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質溶液練習題_第1頁
電解質溶液練習題_第2頁
電解質溶液練習題_第3頁
電解質溶液練習題_第4頁
電解質溶液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競賽輔導練習 電解質溶液 C、D已知同溫同濃度時H2CO3比H2S電離度大,H2S比HCO3電離度大,則下列反應不正確的是A Na2CO3H2SNaHCO3NaHSB Na2SH2OCO2NaHSNaHCO3C 2NaHCO3H2SNa2S2H2O2CO2D 2NaHSH2OCO2Na2CO32H2S D向NaCN的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質,可使NaCN水解程度增大的是NaOH NaCN NH4Cl Na2CO3 H2O HCN HClA B C D B物質的的濃度、體積都相同的NaF和NaCN溶液中,離子總數的關系正確的是(已知HF比HCN易電離)A NaFNaCN B NaFNaCN C Na

2、FNaCN D 無法確定 C將0.1mol下列物質置于1升水中充分攪拌后,溶液中的陰離子數目最多的是A KCl B Mg(OH)2 C Na2CO3 D MgSO4 A等體積的下列溶液,陰離子的總濃度最大的是A 0.2mol/L K2S B 0.1mol/L Ba(OH)2C 0.2mol/L NaCl D 0.2mol/L (NH4)2SO4 B0.01mol/L的Na2HPO4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HPO42HPO43,且溶液的pH值大于7,現欲使溶液中的HPO42、H、PO43的濃度均減小,則加入下列物質一定能達到目的的是A 加鹽酸 B 加石灰 C 加燒堿 D 加水稀釋 C在一定溫度下,

3、一定量的Ca(OH)2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aO并維持溫度不變,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溶液的pH值增大 B 溶液的pH值減小C 溶液中的Ca2總數減少 D 溶液中的Ca2總數增加 D某一密閉絕熱容器中盛有飽和Ca(OH)2溶液,當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有晶體析出 Ca(OH)2增大 pH不變 H+OH-的積不變 H+一定增大A B C D 酸堿質子理論認為,酸給出質子后變成堿,堿接受質子后成酸,酸堿質子,此式中右邊的堿是左邊的酸的共軛堿,左邊的酸是右邊的堿的共軛酸。既能給出質子又能接受質子的物質為兩性物質。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是質子的傳遞反應。超酸是指酸性比普通無機酸強1061

4、010倍的酸。魔酸(HSO3FSbF5)是已知最強的超酸,它是一種很好的溶劑,許多物質(如H2SO4)在魔酸中可獲得質子(即質子化)。 ANH3的共軛酸是A NH4 B NH2 C HCONH2 D NH2 D下列物質中不具有兩性的是 A NH3 B NaHCO3 C H2O D Na3PO4 C下列各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不屬于中和反應的是A NH3H2O B NaHCO3HClC H2CuO D (NH4)2SNaOH(產生氣體) C對H2SO4溶于魔酸中所表現出的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 表現出強酸性 B 表現出弱酸性C 表現出堿性 D 1mol H2SO4可電離出2mol H (1)

5、 (2) (3)根據酸堿的質子理論,“凡是能給出質子H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是能結合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卑催@個理論,下列微粒:HS,CO32,HPO42,NH3,OH,H2O,HCO3,HAc,KHSO4(1)只屬于堿的微粒是: ;(2)只屬于酸的微粒是: ;(3)屬于兩性的微粒是: 。(填編號)。 取一定量冰醋酸配成一定濃度的溶液(比如0.01mol/L),再測得溶液的pH值,若pH2,說明CH3COOH是弱酸。假設CH3COOH是弱酸,則其強堿弱酸鹽必顯堿性。我們只要取一定量的CH3COONa晶體溶于水,配成溶液,再測得溶液的pH值,若pH值7,則反證得CH3COOH必為弱酸。如何證

6、明CH3COOH是一種弱酸? (1)NH3促使HAc、HF完全電離 (2)C HClO4 (3)不能,因為液氨中HAc、HF皆為強酸(液氨中Ac的堿性比NH3弱)酸的強弱除與本性有關外,還與溶劑有關,如HAc和HF在水溶液為弱酸,且酸性HAcHF;若在液氨中兩者皆為強酸,這種效應稱為拉平效應。(1)HAc、HF在液氨中呈強酸性的原因是 。(2)某些溶劑對酸有區(qū)分效應,為區(qū)分HCl、HClO4、H2SO4、HNO3的酸性強弱,應選用下列何種溶劑? A H2O B 液氮 C 冰醋酸 D 乙二胺上述四種酸在你所選用的試劑中,酸性最強的是 。(3)在液氨中,NaAcHClNaClHAc這一反應能否發(fā)生

