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藝術表現手法歸納_第1頁
詩歌藝術表現手法歸納_第2頁
詩歌藝術表現手法歸納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載本文檔,可以自由復制內容或自由編輯修改內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評和關注,我將一如既往為您服務】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一、藝術手法藝術手法包括表達方式、語言藝術(修辭方法、語言風格)、結構形式、寫作技巧等四個方面。(一)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1 )動靜結合(2 )虛實結合(3 )點、面結合(4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5 )遠、 近、高、低相結合(6 )色彩搭配(7)白描手法(1 )動靜結合在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孤立地寫動態(tài)或靜態(tài),往往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將動態(tài)描寫與靜 態(tài)描寫結合起來,以靜寫動,以動襯靜,

2、則會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王維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寫山上一塵不染的松樹,皎潔的月光,以及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班駁的影子,都給人以明凈清幽的感受 這是通過靜態(tài)描寫來突出山中的靜謐。第二句寫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 淙淙有聲這是動態(tài)描寫,以動襯靜,更反襯出山中的寧靜。(2 )點面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lián)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 的聯(lián)系物,點面結合,烘云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柳宗元在江雪

3、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 孤舟蓑笠翁”屬于點的描繪;前兩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于面的鋪陳, 詩句從 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并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3 )遠近高低相結合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傊拔锩鑼?,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

4、地進行觀察,詳盡描摹,才能塑造出 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雨后池上劉攽(全國川卷)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鑒賞: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一、二兩句以 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兩句用 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 景圖。(4 )虛實結合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 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

5、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首先,介紹一下詩歌中的虛”。在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 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鑒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

6、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 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 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 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

7、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 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今夜中月,閨中只獨看,遙憐 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再看看詩歌中的實”。在中國畫中,實是指圖畫中筆畫細致豐富的地方。而在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 中的黑暗現實;虞美人中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 ”;念奴嬌 赤 壁懷古中上闕的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

8、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揚州慢中 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岀的中心的。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鄙详I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實虛。通過設 行

9、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 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5)白描手法:如孟浩然的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乍一見平淡無奇,細嚼之如飲醇酒,回 味無窮。(二)抒情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以景結情)。借景(借物)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 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

10、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 的對象。如白居易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 拒。如杜牧的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燭淚如人淚,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托物言志(感物傷懷):似在詠物,實為表志。物耶人耶,融為一體。如于謙的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冕的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如李商隱的蟬。情景相生: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脈脈無語之中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寂寞。以景結情:離情入景,以景托之,其實景中見情。如王昌齡的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 秋月高照下的長城壯闊而悲涼,此景撩動人心

11、,此情難以言傳,故以不盡盡之”。寓情于景(或物):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鄙下?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閱

12、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冋題。暮春浐水送別 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注鳳城:京城。鑒賞:這首詩是怎樣融情于景的?請作簡要賞析?!窘忸}指導】怎樣融情于景”,關鍵是 怎樣”二字。此題考查鑒賞古典詩歌的藝術技巧,首先要濾出 其中的 景”一一綠暗” 紅稀” 暮云” 宮前水”等,再體悟其中的情。詩題告訴我們,這是一 首送別詩,其中蘊含的 友情”自不必說;末句借宮前流水抒發(fā)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則需認 真體味。【答案】這首詩將友情、世情等濃縮為古今情”,融入由 綠暗”、紅稀” 暮云”、宮前水”等意象組成的一幅感傷畫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藝術特色。2005

13、 年高考全國卷(2 )古詩鑒賞題,材料是白居易的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鑒賞: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怎樣的心情。作者是怎樣寫 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關于第問,考生一般能夠感知作者羈旅思家的孤寂之情,卻未必能看出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和襯托筆法;第問,考生答出 語言通俗質樸”的特點也不難,而用說家里人想念自己來表達自己的思家”之情,在質樸平直之中增添了幾分曲折,卻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夠解讀得出來的。再如,2006 年高考北京卷古詩鑒賞題,材料是陶淵明的詩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

14、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 無厭時。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鑒賞:本詩表現了詩人在田園生活中感受的樂趣,請具體說明表現了什么樂趣,這種樂趣是怎樣 表現的?陶淵明表現田園生活之樂的詩歌很多,陶淵明的詩,有的表現棄官歸隱的山水自然之趣,有的表 現邀人共飲的率真曠達之趣, 有的表現山野采菊的悠然閑適之趣,有的表現稼穡勞作的愉快滿足之趣,等等。那么,這首詩表現的是哪方面的樂趣呢?仔細分析過門更相呼”以下六句可以看出,詩人感受到的是一種美好的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純真而質樸的友情。這就是本詩所表達的內蘊。如 果籠而統(tǒng)之地回答表現了歸隱田園之后的悠閑愉悅之類,就還沒

15、有真正懂得這首詩的內涵。至于第二 問,我們都知道,陶詩多用白描手法,平平地敘述,淡淡地描寫,明白如話,很少奇突警句和華麗詞 藻,卻顯得精煉省凈而富于形象性,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這首詩正是通過對具體生活情景的白描 來表達情感的。因此,寫出 白描”才算理解了本詩的藝術特色,才符合題目的要求。(三)結構形式: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卒章顯志,過 渡、鋪墊、伏筆等。(四)修辭手法: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夸張、排比、反復、象征、寄寓、寄托、用典等,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

16、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 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 詩人借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鮮明 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把握典故的思想,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來歷。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就用了 5個典故(孫權、劉裕、宋文帝、佛貍、廉頗)。這些典故就因為都是京口這地方的歷史掌故,典故的思想和這首詞的思想情緊 密聯(lián)系的,所以,辛棄疾來北固亭就很容易想起這些典故,并借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兩竿落日溪橋上, 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暮熱游荷池上楊萬里細草搖頭忽報儂, 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 低面深藏碧傘中。(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 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 為詩歌的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