受到語法規(guī)則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語義條件的限制。63、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聲語言的時間和空間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語言能夠傳于異地,留于異時。64、文字的發(fā)展經歷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個階段。65、詞匯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新詞的產生和舊詞的消亡、詞語的替換、詞義的演變三個方面。二、判斷正誤1、語言學主要是研究古代的口語和書面語。錯2、語言有自身結
9、構的獨立性,與系統之外的社會環(huán)境沒有關系。 錯3、理論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不受具體語言研究影響。錯4、語言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是語言研究的根本問題。對5、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再編碼形式。 對6、當說話者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時,話語中不具有主觀性。 錯7、書刊上的話語不具有人際互動功能。 錯8、抽象思維要以語言為形式依托。 錯9、布洛卡區(qū)在大腦的右半球前部。錯10、聾啞人不會說話,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錯11、不同語言的結構差異體現出思維方式的不同。 對12、漢語名詞沒有數的變化,所以漢語沒有區(qū)別單數和多數的概念。 錯13、一種語言可說出的句子是無限的。 對14、語言是一種社會規(guī)約,所
10、以每個人說話是不自由的。錯15、符號的形式和意義都具有一般性。對16、語言是豐富人的心理現實的重要途徑。對17、心理現實是對客觀現實的認知,與客觀現實是等同的。錯18、語言符號形式與意義的關聯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屬的符號系統。對19、現實中的句子是無窮的,所以組合關系也是無限的。錯20、音位和音位組合構成語素。 錯21、句子是比詞組高一級的符號單位,所以句子的長度一定大于詞組。 錯22、“飛鳥”和“小鳥”具有同樣的組合關系。 錯一、名詞解釋(加星號的為論述題,音位歸納P64)1、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注意:文字不是語言。2、語音是由人
11、的發(fā)音器官發(fā)出,負載著一定意義的聲音。它是語言的物質外殼。3、條件變體是指一個音位因受語音環(huán)境的制約而表現為若干不同的音素。這些不同的音素所處的語音環(huán)境不同,相互處于一種互補關系中,沒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如果他們在語音上又相似,我們可以把它們歸為一個音位,從而成為這個音位的幾個條件變體。4、自由變體是指可以在同一個語音環(huán)境里自由替換而不起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和意義作用的幾個音素。自由變體的各音素的音質雖有不同,但說這種語言或方言的人感覺不到它們是不同的音,而把它們當作同一個語音單位來使用。例如漢語武漢話里的n和l可以自由變讀,而不會引起意義的改變。5、區(qū)別特征具體語言或方言中具有區(qū)別音位作用的發(fā)音特
12、征。語言中的每個音位都可以分解為幾個區(qū)別特征。音位的辨義功能歸根結底是由區(qū)別特征負擔的。例如漢語普通話里p?和p這兩個音位靠“送氣/不送氣”這對區(qū)別特征來區(qū)別。6、語流音變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或者由于受鄰音的影響,或者由于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可能發(fā)生不同的臨時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叫做語流音變。漢語的輕聲、變調,都是,如“西瓜”中的“瓜”念輕聲,“展覽”中的“展”念陽平。常見的語流音變有五種:同化:如:瓜子兒,受兒卷舌色彩的影響韻母變?yōu)?。異化:比方兩個上聲字相連前一個上聲214調變成35調,如“土改”念成“涂改”。弱化:從元音來說,如木頭、饅頭、噱頭、石頭等中的頭,韻母單化為o。從輔音
13、來說,如“在”在語流中聲母變?yōu)閠或d或l。脫落:比如“你們”常發(fā)成nim,“豆腐”說成douf。增音:例如普通話語氣詞“啊”如果出現在后鼻音?收尾的音節(jié)之后,就要變讀為?a。7、語法范疇是對具有同一性質的語法意義概括而成的類。常見的語法范疇有性、數、格、體、時、人稱、態(tài)。性:是主要與名詞相關的語法范疇,一般把名詞分為陰性、陽性、中性或二分為陰性、陽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標志表示。如俄語名詞分為陰性、陽性、中性三類。數:很多語言都有數的語法范疇,這個范疇一般包括單數和復數兩種意義,或是單數、雙數或復數,多與名詞相關。如英語,俄語中的名詞等。格:是表示名詞、代詞在句中和其他詞的關系,它的意義是直接和句