7、?為什么? (1)2BrF3BrF2BrF4;BrF2AsF6BrF2AsF6 BrF2AsF6在BrF3中是酸(溶劑酸)。 (2)HSO4和H3SO4兩種離子在純H2SO4中遷移速度特別快,這是因為H2SO4分子之間通過氫鍵連接成網狀,在外電場作用下,HSO4和H3SO4在網上遷移,所以HSO4和H3SO4在純H2SO4中遷移速度特別快。 (3)H3PO3是二元酸 4H3PO43H3PO4PH3 (4)或 超酸體系不能在水溶液中形成,因為在任何水溶液體系中,其酸度都被存在于水溶液中的H3O所限定,即使最強的酸在水溶液中也只能是H3O,達不到超酸的酸性。試回答下列問題:(1)在BrF3溶劑中,

8、BrF2AsF6屬于哪類物質?試說明之。(2)純硫酸具有高沸點、高粘度,所以在外電場作用下,一般離子在純硫酸中的遷移速度很慢,試推測什么樣的離子在純硫酸中的遷移速度特別快,并解釋你的推測。(3)H3PO3與堿反應僅形成兩種類型的鹽,這說明H3PO3是幾元酸?畫出其結構式并寫出固體H3PO3加熱時的分解方程式。(4)當SbF5加到氟磺酸中,獲得一種超酸(superacid),試寫出有關反應式來說明超酸的形成。超酸體系能否在水溶液中形成?試說明你的結論(注:超酸的酸性比強酸如HNO3、H2SO4的濃水溶液大1061010倍)。 BrF2、BrF4在測定液態(tài)BrF3電導時發(fā)現,20時導電性很強,說明

9、該化合物在液態(tài)時發(fā)生了電離,存在陰、陽離子。其他眾多實驗證實,存在一系列明顯離子化合物傾向的鹽類,如KBrF4、(BrF2)2SnF、ClF3·BrF3等。由此推斷液態(tài)BrF3電離時的陰陽離子是 產生白色沉淀 AlO2HCO3H2OAl(OH)3CO320.1mol/L的NaHCO3溶液的pH值為8,相同濃度的NaAlO2溶液的pH值為11,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和,可能發(fā)生的現象是 ,其主要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1)V1V2V3 (2)V1V2V3三份質量相同的氫氧化鈉,第一份用趕掉二氧化碳的蒸餾水配制后立即用鹽酸滴定,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V1,第二份用未趕掉二氧化碳的蒸餾水

10、配制,再用鹽酸滴定,消耗鹽酸體積為V2,第三份用蒸餾水配制成溶液后在空氣中放置較長時間再用鹽酸滴定,消耗鹽酸體積為V3,三次滴定所用鹽酸濃度相同,試判斷:(1)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劑,則V1、V2、V3的關系是 ;(2)若用酚酞作指示劑,則V1、V2、V3的關系是 。 加水稀釋 加入適量AgNO3溶液CuCl2溶液有時呈黃色,有時呈黃綠色或藍色,這是因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藍色)4ClCuCl42(黃色)4H2O現欲使溶液由黃色變成黃綠色或藍色,請寫出兩種可采用的方法: , 。 (1)SOCl2H2OSO22HCl (2)AlCl3·6H2O6SOCl

11、2AlCl36SO212HCl (3)由于硫酸是難揮發(fā)性酸,故可獲無水物Al2(SO4)3。到化合物SOCl2是一種液態(tài)化合物,沸點為77。在盛有10mL水的錐形瓶中,小心地滴加810滴SOCl2,可觀察到劇烈反應,液面上有大量白霧,并有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逸出。該氣體可使滴有品紅試液的濾紙褪色。輕輕振蕩錐形瓶,等白霧消失后,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凝乳狀白色沉淀產生。(1)根據上述實驗,寫出SOCl2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AlCl3溶液蒸干得不到AlCl3的無水物,而用SOCl2與AlCl3·6H2O混合共熱,則可制得無水AlCl3,其原因是 。(3)

12、若將Al2(SO4)3溶液加熱蒸干,情況又怎樣? (1)H2O2HHO2,HO2HO22 (2)Na2O2H2OCO2Na2CO3H2O2,2H2O22H2OO2經測定,H2O2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弱,它在堿性溶液中極不穩(wěn)定,易分解生成H2O和O2。若向Na2O2中通入干燥的CO2氣體,Na2O2與CO2并不起反應。(1)寫出H2O2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a2O2和潮濕的CO2氣體反應的過程。 (1)向Mg(OH)2懸濁液中加入適量的飽和醋酸銨NH4Ac溶液,振蕩,觀察Mg(OH)2是否溶解; (2)若Mg(OH)2溶解,則乙同學的解釋正確;若Mg(OH)2不溶解

13、,則甲同學的解釋正確。向少量Mg(OH)2懸濁液中加入適量的飽和氯化銨溶液,結果固體完全溶解。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設計一個實驗,使用一種試劑驗證你的觀點、實驗步驟: ;、實驗結論: ; (1)(NH4)2CO3量少時,CO32與Ag結合成Ag2CO3沉淀出現渾濁,(NH4)2CO3量多時,水解生成的NH3·H2O與Ag2CO3生成Ag(NH3)2而變澄清 (2)產生白色沉淀,并逸出無色氣體 Ag(NH3)22HClAgCl2NH4 CO322HCO2H2O把(NH4)2CO3濃溶液逐滴滴入AgNO3稀溶液中,開始時出現渾濁,其后逐漸成為無色透明溶液。試回答:(1)試述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

14、原因;(2)若向得到的透明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試述發(fā)生的現象,并寫出有關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不矛盾,因為前者反應時,H3PO4為難揮發(fā)性酸,而HCl具有揮發(fā)性,所以有HCl氣體逸出,平衡右移。后者反應時,水溶液中HCl是強酸,H3PO4是中強酸(弱電解質),故反應時平衡向生成弱電解質方向移動。將食鹽晶體與濃磷酸共熱可得磷酸二氫鈉與氯化氫氣體;在磷酸二氫鈉溶液中通入氯化氫氣體又可得磷酸與氯化鈉。上述兩反應是否矛盾?若不矛盾,試以平衡移動原理解釋。 當HCl濃度較小時,由于同離子效應占優(yōu)勢,使PbCl2溶解度減??;當HCl濃度較大時,由于鹽效應特別是形成H2PbCl4而使PbCl2溶解度增大。

15、1.00mol/L HCl正好是一分界點,因而PbCl2溶解度最小?,F將25時PbCl2在HCl液中溶解度列于下表:HCl/mol/L0.0.51.001.202.904.025.78PbCl2/×103 mol/L6.605.104.914.935.907.4814.0PbCl2于1.00mol/L HCl溶解度最小,請說出可能原因。 2KBrF4(BrF2)2PbF6K2PbF64BrF3參照水溶液化學反應的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在液態(tài)BrF3中用KBrF4滴定Br2PbF10,過程中出現電導最低點。寫出有關反應式。 根據溶劑體系理論,液氨作為一種堿性溶劑,堿性比水大,某些物質在氨

16、中的酸堿行為也明顯地不同于水。CH3COOH在水中是弱酸,在液氨中變?yōu)閺娝幔篊H3COOHNH3NH4CH3COO,而CH3CH2OH、H2NCONH2這些在水中根本不顯酸性的分子,也可以在液氨中表現為弱酸:CH3CH2OHNH3CH3CH2ONH4;H2NCONH2NH3H2NCONHNH4。大部分在水中被認為是堿的物種,在氨中或者不溶解,或者表現為弱堿,只有極強的堿才能表現為強堿:HNH3NH2H2。指出下列物質在液氨中的酸堿行為:CH3OOH、CH3CH2OH、H2NCONH2、NaH。 CH3COOHH2SO4HSO4CH3COOH2 堿 HClO4H2SO4H3SO4ClO4 酸 H

17、2NCONH2H2SO4H2NCONN3HSO4 堿 SO3H2SO4H2S2O7,H2S2O7H2SO4H3SO4HS2O7 酸指出下列物質在100% H2SO4中的酸堿行為,寫出有關化學反應式。CH3COOH、HClO4、H2NCONH2、SO3 SO3H2OH2SO4;2H2SO4HONO22HSO4NO2H3O;SO3HNO3NO2HSO4;SO32HNO3(NO2)2SO4H2O;2SO3HNO3NO2HS2O7;2SO32HNO3(NO2)2S2O7H2O將SO3晶體溶解在硝酸中,發(fā)生了什么化學反應?寫出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1)KNH2C6H5NH2C6H5NHKNH3 (2)