14、法相關的。如俄語名詞、代詞、形容詞都有格的變化,共有六種格。體:表示動作行為進行的各種階段和狀態(tài),是動詞特有的語法范疇。最常見的有完成體或未完成體。如漢語的“著、了、過”也可以表示體。時:也是動詞的語法范疇,表示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一般分為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例如英語“I write”(現在時),“I wrote”(過去時),“I shall write”(將來時)。人稱:不少語言的動詞隨著主語的人稱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俄語、法語都有三種人稱。如英語一般動詞的現在時單數有單數第三人稱的形式變化。如:“He(she) writes”,“I write”,“You write”,“They w
15、rite”。態(tài):也稱語態(tài),表示動作和主體的關系。動詞所具有的語法范疇,一般分為主動態(tài)和被動態(tài)兩種。如英語就有主動態(tài)和被動態(tài)之分。8、直接組成成分句法結構每一層中直接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更大的語法單位的兩個組成成分。例如“各級干部都必須參加集體生產勞動”中的“各級干部”和“都必須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是第一層的兩個直接組成成分,它們的結構關系是主謂?!案骷墶焙汀案刹俊笔堑诙忧耙徊糠值闹苯咏M成成分,結構關系是偏正,其余以此類推。9、屈折指詞內部的語音形式發(fā)生了屈折的變化。所以又叫做內部曲折。俄語是比較典型的屈折語。10、孤立語也叫詞根語,以漢語為突出的代表。孤立語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詞序嚴格
16、。由于孤立語缺乏詞形變化,或者說詞形變化極不豐富,一個詞在句子中屬于什么成分沒有形態(tài)上的標志,完全是根據語序來確定,因此詞序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你看我”,改變詞序成為“我看你”,意思就相反了。第二,虛詞十分重要。孤立語中詞與詞的關系,常常通過虛詞這一重要的語法手段來體現。比如“父親和母親”、“父親的母親”、“父親或母親”等,僅虛詞不同,意義就大不相同。第三,復合詞多,派生詞少。大部分合成詞是由詞根構成的復合詞,這些詞不帶有表示各種語法關系的帽子(前綴)和屬巴(后綴和詞尾),詞的結構比較簡單,往往是一個孤立的詞干。所謂孤立語的稱呼就與這個特點有關。11、屈折語以詞形變化作為表示語法關系的主要手
17、段,以印歐語系諸語言為代表,如俄語、英語、法語等。其主要特點是:第一,有比較豐富的詞形變化,通過詞形變化來表示詞與詞之間的關系。例如“他”在英語中居于主格的位置是he,處于賓格的位置是him。第二,一種詞形變化的語素可以表示幾種不同的語法意義。例如英語的動詞works,其中的詞尾s,在這里表示了單數、第三人稱、普通體、現在時四個語法意義。而內部屈折,例如man(男人、單數),men(男人們、復數)。第三,詞尾和詞干或詞根結合十分緊密,脫離開詞尾,句子中詞根就不能獨立存在。12、隱喻是詞義引申的一種重要方式,隱喻建立在兩個意義所反映的現實現象的某種相似的基礎上。例如“碟”原本指“一種盛食物的器皿
18、”,現在我們可以用“碟”指“飛碟”、“光碟”等,這是因為它們在形狀上相似。隱喻產生的意義,實際上是從一個詞長期比喻用法獲得的。例如“包袱”。13、語義特征(義素)多義、同義、反義等都是詞義的一種聚合類型,著眼于詞內(多義)或詞間(同義、反義)的意義關系。詞義的聚合還可以有另外一種類型,這就是仿效音位區(qū)別特征的分析,通過一組意義有聯系的詞的意義對比,從中找出最小的意義構成成分,人們將它稱為語義特征(義素)。語義特征是詞義的最小的語義構成成分,又叫義素。例如“男子”是由“人”+“男性”+“成年”等語義特征構成的,這些語義特征合起來,是“成年男性”,這就是“男子”這個詞的意義。14、親屬語言從同一種
19、語言分化出來的幾種獨立的語言彼此有歷史同源關系,我們稱之為親屬語言。具有親屬關系的語言歸屬為同一語系。如漢語和藏語都來自原始漢藏語,它們是親屬關系,歸屬漢藏語系。15、譜系分類語言的譜系分類是指根據語言的歷史來源或親屬關系對世界上的語言進行分類,把有親屬關系的語言歸為同一個語系,把沒有親屬關系的語言相互分開。這種分類叫語言的譜系分類。語系之下還要根據語言的分化層次再分為“語族”、“語支”、“語群”、“語言”等下級分類。例如英語屬于印歐語系。16、語言聯盟也稱“語言的區(qū)域分類”。它是指一片地理區(qū)域內的不同語言不僅在詞匯上相互有大量的借貸,而且在語音、語法系統的結構格局、結構規(guī)則方面也十分相似,但