18、2H2SO4HNO32HSO4NO2H3O 2HClNO22HSO4H3ONO2Cl2H2SO4H3OCl寫出下列各反應的方程式。(1)在液氨中,氨基鉀與苯胺作用。(2)往濃H2SO4HNO3體系中通入HCl氣體,生成NO2Cl。 弱酸在非水滴定時,溶劑的固有酸度越小,滴定反應越完全,故選擇堿性溶劑(或情性溶劑),而弱堿在非水滴定時,溶劑的堿性越弱,越有利于反應,故選擇酸性溶劑(或情性溶劑)。本題中,醋酸鈉、乳酸鈉、吡啶在非水滴定時,應選擇酸性溶劑,而苯甲酸、苯酚、水楊酸則應選擇堿性溶劑非水滴定下列物質,哪些宜用酸性溶劑,哪些宜用堿性溶劑?并說明依據。醋酸鈉、乳酸鈉、苯甲酸、苯酚、吡啶、水楊酸

19、 AC(BF3的硼原子最外層只有6個電子,為缺電子原子) (2) (3)C42H6F24Hg6 C6H6超分子化學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在材料、生化、催化劑等領域得到很高重視。不久前,美國Texas A&M 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將已知的路易斯酸三聚(鄰四氟代苯基)汞溶入沸騰的苯中,冷卻后析出的晶體是苯和該路易斯酸的超分子,由苯分子夾在兩路易斯酸分子之間堆砌而成。俯視如右圖(氟原子和氫原子未列出)。(1)路易斯酸是對酸的電子定義:凡容易接受電子的為酸,凡容易給出電子的為堿。下列微粒中,為路易斯酸的有:A Al3 B I C BF3 D NH3 ( )(2)畫出鄰四氟代苯基的結構式和三聚(鄰四

20、氟代苯基)汞的結構式:(3)該超分子如同夾心餅干(維夫餅干),俯視圖化學式為_,超分子的路易斯堿部分為_(填化學式)。 (1)HCl/HNO/H2SO4與NH3 (2)同素異形體;C60和C70 (3)三乙基氯甲硅烷 (C2H5)3SiOH HCl 白色煙霧(白煙H4SiO4,霧HClH2O) SiCl44H2OSi(OH)44HCl (4)從強到弱:鹽酸,H(CB11H6X6,XCl,Br),HC60CB11H6X6 (5)稀硫酸和磷酸(需要一定的強度;副反應和副產物少) (6)(1)CB11H6Cl6、CB11H6Br6、CB11H6Cl5Br、CB11H6ClBr5 (2) 8個(每個離

21、子結構中5H和5X可互換)美國Riverside加洲大學教授發(fā)現,用超酸H(CB11H6X6,XCl,Br)將C60質子化為HC60,后者在溶液和固態(tài)都是很穩(wěn)定的。研究者獲得該超酸的方法是:在低溫下液態(tài)HCl 作用于固態(tài)(C2H5)3Si(CB11H6X6),隨后在真空狀態(tài)下蒸餾除去揮發(fā)性的副產物(C2H5)3SiCl。該超酸與C60在溶液中反應得到純凈的固體樣品HC60CB11H6X6。解答如下問題:(1)常見化學反應中,_與超酸H(CB11H6X6,XCl,Br)將C60質子化的反應很相似。(2)C60,C70,金剛石和石墨四者的關系是_;有機溶劑中(如乙醇)溶解性較好的是_和_。(3)副

22、產物(C2H5)3SiCl名稱是 ,該物質易水解,產物是 和_,請分析SiCl4在空氣中產生的現象和反應方程式: (4)比較下列三種物質的酸性強弱:H(CB11H6X6,XCl,Br),HC60CB11H6X6,鹽酸(5)CH3CHCH2的水化,通常需要質子性催化劑,其原理與HC60相似。常見的幾種酸中:硫酸、鹽酸、硝酸、磷酸等,適于作丙烯水化催化劑的是_。(6)上述陰離子CB11H6X6(XCl,Br)的結構可以跟下左圖的硼二十面體相比擬,也是一個閉合的納米籠,而且,CB11H6X6離子有如下結構特征:它有一根軸穿過籠心,依據這根軸旋轉360°/5的度數,不能察覺是否旋轉過。寫出滿

23、足條件的全部陰離子的化學式: 請在下右圖右邊的圖上添加原子(用元素符號表示)和短線(表示化學鍵)畫出任一一個陰離子的結構,這樣的陰離子共有 個(其中與碳原子相連的是氫原子而不是X原子)。 計算 (1)NaOH NaHCO3 NaOH與Na2CO3 Na2CO3與NaHCO3 (2)NaOH40% Na2CO321.2% 雜質38.8%雙指示法可用來測定由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種或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和物的含量。具體做法是:向待測液中加入酚酞,用標準鹽酸滴定,當紅色褪去,此時NaOH被完全中和,且Na2CO3轉化為NaHCO3,消耗鹽酸V1mL,然后者加甲基橙指示劑,用同一種鹽酸

24、繼續(xù)滴定,當黃色變?yōu)槌壬珪r,被轉化為NaCl,消耗鹽酸V2mL。(1)判斷物質的組成,請用Na2CO3、NaHCO3、NaOH填空V的變化V10 V20V10 V20V1V20V2V10試樣的成分(2)若鹽酸的濃度為0.5mol/L,含惰性雜質的混和物的質量為1.25g,V130mL,V25mL,則各組分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1)1.8升 ? (2)Fe2濃度為0.5摩/升 H濃度為1.0摩/升將8.8gFeS固體置于200mL2.0mol/L的鹽酸中,以制備H2S氣體。反應完全后,若溶液中H2S的濃度為0.10mol/L,假定溶液體積不變,試計算:(1)收集到的H2S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

25、(2)溶液中Fe2和H的物質量濃度(物質的量濃度) pH11.62 h4.22%試計算0.1mol/L Na2CO3溶液的pH和水解度。 4.74把0.10mol CH3COONa加到1.0L 0.10mol/L CH3COOH溶液中(設加CH3COONa溶液體積不變),求溶液的pH(CH3COONa是強電解質,0.10mol溶成1.0L,CH3COO0.10mol/L,且已知pKa4.74)。 4.75在90mL HAcNaAc緩沖溶液(二者濃度均為0.1mol/L)中加入10mL 0.01mol/L HCl,求溶液的pH。(已知pK4.76) (1)0.2mol/L (2)0.008g/m

26、L (3)0.8% 0.8a% (4)0.8g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標準溶液相當于被測定物質的克數,通常用TM1/M2表示,如:TH2SO4/NaOH0.04g/mL,表示每毫升某標準H2SO4溶液恰好中和0.04g NaOH。(1)若要使某標準鹽酸對CaO的滴定變?yōu)門HCI/CaO0.0056g/mL,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2)上述鹽酸對NaOH的滴定度是多少?(3)若與1g含雜質的NaOH樣品完全反應消耗上述鹽酸a mL(雜質不與鹽酸反應),則滴定每毫升該鹽酸相當于樣品的純度是多少?整個樣品的純度是多少?(4)若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b mL上述鹽酸,且NaOH樣品的純度恰好為b,則樣品的

27、質量應取多少g? (1)1.00mmol 1.00mmol (2)35.0mL用0.200mol/L NaOH滴定一份含有H3PO4與NaH2PO4的混合酸溶液,當加入5.00mL NaOH時測得溶液pH為2.16,而當滴加至15.00mL NaOH時測得溶液pH為4.68。試求:(1)原混合酸溶液中,H3PO4與NaH2PO4的含量各多少毫mol?(2)為達到第二計量點,所需NaOH總體積多少mL?(已知H3PO4的Ka16.9×103 Ka26.3×108 Ka34.8×1013) (1)7.92×108 因Fe22H2OFe(OH)22H,S2H2

28、OHSOH,HSH2OH2SOH 使FeS(s)Fe2S2 正向移動 (2)1.11×103mol/L與HOHKW類似,FeS飽和溶液中Fe2S2Ksp,常溫下Ksp8.1×1017(1)理論上FeS溶解度為 g,而事實上其濃度遠大于這個數值,其原因是: ;(2)FeS達到H2S21.0×1022,為了使溶液里Fe2達到1mol/L,現將適量FeS投入其飽和溶液中,應調節(jié)溶液中的H至 mol/L。 不會生成CaCO3沉淀 Qsp2.9×109計算室溫下飽和CO2水溶液(約0.04mol/L)中的H、HCO3、CO32、OH(已知K14.3×10