20、各語言仍有相當數量的核心詞根彼此不同。這說明它們的相似是因后來的彼此接觸造成的,而不是來自同一祖先語或同一祖先語中關系密切的后代。例如巴爾干半島的語言聯盟,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屬于斯拉夫語族,羅馬尼亞語屬于羅曼語族,希臘語單獨成一個語族。17、系統感染是指處于同一地區(qū)的若干語言在語音、語法系統的結構格局、結構規(guī)則方面逐漸趨同,但仍然保持了各自語言的本質有相當數量繼承于自己語言祖語的核心詞根。另外,這些語言也會有較大數量的詞語借貸。經濟文化水平低的一方主要向高的一方借用文化政治方面的詞匯,而經濟文化水平高的一方主要向低的一方借用當地事物、風俗或觀念的名詞,但核心詞根一定有相當數量還用各
21、自語言原有的。比如,東亞/東南亞語言聯盟諸語言的共同點是:有聲調的單音節(jié)孤立語。研究表明,這些語言的相似點是后來才產生于這一區(qū)域的。18、雙語現象語言替換過程必須經歷的現象,即被融合民族的成員一般會講兩種語言。當不同民族長期生活在同一地區(qū),交際的需要必然會使他們各自學習對方的語言,許多人成為雙語者。經過長期并存的雙語,各自的使用范圍會逐漸此長彼消,經濟、文化發(fā)達一方的語言使用場合逐漸增多,而經濟、文化較為落后的一方的使用場合逐漸萎縮,到只在家庭中使用,再到無人使用而消亡。19、共同語有具體音值標準的,涵蓋書面語和口語兩種變體的通用語。在有語言或方言分歧的社會里,人們往往選共同語:擇一種語言或方
22、言作為“通用語”,用作不同語言區(qū)或同一方言區(qū)之間交際的工具。我們把這樣的交際工具稱為共同語。 共同語是社會打破地域隔閡、走向統一時出現的語言形式。在多數情況下,共同語就是過去的通用語。雖然這樣,由于社會條件的改變,它們所處的地位不同,性質也不一樣。共同語對方言來說是一種高級形式,它引導方言的發(fā)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攏,準備最后取代方言。例如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1.民族共同語,一個民族內部各地區(qū)人們的通用交際語。2.共同語的基礎方言(簡稱“基礎方言”),任何一種共同語都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作為共同語的基礎的那種地域方言,叫做基礎方言。究竟哪一種方言成為基礎方言,決定于客觀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條件。3.國家共同語,是一個國家各個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際語。4.哪種語言做國家共同語也取決于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20、基礎方言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原因都可以使某一個方言取得一種特殊的地位而成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糊神經網絡在船舶狀態(tài)智能監(jiān)測中的應用研究
- 景區(qū)行政執(zhí)法管理辦法
- 核酸混合試劑管理辦法
- 電力大數據助力金融智能化風控
- 供熱設備檢修管理辦法
- 公共衛(wèi)生中心管理辦法
- 物流行業(yè)的集聚效應、技術創(chuàng)新與高質量發(fā)展路徑
- 培訓機構審批管理辦法
- 普貨運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 教師培訓方案:有效處理幼兒告狀行為的策略探討
- 2024年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行測)考試真題試題(附答案)
- 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 JGJ 123-2012知識培訓
- 2025至2030中國改裝車行業(yè)深度發(fā)展研究與企業(yè)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歷年真題及解答
- MT/T 1222-2024液壓支架再制造工程設計指南
-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歷史仿真模擬卷01(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PEP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試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音頻)
- 2025-2030年中國聚脲涂料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一級建造師考試安全管理試題及答案
- 鍍鋅板知識課件
- 2025-2030偏光成像相機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yè)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