29、7 K25.6×101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等體積的0.1mol/L CaCl2溶液,通過計算回答能否生成CaCO3沉淀?(CaCO3:Ksp2.9×109) (1)AgCl飽和所需Ag濃度Ag11.8×107摩/升;Ag2CrO4飽和所需Ag濃度Ag24.36×105摩/升;Ag1Ag2,Cl先沉淀。(2)Ag2CrO4開始沉淀時Cl4.13×106105,所以能有效地分離。難溶化合物的飽和溶液存在著溶解平衡,例如:AgCl(固)AgCl;Ag2CrO4(固)2AgCrO42。在一定溫度下,難溶化合物飽和溶液的離子濃度的乘積為一常數,這個常數

30、用Ksp表示。已知:Ksp(AgCl)AgCl1.8×1010;Ksp(Ag2CrO4)Ag2CrO421.9×1012現有0.001mol/LAgNO3溶液滴定0.001mol/LKCl和0.001mol/L的K2CrO4的混和溶液,試通過計算回答:(1)Cl和CrO42中哪種先沉淀?(2)當CrO42以Ag2CrO4形式沉淀時,溶液中的Cl離子濃度是多少?CrO42與Cl能否達到有效的分離?(設當一種離子開始沉淀時,另一種離子濃度小于105mol/L時,則認為可以達到有效分離) 3.68pH7.76某溶液中同時含有Fe2和Fe3,它們的濃度均為0.05mol/L。如果要

31、求Fe3沉淀完全(即Fe3105mol/L而Fe2不生成Fe(OH)2沉淀,如何控制溶液的pH值?(已知:Fe(OH)3的Ksp1.1×1036,Fe(OH)2的Ksp1.64×1014) 4pH7.3將含有13.9g的FeSO4·7H2O和1.58g KMnO4的混合物用適量蒸餾水溶解,并加入適量硫酸酸化,再稀釋成1L溶液。如果要使此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而Mn2不沉淀,溶液的pH應控制在什么范圍?(說明;當溶液中離子濃度小于106mol/L時,認為沉淀完全;假定所加試劑不影響原溶液體積;Ksp為難溶電解質在飽和溶液中的離子積,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已知Fe(

32、OH)3的KspFe3OH31.1×1036;Mn(OH)2的KspMn2OH24.0×1016)C組 (1)題目中給出的溶解標準,可推知各離子的起始濃度:即c(Tl)0.2mol/L c(S2)0.1mol/L。在1mol/L的一元強酸中,c(H)1mol/L。c(S2)1021mol/L。c2(Tl)c(S2)4×1023Ksp(Tl2S) (2)Cu2不與Cl形成穩(wěn)定的配合物,c(Cu2)c(S2)1022Ksp(CuS),所以 CuS不溶于1mol/L鹽酸中。用適當的公式,通過計算,解釋下列事實(要求:必須用數據證明你的每個結論是合理的。假定(a)所謂溶解

33、一詞,是指298K時在1L溶液中溶解0.1mol硫化物;(b)Cu2(aq)不與Cl形成穩(wěn)定的配合物)。(1)Tl2S可溶解在濃度為1mol/L的無絡合性、無氧化性的一元強酸中。(2)CuS不溶于1mol/L鹽酸。有關常數:pK(H2S)7,pK(HS)13。溶解積:Ksp(Tl2S)1020,Ksp(CuS)1035 (1)K15625 (2)由于腳趾、手指等處溫度低于體內溫度,在這些地方易于結晶而發(fā)病,說明溫度降低,有利于NaUr結晶,則反應的K增大。溫度降低平衡常數增大,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3)此時溶液中Hur的濃度(4.9×106mol/L)小于其飽和溶液濃度0.5mm

34、ol/L,故沒有尿酸析出,即關節(jié)炎的發(fā)作與尿酸在血清中沉淀無關。 (4)pH5.9痛風是以關節(jié)炎反復發(fā)作及產生腎結石為特征的一類疾病。關節(jié)炎的原因歸結于在關節(jié)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鈉晶體。反應式如下:H2OH3O 尿酸:HUr(水溶液) 尿酸根離子:Ur(水溶液)pKa54(37)Ur(aq)Na(aq)NaUr(s) (1)37時1.0L水中可溶解8.0mmol尿酸鈉,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2)第一次關節(jié)炎發(fā)作大都在腳趾和手指的關節(jié)處,這說明溫度對反應平衡常數影響如何?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3)37時1.0L水中僅能溶解0.5mmol的尿酸,通過計算說明尿酸在血清(Ph7.4,Na130rnmol/L)中沉淀與關節(jié)炎的發(fā)作無關。(4)痛風病人?;寄I結石,腎結石是由尿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